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劳动教育文化范文

劳动教育文化全文(5篇)

劳动教育文化

第1篇:劳动教育文化范文

关键词:宿舍文化;劳动教育;全面发展

2020年3月,中央、国务院对外公示《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其中重点强调,要选用有效措施强化并落实以青少年为对象的劳动教育。当代学生作为中国强盛的新生力量,更是国家及民族复兴重任的未来“急先锋”,巩固并强化学生整体的劳动教育迫在眉睫。鉴于此,借助宿舍文化来强调学生劳动教育,推进“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发展思想,开辟多元化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组织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及积极主动的劳动教育活动,早日建成文明校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品质、道德素养与劳动技能等全面发展。

一、宿舍文化背景下开展学生劳动教育的现实意义

宿舍是为学生提供居住的场所。以学生宿舍为载体,从物质与精神等不同层面出发开展各种交往活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文化现象即称为宿舍文化。宿舍文化的形成源自宿舍硬件设施与学生群体的交互作用,在交往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与此同时,学生进入宿舍必须遵守宿规宿纪,与宿舍的管理员、老师以及同伴等和谐相处,这一过程中又形成了不同的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对于学生群体而言,宿舍文化对他们的影响是无形的、持续的,并且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育人效果。因此新形势下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对于践行党的方针政策、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目标,具有积极意义。以宿舍文化为背景推进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学生宿舍文化发挥出应有的服务育人功能来说至关重要。现阶段大部分学生宿舍依然采用的传统管理手段,即停留于“看管式”的宿舍管理手段当中,这对于帮助学生形成良性的生活习惯极易形成负面影响。以宿舍文化为背景的学生劳动教育可将以学生为对象的管理上升至教育和培养层面,即选取合理的教育模式,学生对此更容易接受,有利学生主动调动自身的动积极性,营造出更健康的生活劳动环境。现阶段多数学校均重视强大对学生宿舍物质建设的投入,保障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基础生活设施服务。但相对而言以宿舍为切入点的内涵式文化建设则不够重视,导致学校宿舍文化氛围严重不足。以宿舍文化为背景下的学生劳动教育建设与培养,则在增加劳动教育实践场地的同时,使以学生为对象的教育实践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和具体,在完善劳动教育之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宿舍文化的内涵得以拓展。

二、宿舍文化背景下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宿舍文化的育人价值不言而喻,然而当前各学校以宿舍文化为背景开展的学生劳动教育还面临一些问题与困境,成效欠佳。总体来看,这些问题主要集中于领导不够重视、宿舍空间不合理、宿舍制度不适用、宿舍管理不到位、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欠佳等多个方面,具体概括如下: 

(一)宿舍文化建设不足劳动教育模式不成熟首先,各学校以学生为对象的劳动教育多和其他课程实践进行有机融合,以此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锻炼,继而使学生体力劳动能力随之提升。然而课程实践虽与劳动教育相融合,但其融合教育过程多强调理论性而忽略了实践操作,导致学生个体对劳动认识教育不够科学。在这样的劳动教育实践过程内,学生极难学习并掌握到劳动的本质,更无法产生自觉劳动意识,难以实现劳动教育的预期目标。同时也有部分学校对劳动教育认识偏差较大,认为其与体力劳动等同,造成学生对培养劳动的意识与习惯比较反感,劳动教育教学难以实现。其次,对于宿舍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我国各级学校建设始终坚持党委领导,积极维护党的决定,全面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近年来,各大中小学校纷纷响应国家号召,贯彻文化育人发展理念,树立全新的校园形象。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充分重视。尤其在的讲话中也提及建设各学宿舍文化的迫切性。宿舍文化建设涵盖的内容多、范围广,涉及院系领导、教师、辅导员、后勤、宿管以及基建等方方面面,需要各主体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只有校党委高度重视并统一领导,才能确保设计、运营、教育、服务与管理等每个环节都实行到位。但在具体实践中,各学校党政领导还是不够重视宿舍文化,更缺乏对以宿舍文化为背景的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视,在此方面的关注与投入远远不足,尚未明晰宿舍文化和劳动教育建设的执行主体,权责划分不明确,甚至没有任何领导主抓以宿舍文化为背景的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导致劳动教育宏观规划不到位,建设管理流于形式,再加上缺乏有效监督,劳动教育建设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学生自主管理不足劳动教育师资专业性不够建设校宿舍文化,学生的参与和配合至关重要。但现阶段对于多数学校来说,住宿学生就是“被管理”的对象,显然他们没有自决权和自主权,这对于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创新能力是一种无形的压制。在一些宿舍文化建设活动中,以宿舍设计比赛为例,学校或教师很少征求学生的意见与想法,而是强制性的安排任务,这也导致学生参与宿舍文化活动的态度消极,违背了文化育人的初衷。基于各学校学生自主管理不足,宿舍文化建设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多数学校在基于宿舍文化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师资专业性不足有关。因师资缺乏专业性,学生难以得到基于宿舍文化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正确引导,学生难以通过劳动教育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优良的生活品格与积极的劳动技能,这导致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不足、自主管理不够的前提下难以借助劳动教育形成理想的三观。

(三)宿舍文化不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不科学制定宿舍管理制度是加强宿舍管理,健全宿舍文化必不可少的环节,合理的制度规范以及有序的管理措施,能够确保宿舍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落实,也包括文化育人思想的实现。目前,各学校宿舍大多制定了《学生宿舍管理办法》等基本规范,以期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但是实际执行效果却大打折扣,具体问题表现为:第一,缺乏科学的宿管人员选聘制度。想要完成宿舍文化育人的任务,宿舍管理人员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只有宿舍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与较高的素质水平,再加上强烈的育人责任意识,才能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产生深远影响。但是目前各学的宿舍管理人员普遍年龄大、学历低、能力差,他们每天重复开关宿舍门、打扫卫生等体力劳动,对于育人工作则束手无策。第二,宿舍管理模式倾向于秩序管理。宿舍文化本身较为复杂,其实现过程需要构建灵活性、多层次的管理机制。目前学生宿舍管理只停留于简答的秩序管理层面,缺少教师、后勤、社团以及学生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宿舍管理与劳动教育、德育教育、心理教育脱钩。同时,现阶段各学校就教学来说多不关注学生层面的劳动教育,导致学生在基本生活技能方面缺失严重,宿舍难以保持良好的卫生差,学生生活环境差等现象成为宿舍文化建设的难题。就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与劳动等习惯来说,家庭和学校对此均缺乏主动性,很多学校忽略劳动教育,且对其缺乏必要的教学评估,导致劳动教育难以得到有效考核。劳动教育对照其他专业知识教育各有侧重,劳动教育旨在培养并树立学生劳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学生劳动意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体力、毅力与实践力,这也导致劳动教育评价难以有效量化。

三、宿舍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劳动教育实现路径

(一)健全宿舍文化建设优化劳动教育方案健全宿舍文化建设具体做法为:首先,从政治高度重视宿舍文化建设。认真学习的讲话精神,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把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根本落脚点,通过宿舍文化建设来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激励学生共同学习、全面发展。其次,尽快明晰参与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责任,做到有人牵头、有人执行、有人监督、有人管理。将宿舍文化纳入学校党委书记的“一把手”工程计划,层层压实责任,坚决落实到位,发挥成效。再有,专门指派一名副校长作为宿舍文化建设的责任主体,明确宿舍文化建设的总体任务与落实细则,坚持责任到人、工作到位,从上至下大力支持宿舍文化建设,副校长直接向党委书记汇报宿舍文化建设的工作成果。加大领导保障力度,各学宿舍文化建设才有“主心骨”。同时,要以健全宿舍文化建设为基础,进一步优化劳动教育方案。劳动教育方案作为确保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劳动教育若想提高教育教学效应,则必须制定合理且详细的劳动教学方案。劳动教育以劳动为核心的教育手段,旨在帮助学生树立并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劳动贯穿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宿舍作为学生主要的生活场所,同样也是养成劳动习惯的必备实践场所。基于宿舍文化背景下推进劳动教育可以以学生为对象,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宿舍生活进行融合,以此为前提确保劳动教育真正落地,提升学生学习劳动教育的层次化、兴趣化与生活化水平。

(二)立足宿舍育人功能强化劳动教育师资建设结构决定功能,设计各学校宿舍楼宇之前要充分考虑功能需求。立足文化育人发展视角,精准定位宿舍功能,才能获得理想的结构布局,使得宿舍文化建设有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一方面,新时期建设的宿舍除了满足学生基本的居住需求以外,还要融合美育、德育于一体,从更深层次凸显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各学校在充分发挥出宿舍文化育人功能的同时,要强化劳动教育师资建设。各学校可考虑以学生处作为主导来组建劳动教育课程的教研室,由教学经验丰富的德育教师为该课程的学科带头人,在本课程设计时即引入劳动教育理论,同时也增设其他思想政治等相关的教学内容,以此丰富师资队伍,同时提升劳动教育的实践与理论教学内容,为提升基于宿舍文化背景下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有效保障。

(三)统筹宿舍管理模式创新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宿舍管理制度,加大制度执行力度,有利于规范宿舍秩序,更好地落实文化育人功能。首先,制定完善的宿舍管理人员选聘制度。宿舍管理人员长期在宿舍内工作,每天与大学生打交道,他们的管理能力、个人素养与育人意识对于大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新时代的宿舍管理员不只是扫地看门,更要肩负育人任务。所以淘汰一批年龄大、学历低、能力差的宿管员,重新制定选聘制度,这不仅是对学生负责,更是落实宿舍文化建设的必做之事。其次,转变过去以秩序管理为主的思想观念。宿舍文化建设要求宿舍管理不仅仅是秩序管理,更是思想管理,道德修养管理,心理健康管理。要鼓励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发挥治理的合力作用,构建协同育人的发展机制,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与全方位育人。在统筹宿舍管理模式,创新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主要有如下部分:第一,课程考核。借助课程考核针对相关理论课程学习效果加以评估,要突出实践学习而弱化理论掌握,确保学生了解并掌握劳动教育技能为重,评估以学生是否合格为准;第二,量化评估价。即以学生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为对象加以评价,宿舍文化背景下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的评估要量化学生在宿舍参与的劳动效果与完成情况;第三,过程考核。以学生宿舍为对象检查其劳动教育实践情况,评估学生对宿舍生活所持的劳动态度,并制定个体评估依据开展具体评价。

参考文献

[1]李更,李国生.思政教育与设计类专业实践的融合——以时尚特色宿舍建设为例[J].轻工科技,2021,37(03):187-188.

[2]张春伟.以宿舍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讨[J].决策探索(下),2021(02):55-56.

[3]杨志桥.思政教育视角下学校宿舍文化建设策略[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2):69-70.

[4]董怀岩.“三全育人”理念下的学校宿舍安全教育新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100.

[5]余文冲.宿舍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劳动教育实现路径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0(04):65-67+99.

[6]宋玉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宿舍管理的实效性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8):138-139+142.

第2篇:劳动教育文化范文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融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重要论述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不断加强和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推进劳动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具有“劳动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

《教育大辞典》将劳动教育定义为“劳动、生产、技术和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使学生获得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师生具有导向、凝聚、规范、激励等功能的精神成果,是彰显办学特色,展示文化育人格局的重要标志。校园文化基本可以分为四个层面,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方向,制度文化是核心,行为文化是载体。四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劳动教育的功能,着重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推动全方位全过程全面育人格局的逐步形成,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细致地探索一条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的基本路径。

二、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基本路径

(一)拓宽劳动教育实践场所,推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高校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标志性物品、绿化美化、教学和体育基础设施、宣传阵地体系等。高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是整体校园文化的显性标志,是形成全面文化育人格局的基础条件。学生餐厅和公寓、报刊栏、田径运动场、体育馆、图书馆、夏日长廊、景观湖、映雪园、创业园、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建筑景观,为校园文化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劳动教育要因地制宜,结合学校现有的物质文化景观、众创空间、综合实践基地,推出一批有思想、有质量、有特色、有影响、互动性强的实践育人活动。要以培养劳动情感、掌握劳动技能、发展劳动素养为核心追求,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既要注重用劳动理论和劳动实践培养和教育当代大学生,也要注重劳动价值观的塑造,充分发挥劳动在通才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大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实践场所和配套齐全的设施设备。

(二)深化劳动教育科学研究,推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高校精神文化包括学校办学定位、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定位、办学宗旨、办学特色、校训、工作作风等。高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是校园文化的隐性标志,是实现高校高水平发展的价值导向。高校要规范劳动教育课程管理办法,建设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有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要积极发挥学校劳动教育教研中心作用,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深入研究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实践育人机制,可以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具有劳动育人功能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成立劳动技能兴趣小组、举行劳动者故事分享会,围绕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组织学生开展微博超话讨论,开展新时期解读“劳动法”的主题沙龙活动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的实证调研,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加强高校新媒体平台建设,做实做好全校师生劳动权益舆情分析和应对工作。加强高校辅导员和团学干部的培养,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研究,通过自我探究、自我教育的方式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成果。

(三)完善劳动教育支撑保障机制,推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高校制度文化包括党政系统、教学科研、文化生产、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实训实验、财务管理、后勤服务、安全保卫等一整套科学严谨、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高校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机制,是实现校园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高校要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编写劳动实践指导手册,规范具有劳动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制定评价标准流程,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制度,不断优化创新师徒制人才培养机制,设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明星教师岗等,聘请相关行业专家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高校要健全劳动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快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及时补充劳动教育器材。高校要多方面强化安全保障,建立劳动教育教研中心、宣传部、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处、团委、各学院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安全管控机制,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不断提升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水平。

(四)创新“知行合一”的育人思路,推进校园行为文化建设高校行为文化包括校园文化、艺术、体育、思想道德等多方位、多层次文化建设活动方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生社团,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高校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直接体现,是实现立德树人总任务的重要载体。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要创新“知行合一”的育人思路,既要遵循劳动教育的规律,把握育人导向,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又要在不同领域创新育人思路,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中“知行合一”的教育形式,如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班主题班会教育、创新创业系列讲座、青年工作坊、团队素质拓展、城市生存训练,引导大学生增强诚实劳动的意识,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精心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感恩意识,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

三、结语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探索劳动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关系到文化育人办学特色的定位与彰显,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关系到大学之道和劳动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终实现。因此,高校应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维度出发,在统一全校师生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共同参与凝心聚力广泛开展好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极力营造全校师生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为培养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3月20日.

[2]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新内涵与新要求——基于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

[3]徐海娇.劳动教育的价值危机及其出路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

[4]孟国忠.高校劳动教育价值实现的机理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

[5]刘瑶瑶.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9.

[6]赵凌云.大学劳动教育的时代意义与实践路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

[7]卢继富.论大学劳动教育价值的实现[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0.

第3篇:劳动教育文化范文

【关键词】新时代; 劳动教育教师; 专业发展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唱响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号角。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印发,更是将劳动教育推向了高潮。厘清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明确其发展方向,寻求其发展路径,将有利于建设一支满足新时代劳动教育需求的教师队伍,为新时代劳动教育发展保驾护航。

一、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藩篱

1.学科文化的缺位

学科文化是衡量一个学科是否走向成熟的重要指标,对学科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劳动教育学科文化的缺位是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与体力劳动相关的教育教学在大众潜意识里受到“排挤”,主要表现为家长不太认可劳动教育、关注劳动教育学科建设和课程开发的群体较小、学校忽视劳动育人的独特价值、教师不屑担任劳动学科教师、劳动学科教学资源稀缺等。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1]尽管如此,劳动教育被弱化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劳动教育学科文化的缺位。

2.自我认同的缺失

自我认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有学者认为,自我认同涉及三个方面:自我同一性的建构、自我归属感的获得、自我意义感的追寻[2]。劳动教育教师主要是没有自我归属感的获得。与语文、数学等传统学科相比,劳动教育教师的处境比较尴尬,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劳动学科在很多学校得不到重视,是大多数人眼中的“副科”,开设与否无关紧要;二是劳动教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弱势群体”,不仅数量少,而且在教师来源和质量上都得不到保障,目前,大多数劳动教育教师都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劳动教育教师很难从学科中获得自我归属感,有些教师甚至开始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意识不到劳动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3.劳动形态的变迁

从石器、农耕时代到蒸汽、电气时代,再到今天的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劳动形态也由以四肢躯干活动为主的体力劳动向以思考、学习、创造等活动为主的脑力劳动过渡,隐性的脑力劳动逐渐取代显性的体力劳动占据主导地位。面对劳动形态的变化,劳动教育如何开展是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劳动是学生的一种基本体验,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的影子随处可见,劳动教育也无处不在。劳动教育的本质目标在于确立劳动价值观,让青少年充分认识劳动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生进步的重要意义[3]。这恰恰需要在劳动实践中确立和形成,而劳动形态的变迁,使得劳动教育目标的达成越发艰难。技术在解放人的同时使得劳动逐渐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生活水平的改善使得消费、享受、娱乐等风气盛行,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再加上劳动种类多样化和技术含量的日益增加,更是让“半路出家”的劳动教育教师不知所措。劳动形态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随之而来的是思想观念、劳动方式的更新,使得劳动教育教师时刻面临新挑战。

二、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指向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发展应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自身劳动素养、教研素养、信息素养,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方法,为落实劳动教育总体目标做准备。

1.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申了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重要价值和地位。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应深刻认识和把握劳动育人的价值和功能,以立德树人为最终导向,树立坚定的劳动教育信仰,以实际行动投身劳动教育实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为此,教师应明确劳动教育过程中,劳动本身不是目的,其关键在于以劳动为载体,融入中国思想、中国精神等元素,让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体悟这些元素的存在,从而达到磨炼意志、锤炼品性、提升素养的目的。

2.提升劳动素养

教师教学作为劳动的一种形式,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课前是否认真准备、课堂教学是否敷衍、评价是否公正到位等,都会给学生一种直观感受,影响学生对劳动的态度和认识。避免走过场、不能流于形式是劳动教育教师首先要传达给学生的劳动观念、态度。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树立典范,在言传的同时更注重身教,不轻言苦累,充分发挥人格育人功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良好的劳动精神品质传递给学生。劳动教育教师人格魅力的来源之一便是自身劳动素养的提升。首先劳动教育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劳动信仰,这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前提;其次是在掌握必备的劳动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广泛了解不同行业、领域的劳动方式方法,这能极大提升教师教学的应变能力,更好地为达成劳动教育目标服务;最后只有具备良好劳动习惯和品质的教师才能关注和意识到学生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养成,并将这一目标贯穿于劳动教育的全过程。

3.创新劳动育人模式

伴随劳动形态的变迁,新时代劳动教育在立场、内容、功能、实践等层面都呈现了新的时代内涵[4]。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从繁重复杂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劳动教育的发展,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技术给劳动教育带来的好处。比如,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呈现学生从未经历过、从未见过的劳动生产方式(田地里食物是怎么来的、工厂生产线上产品诞生的全过程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包括信息资源的获取、整合,课程资源的建设,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技术、技能等。

三、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1.加快劳动学科文化建设,在浸润中成长

学科文化是一种学科独特的学科知识、规训制度、群落生活样态和学科思维的总和[5]。学科文化与一般文化一样,具有影响、制约和决定个人行为和社会活动的功能。劳动学科文化包括劳动学科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包括劳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备的教材、工具设备、空间场所等资源;精神文化是人们对劳动学科及劳育思想、价值的判断和行为取向;制度文化是一种政策支撑,包括课程标准、实施方案、评价体系、教师培养体系等。加强学科文化建设,促进劳动教育教师成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快劳动学科课程标准建设,为劳动教育提供有力抓手;二是加大劳动育人价值宣传,提高学生、家长、教师、校长乃至教育主管部门的认识,营造劳动教育新风尚;三是统筹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力量,结合地方特色开发劳动教育资源;四是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开设劳动教育专业,让劳动教育教师来源正规化、专业化。

2.多层面构建学习共同体,在交流中成长

劳动教育正处于探索阶段,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已有不少地区、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管理体系和教学模式,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劳动教育教师。学校充分发挥各方力量,从不同层面分别构建线上线下劳动教育教师学习共同体,比如,成立线下劳动教育小组、以学科教研员引领成立地区劳动教育学习共同体、通过线上平台组建全国范围的学习共同体等,依托学习共同体,结合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定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学习研讨,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劳动教育教师在集体中成长。

3.充分发挥教师培训效能,在培训中成长

当下,劳动教育教师主要以校内其他学科教师转岗或兼任,他们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劳动教育价值论、方法论的认识不够,对劳动教育的方法把握不透,采用的还是以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二是对劳动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较少,对劳动技能的掌握不够,对教学内容而言,自己还是一个新手。即便是新招的教师,入职的专业门槛也很低,这极大地阻碍了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面对这些教师,培训是促使其成长的最佳路径。为充分发挥教师培训效能,至少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培训组织方要知道培训对象的真实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不能为完成任务而培训。针对劳动教育方法问题,可以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开展公开课;针对专业知识技能问题,可以邀请行业内的技工、技师对教师进行系统化培训。二是参训教师应注重对培训主题内容的总结与反思,思考是教师自我提高的必备环节。这一环节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没有反思的培训收获往往是微不足道,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每一次培训后进行反思或者开展研讨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2001-06-08)[2021-04-23].

[2]吴玉军.现代社会与自我认同焦虑[J].天津社会科学,2005(6):38-43.

[3]檀传宝.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是当务之急—当前我国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人民教育,2018(20):30-31.

[4]班建武.“新”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J].教育研究,2019,40(1):21-26.

第4篇:劳动教育文化范文

关键词:劳动教育;校园文化;实践路径

1研究背景

新时代劳动精神的科学内涵就是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所提出的:“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提到,要出台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和劳动教育指导大纲,修订教育法将“劳”纳入教育方针。这些文件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引导学校、家庭和社会,重新审视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最终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而言,落实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载体与结合点,要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情怀,最终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培育高素质的劳动者。高职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办学过程中凝练成的制度、精神、行为、物质文化的集合,它既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也体现了大学的育人神,具有陶冶情操、聚集人心、激励成长的功能[1],以隐性和显性两种形式影响着青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精神的培养要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劳动实践、社会服务和技能养成等重要载体来实现,最终达到立德树人,培育健全人格和培养新时代劳动者的目标。因此,高职探索建设有劳动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的实践,形成崇高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文化氛围,让校园文化更富时代特色,彰显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的成效已然是新时展之需。

2研究概述

2.1劳动教育研究概况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受到我党的高度重视,并在具体学校教育实践中有过相当长时间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起来了推进劳动教育的作用,劳动光荣的观念也已在全民中形成。改革开放以后,教育战线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讨论,80年代,国家教委领导人提出“五育全面发展”,在实践中,劳动技能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四大要素受到空前重视。但同时,劳动教育随着社会普遍追求升学率的冲击下,劳动教育课程并未能与其他诸育等同重视起来,尽管党中央在理念上对劳动教育的方针定位进行了调整,在实践中加强了劳动教育的系统化建构,但实践效果并不理想,片面理解其为体力劳动甚至弱化劳动教育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21世纪以来,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重新诠释了新时期劳动的内涵,高度彰显了劳动创造的价值,新的劳动教育实践导向变成关注技术、强调实践、追求创新,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十八大以来,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开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的新境界[2]。随着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发表,劳动教育重新回到党的教育方针中来,学界一致认为,其重大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劳动教育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高校加强劳动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需要;高校加强劳动教育,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劳动教育有利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针对性、吸引力,有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等[3]。对于劳动教育的实施,学者首先认为应构建科学规范的劳动教育制度体系,着力探索切实可行的高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着力加强劳动科学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智库建设,着力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纳入师德师风建设范畴等[4]。高校应积极拓展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建立崇尚劳动教育的的学生工作队伍,将劳动教育思想融入思想引领、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中,坚持“示范+覆盖”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完善劳动精神的培养手段和建设体系,打造传播劳动教育的协同趋势和立体格局,强化劳动实践品牌分类培养和差异发展的实践模式[5]。有学者提出要对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新立场、新内容、新功能进行新的理解,指导性地提出劳动教育的实践形态和实践路径要有新要求,将劳动教育融入德、智、体、美“四育”之中,形成以劳增智、以劳树德、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全面育人格局[6]。

2.2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概况

建设有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研究中形成的主要经验有:一是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协同发展,社会主义核价值观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精神内核和思想保证,对大学生个人层面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出道德建设的要求,校园文化是弘扬社会主义核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为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搭建了重要平台,二者根本目标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协同发展的路径就是构建系统完善的引导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校园文化,为此,要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现于教学过程,贯穿于大学生管理服务全过程,成为学生的思想导向和精神导向[7]。其他类似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如张翠苹的《基于工匠精神培养的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路径分析》、傅益文的《高职校园文化和特色地域文化融合发展的思考与探索》、李鸿的《教育思想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路径研究》、胡向明等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地方工业化对接研究》等从工匠精神的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地域文化的融入、教育思想等角度建设各具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其出发点是校园文化,落脚点都在于如何培养人,如何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合以上劳动教育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来看,校园文化实践中很多关于劳动教育的内容,但大多不成体系,没成为重要环节,为此,高职院校还应更深入广泛地研究开展实施劳动教育的具体方案和实践方法,探索将“劳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路径,首先从实践出发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用丰富和优质的文化改善思政教育,形成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3建设有劳动教育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的意义

根据劳动教育和校园文化在立德树人的目标一致性,把二者在育人功能、育人内容及形式载体的共通性有效融合,通过资源融合,建设有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按照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开辟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并同时能促进德智体美诸育共同发展,采用全新的文化育人实践模式,是贯彻落实“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创新实践。实现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在校园文化中加入劳动的内容,在劳动教育在展示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主要理论意义在于以下几点。一是重新审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丰富内涵,深化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社会价值的认识;二是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并与校园文化有机整合,构建具有劳动教育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三是丰富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载体,更有效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拓展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活动内容。实施劳动教育重在实践,校园文化的功能要主要通过实践形式得以发挥,高职院校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从实施的路径来看就是要突出劳动教育的内容融入学校各类文化活动之中,其实践意义在于以下几点。一是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认真贯彻落实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将劳动教育提高到与德智体美诸育同等高度,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时代新人;二是为发展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进行有益的实践探索,开辟新思路,推广新内容,创造新模式,丰富实践的载体,营造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三是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和全社会对高职教育劳动价值的新认识,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重视劳动、重视职业技术教育思想的形成,为学校开展的技能教育、职业素养培育、工匠成长教育营造实践基础和条件;四是培育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发扬劳动精神,学习劳模精神,弘扬工匠精神,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勤于劳动、尊重爱惜劳动成果、积极参与劳动实践、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优良品质和实践精神。

4建设有劳动教育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实践路径

4.1抓住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优势

从当前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政策层面导向来看,高职院校实施劳动教育能有力地助推国家产业升级转型、建设智造强国、培育大国工匠;从职业教育本质上来说,劳动教育始终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为关切,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及发展理念就在于培养新型劳动者、服务社会、服务产业,因此,高职要把握住这一类型教育对于开展劳动教育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真正落实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4.2注重以培养劳动价值观为目标的文化传播

高职院校应推动以劳树德的校园文化,通过诸如“劳模讲堂”和“工匠面对面”等活动,邀请校内劳模、先进教育工作者、技能大师讲述劳动的价值,让企业工匠进校园、进课堂,与学生分享成长成功经历,展示劳动成果和社会价值,展现劳模精神,让高职学生真正感受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与人生观。

4.3拓展劳动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平台和载体

坚持以劳育美,培育劳动情感和态度。通过开展“劳动月”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自觉参加校园公益劳动、宿舍文化节活动、星级宿舍评比,养成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辛勤劳动的品质。开展“拒绝网贷”“抵制传销”等活动,倡导理性消费,消除不劳而获、少劳多获、赚快钱的盲目思想,平衡劳动与休闲的关系,培养正确的劳动态度。打通社会实践育人途径,充分发掘学校周边社会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社区劳动服务、企业见习实习、精准扶贫、创文明城市、创卫生城市等社会实践,建立激励机制,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认识劳动的意义,增强劳动的获得感、愉悦感和美感。

4.4突显劳动技能培养的高职校园文化特色

高职院校要坚持以技能促成长,充分发挥当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功能,有效利用“黄炎培职业教育创业规划大赛”、大学生“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促进他们在实战中升华理论知识,锤炼职业技能,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高自主创业能力,展示自己的劳动价值和成果,建设突显劳动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活动。

4.5创新多元融合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思路

高职校园文化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集群文化,企业文化、行业文化、产业文化和劳动文化对于发展校园文化都是不可缺位的,这是高职教育的类型与性质决定的。因此,高职的劳动教育的文化建设要敢于创新,可通过开设劳动社团、学生校园环境督查小组等,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让劳动氛围萦绕校园,培育学生珍惜和爱护劳动成果的品质。同时,积极引入优秀企业文化和产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优化劳动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建设思路,从校园景观提质改造、营造职业文化和职场氛围、开设职业素养课程、求职场景模拟和企业生产仿真实训、实施企业管理规范等形式,在高职教学管理及实践中创设多元化的文化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英宝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9,11(12):8-9,29.

[2]李珂,曲霞.1949年以来劳动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历史演变与省思[J].教育学报,2018,14(5):63-72.

第5篇:劳动教育文化范文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对策

劳动是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途径,现代教育非常重视劳动教育的作用。在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国家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重要要求,为高职教育明确了发展方向。在职业院校中,应将全面贯彻落实发展德智体美劳这一教育方针,结合实训实习使劳动教育得到强化,在教育教学中融入劳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能够积极参加劳动。

1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

1.1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部分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不够重视。受职业院校的特点所影响,各院校更重视职业教育,劳动教育大多流于表面和形式,无法渗入高职教育中,影响了劳动教育的教学效果[1]。第二,在劳动教育中,还存在教学实践没有落实的问题。部分院校虽然会进行一定的劳动教育,但院校并未针对劳动教育建设完善的教育体系、课程体系,导致劳动教育的开展效果不好,只能在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中稍作渗透。第三,学生缺乏良好的劳动素养。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少年的劳动意识偏弱,部分学生在学校中不能积极参与宿舍、班级等安排的劳动活动,学生的劳动主动性不足,必然使劳动教育的开展受到阻碍。

1.2产生劳动教育问题的原因

各院校通常较为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劳动教育所具有的价值取向。在新时代,劳动教育应该立足于人的发展需求、培养人并且发展人,属于有计划、有目的的通过丰富劳动实践,让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的活动。此外,在青少年的成长中,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非常重要。现阶段,部分学生存在追求享乐、好逸恶劳等错误价值观,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也会使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受到影响,使学生变得不能脚踏实地地劳动,并轻视体力劳动。当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庭的重视和爱护,部分学生存在懒惰、依赖等问题,不愿意且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缺乏劳动体验,学生的生活教育、生存教育不足,各高职院校应警惕这种劳动教育被淡化的现象。

2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作用

2.1有利于人才培养

在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中,各院校应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任务,保障智力、品德、劳动、体育等方面的教育可以彼此渗透,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2]。劳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的落实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劳动技能,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真正成为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2.2有利于院校办学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体力劳动存在一定的偏见,这种观念不能适应时展,也和我国的办学方向、教育方针存在明显冲突。因此,大力推进劳动教育,能够使高职院校深入贯彻落实我国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为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3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提升对策

3.1做好教育管理,拓展劳动教育途径

高职院校应做好教育管理工作,保障劳动教育能够有序、科学地开展[3]。高职院校要重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让教与学深度结合,在此前提下构建考评制度,通过量化标准,有效衡量劳动教育的问题和成效,更好地促进劳动教育的发展。此外,各高职院校要基于职教特点,编写与本院校情况相适应的劳动教育教材,结合科学的管理体系,指导并发展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此外,在对劳动教育课堂学习进行强化的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拓展教育渠道,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顶岗实习等模式,充分开发劳动资源,保障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可以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有效结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3.2优化课程设置,提升师资队伍建设

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各高职院校应该基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具体精神,充分明确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重视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劳动实践能力[4]。应在劳动教育中将标准化课程转变为核心课程,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职教中的优势,使学生对行业发展具有充分的认识,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责任感。此外,高职院校应重视劳动教育中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根据课程之间存在的差异,安排相应的授课教师。在劳动课程的设置中,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教学规定的劳动活动中,专任教师应做好学生的监督和考核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性质的义务劳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此外,可以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有偿劳动,通过劳动获得一定的报酬,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3.3提高劳动意识,发展学生劳动技能

在强化学生个人的劳动意识方面,各高职院校应针对劳动教育充分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时,就能从学校的文化氛围、设施建设等方面有所感受,或从高年级学生、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和提升,使学生发现劳动的可贵。此外,各高职院校应以课程为载体,在日常教学计划中纳入劳动教育,丰富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从选修课、必修课、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等方面充分开展劳动教育,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各高职院校需要基于自身特色并掌握市场需求,充分整合实践资源,强化项目管理,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通过教育引导,促使学生在志愿活动、社会实践中,充分提高自身劳动意识、职业责任,并不断发展职业技能。

3.4完善评价机制,保障评价的科学性

要顺利落实劳动教育,使相关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各高职院校需要做好教育评价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教育制度,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各高职院校应将育人原则作为出发点,充分明确评价活动的主体,落实岗位责任制,使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进而不断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在进行评价时,应保证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从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劳动教育的意义和效果,使评价结果更具准确性、科学性,能够及时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效解决。各高职院校应该充分重视评价结果,认真探讨评价结果所反映的各种问题,科学制订解决方案并有效执行。为了提升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可以制订并完善奖惩措施,奖励表现优异的学生,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高职院校可以建立每个学生专属的劳动档案,以此为依据监督和评价学生的劳动情况。通过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劳动活动,接受劳动教育。

3.5建设劳动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践决定意识,而意识会反作用于实践。高职院校在开展劳动教育中,需要结合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在校内营造崇尚劳动的优秀文化氛围,积极引导学生的行为,使其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纠正学生对劳动的负面情绪、抵触心理,使其增长劳动的自觉性、主动性。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使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避免对学生的溺爱,使其受到不良影响,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积极接受劳动教育,提升劳动教育效果。在劳动教育中利用文化建设,使学生构建正确的劳动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劳动光荣这一思想,通过在校园内营造人人热爱劳动的良好文化氛围,使学生明确劳动的价值、意义和重要性。在优秀文化氛围和文化引导的影响下,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增强劳动意识。高职院校可以同步落实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教育,在学院中建设专业文化园,使文化教育和专业技能融为一体,使学生在修身的同时提升专业技能,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4结语

现阶段,职教体系逐步完善,职教改革也更为深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会直接影响职教的未来发展。劳动教育是促使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其对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重视融入劳动教育,提高技术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水平,使学生拥有更强的岗位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吕娟.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对策研究———湖北某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44(04):65-68.

[2]张剑.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108-109.

[3]刘丽辉,谢耄宜.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困境与路径探析[J].卷宗,2019,9(3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