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职教革新及发展分析

职教革新及发展分析

1对办学指导思想的认识

职业教育强调工学结合,我国的职业教育目前是由教育部门主管,以教育系统为主体,经济、劳动等部门和行业组织及企事业单位的参与度不大,积极性不高,这就影响了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质量,也影响到职教的可持续性发展。教育部门提出的高职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人才。”但有人简单理解为:“以服务为宗旨”就是为企业服务,为就业服务;把“以就业为导向”理解为“零距离上岗”;把“产学研结合”理解为“顶岗实习”;把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等同于高素质、高技能。这种片面的认识导致了课程设置“重实践、轻理论”,教学内容极端职业性。课程只选择与职业技能相关的内容,忽略了高等文化课程和专业基础理论,只满足用人单位的现实需要,对个人的长远发展进步和实践创新、创业极为不利。对高职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应科学地、全面地理解。“以服务为宗旨”强调为经济社会服务和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在以就业为导向中,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统筹兼顾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需要;在产学研结合中,强调有机结合与互动,避免分离与脱节;在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中,强调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是知识型高技能人才,是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高职教育“高”在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起点不同,学生必须掌握与高技能人才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对技术岗位的操作过程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2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在课堂,实践教学在现场,二者融合协调不好。教学模式不仅涉及到校内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模式,而且包括校内外结合的教学和培训模式。目前强调职业教育要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如“2+1”模式。但如果疏于管理,这种模式会流于形式。在企业没有培养人才义务和积极性不高的背景下,高职学校用一年的时间“顶岗实习”,操作不好的话,在客观上会造成放任自流状态,顶岗操作与专业教育、人才培养脱钩,企业实质上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在“2+1”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应带着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在“顶岗”工作中应用与验证,再将顶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来认识,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借鉴国外的教学模式,国内有的职校采用“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及“综合实训”等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为什么不能推广普遍应用?调查分析发现,存在以下困难:一是与企业协调不够,并且政府缺乏相应的法规或政策;二是开发“项目教学”等能力本位的模块式课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一般学校没有足够的力量独立开发,并且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设计和组织教学;三是对教师的评价和激励没有与教学模式、方法策略的应用挂钩。因此,一般职校和教师对推广应用这些教学模式的积极性不高。能力本位的模块式教学法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传统教学法则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两类教学法各有所长,在教学实践中应探索有效的方法把二者结合起来。

3课程内容

课程始终是职业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核心。选择理论课程内容的依据是“够用为度”。“够用”的标准是什么?可分为经验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中等职业学校主要给学生解决“是什么”的经验性问题,至于“为什么?”,特别是理论上的为什么以及数学推导其来龙去脉,应少讲或不讲。但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还应解决策略层面的,涉及到在什么情况、什么条件下“怎样做更好”的问题。即通常所谓的“不仅授之以鱼,应重点授之以渔”。策略性知识是对经验的系统化和结构化。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如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微系统技术、光电技术等的飞速发展,国家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中,还需要有能接受“高、精、尖”技术教育的人才。这是高职教育应解决的主要课题,即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技能”是指“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不仅仅是“动作技能”(动手能力),还应包括“心智技能”(创新能力)。要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衔接,应根据工作岗位群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要求确定课程设置体系与课程内容。应大胆进行课程综合化改革,相邻系列综合,学科之间综合。

4实践环节

职业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实用教育,实践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职业教育的质量。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职业教育中的实践环节,目前还是以学校为主体来完成,企事业多起辅助作用。所以学校要保证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至少在现阶段要保证实践教学环节软、硬件设施的投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训教学过程的实施将会越来越超出学校的能力,必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调,实训基地的建设及运行,一定要注意工作环境的真实性,注意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和关键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学校可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设施和条件,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积极发挥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作用。还可进行社会短期培训工作、生产产品、进行科研,增强师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

5课程考核

对学生成绩的考核,目前采用的仍是“应试化”的方式,理论课考试以笔试为主,实践课考试以操作方式进行。在笔试的考核方式下,近年来也进行了一些改进或改革,如建立试题库、教考分离、开卷考核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大学习过程中考评成绩的比例等,但是仍然没有脱离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考试考教材的框架。不可否认,这种考核方式对学生掌握知识仍然是有效的措施。现在提倡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的内在机制是知识的重新组织与构建。对高职学生来说,创新能力就是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就是探索能力,即通过已知科学知识或理论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获得新结论的能力。至于科研能力,即设计新方案,提出新假设,创立新理论,发现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或发现前人未发现的客观规律或创造前所未有的新事物的能力等,这些更高层次的创新能力,在高职学习阶段,不宜过高要求。笔试方式只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多少及其程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实际应用能力等均考查不够。而且这种考试方式只是针对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师生互动过程等均未涉及。对实践课程的考核,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实习以简单的总结报告或答辩代替评价。指导教师往往以考勤及学生实习实训的表现给出印象分,存在着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这种考核,也是对学生单方面的鉴定。而对实习实训基地在管理方面、教师在教学改革方面、在教学计划安排方面等的不足之处,以及其它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亦未涉及。这些都有待改进提高。

6结束语

目前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结为:以学科分类划分课程门类;以理论知识为课程内容主体;按知识本身逻辑组织课程内容,以课堂学习为主要形式,以书面形式为主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以上问题,各职校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改进或改革,这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健康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进行教学改革,除了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还应从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进行改革,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一体的职教发展模式。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