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形式观点在景观设计中的辩证关系

形式观点在景观设计中的辩证关系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更加期待与自然亲密接触也更加希望享受自然,这种思想的转变使景观设计变得日益重要。景观设计主要通过对项目的自然、人文、历史等背景的分析,从设计理念与地域特色等方面构思,在设计中,不仅考虑外在形式,也要在符合基础功能要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其内在功能与蕴含的深刻意义,设计出不仅具有一定的美学特征,也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的景观建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内容与形式;景观设计

一、景观中内容与形式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在景观设计中,我们不能只关注功能,也不能只关注形式。我们要兼顾这两者并作为设计理论依据。我们也不能用简单的认为“内容决定形式”,或机械的认为:有什么样的功能,就必然产生什么样的形式。我们要从人们对景观提出的功能和使用要求、精神和审美要求为主,以物质手段来满足前面两个方面的要求。

1.从功能使用要求来看

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为开放空间,是功能和形式的基础。设计师在设计时总是有它具体的功能目的和使用形式要求,这在景观设计中就称为功能。我们认为组成景观最基本的单位是景观形式,如景观座椅、景观构筑物等。都必须符合一定的人体工程学和功能要求。如城市广场景观、公园景观等景观设计,按照功能特点一般适合于多条公共的路径来连接不同的开放空间;可是对于康复医院广场景观来讲,往往以更轻松、平静、安全、短暂的路径形式来组织开放空间才能适合于它们的功能要求......。景观,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开放空间环境,而人又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地存在,这就要求我们看到景观功能与社会的联系。在社会中,由于财富掌握在“人”手里,所以,它首先必须用来满足“人”对它提出的功能要求。景观,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需求的不同,也必然随之发展和变化。继而人们对景观也提出了更多新的功能要求,正是在这些功能要求下,才相继出现了兼具各种功能的景观构筑物,如香港大学建筑学院为了解决公园中大型露天广场未能好好利用的问题装置了景观构筑物——像素之墙。覆盖反光材料的模块,用堆叠错落的模式,摆成高低错落的曲线形景观墙,将这个广场划分成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空间。反光的模块,将周围绿色的植被景色投映在景观墙体上,让像素之墙和周围环境完美和谐的融合。丰富的造型和反光的效果,让人们随意穿梭其中,增加广场与人的互动性......。景观中的功能因素正是社会发展中的各项要求而成为一种无时无刻都在变化发展的因素。

2.从精神和审美要求来看

一般来说,人的精神感受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如历史上规则式园林的设计方式——严谨、严肃的感受,也很难用功能原因来解释。例如法式园林凡尔赛宫,轴线的设计突出了几何图形化及对称化,又如意大利台地园,对于中轴线对称式的处理,都是不能用功能的因素予以解释的。一般来说,功能要求并不能确定形式要求,反而是精神要求起到决定作用。因此我们要思考功能要求和精神之间的要求。一切艺术总是要立意在先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指出:“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已经在劳动开始时,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之中,所以已经观念地存在着”。马克思这段话虽然指的是人类的劳动,但同样也适应于一切艺术创作活动。艺术创作和劳动一样表现为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在进行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应该怎么确定自己的艺术意图呢?是希望个人以轻松愉悦的感受还是庄严、严谨的感受?这个问题也不是景观设计师可以自己决定的。例如庭院景观,为了适合人们的生活,应当处理得轻松、宁静、愉快的感觉,使主人享受这个开放空间。每一个开放空间由于功能性质不同就不可避免的使形式也要反应某个特定历史时期、地区的特点。如两汉文化的发源地徐州市为例,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就无法避免的运用汉文化元素突出地域性文化。景观,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不但要使统治阶级对物质功能满足,还要兼顾反映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例如北方皇家园林,尽管具体形式各不相同,但是都反映了帝王气派,这与当时的君王制度是分不开的。在某段历史中,我国景观发展速度非常迟缓。就主观原因来讲,我们虽然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但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都没有贯彻实行。虽然历史上我国传统园林处于较高的水平,但仅仅依靠传统也是行不通的,我们需要吸取新的知识,结合新材料新技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其间过程可能是漫长的,但未来是可观的。我国也已经做出了许多优秀作品,如朱育帆——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并凭此作品斩获了英国风景行业组织国际奖(BALL)。相信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加强,必然会有力的推动“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景观创作领域也会跟着活跃起来。

3.从物质技术手段方面来看

如果不具备技术条件,我们的设计空间就是空想。例如在古代,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从而导致材料的限制,继而导致饰景观构筑物结构的单调。然而正是在各种要求的推动下,就会出现了更多结构形式,如张拉膜结构、网架结构等等结构体系。空间的不同使用方向只是功能对于工程结构提出要求的一个方面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其它方面的要求。例如古老的砖石结构已经不能满足近代功能的要求——如空间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了打破传统砖石结构,就必须摒弃古老而落后的砖石结构,取而代之以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钢等结构体系,从而适应新结构的要求。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表明功能对于结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如果没有这种推动作用,结构的发展就失去的明确的目的,也就迷失了方向,在这种情况下,结构技术发展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从景观发展趋势方面看

景观设计表现为内容、手段和形式这三者之间既相互对立、相互制约。这种矛盾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回顾历史可以发现这样一些有趣的现象:例如色彩的运用,由单色发展到多色,再由多色发展到单色......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规律?我们也许不能在这里充分地论证。不过从辩证法的一般规律来看,以上列举的例子产生的现象绝不是偶然发生的。辩证法以为否定是发展的关键,否定之否定,固然从形式上看又回到了原点,但这并非简单的反复,而是螺旋式的上升。我国景观设计到了近代也并没有多少改观,由于遭受西方列强的蚕食鲸吞,虽然欧洲园林进入中国,但是华夷矛盾尖锐,只有外国人可以孤芳自赏。直至辛亥革命以后,才有所改变。而公园的建立——成为了中国近代景观设计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志,后又有改革开放和政策的支持使景观设计和建设重获新生。但在此期间也出现了许多误区,如空想主义——不从实践出发,仅仅凭想象进行所谓的“美化”、“绿化”、“为美而美”,忽视人的真正需要,忽视城市应该具有的功能特点和城市特点。直到以大工业生产为背景的发展下才促使中国园林景观直接越过了工业文明跨入现代文明,中国园林景观才将引入的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和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实践。

三、结语

马克思文艺理论给予了我们很多理论支持与理性思考,因此设计师在设计中,除了考虑外在形式,也要在符合基础功能要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其内在功能与蕴含的深刻意义,设计出既具有一定的美学特征又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冯秀华.如何充分体现建筑设计中功能与形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7):193.

[2]李晨.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对环境景观设计专业的启示[J].现代装饰(理论),2011(09):143-144.

[3]李向北,李文霞.论马克思主义联系的观点与景观设计[J].知识经济,2010(23):143-144.

作者:邵姗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