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机教学中分组协作学习模式的应用

计算机教学中分组协作学习模式的应用

【摘要】分组协作学习模式与其他学习模式有所不同,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它的出现为中职计算机教学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有效冲击了过去的“喂养式”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提升。文章基于分组协作学习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课堂的积极作用展开探析,构建精彩新课堂。

【关键词】分组协作学习模式;中职;计算机;教学应用

中职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工作具有特殊性。它是面向社会人才需要,培养专业型综合人才的“主阵地”,其教育是否有效直接决定了人才输送的有效性。计算机是中职学校的重要课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开展,计算机与社会各行各业紧密结合,致使社会对于人才的计算机素养要求日益提升。为顺应时展潮流,满足社会人才需要,中职学校积极推进计算机课程教学,并将分组协作学习模式引入课堂,提升课程素养,升华教学效果。

一、分组协作学习模式的基本内涵

分组协作学习模式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学科教学,该模式主要是指教师遵循分组原则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合作探究、深入思考的教学方法[1]。该教学方法具有鲜明特点,即特殊性、合作性、探究性、开放性以及贯穿性。教师应当充分把握分组协作学习模式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应用。

二、分组协作学习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优越性

之所以提出将分组协作学习模式引入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是因为该教学模式特点鲜明,教学价值显著。

(一)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分组协作式学习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改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彼此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活动,学生获得了极大的自主性,能在交流问题中实现情感上、思维上的互动,教学效果明显,学生也能在相互合作中实现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有助于落实教学要求、以生为本分组协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满足了新课改的要求,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它打破了传统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能激活课堂,推动教学改革。

(三)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达到目的该教学模式的应用为学生理解计算机知识、参与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教师能更快地发现学生的问题,能方便教师对症下药解决不同学生计算机学习时出现的各种情况,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达到教学目的[2]。

三、分组协作学习模式在中职

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措施分组协作学习模式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具有独特作用。在应用该教学模式实施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遵循分组原则,组建学习小组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课堂有效应用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打破过去的“大班制”教学模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班化”教学。对学生进行分组,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按照一定的标准。第一,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分组原则。在分组时要考虑学生契合性,可以按照学生的能力进行划分,确保每个小组成员能力上下波动,但相互契合,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第二,遵循“互补性”分组原则。即在分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性格、行为等彼此之间应当是互补的,这样才能取长补短,让小组内部和谐;第三,遵循“学生性”原则。即在分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要倾听学生的意见。这样小组作用才突出,才能适合教学需要。

(二)明确学习规则,精心设计内容虽然学生是分组协作式学习的主人公,但教师仍然要建立并且完善规章制度,确保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组间互动与组间讨论。第一,教师要建立责任分配制度。即在小组内部学生们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担负着不同的责任,完成着不同的任务。这样能防止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时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如在我校计算机教学课堂,针对计算机学科的特殊性,确定了小组内部“数据统计员”“资料分析员”“Word文档处理者”“图表制作员”等多个职位,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分组协作。当然每个职位都要定期轮换,这样能确保每个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得到全方位发展[3]。第二,教师要精心设计内容。分组协作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知识的深度学习。但计算机课堂上并不是任何知识都适合分组协作学习,如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时,该内容相对理论化,主要讲解的是计算机的组成、部件的名称作用以及拆装计算机。分组协作无效,需要老师的直观讲解或其他方法的辅助。而在学习网页设计与Dreamweaver时,网页制作基础、站点创建与管理、页面整体控制、图像操作等实践性强,分组协作式学习,能让学生学习有效。

(三)教师明确定位,营造轻松氛围分组协作式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处于“旁观者”状态。教师应当明确在分组协作式学习中的特殊角色。首先教师是分组协作式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既要学会“下放”权利,又不能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袖手旁观。计算机课程操作性较强,学生们很容易在实际操作练习中遇到阻碍[4]。这时教师正确发挥自身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引导,则能弱化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在学习制作Word表格时,在学生掌握word表格制作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分组协作完成如下任务:(1)创建“课程表”表格;(2)创建“日程表”表格。在完成这两项作业时有的学生会对改变行高把握不到位,经常点击表格改变行高也没有用,小组讨论也没讨论出结果。这时教师就可以适当发挥自己的作用,点拨学生,从而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

(三)建立评价机制,提升学习效果教师考察教学效果,要把握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动向。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上开展分组协作学习,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既要关注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出现的积极变化,认识到学生的闪光之处,鼓励学生们进行分组协作,又要适当指导学生,还可以采用让学生们分组互评的方式,丰富评价的主体,鼓励学生们从多角度认识计算机学习情况,提高计算机学习效率。总而言之,分组协作学习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推动了教学改革。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分组协作学习模式的独特作用,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有效措施深入应用,以求发挥其优越性,打造科学、灵动、多样、高效的学科课堂教学,实现计算机人才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王露霖,严武.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J].广西教育,2018(22).

[2]高凯.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7(07).

[3]李守成.分组协作学习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8(08).

[4]闫黎栋.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乐园(信息化教学),2019(06).

作者:朱海亮 单位:敦煌艺术旅游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