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教学新模式计算机应用论文

教学新模式计算机应用论文

一、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创新教学模式整改策略解析

(一)课程内容重新规划设置

开放“一主多附”教学引导模式,实际上就是依照单位教学条件差异化现象,确保处于一年级阶段的学生完全掌握《计算机应用》课程基础内容,之后联合各类专业特性对应敷设选修内容,包括C语言、数据库和多媒体程序制作技术等,使得学生经过逐层适应完善自身计算机技术应用实力。涉及《计算机应用》必修课程基础内容包括Windows操作、文件处理Word以及信息检索交流等项目,课时设置数量为六十,内部关于纯理论的占据12个,基本完全能够在多媒体教室中完成;至于讲解和训练操作同步活动课时数量为48个,相应地会在机房内处理。毕竟因为学生适应水平不同,作为高校计算机专业指导教师,须根据个体性格差异进行分层细致引导教学,只有经过理论基础稳固,才能顺势推动后期实践单元衔接效率。对于存在既定基础实力的学生,要适当拓宽实验范围,督促其加以验证期间能够举一反三,完成单位课时布置的各类实践作业,保证异质化知识内容的融会贯通效果,避免在日后既定职务适应期间产生任何紊乱状况。

(二)阶段学习成果考核模式的合理介入

具体就是凭借等级考试的成绩作为该门课程的最终通过标准,经过长久调试过后,尽管学生实际通过效率比较可观,却也不可避免地滋生一系列冲突问题。因为此类专业学生必须参与等级考试,因此大部分教师为了提高过级率,开始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大量实施题海战术,大部分学生在做完题以后心生茫然,这类现象明显和高职教育的目标相互背离,而学生的应用能力没有得到真正地提高。在此,笔者通过大量的调研,同时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就高职《计算机应用》课程的考核方式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计算机应用课程总成绩应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平时课堂练习和到课表现来评定,占总成绩的20%;第二部分采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第三部分由平时大作业(平时大作业可以由任课老师根据职业能力要求,分教学单元分别设置多次大作业)完成情况来评定,占总成绩的40%。

二、结语

综上所述,涉及我国高校内部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规范成果已经产生明显回应。目前各类专业指导教师要做的就是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借助各类趣味操作单元稳定学生跟进动力,令其能够在课后主动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自我素质补充,为后期各类职业环境适应做好准备。

作者:王峰 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