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课堂教育管理分析

课堂教育管理分析

一、从他律向自律转变,确定课堂管理目标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和管理理念,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生命成长规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在新课程中,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互动,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师要关注课堂中愉快和谐的群体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着力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有赖于学生学习过程中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管理的民主化,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管理中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事是本人的事,课堂的管理也是自我的管理,学生本人也是课堂的管理者。在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管理因时而动,权利彼此制约。而这时候,教师要以满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为基础,注重学生发展,注重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参与,达到变“他律”为“自律”的管理目的。其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教师要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做好准备,全面计划课程安排,以确保课程进行的节奏和过程顺畅;2.合理创设课堂教学结构和情境结构,建立互动的气氛;3.强调课堂上师生交流多样化,提高学生参与比率,促进学生主动发展;4.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让学生设置学习目标、体验成功、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5.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自律习惯。

二、从刻板向灵活转变,优化课堂管理过程

在课堂管理过程中,各基本环节构成一定的程序。程序的优化从各个环节的结构和活动态势方面得到反映,它是过程优化的直接体现者。教师在参与课堂管理中,不外乎抓住四个基本环节:计划———实行———检查———总结,使之构成完整的程序。程序越完整、越连续、越灵活,过程越优化。

1.计划。在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计划环节是起点。制订计划的步骤,实质是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人———人”双边活动。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将作出决策、确立目标、形成计划。在这里,教师应该注意的是:计划的方向性———在课堂目标上应是具体明确的,对学生有鼓舞、激励作用;计划的可行性———要求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和原则,要求具有一定的灵活度。

2.实行。在实行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指挥者和协调者的角色。为提高实行阶段管理的有效性,管理者应该注意:充分让每个学生有自主的活动环境和施展才能的机会,从而使他们把自身的潜力发挥到最高限度;及时分析把握教学目标与课堂管理现状之间存在的偏差,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和课堂气氛。

3.检查。对于教师来说,检查作为管理周期的一环,是衡量课堂教学管理是否有效或水平高低的尺度。它不单具有监督的作用,还有考核的作用。它一方面可以衡量计划阶段决策的正确性和预见性的大小,另一方面可以衡量实行阶段各种控制措施有效性的大小。对于教师,要及时发现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就会减少或者避免课堂管理中出现的弊端。

4.总结。总结是检查的继续。在总结阶段,要回顾整个管理进程的状态,并作出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起着积累经验、促进管理水平提高的作用。在总结时,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和教学魅力,因势利导确定课堂管理的各种新指令,作用于全班学生。

三、从控制向沟通转变,选择课堂管理方法

传统的课堂管理要求学生彻底服从、绝对安静、正襟危坐、不准讲话和乱动,就像一个机器人“任师摆布”,学生必须以教师的话为首是瞻,不准违背,甚至若违背了要加以严厉批评。而现代课堂管理更注重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为学生创设轻松、平等、活泼、自由的学习氛围。新课程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不能居高临下,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就可以以下犯上。不能因为片面追求平等,而弱化自己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师生交往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平等中首席”的作用,积极和学生进行交往,赢得学生的尊重,树立教师的威信,这样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学生就能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自觉服从管理。从师生之间是和谐的双方、不存在单方面受益的角度来讲,师生关系应该是互助关系:教师帮助学生发展、完善美好的人性;同时学生也帮助教师进一步发展完善自己,使人生更有意义。在课堂管理中运用有效地沟通技能,应注意以下几点。善于倾听,了解学生的感受;恰当运用肢体语言,更及时、巧妙地传达情感;适当地反馈表扬,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给予适度的期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努力的热忱;言语交谈,眼神交流,课外活动的开展,都可以成为沟通的渠道。只有学生打开心房,教师走进学生心里,才能使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促进学生课堂有效行为的发生,防止违规行为。沟通与交流是教师了解学生,学生支持教师,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途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品质,师生互动的品质又直接影响学生课堂行为的有效发生。以往教师绝对权威的地位在新课程的课堂中失去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多渠道的沟通以及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可以保障课堂管理的有效实施。

四、从片面向全面转变,重视课堂管理评价

新课程所倡导的多元发展目标能否最终落实与评价目标和评价方式的变革息息相关。传统的课堂管理评价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新课程的评价以“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为指导思想,朝着以人为本、关注过程、关注发展的方向迈进。评价的基本理念为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管理和约束;保持高涨的课堂气氛;融洽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和同学间的关系;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保持有序的课堂教学组织,这些都要始终贯穿于整堂课。强化课堂管理评价,应注意以下几点。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采用启发、鼓励、暗示的方式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并遵守规则,而非强制手段,要注意通过规则的建立,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形成自觉自律的习惯。

2.关注学生的成功与自尊,公开肯定学生。要求教师:用口头或行为强化策略来显示教师的支持、鼓励、了解和赞许;乐于帮助学生;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同时教师还应定期与家长沟通,互相协作。

3.持续不断地监控课堂环境,将早期问题降至最低。要求教师:注重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和声音变化,或讲话时细小的停顿提醒学生,调整自己的行为;善用幽默,消除紧张或对立等。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能否有效地管理好课堂,对课堂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教师从事课堂研究,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这一因素的发展在学校管理中被认为是促进学校发展和提高的根本性动因,进而增进学校活力。在新课程改革推进中,我们要纠正忽视课堂教学管理的片面做法,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使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创造出和谐民主、充满智慧与活力的新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