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开放教育下包装设计教学改革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开放教育下包装设计教学改革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开放教育下包装设计教学改革分析

《包装设计》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从《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来看,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教育与普通高校的全日制教育是一致的,都要求学生了解及掌握《包装设计》理论知识,最终使学生具备包装设计方面的设计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但实际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普通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包装设计作品展览,也常会看到他们参加各种包装设计比赛并获奖,而我们很少看到开放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包装设计作品展览,参加包装设计比赛的学生就更加少之又少了。这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一样的教学目标怎么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

一、目前开放教育《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目标相同但最终结果产生差异,那一定是教学过程出了问题。

(一)课程资源较为完善,但不够精细,利用率不高

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资源相对来讲(相对于普通高校全日制教育)较为丰富、完善,教学资源包括文字教材、录像教材和CAI课件等。目前文字教材最新版的是2012年12月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包装设计》,该教材主编:门小勇,副主编:杜伟,这本教材从结构和内容上较为符合电大开放教育特点,教材中的图例、包装材料、设计流程、印刷工艺等与时代联系紧密。但录像教材对知识点的覆盖面不是很广,讲解的针对性不强,难以抓住学生的兴趣;CAI课件的利用率就更低了,有的老师甚至都没有用过,更何况学生。

(二)缺乏实际操作环节及能力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包装设计》课程的考核要求是: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运用能力)占总成绩的60%,终结性考核(针对基础知识的纸笔考试)占总成绩的40%。表面上看,开放教育《包装设计》课程的考核要求非常符合该课程特点,按理说在这样的考核要求下,开放教育的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是会设计制作出几个包装作品来,但实际上实操性的形成性考核多被由基础知识组成的形成性考核册所替代,没有达到实质的形成性考核要求。这样就造成了开放教育学生最终没能将知识转化为成果。

(三)面授辅导环节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面授辅导是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的重要助学方式之一。由于采用开放和远程教学手段,因此面授辅导是开放教育学生接触老师、获得疑难解答、指导学生实操的重要途径。这也是开放教育《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但实际教学中,面授辅导往往由于学生到课率低而被取消,即使是能够进行面授辅导,其辅导内容要么是照本宣科的讲解理论知识,要么是“划重点”,为终结性考核做准备。面授辅导能够进行疑难解答的实属不易,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实操的更是少之又少。

(四)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环节形同虚设

自主学习、学导互助是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教育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虽然在文字教材、录像教材、CAI课件的设计上都充分考虑本专业学生及开放教育的特点,但由于没有具体细化的小单元的学习任务,以及学生长久以来没有培养起自主学习的能力,再加之有时教师未能及时督促、有效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最终造成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环节形同虚设。

二、从翻转课堂教学中得到的教学改革启示

翻转课堂的概念最早是在2000年由美国学者Maureen-Lage、GlennPlatt和MichaelTreglia在论文“InvertingtheClassroom:AGatewaytoCreatinganInclusiveLearningEnvi-ronment”中提出的。翻转课堂是将传统的课上教师讲授知识、课下学生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进行翻转、颠倒,教师将事先录制好的针对某一教学单元的教学视频以及其他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学生在课下通过观看和学习教学视频及其他教学资源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上教师作为导师的身份引导、协助学生完成作业,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讨论和探究问题,教师还可以在课上答疑或是对学生做个别化的辅导。翻转课堂的优点及启示在于:首先,从教学资源上讲,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主的教学资源是翻转课堂的显著特征。大多数教学视频的时长在10分钟左右,这非常符合人类“黄金”注意力的时间;每一个教学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知识点或内容,针对性强,目的明确;教学视频具有暂停、播放功能,可以随意控制,学生在学习时不受时间和播放次数的限制,教学视频的优点还在于便于学生长期复习。其次,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换更加突出教学效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师不再是一味地知识的传授者,更为主要的是做好知识与学生、知识与实践的契合;学生也不再是讲台下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变成了教学活动的主导、中心,知识、教师、教学等等都围绕着学生进行。第三,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学生在课下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在课上通过作业、实验、实践、相互讨论、个别化辅导等形式促进知识的吸纳和巩固,这样做还会提高知识的价值,使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相互促进。第四教学反馈及时、高效、便捷。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可以通过教学资源中的若干问题进行验证,如果发现教学资源中的问题还是没有弄明白,学生可以马上再次观看学习视频,直到弄明白为止;学生也可以将无法弄明白的问题在线请教师解答,这样教师一方面掌握了学生的问题所在,可以在课上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辅导,另一方面教师也得到的教学视频及资源的反馈,有利于今后不断完善相关资源。

三、开放教育《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共同点,例如:教学视频、课堂答疑和小组讨论、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等,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产生了差异,翻转课堂教学中的优点或者说做得好的方面给了我们开放教育教学改革的诸多启示,下面,我就结合翻转课堂谈谈开放教育《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一)优化、细化教学视频资源

现有的开放教育《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视频存在两方面突出问题,一是覆盖面不够广,二是针对性不强。今后要着力制作一批短小精悍的针对性强的成系统的教学视频(微课程)。翻转课堂就是将课上需要讲授的知识做成短小精悍的针对性强的视频放在课下供学生学习,这就使得教学视频变得异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学视频资源的制作是翻转课堂教学实施的关键所在。当然,要想制作精品的教学视频资源单靠一人之力很难完成,建议学校组建一支专业性强的教学视频制作团队,协助教师完成教学视频资源的制作。并且依据教学反馈的情况对教学视频资源及时地进行修改、完善,做到与时俱进和精益求精。

(二)将集中的面授辅导具体化、单元化

现行的集中面授辅导是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一般为学期末)组织学生连续地参加三到五次面授课。这样的面授辅导不仅无法引起学生持久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而且由于学生缺乏前期的知识铺垫,面授辅导只能流于形式,毫无实际意义。面授辅导的次数应该根据开放教育《包装设计》课程来确定,每一次面授辅导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把每一个教学单元的讲授内容提前制作成教学视频,连同其他教学资源在课前提供给学生学习,面授辅导时教师主要是协助学生完成实体的包装结构设计,或是包装设计的策划、定位,亦或是制作最终的包装设计作品等等。这样的面授辅导就变得具体化了,而且可操作性强,一环紧扣一环,直至完成包装的设计作品,最终达到开放教育《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包装设计》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本课程的终极目标是要求学生完成包装设计作品。开放教育《包装设计》课程中除了第一章(包装设计概述)和第二章(包装的形态与功能)内容偏重理论外,其余章节都是实际操作为主的,例如:包装的结构设计、包装材料的设计、包装设计的策划与定位、包装的外观视觉设计等等,因此,《包装设计》课程要特别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包装设计》课程较适合将传授知识环节放在课下(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多利用面授辅导的时间指导学生完成实操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自主学习单元化

自主学习不能过于“自主”,放任不管,没有教学管理学生很难完全靠自主学习最终完成学习任务。结合翻转课堂的做法,首先,开放教育的自主学习应该做好规划、分割,将自主学习根据开放教育《包装设计》课程的内容分成若干单元的学习任务,其次,加强对自主学习的管理,定期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予以关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者将自主学习与面授辅导相结合,若干个自主学习任务完成后紧跟一个相应的面授辅导,将自主学习的体会、收获分享给其他同学,也可将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疑惑放在课上共同解决,最好将自主学习到的知识在课上与实操训练相结合,学以致用。

作者:蔚东巍 单位: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