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科技创新视角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视角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摘要】科技创新助推地区经济发展,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本文在对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剖析制约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并立足绍兴产业特点提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补短板”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补短板的若干意见》指出,“科技创新短板”是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杆省”的六大短板之首,为此,全省上下就“补短板”制定了具体对策。补齐科技创新短板,离不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影响着经济发展水平,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意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而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发展直接决定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先进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影响着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在将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相结合的研究中,高新技术产业如何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提升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多。钱平凡(2004)、牛冲槐等(2011)研究了产业集聚、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创新、科技创新的关系,指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对区域技术创新存在显著正向效应;产业集群是科技创新的有效温床,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本文重点分析绍兴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从科技创新视角提出促进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绍兴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近些年,绍兴市地方经济进入转型发展关键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4710.19亿元,比上年增长5.5%。GDP总量人均GDP(94620元)均列浙江省第四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第二产业依然占绝对优势(占比达49.2%)。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481亿元,同比增长7.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8.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到43.1%。(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巩固、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十二五”期间绍兴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由2010年的26家,增长到2015年的591家,位列全省第四;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186家。2016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3家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796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6家,总数达到336家,总量居全省前列。截至2015年底,全市累计建成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7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在省内率先实现区、县(市)高新园区全覆盖;拥有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5个、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2个;建成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4家,累计超过800家企业入驻;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由“十一五”期末的1000亿元增长到“十二五”末的2358.1亿元,增长约2.3倍。2015年,绍兴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全省10%左右,全省排名第四位。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184家,占全省7.07%;工业总产值393.0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377.39亿元,上述两项指标均位列全省第六;新产品产值达202.93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达185.64亿元,均位列全省第五;专利申请数量为541件,有效发明专利数达627件,全省位列第四,二者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4.44%和6.04%。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由2011年的11.53%增长到2015年的13.35%,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比重则由13.68%增长到25.67%。2011~2015年,绍兴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和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分别年均增长11.55%和36.62%,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4.03个百分点和19.89个百分点。(二)形成以医药制造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从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看,除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没有外,其他产业均有分布。其中医药制造业比重最大,其次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2015年医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255.35亿元,规模居全省第三位;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96.95亿元,规模居全省第七位。(三)高新技术产业主体发展壮大,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不断提高,由2011年的14.41%提高到2015年的24.19%。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仅27.1%,低于全省平均10.1个百分点。2011~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9.85%,利税年均增长8.79%,出口创汇年均增长1.31%。2015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比重为5.93%,比上年减少0.46个百分点。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5.7%,较2010年提高1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51.6%,较2011年提高18.85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发展逐步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2015年,绍兴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占全省的7.08%和7.14%,其中医药制造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占全省医药制造业的19.96%和21.02%,仅次于杭州和台州;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占全省3.51%和3.58%,位列全省第7位。

二、绍兴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依然较小,结构不尽合理2015年,绍兴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2358.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2.8%,全省位列第六,整体看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较大,但是与湖州、嘉兴、宁波等地相比差距较大。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4.12%,全省位列第八,说明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小,带动地方产业转型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能力较弱。医药制造业是绍兴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柱产业,总产值位列全省第三,规模约为杭州的70.63%。总产值处于其后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总产值仅位列全省第七,仅为杭州的7.95%,金华(位列第四)的48.53%。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总产值位列全省第六,总量仅为杭州的12.28%,是台州(位列第五)的38.05%。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制造业总产值全省第四,总量仅为嘉兴(位列第一)的6.43%,衢州(位列第三)的57.75%。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总产值位列全省第八,总量仅为杭州的1.36%,台州(位列第七)的60%左右。(二)创新能力不足近些年来,绍兴地区创新能力虽然有了较大提升,但是科技创新依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之一,在创新产出方面与杭州、宁波等地还存在较大差距。2015年,绍兴市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申请授权数量均位列全省第三,总量约为杭州市的70%左右,发明专利授权量仅为杭州的18.36%、宁波的28.14%;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授权数量的比重仅为4.61%,为2011年以来最低,全省排名垫底。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量629件,全省位列第四,绝对数量仅为杭州的1/10左右。(三)科技创新投入有待加强从研发投入强度上看,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R&D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2.8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个百分点,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67个百分点(图1)。除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制造业R&D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5.15%,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外,其他几个行业的R&D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时间上看,近些年绍兴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具有相对优势的医药制造业R&D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却在下降。(四)科技人才匮乏2015年,绍兴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R&D人员数量占全省6.02%,其中医药制造业R&D人员占全省18.78%,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制造业为3.51%。2015年绍兴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65%,居全省倒数第三位,而R&D人员数量占比为12.57%,在全省列倒数第五位。2011~2015年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数量整体呈略微下降趋势的同时,R&D人员数量年均增长11.8%;规上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年均增长较低,仅为2.7%,R&D人员数量年均增长仅为0.36%。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达5.09%,比2011年增长1.9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R&D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为11.21%,比2011年下降1.08个百分点。规上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数比重缓慢增长,由2011年的4.99%增长到2015年的5.7%;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R&D人员数量反而呈下降趋势,由2011年的19.35%下降到2015年的12.57%。作为绍兴高新技术产业最主要的医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全省排名第三,仅次于杭州和台州,2011~2015年年均增长7.22%,低于台州(9.15%)和杭州(13.85%)。2011~2015年从业人员数量年均增长3%左右,而R&D人员数量却下降0.4个百分点。2015年,R&D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为13.15%,比2011年下降4.18个百分点(图2)。

三、绍兴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人才制度,落实各项人才政策人才是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吸引并留住人才,形成人才集聚是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处于杭州、宁波之间,紧靠上海的绍兴在人才集聚上存在一定劣势,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并落实好各项人才引进政策。要积极挖掘地域优势,取长补短,创新人才引进政策,不断促进各类人才集聚。通过优化人居环境、营造高品质的文化生活氛围,建立有助于开展各类研发的服务体系、保障体系,形成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建立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各级政府部门要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最多跑一次”等改革,优化科技企业行政服务,促进科技服务中介发展,建立有助于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二)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平台,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在绍兴现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数量优势的基础上,做强做大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平台。从质量上构建能够支撑人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平台。以市场化为指引,站在优化地区整体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度,整合各园区功能,资源共享,减少内耗,形成地区竞争优势。不断改革创新各类园区管理运行机制,强化服务功能,为各类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在医药制造业相对优势的基础上推进健康产业、绿色产业发展。突出绿色、高端、智能、高效,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以及机器换人、大数据应用等为导向,瞄准高端、绿色、智能等领域的同时推进差异化发展,将临近杭州、宁波区域竞争的劣势转变为协调互补的共赢发展优势。以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带动地区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并最终实现从“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跨越。(三)激发科技创新主体活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016年底,绍兴市政府出台《关于全力补齐科技创新短板的若干政策》,为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断补齐科技创新短板指明了方向。要进一步落实财税、金融、人才等各项政策,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加大对于引领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的科技研发项目的财政科技投入,引导企业等进行前瞻性科学技术研究。深入落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科技金融支持政策。财税部门进一步调研,做好政策解读和配套服务工作,进一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帮助企业运用好各类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企业家创新意识,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以行业技术领军人才、带头人才为核心,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产业科技人才队伍,保障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的活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激励,落实科技人员创业的激励政策。(四)强化对中小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机制运用市场化运行机制,创新各类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运营模式,孵化派生一批科技型企业。进一步完善中小科技型企业奖励扶持政策,落实各项激励措施。引导、培育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针对性的激励、扶持,逐渐形成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和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楼杏丹,徐维祥,余建形.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资源整合与区域创新系统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48-52.

[2]牛冲槐,张帆,封海燕.科技型人才聚集、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与区域技术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5):46-51.

[3]钱平凡.基于产业集群的我国科技创新的战略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4,(2):33-38.

[4]何凡,罗洎,陈一君.高新技术开发区与区域创新系统互动发展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40-45.

[5]王贯中.培育和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1):52-53.

作者:甘泉 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