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研究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组织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会计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关键一环。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行政单位;会计基础;规范化

不同于政府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必须依赖其内部的管理控制。在管理体系中,会计基础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会计核算、会计审查以及会计资料的管理,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基础。行政事业单位只有不断强化对财务的管理,促进会计体系标准化,严格按照相关制度的规定,将跨级基础工作规范化,才能更好地顺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现状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基础工作方面显现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基础工作存在问题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往往以现金收付制替代权责发生制。虽然现金收付制在登记入账时较便捷,但是由于单位内部资产负债表的存在,长期以这种方式记账会出现数据失真的弊端,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会计信息,有时甚至会导致单位出现债务问题。

2.会计凭证不符合规定

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中,对会计基础凭证的管理存在着很大疏漏,表现为会计凭证填写不规范、审核粗糙等。部分单位为了简化工作程序,对会计凭证的填制过于简单,甚至出现所填制凭证与原始凭证不符,数量有出入的现象。在审核过程中,相关人员不能恪尽职守,不按流程操作,对一些不符合规定的凭证和单据不追查,执行单位报销管理制度不认真,模糊报销现状十分严重。在会计基础工作中,票据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单位不能遵守会计法规,内部缺乏相关票据管理的规章制度,经办手续过于复杂,对到期票据不能及时处理,造成会计基础工作的很大漏洞。

3.缺乏内部管理机制

健全的会计内部管理体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做好会计管理工作的关键。但是,一些单位不能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在人员管理上,由于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一些单位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不高,严重影响了跨级工作的质量。在岗位设置上,有的单位对会计工作不够重视,内部岗位分配混乱,甚至出现由其他部门人员兼职跨级工作的现象,同时也缺乏相应的内部监督机制,使得对会计工作管理流于形式。

4.信息化建设滞后

面对当今科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形势,会计管理工作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实现会计工作的信息化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重要手段。但在部分单位的会计工作中,存在信息化建设滞后问题。首先是计算机硬件设备难以支撑现行的会计管理;其次是信息系统存在漏洞,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信息的辅助性不强,使会计信息难以达到共享的效果,影响会计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会计网络系统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专业人员的加入和持续的资金投入,才能得以实现。而实际中,许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还没有达标,严重阻碍了信息化建设。

5.会计交接不规范

为了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通常实行轮岗制。一些单位在更换会计人员工作岗位时,经常出现擅自交接,只是经过简单的移交手续就实现了交接工作,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工作内容交接,这极易导致资金漏洞,账务处理混乱的现象,破坏了会计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二、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建议

根据我国会计法规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及时调整内部的会计基础工作,完善对会计管理的相关体制建设,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从各个方面加强管理。

1.强化会计基础工作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应对原有会计管理体制进行修正,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现金收付制的种种弊端,应将原有的收付实现制逐步转变为权责发生制,改变现存的对会计处理的方法。实行权责发生制,一方面保障了会计计量的准确性,保证数据的客观可获取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单位及时核查资金债务,了解单位的资金状况,加强相关人员责任与资金流转业务的相关性,有助于将责任具体落实。同时在转变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数据的对接,保障会计数据的完整,使财务管理有据可依。

2.内外结合实现全面监督管理

在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中,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机制,实现内部和外部的同步监督。行政事业单位要不断地健全完善制度规范,及时关注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调整工作方针,根据单位的特点制定出相关的会计政策,将具体的条例精细化,对各项资金的支出进行明细化管理,逐笔登记资金往来信息,用严格的惩戒机制来规范会计工作人员的行为,提升其权责意识,引导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单位责任与社会责任融为一体。

3.对不良账务进行分析处理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强化外部管理,对各类不良账务进行精准分析,尤其是应该强化对应收款项目的账龄管理。要根据各类应收款项的欠款时间,测算其可能收回的概率,由此计算出可能造成的损失。在实际的操作中,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将账龄分析作为工作重点,导致资金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对单位的长期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对应收账款做出及时的处理,健全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及时评估单位的资产,把握单位的整体资金账务状况,加强对不良账款的监控,强化信用管理机制,尽量减少不良账款的发生。

4.强化内部管理

行政单位应该及时测评工作当中的风险,将工作流程系统化,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措施,以推动各项工作的进程,行政单位在合同管理上,应该设立专门的部门,对合同的相关工作进行管理,将其工作流程化,对合同制度分析,认真审核合同条款中设立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是否相符,及时检查和管理合同,通过奖惩机制推动内部考核,由于近年来行政单位不良资产数额越来越大,甚至对单位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威胁,迫使行政单位要改革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将各项不良资产划归到具体的个人,使其与绩效评定挂钩,以此来推动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意识,促进合同资金的回收,减少不良资产。

5.引导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一方面,行政单位需要加强对现有会计人员的管理,定期培训以增强其专业能力,引导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行业道德,强化责任意识,推动其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规范,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保证每一项工作的准确性和合法性,以强制性的行政手段规范其行为,减少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要通过引进人才方式,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完善竞争机制,提升单位会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6.提高会计信息化水平

首先,要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的认知,顺应时展潮流。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会计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做好相关培训工作。同时,要加大对会计部门的资金投入,借鉴其他单位的经验,引进先进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技术,推动单位信息化发展进程。其次,对信息系统及时进行维护升级,优化会计基础工作的操作流程,对信息化操作全程监控,减少外界对信息的干扰;设立专门的部门对信息系统进行维护、检查,并及时更新软件,保持信息系统始终处于最优状态。再次,要加强与其他系统进行融合,促进信息管理的一体化,对会计信息进行整合,完善数据分析,促进整个财务管理实现智能化管理,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阐述可知,会计基础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会计工作在会计基础信息的获取、会计人员的管理以及系统的优化等方面存在着不足之处,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从会计基础账务、内部管理、内外部监督、人员管理和系统升级等各方面入手,提升会计工作质量水平,促进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达到规范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金鼎.强化海事行政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思考[J].交通财会,2017,(12):44-46.

[2]张荣军.强化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思考[J].西部财会,2013,(4):34-37.

[3]王国红.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思考[J].企业研究,2012,(2):79-80.

[4]杜俊.事业单位财务规范化管理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1,(5):115-116.

[5]纪亚雄.关于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7,(12):140.

作者:王丽 单位: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财政局国库支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