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劳动教育基地错位建设与高效运行探析

劳动教育基地错位建设与高效运行探析

校园一角,一群孩子正在快乐地采摘,金黄的果实一串串垂挂在绿叶间,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剪下,最高的枝头,用上自己发明制作的“采摘神器”……这是苏州校园中常见的场景,孩子们在劳动基地中耕种、养护、收获,并在实践中获“知”、培“技”、增“能”、塑“品”。早年,叶圣陶先生在工作的苏州小学校里开辟了一小块田地——生生农场,供学生开展“活泼泼”的劳动实践和情境学习。叶老基于“基地”的劳动教育思想在苏州本土得以不断传承与创新。

一、三类基地:区域劳动教育基地的错位建设

苏州劳动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至今,生生不息。其中,三类劳动实践基地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效。“最便捷”的“校园基地”。这类基地由学校自主建设,有的是带有鲜明主题的室内场馆,有的是大空间的室外园舍。如张家港市常阴沙学校拥有几十亩果蔬花卉种植园;相城第一实验小学围绕中草药种植研究,建成室内的“中医馆”和室外的“三味园”;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围绕“生活课程”建有室内的“衣食住行馆”和室外的“行知小农场”;位于刺绣之乡的高新区镇湖实验小学建有高大上的“苏绣文化少儿研究院”;昆山市城北小学将校内十几亩地打造成融劳技与科技教育于一体的“星火生态园”。分布于苏州城乡600多个学校、几乎覆盖所有学校的劳动基地,因循学生需要而建,又近在咫尺,使各种劳动学习得以真实自然发生,因而发挥着“最便捷”的教育功能。基地建设还与学校文化创建、德育活动、班队活动、学科教学、校本课程紧密结合,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如油菜花盛开时,太仓市港城小学把课堂搬到基地,四年级同一个班的孩子连上三课:在科学课上解剖菜花、美术课上画菜花、语文课上写菜花作文。“最深入”的“中心基地”。苏州10个区县共建有16个专供青少年开展劳动教育的基地,通常冠名“综合实践中心”或“青少年活动中心”。综合实践中心下辖于各市、区教育局,具备“六有”(有土地、有场馆、有宿舍、有教师、有课程、有经费)优势。辖区内中小学生定期定点、轮流分批前往基地,学习劳动技能,参与拓展训练,体验寄宿生活,在3至4天内连续开展集中性劳动锻炼与自我生活服务。青少年活动中心侧重于组织孩子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与竞赛,如“劳动日”的自我服务学习、“劳动周”的成果展示、劳动技能现场比赛等。我们认为,在“中心基地”中学、练、悟、行,开展集中式、浸润性的劳动教育是深度有效的。“中心基地”堪称劳动教育的“专科”学校。“最专业”的“行业基地”。在苏州,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博物馆、科技馆、生态园、工作室林立,这些单位都拥有行业内先进的场馆设施、前沿的技术信息、受尊敬的劳模专家。与行业“联姻”,共同开展劳动教育,是苏州很多中小学的自发行为。如组织学生前往“花卉植物园”,修枝剪叶、管理田垄,出力流汗,体验农民耕作的艰辛;前往“御窑金砖博物馆”,亲历踩泥—制坯—晾坯—入窑—出品等一整套制作过程,近距离感受非遗技艺与工匠精神……

二、四个主体:区域劳动教育基地的高效运行

劳动教育基地的功能发挥与运行维护,需要多种主体参与,多方力量投入。苏州市在家、校、社、政“四方联动”上下足功夫,努力实现劳动教育效能的最优化。学校主力。作为教育最重要的主体,苏州中小学在基地的规划建设和活动组织中一直是“主导者”“主力军”,以高位的架构与前瞻的设计,使基地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出独特功能。如有的学校建设了多个劳动专用教室,以此匹配《劳动》课程各个模块内容的实施;有的学校专门为校内基地研发兼具活动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课程,开展“课程化”的基地劳动教育。家庭接力。家长群体拥有丰富多样的职业资源,可以成为学校劳动教育的坚强后盾。苏州中小学通过各种途径,让家长参与学校基地建设、活动指导甚至课程开发,使基地的建设与使用更具专业性。如有学校聘请农林专业的家长作为校内种植园的志愿者,定期来校现场传授种植养护知识;有学校聘请有专长的家长进校担任社团导师;有学校利用得天独厚的家长资源——中科院地理研究所专家,帮助学校成功开发出“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社会助力。劳动教育需要依靠全社会的支持,行业、企业中的工匠劳模、技术设备、产品成果,一旦加入“教育”元素,就能成为最生动的劳动教育资源。苏州很多行业、企业与学校长年建立共建关系,赋予自身教育职能。如很多博物馆、科技馆、生态园主动为青少年开设专场,配备专人(导游或讲解员)、专区(互动体验区域)、专版(场馆活动手册),把学生作为重点服务对象;众多非遗大师、行业劳模、拥有一技之长的行家里手,都愿主动对接未成年人,以各种方式为劳动教育赋能助力。政府引力。“十三五”以来,苏州市文明办会同市教育局、团委、妇联等多部门,共同实施“家在苏州·E路成长”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体验活动,遴选全市最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传统民族工坊、现代文明成果展馆等近200个实践基地,作为青少年校外劳动实践“体验站”。文明办严把“体验站”进口关,签约授牌、统一管理;我院组织课程专家,为每个基地量身定制个性化课程,目前已成型“时代精神”“苏作工艺”“科普创新”“志愿服务”等8个主题大类、500多套课程。政府充分发挥引擎作用,极大激发了家、校、社联合育人的积极性,该项目连续多年被评为苏州市实事项目和明星工程。事实表明,在基地中实施劳动教育,能实现劳动对象、劳动过程、劳动关系和劳动成果的直观性与可视化,让劳动教育“看得见,摸得着,抓得准”。多年来,苏州市域各类劳动基地在建设与运行中逐渐步入良性轨道,成为中小学劳动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丁宇红 单位: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