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力量训练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影响探析

力量训练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影响探析

摘要:目的观察核心力量训练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骨密度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至2020年7月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核心力量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平衡能力评分、骨代谢指标、骨矿盐密度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腰椎、股骨颈BMD均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腰椎、股骨颈BMD高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干预组腰椎BMD、股骨预BM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INP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清β-CTX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平衡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肌力训练可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的骨密度值,利于保持身体姿势和重心的稳定,为肢体运动提供稳定的支点,改善协调和平衡能力。

关键词:核心肌力训练;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腰椎骨密度

临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而药物治疗易引发相关不良反应,如双膦酸盐治疗引发下颌骨坏死和不典型股骨骨折;其次,药物治疗周期较长,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服药需数年甚至终身,患者依从性较差。因此,以非药物治疗的运动疗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运动疗法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其中核心力量训练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明显。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核心力量训练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骨密度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4至2020年7月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平均年龄(68.5±7.23)岁,平均身高(168.95±1.28)cm,平均体质量(64.08±1.41)kg。干预组平均年龄(70.1±6.12)岁,平均身高(169.31±1.13)cm,平均体质量(59.49±1.35)kg。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41~79岁女性,自然绝经1年以上,绝经年龄>40岁;②腰椎(L2~4)或股骨干骨密度T评分≤-2.5;③腰椎解剖结构适于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无严重脊柱侧弯、创伤及骨科手术后遗症;④患者健康状况良好,每天至少可下地活动>30min;⑤体重指数≥18kg/m2;⑥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认知精神类疾病;②言语障碍,无法正常交流;③存在恶性肿瘤;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⑤没有生活自理能力;⑥近期骨折史。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口服阿仑麟酸钠(默沙东福善美公司,国药准字H20010515)70mg,每周1次,每周在固定时间按规定剂量和方法服用,同时,服用朗迪D(北京康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675)600mg,每天1次,连续服用6个月。1.2.2干预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核心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主要动作为桥式运动和燕飞运动,每个动作每次坚持10s,放松5s,每组持续10min,每天3组,共训练30min,每周5次,持续12周,前4周训练在住院期间完成,之后每周进行1次回访(门诊回访或电话回访),询问训练情况。训练过程应依据患者自身能力,循序渐进,逐渐加量。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平衡能力评分。0~20分:患者平衡功能差,需乘坐轮椅;21~40分;提示患者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可在辅助下步行;41~56分;提示患者平衡功能较好,可独立步行;<40分提示有跌倒的危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及骨矿盐密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c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值比较

治疗后,干预组腰椎、股骨颈BMD均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腰椎、股骨颈BMD高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干预组腰椎BMD、股骨预BM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清PINP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清β-CTX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平衡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平衡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核心肌肉力量是多项运动(田径、爬坡、足球)和日常活动的重要前提。从解剖学上讲,核心可以描述为一个肌肉发达的盒子,腹部位于前部,脊椎旁和臀肌位于后部,膈肌为屋顶,而骨盆底和臀部腰带肌肉组织为底部[1],核心可作为动力学链接,其有助于上下肢之间的扭矩和角动量的传递,这对于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和日常活动至关重要[2]。核心力量训练对下肢身体表现主要通过躯干作为上肢和下肢之间的枢纽的特定作用来实现。特别是在每天与运动有关的躯干旋转运动中,躯干肌会沿着近端路径的对角线产生扭矩,以增强四肢的力量。据Young等[3]研究表明,整体系统的肌肉(如竖脊肌、腹直肌、内/外斜肌、背阔肌)在旋转运动(如投掷)过程中主要以锯齿状方式产生扭矩。此外,躯干作为运动的纽带,有助于在进行全身运动(包括运动和职业技能,健身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时在上、下肢之间传递扭矩和角力矩[4]。Hodges等[5]认为这种预期的肌肉激活有助于使脊柱变硬,为功能性运动提供基础。因此,属于局部系统的肌肉(如腰椎多裂肌、腹横肌)主要为四肢的远端活动性提供躯干的近端稳定性。骨骼肌的力量或快速产生力量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比肌肉的力量更早、更迅速地下降,原因为与年龄相关的II型快速抽搐性肌纤维的丧失。此外,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流失严重,更易发生弥漫性的II型肌纤维萎缩[6]。有研究显示,高速阻力训练利于心性肌肉收缩,从而导致骨骼上的高应变率,以此作为优化骨骼健康的方法[7-9]。表明,核心力量训练较传统的渐进式抗阻训练更有助于改善患者。老年人超过90%的髋部和腕部骨折均是由于跌倒引起的,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跌倒引起的骨折风险更大,因此,提高机体平衡能力预防跌倒的发生是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措施。目前研究认为,核心肌力训练可提高机体核心稳定性和平衡能力,减少跌倒的发生;同时,核心肌力训练还可提高骨密度。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腰椎、股骨颈BMD均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腰椎、股骨颈BMD高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干预组腰椎BMD、股骨预BM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INP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清β-CTX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平衡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杨青青等[10]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所述,核心力量训练可稳定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脊柱和骨盆,保持身体姿势和重心的稳定,为肢体运动提供稳定的支点,改善协调和平衡能力。

作者:胡健康 周鹏 魏百川 薛斌 单园菲 秦丹 顾文钦 单位: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