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科研带教在消化内科病房带教的应用

科研带教在消化内科病房带教的应用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参与了自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PBL-临床科研带教的19名见习、实习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带教期间,研究对象均是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进行一个月轮转的医学生,包括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八年制在读学生10名,临床型硕士3名,临床型博士6名。所有人员均同意参加本次调查。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研究对象在一月的轮转期间除完成常规的日常见习、实习医师的临床工作外,还需接受PBL-临床科研带教。消化内科PBL-临床科研带教的方式包括:1)提出问题,以病房中住院患者的临床问题为主,部分与基础医学相结合;2)分组查阅资料;3)以问题为中心,结合查阅到的信息进行小组讨论;4)医学生均接受基本的临床科研培训,譬如科研论文的选题、资料收集及写作技巧等;5)病房主治医师为导师,全程指导医学生。其中科研论文撰写均在接受完1月消化内科轮转后的3~6个月内完成。1.2.2研究方法:一轮临床科研带教结束后,对参与PBL-临床科研带教的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教学效果。问卷分为3个部分:未参加培训前的科研经历、本次培训中医学生的参与情况及培训后的科研能力的提高情况。临床科研能力提高情况评价采用自我评分法,1分为最低,5分为最高。2019年2月借助“问卷星”平台向前述的19名同学发送问卷链接,每个微信号限填1次,问卷为匿名填写,回收率100%。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连续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中位数(极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2结果

2.1培训前的科研经历

在参加培训之前,被纳入的医学生认为在科研方面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依次是没有明确科研目标、自身科研技能不足、学业或临床任务繁重、尚未发现个人科研兴趣以及未找到合适的课题组开展工作。医学生最希望通过科研训练提升的能力依次是论文撰写、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表1)。19名受训学生中,有13名学生曾在培训前参与过科研项目,其中仅有1名同学曾作为主要负责人开展过课题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19名学生作为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的SCI文章有5篇,国内核心期刊文章有16篇,其中有8名的同学此前从未作为第1作者或共同第1作者发表过文章。

2.2本次培训的参与情况

在本次PBL-临床科研带教培训中,19名学生都参与到了课题研究中。5.25%的学生参与了课题设计,10.53%的同学参与了课题申请书的撰写,73.68%的学生参与了开展调查、实验和数据整理的环节,84.21%的学生参与了论文撰写的过程,10.53%的学生负责子课题的研究。

2.3培训后的临床科研能力提高的评估

培训前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不是很高,且普遍认为科研训练难度较高。经过一轮PBL-临床科研带教后,学生对科研训练更感兴趣(P<0.01),并且认为科研训练的难度也有明显的降低(P<0.001)(表2)。在科研参与度方面,学生在经过培训之后,参与到科研的人数相比于培训前增加了6人.在科研产出方面,培训后医学生的临床科研产出显著增多,截至目前已经有23篇论文被正式发表或录用待发表,其中有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杂志20篇,所有文章涉及到的临床问题都来源于消化内科病房轮转期间的实践。作为第1作者或共同第1作者发表文章的学生数达19人,相比于培训前增加了8人。在自身科研素养评价方面,培训后医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在各方面的科研能力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3讨论

当前医学教育培养目标不断变化,已从单纯的临床医生,转变为兼有临床、科研及教学能力的全方位医生。然而,医学生对于科研的积极性差,科研论文产出少,自我科研素养评价低[2]。为了提高医学生的临床科研能力,研究者首次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临床科研实践教学中采用了PBL-临床科研带教模式,发现受训的19名学生已正式共23篇,且普遍认为本次临床科研培训对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此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实现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双重提升,还可以引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从事科研工作的意义,更好的了解临床课题开展的具体过程,这对学生的长期职业规划有所裨益。医学生经临床科研培训所获得的科研产出也有助于增强其信心,有助于更多的学生投身临床科研工作。本研究尚有需改进之处。首先,因为在校学生人数及师资的限制,参加培训学生数目少,且仅统计了近期科研产出,会低估医学生从本培训中的获益。其次,本次问卷调查在医学生结束培训一年后才进行,且问卷内问题多为主观评价指标,回忆偏倚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后期会在医学生进入培训前就调查其科研能力。最后,本次培训地点是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病房,其收治了大量的疑难的消化疾病患者,为临床科研提供了优秀素材,这在其他科室或医院恐难以实现,故本研究的对外推广尚需进一步探索。综上,PBL-临床科研带教模式有望成为提高医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但仍需要探索具体的培养方案、纳入更多的医学生并加强师资储备。

作者:尤雯 刘爽 阮戈冲 姜英 姿晓青 钱家鸣 李骥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