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神经内科护理指引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研究

神经内科护理指引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对神经内科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作用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操作,观察组患者接受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包括运动锻炼、康复训练、饮食管理、用药情况等;同时评估干预前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患侧肢体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行为SDSC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患侧肢体功能情况均显著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能够明显改善神经内科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神经内科疾病;护理指引体系;自我管理;活动能力

神经内科疾病是一类发生于神经系统的疾病,往往表现为肢体感觉障碍、意识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症状。常见的神经内科系统疾病包括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塞等;神经痛,例如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偏头痛等;神经系统炎症,如脑膜炎,颅内囊肿,脑炎等[1]。神经内科系统疾病种类繁多,虽然目前针对各种常见病以及多发病有了较为标准化的治疗手段,但是部分疾病发病紧急,并发症发病率高,迁延不愈,治疗周期长等特点,使得神经内科各疾病的预后效果不佳。有研究发现,对于神经内科患者,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重要,有望改善患者的预后状态及康复速度[2,3]。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指针对神经内科不同的疾病及患者状态,予以个性化的护理干预,依据规范化的神经内科护理管理条例进行指导,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康复状态[4,5]。本文选取了本院神经内科的1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对神经内科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12月本院神经内科室收治的100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纳入标准:于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心理疾病者,拒绝配合治疗及护理干预者、伴严重的肝、心、肺功能不全者;生活不能自理者等。其中对照组男性30人,女性20人;患者年龄为41~79岁,平均年龄(60.01±2.17)岁;小学文化11例,初中文化31例,高中及以上文化8例;脑出血患者5例,脑梗塞患者11例,脑膜炎患者5例,脑炎患者1例,周围神经痛患者2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7人,女性23人;患者年龄为40~76岁,平均年龄(47.32±3.11)岁;小学文化10例,初中文化27例,高中及以上文化13例;脑出血患者3例,脑梗塞患者5例,脑膜炎患者6例,脑炎患者2例,周围神经痛患者3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遵医嘱按时给药、常规饮食护理、体位护理,定期记录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并发症、用药情况等。观察组患者接受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干预,具体内容包括:

1.2.1个性化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详细了解每位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由护士长指导护理人员,对护理计划进行修订完善。

1.2.2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对于脑出血及脑梗塞的患者,由于病情迁延,病程长,需要接受长期治疗及护理干预,患者往往存在抵触心理,对治疗没有信心,所以临床疗效一般。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脑出血及脑梗塞的相关专业知识、治疗方式、预后情况,基于对基础知识的了解,患者能够一定程度上加大其治疗的自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对于脑膜炎患者,该类疾病由致病菌引起,病因明确,症状明显,配合临床各项检查,能够迅速诊断,护理人员需要鼓励患者在确诊后第一时间内接受隔离以及药物治疗,避免后遗症的发生;而对于周围神经痛患者,由于青壮年好发,患者往往过分担忧相关后遗症的发生,存在焦虑紧张的情绪,护理人员应积极安抚,告知其预后情况及后遗症的发生原因、概率、以及治疗方式,解除其内心的焦虑,积极配合医师。护理人员还应监督患者按时服药,避免患者自行停药、减小药量。

1.2.3康复训练护理对于神经内科疾病的患者,康复训练尤为重要。对于脑出血患者,对于急性期需要避免过度运动,家属应密切陪护与关注;对于脑梗塞患者,轻者存在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能肢体偏瘫、步态不稳、面瘫、运动性及感觉性功能障碍,故急性期需尽量卧床休息,恢复期配合患者翻身、局部肢体活动,避免压疮及下肢血栓。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干预前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SDSCA(SummaryofDiabetesSelfCareActivities;SDSCA)评分,包括运动锻炼、康复训练、饮食管理和用药情况四个方面;同时采用Barthel指数与Fugl-Meyer积分法,评估干预前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患侧肢体功能情况,分值越高,则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患者肢体康复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数据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SDSCA评分比较,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患侧肢体功能情况,见表2。

3讨论

神经内科系统疾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感染、遗传缺陷、营养障碍、免疫损伤、代谢紊乱、血液循环障碍等;且神经内科病种繁多,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予以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辅助患者提高康复速度及生活质量[6]。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护理知识的不断完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即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是指将传统的神经内科护理方式进行汇总归纳,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一套规范化的护理指导体系,以患者的身心感受为核心,尽可能为患者提供一种既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又能提高其心理感受的护理方式[7-9]。有资料显示,目前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已经被部分学者采纳,显示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吉兆秀[10]等人制定了一套系统的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应用于神经内科患者,发现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质量、以及护理质量均得到显著的提升。笔者认识到了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对于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的重要性,收集了本院神内住院患者,予以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干预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得到了显著改善,与前期研究结果一致[9]。综上所述,对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行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干预,其临床干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患侧肢体功能,可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吕栅瑾.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08(07):213-216.

[2]张庆琳.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老年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2(24):283-287.

[3]罗慧,邢新湘,马丽,等.神经内科重症病室内人文关怀的运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32(30):26-27.

[4]曾辉,陈永香.护理指引体系在脑血栓康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3):93-95.

[5]王俊霞.关于护理指引体系在神经内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9):224-226.

[6]魏婷婷.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临床医刊,2018,17(05):4032-4033.

[7]丁敏.神经内科护理临床应用PBL联合CBL教学法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32(10):168-170.

[8]周秋敏,谢振英.优质护理对降低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09):176-177.

[9]李爱春,张倩.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08):132-133.

[10]吉兆秀,王丽娜.以“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对神经内科患者的改善效果[J].临床护理杂志,2017,16(06):21-23.

作者:章亚男 单位:安徽省宣城市中心医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