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经济数学教学改革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经济数学教学改革

【摘要】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需求开展经济数学课程整体设计,深化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交叉融合,可改变当前高职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割裂的现状.同时通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的创新,改革传统数学教学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弊端,使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更加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公共基础课程;经济数学

一、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开展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高职经济数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经济数学是高等职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它可以给予学生必需、够用的数学知识,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及脚踏实地、探索创新的精神.可是长期以来,经济数学课程过于强调系统化的学科知识和公理化的教学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脱节,与专业课程割裂,使经济数学课程逐渐成为一门“无用”的课程;另一方面,高职学生数学学习基础较差,灌输型的教学模式、终结性的考核方式使高职学生对数学学习望而生畏,经济数学课程教学出现教师卖力、学生厌学的局面,经济数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正以无法想象的速度发展,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便利,同时我们也可以预见到:在不远的将来,大量的工作岗位将被人工智能替代,越来越多的人会遭遇失业的危机.职业核心能力也称为关键能力,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在职业生涯中可迁移、可携带,能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伴随人终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3].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指出: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我国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姜大源教授认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就是职业教育领域里的素质教育[4].高职教育不应只关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还应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让学生尽早拥有应对未来工作变迁的基本能力.

(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公共基础课程承担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任务,是高职课程体系中的根基部分,具有宽广的课程结构,对八项核心能力的培养具备天然的优势.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一员,经济数学课程不仅可以培养高职学生数字应用、信息处理、解决问题、创新革新、自我学习等方法能力;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经济数学课程还可以培养高职学生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等社会能力.经济数学课程应根据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深化教学改革,实现课程培养目标与行业通用能力培养目标、职业特定能力培养目标相对接,使经济数学课程成为高职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

二、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经济数学教学改革途径

(一)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促进经济数学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发展

1.基于职业核心能力需求开展教学设计.长期以来,公共基础课程培养综合素质,专业课程培养专业能力,二者似乎没有交集,不少专业课教师认为:经济数学课程仅仅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一门课程,对专业人才培养毫无用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需求搭建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沟通的桥梁.经济数学要紧贴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开展教学改革,联合专业课教师、企业代表和高职毕业生,基于岗位能力需求对经济数学开展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专业的需要,使教学模式更加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使经济数学在高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深化与专业课程的交叉融合.顾名思义,经济数学是经济与数学交叉融合的成果,应用性是经济数学课程与生俱来的特性.一直以来,我们过分重视经济数学课程的基础性,而忽略了它的应用性,导致高职学生只会计算,不会应用,导致经济数学仅仅成为一门培养逻辑思维的素质课程.为还原经济数学课程的真面目,数学教师应主动探寻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交叉点,归纳每个数学知识点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在保持经济数学课程基础性的同时,重构教学内容,增强经济数学课程的应用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服务.3.建立“双师型”教师专业顶岗机制.数学教师与专业教师沟通不畅,导致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割裂是高职院校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深化经济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交叉融合,数学教师是关键.为转变数学教师的传统观念,为打通数学教师与专业教师沟通的渠道,经济数学课程团队可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鼓励数学教师在晋升数学职称的同时考取经济师职称,加深数学教师对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了解;同时建立“双师型”教师专业顶岗机制,鼓励“双师型”数学教师赴经济管理专业开展顶岗实践,在专业课教师的指导下承担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如调查与统计、经济学原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参与专业建设的各项活动,促使数学教师真正了解专业所需,促使数学教师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经济数学教学改革.

(二)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推动经济数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

1.创新教学模式,开展双主线教学.其一为数学理论主线,注重概念的产生背景,说清楚“知识从哪里来”,突出概念理解,删减繁杂计算,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其二为经济应用主线,注重知识的应用背景,讲明白“知识用哪里去”,介绍每个知识点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两条主线相互交织,有效整合课程内容,促进数学和专业相融合.以微积分教学模块为例,数学教师在循着基础主线“函数、极限、导数、积分”开展教学的同时,对应穿插应用主线“市场均衡及盈亏平衡、复利与贴现、优化问题及边际弹性、基尼系数及消费者剩余”等内容,相应培养学生“建立经济函数关系式、利息计算、最值计算及边际弹性分析、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等数学应用能力.2.创新教学方法,开展项目教学改革.首先打破传统数学教学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模块化教学,把经济数学课程分解为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三个基本模块,增加数学实验、经济模型两个拓展模块;其次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来,再到经济应用中去”的设计思路,把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及经济应用完美结合,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最后,把案例教学、翻转课堂、数学实验等新型的教学模式引入经济数学课程教学,以知识模块为单位,开展经济应用项目研究,解决数学课程难以开展项目教学的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3.创新教学手段,线上线下同步提高.针对高职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数学课程学时数不足的实际情况,经济数学课程教学可立足课堂、超越课堂,搭建“线上线下、必修选修、课内课外”相结合的课程学习平台.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引入课程教学,建设数字化教材、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及教学资源库,拓宽高职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开设数学文化、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数学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的需求;开展数学应用能力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数学文化展览、专家讲坛等科技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成立数学应用工作室,承接校内外的真实的数学应用项目,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课程教学进一步积累经济应用案例.4.创新考核方式,全面实施过程考核.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是理论基础差,动手能力强.“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方式让数学考试出现“学生害怕、教师头疼”的困局.事实上,考试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加重要的是通过考试,让学生发现并改正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争取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收获.数学教师应转变观念,把课程考核当作激励学生学习的一把利器,实施过程考核.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改革系统化教学,进行模块化考核;删减繁杂计算,引入软件测试;开展项目教学,增加开放性作业评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到高职学生手中.

【参考文献】

[1]桂德怀.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困境、本原与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4):78-80.

[2]欧阳碧蕾.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现状分析与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4):20-21.

[3]张涛.高职人才的职业核心能力构建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90-93.

[4]伍学雷.论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职教论坛,2013(15):32-35.

作者:陈燕燕 单位: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