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语文阅读审美能力培养研究

语文阅读审美能力培养研究

美无处不在,存在于生活的点滴之中。我们日常看似平淡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的因素,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拥有发现美的眼光,才能够勇于挖掘美、欣赏美并创造美。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语文学科本身具有开展审美教育的天然优势,那些经典隽永的诗歌、散文以及小说都是进行审美教育的绝佳素材,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美学素材,将审美教育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尊重审美个性,增进其审美能力。因此,如何在全科阅读视域下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应是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所要深思的问题。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以新课程改革持续得以推进作为背景,使得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着新挑战,越来越多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改的导向下参与到对于阅读教学进行创新当中。但是,阅读教学中仍然凸显出目标设定不够合理的问题,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当前,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中,以自我为中心,对一篇文章予以分解,再分别讲解各个段落,使得教学过于碎片化,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阅读教学的内在价值,缺少正确的认知,过度关注学生的阅读结果,使得阅读教学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优势无法有效发挥出来。长此以往,很容易使高中生对阅读学习形成枯燥的刻板印象,难以调动其阅读主动性,也不会主动配合教师所组织的阅读学习活动。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思考问题的角度以及阅读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在阅读同一篇文章时,会产生不一样的理解,一味运用标准答案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难以体现其差异性,甚至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打消学生日后进行阅读的积极性,使其形成固化的阅读思维,不利于养成良好的审美能力,也会使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受到限制。

二、高中语文阅读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一)以教材为基准,增强学生审美意识

语文课堂可以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语文教材是高中生学习文学知识的重要素材之一。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大部分都是经过名家揣摩而成的经典之作,其中的诗歌、文学散文和小说等形式的作品不但语言优美,用词精准,是值得高中生模仿和研究的重要作品形式,这样的作品能够把内容美与形式美结合起来。如,苏轼的《水调歌头》具有淡淡的忧愁,忧愁中带有浓浓的别离情调,而其中的语言也很优美;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更是让大家感受到了文中暗含着淡淡的忧伤,感受到了月光与荷花交织形成的美丽,美丽中也隐藏了无声地压抑;其中《我有一个梦想》文章中让大家体会到梦想的伟大。语文教师在进行审美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法影响学生,用自身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感染,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能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到了文章内容之美,一方面对作品的语言做了鉴赏,一方面让大家感知到了作者笔下景色中蕴含的情感和形象。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定风波》这首词的过程中,首先从这首词的基本语言中蕴含的意境出发,从思想等方面为学生展开美的教育,这样就使得文章呈现出了外在形式与内在内涵的统一之美。这首词的语言美体现在字里行间,比如“莫听穿林打叶声”这句写得很是潇洒,用词也是经过锤炼的,其中的“穿”和“打”体现出力量的反差之美,作者的坦然跃然纸上,“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话利用反问的语气,“竹杖”“芒鞋”“烟雨”这些意象将诗人洒脱的情怀表达出来,体现了文章的意境美。该诗词让学生深深感受到韵律的美,苏轼的这首诗用词经过锤炼,精准有力,讲究押韵,语文教师鼓励学生诵读词文,品味词中的韵律和节奏之美。而后,语文教师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之美,教师可以从作者的身世进行蔓延,让学生在作者的身世背景中用理性的思维去审视和判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深思中,学生终于可以品味出其中的人生哲理。学生通过思考,从中体会到了思想之美。

(二)设置开放性课堂,提升学生审美个性

学生阅读同一篇文章的感触和所受到的启发也是不同的,这样的结果与读者自身的人生取向和价值观也有一定的关系。以往高中语文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将学生的地位撇在一边,并且教师习惯运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一定打击,还打压了其积极思考和创新发展潜质。在实际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就会发现每个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有着很大差异,人生经历不同,对文章的见解自然有差距,鉴于这种情况,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身的想法表达出来。例如,教师讲解《拿来主义》这一篇文章过程中,单独看文章的题目,部分学生已经走入了一定的错误认知里,认为文本的主旨就是让人们随便将一些建议或思想拿来为自己所用,这样的想法显然是错误的。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进行了初读和深读环节,让学生对文本的主旨进行深刻地分析。在让学生进行了深读的环节后,让其发表自身的阅读看法,学生可以随便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意见的分享。如此,有的学生认为拿来一定要拿好的、利于自己成长与发展的东西,这样才是明智的“拿”;而有的学生认为拿来就要一切都拿,有时候表面看到的不利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尝试变成有利的方向,进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以增进。

(三)开展审美创造,增强学生审美能力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也不能被忽视,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积极的驱动作用。倘若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得到良好培养,就可以为社会塑造审美素养高的人才,就能够为社会创造美好的文学作品、优美的音乐和建筑等。鉴于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拥有审美感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将自身内心美的感受表达出来,这样就可以使得内心更加丰盈,使精神得到升华。写作可以作为学生创造美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写作建立在认真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利用优美的语句和美好的意象,写出自身对美的理解。教师要对学生作品进行适时改评,以此使其综合审美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和加强。例如,教师在加强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过程中,要让其养成写周记的习惯,通过该种方法增进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刚开始时,学生的作品质量差强人意,语言组织过于混乱,内容思想也缺乏深度,经过生生之间的互评,对其进行美学熏陶,写作水平自然会有明显增进。有的将身边所发生的琐碎事件进行记录,有的以文学作品的读后感为材料展开写作,也有学生对热点事件发表自身的看法,这些都属于审美创造。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思考能力增强了,通过写作,达到了与自身心灵的有效沟通,学生良好的品行得到了提升和加强。语文教师让学生写作读后感和对诗歌进行朗读,进而借助多元化的审美创造活动,以此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这个关键时期,教师应在全科阅读视域下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审美能力,这对学生语文学习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的发展也有帮助。学生审美能力得到有效增进,为其今后学习生活、个人发展奠定基础,进而发现美、享受美。

作者:李俊峰 单位: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