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分析(3篇)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分析(3篇)

第一篇: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

【摘要】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朗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占着重要的地位。朗读是最普遍的语文学习方法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多给学生进行朗读方面知识的讲解,提高初中生的朗读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方法策略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现代教学方法也变得多种多样,而究竟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率?许多教师都提出了不同的办法,但不管怎样的教学方式,都应该以符合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并且做到对学生切实有用。朗读教学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本篇文章就针对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提出相关探讨。

一、建立有效的教学机制,合理地开展朗读教学活动

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个说法最早不是在中国被提出来的,而是起源于西方国家,最早在西方国家的文学作品中被多次提起,因此,在西方教育中,对于有效教学有着独特的方式和经验,也拥有着良好的基础和理论来源,同时也对我国的教育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随着新的初中语文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教师更加注重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不断研究和寻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办法,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最为主要的来源,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率是必然的趋势。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建立有效的教学机制有利于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在学生心中形成了清楚的知识框架,能帮助他们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另外,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一定要有正确合理地教学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在进行初中二年级的一堂朗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就需要准备好自己的教案,明确此次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然后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有趣的教学环节。例如本人在给学生进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篇文章的朗读教学时,首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一段标准的朗读音频,然后让学生找到自己不会的字或词,标上正确的读音,听完一遍之后,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遍;接着,就让学生分组进行朗读,前后左右四名同学为一组进行分角色朗读,每个人负责不同的部分,给学生大概五分钟的时间;然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站起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可以是以组为单位,也可以自己为单位,朗读完之后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就可以很好地提高朗读课堂的效率,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训练,并且有趣的教学环节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二、坚持将朗读教学做到高质高效

初中语文教师要想做到高效的课堂朗读教学,必须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朗读教学中,需要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发音和普通话知识具有熟练的掌握能力,而且语言持续时间长久、饱满,做到发音有力,这是一些朗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基本事项。除此之外,朗读的表现形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随时注意朗读的方法和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朗读的好习惯。比如在给初中学生进行《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教学时,虽然课堂的主要内容是要讲文本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营造良好的课堂效果,教师就可以将朗读教学加入进来,将班上同学分为男女两组,让他们分别进行朗读比赛,然后拍男女组的代表进行朗读,集体朗读和个人朗读交叉进行,既能让每位同学完成朗读练习,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又能让部分学生得到朗读表现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胆量,一箭双雕。由此可以看出,朗读教学的高效率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通过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不断锻炼,慢慢让学生脑海里形成朗读的意识,然后再进行有意识的训练,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三、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初中生也都是孩子,具有爱玩的天性,而且都对新鲜的事物比较好奇,喜欢有趣的事物,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朗读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新颖有趣的故事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加入到朗读训练中来。比如教师可以用朗读的形式给学生讲一段神话故事,讲完之后看哪位同学能记住故事内容,并也用朗读的方式来给大家进行讲述。通过这种讲故事的朗读教学方法,不但大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注意力和想象力,释放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快乐和喜悦。当然,在进行故事性的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一些有意识的朗读能力,注意纠正他们的发音、音量问题,尽量用朗读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在朗读的过程中除了要有正确的发音之外,还应该带有感情、有停顿的进行朗读,抑扬顿挫的感觉都必须在朗读的过程中表现出来,而不是一味地提高音量,进行无情感、苍白的空读。教师要指导学生带入自己的感情,通过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让自己完全融入朗读的情境中去,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长处,完善自己的朗读效果,这样,初中语文的朗读课堂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尽量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让学生觉得朗读并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不会对朗读训练产生疲倦感,反而每次都能在朗读过程中收获创新和想象,大大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也为初中语文的朗读课堂教学营造了一种和谐友好的教学氛围,也有利于建立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参考文献

[1]林雪丽.课堂因互动而精彩[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8).

[2]梁丽.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考试与评价,2012(4).

作者:黄美兰 单位:甘肃省舟曲县教育局教研室

第二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方法

摘要:当今,新课程改革日益发展,对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学生创新学习提出了更高的期待。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课程之一,就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手段,在对教材深入理解,把对课文的讲解、阅读教学和写作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课堂;创新教学;和谐环境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仍占很大比例。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要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交还给学生。但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传统的串讲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教学主导,不用过多的钻研教学材料,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在讲授方式上也不够科学,认为自己讲的越多,学生接受的越多,掌握的越全面。于是,整个课堂都被教师“承包”,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没有学生细毫的发挥空间,限制了学生的成长。

2、对学生的了解较少。在很多教师眼中,学生是一件被动接受的“机器”,只要不停的灌输,学生就会不断的掌握,这样的“一言堂”式的教学,使学生们失去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进而没有了创造性。中学生阶段正值学生求知欲望强烈,渴望认识外边世界,对新鲜事物接受比较快。但部分教师以工作繁忙为理由,不走到学生中间去,没有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不去倾听他们学习的感受,对学生的了解太少,使教学中,不能采用针对性教学措施。

3、没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教学停留在解词、分段、总结段落大意、提炼中心思想几个步骤,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只停留在表面,学生没有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只是机械的去掌握课本内容,这种学习不仅没有起到让学生感兴趣的作用,反而容易使他们产生对学习的厌恶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味的被动接受某种事物,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学生的学习要符合科学规律,不能只单单被动接受,没有自己的动手实践,缺乏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很多学生对这种被动课堂很无奈,也很苦恼,既跟不上节奏,也没有吸收的机会,如同牵线木偶般的学习,久而久之,也就没有很好的学习效果了。

二、对初中语文创新教学方法的一些浅见

1、要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现代化的语文教学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这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环节。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自己置于主导者的位置,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知识背景差异、性别差异、接受能力差异等,要允许差异不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有不同的进度,给每位同学展示自我的空间,让他们“秀”出自己的风采。比如当学生对某些问题回答的较慢时,教师要有耐心,循循善诱,不断给出鼓励性的话语,让学生能够充分思考。即使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也不要彻底否定学生,发现学生思考当中的闪光点,并在下次提问中,给他们重新树立信心的机会,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当中要注意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尤其是学困生和后进生,只有赋与他们的机会多了,才能让他们把自己的优点发掘出来,并形成良好的成功体会,增强对学习的信心,对成功的渴望,增加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课堂如果过于严肃,一团沉闷,就容易让学生们变得压抑,限制他们思维的发展,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创新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模式更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全员参与,把课堂还给学生,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好的环境。我们了解,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学习经历、生活阅历以及后天的用功程度都是不同的,他们各自兴趣爱好以及智力上的差距都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如果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所有同学,无疑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也是一种对学生的不负责的态度,这样做势必会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限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在教学当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空间,就成为新时期教育的基本前提。

2、开展探究合作模式。语文课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它和其他各门课程联系非常密切,只有学好语文,才能更好的理解其他学科,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要求语文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当中进行创造性学习,给学生更加广阔的发挥空间,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转变思想,让学生从“要我学”改为“我要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性。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既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自己探索的能力。自主探究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多创造性学习的机会,学生通过自己探究,获得对知识的新理解,这样得到的知识更加深刻。

3、精心设计,创新教学。因材施教,因人制宜的制定教学设计方案。首先,教师从教材特点出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设计。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敢于发言、勇于发言、善于发言,让学生会质疑、会动脑、会解题,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让学习从单一的课本知识学习变为全方位的学习。教学中应该尤其注重阅读理解指导和作文指导。课文讲授中应该注意对重点段落的阅读指导,并适时的进行课外阅读和自主阅读引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直到增长见闻的作用。其次,课堂教学中要丰富教学手段,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结合实际情况,学生的知识结构、授受能力,因材施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以鲜活感,刺激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从而增长他们的创新驱动力。最后,要创造性的布置作业,这是教学环节当中一个重要的步骤。教师要创造性的安排作业,引入学生创造作业,通过讨论、钻研,把自己所学知识自己独立设计成作业,让学生能够在创新当中收获成就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最终培养创新能力。

作者:丁光香 单位:河北省乐亭县庞各庄乡庞各庄初级中学

第三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繁荣,各个阶段的教育事业都走向了改革创新的道路,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也随着时代的脚步进行着改革。在经济体制快速发展的今天,对学生的初中语文有着更大的学习要求。创新发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既是国家发展根本,也是民族灵魂的传承。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创新发展

初中语文教学不断的改革创新是教师教学水平的进步,也是培养学生优秀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整个受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就是初中语文,初中语文不仅仅对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学生以后的深造和学习乃至生活中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对课堂进行改革是改革教育的最重要的渠道,根据心理学、教育学和创造学等方面的知识对初中语文教育进行改革创新。目前我国进行初中语文教育改革继续解决的问题就是开拓出一条合适的道路。

1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堂上对语文教学的人文特性过分的突出

在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语文课堂的要求把握往往有着偏差,很多的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对于语文的人文特性过于强调,即在课堂中把价值观、情感和态度等方面放到了教学的重点,而把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放在次要的位置[1]。在初中语文的教育中,很多的教师在课堂中常常对课文的理论知识和内容不进行重点的讲解,反而是举办一些关于课文的辩论会或者是一些主题班会,希望学生能够从中有一个情感的共鸣或者价值观的形成,这样的教学往往会导致学生一味地去感受课文中作者的思想,而忽视重要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积累以及基本的语文技能的培养。

1.2对语文的教学形式过于看重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中,很多的教师对于教育形式的新颖化和多样化过分的追求,这种不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学形式的追求,会造成初中语文应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形式相互脱节。例如很多教师无论上课的内容是什么,都喜欢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方式,但是有一些内容适合使用分组合作的方式,有的教学内容并不适合这种方式。在不适合进行分组讨论的教学形式中使用分组的形式往往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并且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适合小组合作讨论教学形式的课堂中,学生的交流时间要有明确的规定,小组人员要按照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知识基础进行合理的搭配,同时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要对思考错误的学生进行引导。

1.3语文教学的课堂鼓励针对性不够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很多的教师往往会用“你真聪明”、“你真棒”之类的语言来夸奖学生,而且由于语文问题的答案往往开放性较强,这就造成了无论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时候是否正确和有道理,都会受到老师的鼓励,甚至有的语文教师会把这些对学生无差别的鼓励语言当作自己的口头禅[2]。鼓励学生是好事,但是无差别的鼓励往往降低一些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初中学生往往希望老师能够给自己不同别人的评价。这种在课堂上对于学生无差别、没有针对性的表扬,往往会导致学生降低自己的学习积极性,而不能激发学习的动力。

2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创新的对策

2.1创新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引导下,人们通常把语文教学模式固定在一个模式中,即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体,而且很少做出改变,而且很多人都认为这个传统的教学模式非常的正确。其实不然,这种把课堂当作教学主体的思想是错误的。现在新概念下的课堂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除了传统的课堂外,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实验课堂和第二课堂,这种语文教师用心设计和布置的课堂不仅仅能够达到传统课堂的授课效果,而且对于教材基础知识的传授有着重要的作用。

2.2加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

对于初中学生的学习来说,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应试教育影响下,课堂教育常常采用教学形式就是填鸭式,初中语文课堂也不例外。这种课堂常常平平淡淡,很难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学习心理,一旦学生对于语文产生了兴趣,那么他们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3]。

2.3充分挖掘初中学生创新的源泉

创新和改革初中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把学生创新意识挖掘出来。创造任何事物的基础和前提就是想象和创新能力,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想象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适合的环境和条件是我国初中语文教师的必备教学工作。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创新的主要目标和内容,从而促进我国初中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3结语

我国目前传统的教育形式仍然存在,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进行改革和创新将会是一个长时期的工作,而且改革过程中还有很重要的细节需要仔细的思考。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中,只要我们能够敢做最行动并且能够认真的实践,中国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将会成功,我国的教育事业也会迈向光明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刘会芹.浅谈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J].才智,2014,(18):100.

[2]张瑞娟.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困难和对策[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A),2014,(4):227.

[3]李成柳.刍议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6,(3):39.

作者:胡晓梅 单位:福州第三十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