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体育文化素养培养路径研究

体育文化素养培养路径研究

随着我国《国民健身计划》的颁布实施,我国对于社会体育教育以及学校体育教育越加地重视,而我国人民对于体育锻炼相关的认识以及自主意识也更加地高昂,而我国校园内部的体育方面的文化活动也更加风火地开展起来,但是就总体上而言,绝大部分的大学生自主锻炼意识还有待提高,相关的体育意识形成程度并不完全,体育锻炼的意志过于脆弱,但是造成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可分为以下三种:首先便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试教育教学模式极大程度地限制了体育教学的发展,而学校对于升学率的盲目追求使得学生体育意识的养成受到极大的阻碍;其次就是受到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而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用人单位仅仅追求人才的专业知识程度,而并不对其体育能力进行任何的约束要求。最后则是因为一些硬性条件(场地条件、体育设施)的限制以及相关的教师的教学意识薄弱所导致的学生的体育个性以及意识相对难以符合标准。

培养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途径:

(一)有效地利用课堂作为教学平台

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不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淡薄。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兴趣,就不会有意识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同样没有良好的体育个性,在一定程度上也阻隔了大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追求。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去除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以适当的运动技能传授为手段、努力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为动力、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为最终目的的教学新体系。目前很多高校的体育课依然坚持大一为身体素质教育课和大二为自主选项课的课程安排,但这种单一固定的教学内容安排让很多原本有着浓厚运动兴趣的大一学生苦恼不已。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我们也慢慢总结出一个规律:大学生身体素质并不是仅靠公共体育课上的身体素质训练而得以提高和发展,这种专门传授运动技能以发展身体素质的效果往往是非常不明显的,而恰恰是学生在平时的体育锻炼过程中不知不觉增强了自身的体质。

(二)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其中使学生接受相应的技能以及知识

大学生接受体育知识和技能,一方面来源于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来源于自身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关注。因而学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比如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体育运动协会、体育专题知识讲座等各种活动,让全体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在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一方面学到了体育知识;另一方面培养了体育兴趣。再比如,在一些学校篮球比赛的中场休息时,可以开展适当的篮球知识有奖竞答,这样既娱乐了观众的身心,又丰富了观众的篮球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对于人而言,其基本素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体育方面的文化素养,就目前我国大力推行(体育)素质教育的前提下,社会进行巨大变革的特殊时期,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相关内容而言,最为主要的目的便是将大学生本身的体育文化方面的素质教育观念培养起来,当然,这也仅仅是高校进行体育教育主要目标当中的一个,同时也是对于所有高校内部的体育内容改革而言,是一道无比困惑的难题以及社会性质的责任、义务。而对于学生相应的体育兴趣的培养以及激发,也在一定程度上的对我国教育终生体育的内容实现最大程度的契合,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每一位体育教师甚至是其他学科的教师,都必须对自己不断被传统腐朽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并且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将学生的体育生活以及相关的文化知识进行最大程度的丰富,同时依靠相应的社会力量,让学生能够将体育素养与个人素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高校学生的体育文化水平。(本文作者:张业飞 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