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还存在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资产利用率不高、管理会计处理过程失当等问题。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应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制度、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台账制度、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思考
一、研究背景
国有资产是指通过法律确定的由国家支配的所有财产以及相关权利的总称。国有资产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对国计民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有资产出现了资源型、经营型和非经营型三种不同的类型。行政事业单位在法律和政策许可的前提下拥有一定数量的国有资产,其资产性质归属于非经营型。在实际运作中,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主要包括国家和政府的直接拨款、各类捐赠以及依据相关政策所取得的收入等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在核算国有资产的时候通常会以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形式体现。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类国有资产的定义应参考相关标准,其价值要超出一定标准,使用期限应该在一年以上,同时其形态在使用过程中未发生质的改变。不论是固定资产,还是无形资产和流动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在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时应重点关注资产的内涵和效用。为了更好地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策略。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首先是资产采购方面。资产采购过程中所出现的资产流失基本上都属于隐性流失,其主要原因在于资产财务制度的不完善,直接导致单位决策出现失误,使得资产大量流失。当然过程中也会出现更为恶劣的情形,例如以权谋私的现象。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的不规范和监管不力。其次是资产使用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应该有专属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管控。之所以造成这方面的流失,主要是因为单位在资产使用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资产管理制度来执行,从而导致国有资产遭到破坏,进而出现流失。还有些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人为失误导致非正常损坏,单位相关部门并没有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追究其应该承担的责任,还有些单位甚至出现私自冲减账户的情形,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和单位利益。最后是资产处置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处理的国有资产门类较多,稍有不当就会对国家利益产生较大影响。有些单位在处理资产时,随意性太大,单位缺乏一定的产权保护意识,也没有按照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规定专门组织国有资产的处理工作,因此在实际处理过程中有时候就出现擅自变卖国有资产的情况,使得国有资产白白流失,损害了国家利益。
2.资产利用率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使用和处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资产采购方面也暴露了不少缺陷,使得单位内部时常出现资产分配不均衡、不合理的情况,采购资产的过程中又经常出现重复采购的情形,这些不利于国有资产管理和使用的做法,导致了单位资产出现一定范围的闲置,没有充分发挥资产的功用,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资产利用率的下降。具体而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利用率不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单位出资修建的公用房屋以及购买的各类车辆实际使用率较低。有些房屋出现长时间的闲置,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现象,而单位购买的各类车辆用于工作用途的情形不多,而大量用于出租和私用方面,使得车辆利用率降低。第二,有些单位因为资产管理决策的失误,对相关资产进行了不科学、不合理的采购,一方面实际能用的资产不多,而另一方面不能发挥效用的资产较多,出现一面闲置一面浪费的不良情况。第三,单位购进的各类设备设施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采购情况,从而导致部分设施设备暂时处于闲置状态,降低了利用率,造成了资产的浪费。第四,有些单位在利用资产时,内部协调和调度机制不合理,使得资产调度过程比较紊乱,降低了效率。同时这种指向性不强、目标不明确的调度模式不利于单位内部资源的共享,也会造成一定的资产浪费。
3.资产管理以及会计核算不规范
有些行政事业单位虽然配齐了应有的各类资产,但是在资产管理制度方面尚未健全,各项资产管理制度不够明确,财务会计的核算有的较为混乱,各职能部门在资产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和应当承担的责任不够明确。同时,资产管理制度和方案的执行力度不够,在账目设置等方面还存在比较明显的漏洞和缺陷。首先,有些单位在资产获取环节会计处理上较为随意。该计入资产账户的信息和数据未及时入账。一方面资产采购的数据未及时在账面进行体现,有些单位为了简便工作,将各类数据和信息集中在年底一次性入账,这种应急式的集中处理方式不利于资产管理制度的健全。另一方面,有些单位部分资产往来信息甚至未在账面体现,如单位接受捐赠或上级部门无偿划拨的资产,账外游离的现象时有出现。其次,有些单位对于本该销账的部分资产没有及时在账户中体现,该销账的并没有及时销账。有些资产已经处于报废状态,但是单位依然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导致部分待报废资产长期挂账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利于单位对资产的盘点和清理,也不利于上级部门掌握单位资产实情,影响对资产的合理配置。最后,有些单位在资产管理工作的部分操作环节管控不够细致,存在一定的监管空白。例如有些单位在收集资产凭证时没有仔细查验票据本身,使得残缺的凭证和票据出现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影响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以及审计监督等工作的开展;未定期开展资产的清查盘点,或对资产的盈亏情况长期不作处理,影响了资产管理工作的实效。
三、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措施
1.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采购制度从广义上是政府采购的构成部分,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制度应该从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开始,由政府采购制度来指导和引领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过程。首先,单位应该从流程方面对采购工作进一步规范。规范采购行为,重新拟定采购流程,可以更好地明确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更为明确地制定国有资产使用的秩序和规程。其次,政府要加强宏观层面的调控,对于各类财务支出和费用要进行深入细化,将实物与货币进行分离,提高国有资产采购和使用的监督力度。再次,对国有资产的配置和使用过程进行优化,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指标体系,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最后,实现政府采购的进一步公开透明,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清正作风,采购人员能廉洁自律。除此之外,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还应该加强资产预算管理,对资产的需求和使用要在编制预算的时候进行申报,经过单位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再上报上级财政机关进行审批。对于国有资产的采购和使用一定要坚持预算在先的原则,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保障资产预算的有效实施,只有将资产预算与资产采购和使用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效发挥国有资产的作用,才能真正起到保护国有资产的目的。
2.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台账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各类资产进行盘点和核查时,事先应该规范国有资产的台账制度,要详细记录实物资产来往的明细,要切实抓好资产管理各个阶段的台账登记工作。第一,单位财务部门要按照国家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及时、规范核算国有资产总账。第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机构负责设置对应的分台账,让国有资产的每一笔变动都能在会计台账中得到体现。第三,将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和流程与对应的使用部门挂钩,要求其建立相关的资产使用台账,掌握资产使用部门对资产的使用情况,并及时收集数据和资料,同时做好定期查验。
3.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机制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借助外部监督来强化监督职能。目前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将国有资产管理的情况与领导考核体系进行挂钩,并且将其作为人员晋升和调动的重要参考指标。一旦国有资产管理中出现相关问题,例如资产流失等,单位必须追究有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并按照相关制度和条例实施相应的处罚。单位还需要定期向外部监督机构公开国有资产使用的基本信息,随时接受外部的各类监督,提高工作的严肃性。各级审计部门也应该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所公开的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和数据进行核查,从技术上加强监督的作用。第二,行政事业单位要切实发挥内部监督机制的作用。各级单位在执行上级机关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时,也要制定和遵守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具体方法包括: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资产台账制度、资产盘点和核查等制度。资产管理中有关产权、财务和实物等方面的具体管理措施要逐步规范;要严格控制资产出租出借和对外投资;要规范资产处置管理,及时处置长期积压的待报废资产,按照规定权限履行报批程序;处置完毕的资产要及时进行账务核销,确保账实相符。二是资产管理工作要引入责任制,切实提高单位各部门的资产管理水平。资产管理工作应建立具体的考核指标,并将相应的考核指标与人员任免挂钩,提高考核体系的操作性。另外,要落实资产管理各职位的人员岗位意识,对其中的重要部门和人员可以引入委派制,将单位的资产管理与其他管理流程独立开来,提高资产管理的严肃性和责任意识。
四、结论与展望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是保障其他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前提。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强化政府服务大众的职能,应该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性。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应该正视资产管理中的各类问题,客观分析并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然后在实践的基础上找到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宜锋.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中国市场,2019(2).
2.林圣锦.加强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纳税,2019(2).
3.张宗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2).
4.吴中云.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优化与完善.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12).
作者:卢小华 单位:西藏山南会计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