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问题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问题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大都依靠财政资金支持进行各项项目活动和执行各项政策。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依旧不够严谨,存在滥用财政资金的情况,给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带来混乱,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亟待加强。本文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剖析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策略

一、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

1.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财政资金的使用

在国家大力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改革的背景下,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仍旧沿用各部门分块管理模式,即采用各部门分块、分区管理的方式进行单位整体预算管理,不同部门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各有不同,缺乏协调平衡,这样不利于单位对财政资金的整体管理,也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对资金的有效使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能对各部门的资金利用情况进行整体的分析研究,合理分配资金,统一管理,从源头上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对财政资金的使用。

2.有利于提高单位的运营效率,为单位筹措项目资金提供有力支撑

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是提升单位整体管理效率的必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施行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改变单位各部门各自为政独门独户的财政资金使用格局,形成单位整体依据实际情况向各部门进行统一拨款的新格局,保持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齐头并进。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单位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合理分配使用来自上级单位的行政拨款,提高各项资金的营运水平,节约行政管理成本,还可以提升单位对上级项目拨款的利用效率与重视程度,从而在提高单位运营效率的同时,帮助单位向上级管理部门筹措更多的资金,提高单位整体的运营效率。

3.有利于提高单位决策制定与实施的准确性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对单位发展进行规划,对所需资金进行测算,从而得到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方案,使财政资金在内部部门间合理分配,与单位发展规划相契合,全面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从单位全局角度出发,施行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单位对附属、下属各部门的直接有效监督与管理,实时掌握单位各部门对财政资金拨款的使用情况,使财政资金的使用进度更加合理、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二、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人员缺乏全局意识,业务部门参与度不高

一项政策的实施需要优秀的管理人员时刻进行管理与监督,从而保障政策实施的高效性。目前,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预算管理知识与经验,同时单位管理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这些问题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项目的顺利推进。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十分繁杂,涉及多个领域,需要项目的实施、监督、检测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既要熟悉财政资金管理的法规,也要熟悉单位业务工作流程,这样才能顺利推进预算资金管理工作,帮助单位预算项目顺利实施。然而,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具有专业知识与责任心的从业人员,影响了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对单位长远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改革正深入推进,单位应该鼓励相关从业人员提升业务素质与能力水平,同时完善单位内部监督管理体系。全面预算管理不单单是单位某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涉及单位所有岗位、所有人员、所有业务、所有流程的系统性工作。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树立全员参与意识,不断提升单位预算管理水平。在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员从专业角度对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项目进行合理评价与科学评估,针对项目管理提出具体的评价与执行标准,使单位实施项目管理有据可依,建立起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但是,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预算管理目标不明确,预算管理流程不清晰,预算管理责任难以落实,导致单位预算项目开展、监督以及项目验收等环节较为混乱,造成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管理流程混乱、风险隐患较多,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

3.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缺乏执行力

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已经意识到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对预算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各项预算进行编制,但往往容易忽略全面预算管理执行环节的工作。部分单位或部门在资金支出方面依旧缺乏严谨性、严肃性,过度依赖财务部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由于财务部门不了解其他业务部门的具体情况,很难对预算资金使用进行全过程监管,导致预算编制很难按进度保质保量地落实,最终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积极作用。

4.预算管理缺乏具体而严格的监督及考核机制

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能够有效促进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对预算管理的监督,也没有制定配套的奖惩机制,预算管理体系并未与部门业绩、员工绩效考核紧密相连,导致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缺乏预算约束力和管理监督能力,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1.增强单位人员预算管理的意识

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不仅仅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而需要单位全体人员积极参与其中,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主动了解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细则;另外,单位管理者在鼓励各部门工作人员增强全面预算管理意识的同时,也应该起到带头作用,积极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实质内涵,并制定相应的制度付诸实践。为了提升各部门人员对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单位应该定期组织召开员工会议,或邀请其他先进单位召开宣讲活动,向各级工作人员传达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先进理念,全面加强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了解。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也可以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将预算编制与员工的绩效考核挂钩,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提高员工对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加大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编制的执行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全体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了基本认识后,就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度保证制度落实。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以本单位具体真实的财务活动信息为基础,确定单位全面预算的各项具体目标,并根据相关的预算法律法规、本单位开支定额等信息数据,对单位的财务活动和预算项目进行细致分类,最后在这些基础上编制单位预算管理计划。同时,单位应灵活采用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确保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加大对全面预算管理编制的监督力度

严格、科学的监督机制是全面预算管理建设的重要保障之一。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成立专门的、独立的单位预算监督小组,对单位的财务预算活动进行公正客观的记录和监督。同时,单位也可以邀请专业的审计机构对本单位的预算结构、活动进行审计,从而确保单位预算管理工作顺利推进。另外,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保证本单位预算计划、预算活动信息的透明性和准确性,并自觉接受来自各方的监督和审查,确保本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编制活动的高效实施。

4.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制度保障,是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首先,需要成立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机构,由单位负责人牵头,计划、财务、资产等部门人员组成。该机构负责汇总、分析各部门上报的各种数据,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和来年工作计划、战略目标,合理、科学地进行全面预算编制。其次,全面预算管理要真正落到实处,真实性、及时性、有效性三者缺一不可。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人员要做到前期科学编制预算,中期严密监督,后期严格考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单位资金使用公开透明、准确无误,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使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得以真正体现。总之,只有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才能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从根本上改变全面预算管理不严谨的局面。

四、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保障了单位财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设道路上,各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与,以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基础,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同时加强对单位预算管理的监督,并自觉接受监督审查,从而全方面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科学、高效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亚男.企业财务管理中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特征和作用探索.全国商情,2016(10).

2.师慧.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分析.财会学习,2016(11).

3.周国海.全面预算管理与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

作者:黄红梅 单位: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