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互联网+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构想

互联网+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构想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技术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且在多个行业得到普遍应用,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社会经济发展。作为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走向的农村金融机构,互联网技术在其会计核算业务方面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视角下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的特征,以及“互联网+”对会计核算的影响,提出“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的改进思路,应不断强化观念保障、政策保障、制度保障,加强网络人才交流,及时更新信息系统平台,以充分发挥会计核算系统的作用,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进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尤其是银行利用互联网开发新的金融产品。然而,在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仍沿用传统的工作理念,将自身定位于存取款业务,直接影响着农村金融机构的长远发展。基于“互联互通”的贸易理念,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实现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方式的创新及改进。应结合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及理念不断改进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方式,创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系统,使其满足时展需求,以提高会计核算效率的同时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一、“互联网+”对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农村金融机构间的合作及交流已不再受限于地域问题,农村金融机构可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全资范围内的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利用“互联网+”传递信息更为快速方面,不仅可打破地域限制,同时可使不同产业间的跨产业合作更为顺利。目前,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采用“虚拟公司”的形式开展合作即运用互联网技术,将研发的新产品从开发、制造到销售过程中的全部信息进行整合及存储,共同建立一个基于网络信息的公司。“虚拟公司”的经营形式通过信息技术将多个机构串联,因此农村金融机构的会计主体随着业务量的大小产生相应变化。并且当业务完成后,可随时解散“虚拟公司”,该性质造成“持续经营假设”不再适用于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农村金融机构。

(二)对会计管理内容的影响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管理的核心及基础内容,会计管理同样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内容。农村金融机构内的会计管理主要工作内容为对机构内部的无形资产及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与核算。“互联网+”的加入,使得农村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不断发生变化,同时有助于农村金融机构利用网络平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为农村金融机构创造更多收益。因此,“互联网+”的融入使得农村金融机构会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由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变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在对其经营活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金融机构的商标及专利等无形资产将被纳入会计系统一并进行核算,导致农村金融机构的总资产量增多,无形资产所占比重提高,甚至超过有形资产。

(三)对会计管理机制的影响“互联网+”除对以上两方面内容产生影响外,同时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管理机制产生较大的横向变化,其主要变化在于将机构内部的工作人员按小组进行划分,使其处于菱形分布状态,机构结构趋于扁平化管理模式。简而言之,农村金融机构开始重视先进信息理论及技术的应用,以减少机构内部为获取及整合信息所投入的成本,从而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精细化、特色化及多元化发展,最终使金融机构的管理机制得以完善。

二、“互联网+”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的实现优化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整体发展,并且为其他传统行业提供了与新科技融合的方法。然而,目前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仍存在较多制约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标准具有的多重性“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背后是极为复杂的管理与生产过程。农村金融机构的不同主体在各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对会计核算工作应采用不同的标准。一些较大的主体,如农村金融机构企业,应采用统一的企业标准;而小规模的农村金融机构,要求会计人员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标准,由此便要求会计人员因地制宜灵活运用相关会计方法。

(二)存在农村金融机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的会计对象过于特殊,工作人员往往无法对一些具体信息进行准确统计、记录、计算以及报告。即使“互联网+”使农村金融机构的生产结构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农村金融机构的会计核算在信息准确性方面仍然较弱。此外,农村金融机构会计工作对象繁多,不仅给会计人员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同时会降低整体会计工作的准确性。

(三)核算手段的滞后性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各行业互联网技术逐步普及,然而农村金融领域“互联网+”的发展情况仍不够乐观。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会计工作已经开始实行电算化,但仅仅运用于一些较大的农村金融机构中,更多的普通农村金融机构还未能普及信息化运用,甚至大部分会计工作仍采用手工核算,复杂的成本核算严重影响会计工作的进度与效率。从长远发展趋势看,传统的手工会计模式将逐渐跟不上实际发展需要,极大地影响会计工作准确性与可靠性。因此,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手段的更新、会计电算化的普及迫在眉睫。

三、“互联网+”下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的改进思路

所谓电子核算方式即为运用“互联网+”技术将相关信息录入网络平台,突破传统的在纸张上进行会计核算业务的局限,利用网络平台对信息进行分析及核算。利用电子核算的方式进行农村金融机构的会计核算,不仅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业务的效率,同时可大幅减少核算工作中的人为失误。因此,需大力推进电子核算在农村金融机构中的普及程度。对于“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的改进思路,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推动观念普及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对象主体为广大农村用户,为使其业务范围得到拓展,服务质量得到优化,需对业务对象及农村人口进行观念推广行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应帮助农村用户紧跟时代步伐,改变传统观念,吸收先进知识,使其充分意识到金融机构的会计核算工作对于金融机构本身及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在充分理解“互联网+”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后,人们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农村金融资质的会计核算中,主动对会计核算活动进行监督,维护金融机构活动的合法性及合理性。因此,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相关部门应不断加强对农村人口的教育及引导工作,从更大程度上发挥会计核算业务的作用。

(二)健全政策保障无论在“互联网+”模式推行前还是推行后,积极建设农村地区活动的主体均为当地政府,此外,相关政策的制订及监督实施的主体同样均为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具有推动“互联网+”模式发展及普及的责任与义务,除需政府制订相关政策法规外,政策保障同时包括政府的长期追踪监督义务。因此,为实现地方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业务的共赢,政府部门需在人力、政策、财政等方面对其进行扶持,确保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业务顺利开展,并对其健康运行进行有效监督管理。

(三)优化制度保障除政策包装外,政府部门还应为促进“互联网+”及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业务的结合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例如,建立会计核算标准体系,改进现有会计法规制度等。即便制度环境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为使其同时满足“互联网+”的发展需求,农村金融机构的会计核算工作人员仍需对会计核算体系进行不断改进及完善。此外,除考虑当地农村人口的切身需求及利益外,需及时调整制度方面的不足之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加强网络人才交流通过分析当前制约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业务发展的各种原因,发现网络技术方面的欠缺严重影响其业务发展,究其根源在于缺少专业的网络技术人才。因此,需加大网络技术人才引进工作的力度。例如,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各项技术交流活动,将现有问题到平台上,吸引专业人才帮助解决,弥补现有的技术缺口。但此方法仅可用于临时性问题的解决,为从根本上解决技术缺口问题,需为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招纳专业网络技术人才,提升会计核算效率。此外,对于现有的网络技术工作人员,政府部门与农村金融机构需对其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可采用线上及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培训效率,并定期进行考核。

(五)及时更新信息系统平台“互联网+”的普及使得部分农村金融机构纷纷使用会计核算系统,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会计核算业务。但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仅具备应用会计核算系统的概念,尚未意识到更新会计核算系统的重要性。在后续的工作中,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会计核算系统进行及时更新,使其兼具可行性与实用性。在具体实施更新措施时,首先需确认会计核算系统的服务对象,确保使用该系统的人员均可快速获取有效内容;其次,需更新系统的整体框架,使其具备信息及效用反馈功能,提高会计核算效率;最后,需加入考核模块,便于使用者对系统进行评价及提出建议,有利于后续改进工作的进行。

四、结论

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最为突出,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互联网+”技术已然成为影响我国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就农村金融机构而言,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加入,使得会计核算业务的效率不断提升,服务范围也不断拓宽。因此,需不断加强观念保障、政策保障、制度保障工作,促进网络人才交流,及时更新信息系统平台,充分发挥会计核算系统的作用,推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信息化发展,进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芳.互联网+背景下茶企会计核算问题分析[J].福建茶叶,2019(03):62-63.

[2]周洁.农村金融机构“互联网+”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762(23):164-165.

[3]丁洪飞,刘琴.“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网上报账核算业务问题探析———以W大学财务部核算为例[J].财会通讯,2018,787(23):100-102.

[4]胡明媛.“互联网+金融”产业升级创新路径探析———基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19,764(01):189-191.

作者:王颖 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