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举措,是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必然要求,对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研究的意义

我国的国有资产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一是经营性国有资产,也就是国有资本;二是自然资源性国有资产,包括森林、矿产、水等资源;三是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包括一切用于行政、公益服务事业、福利设施和卫生保健设施等方面的国有资产,它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政府履行公共管理和公益服务职能的基本物质条件,其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安全完整。本文所探讨的,就是第三类国有资产。它不具有营利性,也不会出现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最显著的特征为:社会性、非营利性。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如何充分配置与有效利用该项资产,提升流通效率、减少公共产品成本投入、创造更多的公共利益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需要不断探究和实践。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其拥有大量国有资产。这些资产是保证国家正常运转的强大的物质基础。同时,从行政事业单位角度讲,对其资产的管理也是政府公共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它隶属于专项管理行为。从本源上来说,对此方面的研究是顺利转变政府职能的基本需求。所以,如何管理好这些资产,对于过国民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国有资产管理现状

(一)制度建设缓慢,职责模糊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主要参照相关管理办法来使用和处置国有资产,然而,现今的管理办法仅仅面向存量资产,几乎不涉及资产质量变动等内容,重视资源管理,忽略资产管理。因管理制度建设缓慢,大大降低了资产使用率。外加专业化、高水平资产管理人员的短缺,导致资产管理水平低下,大多数国有资产长时间搁置,最终导致国有资产贬值。

(二)国有资产配置缺少科学性

因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国有资产的方法相对滞后和陈旧,大部分均凭借行政权力来配置国有资产,这大大增加了资产配置环节的不合理性。在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中,因资产管理体制不完整,配置国有资产时过度依赖单位领导,片面关注行政命令。上述配置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国有资产自身的使用价值,使得资产利用率不高。具体来说,资产配置缺少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整体国有资产中,中央占据过多的比重,地方较少;拥有过多权力的行政事业单位所占比重远远超出小权利单位;不同性质的事业单位所占据的比重各不相同,其中行政管理型居多。

(三)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现阶段,我国尚未针对行政事业单位所属的国有资产编制清晰的界限,产权模糊,国有资产管理不到位,国有资产使用不合理,责任落实不明确,导致单位领导无节制地使用国有资产,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另外,因相关部门的监督力度不足,对行政事业单位所属的国有资产的监督不全面,这在某种层面为单位内部人员的肆意使用与胡乱处置提供了机会,部分人员借助假账等形式侵吞和非法转移国有资产,加重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时,在国有资产的转换环节,因不遵守标准程序,使得资产评估价值不准确,进而带来了严重损失。(四)国有资产处置不当现阶段,在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国有资产处置不当的问题,因主观与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国有资产处置十分不合理,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处置国有资产时,忽略效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则,盲目评估高价资产、私自转让、擅自变卖;其次,国有资产处置不依据标准程序规范开展,且资产评估不准确,定价与拍卖活动不规范,使得资产处置面临大面积的损毁与严重的浪费。另外,对于某些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在国有资产处理环节还存在暗箱操作的现象,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低价转让国有资产,使得国有资产转变成权钱交易品。

三、国有资产改进对策

(一)强化内部控制建设

最新颁布的会计制度围绕行政事业单位所属的国有资产的常规管理、使用配置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应认真学习现行的会计制度,深入理解,经由内部控制建设来完善和优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首先,领导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主导者和控制者,应树立科学的内部控制意识,明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内部控制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并有效发挥其领导作用,构建成熟、完整的内控体系。领导应组织工作人员积极落实现行的内控体系中的各项规范,严格监控国有资产,进而全面实施各项规范体系。另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应针对国有资产尽量创建优良、稳定的内部控制环境。同时,大力宣传内部控制建设,让全体工作人员均明确开展此项工作的意义,主动协同资产管理等相关部门,一起完成内部控制工作,创建有利的执行环境,进而有效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

(二)加大监管力度

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性逐渐提升,经济管理范围逐步拓展,职能慢慢扩大。在这一背景下,出现制度利用漏洞的几率较高,出现了个别单位领导借助自身职务,非法侵吞国有财产,加大了国有资产管理难度,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在该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应全力汲取并主动学习成功的管理经验,创建内部审计部门,规范审计经济活动与财务工作,有效行使监督权力。这不仅能增加国有资产管理的公正性与透明性,还可有效遏制贪污、腐败现象,最终显著提升资产管理效率。

(三)重视预算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应着重关注财务与预算管理工作,并以此为依据来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首先,重视投资活动,强化财务管理。例如,在固定资产中,应严格遵守会计准则标准规范开展会计处理工作,认真记录与固定资产相关的价值涨跌、损毁等内容;正确认识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明确其基本特性,面向现存的固定资产实施风险管理,构建可靠的数据库,准确测算固定资产,合理预估损益情况,充分利用固定资产,有效发挥投资效率。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应把国有资产管理这一问题有效渗透到预算管理体系中,以此来提升预算管理效率,增加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的透明度。另外,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依照国有资产实际占有与利用状况,准确计算、科学预测,进而让预算编制全面地反应国有资产的实际价值,为国有资产管理提供可靠的管理依据。同时,严格考核预算落实情况,全面执行,进而提升管理效率。

四、结语

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使大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关注,很大程度的表现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而文章中对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论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作为担负国家公共服务职能的行政事业单位,应对其国有资产的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强化内部控制建设,提升预算管理水平,重视内部审计,切实提升管理效率,最终充分履行其社会公共服务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