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媒体展示设计课程探析

新媒体展示设计课程探析

文章以完善我国数字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特色化、专业化为方向,探索及拓展大运河文化数字展示与传播的创新路径。教师通过系统化、感知性和案例式的教学手法与实践过程,开启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跨媒介、跨平台的展示设计能力,进而达到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精神的教学目的。大运河是祖先馈赠给我们中华儿女的文化瑰宝,拥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具有多重价值的百宝箱,亦是一个旖旎绚烂的文化场。自2014年申遗成功,大运河成为中华文明的金名片,也是中国面向世界树立文化自信的活品牌。为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相关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及个人积极响应,纷纷投入到大运河遗产保护及相关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的工作中。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先锋阵地,高校具有传承与传播大运河文化的人才优势与研发力量。与此同时,数字化展示思维与新媒体技术手段的广泛结合与应用,为实现在“静态中保护,在动态中传承,在产业中发展”这一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大运河文化融入新媒体展示设计课程的意义与价值

1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传递

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数字时代的多元价值观纷繁复杂,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便捷多样,对各种社会形势和社会问题有着更加广泛的认识,青年学生作为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需要用中国特色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来指导和引领,需要优秀的中华文化来浸润和滋养。大运河文化体系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代表,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也是一种跨水系、跨领域的区域性广义文化系统,无论其物质属性或非物质属性,都为新媒体展示设计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养料和灵感源泉,同时新媒体展示设计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也为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方向与视野,更是新时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响应与有力践行。推动大运河文化与专业设计课程的融合发展,培养具有文化自信与国际视野的新媒体展示设计人才,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与教学改革任务。

2“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生动实践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文化是一个民族流淌的血脉,是人民群众赖以依存的精神家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大运河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因此,以大运河文化为涵养,以审美文化为追求,以创新活化为动力,把大运河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的全过程并有机结合进教学的各环节中,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行之有效的实践过程。两者的融合不但可以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其担当精神,也是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双重使命的重要依托。2019年9月11日,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无锡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共同主办,江南大学承办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无锡分院暨无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下属的十个研究中心,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大运河文化建设进行全面性、系统性地梳理与研究。其中“运河文旅数字基建与展示传播中心”是以我学院为主导的研究中心。“新媒体展示设计”作为其重点建设与实践课程,将大运河文化的优秀文化内容融入其中,不但从知识层面为学生展现大运河文化的多元性及复杂性,同时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的显性与隐性知识体系,并能够通过信息化、数字化、虚拟化的设计手法进行创造性案例实践。

3独到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

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目前更多停留在对运河本体物质属性——大运河河道及其周边建筑遗址的保护与数字化复原等内容上,对于非物质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创新性应用方面仍亟待拓展。在此背景下,我们要利用教学与科研优势,将大运河文化融入新媒体展示设计等一系列课程中,其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探寻大运河文化数字创新展示的理论基础和策略;二是拓展大运河文化当代传承路径与传播价值。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指出:“保护大运河遗产的目的是使大运河的文化遗产要素和现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结合,让大运河重生。”因此,本课程的应用价值主要表现为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改革与创新,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实践,尝试和探索出利用各种数字技术及交互手段来传承大运河文化的表达方式与应用范式,最终能够使得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化传播效应与活态传承和发展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的构建与规划

新媒体展示设计课程是我学院面向数字艺术专业的重点选修课程,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与前沿性。新媒体展示设计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根据一定的传播任务,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和交互体验设计手段形成的以信息传播、展现和表达为目的的设计活动[5]。本课程在原有传统展示设计课程的基础上迭代更新,注重数字创意思维的拓展与新技术手段的呈现与运用,在鼓励学生运用AR、VR、投影等虚拟交互技术的同时,更加注重展示信息本身的创意表达和内涵的挖掘。新媒体展示设计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大版块:第一是基础理论教学,其内容包括新媒体展示设计的概念及基本学理、新媒体展示设计的方法论研究、新媒体与数字交互体验、新媒体展示设计的效果评估;第二版块是案例调研,重点是新媒体展示案例的搜集与学习,并做课堂陈述;第三版块是项目设计与评测,该版块需要学生尝试展示案例完整流程,同时也是融入大运河文化主题的核心版块。首先,学生需要对大运河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和学习,然后根据自己的梳理和调研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案例设计与实践。学生能够展示的主题范围相对宽泛,可以是大运河相关的一首诗、一幅画、一个曲调、一件民俗作品,又可以是一座建筑、一件服饰、一个民间传说或是生活习惯等内容。作业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展示手段、展示媒介,且不限于互动投影、数字装置、屏幕类型,可以以实际的展示空间为依据,进行物质空间的新媒体展示设计,也可以完全虚拟,做线上展示或虚拟空间展示。除此之外,还需要有完整的展示内容大纲,以及清晰的展示空间结构图、版面图、效果图、流程图或其它能够有效展示该作品效果的图纸或图例、H5等。课程的评价标准侧重于大运河文化思想内涵和意境的创意传达和展示效果的独创性,作品要能给人启发或鼓舞。

三、课程特色与创新

1系列课程联动,搭建课程群组

新媒体展示设计课程是大三学年的重点选修课程,分两个学期完成。第一学期以理论学习和现场调研为主要内容,第二学期则以案例设计与实践为主体,同时与跨平台交互设计课程进行联动,形成课程群组。学生在新媒体展示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中,提出展示主题,并策划展示大纲与可实施的技术手段,打磨设计思路,组织方案架构与创新点;之后在跨平台交互设计课程中则以之前探讨的内容为基础逐步进行设计研发与测试。课程群组的搭建有效提升了设计方案的容错率并完善成果,形成教学闭环。

2扎实理论基础,强化实践的落地性

新媒体展示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前期理论部分的教学注重课程的基本学理以及新时期展示设计的属性与特征的阐述,同时引入软硬件设备的了解与熟悉环节,带领学生参观相关展陈设备供应企业的展示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案例设计版块,课程不但要求学生完成展示内容的策划、展陈大纲及分镜内容,同时还需要确保学生作品的落地性和可实施性。学生的作品不仅要通过DEMO的测试,而且在案例的呈现中要尽可能实现可交互、可操作、可传播。

3突破媒介与平台边界,创新展示思维

探索运河文化历史和人文价值、将大运河从地理空间带进文化空间,需要多学科共同努力,进行交叉研究。其中,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存档、保护、开发与利用迫切需要寻求新技术与方法[6]。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消融空间的界限,突破媒介的局限,探索文化消费主体所热衷的形式与样式,综合运用网络、科技与互动设备,鼓励学生尝试游戏化、体验式的展示策略,并尽可能地考虑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落地场景和应用场景。

四、课程探索、实践与成果

本文对学生新媒体展示作业——“遥相因河”进行案例分析。本设计案例由四位同学合作完成。在设计初期,四位同学确立了主题,描述了用户画像;设计中期,四位同学进行了头脑风暴,制定了展示方式;最后,四位同学进行了内容效果的设计与制作。该小组成员首先对大运河相关素材进行了资料整理和文献阅读,讨论并寻找到大家共同的兴趣点,同时考虑该作品的呈现方式。经过几次的磨合,大家最终决定完成一个虚拟沉浸式展示空间。虚拟沉浸式展示空间以“桥”为切入点,各自设置一个展示项目,串联出虚拟空间的四个展示节点,展项内容为:访桥、寻桥、映桥和戏桥。“如果说河水是运河的血脉,那么桥梁便是河上的眉目”,在生活中,桥将两岸的人民连接起来;在神话故事中,鹊鸟搭桥代表着连接爱情;在离家的游子心中,桥是孤独与相思的载体。运河上有大大小小的桥千余座,如今的桥不仅连接两岸,更连接着古与今、过去与未来。该组同学希望本次的虚拟展览可以成为公众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桥梁,让公众对大运河上的桥文化能有更深的了解和感知,进而对大运河精神起到传播作用。设计实施环节要求每位同学独立进行展项设计。初次汇报时每人需提出4-5个备选方案,经过大家多次讨论后,最终确定展示方式。访桥展项是整个展示的开场部分,观者先是进入到一个布满梦幻球体的长廊型空间,球面投射的影像若隐若现,当观者站在某一个球体面前,通过手的触碰唤醒其状态,球面便会浮现出一个个古桥的样貌和故事。第二个展项为寻桥,顾名思义,就是寻找与桥有缘的人。该展项为一个全沉浸式空间,内部为一整个环形屏幕,屏幕待机时呈现的画面为涌动着的水波,屏幕前设置有六个交互台面,交互台的屏幕与墙面画面同步,其四壁吸附有0-9的数字模型,体验者可以随意组织数字,并将该数字放置在交互台的屏幕上,此时墙面幕布上会出现与数字有关的桥的内容。此作品的特色是以数字为连结关系,例如每座桥的桥宽、桥高、桥孔数量或是建造日期等独有的数字组合,正与每个人的生日、幸运数字,又或是某个特别的日子相同,通过互动的形式,令观者与大运河上的桥产生一定的数字关联和微妙的契合。第三个展项“映桥”选用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作品进行重组,通过层层叠叠的玻璃进行画面的投影,以形成一种空间的交织与时间的穿梭之感。第四个展项“戏桥”根据“商路即戏路,水路及戏路”的说法来展现中国古代戏曲的传播现象与大运河之间的关联。空间中设置三大屏幕,分别为展示状态、触摸状态和多人交互状态,通过选取不同的戏剧流派的片段,提取不同戏剧最具特色的部分,模拟和重组抽象的戏曲画面,给人以耳目一新的体验。同时,多人的挥手动作可以使画面产生联动效果,令屏幕上的画面流动交融,寓意着大运河戏曲文化的变化流觞。该组作品构思较为完整,与大运河文化的主旨相互契合,提炼与表达的元素也较为准确。四个展示项目虽彼此独立,但又彼此关联,内涵一致,在新媒体等声光电运用方面以投影作为主要技术手段,在充分调动观者多重感官体验的同时,也考虑到人的交互因素和行为特征。该组同学在深入挖掘以更趣味、更生动的形式来表达大运河精神内涵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同时具备了一定的表现力,达到了初期课程设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路璐,许颖.大运河文化遗产与民族国家记忆建构[J].浙江学刊,2021(05):65-72.

[2]赵向文.保护文化遗产讲好文化故事[N].大同日报,2020-05-21(006).

[3]孔晓晓.以文化人以文育人[N].大众日报,2018-11-28.

[4]周鹏程,张明明.新媒体展示设计[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

[5]徐芳,李亚宁.大运河线性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元数据集设计与实现[J].图书馆学研究,2021(14):45-51.

作者:张明明 单位: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