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新媒体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随着信息、网络等技术的进步,新媒体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被慢慢接受和应用,新媒体的概念在不断地更新和补充,各行各业人士对其认识和诠释也不尽相同,目前高校影视教育可以从新媒体的概念和认识为基础,融合影视教育和新媒体教育的相互关系,制定以新媒体为基础的影视教育体系。
关键词:新媒体;影视教育;影视;创作
一、引言
在网络、数字等技术的发展之下,对新媒体以及与新媒体有关的研究已经成为时下热点之一,以新媒体教育为核心的高等影视教育也同样成为热点。新媒体主要包括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视觉要素,二是听觉要素,这为影视教育参与到新媒体教学中去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二、对新媒体概念的诠释
目前对新媒体的诠释多种多样,不尽相同,原因是其具体概念和包含范围正在不断更新和补充,国内外也没有给出新媒体确切的定义。国外很多学者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但主要围绕网络技术和网络化的电子媒体而展开。根据新媒体的共性特点以及结合我国新媒体发展现状,可以将新媒体做如下定义:“新媒体是基于通信、计算机、数字广播等技术,以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手机、电脑、电视等设备为接受终端的媒体”。目前新媒体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无法把握其发展轨迹和发展方向,但其在高等影视教育中已经占有重要的地位,就目前而言,高等影视教育应将与新媒体的结合作为研究和教育的重点,以此积极展开实践,推动两者更为紧密的结合。
三、新媒体影响下高等影视教育的核心
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达6.68亿,手机网民达5.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88.9%,我国已成为新媒体大国。新媒体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经营方式,而且已经发展成为与医疗、教育、交通等公用服务深度融合的民生服务。《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5)》认为我国新媒体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发展新媒体成为国家战略有3个标志性事件:一是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二是中央推出了《关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三是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与新媒体发展速度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新媒体素养的教育较为滞后。
一方面是掌握技术和方法的年轻人缺乏信息及其背后的价值判断能力;另一方面是年长者对“新”技术使用的渴望与无奈。“媒体素养”的定义来源于西方,指对于各种形式的媒体所具有的获取、解释、分析、评估、使用和创造的能力。媒体既包括电视、报纸、电影、广播、杂志等传统媒体,也包含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最早提出媒体素养教育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且发展得比较早也比较完善,内容包括进阶式媒体研究课程及其教育证书考试。1982年,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视,学校媒体素养教育开始形成规模。澳大利亚被认为是当代西方最重视媒体素养教育的国家,该国将相关教育单独开设课程,或放到英语课中作为必修内容。媒体素养教育,目标在于增强学生理解和欣赏媒体作品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媒体如何传输信息、媒体自身如何运作、媒体如何构架现实并具备创作媒体作品的能力。新媒体素养教育可以概括为在新媒体环境下,培养受众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获取、分析、创制的能力。新媒体素养教育应成为国民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筛选、辨别和应用新媒体的能力,收集、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的能力,质疑及自我表达的媒体技能,信息生产、传播的能力,理解媒体所扮演角色的能力,对未来云计算、物联网及大数据的认知,利用网络生存的能力,等等。新媒体素养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新媒体素养教育还处于启蒙阶段,亟待更多的深入研究和科学理论的指导。新媒体素养教育是面向全体受众的教育,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和需求,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开发不同的教育课程,利用不同的教育途径,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社会化、终身化、全球化和网络化的趋势。
新媒体素养教育是一项全社会总动员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媒体、民间团体以及教育科研等相关部门,以及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形成政府主导、媒体引导、学校教导的一个教育体系。从政府主导来说,要前瞻性地认识网络高度社会化的风险,坚持建设发展与规范治理并重,走中国特色的新媒体发展之路。中央网信办成立以来,按照有关“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的指示精神,通过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推动中国新媒体的发展建设,网络空间法治化得到加强,进入新媒体法制常态化和精细化发展阶段。
从媒体引导来说,新媒体素养意识的自觉更能彰显媒体社会责任。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端成为新媒体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传播的内容如果不能有效地嵌入移动互联网的信息通道中,即使内容有价值,也不能真正接触到目标用户。因此,媒体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自律性,更要起到引导社会成员的作用。从学校教育来说,应尽快开发建立适合大中小学的新媒体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加强针对我国社会实际、新媒体发展规律以及青少年成长特点的实证研究,探索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的新媒体素养教育方案和模式,提升青少年对媒介信息资源的准确了解和合理使用的能力。调查显示,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4.6%,因此,学校开展新媒体素养教育尤为重要。
作者:李林英 单位: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了新的变化,具体表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环境、教育思维、教育话语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以下问题:教师新媒介素养不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被削弱、网络平台建设力度不足与协同管控机制不健全。这些问题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高校应抓住新媒体发展的机遇,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移动平台,重塑新媒体的线上线下“三全育人”智慧课堂,筑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壁垒。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时而进,因时而新”,高校应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新媒体平台,给当代大学生构建一个媒介化学习生活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来说,新媒体不仅能影响学生思维的形成与行为习惯的完善,还能通过自身承载信息影响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高校需借助新媒体扬帆起航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之路。
一、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新媒体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微信、QQ等即时通信软件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支付宝、微信钱包、财付通、云闪付等支付软件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支付方式,番茄、七猫、书旗、藏书馆等阅读软件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
(一)新媒体视角下教育环境的变化
随着通信网络越来越发达,万物皆可互联,数据互通深入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生活走向信息化、网络化、数据化等全新生活方式。新媒体对人类传播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理解与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第一,可将互联网虚拟环境与虚拟技术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善他们的学习体验。借助计算机技术突破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用“沉浸式媒体”或“计算机模拟现实”等虚拟现实技术,提升学生的沉浸感、交互性、想象性,克服传统教学场域的限制,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视化,最终实现情境式学习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迁移。第二,近年来移动技术的进步,使情境感知技术、移动云盘和社交媒体等促进网络信息传播的方式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移动学习走入高校教育视野,它用物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与移动终端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突破时空界限,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与反馈。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传播史上的新的巨大变革。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力度不断加强,新闻传播的态势不断更新。传播模式由传统的单向传播变成了互动传播,信息传播的自由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也有更大的拓展空间。面对这种局面,培养新媒体新闻传播人才时,应该找准方向,探索出一条适应新媒体时代要求的长远发展路径。由北京印刷学院杨艳琪著写的《新媒体与新闻传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9月版)一书,着力研究了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方式、类型、特点、效果以及传播人才的培养问题。总览全书,具有三个方面特点。
一、新媒体新闻传播特点和规律研究的理论性强
该书将新媒体新闻传播分为人际、大众、群体和分众传播四种形式,并分析归纳了新媒体新闻传播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异同,主要表现为去中心化和大众赋权;新闻传播方向和新闻事件的不确定性;传播者与受众关系的位移和传播主体的多元;新闻传播形式、媒介、内容的融合化;信息生产的社会化和传播信息的碎片化。然后,作者采用“沉默的螺旋理论”和“狂欢广场理论”重点分析了新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理论的消解,运用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来分析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来分析大众传播对接受人群的影响。作者认为,新媒体传播改变了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路径,人们在新媒体中找到了更多的满足感,并且在与媒体的接触和使用过程中就已经有满足感。人们在使用新媒体时能够激发出未知的需求,感受到自我认同的力量。上述理论分析逻辑清晰、依据充分、内容详实,能够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媒体新闻传播的规律及发展趋向。
二、从文化心理层面分析新媒体新闻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
该书从网络舆情和大众文化心理方向具体分析了新媒体新闻传播的效果。首先,作者基于新媒体新闻传播形成网络舆情的两个主要途径——传播新闻信息和个人信息,列举了大量社会中发生的热点事件,具体说明了网络舆论形成的特点:一是消解权威,相信网民的声音;二是行使监督权,弥补传统媒体的监督缺位;三是人际传播中的信息变异导致舆论方向的改变。其次,作者从文化心理层面解读了新媒体新闻传播带来的巨大改变及其影响因素,具体表现为对听觉、视觉、触觉等知觉能力的强化和依赖。人们的自我意识得到强化,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开始加强;大众的文化心理开始出现自由和平等的心理诉求,更加重视对弱势群体和底层百姓的人文关怀;情感和情绪对新媒体新闻传播影响的扩大和消失起到关键性作用。这些心理层面的分析能够帮助读者从根源上理解新闻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并找到有效增强新媒体新闻传播效果的途径。
三、新媒体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创新性强
面对当前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千校一面、千院一面、千系一面的现状,该书指出,新媒体新闻传播需要各种类型的复合型人才,具体包括跨专业知识的复合型高层次新闻人才、信息管理和自我学习能力强的高层次新闻人才、把握新闻业发展方向的高层次新闻人才、有较强的综合管理能力和个人素质的高层次新闻人才。为此,作者认为必须要做好新媒体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一是要细化学术研究方向,根据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和学科目标;二是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数字媒体新闻人才;三是以培养知识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融合教育,保持新闻学的教育传统。上述人才培养思想和方法对于拓展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新思路,产生新思想,创造新模式具有启示作用,还可以提供科学的学科发展指导依据。综上所述,该书深入探讨了新媒体新闻传播理论、方法、实践及人才教育改革问题,为高校新媒体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经验。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媒体艺术行业中的新技术、新成果也在不断被普及到欧美各国的艺术教育中,给予学生启发的同时,也为学生成长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和可能。本文着重展现中国当代艺术教育应怎样吸取西方国家多元化文化经验,吸纳其独特的新媒体艺术以及现代艺术,并结合中国当代艺术教育,从而普及学生的艺术修养,提升全民艺术素养。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教育;创新
一、新媒体艺术的基本特点和概念
艺术的特点在于多变,而新媒体的到来给予艺术海纳百川的包容性,新媒体艺术包含社会学、传播学、计算机技术,甚至还包括哲学。新媒体艺术是一种由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并以电子媒介和光学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型艺术形态,属于一种全新的艺术创造活动。相比传统的媒介艺术,新媒体艺术的特征丰富多样,但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一)结构相对开放。传统媒介的作品往往都体验单一,相比新媒体艺术,与普通大众交互起来难度较高。而新媒体艺术拥有开放性这一特征,由于作品处于动态,使大众参与其中相对容易,并以此呈现良好的互动性。(二)体验丰富多样。新媒体艺术在展现的途径上也远远多于传统艺术,比如传感器、投影仪、计算机等,借助这些设备,在给观众带来的感官刺激上是多层次、多形式的。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现,艺术的表达方式将更宽广,给观众带来丰富多彩的体验[2]。(三)内容涉及宽广。新媒体艺术并不拘泥于单纯的艺术形式,涵盖的内容广博。新媒体艺术将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后以电子媒介和光学媒介进行表达,不光满足了现代人对审美的多元化标准,也体现了社会发展需要融合的一种趋势。
二、新媒体时代给艺术教育带来的变革
新媒体的出现的确给传统的艺术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革新,使当代艺术教育工作不得不顺势改变策略,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进行传统教育的变革。时代在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才是传统艺术教育的出路。艺术是不变的,但是可以发展、进步,可以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一)课程设计具有开放性。有人曾说科技改变了艺术,艺术融入了科技,但二者都是人类的智慧结晶,并没有高下之分。两者的侧重不同,艺术讲究的是熏陶人类的内心,用美填充人类的感受,而科学是把重心放在了对外部世界的探索中,为人类的工作生活提供便利和捷径。表面看来两者截然不同,但是艺术和科技有内在的沟通,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往往都是由艺术体现和保存,科技推动艺术,艺术展示科技。因而我们常常可以在科技中发现艺术的身影,在艺术中也能发现科技的痕迹。(二)艺术具有交互性。这个特点在新媒体的环境下被放大,从而决定了艺术类课程的设置必须兼备开放性、多元化、动态性等特征。与此同时,学生的个体也有着多元化的需求,反向决定了艺术课程对多样性的态度。(三)新媒体艺术需要创新。艺术的灵感来源于生活,经过加工和修饰,艺术才能高于生活,给人们带来启发。艺术的题材是有限的,叙事的手法、加工的方式却是多样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将创作者的情感、对现实的体会、对生命的感悟完整展现在艺术作品中。但是随着各式艺术作品得到展现,越来越多艺术作品变得同质化,风格趋同,内涵趋同。这无异于杀死了艺术的生命。而唯一的解救办法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为艺术的窘境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三、教学与思政一体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