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专业分类论文范文

专业分类论文全文(5篇)

专业分类论文

第1篇:专业分类论文范文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分组教学法;应用分析

一、前言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专业教学中存在大量理论性知识,使得部分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课堂氛围过于沉闷,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有限,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专业课堂上引入分组教学法,可以改善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全面落实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二、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学中分组教学法应用的作用

高职经管类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与合作意识,最常用的方法便是小组讨论,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间的默契,同时也引导学生之间交流、帮助,形成团队合作意识。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激发学生学习经管类的兴趣。新课标要求开展素质教育,自主与合作意识的培养就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并明白自己优势,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并与其他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学习任务,长期下来大幅度提升自身自学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自主与合作意识培养的前提就是具备良好的课堂氛围,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如,经管类教师借助多媒体展开教学,为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三、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传统经管类专业教学观念限制

因为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素质不高,教学理念过于落后和陈旧,思想顽固不化,这些都是阻碍着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循守旧,很难放弃和改变旧的教学方法和工作方式。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按部就班,讲授的知识都是遵循一样的模式,不会去听从学生的建议的意见,无法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容易使得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

(二)部分经管类专业教师素养不足

教师永远都是工作的主导者,如果教师自己的经管类专业素养不够高,怎么能更好的去要求学生们进行学习,经管类专业教师肩负读书育人的使命,只有加强了自身的修养和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们,社会和时代都在日益发展,教师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在探索中不断的实践,从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不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

教师忽视了学生理解能力弱的这一问题,在教学方法上没有做到针对性和合理性,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应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性和能力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且教师处于主导的地位,让学生被动的去参与学习,对学习缺乏兴趣,而且也不许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使得教学效果不高,进而无法提升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学的质量。

四、高职经管类专业课堂分组教学法的应用

(一)划分学习小组,奠定教学活动基础

小组学习方法的基础就是学习小组,小组构建好坏直接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划分学习小组时围绕个人学习成效及学习目标进行,因此通常可以选择一下划分方法:(1)依据学生特点、学习成绩等;(2)依据教学内容与学习进度随机划分;(3)学生依据学习兴趣等自由组合,并在和谐氛围下完成学习任务。通常学习小组由4人构成,即1名学优生+2名中等生+1名学困生,小组之间综合能力基本均衡,同时每个小组都可以展现班级的情况。小组活动效果也会受到小组长选择的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小组长异常重要。安排小组内成员角色上,教师直接选定各小组长,衡量标准为:成绩理想、组织能力强且愿意帮助他人等。同时,小组同学集中坐在一起,保证合作学习氛围与效果,为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基础。教师完成学生小组划分后,搭建一个合适的学习框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并在课堂上塑造出合适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主动融入到学习中。如,教师选择“围合”课堂布局,这样教师可以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观察,并随时提出问题,提高师生之间沟通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此外,教师也可以安排各小组学生席地围圈而坐,教师其中行走教学,方便组内学生沟通,塑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丰富教学方法,发挥新媒体的优势

高校缺乏对新媒体的正确认识是导致不愿意投资完善新媒体设施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首先从高校入手提升校方对新媒体的关注,正确认识到新媒体对于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学的重要性与所起作用,校方要多关注新媒体发展趋势及新媒体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力度,同时高校可以与其他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的高校进行交流学习从而获取更多的经验,吸取他们运用多媒体改革的经验,从而为今后更好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积累经验。新媒体经管类专业改革教学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制约了改革的发展,因此,现阶段高校必须要加强新媒体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才可以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条件。一方面,高校要为采取采购硬件设施提供必要的资金,另一方面,高校必须加强配套软件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就为教师利用新媒体开展高校经管类专业改革教学活动提供了保障。互联网信息技术环境下,使得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信息技术,考虑到信息技术本身具有运算、绘图等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管类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整合,并不是简单的改变教学模式与方法,而是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合适的信息资源。

(三)优化学习流程,提升分组学习

质量互联网环境下课程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法,重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合适的具有探索性的问题,方便学生小组内讨论、分析,选择合适方法解决问题,通过合作方式解决问题,顺利完成小组合作学校的目的。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预设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了解,方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的具体内容,并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分享自己对理解。小组成员在解答老师提前布置任务的同时,还可以分享自己对理解,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进一步改善课堂效率,把握课堂节奏。如,“会计记账流程”课程教学时,引入分组合作学习方法,教师要对学习流程进行优化,主要包括: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引入分组合作学习法时,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做好备课,并依据分组学习流程展开教学,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分成若干个小组,顺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培养实践能力

选择合适的项目展开教学,本部分以“会计人员专业道德提升”为主旨进行。教师进行背景介绍:当下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不容乐观,有不少会计从业人员为了自己的个人私欲,违背了会计职业道德操守做出了违反法律和个人道德的事情,主要体现在不少会计从业人员利用公职进行不良行为等,而这些行为严重地侵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并触犯了法律。要求学生做好分析研究,给出具体优化措施。

3.给出解决措施

(1)坚持道德教育工作。会计人员的自律提高是培养会计从业人员道德建设的重要一步,而不断的让他们进行自我对照,自我提高,提高反应和自身业务水平非常有必要。会计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才可以做到清廉正直,有较高业务能力的会计从业人员。会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适应一直发展的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专业技能和业务工作能力。(2)完善我国信用评级监督体系。完善我国信用评级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利益冲突规避机制有利于会计从业人员从业的清廉程度,防止会计从业人员以权谋私,来谋取个人利益,施行多头监管模式,明确正确统一的监督措施,扫除监督盲区等,为了使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建设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加大职业道德建设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很有必要。

4.教师教学评价

教师做好评价分析工作,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五、结语

总之,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学中引入分组学习法时,要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改善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大幅度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分组学习法应用时,教师做好动态监控与管理,发挥分组学习法的优势,活跃课堂氛围,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玉婷.试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角度的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J].中外企业家,2019(14):182.

[2]荆怀芳.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微课教学设计初探——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9(2):159-160.

第2篇:专业分类论文范文

1选题

选题是论文习作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在开题报告之前,首先要确定选题。选题方法:Step1:可以在中国知网上搜索自己学科专业全国排名靠前学校的近3年的所有相关硕博士毕业论文,分类汇总整理,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以确定大致的研究方向。Step2:疯狂查找近十年的相关研究文献,尤其近五年的文献必须认真研读,并需要尤其关注综述类期刊文献。当然,关注每年的国家、省市级的社科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情况,也能为我们提供一定的选题点子。PS:确定选题的时候,一般会顺势大致确定题目的研究方法,导师曾告诉学术君研究问题分为三类,分别为:旧题新做、新题旧做、新题新做。即为传统问题借助新的理论新的研究方法去做,新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新问题借助传统的研究方法研究,新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新问题借助新的理论新的研究方法去做。希望也能对大家有所启发。PS2: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注意研究具有时效性,选题时一定要把握住当前或未来研究热门问题,而且行动慢了容易被其他学校、其他同学抢占先机的哟。

2文献综述

一个清晰的选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缺点的评论,也暗含着论文改进的方向。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文献综述撰写方法①按照研究方法分类总结文献。用各种方法对文献进行分类综述,并最后针对每类方法评价其使用的优缺点,最终确定本论文所选的研究方法及原因。②按照时间跨度、阶段演变分类总结文献。此方法适用于所研究问题为一传统问题,但随着研究背景的不同,问题有些许的变化,或者随着新理论的诞生运用,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些许的变化等。③.按照研究内容分类总结文献。此方法适用于所研究的问题涉及到的研究内容较多的情况。

第3篇:专业分类论文范文

经济论文是议论文中的一种。就议论文而言,除学术论文之外,还有多种形式,如党政机关和政治团体的宣言、声明,国家或政党领袖的政治性文章、报告、讲话,报刊的社论、评论、短评,人们常写的读后感、议论性的杂文以及各种分析报告等。

二、经济论文的种类

按不同的标志,可将经济论文作如下分类。

(一)按研究对象的范围分类按研究对象的范围划分,经济论文可分为宏观经济论文、微观经济论文和中观经济论文。

1、宏观经济论文,是指研究和论及整个国民经济中带有普遍性、全局性问题的论文。如论及经济体制改革、宏观经济调控、财政金融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劳动分配制度变革、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对外经济政策等等的论文。

2、微观经济论文,是指研究和论及基本经济单位(如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的论文。比如研究企业的供、产、销活动和人、财、物组织等方面的论文。

3、中观经济论文,是指研究和论及某一地区(省、地、县)或部门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论文。比如研究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研究某一城市的经济增长、研究某一行业(如钢铁、纺织、邮电等)经济状况等方面的论文。

(二)按论文的功能分类按论文的功能划分,经济论文可分为基础理论型、应用研究型、学术论争型和调研报告型。

1、基础理论型经济论文,是指运用科学抽象、实证分析和高度概括的方法,对经济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进行研究的论文。这类论文侧重探讨资源配置方式、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利益调整、经济发展规律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2、应用研究型经济论文,是指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指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的论文。这类论文侧重研究某一时空条件下某一经济现象的具体状况和可操作性的对策。

3、学术论争型经济论文,是指就某些经济问题的不同见解和不同观点开展争鸣的论文。这类论文往往是针对某一篇文章中的理论探讨或工作研究所提出的观点有不同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意见,进行商榷,或展开争论。论争的对象可以确指,也可以泛指;论争的内容范围很广,或许是基础理论问题,或许是应用研究问题。

4、调研报告型经济论文,是指通过对现实经济生活中某一现象或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后,就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产生的根源、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以及应对策略向上级部门或社会公众进行报告的论文。这类论文就其内容大致可分为报告基本状况、发现新生事物、总结典型经验、揭露存在问题等四种类型。

(三)按论文的体式分类按论文的体式不同,经济论文可分为纯理论性论文、考证性论文、实证性论文、方法研究性论文、调查报告性论文、案例分析性论文和争鸣性论文。

1、纯理论性论文,是指运用抽象、概括、归纳及推理等手段,对经济领域某些概念或原理进行系统的理性认识与分析的论文。所谓纯理论性,并非是指完全脱离实际的空泛议论,而是从实际出发,就实际经济生活中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只是这种研究不是以实例作佐证,而是以公理、定理(包括法律规范)或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根据,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推理,由此得出新的结论。

2、考证性论文,是对事物的本来面貌或事物的本质特征采用引经据典的方法进行考据和分析的论文。这类论文借以为据的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现实资料;法典法规资料;经典作家的言论;对相关问题国内外学者的主要观点。

3、实证性论文,是指运用大量翔实资料去论证说明某一观点或问题的论文。经济论文大多都需要用事实作为论据来说明论点,但实证性论文对事实资料陈述得更详尽,对论点的论证一般多是根据所列示的事实用归纳推理的方法来阐述。用事实说明是实证性论文的基本特征。

4、方法研究性论文,是指就经济研究中某些定量分析或定性分析的方法提出有独到见解的论文。经济问题的研究能否深入透彻,很大程度取决于研究方法。有关经济研究方法的研究是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严谨、创新是对方法研究性论文的基本要求。

5、调查报告性论文,是指对现实经济活动中某一方面的问题经过深入调查后,就其现状及发生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作出结论的论文。这里所说的调查,包括深入现场对第一手资料的搜集,也包括对各种渠道所提供的统计信息资料的搜集。调查报告性论文与实证性论文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于陈述事实,结论只是精练的几笔,起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后者则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依据观点选用资料,用事实说明观点。

6、案例分析性论文,是指用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来说明某些经济问题的论文。这类论文要求所举实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通过分析使人们由此受到启示,并由事件的本身对某些经济问题的本质有个透彻的认识。

7、争鸣性论文,是针对一些经济问题的观点和见解,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意见的论文。这类论文,必须有的放矢,或是针对某一篇文章的观点,或是针对某些人的普遍看法,旗帜鲜明地陈述己见,提出不同的认识。

(四)按论文的作者分类

第4篇:专业分类论文范文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的原始记录。学术期刊展示了特定研究领域的成果,刊出的论文反映了所在领域的学科发展。笔者所在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将主管出版的学术刊物视为档案,学术将期刊的管理纳入档案管理工作的范畴。然而国内以学术期刊为档案管理对象的研究很少,对数字出版趋势下的学术期刊档案管理方面的研究和论述就更少。笔者结合所在单位学术期刊日常管理工作,针对学术期刊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总结出一套相应的工作方法,以期为开展数字出版环境下的学术期刊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一、期刊档案管理的难点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立于1936年,是我国成立较早、规模最大的工科学会之一,出版的学术刊物包括《中国机械工程》等40余种,既有《中国机械工程》等报道机械学科所有领域的综合期刊,又有《铸造》等专注于某个细分学科的专业期刊。此外,还有细分学科的专业期刊,如《铸造》《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特种铸造与有色合金》等,以铸造为主要报道方向;《焊接学报》《焊接》《中国焊接》等是焊接专业的学术期刊。档案管理工作是对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统计和提供利用服务等各项工作的总称。学术期刊档案管理工作中,保管、统计和提供利用是比较繁琐的工作环节。纸质期刊档案的保管必须遵循防火、防水、防蛀、防鼠等要求,并且还需对年代久远的纸质期刊做脱酸处理,防止纸质文献的脆化变质。纸质期刊的统计工作既重要又有一定的难度。根据工作的需要,统计对象经常是不同的,可以是单个期刊年度的数量、论文投稿数量,也可以是单篇论文的下载量、引用量等。而这些统计工作都需要依靠功能完备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才能完成。提供利用服务是学会主管的学术期刊档案管理工作中最为困难的一项工作。学会始终关注机械学科的发展动态,而学术论文是学科发展的成果与标志。如何从学术期刊档案中迅速查找到利用者需要的大量原始材料(论文),进而通过分析得到学科的发展动态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与相互促进,使之成为学会今后工作的可靠支撑,则是学术期刊档案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术期刊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与当前学术期刊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从事学术期刊档案管理的人员缺乏

学会专职负责期刊管理的人员只有两人,目前只能完成学术期刊的收集、整理、保管工作,基本完成各项统计工作,部分完成利用服务工作。

(二)期刊档案存放空间有限

学会办公地址位于北京市中心,办公空间并不宽裕,无法为不断增长的纸质期刊文献提供适合的保存空间。

(三)期刊档案利用服务难以实现

期刊档案的利用以查询为基础,在学科交叉融合趋势日益明显、学术期刊报道方向相互重叠的条件下,学术期刊档案的最小建档单位只能是单篇论文。而每篇论文都需要按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关键词等给出多个分类标签,以便按照不同的查询要求提供查询结果。对大批量论文进行分类并赋予分类标签的工作无法人工完成,只能依靠功能强大且稳定的期刊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自动完成。但在当前条件下,学会不可能为学术期刊档案管理工作购买并维护专用的信息管理系统。

二、学术期刊档案管理的新方式

上述学术期刊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困境源于期刊的纸质形式,但电子期刊的出现给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方法。学会主管出版的学术刊物中,期刊集群内的30种中英文期刊已实现了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的同步发行,将来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同步发行的学术期刊会越来越多。与纸质期刊相比,电子期刊在学术期刊档案管理上具有诸多优势。

(一)电子期刊版式多样

电子期刊不仅有可根据阅读屏幕自动调整版式的xml格式文件,还有与纸质期刊版式完全相同的pdf文件。因此,pdf文件的电子期刊是纸质期刊的数字化,可将其视为原始记录,替代纸质期刊进行保存。

(二)可节约存储空间

相较于需要大量特殊要求的纸质期刊库房,电子期刊的保存只需要将期刊数据保存于电脑硬盘、云空间。需要调阅纸质学术论文时,打印该论文的pdf文件即可。电脑保存学术期刊pdf文件+打印机按需打印的方式将期刊保存所需空间从一间房变成了一个办公桌大小,极大地节省了保存空间。

(三)可实现学术期刊信息提取和分类自动化

电子期刊使学术期刊信息提取和分类自动化成为可能,便于期刊档案利用服务的实现。学会出版的学术期刊中的论文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文献检索平台内可方便获取。文献检索平台提供的论文电子文件与学会保存的论文电子文件完全相同,并且这些文献检索平台不但将文献按照主题、关键词、篇名、全文、作者、第一作者、通信作者、作者单位、基金、摘要、小标题、参考文献、分类号、文献来源、DOI等进行了分类,还可以同时采用多个分类方式(不同分类之间有“与”“或”“非”的逻辑关系)进行查询。除此之外,这些文献检索平台还具有统计功能,可以获得论文和期刊的下载量、引用量等数据,以及这些数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因此,可将文献检索平台当作期刊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其完成学术期刊的查询和统计等任务。

三、电子期刊档案管理的实施

电子期刊替代纸质期刊成为期刊档案管理的对象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当前阶段,实施学术期刊档案管理还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电子期刊存储模式对期刊信息利用的影响

文献检索平台只能作为学术期刊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使用,而不能将其视为电子学术期刊的保存者。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在发行电子期刊的同时将期刊完整的电子文档发送到文献检索平台后,检索平台会对收到的电子期刊文档进行处理以适应自己平台的出版要求。这些处理会使电子期刊的版式、字体等内容与纸质刊有所不同,有些文献检索平台还会在电子期刊上加入平台水印。从这些文献检索平台获得的电子期刊的打印文件与纸质期刊不完全相同,不能将打印文件看作是等同于纸质期刊的原始记录,将其列入学术期刊档案管理对象。

(二)电子期刊信息存储管理和安全防护

电子期刊需要做好存储硬盘的管理和数据备份,存储电子期刊的电脑需要做好安全防护。大容量机械硬盘是数据存储的得力工具,可以长时间保存数据,但硬盘的无故障运行时间始终是有限制的,且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硬盘的输入输出接口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对于保存电子期刊的硬盘,应按照固定时间将硬盘中的数据从旧硬盘复制到新硬盘,避免因硬盘损坏或输入输出接口的变化导致电子期刊数据无法读取。日常使用中,误操作和黑客攻击会造成电子期刊硬盘数据的丢失,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可以采用异地备份即将电子期刊保存于两个或多个独立工作的电脑硬盘的方式,或者采用云备份即将电子期刊数据保存在云空间的方式。利用多种方式备份可在一个备份文件丢失的情况下,快速利用其他备份文件恢复数据,保证电子期刊数据的安全。存储电子期刊的硬盘不能独立工作,需要依靠电脑,而电脑操作系统的安全直接影响硬盘数据的安全。因此,电脑操作系统的维护和安全防护是电子期刊数据安全的保证,必须加以重视。

(三)电子期刊数据的整理

电子期刊数据需要做好整理工作。在没有专用的期刊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保管、统计和提供利用服务的条件下,只能将学术期刊档案的保存、统计和提供利用服务功能分离。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根据文献检索平台按照不同检索条件找到的文献信息,从保存期刊档案的电脑中找到所对应的电子文件。由此,学术期刊电子文档的整理非常重要。通过期刊检索平台检索得到的文献信息包括:期刊名称、文献出版的年份、卷号、期号和文献题名等,通过期刊名称、论文出版的年份、卷号、期号和论文题名可以确定文献。因此,在整理学术期刊电子文件时,应以每篇论文为保存单位,以论文题名为文件名。应先以期刊名称命名文件夹,然后建立以出版年份命名的一级子文件夹,再建立以出版年份+期号命名的二级子文件夹,并将期刊论文电子文档放入其中。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很容易地根据文献检索平台获得的期刊名称,以及期刊出版年份、卷号、期号和论文题名从保存学术期刊档案的电脑中查找到并获取相关论文的电子文档。

四、电子期刊档案管理未来的挑战

电子期刊不是纸质期刊的数字化文件,除包含纸质期刊中的文字、表格、图像的内容,还包含音频、视频、仿真程序和仿真结果等多种内容信息,是具有多种格式、多种类型的多媒体文件。要做好数字出版环境下学术期刊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面对新的挑战,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电子期刊数据信息的存储压力不断增大

单篇纸质论文的pdf文件一般不会超过20兆,而含有音频、视频、仿真程序和仿真结果的电子文档却经常有几百兆。不断增大的电子期刊文献数据信息给电子期刊的存储带来巨大的压力。

第5篇:专业分类论文范文

关键词:安全工程;分类培养;专业认证

在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总目标以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严格要求下,面向专业认证的安全工程专业都在积极实践“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教学模式,但高校的安全人才培养方案仍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使得安全工程人才培养已经远远落后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形成分类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一、安全工程专业分类培养方案的改革目标

根据新时期经济发展对安全人才的重大需求,应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以培养高层次专业型安全人才为目标,来探索高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方案并付诸实施。包括构建与区域经济需求相适应的工程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利用互联网资源,探索互联网+课堂的新型教学方式;加大实践环节改革力度,强化实践环节与科研项目、工程实际的结合;总结出一套适合在建筑安全与防灾减灾方向、工程设备安全与风险控制方向推广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安全工程专业建设成专业特色鲜明,在国内安全学科具有示范作用的知名专业。

二、安全工程专业分类培养方案的改革方法

1.整合、优化安全工程课程体系。当前安全工程专业应全面整合更新课程体系,对现有课程结构及内容进行整理,探索安全类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合适的结构比例。对于安全专业基础课程,梳理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课程内容确定课程间的衔接关系,整合相关课程中相近内容,对课程学分进行调整,合理删减和增设课程;对于专业方向类课程,根据历年教学实践、学生及用人单位反馈来调整课程内容,强化工程实践;对于二者结合类课程,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的改进。针对各类企业常见事故类型,加强安全基本理论、专业技能知识、实践创新能力、应急处理、事故调查、职业健康以及安全技术等内容的教学。充分利用互联网共享资源和虚拟仿真技术,探索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互动教学模式,通过课程设计、创新训练、学科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2.完善满足工程需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竞赛、创新实践活动等。高校应不断改善实验的基础设施,设计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实验模块,并在积极开展验证型实验的同时,提高综合型、研究型实验所占比例,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开展更多的安全专业课程设计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使用教学实验装置开展科学研究,以科研项目带动学生参与开放性实验,使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能够自主开展探索性实验;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进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3.深化毕业环节改革,加强毕业环节与实践的结合。调整毕业环节中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比例失衡问题,减少没有科研项目教师的毕业论文指导数量,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多申报毕业设计,逐步提高毕业设计的比重。同时严格把控毕业环节,提高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质量,鼓励本科生发表相应的学术论文。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指导教师的横向课题。高校也应筹措经费设置创新基金,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将毕业环节与节能减排大赛、挑战杯、物联网大赛等学科竞赛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4.探索并建设互联网+课堂的教学方式。MOOC课程的线上教学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中,甚少见到有关安全专业本课程的MOOC课程,但网络教学资源的授课效果十分显著。因此可以从安全类基础课、专业方向课程各筛选一门课程,制作MOOC课程;并在硬件方面,通过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优质实验教学资源,探索并完善线上学习、课堂讨论的互联网+课堂的教学方式。

三、预期效果

1.形成一套适合新形势下安全工程专业两个方向(建筑安全与防灾减灾方向、工程设备安全与风险控制方向)的分类培养方案,并在国内安全工程教育界推广并起到示范作用。2.建成与课程相关联的实验课程体系,使之可以根据科研和工程需要更新实验课程内容,调整综合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课程的比例;建成MOOC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现互联网+课堂的教学方式;同时形成本科生毕业环节与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相结合的机制,提高毕业设计比例。3.形成符合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安全工程特色人才分类培养的课程体系,找到安全类基础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间的相关性,并结合专业特色,探索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性强、综合素质高的安全人才培养方案,来提高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农珍妮.面向广西地方经济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安全,2015,36(12):60-6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