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专业学护理范文

专业学护理全文(5篇)

专业学护理

第1篇:专业学护理范文

【关键词】护理专业;专业认知;入学教育

专业认知作为专业态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对护理专业设定的目的、意义及作用的看法,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信念,具有的护理学科知识等[1],专业认知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个专业社会化的过程[2],在护理专业新生中开展专业认知方面的入学教育能够坚定学生专业信念、培养专业情感及启蒙专业思想[3]。职业院校对新生的入学教育主要侧重于人文教育,专业认知教育开展较少[4~5]。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职业院校对护理专业新生进行专业认知入学教育的现状,以期为提高护理专业新生的专业认知水平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法从2019级护理专业新生中和2018级护理专业学生中各抽取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知情同意和自愿参加的原则进行问卷调查。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采用自研的《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知入学教育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级、入学形式(春季高考、夏季高考、单独招生);第二部分是护理专业学生对专业认知入学教育的满意度,共有四个维度,分别是入学教育形式、入学教育时间、专业教育内容和教育效果评估。满意度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很满意为5分,满意为4分,一般为3分,不满意2分,很不满意为1分。正式问卷调查前对30名学生进行预调查,计算问卷科朗巴赫系数为0.837,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二)资料收集。对4个班的班长进行研究计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调查培训,统一指导语,统一发放问卷后,统一回收。调查前向被调查者解释调查目的和本研究的意义。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45份,回收139份,回收率100%,剔除无效问卷6份,有效问卷139份,问卷有效率95.8%。

(三)数据分析。运用SPSS18.0建立数据库,对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进行统计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一)专业认知入学教育总体满意度。经方差齐性检验后对不同群体学生对专业认知入学教育满意度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级、入学方式学生对专业认知入学教育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学生对专业认知方面入学教育的总体满意度为4.01±0.086。

(二)专业认知入学教育各维度满意度。经统计分析,各年级、性别、入学方式对各维度的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专业认知教育形式满意度最低3.65±0.67,不同教育形式中,学生对教师进班级进行现场宣传满意度最高4.13±0.73;专业认知教育时间满意度4.06±0.72,在入学时进行入学教育的满意度为4.15±0.72,要高于收到录取通知书和军训时开展入学教育;专业认知教育内容满意度4.09±0.81,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最高4.14±0.84,对实训条件的满意度最低3.91±0.88;专业认知教育效果评估满意度3.68±0.78,对教育效果的反馈途径满意度最低3.62±0.95。在创新入学教育形式方面,学生对增加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形式满意度4.06±0.77,对在入学教育时增加心肺复苏等实践项目满意度最高,达到了4.51±0.76。

四、讨论

(一)学生对护理专业认知不足。不同性别、年级、入学方式的学生对专业认知入学教育的满意度无差异,并且满意度都不高,说明学生对入学教育的效果抱有更高期望,但实际效果差强人意。与大一学生相比,大二入学教育满意度稍高,这与大二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更能理解新生入学时开展专业方面入学教育活动的意义有关。不同入学方式的学生对专业认知满意度也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即使是参加过技能考核的春季高考学生对专业也了解不够。

(二)入学教育形式应体现护理专业的专业性。各高校开展的入学教育聚焦于职业规划教育和人文教育,入学教育中涉及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方面的教育较少。与座谈、参观、网络等形式相比,学生对教育形式更倾向于由专业教师进入课堂进行现场宣教的形式,更能给学生带来亲近感、引导和榜样作用。在进行专业认知教育时应凸显主题、加入专业的学习方式、思考方式以及动手实际操作的环节,可以采用游戏互动方式,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所学专业,比如在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时通过学习心肺复苏这样的实践项目,将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专业精神。

(三)专业认知教育需持续进行。有人认为教育时间应当放在录取通知书发放时,但是实际调查发现学生的满意度并没有很高,这与学生还未进入校园,并没有体会到学习的气氛和面临迷茫的情绪,因此还没有迫切的需求。学生更希望在进入校园时就能提供专业方面的培训和教育,这时学生更希望这种教育是持续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好能够跨越军训,以便能够在开始课程后也能得到帮助。

(四)专业认知教育内容不够全面。专业认知入学教育内容方面,学生普遍认为教学模式和实训条件的教育缺乏,学生迫切想要知道大学的教学模式与高中的教学模式有什么不同,因为开学后短期内要进行军训、资料收集等方面的入学教育,学校较少拿出时间来组织学生参观实训场所,这就更加增加了学生对专业理解的隔阂,不利于学生从入校起就培养专业态度和专业知识,也不利于学生做好个人发展规划。

(五)缺乏入学教育效果评估和反馈途径。大部分高校在进行完入学教育后就不再对入学教育效果进行评估,比如对学生在专业认知方面掌握情况进行调研,部分高校即使进行问卷调查也很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因此高校缺乏对入学教育效果评价更有效的工具,无法更深入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而学生在面临新的疑问时,也丧失了有效的途径进行咨询和解答。

五、结语

职业院校应当加强护理专业新生专业认知方面入学教育,尤其在入学教育形式和入学教育效果评价方面,通过建立系统、规范、持续的入学教育体系,更加注重专业态度和专业能力的教育,促进学生更快更好融入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吴雅文,姜安丽,李树贞.对护士职业态度和测量意义的理论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2):71~72

[2]董超群,陈先华,任海蓉,邢文.护理本科生专业认知研究进展[J].医学与社会,2008,1:58~59

[3]马俊红.医学生专业认知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4):487~490

[4]李海胜,赵淑梅,郭琼琼.高等职业教育中专业认知教育的现状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5):150~151

第2篇:专业学护理范文

[[关键词]生理学;教学;改革;高职护理

生理学是医药卫生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是后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传统医学基础课程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高职院校培养高技术高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要,教学改革尤为重要和迫切。综合其他医学院校已有经验,结合自身教学探索,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改革的一点想法。

1高职护理专业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医学传统教育模式注重传授知识,而高职教育模式是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注重能力培养[1]。高职护理专业的生理学的教学,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应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作为目标。教育需求与传统医学模式的区别,导致传统教学方式不是适应发展需求。为培养出高素质高职医学人才必须进行改革,转变旧的教育观念与思想,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方面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2]。

2高职护理专业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改革之内容改革

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学科,高职护理专业又是技能应用型专业,注重学生临床护理应用方面。基于高职护理专业培养需求特点,教学目标应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实用”制定教学目标[3]。结合生理学学科特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强调理论知识系统性的同时突出“实用”特色。

2.1基础理论整个教学内容体系完整,涵盖了包括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及机体九大系统功能等所有内容,根据层次将内容分为掌握、熟悉、了解。对于护理实操工作需求不高的生理理论机制进行简化或删除,而临床工作相关理论作为重难点要求。医学教育一般是先掌握结构形态学,在此基础之上学习功能学更符合学习逻辑顺序。而我院因学制受限,将生理学放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授课,与人体解剖学同时授课,导致学生在没有相关形态学知识基础之下学习,难度加大。为解决因学制导致的授课矛盾,可适当调整生理学授课顺序,既可满足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又能避免重复相同内容。同时授课过程中教师可将形态组织学内容适当引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护理专业既要注意讲授生理活动的表现及规律还要注意强调心理因素对生理功能的影响,重现象、重规律、重交流。护理专业强调重点内容,对难点可以涉及,但不能讲得太深,课堂举例应偏重联系护理知识,多做小结。同时生理学教材主要是以不同的器官功能、系统组成的各个章节,每一章节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因此可通过归纳总结找到内在联系及规律,抓住各知识点的共性和差异,从而使学生形成纵横交错的主体知识网络。

2.2实验内容生理学部分知识实践性很强,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实验教学的开展也很重要。对实验内容的选取,仍基于专业特色以“实用”来制定实验教学目标。整个实验教学内容设计针对护理专业特征,多开展一些临床实践相关实验。同时当前有一些院校突破传统理论课和实验课分开授课的模式,采用“理-实一体化”模式授课,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4]。开展“实用性”实验课,通过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可提高学生实操能力;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培养学生科学严谨、耐心细致、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作风,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2.3人文教育目前医学模式的转变,当代医学模式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注重对护理人员人文心理社会需求,护理工作者若在工作中不重视患者情绪和心理变化,缺乏良好沟通,会致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工作配合度不高影响护理质量,这些均要求对现代护理工作者人文方面的要求[5]。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加入人文教育,将人文教育的内容与生理学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是实施人文教育的良好途径,也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通过人文教育培养学生同情心、尊重生命的理念和人文关怀能力,这样在以后工作中才能更好的治病救人。

3高职护理专业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改革之教学模式方法改革

由于招生规模大,生源质量不高,学生普遍基础知识薄弱。而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内容抽象晦涩难理解,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无法让学生对生理知识理解通透,因此教学方法模式改革迫在眉睫。

3.1PBL教学方法PBL教学方法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是从临床实践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6]。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PBL教学法是“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能启发学生自身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7]。教学中以护理临床工作实际案例为出发点组织相关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8]。PBL教学法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实施。但同时PBL教学法存在学科跨度大、学时耗费长、学生素质要求高等缺点导致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情况。

3.2TBL教学方法当前医学教学存在着“学生多、资源少”的问题,TBL教学法是以团队为基础,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9]。TBL教学法先设定案例及问题确保学习方向,通过组内、组间的讨论收获知识并学以致用。TBL教学法跨学科程度低,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不高,比较适合医学院校低年级的学生[10]。TBL教学能大班课堂进行小组教学,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弥补了传统讲授法的不足[11]。TBL教学法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应用信息资源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3.3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高职教育注重能力培养,这使得在生理学的教学中,需淡化学科意识。生理学部分内容如体温、血型等理论和实验的关联性强,可考虑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理论课、实验课分开授课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理论用实践验证的同时,实验结果也可巩固理论知识,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12]。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有机整合,使两个教学环节融合成一体,弥补了分开授课的局限[13]。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让课堂形式多样化的同时,“学-做-学”能更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力度。

3.4慕课、微课等教学法传统教学方法存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使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当今网络的飞速发展,进行网络课堂教学可解决这一问题。网络课堂的应用不但显著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为各大高校向社会提供专业知识服务提供了一个平台。当今慕课、微课等新型教学手段引起广泛关注,可否尝试将慕课[14]、微课[15]等教学模式应用到生理学教学中。可制作一些教学小视频,应用微课教学;也可建立微信公众号,利用微信技术建立微课教学平台。提高教学互动性的同时,还能提高生理学课堂教学效果[16]。还有如问卷星等多种网络平台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的互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17]。通过幕课这种开放性网络学习平台的建立大大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与时间同时增加有效互动。学校将大量生理学资源如教学大纲、进度、课件、视频、复习题等内容放入网络平台,方便学生学习复习,提高学习效果;也可面向社会提供丰富且容易理解接受的与健康生活密切相关的生理学知识[18]。要注意的一点是,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方法是完美的。因此,教学方法的应用,应根据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及不同学科、章节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选择性地采取不同方法,将各种模式进行有机融合,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4小结

第3篇:专业学护理范文

在中职学校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教学,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是重点,中医适宜技术内容丰富,应仔细筛选操作性强,易于掌握,在生活中常用的技术加以教学;难点是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中医教学中,利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形式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营造浓厚的中医校园文化,在校园内利用广播、黑板报、课外兴趣小组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将中医教育渗透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

1.筛选适合中职在校生学习的中医适宜技术教学内容

中医适宜技术内容丰富,对于中职护生,应仔细筛选操作性强,易于掌握,在生活中常用,临床中广泛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加以教学;中医适宜技术是建立在辨证基础上的施治措施,使用中医适宜技术的医者必须有深厚的中医药底蕴,并且已确实领悟此项技术。调查显示,基层医护人员中西医医生和护士的中医理论知识基础薄弱,使用技术时只辨病不辨证,生搬书本,虽然操作规范,但是疗效却不佳。将中医适宜技术引入中医护理教学中,除了注重临床常用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的教授,还应注重中医思维、中医理论的教学设计。我校中医护理教学团队通过大量查阅资料,调查研究,确定在中医护理教学中增加相关中医适宜技术教学内容,尤其是常见病的按摩法、保健穴位按摩法、耳穴及冬病夏治等方面形成校本教材,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在课堂上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漫画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在中医护理教学中,学生容易感觉枯燥,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值得中医教师思索。尝试以漫画形式进行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学生乐于接受,生动形象且妙趣横生的图画配上浅显通俗的文字,让学生记忆深刻。

3.重视实践技能课

依托我校中医护理实验室,进行实践技能训练,结合具体病案,锻炼学生中医护理技能应用的能力,如感冒患者如何使用刮痧法、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穴位敷贴法、治疗小儿腹泻的高氏揉捏法、治疗失眠的三部推拿法等。定期召开教研组会议,任课老师集中备课,不断进行教学总结和教学反思。在中医护理的教学中形成以实践活动、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课堂上动起来,做到心到、眼到、手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结语

第4篇:专业学护理范文

1.教师只完成教学任务、不重视教学质量,更少育人

大多数高校教师认为大学生学习应该有一定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对学生上课迟到、旷课现象习以为常;课堂上与学生互动不积极。另一方面,大多数专业课课时删减较多,完成教学任务就已比较困难,所以大多数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一堂课45分钟基本是讲授理论知识与技能,很少能照顾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如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育人的职责与任务更无力也无心去完成。

2.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填鸭式教学,缺乏指引启发,这不仅导致学生学习无积极性、上课无精打采、课堂教学质量低下,而且不符合应用性学科的发展需求。

3.教师的知识储备与临床脱节

大多数教师多年在校内理论教学,与临床接触较少,青年教师刚从学校毕业就又直接到了学校教学,这直接导致了教师临床知识储备少,知识储备与临床实际脱节,导致学生刚进入临床时显得茫然不知所措,学生不自信、不敢动手操作或心理负担较重。

二、医院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一)、护生存在的问题

1.缺乏责任心现在学生独生子女比较多,从小娇生惯养,在护理病人过程中脏活、累活不愿干,工作中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

2.理论与实践脱节有些学生虽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中不能灵活应用,生搬硬套,遇到危重病人不知所措。

3.缺乏与病人交流沟通的技巧初到临床的护生,面对着不同文化程度和家庭背景的病人,不知如何与病人沟通,有的只会埋头操作,无任何语言交流,导致与病人或家属之间产生误会甚至纠纷。

4.重操作、轻生活护理,健康教育意识淡薄学生常常只愿意学习注射、输液等技术操作,对于翻身、拍背、晨晚间护理不愿做,健康教育意识淡薄。

(二)、临床带教老师的问题

1.临床带教老师的任命不是自始而终的,因为工作的问题可能不停的更换带教老师。导致带教老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不了解、不信任,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2.带教老师自身素质参差不齐,许多临床护士学历偏低、经验尚浅,教学经验不足。再有日常工作较多,很难集中精力钻研教学。

3.临床护士带教意识淡薄,她们的主要工作是临床护理,带教知识储备少,在授课中不能将整体护理意识融入教学中,仍沿用传统带教模式,带学生去病房传授单纯的知识与技能。

4.随着医患关系的紧张,病人对护理要求的提高,临床带教护士在有些情况下自己操作的多,护生看的多,实际操作少。并随着护士工作量的加大,指派护生跑腿打杂多,理论讲解和操作示范少。

三、对策研究

(一)、护生存在问题的对策

1.新生入学,定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如对南丁格尔的宣传教育,使学生了解、认识护士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使其做好无私奉献的心理准备。

2.改变学生思想认识的偏差,大学的专业课学习与日后的工作内容联系紧密,为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石,在大学更应努力学习,并以提高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

3.学校加强教学管理,只有严格的管理和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督促护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加强人文课程的教学(如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礼仪),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外多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性活动(如进社区普及医学常识,对常见病的健康宣教,到养老院、孤儿院看护老人和儿童),培养护生大爱的人文情怀。

(二)、教师存在问题的对策

1.我国古代韩愈对教师的理解是"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做一名现代的高校教师,不仅授专业理论知识,更因传"杏林"之道,解学生人生之惑。一名优秀的护士,必须具备充足的护理知识、娴熟的护理技能,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才是人民心目中的"白衣天使"。任课老师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应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与护生灌输做为一名护士应具有的责任心、爱心,不怕苦、不怕累、甘于奉献的精神。

2.鼓励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结合护理学科的特性,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提高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效率,不仅授之鱼,还要授之以渔。

3.学院制定相应的政策并鼓励教师定期到临床实践,只有教师与临床零距离接触,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才能培养出临床乐意接受的合格的护生。

4.医院严格选拔带教老师,带教老师的素质要求:丰富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护理技能、高度的责任心、积极的进取心。定期培训,培养其教学理念和方法,以保障临床教学质量。

第5篇:专业学护理范文

关键词:护理;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案例设计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大高校掀起了课程思政的建设热潮。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更是提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医学微生物学作为医学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生覆盖面广,该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受到了高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在知网进行检索,2017年1月至2021年8月有关“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的文章有29篇(12篇为病原生物主题),发表于核心期刊的只有1篇。这些研究多集中在课程教学目标制定、思政元素挖掘、思政案例设计、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反思等方面。思政元素主要包括爱国情怀、科学素养、人文素质、生物安全防范意识、职业道德等,思政案例主要包括基于以上思政元素梳理出的医学微生物学发展史上的科学家故事、学科进展、人类生活事例或社会热点事件等。虽然从宏观来看,对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元素和思政案例的研究已有很多,但是这些研究适用于基础医学等所有医学类专业。从微观来看,它缺乏对医学大类专业下属的小类专业的侧重性。每门课程在所属学科专业的知识体系中都发挥着特有的功能和作用,如果无法很好地基于每个专业、每门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挖掘其实施课程思政的契合点、侧重点,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课程思政仅仅是简单作业、生搬硬套和不相适应的随意嵌入,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也就大打折扣[2]。因此,本文积极探索适用于护理专业的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元素及案例设计。下面介绍几个可在护理专业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融入的思政元素及案例。

1践行人文关怀理念,做有温度的人

1.1设计理念

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本质和精髓,是培养护生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加强护生人文关怀教育上[3]。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与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的职业诉求相契合[4]。因此,通过相关内容的案例情景教学,加入护患沟通、病患安抚、健康教育等模拟环节,使护生运用医学微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在护理工作中践行人文关怀理念。

1.2案例内容和实施办法

在讲解医学微生物学某些病原体的标本采集和治疗原则时,教师给出一个临床案例,然后组织护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患者、家属、护士,培养护生的交流沟通能力,践行人文关怀理念。例如,讲解结核分枝杆菌的标本采集时,针对肺结核、肠结核、肾结核等不同患者,要求患者分别留取痰液、粪便、尿液。这时便可开展案例情景模拟,使护生了解如何有效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以留取正确的标本。另外,在抗结核治疗中倡导“早期、联合、足量、规范、全程用药”,而目前结核病的社会歧视是造成患者拖延就诊或影响患者全程规范服药的原因之一,患者及其家属常有自卑、沮丧心理,通过案例情景模拟,护生便可练习如何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如何帮助他们解除对结核病的忧虑,从而提高用药的依从性。再如,对乙肝或HIV患者进行标本采集和治疗时,有的护生因害怕职业暴露而避免与其接触或戴有色眼镜看待这部分患者,这时可以开展案例情景模拟,引导护生正确接诊并平等对待这类患者。另外,乙肝或HIV患者得知自己被感染后,常自暴自弃、放弃治疗,在情景模拟中,护生可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关爱帮扶和健康宣教,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使其坚持治疗和定期复查。

1.3启示

护生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必不可少。在对患者进行标本采集和治疗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人文关怀。通过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案例情景模拟,一方面使护生践行人文关怀理念,成为一名有温度的人,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

2严谨慎独,避免医院感染

2.1设计理念

从南丁格尔时代至今,护理工作一直秉承严谨慎独的工作理念[5]。护士每天面对着病患,稍有不慎可能会导致自己的职业暴露或患者感染。医学微生物学涵盖感染性疾病的理论和临床实践,还涉及医院感染、生物防护等问题,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的桥梁学科之一[6]。本案例通过介绍与护理工作相关的临床医院感染案例,启发学生今后开展临床从事护理工作时须做到严谨慎独,严格遵守护理职业规范,安全有序地做好自我防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发生医院感染。

2.2案例内容和实施办法

在讲解医学微生物学某些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时,根据护理专业特点可知,在临床上与相关病人或含病原体的阳性标本接触是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在此可引入临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相关案例及文献资料,启发学生养成严谨慎独精神,避免发生职业暴露。如讲解狂犬病毒的传播途径时,可引入2014年发生的一起集体性狂犬病职业暴露案例[7]及2020年12月由苏克文撰写的一篇题为“95例狂犬病职业暴露分析[8]”的文献资料,介绍医护人员的狂犬病职业暴露途径。上述文献总结了95名医护人员(医生30名,护士61名,其他人员4名)的狂犬病职业暴露途径,其中7名是因利物(如狂犬病患者用过的针头)刺伤而引起暴露,88名为接触暴露(如护理时只戴口罩而未戴手套,被患者的唾液污染或皮肤被患者抓伤)。通过相关案例讲解,引导护生做好自我防护,避免发生职业暴露。在讲解消毒与灭菌、医院感染等章节内容时,可引入案例,说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启发学生养成严谨慎独精神,规避不必要的医疗风险和医患纠纷。2017年1月26日,浙江省中医院发生一起重大的医疗事故。该院一名技术人员违反“一人一管一抛弃”的操作规程,反复使用吸管致使多名治疗者感染艾滋病病毒。2019年4至5月,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致使69名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肝。该事件暴发的原因包括:传染病患者未按要求在隔离透析治疗区进行专机透析,隔离透析患者和非隔离透析患者在不同透析治疗区之间流动,混用透析机;各透析治疗区未做到护士与所用透析机的相对固定;未落实手卫生制度,存在以使用手套代替洗手的现象;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力,环境及物表保洁不到位。2019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暴发了一起肠道病毒(埃可病毒11型)医院感染事件。该事件暴发的原因包括:该院部分喉镜、雾化机等医疗用品和设施的清洁消毒不规范;配奶过程存在洁污交叉、日常消毒和感染防护工作不到位等问题。

2.3启示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医务工作者容不得半点马虎大意。通过开展医学微生物学案例教学,启发护生养成严谨慎独的精神,防范因不慎操作引起的医院感染。

3倡导文明礼仪,共筑和谐文明社会

3.1设计理念

文明礼仪是建立和谐关系、良好社会风气的前提,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2004年,国务院印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礼仪教育列为当代大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9]。具有文明礼仪,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可引入与护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案例,培育其文明礼仪意识和行为(如不随地吐痰、使用公筷公勺等)。

3.2案例内容和实施办法

在讲解结核分枝杆菌的抵抗力时,可知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在干燥痰中可存活6~8个月,若黏附在尘埃上可保持传染性8~10天。在此可引入“抗战时期重庆取缔随地吐痰之缘起”[10]的案例。民国时期,有限的医疗卫生条件导致肺结核的治疗效果不尽理想,为有效预防肺结核感染、塑造国人良好的卫生习惯,社会对随地吐痰这一陋习极尽批评。抗战爆发后,成立了重庆市公共卫生运动委员会,并联合多个机关组织开展了一场取缔随地吐痰运动[7]。通过该案例的讲述,引导学生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在讲解狂犬病毒的致病性时,可知其引起的狂犬病病死率几乎为100%,其他携带有狂犬病毒的动物(如猫等)也能使人感染,故关键在于预防。在此可引入“徽州宴老板娘遛狗事件”,引导学生明白宠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但是一些养宠物的不文明行为(如遛狗不牵绳、不给宠物定期打疫苗等)会引发狂犬病传染和邻里纠纷,文明养犬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是个人素质的综合体现[11]。在讲解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性时,可知传染源主要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其主要通过经口途径传播。《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12]一文明确提出,对家庭成员进行宣教,提倡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如增强使用公筷、公勺的意识,提倡分餐制,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品和饮用受污染的水等,有助于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通过该案例教学,可提倡学生使用公筷、公勺,文明用餐,为自己和他人健康提供一份保障。

3.3启示

作为大学生,对文明礼仪不能忽视。通过医学微生物学相关案例教学,启发学生要从自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一个讲文明、有道德的人,为共筑和谐文明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4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科学精神

4.1设计理念

在医学微生物学发展史上,有无数先驱为消除人类病痛和防疫事业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可引入科学家的生动案例,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2案例内容和实施办法

医学微生物学发展史上出现的爱国科学家有很多,很多文献[13-14]均有报道。例如:童村教授实现了青霉素的国产化,体现了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伍连德临危受命回国,带头运用科学手段抗击东北鼠疫,体现了爱国奉献、崇尚真理的精神;顾方舟以身试药,研制疫苗糖丸,攻克脊灰,体现了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很多,可将此类案例整理成案例库,并上传至智慧树线上教学平台,供教师课上教学或学生课后阅读。

4.3启示

虽然科学家的先进事迹离我们有距离,但是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科学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追求的。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具备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敢于创新、敢于质疑、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4]。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