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专业技能论文范文

专业技能论文全文(5篇)

专业技能论文

第1篇:专业技能论文范文

1.1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工作预期相差较远

一方面很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仅仅注重对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讲解,且教师对于知识的讲授也普遍浅显易懂,不能深入挖掘学生对于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常常忽视对学生一般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已知知识的基础上,对于未来工作的预期相对较高,而忽略了实际社会情况,与工作职位情况,从而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与工作预期相差较远。

1.2学生程度参差不齐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情况本身就存在缺陷,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有限,同时计算机的专业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知识专业性较强,所以,如果教师不能找到一个相对适合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模式,该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就无法得到提高,从而也不能满足与该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要求。

1.3学生顶岗实习效果一般

通过顶岗实习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尤其是对一般职业能力及专业能力的培养。但针对于计算机行业的特点,一般企业对学生要求较高,且同一实习单位能够容纳实习学生的数量有限,致使学生在实习阶段很难遇到较为合适的企业与岗位,从而导致学生顶岗实习效果一般,错过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

1.4不注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般高职院校仅在最后一学年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学生即使学习了相关内容,但在短时间内确难以形成变化,从而错过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最佳时期。最终导致学生对于职业生涯普遍认识不高,最终降低了其职业能力。

2.培养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相应对策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与问题,而这些正是笔者所要探索的,但是仅仅发现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在问题的基础上为培养、提高其职业能力提供相应的对策:

2.1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学生一般职业能力的培养

首先,学校应帮助教师多开设第二课堂,选修课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课后活动;其次,帮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分配给学生相应的项目,教师帮助学生共同完成该项目,在学习之中逐渐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作好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工作;最后,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遇到挫折时的承受能力。

2.2开展课程改革,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方法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分组实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分组内都能找到对应岗位,确保其参与到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享受学习的过程。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基础知识构造,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建立实践之前的知识储备。

2.3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有效性

加强校企合作,开辟校外实习、就业基地,提高对于学生实习工作的重视,积极为学生寻找较为合适的企业与实习岗位,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实习阶段,从而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有效性。

2.4注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建议在新生入学初始,就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还可以通过邀请企业人员或往届学生到校开展关于专业发展,就业前景、企业文化等专题介绍,使学生对以后要从事的职业有所了解,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职业规划体系。提高学生对于职业能力的认识,提高学生对于培养自身职业能力的热情与积极性。

3结语

第2篇:专业技能论文范文

1.1开发具有“创业导航”功能的课程

开发具有“创业导航”功能的课程能帮助学习明确创业方向,提升学习兴趣,使学生创业计划纳入到职业规划中,使学生尽快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降低学生向创业人员的转型期。笔者认为该课程应涵盖专业知识、管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具有“创业导航”功能的课程应与传统“灌输式”教学不同,应是一门能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的课程,通过参与实践活动的进行学习和锻炼,验证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该类课程应独立于教学大纲的一般要求之外,且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实践能力提升为驱动,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总结,为学生搭建一个总结和反思的平台,对学生的创业能力进行评估和引导。其次,学习其他院校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该类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一些教学内容。同时向学生适当传授一些现代企业的管理经验,增强学生对企业管理机制、制度的了解,增强学生对创业环境的认识。最后,应多举办一些实践活动,比如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挂靠一家计算机企业进行定点实习;邀请专业人士开办专题讲座或与座谈;从大一入学开始辅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邀请本专业优秀毕业生返校,现身说法对学生进行创业引导等,增强学生对创业环境的认识。

1.2注重学生计算机学会的建设

学生计算机学会是一种学术性的学生社团组织,具备完善的活动章程、众多的实习渠道、合理的组织结构,并有专业老师的辅助和校方的支持,是实践计算机理论的理想平台。为提升学生的计算机职业素质,可借由这个平台定期出版计算机学会会刊,鼓励会员进行投稿,让学生在征文写作的过程中,对计算机领域经典案例、前沿动态、理论有一个更深的了解。为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无论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还是会刊的主编、副主编、编辑等职务,均应定期选举。此外,学生计算机学会应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一些专题活动,如邀请计算机企业成功人士开展专题讲座;举办以专业学者为核心的座谈会;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高校计算机策划大赛;承接校外力所能及的策划方案、数据统计、调研等专项课题;围绕计算机领域热点话题举办专题辩论会。在计算机学会的日常活动中,学生不但要承担学会分配的各项任务,还应有意识进行学习和总结,通过和外界进行接触和合作,不断优化整合自身的知识结构,消除认识误区,提升职业素质,认识到自己的专业特长及不足之处,并据此对职业规划进行调整。不过,计算机学会的运行需要足够的权限、适当的场所和一定的经费支撑,除了校方给予足够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外,也应鼓励学生寻求校方企业或合作单位的赞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科研的作用。此外,老师也应引导学生对活动章程和管理制度进行完善,适当的情况下可直接参与到管理和决策中,保证学会能健康积极地发展。

1.3建立体系化的学习团队

学习团队是学生计算机公司、学生计算机学会及具有“职业导航”功能的隐性课程的集合,是上述课程体系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笔者认为,学习团队的首要目标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寻找更多的实习平台,其次是对各个隐形课程进行管理,扩展学习空间、提高专业水平,提升团队凝聚力。最后是提升各隐形课程之间的互补性和通融性,实现隐形课程的体系化、常态化的发展,对比,可尽可能争取学校的政策支持和社会的资金支持,制定有针对性规章制度,为学习团队的建设保驾护航,寻求校友、企业等社会捐赠,为团队学习的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有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就可以对现有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也可以从社会上外聘有实力、综合能力强的指导教师,优化隐性课程群的上层组织结构。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团队所承接的计算机项目可能与对应时段的教学内容很难吻合,继而产生脱节的现象,如果很难从外部企业中寻找到相匹配的计算机实习工作,那么可以对教学进程和教学任务做出一些适当的阶段性调整,使教学内容主动匹配所承接的计算机项目,避免出现计算机项目所要求的专业知识超过学习范围的窘境,计算机项目完成后,可对拉下的课程进行补充,既要满足实习的需要,也要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学校应支持鼓励学习团队拥有更大的自主权,确保学习团队的灵活性。同时应认识到,如果与外部企业建立长久的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学生的实习问题、实践问题就不能得到根本性解决。企业是完全和市场接轨的实践场所,与企业进行合作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意义重大。学习团队从企业承接计算机项目,这样不仅能给教学提供一个实践场所,也可以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实习平台的构建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也许很小的一个问题就能打消企业合作念头,比如利益期望与可能的实际获得差别较大、利益分配不均,多与利益分配有关。如果一直不能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平衡点,那么企业就不会再提供场地、设配和资金支持,或者学习团队不再向企业提供人员、技术和知识支撑。对此,学习团队应按着市场现有的规则本着相互谅解和双赢的态度与企业展开真诚、建设性的交流和沟通,避免彼此期望差对双方合作意向的影响,尽可能摸索出双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分配原则,这样就可以为学生提供长期的实习场所。

2结语

第3篇:专业技能论文范文

本次,我们共对河北区域内的71家IT行业的用人单位进行了毕业生职业能力和就业力的需求调查。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纸制问卷及网络问卷)、见面访谈和电话访谈三种方式。共涉及大型企业20家、中型企业12家、小型企业30家、微型企业9家,共计71家企业。71家被调查者中,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共8人占总调查者的11.27%,中层管理人员29人占总调查者的40.85%,负责招聘的专员共34人占总调查者的47.89%。针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类要素的排序中最重要的是专业技术类知识,其后依次为基础理论类知识、人文类知识、法律法规类知识和科普类知识。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技术类知识的需求较其他类知识的需求更为突出。在态度类因素的设置中,按照重要程度依次是责任感、正直诚实、勤奋敬业、抗压力、自信心和竞争意识。调查中我们发现,用人单位认为部分高职生责任感不强,在工作中总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更看重个人价值。有时,有的员工一份工作说不做就不做,给企业的用人计划造成不良影响,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流失,进而对项目产生进度、成本、质量等一系列风险,最终让企业对毕业生的表现不放心。另外,不同规模的企业对排名前几项的就业力要求基本相同,但相对重要程度略有差异。规模在千人以下的中小微企业更加重视倾听能力和忠诚度,而员工人数在千人以上的大规模企业更了重视团队协作能力、抗压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招聘时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因素依次为人品、能力经验和学历。绝大部分的用人单位不再只是盲目要求员工的高学历,而是更重视员工的责任感、人品和能力,责任感和人品成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因素,希望员工可以德才兼备。

2高职学生需要提高的就业能力

从71家用人单位的调查中,我们统计出用人单位眼中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欠缺的就业能力。针对大学生最需要提高的方面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依次为综合素质、合作能力、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心理素质。用人单位最看重员工哪方面的能力的统计中,结果依次为解决问题能力、踏实敬业、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工作中最欠缺的能力是依次是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执行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工作进度控制能力、风险识别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统计结果表明,用人单位最希望毕业生提高的是综合素质,最看重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毕业生最欠缺的也是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

3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

用人单位认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依次是:在大学期间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调整个人心态降低择业标准、学校和

社会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服务、有效的面试技巧。用人单位认为学生上学期间更有利于提高职业能力的活动依次是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社团活动、创业活动、担任学生干部。调查表明,我们需要在学生在校期间多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训使学生在学校就能熟悉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能尽早学会适应企业文化,完成学校与工作单位的对接。在进行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中,68%的受访者都提到毕业生的心态问题。他们提到高职生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和社会经验,但就业的期望值却很高,大部分毕业生的个人价值追求与现实岗位差距甚远。他们用主观的个人理想以及经济利益来支配、选择就业,好高骛远。而当企业实习中的现实与他们的理想产生偏差时,更多的又在选择逃避。针对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及就业力的需求,我们认为提高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及就业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责任感、解决问题能力、抗压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都属于人文素质的范畴。让学生懂得对工作负责,对他人负责,对自己负责,能耐受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学会努力钻研,善于与人沟通都是非常必要的。而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却是严重缺失的。将人文指导的技术和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将企业对人才的人文素质要求融入项目教学过程,提高学生个体就业和职业发展的一种综合素养,达到人才素质培养的全面提高。使用人文指导的技术和方法展开项目教学,教师言传身教。除了关心学生的技术问题外,还对其进行人文关怀及人文风险控制。

2)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选择合适的实训项目,为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分工到人,责任到人。采用分层教学,对课程内容设置必选和可选内容供不同水平的学生自由选择。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IT项目管理中对员工的沟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等技术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就业力。模拟企业的项目运作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熟悉实际岗位的工作流程,逐步规范操作流程,让学生提前进入准IT人的角色,令学生更适合市场需求。进而推进高职课程模式。

3)加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

有一部分学生碰到困难就逃避,意志力薄弱,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对抗挫折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锻炼非常有必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在一旁引导学生,不直接对问题进行解答。当发现学生退缩或逃避时,给予必要的鼓励和指点。

4)对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进行改革

第4篇:专业技能论文范文

1.1课程体系设置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1.1重理论轻实践。由于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所以,各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为了增加就业率,几乎均把会计考证课程作为重中之重的课程来对待。但三门会计考证的核心课程—《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过于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情况比较严重,而且考试难度呈逐年加大的趋势,对于学生的专业学习造成较大困扰。在实际工作中,虽然中职会计专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但由于教师及实训条件的限制,在整个课程体系的设计中仍然以理论教学体系的设计为主,加上传统惯性思维的作用,在实际执行教学计划过程中形成一种“理论偏好”,教学中重理论教学轻实践。

1.1.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虽然很多中职学校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加大了实践教学的课时,但是实践教学多数是在理论教学结束后,如进行整周集中实训,毕业前进行校内会计综合模拟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即专业课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学习是分开的,学理论的时候没有联系实践,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学生所学理论忘记了很多,再加上时间有限,因此,很难达到理想的实践效果。

1.2传统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我国传统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的禁锢,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现在,虽然很多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对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进行了开发,但尚停留在研究试点阶段,在教学中主要沿袭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单向传输式教学方法,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以学生为主的、不做太多教师预设的互动、自我展示的教学模式几乎没有。这种以教师为主或者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不能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导致学生参与意识淡薄,缺乏进取精神,抑制了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湮灭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2培养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建议

2.1转变教育观念,营造创新教育环境

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人们在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实施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观念的转变,确立起相应的新理念。要树立创新的人才观、学生观、教师观以及学校观。

2.1.1建设创新性师资队伍。作为教师,要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和开放教育的新型教育理念。不管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要取决于教师的工作、教师的态度。教师素质在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活动中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创新思想的启迪和熏陶,以调动学生的主动行为,更好地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与实践,没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是难以开展创造性教学的。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倡导教师教学应以独特的教学风格进行创新教学,要善于启迪、诱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塑造学生的创新品格。

2.1.2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造精神。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以教师应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具有丰富个性、具有生命色彩的主体,而不是消极的被管理的对象。也不把学生当做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让学生真正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任务学习等多元化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2.1.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职学校应该把建设重点从硬件建设逐渐转移到软件建设上来,更新教育理念,努力给他们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把创新作为一种校园文化,加强创新意识宣传,在校园里形成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支持和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2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职学生的好奇心大,喜欢新鲜事物,喜欢动手操作,所以教师应该珍惜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创造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激起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激发探索未知的欲望,诱发创新意识。在会计专业课的教学中,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提纲式教学法、讲练结合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图示法、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会计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在《经济法》、《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等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过程,可以采用案例教学,也可以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并巧妙地把问题楔入课堂,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新。而《基础会计》等专业课程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边学边做,在操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3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创新能力会计专业由于其本身具有实践性强和操作性强的特点,所以实践教学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实践教学是在学生理解并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在实践中强化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

2.3.1构建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校内与校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手工操作与电算化操作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除了基本技能训练(珠算、点钞、书写规范等)、专业单项技能训练(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模拟实训)、综合应用技能训练毕业顶岗实习外等,应将ERP沙盘实训、SYB创业课、社会调查纳入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2.3.2开展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引导和开展第二课堂,为学生培养专业兴趣、拓展专业知识、开阔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思辨评判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搭建广泛的活动平台。

①成立专业性社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沙盘社团,ERP沙盘是通过直观的企业经营沙盘,来模拟企业运行状况,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感受一个企业经营者直面市场竞争的精彩与残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综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②开展各类技能竞赛活动,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开展会计基本技能比赛(点钞、珠算、会计字书写、小键盘录入等)、会计专业知识竞赛、沙盘比赛和参加各类社会调查等活动,有利于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和创新技能的拓展。

第5篇:专业技能论文范文

关键词:基层档案工作者;专业技能;提升

近年来,随着新修订的档案法的颁布实施,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纪守法,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其中档案专业人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定专业技术职称。”这有利于档案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提升,特别是在基层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他们是档案收集、整理、开发利用的实践者,如何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使之能与现在快速发展的档案管理工作相适应,这是一个让人值得深思的问题。

1影响基层档案工作者专业技能提升的主要因素

1.1缺乏学习时间

当前,基层档案工作者专业技能提升存在的困难由诸多因素决定,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缺乏相应的时间来提升自己的档案管理专业技能。众所周知,基层档案工作者多数处于基层档案管理一线,每天面对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的是事关群众利益的档案查询、查阅等基础服务性工作。工作性质决定了,基层档案工作者必须长年累月地身处一线,忙碌的工作,繁琐的事务,决定了他们没有相应的时间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宁德市自然资源系统为例,目前从事自然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档案员,只有宁德市自然资源局市本级下设有宁德市自然资源档案中心。该中心核定的事业编制虽有3人,但实际仅有1人从事专门的自然资源档案管理工作,面对的是局机关文书档案和专业档案的查询、查阅以及涉及机构改革原市国土资源局、原市规划局档案的查询、查阅工作,可以说每天工作业务量都爆满,从早到晚都是忙碌不堪,根本没有空闲时间提升自己的档案专业技能。如果说专业的档案管理中心的档案管理员都没有相应的时间来提升自己的档案管理专业技能,那么其余各县(市、区)的自然资源档案管理员们的情况更是可想而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县(市、区)的自然资源局虽然设置有档案室,但是档案室大多是隶属于办公室的内设机构,没有设置专业管理自然资源档案的机构。而各县(市、区)的自然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大都依托于办公室人员兼职管理,工作人员也并非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往往忙于办公室其他业务工作,档案管理属于兼顾。这很容易造成非专职人员管理自然资源档案,他们平常会更专注于自身的业务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的档案管理专业技能。

1.2缺乏经费保障

如果说没有时间来提升自己的档案管理专业技能是基层档案工作者专业技能提升存在的困难中最为重要的因素,那么缺乏相应的经费保障则是基层档案工作者专业技能提升的“拦路虎”。目前,基层档案工作者专业技能提升最经常采用的方式是参加档案专业继续教育培训,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应不少于90学时,其中,专业科目一般不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国家机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所需经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虽然相关的法规中规定了参加继续教育的相关费用可以给予报销,但是在基层工作实践中,继续教育费用存在报销难的现象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地方和单位的财务报销制度都认为参加档案继续教育纯属个人为职称评审、为个人职业技能提升服务,不予报销相关费用。以福建省档案继续教育为例,每年省档案局都会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授权福建省档案学会公布年度继续教育培训的计划和继续教育培训班办班的时间,极大地方便了基层档案工作者通过继续教育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根据文件规定,档案继续教育每年的专业学时不得少于60学时。但在实践操作中,福建省档案学会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班往往不能一次性获取60专业学时,这和其他职业的继续教育能一次性获取60学时有所区别,档案继续教育至少需要参加两次继续教育培训班(一次网络继续教育和一次脱产的面授继续教育),才能完成年度继续教育的学习任务。虽然每次继续教育的费用按照课时收取已经尽量降低了(特别是疫情以后普遍采用了远程互联网视频上课的继续教育模式),但是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费用对于基层档案工作者浅论基层档案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提升文/余松艳兰台纵横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特别是继续教育的脱产面授培训班不仅仅涉及继续教育费用还涉及餐饮、住宿等各项费用。不同单位对于参加档案继续教育培训是否给予报销,不尽相同。如果在行政机关或者事业单位,继续教育费用报销还相对顺畅,但是在学校、医院等地方,基层档案工作者往往都需要自行支付参加档案继续教育的费用,虽然每年花费的继续教育费用仅为几百元,但是长此以往,也严重影响了基层档案工作者提升自己档案管理专业技能的积极性。毕竟参加档案继续教育的花费不是一次性投入,需要的是每年都参与学习的持续投入,这对基层档案工作者的收入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长年累月的自掏腰包支付继续教育的培训费用,对于基层档案工作者提升专业技能是一个不小的影响。

2提升基层档案工作者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

针对当前基层档案工作者专业技能提升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加以解决。

2.1参加档案继续教育

这是基层档案工作者提升自己的档案管理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应做到:一是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完成年度的档案继续教育学习任务。当前,基层档案工作者工作繁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况,一时难以马上改善,但还是建议基层档案工作者保留有适当的时间来参加年度的档案继续教育。以福建省2021年档案继续教育为例,每年档案学会公布的继续教育培训时间都间隔较长,2021年档案学会公布的网络继续教育培训时间长达6个月以上,也是充分考虑到广大基层档案工作者平常事务繁忙,在注册报名后规定时间内学习完所有的课程并通过结业考试,即可获得继续教育证书。如果基层档案工作者白天忙于工作无暇认真观看继续教育课程,可以在晚上或者周末双休日空闲时间观看学习的视频课程。特别是现在档案继续教育均采用网络视频形式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只要有网络信号和手机或是电脑,就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并且视频学习还支持“视频回放”功能,这样对于基层档案工作者来说具有极大的好处,对于学习中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可以进行“回放”,通过反复学习尽量搞懂。特别是近几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继续教育的面授培训班均已停办或者改为网络视频直播,今后利用网络视频培训的继续教育课程将成为档案继续教育的主流趋势,为此,广大的基层档案工作者一定要克服学习时间不足的困难,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进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二是端正学习态度,保质保量地完成年度档案继续教育学习任务。目前基层档案工作者参加档案继续教育的模式大都是进行互联网远程视频学习,虽然互联网远程视频学习存在不限时间和地点,不限制学习工具,有网络信号和电脑或是手机就可以进行学习等诸多优点,但是也存在着教学互动性不强、无法兼顾到学员学习情况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在基层调查中,我们普遍发现常常是基层档案工作者一边开着手机或是电脑,挂着网络学习视频课程,一边自己却忙于手上的查档工作或者其他琐碎事务,往往是到了学习视频课程的结束,还是一点档案管理专业知识都未学到,而到了结业考试的时候,就开始通过百度等各种搜索软件来寻找试题的答案,力图顺利通过考试获取继续教育学时,而一旦考试通过,获得年度继续教育学时证书,就感觉完成任务,万事大吉。年度档案继续教育沦为刷学分获取继续教育学时,顺利通过年度继续教育学时验证的工具,基层档案工作者并未从年度继续教育中获取更多的档案管理知识,违背了继续教育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建立终身学习习惯的初衷。所以,广大基层档案工作者应从未来的职业发展和更好地推进档案事业的视角出发,端正学习态度,从切实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出发,认真参与到档案继续教育中去,提高自己的档案管理专业水平。

2.2积极参加职称评定

如果说基层档案工作者专业技能的提升离不开档案继续教育的学习,那么参与档案职称的评定则是基层档案工作者专业技能提升的一种重要途径。每一个基层档案工作者在工作中或多或少都会谈论到档案职称的评定,而档案职称的评定也可以说是促进基层档案工作者专业技能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关于深化档案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及福建省档案局、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档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档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设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四个等级,初级为管理员、助理馆员,中级为馆员,副高级为副研究馆员,正高级为研究馆员。这些不同的职称明确规定了档案工作者所应具备的专业技能资质,以及具备这些资质需要满足的条件。通过参与档案职称评审,对照评审条件,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努力改进提升。目前,我们发现很多专职基层档案工作人员对于参与评审档案职称并不热衷,他们认为档案工作相对简单,属于机关后勤部门,很多专职基层档案管理员抱着只要管好档案不丢失,不损毁就行的心态,更不要说很多兼职档案管理员,更是抱着我只是兼职工作,不需要评定档案职称,或者是我去申报经济师等其他职称更有发展前景的心态。如果从事档案管理的基层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专业的职称申报都不感兴趣的话,那么又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呢?为此,还是建议广大的基层档案工作者端正心态,积极申报档案职称评审,通过职称评审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特别是根据职称评审的条件,可以对照出自己平常工作中有所缺失的地方,逐步加以完善。尤其是在职称评审条件中明确了参评者对于学术论文的撰写和发表的要求,虽然在基层档案工作者中学术论文的撰写一直是“老大难”的问题,很多人职称评审最终卡壳在学术论文的撰写上,特别是很多年龄较大的基层档案工作者,虽然工作经验较为丰富,实践中档案管理水平也较为高,但是学术论文的撰写一直是让其困扰的难题,“不会写不知道怎么写”,也是基层档案工作者学术论文撰写中面临的困境。为此我们建议基层档案工作者在实践中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汇总相关经验和做法,努力将工作实践与档案学术研究相结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学术论文,这样才能顺利通过职称评审。也正是有了档案职称评审制度,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基层档案工作者在工作之余,在实践中不断地沉淀总结反思,不断地努力学习,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2.3积极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实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