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等中医教育课程研究3篇

高等中医教育课程研究3篇

高等中医教育课程篇1

摘要:本文在分析现行高等中医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之上,阐述了教学学术思想对中医教学评价的根本性促进作用。认为要更加有效的提升高等中医教育的教学质量,应以教学学术思想为主导,提高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加强和完善教学评价,实现教学学术与教学评价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中医教育;教学学术;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是评估高等中医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中医学以其博大精深的理论内涵、独特的构建体系、丰富的医疗实践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当今时代,如何培养更加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高等中医人才,如何将伟大的中医事业继续发扬光大,这一切都是高等中医教育必须肩负起的时代使命。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因此必须常抓不懈,务真求实,不断提升。所谓教学评价主要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发挥着测评、反馈、调整、改进、沟通等多重作用,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迄今为止,教学评价仍是评估高等中医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2现行高等中医教育中教学评价体系的问题与不足

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其根本目的主要是通过发现和查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及不足,对教师教学执行情况、教学过程实施情况、教学质量优劣、教学效果好坏进行评价和指导,以促进教学情况的改进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现行中医教学评价体系在提高中医教学质量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2.1尚处于形式化阶段,内涵及质化评价不足

我国高校尤其是科研型大学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普遍存在。受大环境的影响,高等中医院校也毫不例外。科研论文,科研经费等数量化指标同样也已成为评判高等中医院校优劣等级的主要标准。高等中医院校在屈从于这类量化排名的同时,把这种压力以学校制度的形式转移到教师身上。加之科研经费,科研论文及学术著作的数量和质量在职称评审标准和考核标准中所占有的绝对权重,多数教师不得不把精力集中在拿科研项目和搞课题研究上,也就无法真正投入到教学当中[1]。且中医教学任务艰巨,人才培养周期漫长,现行高等中医教育的教学评价体系并没有带给教师足够的内驱力。这一切使得原本就属于外在形式化的教学评价更加流于形式,如目前高等中医院校的教学评价主要还是停留在教师有无按时上课,教材内容是否熟练,教学材料是否完备等表面内容上。而对于教师是否真正教授了中医学知识,是否培养了学生的中医思维,是否重视教书育人等深层次的内涵化的质化的问题则鲜有探及。

2.2沟通渠道不畅通,教学评价效果欠佳

目前高等中医教育教学评价过程虽然形式不一,但总体来看,主要还是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高年资教师或学校教学管理者听课后,给出的对于教师教学的评价;另一部分为学生评教给出的评价。从前者来看,受评价与被评价双方年龄的差异,所处地位角色的不同,以及知识教育背景的不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二者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且由于时间和场合的限制,在短暂的时间和有限的授课内容范围内,双方一方面无法进行有效沟通,另一方面,即使有所沟通,也很难快速达成明确的共识。此外,多数教学评价是以分数表现出来的数字形式并未深究,也未及时进行现场反馈和沟通,也就根本无法实现对被评价者的有效指导。另外一部分由学生提供的评价成绩,因受到学生知识水平和眼界的限制,也还是以学生主观印象为主的。在生源不断增加,教师教学任务与日俱增的现状下,师生双方也很难实现及时有效的沟通。这样的结果已然背离了教学评价的初衷,也使得教学评价的效果大打折扣。

2.3评价形式过于单一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

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无论是其理论体系,还是其研究方法,均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目前大学内的教学评价主要还是以不定期的听课为主,教学检查,教学竞赛等其它形式为辅。高等中医院校中的教学具有教学任务多样性,教学过程探索性,教学内容高深性,教学对象差异性,教学情境复杂性等特点[2]。这一系列特点表明,中医的教学评价也应是多层面多角度的。现有的相对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根本无法反映教师授课的全貌。

3教学学术思想对高等中医教育教学评价的作用

上述状况的存在是因为教学评价始终隶属于教学管理层面,并未与教学本身实现融合,因而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外因只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或者说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需要教学评价,更加重要的是必须让教师自身明确: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中医教学是一个更大更难的课题。换言之,教学也是学术,中医教学则是学术中的学术。

3.1教学学术思想的提出

教学学术思想最先是由美国教育家厄内斯特•博耶通过对大学重视学术研究忽视教学现象的反思提出来的。博耶认为,大学里有关学术的内涵不应仅仅指专业的科学研究,而应该包括探究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知识的学术和传播知识的(教学学术)学术,四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在国内,有学者将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定义为:大学教师在其学科领域进行教学时通过教学研究合作交流反思实践等活动表现出来的发现综合行业应用的能力[3]。教学学术正逐渐成为一项国际性的高等教育改革运动。可见,教学学术思想将教学定位为学术,要求教师对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公开,与同行进行交流,接受同行评价,并让同行在此基础上进行建构。这势必从根本上促进教学督导,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4]。

3.2教学学术思想对高等中医教育教学评价的根本性促进作用

3.2.1教学学术思想从根本上重视教学,是内涵的质化的中医教学评价在教学与科研者之间如何取舍是包括高等院校在内的高校教师长期以来直面的难题。在现行学术评价风向标的作用下,为提升自身的学术地位与经济收入,多数教师不得不把精力集中在拿科研项目和搞课题研究上面。这导致中医药大学最基本的职能—中医教学的地位日益衰退。而教学学术思想则为中医高校教师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最佳的切入点。首先,教学学术思想认为知识的传播是一门需要认真研究的学术工作,即教学也是学术工作,教学研究的是如何才能更好的传播专业高深知识。可见教学学术思想充分肯定了中医教学为中医药大学的最基本职能。其次,教学学术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教学学术评价。教学学术评价包括对教学工作的评价(如教学目标与设计,教学内容与准备,教学方法与程序,教学效果与评价等)及对教学可见成果的评价(如课件,会议论文,发表文章,专著等)两部分[5]。此观点表明教学学术思想是沟通中医教学与中医科研的桥梁,有助于恢复中医药大学中中医教学的中心地位。这为中医教学评价的有效顺利实施奠定基础,从而将中医教学评价的意义提升到更高的层面。它不再是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师实施的消极被动的考评,而是有效推动中医教学,提升高等中医院校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学术化的重要手段。或者说教学学术是内涵化的质化的中医教学评价。

3.2.2教学学术思想有助于沟通,是畅通化的中医教学评价教学学术思想在认同教学本身是学术,高度重视教学的同时,还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教学学术责任感。如美国著名学者唐纳德.肯尼迪,在其著作《学术责任》一书中已详尽的阐释了高校教师学术责任所应包括的内容,即教学的责任,培养的责任,指导的责任,服务的责任,研究发现的责任和学术成果发表的责任[6]。即教学作为一种学术性的事业,要求教师能迅速掌握新的信息,沉浸在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的同时,要努力构建教师和学生,甚至与整个社会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的桥梁。因此,高等中医院校的教师也应从教学学术责任的角度善意理解学校的中医教学评价工作,支持、配合评价工作,并积极主动与教学评价人员交换意见,就教学问题进行了解和沟通,共同商定解决办法。教学评价人员则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高度理解任课教师,及时反馈评价意见,创造和谐而富有成效的评价过程。最大限度地促进评价与被评价两个主体间教学利益共同、思维方式趋同、价值取向相同的工作作风,由此进一步引起社会和学校对教师教学学术的重视。通过良性循环,一方面使得教师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中医教学评价。另一方面,使教师的教学责任意识和教学学术水平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动中医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且高度强调“和”的中医思维、诊疗模式,更加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双方构架起知识、情感等多维度的沟通桥梁。在此基础上,学生才可能更趋于客观地对授课教师作出评价。因而可以说教学学术思想是畅通化了的更有效的中医教学评价。

3.2.3教学学术思想促进教师全面专业化发展,是多种形式的综合性的中医教学评价我国大学的教师几乎不需要经过什么特别的教学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就能较顺利的进入大学,或者说大学教师是以学者的身份,而不是以教师的身份走上大学讲台的[7]。这种现象在高等中医院校中更加明显。它导致中医药大学的教师更重视专业领域知识的深厚,忽视了对如何教授中医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和深刻理解,更不能全面发展。教学学术思想在扩大了学术范围的同时,认为中医教学是值得研究的高深学术活动。为此,教师不仅要跟踪本学科前沿,不断教学实践和磨练,还要通过各种类型学术交流活动,进行学科的学习及有效学术交往,才能促进学术创新。这一切不仅可促进教师全面专业化发展,而且可使原本被动的旨在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评价变成教师主动的多元化的探究过程。从这一角度来看,教学学术思想是多种形式的综合性的中医教学评价。同时对于外在的中医教学评价而言,本身也不应拘泥于单一的形式。可从多层面多角度进行。如学生访谈,抽查学生作业,组织观摩教学活动,设立教学改革奖项等。综合多环节,才能较为客观的反映问题。总之,应用既“育人”又“育才”作为高等中医教育质量评判标准的同时,也应从多维度去衡量中医教师,评价中医教师的教学活动。

4教学学术与高等中医教育中医教学评价

综上所述,教学学术着眼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中医教学评价强调和关注的也是中医人才培养的质量,即二者的主旨是完全一致的。不同的是,教学学术思想把教学作为一种学术性事业,认为教学是一个能动的过程[8],强调应从学术的高度提高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而中医教学评价则是中医教学管理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说中医教学评价是促进中医教学质量提高的外因的话,那么无疑教学学术则是其唯一的内因。在中医教学提升质量过程中,应在重视教学,以教学学术思想这一内因为主导,提高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加强和完善中医教学评价,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以期更加有效的提升高等中医教育的教学质量。

作者:包海燕 崔姗姗 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高等中医教育课程篇2

中医学是中国优秀文化的精髓,随着中医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传播,中医学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高等中医教育有了相当的进展,而且培养了大批专业的中医学人才。中医学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育,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教育面临着各种新的竞争和挑战,而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份子,高等中医教育也必须改革,使其顺应时代潮流,面向世界,走向世界,培养和造就一批能够适应时展要求的适用型人才,使我国的中医这朵奇葩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因此,高等中医教育的改革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篇通过探析现有的高等中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医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改革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来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1高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总体情况是:就不同中医院校而言,目标要素大体趋同;过程要素各具特色;制度要素相对固定,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不少的创新。就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适宜性而言,已经改变了长期固定不变的局面,虽然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但其社会适应能力已经大大增强,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转变为能主动适应社会变化的颇具活力的模式机制[1]。从总体上来看,高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有了相当的进展,比如人才培养机制越来越灵活。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适应市场需求等方面还有很多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首先,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的可操作性不强,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很难被社会所认同;其次,大部分的中医院校自身陷入困境,如办学效益不高,对社会资源的利用不充分等;最后,中医和西医的教学矛盾还普遍存在,中西医各占多少课程时间和比例等存在争议,只要这些矛盾没处理好,人才培养就一定会受影响。“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广泛而深入地分析国际国内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趋势以及世界医疗模式的发展趋势的情况下适时提出的,这一模式已经得到许多中医教育管理者、教育研究人员和高等中医院校教师的广泛认同[2]。依笔者认为,宽口径是针对当前中医院校人才培养中专业设置过窄而提出来的,人才的培养要有全面性,要有比较全面的素质和技能,这也是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竞争的必然要求;厚基础,是指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和重视人才的基础知识的积累,比如通过对中医学理论精髓———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就是达到厚基础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强能力,顾名思义,就是要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中医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素质,这是顺应我国素质教育的理念而提出来的,作为中医人才也要有全面的素质,这样才能经得起社会的检验,最终实现为社会服务的理想和目标。

2高等中医教育的课程设置

中医药院校培养出来的中医人才并不尽如人意,专业思想不牢固、中医理论的掌握不深透、基本功不扎实、临床思维能力不强、动手能力差等,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这个问题的出现有着众多原因,但是高等中医教育的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3]。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一方面高度分化,另一方面又高度综合,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与渗透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也呈现出联合、交叉与渗透的趋势[4]。现代高等中医教育也应该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教育结合的综合性学科。但是在现实中的中医教育课程设置却体现出很多弊端,比如课程体系过于庞杂。课程门数多,教学时数高,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教学,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课外时间太少;重专业、轻基础,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过少。传统的中医教学未能充分涵盖人文社会学科和其它学科的内容,导致学生人文底蕴薄弱,知识结构单一,学术视野不广,缺乏思维方法的锻炼等。因此,课程的设置要注意学科的综合,同时又要注意增加一些边缘性和方法学课程。(1)要加强中医经典著作的研读。中医经典著作可以说是中医学理论的精髓,学习经典医著是系统、全面掌握中医理论的必经过程,是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中医学蕴含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孙思邈曾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指出:“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二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主张医生要博览群书。我国著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曾说:“一个有水平的中医必须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熟谙中医经典,精通辨证论治。”纵观中医发展史,有很多杰出的医家都是在深谙经典著作的基础之上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张仲景在《内经》的理论指导下,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完成《伤寒杂病论》,首创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刘完素继承发挥了《素问》中的病机十九条,强调了火热在致病中的重要作用,创立了“火热论”;李东垣根据《内经》中“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见解,提出了“脾胃论”;朱丹溪根据《素问》“阳道实,阴道虚”等理论,发展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术思想等。因此,作为一个现代中医人才,必须重点研读中医经典著作,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和发展。(2)加强医学方法论的指导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医人才,最终就是要学以致用,要会治病救人。因此,中医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光有知识没有方法及实践能力。中医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大部分学生由于受中学长期形成的形式逻辑思维影响,刚开始接受医学教育,会出现思维的一些空白点,“导致的结果就是普遍对中医理论感到茫然和困惑,诧异于阴阳五行与唯物主义理论的格格不入,感到中医十分深奥神秘,且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更有甚者认为中医是封建迷信。用这样的态度学习中医,其效果可想而知。高等中医药院校要在开展中医理论教育的同时开设中、西医方法论课程,让学生通过比较中、西医两种医学在思维方法上的差异,重点掌握中医的思维特点。明确中医理论和实践的主体在于其理论思维的特质,它所侧重表达的是生命与疾病现象的动态调节关系,而不是形态结构的实体;它所凭借的认知方法是通过传达信息的‘象’,而不是概念系统;它用以认识生命现象的思维是复杂性思维,而非线性思维。在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背景下,理解中医学的文化内涵,通过经典著作的学习,尽快建立中医思维模式,这样才能使中、西两种医学知识体系并存于学生的认知系统,不会相互冲突矛盾,从而也避免‘重西轻中’的现象发生[5]。”而中医学的理论和诊疗方法又往往需要通过临床实践才能理解和掌握,所以提高中医教育质量离不开对实践环节的加强。事实证明,中医专业学生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实习。而真正的实践除了在实习医院进行实习这种形式外,平时在学校进行课堂教学时就应注意到理论联系实际,这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多联系实例进行讲解,多开展电化形象教学,增加平时联系讲课内容的见习等[6]。总之,课程的设置和改革还需要做很多的努力,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立应体现以下目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具有医学专业知识,又能融会贯通其它文理知识,基础扎实,知识宽厚,能适应未来社会环境和综合科学发展,品格高尚,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等中医药人才[7]。

3高等中医教育的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是高等中医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教学的改革落实不到位,教育的改革最后就是一纸空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与时俱进,培养新世纪创新型医学人才,就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中医教学改革不仅关系到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更关系到中医的生存和发展及医学模式的真正转变。在中医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和协调好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学校应该提供一个积极支持和响应教学改革的宏观的环境,比如投资建设多媒体教室,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的画面和声音及影像资料,可以使一些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或由于受时空限制而学生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在多媒体教学中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8]。作为高等中医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角色,教师占有重要的地位,学校应该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待遇,通过各种方式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让教师能安心教学和研究。教师应该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减少各种功利性社会兼职,多钻研教材,加强自身的理论功底,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精心挑选各种精华而又带有规律性的知识来讲授,既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又重视他们的实际接受能力,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探究式思维能力的目的。学生是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最终受益者,作为学生应该首先明确,学习是第一要务,要防止当今市场经济和重商主义等思想的冲击,克服浮躁心理,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的走好每一步,珍惜在校的每一天,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加深自己的理论功底,努力攻克各种技术难题,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提高自己。

作者:张佩琛 单位:郑州澍青医学 高等专科学校

高等中医教育课程篇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医药人才总量的严重不足和分布不均使得中医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我国现阶段的必然要求。而中医人才的教育具有培养周期长、临证实践强、感悟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几千年来,中医人才培育一直是在走精英教育的路线。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体现精英教育,中医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课程体系没有很好地突出中医学特点,中西医知识同步教学,临床实践独立进行,使得学生对中医的认识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因此,加大对现有课程体系的内涵建设,才能有效地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的精英人才。在我们开展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中,将中医专业的课程设置成10个教学模块,分别是中医基础模块、中医经典模块、中医临床模块、西医基础模块、西医临床模块、人文社科模块、公共基础模块、大学英语模块、体育模块和第二课堂模块。通过模块间的相互交错、有序衔接,改变现有的课程体系及内涵结构,强化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特色与效果。

1重视中医思维的先导性

以古代哲学为指导产生的中医学医学体系,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思想基础去观察认识世界,其思维方法以宏观整体为核心,强调相互联系,重视协调平衡。中医学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的思维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医院校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一直是在现代科学语言环境的熏陶中学习长大,且理工科考生居多,之前的教育是以数、理、化为主导的因果联系的思维方式,很少或几乎没有接触过中医学理论。对阴阳五行、藏象学说等体现中医思维的中医学基础理论,感觉非常抽象,与从小就养成的现代文化思维习惯格格不入。因此,要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医学,当务之急乃是培植学生的传统中医思维[1],强化中医思维是中医学术发展的关键,中医大学生具有中医思维方式才可称之为中医。中医基础模块包括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一年级学生首先学习的就是中医基础理论,藏象理论学习后,渐进式地加入中医诊断学的内容,同时开设相应的医古文、中国医学史等中医人文课程。对目前中医院校的课程存在中西医学课程穿插进行的状况予以改变,可先开展中医基础课程、中医文化的学习,待中医思维形成之后,第二学期后半段再将西医课程逐渐加入。如此可使中医大学生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诊治疾病,按照中医学人才培养知识结构真正达到高等中医药教育的要求。在学生对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在第二学年开设中医哲学基础,在学生对中医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提升。

2加大中医文化的辐射性

中医文化是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人文科学、天文学、气象学和早期人体科学等多元素知识而形成的综合知识体系[2],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防病治病,阴阳平衡等理论内涵始终是把人当作核心,注重以人为本。中国哲学强调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整体,提出“天人相应”,“天人感应”等思想,在中医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目前很多高校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都开设了人文知识系列讲座,然而相对于学习中医而言,此类课程依旧偏少。我们在课程改革中,人文社科模块调整增设了传统文化教育、中国传统哲学导读、中医哲学基础、经典名篇选讲、医德与生命伦理学及医学辩证法等课程的教学时数,充分发挥了这些课程在学生通识教育与中医专业基础教育的双重价值。中医文化所具有的丰富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特点,儒、道、易诸学的兼容,整体观、辩证观的运用都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通过这些人文知识的交融渗透,领悟具有独特民族特点的中国文化精神:注重整体,仁爱救人,修身崇德;贵和尚中,推崇和谐等这些文化精髓在中医教育中应占有不可估量的地位和作用,其辐射作用贯穿于中医教育整个过程之中,直至影响医者的整个人生。中医文化这些丰富的人文营养元素,成为中医大学生人文底蕴和品格塑造的发展之源。

3提升经典学习的感悟性

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四大经典体现着中医学的精髓,其融哲学、历史、天文、地理、气象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医理深奥,是一个循序渐进、反复学习的过程。能够深刻理解经典的理论并运用于临床实践是中医教学质量提高和高水平中医人才的培养的集中体现,是继承和发展中医的核心要素。中医经典理论的形成、传承和发展过程,其基础、思想、观点是一脉相承的。目前中医药院校经典课程之间各自独立,缺乏学术内容的联系,学生孤立地学习和理解各经典的知识点,形成了学生对经典知识专而狭的局面,更谈不上对经典知识的融会贯通[3]。我们运用模块式的知识体系,构建中医经典模块,打破了以往四大经典课程间的壁垒,将课程的衔接转为学术思想的衔接和体系内容的衔接。如此强化了学生在已有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基础上的中医辨证思维。四大经典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是在对经典反复诵读和临证实践中感悟的,在实践的同时勤于思考、反复领会。我们的课程体系设计在一、二年级完成经典模块的学习,这一阶段要求每周有相对固定的诵读时间,并开展"经典知识大赛"以巩固所学知识。三、四年级进入临床,将所学的经典知识在临床进行实践和体会,五年级回到学校进行四大经典精讲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经过两年理论学习、两年临床实践后,带着思考和问题再回到课堂进行经典的学习,其认知和感悟能力会是一个质的飞跃,如此才可使经典保持永恒的价值,并得以发扬光大。

4实现理论实践的一体性

中医教育本身鲜明的特色和丰富临床实践技能具有特殊性,这便是师承教育的力量所在。师承教育由于对应性极强,对坚实中医基础知识,培养医学感悟能力、临证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大有裨益。在第一、二学年完成中医基础模块、中医经典模块及部分西医基础模块的学习后,三、四学年学生要驻医院,进临床。上午分小组跟随导师临床实践,下午(晚上)小组授课。同一门课程依知识单元的不同各小组独立进行教学,四个学期完成中医临床模块和西医临床模块的理论与实践的全部内容教学。如此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密切结合,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的方式针对性很强,降低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其培养过程的严进严出,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老师优良的医德医风使得学生耳濡目染,具备了很快适应工作环境、解决工作中难题的潜质。通过对学生的精英教育,其诊疗技术和辨证思维的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为今后尽快适应临床打下基础。目前全国中医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均将此二者进行了结合,但结合的程度不高,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临床针对性跟师学习的时间偏少,不能系统地学习领会老师的辨证思维;二是这种临床实践模式仅在部分医类学生中展开,严重影响了广大学生对中医学知识的掌握。

5强化综合素质的多元性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对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优良人格的塑造、团结协作精神的养成都有着重要意义[4],与第一课堂共同构成富有中医文化特色,满足中医药人才成长需求的中医药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蕴含浓郁传统文化元素的中医学,有着很强的专业优势。当今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停留在过硬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上,更要求全面均衡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力求提高中医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和临床技能,勇于创新,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中医药人才。我们将第二课堂教育分为5个平台,20个模块。分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平台,包括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道德教育、安全法制4个模块;心理素质平台,包括情感情绪、人际交往、恋爱与性心理、创业就业心理4个模块;文化素质平台,包括艺术修养、国学素养、生活养成、身体素质4个模块;学术科技平台,包括专业兴趣、专业思想、专业提升、实践创新4个模块;就业创业教育平台,包括职业认知、职业规划、就业帮助、创业教育4个模块。每个平台及模块的内容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程设置和特点,安排对应的内容,并进行相应的考核,计入学生综合测评成绩中。以一年级学生为例,思想政治素质平台-理想信念模块开展“梦想•扬帆”、“铭记历史,成就未来”的主题班会;心理素质平台-情感情绪模块开展“压力检验”活动;文化素质平台-国学素养模块开展“读经典,善践行”、“高雅音乐进校园”活动;专业素质平台-专业思想模块开展“专业认知度”调查;就业创业素质平台-职业认知模块开展“第一印象———参观医院、药厂”等活动。第二课堂如此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极强的实践性,将学生的综合知识增长与能力提升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学生思想道德情操。作为具有社会属性和人文属性的医学院校,不仅使学生置身于知识的海洋,更应成为品德升华的殿堂。同时更坚定了学生投身中医药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两年中医专业教学改革实验班的实践,我们发现,实验班在学习与活动、知识与能力等各个方面均较平行班突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些只是我们改革工作的开始,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调整,在实践中完善,在实践中提高将是我们改革工作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梁天坚.从重视中医思维谈中医人才培养[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3(3):89-90.

[2]张亚斌,蔡子鹤.中医文化与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J].医学与社会,2010,23(10):100-101.

[3]陈晓,周,陆璐明.试论中医经典课程教学的两个贯通[J].中医教育,2007,26(4):5-7.

[4]尚湘原.利用第二课堂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刍议[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857-858.

作者:田岳凤 张俊龙 李玮 王军 单位:山西中医学院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