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保险营销管理范文

保险营销管理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保险营销管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保险营销管理

第1篇:保险营销管理范文

营销管理是一个过程,营销管理是经过生产管理、产品管理、销售管理,包括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跨职能协调性管理,它覆盖商品和服务,融合了金融投资学、行为金融学、数理统计学、决策科学以及计算机等诸多学科专业知识的管理创新,其目的是产生对有关各方的满足。当今的金融营销活动过程是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进行的,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活动的内容包括营销环境分析、营销市场分析、设计营销组合、管理营销活动和评价营销效果。商业银行的营销环境影响银行的战略决策,要从内外环境两方面着手分析研究营销环境。内部环境是指银行本身所具有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条件,微观外部环境影响银行服务其目标市场的能力。要努力寻求环境带来的市场机会,然后进行营销市场分析与定位,根据市场情况制定营销战略,应根据一定标准对市场进行分割,以赢得竞争优势。商业银行营销活动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管理活动,经历分析、计划、组织、执行、评价和控制,其中商业银行的营销分析是最基础的阶段,在此基础上银行确定合适的营销目标,按营销计划组建相适应的营销机构与网络。营销计划的执行是按照既定的营销目标与策略进行具体的营销活动的过程,通过各个部门的协调以提高营销活动的整体性,然后再从市场意识和顾客观念、营销战略等进行考核与评价,最后通过营销控制对银行高效率、高效益运营进行保障。

2、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管理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实行营销管理历史不算长。商业银行营销管理发展现状表现为初步引入了营销理论与观念,新产品开发步伐加快,营销渠道和手段多样化。我国银行营销理论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很大发展,各商业银行对传统业务进行了不少革新,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更是遍布全国各地。并初步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开发了许多新的产品和服务项目,但分布密度高,网点效率低。结合银行自身的特点进行了一些营销创新,贷款种类和方式日趋翻新,相继建立了电话银行、店内银行、网上银行,形成了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现代营销理念,增加银行收益,满足市场需求,银行营销手段方面,积极开展上门服务,巩固和发展银行业务并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使产品形式和内容更趋丰富。使产品形式和内容更趋丰富,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发展。但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首先营销管理认识不全面,营销行为存在偏误,营销管理缺乏总体规划和创意,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商业银行普遍缺乏从长远角度来把握对市场的分析、定位与控制,设有专门组织机构来实施市场营销工作,金融创新与银行的营销工作缺乏系统、有机结合。营销管理空间狭小,形式单调,层次较低,直接影响银行市场拓展效果。金融产品的品种不断增多,但缺乏技术主创型产品及名牌产品,价格作为提高银行竞争力的主要营销手段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分销渠道的结构不够合理,市场占有率高,但单点效能低,促销方式初步齐备,但组合决策稀缺。创新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与相适应的市场利率并没有真正形成,对网点成本和布局的合理性缺乏研究。不能体现整体的促销决策,这些原因严重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不合理,经营观念比较落后,银行经营机制不合理。缺乏自我约束机制、缺乏有效的奖罚机制、内控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力;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滞后,计划体制的深刻影响抑制了商业银行营销观念的形成。分业经营的金融管理体制浪费了大量的银行资源;银行市场营销离不开有效的外部监控。表现为缺乏统一规划,协调和正确引导,金融监控组织体系不完善,对银行监控的金融法规体系不完备。信用环境和信用基础较差,给商业银行扩张市场份额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压力。

3、加强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管理的对策

面对上述的问题,必须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

3.1完善营销管理环境,政府应放宽银行业的管制,加强法制建设和监管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银行业与保险业。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对企业信用信息的管理。

第2篇:保险营销管理范文

[关键词]保险营销;人才素质;素质提升

1保险营销专业市场需求状况

按回收的有效问卷和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1从保险营销人员岗位分布状况来看,保险营销的主要岗位是保险销售岗

保险营销是以保险这一特殊商品为客体,以消费者对保险商品的需求为导向,以满足消费者转嫁风险的需求为中心,运用整体营销或协同营销的手段,将保险商品转移给消费者,以实现保险公司长远经营目标系列活动。实务操作过程中保险营销岗位涉及培训讲师、综合金融销售、综合金融客户经理、理财顾问、营销管理岗等。从回收的有效问卷反映出的情况看,保险营销人员的岗位主要是采用人制度的保险销售岗人员占87%,人制的销售岗位有综合金融销售、综合金融客户经理、理财顾问等。其他保险培训专职讲师、营销管理岗的人数只占13%。

1.2目前保险营销队伍的学历和职业认同度有所提高

保险营销人员的学历结构:从调查的数据看,高中学历占53%,大专学历占33%,本科学历及以上占10%。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国民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保险公司对保险营销岗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平安公司招录销售人员时设计倾向性的底薪和奖励报酬体系来区分优大专历以上的“优才”与大专学历以下的“普才”人员。大专学历以上的人员中,保险营销专业毕业的人员只占2%。这与保险营销专业开设的院校少,同时人们普遍认为保险营销岗专业性不强有关。同时有89%的人认为,大学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保险营销工作帮助不大。67%的人认为自己目前胜任工作的主要知识和技能主要来自公司的培训和自学。而且97%的人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学习新知识十分必要。保险营销人员的职业认同度与自豪感:保险营销人员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部分认同的占67%,而且认同度与工作年限存在正相关,1年以下的认同度是32%,三年以上的认同度达到69%。随着国家对保险事业的重视,保险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保险行业成为朝阳产业,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行业认可度与他们在这个充满挑战的行业工作年限有相关。也就是说,对行业越认可,他们越愿意付出,越在行业内具有可持续性。

1.3营销岗位招录过程的人力资源部门的岗位素质要求偏向

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调查发现,在招录保险营销岗工作人员时的普遍几项素质要求是:具有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与自我管理的能力;具有专业知识、网络计算机的应用知识、人际交往的知识;具备诚信、敬业、钻研的精神;拥有积极心态、抗挫逆商高。他们认为营销工作主要是与人沟通,在招聘员工时,更注重交流沟通能力、心理抗挫能力,对应招者专业学习的优劣并不在意。

1.4在岗营销人员评价保险营销岗位素质要求

通过对保险营销岗在岗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78%的人认为熟知本部门的工作规定,以本公司营销岗位的任职要求重要,81%的人认为不断学习新知识并运用到工作中去对干好保险营销这份工作十分重要;92%的认为利用简洁、精练、深入浅出的语言,使他人快速理解并且乐于接受的能力非常重要;但是78%的人认为大学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保险营销工作的帮助性不大;69%的人认为目前他们在工作中所运用到的知识与技能主要来自公司的培训和自学。在对经验、学历、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应变能力等素质对从事保险营销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时,学习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占前三位。

2从调查结果中反映出来的保险营销员岗位的素质建设的问题分析

2.1流失率高

2015年中国保险行业人力资源白皮书显示,整体上保险行业离职率最高的就是保险销售员,达到34.25%。2011—2013年,全国有508万人次加入到保险营销员行列,同时有502万人次流失。[3]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一年流失率达61%。保险营销员流失率高的主要原因有:保险营销员采用人制,个人与保险公司的关系不稳定,缺少归属感;收入水平偏低且不稳定,收入来源单一;社会地位低,名声较差;职业认同感低,职业发展前景不明,职业发展通道受阻。另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保险营销的形式和需求开始转变,对保险营销岗位的素质能力要求提高;二是一些人本身的教育背景与能力水平不能达到岗位要求,被动流失。如寿险公司的保险人业绩考核规定,“保险在三个月的表现,达到一定的标准,可以转为正式职员,或者晋升为高一级职位,反之则被淘汰。一旦被淘汰,就不能再继续享受保险。续期佣金一旦降级,一切再从零开始”。他们始终面临着考核、降级、淘汰的抉择。由于业绩不达标,收入不稳定是导致流失率高的重要原因。

2.2学历水平整体偏低,专业对口就业率偏低

从2013年7月1日开始,保监会要求保险人必须取得大专以上学历,才能够报考保险从业资格证,说明监管层也认识到学历对于保险人队伍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从调查的数据看,大专以上的学历占到64%,学历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相对于国民整体学历水平,对照银行、证券等金融行业,保险营销岗从业人员的学历仍旧偏低。随着银行、保险、证劵金融三驾马车融合日趋明显,现代保险营销岗位发展的方向是综合金融理财顾问方向,要求从业者不仅需要对金融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还必须有一定的金融素养,这对保险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通过培训可以了解产品和掌握产品的销售技巧,但是很难对金融行业的系统性了解和对金融知识的系统性学习。提高保险营销从业人员从业素质的重要举措是吸引大量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

2.3保险营销员对行业认同度不高

从调查的结果看,保险业务员对岗位工作认同率不高,十分认同只有19%。保险营销岗大多采用制,公司与营销人员之间是一种与被的关系,是一种业务管理关系。保险人不是保险企业的员工,但公司制定了对人的严格的管理制度———《基本法》,基本法规定在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况下面临着纪律处分,这种角色和身份的认同冲突导致对公司和行业的认同度不高,工作没有价值感,表现为工作中主观能动性不足、抗挫力不强。短期的培训可以让新员工对行业、公司、工作有一定认知层面的认识,但对某一事业的认同是很难通过短期的培训达成。

2.4市场的需求与高职院校的培养之间存在剪刀差

以前有研究者调查过浙江金融职业学院2010—2012年三届保险毕业生就业率,该校保险实务专业就业率很高,基本都超越了95%。从就业岗位上看主要是:电话销售岗、保险营销岗和讲师岗位。从对保险职业学院保险营销专业2012—2018年毕业生就业的数据来看,该专业每年的初始就业率都超越了95%,就业主要岗位是电话销售岗位、保险营销岗位和讲师组训岗位。第一次就业对口的比率达到87%,但是一年离岗率达到43%。从2014年开设订单班以后,情况有所好转,第一年流失率下降到27%。保险产品销售的过程比较艰难,对于刚毕业学生,没有人脉,没有社会经验,他们很难在学校和公司之间进行角色转换,对行业产生失望和放弃。可见,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保险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存在剪刀差,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以行业岗位的需求为导向改革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专业教育培养和保险行业人才需求将渐行渐远。

参考文献:

[1]赵荣.论我国保险营销员的现状与改善[J].时代金融,2015(5).

[2]费长江.保险人向综合金融理财顾问转型研究[J].经济视角,2015(1).

第3篇:保险营销管理范文

1、市场营销管理意识淡薄。长期以来供电企业的垄断使得供电服务远远落后于用户的需求,供电服务质量差、服务体系不健全、不能完全适应电力需求的增加,使得供电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在新的形势下,新的营销观念则是以人为本,用户的需求和满意度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2、营销管理机制与信息化不相适应。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方便、快捷、高效,其基本要求是信息处理标准化、统一化。而目前用电业务流程程序复杂,环节太多,加之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现有用电客户的一些营业档案和基础资料不全,直接导致一些业务传票无法正常传递,有关信息也无法得到共享。

3、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存在风险与不足。一是技术风险,由于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上有一定缺陷,造成系统不稳定或不安全漏洞较多;二是误操作风险,主要指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无意识的误操作带来的风险;三是违规操作风险,主要指个别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可能利用工作之便,采用隐蔽的技术手段,蓄意对某些重要数据进行更改而造成的风险。

4、电力营销调查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容易造成决策的失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电力营销还是纯手工操作,营销手段相对落后,使电力营销调查不尽科学、合理,容易造成决策的失误。

二、对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的思考

确立新的营销观念、建立适合当前市场需要的营销体系是电力企业在新的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1、树立全员营销观念。必须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指导思想,既考虑客户目前需求又考虑客户长远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这是使供电企业具备竞争力的关键工作之一。这就要求供电企业员工目标一致,上下同心,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建立高效、团结的服务团队。

2、全面理解满足客户需求(1)满足客户对电力产品的全部需求。客户在消费电力时,不仅要求电能安全,电压稳定,还要求有周到的服务和适当的价格等,进而实施整体产品策略。(2)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客户对电能产品的需求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是不断变化的。经营者要认识、研究、适应这种变化,提供客户需求的新产品和服务。(3)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客户需求各有特色的,需要进行有效的市场细分,了解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树立长期利润观点。电力营销理念创新还体现在利润的获取与评价方面。供电企业应在满足客户的需求之中获取预计的利润,把营销活动看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过程。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并达到长期利润最大的目标,既要考察短期利润目标,又要考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投资收益率等指标;不仅要看到市场上存在的现实的消费者的需求,还要分析潜在的需求,以求得长期利润最大。

4、改革内部管理机构。在现代电力营销观念下,应建立一个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部门的整体系统,营销部门担负各营销单位之问的协调工作,应运用市场营销观点制定营销计划。

三、电力营销管理创新策略

管理创新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适应市场、改善服务,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管理创新始于管理理念的创新,并通过制度创新和现代新技术应用来实现。

1、创造可供消费者选择的用电环境

(1)利用3年-5年时间,针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制定一套可供消费者自由选择的电价机制。

(2)改革营销业务的服务方式。

(3)逐步开放售电市场,让消费者最终有权选择供应商。

2建立为市场营销服务的信息技术支持系统

信息技术支持系统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2008年从国家电网公司层面,整体推行SGl86系统建设。是为了加强管理,提高效率,改善服务,监督工作质量,同时为开放售电市场,支持市场公平交易,做好准备。

四、电力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创新

电力商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新的营销理念要求其实行全新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1、电力营销的产品策略

1.1提高电力商品的质量,满足电力用户的需求

(1)大力加强主干电网的建设与改造,降低供电损耗。

(2)加快城乡电网改造,降低线损等,提高输电效果,减轻用户负担。

(3)采用计算机网络管理,优化调度,合理分配电网流量流向,降低网损,实行电能量信息远程采集。

1.2引导创造电力商品的消费

(1)配合工业化进程,重点保证大的工业项目、新项目的电力供应,对用电大户,电源企业、电网企业共同配合,开展电力直供的试点工作。

(2)配合居民消费转型的变化,提高对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占有率。

(3)拓展城乡居民用电延伸服务,例如推出用电保险、培训等服务,增强用电安全感,引导电力消费。

2、电力营销的价格策略

(1)分时电价策略。根据一天不同用电时段、制订不同的电价价格,用电高峰和低峰采用不同电价。

第4篇:保险营销管理范文

(一)核心雇员、投资者以及客户的相关性。商业银行体系的基本元素包括员工、投资者和客户。他们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以及相互影响的,这些元素也被我们称为“忠诚的力量”;价值和利润、忠诚度之间有着许多联系。Symmetrics公司对一个员工总数超过30,000人的国际大型金融集团做了长期跟踪调研,结果显示如下:员工忠诚度每增加10%的客户满意度上升了4%,同时利润增长4%。

(二)雇主品牌发展与商业银行企业发展的相关性。在企业战略方面,商业银行发展总共分为三个层面:商业银行的总体发展战略、业务单位战略、职能部门的战略。雇主品牌战略是部门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该战略的实施,是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整体战略与业务战略的实施和支持。一个坚实的强大的雇主品牌战略蓝图作为内在动力,是商业银行实现蓝图的基本保证。雇主品牌战略的实施以吸引和留住关键员工为目的,企业战略管理方面的商业银行治理,以协调各方利益、创造最大的利益为目标,以期实现商业银行各方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明确雇主品牌战略提供了基础的企业战略管理目标,它是一种通过协调聚合相结合的战略行动。

(三)雇主品牌、内外部营销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性。为做到吸引和留住关键员工,通过借用营销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员工的雇主品牌战略做到了实施的每个重要方面。因此,关键员工的商业银行外部营销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雇主品牌管理联系了起来。雇主品牌战略和商业银行内部营销和管理,具有较强的相似性。这两种主张中,员工作为消费主力的理念,通过满足员工的需求,以吸引,发展,激励和留住员工,把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联系起来。然而,二者的背景和的操作模式是不同的。雇主品牌的概念是在日益全球化和激烈的人才竞争的背景下提出的,它提供服务的主要包括外部市场的潜力和现有的核心员工,当雇主品牌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根据该品牌的运作模式,以期提高在人才市场可持续竞争优势,以便改善商业银行的雇主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内部营销和适应性广等特点,这点是从营销管理的角度对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阐释,它的对象是银行内部的全体员工,内部营销的目的是以满足内部员工来达到外部客户的满意、继续购买产品和服务。

第5篇:保险营销管理范文

无形性。电力商品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其他指标如电压、频率、波形等来表现。非储存性。一旦形成电力输出,便无法储存,电力商品的产、供、销必须依靠各级电力输送网络来完成,电网则成为电力输送的载体,电网的质量对电力商品的质量有重要作用。公用性。电力商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保障,出现供电故障会引起社会经济生活的不稳定,全社会的经济单位和社会成员部可以使用电力作为其能源。计量特殊性。电力商品必须使用电度表来计量交易数量,电度表的计量是交易双方收付费用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成为电力商品交易双方产生质量的焦点所在。

2电力营销理念创新

2.1树立全员营销观念

必须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指导思想,既考虑客户目前需求又考虑客户长远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这是使电网企业具备竞争力的关键工作之一。美国市场学专家菲利普,科特勒设计了一个评判标准来衡量一个企业营销机构的优劣,简称“POISE”标准。它表示观念、组织、情报、策略和效率。由此可见,考察一个电网企业的首要标准就是观念,即要求企业员工目标一致,上下同心,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建立高效、团结的服务团队。

2.2全面理解满足客户需求

满足客户对电力产品的全部需求。客户在消费电力时,不仅要求电能安全,电压稳定,而且要求有周到的服务和适当的价格等。经营者要考虑客户对电力产品的需求,实施整体产品策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客户对电能产品的需求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是不断变化的。经营者要认识、研究、适应这种变化,提供客户需求的新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客户需求各有特色的,需要进行有效的市场细分,了解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3树立长期利润观点

电力营销理念创新还体现在利润的获取与评价方面。电网企业应在满足客户的需求之中获取预计的利润,把营销活动看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过程。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并达到长期利润最大的目标,既要考察短期利润目标,又要考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投资收益率等指标;不仅要看到市场上存在的现实的消费者的需求,还要分析潜在的需求,以求得长期利润最大。

2.4改革内部管理机构

在现代电力营销观念下,应建立一个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部门的整体系统,营销部门担负各营销单位之问的协调工作,应运用市场营销观点制定营销计划。

3电力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创新电力商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新的营销理念要求其实行全新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3.1电力营销的产品策略

3.1.1提高电力商品的质量,满足电力用户的需求

从电源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老化机组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提高发电机组的出力效果,以电力需求侧管理思想为指导,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发电成本。调整电源结构,关停小火电机组,实施以大代小举措,大力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的发电机组。加强电源企业的科学管理,通过挖潜、减员、降耗、排障等一系列措施,降低电源企业的上网电价。从电网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大力加强主干电网的建设与改造,降低供电损耗。加快城乡电网改造,降低线损等,提高输电效果,减轻用户负担。采用计算机网络管理,优化调度,合理分配电网流量流向,降低网损,实行电能量信息远程采集。

3.1.2引导创造电力商品的消费

配合工业化进程,重点保证大的工业项目、新项目的电力供应,对用电大户,电源企业、电网企业共同配合,开展电力直供的试点工作。配合居民消费转型的变化,提高对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占有率。拓展城乡居民用电延伸服务,例如推出用电保险、培训等服务,增强用电安全感,引导电力消费。

3.2电力营销的价格策略

分时电价策略。根据一天不同用电时段、制订不同的电价价格,用电高峰和低峰采用不同电价。两部制电价,即把电价分成基本电价和电度电价两部分,实现增供扩销。随着农网改造的深入进行,拓展农村用电市场,通过加强对农村用户的服务,使农村用电量不断增加。

4加强电力市场营销创新管理的建议

要做好电力营销管理工作,光有市场营销理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针对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才能在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具体而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4.1建立新型的营销管理体系

尽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营销管理体系,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经济的电力和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其职能相应转变到市场策划与开发、需求预测与管理、业务发展与决策、客户服务与支持、电力销售与合理管理、公共关系与用电咨询、抄表收费与电费电价等方面,全面开展电力的售前、售中、售后的一条龙服务,形成以客户服务中心为核心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

4.2完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开展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研究和判别,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建立预警机制,提前防范风险,要落实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对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进行不间断跟踪和监控,以便及时发出风险预警。

4.3加强优质供电服务

一是加强需求侧管理,深入开展用电市场的调查,了解供电区域内经济发展的走势,准确预测电力供应的需求现状。二是规范用电报装工作流程,强化报装环节时限考核。推行快速方便的“一站式”用电报装服务方式;逐步开放电话报装、网上报装,上门报装,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优质服务方式。三是大力提倡电费储蓄、银行代收、推广“充值卡”电费缴纳、网上电费支付等缴费方式,缓解“缴费难”问题。四是抓营销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管理人员和基层营销工作人员业务技能水平,打造一流团队。

4.4协调好市场营销中的公共关系

电力企业必须处理好与政府、客户之间的关系。利用政府的效应,来做好电能的替换工作,扩大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为电力营销提供强有力的社会舆论氛围,树立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