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财务专业化范文

财务专业化全文(5篇)

财务专业化

第1篇:财务专业化范文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

党的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对于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科研院所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之一,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报告精神和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不断激发农业科研人员从事成果转化工作的热情,组建一支能有效推动成果转化的人才队伍。

1国内外研究进展

1.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人”的因素

20世纪80—90年代,国外学者已开始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研究[1]。相较于国外,我国的研究主要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设计、转化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其中“人”的作用成为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之一[2-4]。无论是政府、专业协会、企业、科研单位或是农户主导模式,成果推广转化“联系人”和农民的认可与接受都是关键环节。很多学者都指出,成果转化人才工作动力与能力不足、人才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设计不健全等是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重要问题[5-6],强化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必然选择,具体包括:强化农业科研人员的市场意识、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基本素质、提升农民的农业科技成果运用意识等[7]。

1.2科技人才激励

人才激励理论由来已久,形成了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奥尔德弗的ERG理论等为代表的内容型激励理论;以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为代表的过程型激励理论。国内学者指出,对知识型员工或科研人员的激励应秉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的激励原则,需要关注公平竞争、共享合作、合理评估、多元发展和自由流动五种激励保障机制[8-10]。尤其是对科研单位人员的激励,应当从成长、薪酬、工作、组织、团队等多个维度出发,明确不同年龄段、不同工作内容等多特性下的激励重点[11],提出的激励要素主要包括:薪酬福利、荣誉奖励政策、个人学习和发展空间、研究氛围、工作环境等[12]。

2相关概念界定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是指将创新性的农业技术成果从科研单位转移到生产部门,产生明显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专业技术人才,包括技术转移人才、科技推广人才和产业经营人才。“技术转移人才”指从事科技成果孵化、转移、转化的人才。“科技推广人才”指开展科技成果试验、中试、熟化、示范、宣传、技术服务等工作的人员,包括为成果转化服务的科研试验、科技推广、科技帮扶、基地农场试验示范等人员,不包括科技企业的生产、推广、销售、技术服务人员。“产业经营人才”指投资转化成果的院所科技企业中的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在A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A科学院”)已有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基于自身专业,开始承担成果孵化、试验开发与示范、专业培训及咨询等成果转化工作,也有部分管理服务人员专职承担成果转化策划统筹、知识产权管理、产品经营与销售工作,但总体来说,成果转化人才队伍的成长培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技术转移人才、科技推广人才以及产业经营人才的内涵还将随着成果转化工作的深入推进而不断丰富。

3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现状

作为农业战线的主力军,A科学院在农业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7年,A科学院共组织科技下乡8万人次,举办现场展示观摩会、技术培训咨询等科技服务活动1.4万次,培训各类基层技术人员和农牧民115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30万份,推广应用新品种190个、新产品650个、新技术230项(其中,有27项新技术入选2017年原农业部主推技术,约占当年主推技术的27%),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总面积0.27亿hm2,推广畜禽3.2亿头(羽)。与此同时,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着成果转化的针对性不强、成果转化的效果不佳、成果转化失真和变形等情况,这些问题的产生与成果转化人员有着直接的关联。文章有针对性地聚焦农业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对A科学院开展了问卷调查,进行了建设情况摸底。A科学院共有成果转化人员909名,其中,编制内人员748名,本次研究将这部分占比较高且相对稳定的成果转化群体作为研究对象。

3.1性别及年龄结构

A科学院有男性转化人员547人,女性转化人员201人,男女比例约为2.7∶1,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从事该项工作,均表现为男性成员偏多(见图1);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及以下从事转化工作的人员较少,仅占6.82%;专职人员更多集中在>40~50岁和>50~60岁年龄段,年龄偏大;兼职人员则相对集中在>30~40岁年龄段,占比36.63%(见图2)。

3.2学历学位结构

A科学院有657名成果转化人员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占比87.83%,但学历学位结构在专职和兼职群体间差异较大。专职人员里大学本科及以下人员共161人,占专职人员总数的69.70%,学历学位层次偏低;兼职人员中有硕士研究生154人,博士研究生240人,占兼职人员总数的76.21%,学历学位层次较高。

3.3专业技术职称结构

A科学院具有正高级和副高级职称的成果转化人员共计392名,占比52.41%,但其中41.58%为兼职人员。专职人员主要集中在中级职称,占比36.80%,其次为高级职称,占比35.06%,还有18.61%尚无专业技术职称,相比于兼职人员职称层次较低(见图3)。

3.4岗位分布

A科学院有454名成果转化人员处于创新团队或其他科研岗位,占比60.70%,他们绝大部分为兼职人员。专职人员主要集中在所办企业,占专职人员总数的45.89%,另有专职从事成果转化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若干,占比25.54%(见图4)。

4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4.1对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不够重视

从院级层面来讲,近年来实施的重大人才工程、出台的重大人才政策,绝大部分都是针对科研人员,还没有针对成果转化人员的专门工程、意见或政策。从所级层面来讲,A科学院所属大多数研究所将成果转化作为开发强所的重要支撑,但长期以来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专职成果转化人才队伍人员少,缺少新鲜血液,后备力量严重不足,难以适应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

4.2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激励机制尚不健全

一是成果转化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尚未建立。A科学院各研究所学科分布广泛、产业特点各异,建立成果转化人才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困难,造成对成果转化人才的考核评价偏重于科研业务,成果转化业绩与职称评定、工资晋升、先进评选等结合不够紧密。二是成果转化人员的职称晋升不畅,职称晋升条件与成果转化工作特点不相匹配,对成果转化人员评审的标准还类似于研究系列,成果转化人员与科研人员在职称晋升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三是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尚不健全。与成果转化工作相匹配的薪酬分配体系还不够完善,年薪制、股份期权等多元化分配体系亟待建立。

4.3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团队尚未成形

A科学院多数成果转化人员为科研人员或从科研岗位转岗而来的人员,技术水平和能力较强,但经营、管理及市场方面的知识较为欠缺。因此,A科学院成果转化人才队伍中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经营和管理的综合性人才严重缺乏。同时,现有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在人员数量、年龄结构、学历和职称层次等方面还不够合理,存在结构性短缺。此外,具备各方面知识储备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军人才匮乏,难以统筹整个科技成果转化链条,致使专业的成果转化人才团队结构松散,执行力弱。

5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建议

5.1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成果转化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端科技研发人才一同在促进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障农业科研“顶天立地”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与参与成果转化人员的水平息息相关。一般来讲,成果转化人才需要具备比较全面的知识储备,包括财务管理能力、相关法律基础、商务谈判技巧以及专利申请的经验等,若只掌握专业技术则难以独立高效完成成果转化工作。成果转化专业人才匮乏是影响A科学院成果转化及成果产业化的瓶颈因素,专业从事成果转化工作人员的数量多少和综合素质高低是决定成果转化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通过培育和引进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转化队伍是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核心任务和紧迫要求。

5.2引导科研人员专职从事成果转化工作

建立院所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为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组织实施技术成果的熟化、开发以及市场开拓提供资金支持。积极鼓励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申报国家或省级的技术创新引导计划或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以获取经费支持,更好地开展成果转化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知识产权、市场营销、金融学等方面的培训,并聘请优秀企业家或企业技术专家作为兼职导师为成果转化人员授课,发挥其传帮带的作用;积极选派成果转化人员到国外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转移部门或企业开展交流考察、访学进修等,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与地方政府、重点企业联合建立科研示范基地、专家(博士)服务站,选派一批科研人员进驻基层、乡村或企业,开展专家联系县(乡、村)、专家联系重点企业等活动,为成果转化人才队伍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将高层次成果转化人才纳入院农科英才管理,分层次选拔领军人才(院级转化英才)和骨干人才(所级转化英才),在工作经费、人员配置、教育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人才成长。

5.3建立科学规范的成果转化人才评价体系

根据A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类型和特点,针对技术转移人才、科技推广人才、产业经营人才,分类建立科学规范、重能力、重业绩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将成果转化成效、目标完成情况与薪酬、职务职称晋升挂钩,充分调动成果转化人员工作积极性。1)技术转移人才的评价。将参与单位科技成果有偿转让取得的收入作为核心评价指标。成果转化收入主要是指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著作权、设计图纸、技术秘密等具有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以及具有国审、省审品种证书和兽药证书等市场准入机制下形成的科技成果取得的收入。2)科技推广人才的评价。结合从事的具体工作进行评价:科研成果试验中试熟化程度、试验熟化过程中解决的关键问题、成果转化后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组织建立示范基地面积及辐射情况,主推新品种、新产品或新技术推广应用范围、面积以及取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发表科普类或技术普及论文、编制技术手册(挂图、明白纸等)及开展公益性的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科技下乡情况及用户反馈情况;对于挂职或兼职的科技推广人员,着重评价其帮助当地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等所产生的效果,以企业、合作社或农户等服务对象的第三方评价为主要依据。3)产业经营人才的评价。重点评价其在科技成果熟化及商品化、市场化程度以及企业经营目标完成情况、经营收入和上缴所在单位收入等方面的情况。

6参考文献

[2]解沛,王琳.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8,37(3):79-81,85

[3]郭淑敏,彭卓,王启现,等.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成效、问题与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4,33(1):51-54

[4]张晓泉,赵闰,沈孚,等.科研人才激励与评价机制研究——以农业科研院所为例[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8,39(12):114-118

[5]郭瑞萍,马宏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途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6(6):532-534

[6]翟金良.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30(3):378-385

[7]张学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人的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4(4):815-818

[8]欧阳欢,方骥贤,唐冰,等.创新农业科研院所人才激励机制探讨——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2,31(4):1-4

[9]欧亚峰,赵宏远.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19,38(1):74-76

[10]孔德议,张向前.我国“十三五”期间适应创新驱动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11):45-49,56

[11]宋歆炜.公益性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0(7):112-115

第2篇:财务专业化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国际化;培养途径

一、江西科技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

江西科技学院作为江西省最有影响力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之一,学生规模位居江西省高校前列。在国家大力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形势下,江西科技学院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不断创新,其中,培养国际化人才是近年来的一个重要课题。财务管理专业作为学校的热门专业之一,从设立至今在专业建设上取得了不少新的突破。

(一)丰富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经验

江西科技学院作为中教控股集团旗下学校,依托集团强大的海外教学资源,近年来与澳大利亚国外学员以及伦敦里士满美国国际大学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国际化教育经验。财务管理专业是学校成立较早的专业之一,自2019年以来加速了对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的速度,集团也为其专业的国际化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为应用型高端人才国际化培养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二)开设了国际特色课程

2019年江西科技学院在已有的国际教育形式上,对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作了全面规划,鼓励二级学院进行国际特色课程的探索与开展。目前财务管理专业已经开设了四门国际特色课程:《会计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商务沟通技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外语水平,培养了他们的国际视野和思维能力。但是由于实施国际特色课程的时间尚短,各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二、江西科技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挑战

(一)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是高校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时的普遍问题。尽管2019年以来,江西科技学院加速了对人才国际化培养的改革,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修订,但仍以国内企事业单位、机关单位的需求作为培养目标和课程教育方向,未能针对学生的特点以及社会对国际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开展知识、能力、素质的专业教育,忽略了国际化要求下的工作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不熟悉国际规则、缺乏跨文化工作能力的局面。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满足国际化需求

课程体系不满足国际化需求也是一个难点所在。江西科技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仍然沿袭了专业初始设立时的课程体系,尽管定期做了一些调整,但是整个课程体系未能彰显国际化特色。目前财务管理专业由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创新教育课程和集中实践课程等几大模块共同形成了与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毕业要求相关联的课程体系。虽然课程体系完备,但对专业课程和集中实践课程模块的国际化课程引入不足,几大主要模块都是以国内课程内容为核心,鲜少涉及国外相关专业知识和规则,不能满足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三)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不适应国际化培养目标

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直接影响培养效果。目前江西科技学院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主要还是采用国内教学资料,虽然引进了少数几门国际化课程,但是课程教学资料缺乏统一标准。且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完全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讲授法为主,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有效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另外,考核方式较为单一,不够灵活,仅以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考核依据,考核内容较为局限,只能以期末试卷的考题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如何利用合适的教学资源、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来培养适合国际化发展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是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

(四)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不足

要想培养国际化人才,就必须具有国际化的师资队伍,这是毋庸置疑的。近两年来,江西科技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在师资的招聘上明显倾向于海外归国人员,招聘了几名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专业老师,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师资队伍国际化的问题。而且新招聘的教师将自身海外学习经历转化为国际化教学能力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毕竟国际化不是完全的西化,需要中外交融,既要立足于本土,又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专业知识。能否做好对本校教师的培养和对有国际化教育背景的人才的引入是改善师资队伍的两大关键。

三、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明确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研究我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的需求特点,并结合从招生、就业、学生指导、到学业提升等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来制订应用型国际化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改变过去为国内企事业单位培养高级人才的视角,致力于培养在财务管理领域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和具有跨文化工作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只有人才培养方案符合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要求,才有了具体的实施依据。

(二)修订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载体。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可以通过引进国际化课程以及增加国内课程的国际化内容,合理地配置本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创新教育课程、集中实践类课程,形成通识、基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不仅要融入国际化财务管理专业知识还要体现应用型知识结构,同时还要符合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例如可以在现有的国际特色课程基础上深化双语教学,继续引进《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国际特色课程。建议由任课教师自行选择合适的双语教材,或者采用海外合作学校提供的教材和教学资料进行双语授课,以便让学生能够在国际规则下对相关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理解更为扎实、透彻,同时提高其专业英语水平,为将来在跨文化环境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改革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

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不容忽视。对于引入的国际化课程继续采用双语教学,教材选用国外专业教材,对于双语教学的课程采用统一标准化教学档案资料。教学过程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通过以学生应用能力为导向引导教师教学与学生自学。考核方式尽量避免单一化,不要仅仅依赖于平时成绩和期未考卷成绩,应偏向于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核,注重阶段性的测试学习效果。

(四)加强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国际化应以培养双语教学教师为主,通过内培外引,培养双语教学财务管理专业教师。首先,加强教师的国际化培训。可以在校内不定期组织不同形式的培训,帮助教师树立国际化人才培养意识,学习国际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理念;其次,学校应该积极为教师们搭建国际交流平台,鼓励教师参加大型国际会议,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校学习培训。近两年江西科技学院每年都有教师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但辐射面较窄,以后可以从这方面着手,增加资金投入,使教师有机会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最后,推进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还必须引入有国际背景的高层次人才。这类人才的引入能发挥其多元知识背景和专业领域的引领作用,带动一批具有潜力的青年教师的成长,同时这批人才加入到专业课程中,能有效推动专业建设的国际化进程,从而更好地培养出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存在着机遇和挑战,江西科技学院若要攻克这个课题,就必须明确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推进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进程,最终实现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国际化培养。

参考文献

[1]陈迪.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营销界,2019(52):270-271.

[2]葛干忠.基于国际化视角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商业会计,2017(17):116-118.

第3篇:财务专业化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一、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分析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物流行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在面向用人单位针对人才能力培养需求的调查中,有41%的用人单位强调操作能力的培养。用人单位要求本科生必须在一线岗位接受专业培训,一般要求在各基础岗至少完成3个月的工作才可以转岗、轮岗。用人单位认为,作为基层、中层管理者必须具有足够的一线工作经验才能对生产一线的基本业务流程有一个最为基本的认识,方能具备对各岗位进行管理的基础,才能够为以后承担起管理岗的岗位职责奠定坚实的基础。除了动手操作的实践积累,用人单位希望本科生能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在实践中善于思考,而不是机械地去操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也是用人单位对于本科物流人才的基本要求[1]。

2.统筹规划的能力

多数用人单位对应用型本科生的岗位定位为现场管理、仓库管理、业务咨询、数据分析等基层、中层且需要一定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及管理能力的岗位。一般要求应届毕业生在轮岗之后接受岗位评估,分配合适岗位,并以储备干部、职能部门管理人员为培养目标。这就要求作为管理者的本科生具有基层、中层管理者所应具备的统筹规划能力,包括对现场工作的人员安排、流程衔接、工作排程、投入—产出计划及相应资源配置等。尤其是在行业业务高峰期时,如近年来电商发起的电商购物节,上半年的“4.18”和“6.18”,下半年的“11.11”和“12.12”以及跨年的年货节等,高峰期间促销计划的执行不确定性较大,对人员的安排和订单的分配规划要求具有相当的弹性和柔性,除了实践累积的经验,更多地需要管理者的统筹规划能力。

3.合作与组织协调的能力

作为管理者,特别是最基层的组织的管理者,除了扎实的一线工作的基础,既要有与上下级以及平级组织之间的充分沟通的能力,充分理解上级管理者的管理思想,与其他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还要有与团队成员沟通的能力,团结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融入团队。在面向用人单位针对人才能力培养需求的调查中,有31%的用人单位强调操作能力的培养。在遇到问题时能够通过沟通合理、妥善地解决。因此,对于物流本科人才,用人单位在学生实践、实习过程中会进行观察和考核、测评,发掘其合作与组织协调的能力,尤其是学生干部,在学校的学生干部工作经历所掌握的社交知识与实际的现场管理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用人单位希望学生干部或实习生中的佼佼者能尽快完成从学生到职场的角色转变,能够辅助企业的人力资源和现场管理人员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发挥其组织协调、沟通等能力[2]。

4.创新的能力

近年来物流行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企业的创新发展不断提出新要求,这就要求企业所用的人才不仅仅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岗位工作,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工作中能够不断创新,不断为企业带来勃勃生机。因此,用人单位希望本科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对工作的方法、手段、流程等进行合理创新。在面向用人单位针对人才能力培养需求的调查中,有28%的用人单位强调操作能力的培养。当然,这种创新不是盲目试错,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科学的、有实践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创新。有的用人单位为了鼓励毕业生不断成长和创新,还为毕业生设计了比较完整的职业发展规划,并将其工作期间的绩效考核与创新贡献结合起来,以此来激励其进行创新[3]。

二、现行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

1.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出发点忽略了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时多从本校的办学定位、办学资源出发,而忽略了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真正需求。因此,在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会出现因人设课的现象,这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因人设课是课程本身对实现培养目标意义不大或者很陈旧过时,但还要开设。而实际上,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从企业需求出发,在同企业进行充分沟通后,个别专业课程可以获得企业的兼职教师支持,从而使课程安排更饱满和丰富。

2.理论课时偏多,而实践不足

从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在总体课时中,理论课时明显占绝对比重,而实践的教学环节所分配的课时不到30%。虽然高等教育教学中理论教学理应占绝对比例,但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应当进一步增加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所占的比例。而且,从用人单位对本科物流人才的能力要求上来看,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更为重要。

3.缺少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环节

现行的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编写过程中并没有专门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这一模块,只开设了创业学一门选修课,无论是从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还是进行具体的实践来看都明显不够。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应从大学四年不同阶段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和实践情况来安排。很明显,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创新创业能力要求差距很大。

三、物流管理专业拟修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是从物流管理行业用人需求出发的,其核心部分为岗位需求能力。因此,科学、全面的岗位需求能力分析是新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

(一)岗位需求能力分析

根据对物流行业不同层次岗位的胜任能力综合分析,得到如下能力分析结论。1.关键能力。(1)创新能力:具有提出科学、独特、新的理念、方法、技术、流程等的能力;(2)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同团队内其他成员协同完成任务,与团队内其他人进行沟通的能力;(3)执行能力:具有正确理解任务要求,并贯彻落实,完成任务的能力;(4)学习能力:具有吸收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等完善自我的能力。2.专业能力。(1)具有从事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货物的运输与配送、物流企业的运营管理以及物流成本计算与控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2)具有对物流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开发利用的能力,初步具有进行物流系统规划、方案设计及物流仿真模拟的能力;(3)具有商品入库验收与检验、商品养护、食品储藏与保鲜的能力。3.方法能力。(1)具备信息管理知识和技能;(2)要有会计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商业知识;(3)具有项目管理能力,并要熟悉企业ERP管理技术。4.社交能力。(1)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2)语言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3)具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二)设计合理、多样、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1.优化理论课程模块。(1)压缩通识课课时,增加专业课课时分配。根据人才培养的规律,通识课是所有专业都应开设的基础课程,出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实际应用考虑,增加了现代办公的计算机类课程,由于物流管理专业拟开设物流专业外语,因此删除了高年级的大学英语课程。(2)增设了课内实践环节。在理论课程模块的安排中,考虑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数课程,包括通识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必修课程中,按照课程教学需要适当增加了课内实践环节,并相应地增加了一定的课时。(3)增加了选修课可选课程。为了满足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扩展专业知识的需求,特别优化了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并增加了可选的课程,使课程数量翻了一倍,让学生根据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选修课。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广泛地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在公共选修课中,增加网络选修课程,学生能够根据兴趣自主地选择课程。2.完善实践课程模块。针对理论课与实践课衔接不合理的问题,课题组在本次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中特别针对该问题进行了修正,使课程衔接更加合理,如:将ERP沙盘模拟和VBSE企业综合训练等适合高年级阶段进行的模拟实践安排到了高年级进行。

(三)增加实践环节的课时分配

1.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分配比例。从总体上将实践环节所占比例提升到30%以上,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个部分。通过与合作企业的探讨,将实践教学环节延伸到寒暑假,增加了社会实践的时长。2.增加校外顶岗实践教学的课时。为了配合物流行业的“双十一”“双十二”和“跨年购货节”物流业务高峰,将第七学期的理论教学环节课时进行压缩,且课程均为选修课程,在“双十一”之前完成理论课及期末考试,在完成教学周的学习任务后,学生可以较之前的教学计划提前参加到物流企业的业务高峰中,体验物流企业的各个环节的业务流程。在企业与学生双方自愿的情况下,学生还可以利用寒假在企业继续实习,并择优就业。学生通过参加实习,更多地了解拟就业企业的基本业务流程、各项管理制度、岗位待遇、企业发展前景等实际情况,对未来就业和职业生涯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同时,既满足了合作企业在业务高峰期短期用人需要,还可以使企业通过对学生的实习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决定拟录用员工的人选,避免单纯地通过笔试、面试录用员工出现的用人偏差,保证录用后的员工队伍的稳定。

(四)增加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单独设计了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包括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通识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创新创业的需求。1.合理安排创新创业教学课程及课时分配。从课程的选择上,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规律,在不同学期开设不同内容的课程,同时考虑此类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合理减轻学生学体课程学习压力,同时配合相应的学科竞赛安排。2.配合创新创业教学设计实践环节。在创新创业教学环节中,特别设计了实践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实践,使学生在就业和继续考研升学之外有更多的选择。此外,还支持学生成立物流协会,让对物流感兴趣的本专业和其他专业同学参与到协会组织的各类活动中,其中包含了创新创业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与物流相关的创新创业,如快递业务平台等。总之,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在充分了解人才需求方对人才培养规格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之后,从实际出发,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师资和学生学习能力实际情况去作合理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柯沪芬.物流行业岗位需求分析[J].陕西教育(高教),2016,(10):69-70.

[2]周雪梅.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课程体系开发与构建的实践探索——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物流技术,2014,33(10):489-496.

第4篇:财务专业化范文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其中以生物技术为支撑的生物高新技术产业最具革命性也最具影响力。生物技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多领域的、基础性强的综合性新兴学科,这就决定了其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具备良好专业素质、创新意识较强、实践能力较强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并且能够将生物科学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极具应用性的产品或技术。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多且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生物技术专业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1]。因此,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亟须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当前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生物技术专业定位模糊,人才培养难以适应市场需求一方面,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而依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当前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培养以学术研究为主的研究创新型人才;二是培养以科技开发为主的应用型人才;三是培养以技能应用为主的实用型人才。依据相关要求,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但是在高校扩招以后,一些院校并未真正了解生物技术专业,忽视了生物技术专业的应用型定位,而盲目地将其与培养研究型人才趋同,使得生物技术专业定位模糊,人才培养目标不甚明确,最终致使培养出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创新型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下,人才培养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再加上我国现有生物技术产业规模较小,难以容纳数以万计的毕业生,不仅造成了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使得企业难以在庞大的就业大军中找到适合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形成了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找不到人才的尴尬局面。此外,传统的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基本以学科型和研究型为主,只是注重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但生物技术企业需要的是多层次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不仅包括产品研发人才,还包括能配合研发人员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的一般技术人才。由此可见,传统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亟待进行改革[2]。

(二)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不甚完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首先,受应试教育影响,当前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还处于初级阶段,普遍存在“重知识轻学问”“重模仿轻创造”“重理论轻实践”的不和谐现象,并且培养出的人才大多缺乏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众所周知,生物技术专业的技术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如果一味地重视理论课程则难以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创新人才。但当前大多数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都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致使学生大多只会纸上谈兵。并且就算一些院校注意到了实践教学环节,也只是局限于课程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集中性的校外实践活动偏少,使得学生在理解专业知识方面存在困难,缺乏实践经验,进而无法实现知行统一,最终与社会相脱节。此外,一些院校实行实验教学,但其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难以满足现代生物技术专业的需求,难以满足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需求,且实验管理人员配备不合理、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实验资源的有效利用。其次,当前一些院校还是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处于被动接受和被动学习的地位,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了。最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的出现为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但一些教师对此了解不多,难以真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创新[3]。

(三)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深度不够,产学研合作模式有待优化首先,一些院校尝试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推行实践育人,但深度不够,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大多数院校只是邀请企业相关人员来校做讲座,使学生知晓生物技术的一些前沿理论知识和成果,或者组织学生去合作企业进行参观学习等。这些做法只能算作是浅显的合作和融合,而譬如课程开发、校本教材编写、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深层次的合作和融合却并未实现,学生只能学到一些皮毛而已,难以实现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双重提升。其次,产学研合作模式是目前广受欢迎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将产学研合作模式应用于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当中,能够使学生接触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方便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在稳定的实习基地中完成生产实习或者毕业论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教师能够参与产品开发、技术改造,还能与企业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实现相关成果的有效转化,有助于教师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企业科技的进步。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该种模式大多只是流于形式,难以实现生产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的有机统一。

(四)师资队伍质量有待提升首先,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因此一些院校的专业教师并非科班出身,甚至未经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基础知识薄弱,这就致使其培养出的人才也无法掌握正确的知识和技能。其次,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大多数生物技术专业教师缺乏从业背景和行业实践,未能深入市场做好各方面的调研工作,不仅难以准确把握社会对于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还严重影响了产学研合作教育、校企合作教育和产教融合教育等的质量。最后,大多数生物技术专业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难以达到创新教育的要求,也未能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难以运用新技术、新资源培养创新型的生物技术人才。

二、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路径

(一)明确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近些年来,生命科学在专业性质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院校也应紧跟时代脚步,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独创性能够自由发挥出来。结合社会对于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和各高校的具体情况,各院校应制定符合自身要求和体现自身特色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但大方向应该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知识,具有独创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广阔视野的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4]。

(二)优化课程设置学校应以宽口径、重实践、强创新为原则和导向,优化课程设置,使学生有机会进行实践创新。首先,设置模块化专业课程,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学校应打破传统生物技术专业课程界限,将其与产业化集成管理相结合,以行业应用技术为背景,科学设置发酵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等综合实验模块和实验项目,实现实验教学的立体化;应设置以下游工程为背景的经济管理或市场营销等课程,便于学生将自身所学知识与市场结合起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应设置有关生物技术前沿知识和技术的弹性课程,便于学生与国际接轨、与社会接轨。其次,设置专业拓展课程,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调发展,实现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发展方向课程等理论教学与课程实验课、课程见习、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的统一。

(三)推进信息化教学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手段的信息化、现代化、网络化,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营造自主创新的环境。为此,学校应及时更新基础实验平台和专业实验平台的材料和设备,使其满足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提升学生对通用仪器和专业仪器的实操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基础实验技能和生物技术专业技能,进而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校应建立网络管理系统,建设实验教学网页,为教师进行虚拟实验教学和网络辅助教学提供基本保障;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合理运用慕课、微课、对分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为学生搜集更多的专业前沿信息资源,为学生的创新学习提供保障;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网站,搭建高水平的教学平台,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混合教学,使学生学习更具自主性、灵活性和趣味性[5]。

(四)深化校企合作,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各院校应与相关企业构建长效合作机制,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共享资源,实现专业教育与产业真实需求的紧密对接,使学生在参与产品研发、技术革新等过程中实现自身技能的积累和创新;建立紧密联系机制,可通过承办行业会议、创建信息平台等方式收集和整理最新的行业信息,并将其及时反馈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校内课堂、实习基地和合作平台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等;邀请企业资深员工参与校本教材的编写,使教学内容紧跟时代脚步,充分体现前沿性和实践性。其次,各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充分整合各种资源,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就校内方面来说,学校应以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实行导师制,让学生在各自导师的引导之下参加与自身研究方向相关的课题研究项目,并亲身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技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就校外方面来说,学校应以各种实习基地、实践基地等为依托,实现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产学研合作,为学生的动手实践提供了可能,使学生有机会将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了解行业形势、将实践过程中迸发出的创新点再次应用于实践,最终使学生成长为行业所需人才。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优化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各院校应努力建设一支人员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科研能力强的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首先,学校可鼓励优秀博士生留校或引进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进一步充实师资队伍。其次,学校可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其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可鼓励教师依据自身情况进行在职进修或者脱产培训,例如学校可合理安排其到国内外著名大学做访问学者或者继续深造,亦可安排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等各级单位组织的培训;对青年教师培养实行“导师制”,精选名师对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严把授课质量关,使教师练好基本功,尽快成为综合素质过硬且能够独当一面的教师。再次,学校应鼓励教师定期参加社会技术服务项目,去企业生产一线学习,锻炼自身的实践技能并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努力使自身成为“双师型”教师,以便更好地完成学生的实践指导工作。最后,学校应为教师提供较为完善的政策保障,营造以教学为责、为荣、为乐的氛围,引导教师实现自身能力发展,并形成良性竞争,进而将教师的竞争力转化为学生的竞争力。

三、结语

生物技术专业是生物科学与生物工程融合发展的桥梁,是理科和工科相交叉的学科,旨在将生物科学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技术与产品,以便为生物工程应用提供先进的技术成果。这就要求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而为了适应生物技术科学研究领域的诸多变化和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对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因此各高校应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推进信息化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自创意识,深化校企合作,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冯家勋,白先放,何勇强,韦宇拓,金健,梁静娟,卢春花.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1):222-225.

[2]关建义,毛会丽,康静,刘涌涛,井长勤.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生物技术世界,2016,(05):307-308.

[3]刘志强,肖璐,周建红,张大为.生物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怀化学院学报,2015,34(05):87-89.

[4]赵龙飞,徐亚军.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与探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5):229-231.

第5篇:财务专业化范文

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策略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在京津冀区域建有京东物流、苏宁物流等多家校外实习基地,但校企合作深度明显不够。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物流企业对校企深度合作积极性不高。大部分物流企业只愿意提供相应实习岗位,不愿意为其付出太多人力物力,深度参与物流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企业很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课程内容建设上也缺乏与企业的深度沟通,针对性也不强,不能完全符合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在物流专业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环节,主要靠企业兼职教师现场操作指导,校内指导教师参与也不够,实习效果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需要校企双方进行深入沟通,进一步提高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效果。

(二)“课赛融合”、“课证融合”有待进一步落实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正在实施“课赛融合”、“课证融合”,在专业建设上积极与物流技能竞赛和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但是相关内容并没有完全融入专业课程中,有待进一步落实。在“课赛融合”中,目前物流技能竞赛理论考核内容基本上已融入相关专业课程中,但实训考核内容受场地限制效果不是特别理想,需要进一步加强。在“课证融合”中,为落实教育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我院正在对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发现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需要进行微调,使“课证融合”进一步落实,达到应有效果。

(三)教师来源渠道单一且实践技能水平不高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时间较短,教师实践技能水平不高。由于物流专业实操性非常强,所以在学生就业初期企业评价学生的标准主要是物流实际操作水平。但是我院物流专业教师大多直接来自高校毕业生,实践技能水平不高,而关键是物流实际操作在学校自学是很难完全学好的,必须要进行实际操作,所以需要下企业进行实践。但是目前很少有物流企业愿意为教师提供顶岗实习,即使有也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对教师理论教学水平提升确实非常明显,但是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则比较有限。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对策

(一)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合作是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首先,应采取措施促使物流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使校企双方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如学校可以引入物流企业的企业文化,引入标准的物流工作规范和作业流程,使学生在学校就可以感受到企业的工作氛围。同时,物流企业可以派企业师资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工作。其次,学校作为校企合作的主阵地,应主动寻找行业领先企业进行校企深度合作。学校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还要充分考虑物流企业的利益,实现学校和物流企业的双赢。同时学校也要主动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不仅要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还要邀请企业参与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制定,了解物流企业最终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使学校培养的学生更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重构课程体系,实现“课赛融合”、“课证融合”无缝对接

根据教育部物流技能竞赛规程,把竞赛中物流方案设计与实施相关内容融入仓储管理实务、配送管理实务、运输管理实务等专业核心课程中,并开设物流综合实训课程,进行物流方案设计和实施实训,使物流专业所有学生都能掌握物流方案设计与实施的相关技术技能,实现课程与物流技能竞赛无缝对接。根据中物联的《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及其他相关资料,确定物流市场开发与客户服务、仓储与库存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成本与绩效管理、供应链管理、数字化与智能化等7个职业功能,并根据各职业功能的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优化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使教师授课更有针对性,实现课程与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无缝对接。

(三)深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效果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首先,学校应出台双师型教师的奖励机制,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鼓励专业教师到物流企业进行顶岗实践,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课时费,进一步提升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的效果。同时,在评先评优、职称评定和聘任上也要优先考虑双师型教师。其次,要建立双师型教师常态化培训机制。目前物流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物流企业对人才的技术技能水平也是动态更新的,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常态化的培训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学校应鼓励专任教师全程参与学生到物流企业的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并鼓励专任教师参与物流企业的内部员工培训,了解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流程和物流行业的最新发展状况,使专任教师真正达到双师型教师的标准。

参考文献:

[1]陈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J].物流技术,2015(9).

[2]胡从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探讨[J].物流技术,2015(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