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茶艺表演知识范文

茶艺表演知识全文(5篇)

茶艺表演知识

第1篇:茶艺表演知识范文

关键词:旅游管理;茶艺课程;实践教学;分析

当前,越来越多的职业教育学校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以适应社会相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中,开设茶艺课程是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培养以及行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与茶艺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向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要求一致[1]。

一、旅游管理专业开设茶艺课程的必要性

(一)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体系来看随着旅游经济和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开设旅游管理专业,为行业培养更多的人才,成为职业教育学校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旅游管理专业涉及多种学科的知识,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要求学生能将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才艺课程的设置可以看作是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两者间存在学科交叉点,因此,职业教育学校开设茶艺课程有助于引导学生从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中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同时做好茶文化的普及与推广。

(二)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看随着职业教育学校教学的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职业教育学校开始重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加强学科人文素养建设。中国的茶文化有着丰厚历史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围绕如此深厚的文化内涵开展教学,能够在教学与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修养,塑造学生的品格,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品格,这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其教学目标也与旅游管理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文化素养有着相同点[2]。

(三)从旅游业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饮茶之风流传数千年,积累了丰厚的茶文化。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茶室、茶楼、茶艺馆在旅游地随处可见,茶园游览、茶叶品鉴、茶艺表演等各种茶文化活动也成为一些地方的特色旅游活动。茶文化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行业的发展必然需要人才的支持,因此旅游业对茶文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基于这样的社会需求,在旅游管理专业开展茶艺课程教学,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的茶文化人才。

二、旅游管理专业茶艺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基础设施较差旅游管理专业开展茶艺实践教学时,需要针对教学要求建设实践基地,但由于经费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大多数职业教育学校未能根据茶艺课程教学要求建设实践教学基地,而部分职业教育学校建设的基地基础设施较差,难以有效支持教学正常开展。

(二)缺乏实践型师资力量旅游管理专业的茶艺课程实践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和文化基础,更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要求较高,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教学水平,更要有较强的科研实力,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但从实际情况看,茶艺课程的,双师型教师较为稀缺,一些教师的理论水平较强,但缺乏实践教学能力,难以顺利开展实践教学。

三、旅游管理专业茶艺课程实践教学策略

针对短时间内难以解决茶艺课程实践教学缺少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以及相关基础设施较差的现实问题,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理论,创新教学方法,挖掘更多有利的教学条件进行教学,有效提高茶艺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实践教学目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具有相应职业技能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教师应注重旅游和酒店管理等方面的实践性教学,将茶艺课程实践教学作为公共课或选修课,通过茶艺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的茶文化,掌握茶艺的初级技能。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精炼茶艺课程的教学内容,切忌无限扩大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时,要针对性传授相关知识,如指导学生学习各类茶叶的正确冲泡方式,以及茶艺表演的相关程式等。通过模拟性经营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适应旅游行业对茶文化的需要。

(二)结合旅游专业知识传授茶艺旅游管理专业茶艺课程课时相对较少,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实践性,因此,教师可以将茶叶知识、茶艺礼仪等融入旅游专业知识教学中,不必专门针对茶艺知识进行理论教学。通过实践教学渗透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泡茶的要领时,可以从教学生筛选茶叶开始,一边讲解茶叶的分类,一边传授不同茶叶的不同冲泡技巧,让学生既学会区分茶叶种类,又学会专业的泡茶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使茶艺课的实践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也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3]。

(三)在外出参观考察中进行实践教学生活在不产茶地区的学生由于平时很少接触到茶叶,对茶叶的知识了解不多。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茶园实地考察,让学生在真实茶叶生长环境中观察茶叶,直接接触茶叶,了解茶叶的生产等各种知识。教师带领学生考察前,要明确考察目的,并布置相应的实践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强实践能力。

(四)设置灵活的考评机制,突出教学实践性在茶艺课程实践教学中,为更好地突出教学实践性, 教师可以合理设计茶艺技能的考评机制,通过奖励学分的方式让学生注重茶艺实践,加强茶艺技能锻炼。设计考评机制时,教师应根据作业的多样性,灵活设计考评机制,这样才能全方位考查学生的实践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真实学情,并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特点设计茶艺表演茶艺课程的实践教学要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如茶艺课程实践教学可以开展茶艺表演教学,在确保茶艺表演观赏性和严谨性的基础上,突出茶艺表演的创新性[4]。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茶艺表演分为两部分教学。一方面,对普通学生而言,可以将茶艺表演课程作为基础性内容进行教学,不强调学生掌握较专业的茶艺表演和全方位的茶艺表演内容,只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传统茶艺表演技能,使这部分学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课程教学需要和行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针对茶艺表演基础较好且对茶艺表演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可以开展专业性的茶艺表演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掌握专业的茶艺表演,更能够在表演中展现出茶文化的精神和内涵,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将茶艺表演提升为个人特长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5]。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旅游管理学科体系建设、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旅游行业人才发展趋势来看,职业教育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设置茶艺课程实践教学具有必要性。茶艺课程实践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利于普及茶文化和茶叶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当前旅游管理专业茶艺课程实践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在茶艺课程实践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实践教学目的,结合旅游专业知识,利用外出参观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通过形式多样且灵活的作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设置灵活的考评机制,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将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与茶艺表演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茶艺课程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靓青.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茶艺课程的设计与教学[J].学园,2013(24).

[2]马晶.浅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茶艺课程的设置[J].福建茶叶,2018(7).

[3]肖亮.公共管理专业茶艺课程实践教学分析[J].福建茶叶,2018(4).

[4]张颖.旅游管理专业差异实验教学探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5).

第2篇:茶艺表演知识范文

关键词:当前茶艺表演;主题创作;审美生成机制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茶艺表演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艺术表达形式,茶艺表演在当今的休闲活动中越来越普遍,但传统的茶艺表演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产生了审美疲劳,因此,茶艺工作者就创造各种办法来进行探索创新,创作出不同主题的茶艺表演。不同主题的茶艺表演也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去除了传统茶艺表演乏味的问题,对于我国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茶艺表演中主题创作的意义

主题的含义就是全篇文章所要表达出来的主要观点和思想,因此,主题是文章的最主要的主体,所以说茶艺的主题应当是整个茶艺表演想要传递出来的最深刻的观点和思想,它应当是茶艺表演工作者想要描绘的一种形象和场面,主题是茶艺表演的重点所在。主题是茶艺表演的重点所在,主题也直接决定着茶艺表演的中心。主题也直接的决定着茶艺表演过程中其它表演要素的设计点,主题一旦被确定下来后,茶艺表演过程中的其它要素也都被确定。在我国的古代时期,茶艺表演大多都是一些达官贵人所欣赏的一种艺术,它都是社会的高端人士所享受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茶叶已经慢慢的走上舞台,并对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开放,茶艺表演的作用并不是简单地对美感的追求,更应当具备更加丰富的审美作用。主题是茶艺表演过程中的重要承载者,因此,主题在设定的过程中必须要符合大众的审美。一个优秀的茶艺表演作品所确定的主题必须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当观众享受的同时,引发内心的共鸣,给予观众情感的洗涤,让观众在观看茶艺表演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道德认知。

2茶艺创作中主题的表现方式

茶艺表演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历史文化知识与情感的表达是茶艺主题的重点,一个主题鲜明的创作不仅仅需要鲜明的情感,也需要借助道具、服饰等其它的手段来进行衬托,只有这样,茶艺表演的内容才能够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茶艺表演的表演形式才能够做到真正的合情合理,让观众感受到茶艺表演的魅力。

2.1茶艺设计应紧紧的围绕主题

茶艺的设计是茶艺表演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它也是主题在研究过程中的基础,因此,茶艺表演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紧紧的围绕主题,用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来增强茶艺表演的感染力。其次茶艺表演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以茶叶为主,在展示茶具艺术的同时也要注重最后的茶是否好喝、最后泡的茶使用的道具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艺术品在茶艺表演过程能够为茶艺表演增添色彩,但是,必须要注重不能够抢夺茶艺表演的主体地位。茶艺表演的过程包括了选茶、选具等过程,选茶就是要选择种类适合的茶叶,茶叶的选择要从茶叶的产地、历史背景等方面来选择,因此,在选择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历史性比较强的茶叶,比如说信阳毛尖等名茶。选择道具也是茶艺表演过程中的重要部分,茶具的质量、色彩在整个茶艺表演过程中有着非常显著的位置,在选择茶具的时候必须要与所选择的茶叶配合起来,如果使用的是绿茶就可以采用一些盖碗来使用,如果选择的是红茶就可以使用一些白瓷杯具来使用。茶艺表演过程中的其它道具都是茶艺表演的独特的元素,它给原有的茶艺表演带来了更多的色彩,形成了更加独一无二的茶艺表演。

2.2背景与音乐的意义十分重大

茶艺表演的背景指的是在表演的过程中所制作的海报、视频等,背景的制作可以非常简单,也可以非常复杂,但是,背景在设置过程中必须要保证紧紧的围绕相关的主题。在对茶艺表演的背景进行设置时,要首先对舞台的设备条件进行考虑,如果舞台的背景是活动宣传的海报,那就不用再另外准备其它的视频等。如果想要给舞台增加一些闲情雅致,就可以在背景舞台上面加上一些书法,如果想要渲染一种更加宁静、淡雅的氛围,在选择一些书法作品时可以选用行书。因此不同的舞台效果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在茶艺表演过程中,配乐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表演的形式来选择的,不同的茶艺表演形式需要不同的配乐,而文化观念的不同也需要不同民族的配乐。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茶艺表演背景音乐都会选择传统的音乐,但是,还有一些茶艺表演会选择佛教音乐。音乐的作用是能够营造一种全新的氛围,让观看表演的人能够自主的融入到表演当中去,依据不同茶艺的主题也可以选择一些新的音乐形式,因此表演者在对背景音乐选择的时候,也可以放远自己的目光,选择一些与表演相契合的音乐。一些音乐表达的主题如果能够与茶艺表演的主题相符合,往往能够带来与众不同的效果,给人们带来更优质的情感体验。

2.3茶艺表演是主题表现的重点所在

茶艺表演部分是观众观看的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表达主题的最有效的方法。不同的茶应当有不同的泡法,比如说红茶想要表达的主要是纯真的感情和对某种愿景不懈的追求,黑茶想表达的就是更为古朴厚重的气质,因此,操作者的茶艺手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这就要求操作者必须要有熟练的茶艺技术,对于不同种类的茶都有自己精确的认知,并能够根据不同的主题与情景来对不同的茶进行表达。与此同时,茶艺的创造者也可以根据想要表达的主题来创新一些新的茶艺表达手法,让观众在整个过程中感受到整个茶艺表演的情节发展顺序,当然,这些动作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美感,绝对不能够损坏整个茶艺表演的美感。茶艺的表演者也要有一定的气质,气质的积累不仅仅需要从书本中获取,也需要通过一些严格的形体训练来提高自身的素质,茶艺表演者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发型、服饰来表达想要表达的主题,运用各种办法来准确的表达主题,让观看者能够自主地融入到茶艺表演中。

2.4解说词与表达主题密切相关

茶艺表演的过程中有很多其它的元素,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解说词部分。解说词的主要内容就是对表演想要表达的主题进行解说,但是,在大多数茶艺表演过程中解说词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大多数解说词的表达不顾茶艺表演的主题,而仅仅追求诗词的美感,这就给观众带来了一定的困惑感。现在的茶艺表演解说词很多都是对诗词的引用,但是,引用如果不能够衬托主题就会有损茶艺表演的美感。因此,茶艺表演应当有一定现代信息的解说词,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起来,茶艺表演的解说词必须要能够充分地表达相关的主题,让主题更加深刻地体现出来。

3茶艺表演审美生成机制的分析

目前在我国的茶艺表演中,大多数的人都认为茶艺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茶艺在表演的过程中既有对技艺审美的要求,也有对意境的审美需求。它所体现的是在茶艺表演过程中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它追求的是外在的表现技巧与内在的感情充分的表达,因此,茶艺审美特征外在的表达就是茶艺表演,对茶艺审美特征进行研究时必须要充分地考虑到茶文化主要传递出的精神,并将其作为重要的存在部分来进行分析。茶艺表演指的就是在掌握一定的泡茶技巧后所体现出来的有表演特征的活动,因此,茶艺表演就脱离了原有的表演形式,越来越多的茶艺表演活动的表演者与品尝者是处在同一个活动中,通过茶艺表演解说将茶艺表演所要传递出、的艺术美感与精神实质传达给品尝者,在这个审美的过程中,茶艺表演者给予茶文化一定的行为艺术,让品尝者在品尝茶的过程中带来更多听觉、视觉的美的享受,解说者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语言的魅力来赋予茶艺更多的美感,解说员要为茶艺的品尝者提供一定的引导作用,品尝者在茶艺的表演过程中要调动所有的审美感觉来将茶艺转化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审美,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对整个茶艺表演的欣赏。因此,一个成功的茶艺表演不仅仅需要表演者的参与,更需要品尝者有着积极的参与感才能够达到最终的表演效果。审美机制的形成是茶艺表演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此,在对茶艺表演进行研究时必须要对审美机制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茶艺表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当前的茶艺表演有着丰富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在给予茶艺表演更深刻的魅力的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赖功欧.宗教精神与中国茶文化的形成[J].农业考古,2000,(58):60-65.

[2]陈文华.论当前茶艺表演中的一些问题[J].农业考古,2001,(45):46-55.

第3篇:茶艺表演知识范文

关键词:视听交融;民族音乐;茶艺表演;共生发展

文化的融合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创新,使得文化的内涵得到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既有能够带来听觉享受的民族音乐文化,也有带来视觉享受的以茶艺表演为代表的茶文化,二者的融合对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符合视听交融这一理念,因此研究二者的共生发展不仅对于民族音乐和茶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也能为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1视听交融视角下民族音乐与茶艺表演共生发展的可行性

1.1民族音乐与茶艺表演的关联性

民族音乐之所以能够和茶艺表演进行融合发展,是因为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从我国古代关于茶的诗词中不难发现,在有关饮茶、品茶等的诗词中,总会提到像琵琶、笛子等乐器,古人在喝茶时尝尝喜欢有音乐为伴,并且现在许多爱茶人士在喝茶的时候也喜欢听一些像《高山流水》、古筝弹奏的《春江花月夜》等曲调悠扬缓和的曲子。在茶艺表演中,有一种长嘴壶茶艺表演,壶中茶水倒入杯中的动作也是借鉴了《高山流水》的意象。此外,我国在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形成了独立的音乐形式,比如流传于福建、江西一带的传统民族歌舞形式茶歌和茶戏。这就表明从古至今茶文化的发展和民族音乐之间一直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未来二者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可以延续这一视听交融的理念。

1.2民族音乐与茶艺表演的共通性

除了一定的关联性之外,民族音乐与茶艺表演之间还有一定的共同性,使得这两者文化能够交融发展。首先,民族音乐和茶艺表演都带有浓郁的中华民族色彩,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物,都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优良艺术,能够被人们认可、接受和喜爱。其次,民族音乐和茶艺表演都是受众很广的文化形式,受众随着时代的变化更新着思想观念和审美水平,因此这两种文化形式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发展,随着受众的变化而与时俱进,将民族音乐和茶艺表演融合发展,既能促进二者的创新性发展,又能吸引新的受众,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对于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2视听交融视角下民族音乐与茶艺表演共生发展的重要性

2.1共生发展有利于创新文化表现形式

上文提到过,民族文化需要创新来满足受众的需要。民族音乐和茶艺表演的共生发展就可以达到这一目标。这种融合不仅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是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交融,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一方面,民族音乐能够反映出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茶艺表演则是对发展了数千年的中国特色茶文化最直观的一种表现,二者所代表的是不同类别的文化,将二者相融合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吸收借鉴的过程。另一方面,民族音乐是满足听觉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茶艺表演则是更直观的给视觉上带来享受的形式,二者融合能够达到视听交融的良好效果,创新文化的表现形式。

2.2共生发展有利于增强文化感染力

民族音乐与茶艺表演相结合还可以增强文化的感染力。正如上文说的那样,民族音乐是通过对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的演绎使得观众有美好的听觉感受,从而感受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特有的文化魅力,这种对于音乐的演绎固然美好,但是却不够直观,给听众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刻。而茶艺表演则是通过对各种茶叶冲泡技术的形象演示,直观艺术地展示中国特色茶文化,给人们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得到美的享受,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这种表演直观形象,却无法同时让人们在听觉上也得到满足。因此,结合这两种文化的特点,将其进行融合就可以实现视觉和听觉的同时满足,从而解决单一单调的问题,增强文化的感染力。通过这种方式,将民族音乐融入茶艺表演中去,人们在听到某一民族歌曲的时候,同时能够看到相应的茶艺表演过程,音乐与画面的结合,给人印象深刻,更能促进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也能增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3共生发展有利于丰富文化的内涵

前文提到,民族音乐和茶艺表演息息相关,有一定的关联性和共同性,二者共生发展有利于丰富文化的内涵。将茶文化融入到民族音乐当中,形成独特的茶音乐形式,再将茶音乐的演绎加入到茶艺表演中,既能为民族音乐增添新的音乐形式,也能为茶艺表演增加新的表演形式,可以丰富这两种文化的内涵。此外,茶文化也可以为民族音乐提供创作资源和素材,艺术源于生活,民族音乐可以从具有生活化气息的茶艺表演中汲取生活元素和特色,从而创作出具有茶文化特色的新音乐,为民族音乐的创作提供新的思路,丰富民族音乐的内涵。同样地,人们在欣赏具有茶特色的音乐时,既能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又能从中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丰富文化的内涵,促进文化的创新和传播。

3当前民族音乐与茶艺表演共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贯彻视听交融的理念,促进民族音乐和茶艺表演的融合发展。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解决,从而促进民族音乐和茶艺表演更好地融合发展。就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3.1创新意识不足,共生发展任重道远

目前在一些相关单位中存在着创新意识不足,思想意识滞后的现象,无论是对民族音乐的发展还是对茶艺表演的发展仍保持着原有的模式,缺乏趣味性和感染力,不利于二者的创新型发展。通过对一些表演单位和相关资料的调查了解不难看出现在还存在着相当大一部分单位没有认识到民族音乐和茶艺表演共生发展的积极作用,二者依然独立分割开来,导致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换句话说,在民族音乐和茶艺表演的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没有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发展水平停滞不前,人们不免对此失去兴趣,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对于民族音乐和茶艺表演的融合,即视听交融这一理念属于一种较为新兴的理念,目前还在探索中前进,因此没有过多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难免有些磕磕绊绊,共生发展这一实践任重而道远。

3.2实现共生发展的手段单一,搭配不当

虽然有一些单位和部门已经认识到了民族音乐和茶艺表演交融发展的重要性,也积极采取一定的手段加以落实,但是苦于没有经验和示范可循,导致手段单一。比如一些单位在进行茶艺表演时选取了有民族特色的民族音乐作为背景音乐,但是整体上看来对于音乐的选择过于单一,大多选择一些具有古典色彩的、曲调缓和的曲目,这就使得民族音乐形式单一,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茶艺表演缺乏层次感多元化,虽然实现了视听交融,但也不免乏味,不利于观众感受文化的熏陶。此外,还存在音乐与表演搭配不当的情况,动静结合不当,例如在节奏较慢的茶艺表演中使用了较为欢快、节奏变化大的民族音乐,两者不恰当的结合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出现了背景乐突兀,观众观赏节奏被打乱,无法静心欣赏茶艺表演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观众无法感受到民族音乐和茶艺表演的魅力,也就失去了视听交融的积极意义。

3.3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忽视文化价值

由于这种视听交融的理念现在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因此还没有十分严格的规范和相应的规定约束,这也就导致了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专业甚至盲目发展的状况。比如,前面提到过的文化的发展应当满足受众的需求,因此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跟上受众思想观念和审美水平的变化,但是现阶段由于没有严格的标准约束,也就导致了会出现一种情况,即一味地迎合一部分人的并不合理的需求而忽视民族音乐和茶艺表演的文化价值,甚至可能会出现以一些低俗不雅的形式进行表演从而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情况,上述的这几种情况都是由于目前还没有严格的约束机制从而导致良莠不齐的发展局面,不仅达不到促进视听交融从而促进文化传播的效果,还会因此伤害到传统文化的纯粹性,使其失去应有的文化价值。

4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以及促进二者共生发展的措施

上文分析了民族音乐与茶艺表演交融发展的可行性和重要性,进而分析了现阶段视听交融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接下来文章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以及提出促进良性交融的措施。

4.1培养创新意识,与时俱进

前文提到目前还有很大一部分单位没有共生发展的意识,对于民族音乐和茶艺表演的发展还坚持固有的模式,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应当培养相关单位的创新意识,可以举办讲座,由专家和专业研究人员进行新时期发展理念的讲解,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视听交融视角的运用,培养对此方面的创新精神,实现民族音乐和茶艺表演在新时期更有生机的发展。此外,各单位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反思,吸取经验教训,可以进行先试点再推广的模式,试验一段时间后积极收集各方意见和建议,从而在不断吸取教训后不断完善交融模式,最终实现视听交融的良好效果,再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创新发展理念。

4.2创新多层次合理的共生发展的手段

有了创新精神的指导,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要注重采取多层次、全方位的各类手段。由于没有先例可循,所以在选择手段的时候不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表演单位可以对专业民族音乐表演者和茶艺表演艺术家进行专访,从而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分析来找到视听交融的突破点,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讨论中选取出可行有效的手段加以试用,实现对共生发展手段的创新。在选择背景音乐时,一定要注意两者之间的合理搭配,在茶艺表演动作幅度较大、节奏较快时,选用一些节奏快、气势磅礴的民族音乐,相同地,在茶艺表演动作幅度小,较为优雅舒缓的时候则选用同样轻柔古典的音乐加以配合。另外,可以选用现代化的手段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例如使用公众号一些表演信息,或是利用短视频平台发表表演的视频,吸引各个年龄各个阶层的观众,促进视听交融的发展和传播。

4.3建立健全民族音乐和茶艺表演共生发展的监督机制

结合上文所提到的由于没有严格的机制进行行业内的约束,导致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行文,因此在日后的发展中要注意建立健全严格的共生发展机制,确保民族音乐和茶艺表演在符合发展趋势的前提下进行创新,不能肆意修改,改变其共生发展的主方向。此外,应当建立相应的监督监管部门,监管表演过程的始终,从最初的节目审批,表演单位应当对表演的类型,表演的理念等等表演信息进行报备,到表演的全过程,相关部门要积极监督观察在表演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合理、不规范甚至不合法的行为,保证二者的共生发展在相关制度和监管部门的约束下能够健康良好地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建立严格的处罚制度,以便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参考,例如若是在表演的过程中发现了有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处罚制度加以规范教育。

4.4国家给予相应支持,鼓励多种形式的共生发展

除了上述的几点方法策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值得一提,即国家在促进民族音乐和茶艺表演的共生发展过程中应当予以相应的支持,无论是民族音乐还是茶艺表演,都是我国对优良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能够代表中国特色的文化形式,因此这两种文化形式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和传播,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影响力。鉴于这一优势,国家应当在二者共生发展的过程中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支持,既能鼓舞相关单位的创新发展,使得民族音乐和茶艺表演的结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层次,又能因此激发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喜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得各民族更加团结。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视听交融的视角分析了目前民族音乐和茶艺表演共生发展的可行性以及积极作用,进而剖析了目前共生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促进发展的策略。民族音乐和茶艺表演作为优秀的文化形式,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期望本文的介绍对创新性共生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为民族音乐和茶艺表演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为视听交融的理念提供新的实践。

参考文献

[1]熊鹰.试论民族乐器演奏对茶艺表演的作用[J].福建茶叶,2018,40(12):484.

[2]王明辉.民族音乐在茶艺表演中的体现[J].福建茶叶,2018,40(10):118.

[3]王海艳.茶艺表演中民族音乐运用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8(05):137-138.

第4篇:茶艺表演知识范文

关键词:茶艺表演;音乐选择;创新音乐

在茶艺表演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音乐以其独特的方式和特征能够有效的诠释、渲染和表达茶艺所要展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境界,随着茶艺表演的流行与快速发展,茶艺表演中音乐的选择问题也逐渐突出,茶艺表演中适当合理的音乐选择不仅能够有效的增强茶艺表演与听众的情感互动和交流,而且还可以大幅度地提升茶艺表演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情感。随着茶艺表演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变迁和发展,音乐的选择如何更好的满足茶艺表演的需要,如何与时俱进的以创新的精神推进茶艺表演音乐选择,是非常值得研究和商榷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现行茶艺表演中音乐选择的一般做法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茶艺表演注重思想性的特征,介绍了一种非常注重思想性的新音乐形态,指出了其与茶艺表演的内在契合性,并探讨了如何将之应用于茶艺表演之中的策略与方法。

1茶艺表演音乐选择的基本情况与问题

现行茶艺表演音乐的选择总体来看比较单一,多集中于中国传统古典名曲,在茶艺表演音乐选择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根据茶艺表演的形式、品茶环境以及不同的茶艺表演习俗等,几乎所有的茶艺表演节目所要表达和演绎的内容基本上都聚集在古典和雅致层面,因此整体来看,看似缤纷多彩的茶艺表演在音乐的选择上却相对单一,缺乏应有的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因而造成了相当一部分茶艺表演缺乏多元化、层次感以及特色。茶艺表演在音乐选择上相对单一的同时,还存在着搭配不合理的问题,诸如在节奏舒缓的茶艺表演节目中,搭配了节奏恢宏、气势磅礴的音乐,这种搭配很难让观众心静如水地欣赏茶艺的安静和谐之美;大多数的茶艺表演的节奏比较舒缓,节奏的变化幅度也相对较小,而实际上一些中国传统古典名曲的节奏变化却非常大,这使得茶艺表演者在表演中途很难跟上音乐的变化节奏,不仅茶艺表演者吃力,而且也给观众一种节奏散乱的感觉,这对茶艺表演本身而言是一种伤害;另外中国传统古典名曲的数量相对于多姿多彩的茶艺表演而言还是非常有限的,可供选择的余地也是十分有限,实际上影响茶艺表演音乐选择的因素很多,诸如茶类品种、民族习俗、演出环境、观众类型、天气特征等都对茶艺表演的音乐选择产生影响,单纯地为选择而选择地使用传统古典名曲,势必会伤害到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考虑到大部分茶艺表演观众的艺术欣赏能力还不能有效的领略和欣赏古典名曲的意境和旋律,因此单纯的为了追求古典和雅致而使用单一的古典名曲势必会对一些年轻的观众在审美上人为地制造和产生一些障碍。

2一种注重思想性的新音乐及其与茶艺表演的内在契合

2.1一种注重思想性的新音乐

一种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成熟于80年代中期的音乐以其对思想性的强烈关注和鲜明表达而被人们所广泛的接受、认可,这种音乐对于净化心灵、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引导人们在精神追求上返璞归真,走向自然,这种音乐在中国、印度、日本等东方国家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传播。与一般的轻音乐对轻松、简单的强调不同,这种音乐非常重视思想性,在创作上轻音乐多是建立在对传统古典音乐的改编上,而这种新音乐一直强调原创性,将思想、原创视为自己的灵魂。

2.2与茶艺表演的内在契合

2.2.1两者所要表达的美感和思想性是一致的

无论茶艺表演还是这种注重思想性、原创性的新音乐,两者所要表达的美感和思想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表现在:两者都是让观众或听众获得内心平静,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境与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沟通、交流,从而领悟人生、品位生活真谛,获得更加适从、恬静和愉悦的内心境界;两者在本质上都崇尚自然之道,追求抛却浮华之后的返璞归真,茶艺表演所要传达的茶文化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一种结晶和集大成者,汇聚了儒释道等众多杂家的哲学,而上述新音乐也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以一种回归自然的追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新音乐中有不少带有一些宗教信仰方面的色彩,透漏着庄严和空灵,能够让聆听者心灵得到快速的净化,在虔诚的音乐氛围中给人以美感、享受,这与茶艺表演的性质是一致的。

2.2.2这种新音乐拓宽了茶艺表演音乐选择的范畴

由于新音乐与茶艺表演两者在美感和思想性上是一致的,因此在茶艺表演中就可以采用这种新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或伴奏音乐进行搭配,从而使两者交相辉映、相辅相成。由于新音乐相对于传统古典音乐而言具有更多风格和演奏形式,因此具有更为宽广的选择空间,这种新音乐的演奏形式非常多,既可以人声演唱,又可以电子合成,既可以器乐演奏,也可以作为环境音乐,还可以多种形式联合演奏,因此其在营造音乐氛围方面具有较多的优势;与传统古典音乐相比较,这种新音乐在保留了古典音乐典雅、民族等特征的基础上,还能够给人带来新的感觉和不一样的享受,民族元素在新音乐中通过民族旋律、民族式的调式、音阶、节奏等鲜明地保留了下来;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开始注重思想性,注重对人生的反思、领悟以及对自然的倾听、贴近,而新音乐正好满足了这种要求,它在带给人们宁静、反思的同时,更能够有效的促进观众与茶艺表演之间的情感互动和交流;新音乐注重原创,而茶艺表演在艺术上也是追求独创性,因而可以采取为某个或某种茶艺表演单独设计一种音乐,这样能够更好地使两者交相辉映,创造出更美的艺术效果。

3茶艺表演中新音乐的选择与应用

3.1茶艺表演与新音乐搭配的实例

新音乐具有多种多样的风格和演奏形式,目前在国内比较具有影响力的新音乐作家其创作的音乐具有典型的中西方结合的特征,既富有西方古典音乐的气韵,又有着传统的中国特色和民族气质,《琵琶语》就是一首比较典型的符合上述特征的新音乐,在茶艺表演中以之作为背景音乐或搭配音乐,更能衬托和映衬出清爽的茶水、透明的玻璃杯等这种具有很强意象性的茶器,从而在音乐的浸染中使心灵得到清茶的滋润和涤荡,获得内心的安静与愉悦,在这首新音乐中使用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进行演奏,具有舒缓优雅的节奏,这对于展现和诠释茶艺表演的韵律和节奏都非常有益。藏族茶艺是我国多民族茶艺中的一枝奇葩,藏族茶艺表演近年来颇受关注和欢迎,藏族茶艺中引入的新音乐以梵语歌《万物生》最为著名,该音乐在音乐风格上具有典型的藏传佛教色彩,在藏族酥油茶茶艺表演中表演者身穿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再加上具有神秘色彩的音乐风格,使用藏族原生态的方式进行演绎,可以很容易地将观众带入到茶艺表演所营造出来的神秘意境,在现代时代气息下感受古老的传统文明,从而创造了一种让观众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来诠释和表达藏族茶艺文化。

3.2茶艺表演中新音乐选择与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将新音乐应用于茶艺表演目前来说还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新音乐相对于传统古典音乐来讲,其本身作为一种音乐形态,并不能改变茶艺表演中表演与音乐的不同步、不契合等问题。在具体的茶艺表演音乐选择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基于不同品种茶的茶性和品质来具体的选择和搭配具有较高内在气质契合性的音乐,如绿茶具有淡雅清幽的内在品质,相应的绿茶茶艺表演在风格上一般表现为明快简洁,这时可以考虑那些具有古筝元素的音乐;乌龙茶具有浓郁的香气,相应的乌龙茶茶艺表演音乐选择中就应该偏重那些具有较多中音的曲目,这样方能体现出乌龙茶的醇厚的香气与内涵。茶艺表演音乐选择在遵循表演主题与音乐风格相协调的前提下,具体到单个茶艺表演中究竟应该如何选择和定制音乐就成为了一个具有较高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精细化问题,选择一首音乐,可能它能够满足表达茶艺内涵的需要,但实际上它毫无独特性,相反,选择另外一首音乐,它与茶艺内涵、茶艺场所、环境、观众欣赏水平、氛围等十分契合,这之间就是精细度的差别。茶艺表演的差异性源于茶艺编创者想要向观众传达或展示的情感及文化内涵,其次才是音乐选择问题,因此在茶艺表演编创的过程中对于音乐的理解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选曲的契合程度,因此编创者要对音乐的内涵、创作背景、演奏风格、表现手段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在更高的层次上追求茶艺表演与音乐选择的匹配,追求茶艺表演与观众更好的情感交流与互动。总之茶艺表演中音乐的选择创新既要注意吸取传统选曲方法的精华与合理做法,又要根据具体的茶艺表演环境、表演形式、观众欣赏水平,综合考虑所涉及的茶知识、茶文化、民族、历史等多种因素进行精细化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林东波.刍议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的选择和创作[J].福建茶叶,2011(5):47-49.

[2]黄轲.新世纪音乐中的民族元素之研究[J].文化艺术研究,2011(4):57-74.

[3]高虹.对于茶艺创新的一点认识[J].茶叶,2011(2):113-115.

[4]谭玉玲.NewAge与后现代主义音乐美学[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84-86.

[5]余婷婷.茶艺的配乐之美[J].广东茶业,2009(5):35-37.

[6]叶志霞.浅谈茶艺表演中的背景音乐[J].福建茶叶,2015(2):50-51.

第5篇:茶艺表演知识范文

关键词:中国茶艺音乐;师范院校;音乐教学

引言

在进行师范院校音乐教学时,需要不断的融入文化因素,并对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入进行完善与更新。中国茶艺音乐在师范音乐教学中应用,是时代赋予师范教育的责任,也是茶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教师应该深入挖掘茶艺音乐的价值,使其更好的与音乐教育结合,进而促进当代师范音乐教育与茶文化的共同发展。

1茶艺音乐的相关研究

1.1茶文化与音乐的密切联系

茶文化在我国拥有4700多年的历史,茶文化是劳动人民在茶事过程中逐渐发展形成的,体现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早在神农时代就有相关记载,由茶叶的记载逐渐演变为对茶文化的记录。等到唐宋时期更是出现了《茶经》一书,是“茶圣”为茶文化专门撰写的系统化书籍。茶文化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者,是对道家、佛家、儒家文化精髓的继承,并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新的元素,正在完善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文化扩充。在炎黄阶段音乐艺术盛行,更是有黄帝奏琴、炎帝编曲的传说。更有伏羲氏制作古琴的经典神话。可见,茶文化与音乐这两类艺术形式都拥有优秀的历史,在两者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融合。最初劳动人民在茶事劳作过程中变哼唱小调,边进行茶事,主要是为了缓解劳作过程中的疲劳,为辛苦劳作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在古代《茶疏》中有明确记录了20多项适宜饮茶的环境氛围,同时也强调了饮茶听古琴的情景。古人在品茶时,对茶环境要求极高,古曲萦绕、干净适宜才是饮茶的最佳时间,通过对饮茶文化的研究可知,中国饮茶文化中音乐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变迁,音乐与茶文化的融合更加密切。茶艺的出现是茶文化与音乐结合的成功代表。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发挥着巨大作用,其不但能够提升茶艺表演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而且还能够创建优美的情境,使人们在欣赏茶艺的过程中能够深深被中国茶文化所吸引,在娴熟的茶艺流程中融入优美的音乐,这大大提高了茶事的韵律之美与文化底蕴。

1.2茶艺音乐的出现

1.2.1中国茶艺音乐

茶艺表演总是能使观众感受到心灵的震撼、视觉的享受、听觉的洗礼,并且在此过程中心生敬畏,这与茶艺表演中音乐背景创造的环境氛围分不开。一般来说,茶文化与音乐的关系,就如同红花与绿叶,虽茶文化表演有其独具特色的艺术价值,但这离不开音乐的渲染与熏陶,茶文化表演中的背景音乐,不仅可烘托氛围更使得茶文化表演艳丽多彩,形成了现代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1.2.2茶艺表演的流传

茶艺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演变成现代化的茶艺表演,通过演员精湛的表演,使观众感受视觉听觉的享受,并享受情感的共鸣。在传统茶艺基础上形成的茶艺表演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因此会给观众带来精神的熏陶与洗礼。通常茶艺表演由神入茶境、展示茶具、烹煮泉水、淋霖瓯杯等16道工序组成,每道工序行云流水,有别具一格的名称,在每道工序之中都有茶人匠心独运的智慧体现。

1.2.3茶艺表演中的背景音乐

茶艺表演既可以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同时又可以和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在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有其独到之处,使用合适的背景音乐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茶艺表演别具韵味,高雅幽静,增添几分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不同的茶艺表演需要使用不同的背景音乐,音乐和茶艺表演相辅相承,如《春江花月夜》常用来为乌龙茶的茶艺表演进行配乐,较为深沉的曲调映衬出茶香浓厚、茶味浓郁;而绿茶则是以清新提神而出名,因此需要的背景音乐则需要更为欢快轻松的曲调。此外,不同的表演场合、不同的民俗习惯都需要不同的背景音乐来配合,增添茶艺表演的丰富内涵与多样化的变化形式。

1.2.4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的艺术价值

在丰富多彩的茶艺表演背景音乐中,其形态万千,因此具有较好的艺术研究价值。首先,背景音乐的运用突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使得人们在聆听的过程中突破了语言、文化的界限,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民都可在欣赏茶艺表演的时候感受到茶文化的韵味;其次,茶文化与其背景音乐的巧妙配合,使得茶艺表演形式多样,给人们带了多感官的享受更带来心灵的震撼,在传播茶文化的过程中,还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承。再次,利用背景音乐与茶艺表演进行融合可以激发茶艺表演者的创作与创新,利用茶音乐的起承转合可充分调动观众的兴趣度,牵动观众的情感变化,观众与表演者的良性互动,可促使茶艺表演不断创造奇迹。

2茶艺音乐在音乐教学的应用

2.1茶艺表演背景音乐教育的实例

自古以来茶艺表演伴随着曲调温柔的背景音乐,符合自然的特性,与茶叶内敛柔和内涵相一致。因此茶文化背景音乐的旋律极具特色。一般茶艺表演中常见的背景音乐包括《春江花月夜》、《寒鸦戏水》、《柳青娘》等,通过茶艺的表演融合古典歌曲,描绘出一幅清风徐来、水波荡漾、曲径通幽的画面并营造安逸祥和的品茶氛围,最大化的发挥茶艺表演的别致典雅、独特韵味。在茶艺表演背景音乐教学时引入旋律学习,可通过实践对比,模拟教学课堂的真实场景,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茶事文化,切身体会每个流程的细节感受表演节奏与特点,并在此过程中欣赏与感知背景音乐的独特旋律,以实际理解为依据,充分将教师所选曲调融合到茶艺表演节奏中,对旋律进行感知与体会,并感受原有节奏背景选曲的契合程度,择优选择最佳的曲目。实现利用对比教学教会学生感知旋律,相比于直接教学其影响范围更广程度更深。茶艺表演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与享受,在融入音乐背景后,更是带来韵律美感,使得茶艺表演兼具视觉听觉双重美感。因此,这也要求观众有更高的审美水平,可利用审美素雅欣赏茶艺表演的不同艺术价值。因此,在进行茶文化音乐教学时要注意将审美教学情趣培养融入教学之中,利用对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的欣赏,体会音乐的旋律美、节奏美、情感美等,通过感受音乐与表演的融合提升审美情趣。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教学情境增加对学生审美情趣的训练,利用欣赏背景音乐,改善与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如:在学习欣赏绿茶表演的茶艺背景音乐学习时,教师可选择古筝或者笛子演奏的伴奏乐器,笛子或古筝等,将此类型曲调定为背景音乐基调。一般会选择自然活泼的曲调,这样才符合绿茶清新自然的特点。在对红茶表演的茶艺背景音乐学习时,可利用西方音乐做为背景感受红茶的浓醇香甜,通过此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对不同茶种茶艺表演的理解并感受背景音乐蕴含之美,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想意识的转变,强化教学实效性。

2.2茶艺表演背景音乐教学的创新展望

自古以来,茶文化背景音乐多是清新脱俗、曲调柔和的形式。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其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现代化音乐形式相结合。在茶文化音乐教学中,勇于创新用流行音乐配合茶文化展示,探索茶艺表演与时代结合新艺术形式。我国具有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历史,因此茶思想历久弥新博大精深,可以用来引导与指引音乐教学的发展,更有可借鉴的内涵与经验,可在茶文化视角下,感受音乐教学的不同韵律。利用茶艺音乐教学可以更好的传承茶文化,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茶文化传承队伍中。在研习茶艺音乐教学时,为使茶艺音乐与音乐教育更加契合,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维,将学生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接纳,促进音乐与茶文化的深层融合。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茶文化渗透,积极引导传播茶文化知识,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欣赏茶艺、欣赏民谣采茶歌等形式,强化学生对茶文化的重视。除此之外,教师要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发挥创作力,在探索音乐的路途上,感知文化的魅力。

结束语

将茶艺表演融入音乐教育,也能将以往相对较为死板枯燥的音乐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生动形象,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加以理解,并能够更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做到主动投身到音乐茶文化学习之中。同时,由于茶艺表演往往较为含蓄,学生通过赏析能够更好对其产生自主的思考和分析,从而更好理解茶文化和音乐文化之中的内涵,真正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更好做到了茶文化教育与音乐文化教育相融合的目标,并为学习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想象力和理解感悟能力,教师也能较好落实综合性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叶娜,王魁.茶艺表演中的背景音乐研究[J].音乐时空,2014(22):115.

[2]宋晓胤,杨晓,陈玉琼,娄勇.茶艺配乐选择创新尝试———引入新世纪音乐[J].中国茶叶,2014,36(05):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