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高中教育知识范文

高中教育知识全文(5篇)

高中教育知识

第1篇:高中教育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研究

前言

体育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但从目前来看,很多高中依然采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对提升高中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众多高中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详细研究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1.注重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的融合

在高中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的融合,将思想道德素质渗入到高中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具体教学方法如下:首先,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教师应当不断培养学生的爱国注意品质和集体主义思想,让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为了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团体活动的重要性,教师应当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团体活动。与此同时,在体育技能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将团体意识融入进去,让学生能够懂得在竞争中协作,这不仅有助于强化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体意识;最后,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教师还应当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从目前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很多教师都过于强调团结就是力量这一口号,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来说是十分不利的。若教师在后续的高中体育教学中继续强调这一点的话,那么是很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久而久之,学生必然会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基于此,教师要想将思想道德素质更好的渗入到高中体育教学中去,就必须有效融合德育教学内容与体育教学课程。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学生厌学的现象。由此可见,思想道德素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和地位。

2.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要想将素质教育更好的引入到高中体育教学中去,教师就必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人们对高中体育教学目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体育知识,还要求学生对体育学习持以正确的态度。首先,在高中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体育教学的三维目标进行明确,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要想强化学生的体育技能,教师还应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学习体育知识、强化体育技能的重要性;再次,由于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所以,学生要想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就必须充分掌握相关的体育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效了解体育运动的各种实践方法。通过不断实践,学生能够对体育运动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最后,由于体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所以,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成效,就必须在高中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特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身体素质以及接受能力来划分学生的学习层次,并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以此来保证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值得注意的是,若教师真的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那么学生就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这对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成效来说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的。只有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切实提升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由此可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也对高中体育教学的开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3.从教育方法入手,全面开阔学生的思维意识

从目前来看,很多教师在开展高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都采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即一味的向学生灌输各种体育知识,而学生也只能被动的接受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并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致使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转变体育教学观念,并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不仅能够成为体育课堂的学习者,还能够成为体育课堂的探索者与发现者。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它得到了众多教师的青睐。教师可以将教育内容和现实生活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到浓重的生活气息。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法开展,将浓厚的生活气息渗透到高中体育教学中去,实现社会生活与体育教学的完美结合。除此之外,将生活化教学法应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够不断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语

总之,详细研究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尤为重要的。通过从注重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的融合;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从教育方法入手,全面开阔学生的思维意识三方面入手,将素质教育引入到高中体育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毛军.论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年02期.

第2篇:高中教育知识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舞蹈课;创造性舞蹈;高中舞蹈;教学经验

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教学实验项目,高中素质教育舞蹈课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方面的挑战。首先,大部分学生并不善于运用自己的身体进行表达,他们在以往所受到教育中,身体参与更多是在体育课中完成的。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有过用身体进行艺术表达的经历。男生尤其明显,很多人对舞蹈课表现出抗拒和紧张的情绪。其次,高中生心智渐趋成熟,有着相对独立的判断能力和较为鲜明的个人态度,并且敢于为自己的所想据理力争。体现在舞蹈课的参与和学习过程中,即学生会站在不同的视角来审视舞蹈,文化层面、审美层面、学科层面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很多问题不限于舞蹈的范畴,对教师的驾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笔者自2008年以来一直从事素质教育舞蹈课程的实践教学,深感该课程意义重大,也深知课程实施的各种挑战,故简要梳理近年来实践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一、镜像的模仿:建立身心的安全感

舞蹈的载体是身体,身体涉及个人隐私。学生在运用个人身体参与舞蹈课时,需要尽快有效建立身体与心理上的安全感,这样才能自由、放松地参与到课堂中。如果没有建立起身心的安全感,就会激发学生保护自己身体隐私的反应。身体的隐私涉及运用身体表达自己的情感、运用身体做任何动作(特别是过去不曾做过的动作)、将自己的动作展示给自己以外的人等。无论是小学或是高中,在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尊重其身体表达的意愿都非常重要。而且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拥有了“捍卫”自己想法的能力,如不是出于其内心的认同,仅依靠教师的威严要求其配合课堂正常进行下去,难度较大,学生也很难全身心投入。因此,如何在上课的最初阶段快速有效地建立起彼此的安全感,尤为重要。安全感一词是来自于心理学的词汇,那么找寻建立安全感的思考方向也应该从心理学的方法出发。在笔者的课堂中,运用最多的就是“镜像”这一方法,通过镜像动作,来达到共情、支持、感到被支持、看到、感到被尊重地看到等作用,课程通常会进行集体镜像和两个人之间的镜像活动。集体镜像主要是由一位学生带领,全班学生跟随带领学生一起动作。带领学生的动作产生于自己愿意做和能够做出的基础上,也就是动作发生的本身是基于自己能力范围内且由自己选择。全班学生镜像他的动作,则是用身体看到带领学生,用身体感受带领学生的微妙情绪,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共情。这种模仿,不仅能锻炼模仿能力,最主要的是让带领学生感受到来自于全班的支持。这种支持为今后的课堂提供了可以随意展示的土壤,其隐喻的意义为“大家可以包容我的动作,虽谈不上欣赏,但至少允许我这样的动作存在”。两个人的镜像多数是应用于发展个人即兴能力阶段,通过两个人互相同步模仿彼此的动作,起到有人全程关注自己的动作和全程共情动作的作用,让自己带有情感的动作在一种期待与允许的情况下发生。当镜像体验完成后,学生再进行自己的动作表现和态度表达就会容易很多,能在一种“我愿意”的情况下进行表达。这就是在舞蹈课堂中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性,也是在最初阶段舞蹈教师搭建出这样的活动框架的必要性,这有助于每位学生尽快地与教师和其他学生建立起连接。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建立安全感的方式很多,教师可以科学地进行尝试,并及时总结经验。

二、收放的尺度:掌控教学的专业度

每位教师最初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好像在上下打量着自己,试图去考量眼前这位教师能教授什么内容。学生对教师能力的评判,年级越高水准的要求越高。如果教师总是自顾自地展示自己作为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准,学生固然会打消对教师专业性的疑虑,但与此同时也会产生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进而影响到对课堂的积极参与。因此,教师该如何收放自如地展示自身的专业水平,也是素质教育舞蹈教学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首先,如果做较为极端的假设,素质教育舞蹈课中都是游戏或者是有意思的活动,那么即便教师拥有非常强的课堂控场能力,学生仍然会质疑,这是舞蹈课吗?眼前的这位教师专业能力足够强吗?当这样的质疑出现在学生心中时,很可能会在日后的某一节课堂中爆发出教师不期望看到的场景:学生并不信服教师。还有一种情况,有的教师会有意隐藏起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免特别舞蹈化的动作“吓”到学生,令他们产生那是遥不可及的身体呈现的错误意识。因此,有的教师会尽可能做一些学生容易模仿的动作,却没有及时树立权威,也没有树立起专业的典范,也就谈不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信和自由,鼓励他们进行动作尝试。不得不承认,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学生多会将教师看成“自己人”,顾忌较少地进行肢体活动尝试。但是这也会产生负面的效应,即学生的动作质量没有进步,同时也容易对教师的业务水平产生怀疑。其次,也存在另一种极端的例子,即如果教师一味地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动作示范专业且“高精尖”,这样的结果多能收获学生的认同并会迎来掌声,但是这也容易造成只有班级里面的舞蹈特长生或者有一定舞蹈基础的学生愿意追随和学习,其他学生会从心底为自己与教师之间画出一道分界线:“我永远也达不到那个样子,我们不可能是一类人”。曾经有一位男教师在一节艺术综合课的公开课中,为学生展示各民族的舞蹈艺术,其中一个环节,教师为在场的学生表演了一段傣族舞,随后请学生一起跟着模仿学习。笔者作为旁观者在台下发现,学生并无意愿进行模仿,部分学生甚至不愿意动一下,只有个别女学生(看起来像是有舞蹈基础的)跟着教师做动作。学生不愿意跟随学习,多半是因为学习动作太过专业,使其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加之略显夸张的表演,让学生无从欣赏,心存抵触。很多教师在展示和使用自身的专业能力时经常会陷入两难的境地,似乎朝向哪一个方都会出错。笔者认为,相关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需要意识到自己正在往哪个方向倾斜,避免出现偏差。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把握一个度,既要塑造一个可以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的教师角色,又要让学生认同自己,这需要在长时间的教学中去摸索,不断试错,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规律。根据笔者的个人经验,教师在最初接触学生的时候,可以选择适度隐藏自己的专业能力,在动作示范上更加生活化和非舞蹈化,以与学生构成较为平等的对话姿态。在随后一些有关即兴类、空间体验类、道具类的课程中,教师可运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其目的并不在于炫耀自身的本领,也不为保持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是在教育思路上给学生提供更多参考,帮助他们从更多维度进行尝试。教师做专业示范是为了引领学生沉浸于舞蹈,并不是自我标榜,更不是仅为了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每一次示范都应有明确的目的,为了让学生知道舞台表演需要怎样的素养、什么是生命的律动,以及让学生知道透过身体应如何表现观念等。

三、课堂的补充:促进学习的延续性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不应只存在于课时里,在课后也应具有足够的魅力引起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因此,对于素质教育舞蹈课的思考,不能止步于课堂里,还应该延伸至课堂外。教师可以选择某些课带领学生进行拓展,在课堂中积累一定的兴趣、方法和小成果,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完善与创编。如何能够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中深入钻研艺术、研究舞蹈,需要有以下几点认识:一是教师能够引领学生对舞蹈真正感兴趣;二是学生通过课后对舞蹈的探索可以收获颇多;三是学生除了舞蹈能力有所提升外,一定伴随着其他层面的收获;四是有展示的平台,有观众见证成果。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分享一些经验。首先,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中捕捉和发现学生的兴趣。在学校的教育环境中,特别是艺术课,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兴趣,很难进行课外的拓展,更遑论在上面倾注心血。首先,教师设定的学习任务不应引起学生的疲倦懈怠,而应引导和提升他们继续深入的意愿。其次,教师可以考虑借助舞蹈的形式与多学科进行对话交流,使最终形成的作品或成果是多门学科碰撞的结果,学生最终收获的也就不仅是舞蹈,还包括其他学科的知识,并提升协调各学科的综合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借助校内校外的各种平台进行教学展示,比如艺术节、科技节、教育论坛、舞蹈比赛等。当学生知道他们会登台演出时,就会更有动力进行作品创作。当然,舞蹈课的课外拓展形式,不必局限于舞蹈作品,还可将成果的呈现方式多元化,如小型音乐剧、戏剧、视觉艺术、行为艺术等其他门类艺术或者综合艺术,也可以是非舞台呈现的形式,如分析报告、论文、文艺评论、策划案等。其实,只要是学生源于舞蹈课而产生的成果,都是舞蹈教学非常可贵的进步。

结语

第3篇:高中教育知识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模式;教学对象;教学过程

一、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概念

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方式,综合各种说法,可以形成如下共识,也就是大家公认的一种概念:教学模式是用来组织实施具体教学系统的方案策略、方法和流程,这种模式是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不断总结和发展中形成的。其教学方法是将与各种具体教学目标吻合的具体的方法理论,将这些理论进一步规范、具体建立成教师掌握并运用较好的教学工具包。构建和运用教学模式,能够为教学建立和提供一种科学依据和体系,提高教学的客观效果,避免教师以个人经验和感觉为主导。总之,具体的教学模式应当包括多要素组合的有机系统、多维度方向的复式结构和完整的教学流程三方面内容。有机系统是指教学思想目标、方法、手段等;复式结构则是指信息维的知识传授、情意维的人际交融和活动维的感受与操作;完整的流程指随时间而逐渐展开延伸的过程。

二、素质教育课堂模式的特点

1.整体化教学目标

建立课堂教学目标整体化,符合世界教改中对学生人格完美程度塑造的培养趋势,也是教学自身的需要,在制定具体教育目标时,要将知识技能等能够体现教学实质的目标和体现教学体力、心理素质等发展性教学目标,并且以知识技能目标为基础,以体力、心理素质等能力目标为核心,二者不可或缺,要注重全面发展。

2.全员化教学对象

要注重面向全体的施教方案,这也是素质教育基本内涵的要求,实现全体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学校的教学目的就是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并提供与学生成长特征等相适应的教育,提高、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3.动态化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和交互作用,便是素质教育课堂动态化课程,教师要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将学生的活动由被动静止的学习方式变成掌握主动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探索、讨论和探究,而不是完全听由教师的教学思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学习方法。

三、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1.坚持两个基本原则

首先,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学生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并给予学生信任。将教学作为外因,而引导学生自我主体式发展是内因。将外因转换为学生的内在需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是根本原则,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主体与主导作用的契合点。其次,坚持育人为主体的原则。教育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培养人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突出育人这个主体,依据学科的特点和功能确定学科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思想观,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实现一育多得、多育渗透。

2.做好三个基础

首先,加强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的根本内容和任务就是学习,也是其生存的内容,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本领是基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授之以法,教会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方法,这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加强培养非智力因素。人类的智商水平总体差异性很小,但是在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却表现出明显的区别,这说明其后天努力的程度不同,因此要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其智力因素的发挥,所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最后,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成功的前提,也是开发智力、授之以法的基本保证,只有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顺利地开发其非智力因素,并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通过目标、兴趣爱好等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至关重要。

3.采取三条措施

首先,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愉快的课堂氛围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加速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协同与发展。调动氛围的方式主要有:(1)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兴趣;(2)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效果的体验;(3)改变传统的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运行机制。其次,构建争创的情境课堂。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竞争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精神的人才。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思维竞争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竞争思维,激发学生根所已学的知识探究新的知识点,达到知识的迁移,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新、积极、向上进取等。最后,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素质教育的根本是使得全体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因此教师要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分类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参考文献:

[1]赵徽.实施“331策略”破解高中素质教育难题[J].中小学管理,2008.

第4篇:高中教育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美术语文知识利用

1语文课程中涉及的丰富艺术形象,本身就能够成为美术教学丰富的对比性案例

在初高中的语文课程体系中,大量的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和展现的艺术魅力对美术的教学而言,是一种资源。比如,可以在教学中以给文字作品配插图的方式来让学生获得对文学艺术形象的深入理解的同时,提升自己对于画画如何表达、如何叙述的训练。比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他诗词中的周瑜这个艺术形象就有特色,既保存了史书中的既定故事与形象,又有自己对这个形象的理解和刻画。从“江山如画”的渲染,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战争烘托,强烈的画面感将诗人内心的周瑜形象塑造得活灵活现。这种画面感移植到美术的构图和表达之中,或者说,用线条和色彩通过艺术的构图将文字中的画面感表现出来,文字某种意义上既有“按图索骥”的功能,又有积极的对比意义。在美术的教学中,当我们要和学说讨论构图及其叙事性的时候,用这样一个名篇作为对象,借助一些名家的同名画作,就能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资源,从而帮助他们把学习的构图、表现、色彩与搭配等内容与所要展现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获得良好的艺术训练。

2文学作品中的艺术表现手法,本身就对绘画艺术有直接的借鉴意义,高中美术教育应该充分利用

艺术都是相通的,只不过文学艺术用的是文字,音乐艺术用到旋律,绘画使用色彩和线条,通过构图来表达情感、描绘事物、讲述故事、阐发道理。因此,美术教学应该充分地借鉴文学艺术中的表现方式,以提升自己对于绘画艺术的理解。比如,王维的诗歌一直被大家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甚至赢得了“诗画”的称号。学习王维的诗歌,就不仅仅是从文学的角度来学习和赏析,还应该从美术的角度来学习,或者说,美术老师可以从美术教学的需要出发,对这类作品进行分析,以针对性地让学生在画画方面获得滋养。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中,作者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将大漠的旷野描绘得形象生动,并且抓住了最具特色的着力点来表现事物的独特之处,这在绘画中是非常关键的,即要逐渐培养抓住事物的独有特点来展现事物。绘画作为一种构图为基础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否准确而迅速地抓住事物的特点,是教学中要努力培养的能力,要逐渐在学习相关艺术的表现形式的过程采众长,才能真正实现能力的提升。文学艺术中经常用白描等手法,与绘画艺术中的白描手法是一致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满面尘灰烟火色”,使用白描的诗句比比皆是,而在记叙文中,则更多,更常见,比如鲁迅的《故乡》中对少年闰土的描写,这些形象都是可以直接用白描的手法画出来的。在教学中如果能够从语文课本中灵活地将相关的材料引入进来,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有所比较,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另一方面又能让教学活动生动活泼,还能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基本的学习理念,即养成对所学知识的触类旁通和互相借鉴,这才是学习的真谛。

3高中美术教学要生动活泼和富有效率,应该融合相邻学科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而语文就是最需要融合的学科之一

第5篇:高中教育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育 中外教师 合作教学

2004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信息的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2007年,教育部提出“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聘请国外学者和专家来华从事专业课程和双语教学工作”的建议。我校作为新兴的高职院校,于2012年开始聘请外国专家承担英语教学工作,积极探索高职英语教育中外教师合作教学之路。

一研究背景

1.理论背景

在有关二语习得的理论研究中,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最具影响力,其理论体系的核心为“习得—学得区别假说”,这一理论为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习得—学得区别假说”提出,习得是潜意识的过程,它是注意的是自然结果。而学得则是有意识的过程,即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讲授,再加上有意识地进行联系和记忆等辅助性活动,从而使学生掌握和了解语言的过程。克拉申指出,习得可以直接促进学习者发展其第二语言的能力,而学得则可以在其语言运用中发挥监控作用。习得和学得两者若能协调好,就可以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在高职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注重学生系统的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上,高职英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习得”英语的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英语交流欲望,让学生在交流的语境中自然地习得英语。中外教师合作教学能将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习得”和“学得”有效整合,中外教师利用自身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方面的优势,为学生创设立体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有效“学得”的同时,通过无意识的“习得”过程提高其英语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合作教学是指由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教师协同担任统一群组学生的教学任务。合作教学通常有6中模式:

(1)一个教,另一个观察;

(2)一个教,另一个巡视;

(3)站点教学;

(4)平行教学;

(5)交替教学;

(6)小组教学。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是在高等学院大量引入外籍教师参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背景下产生的,这种教学模式就是指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中方教师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师共同合作,完成一定教学内容的形式。

2.实践背景

我校作为新兴的高职院校,自2012年9月引进第一名外籍教师至今共引进了14名外籍教师,现在共有6名外教同时任教,她们分别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外籍教师授课的班级集中在教育学院、旅游学院和工商学院,主要教授的对象为各学院大一新生,主要教授的课程为职业英语。在职业英语的教学中我校英语教师和外籍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为平行关系模式,即每周的职业英语课时由我校英语教师和外籍教师各承担一半,我校英语教师主要负责英语语法知识的讲授以及英语等级考试的培训,外籍教师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英语听说训练。学生英语成绩的评定采取两位教师的评定结果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我校英语教师的评定结果占70%,外籍教师的评定结果占30%。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校教师和外籍教师之间除了教学对象相同以外,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几乎没有交流和合作,各自为政。外籍教师由于对中国学生的性格、学习方式、习惯、需求不了解,对中国英语教学现状不了解,对中国的语言文化不了解,因此很难在教学过程中把握重点、难点,只能一味地依照自己的习惯进行教学,随意性比较强。我校是高职院校,职业英语课程应该是为学生将来在本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实用性人才,英语教学应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外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我校教师的引导,很难把握这一尺度。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充分发挥外教资源优势,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我校外教资源,提高高职英语的教学质量呢?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过程

1.实验前提

在实验中,笔者为了研究中外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先假设:我校教师比外籍教师更了解我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和具体学习情况,但外籍教师则要比我校教师在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英语文化的了解方面更胜一筹。因此,高职英语教育中外教师合作模式研究就在于寻找中方教师和外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最佳结合点。传统的职业英语课堂,大多是教师滔滔不绝,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按部就班,课堂氛围单调。在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下,外籍教师的参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的单一模式,中外教师同时深入英语课堂教学,能够进一步加强师生间的语言交流与互动,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在中外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语语言教学方法的交融。

2.实验对象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会展策划专业、国际商务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2014级新生,共13个班,639人。3.实验时间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4.实验内容以二语习得理论为指导,构建高职职业英语教学中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我校教师负责英语语言知识的系统输入,外籍教师负责英语语言技能的操练输出。中外教师就合作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形式进行协商,最终达成一致。采用中外教师交替授课的方式,即我校教师授课(每周四节)讲授教材每个单元的语言知识点和语法,而外籍教师(每周两节)以口语课的形式,介绍教材中每单元内容所包含的文化背景及与专业相关使用的英语口语。同时建立中外教师共同评估的教学反馈机制,中外教师共同对合作教学的课堂进行观察和巡视,测评课堂教学效果。实验具体实施如下:

(1)中外教师合作备课。中外教师基于所教学生的特点及专业的需求,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每周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上的具体分工。

(2)中外教室合作上课。在职业英语课堂教学中,中外教师主要采取平行教学、一个教另外一个观察、一个教另外一个巡视这三种合作方法进行教学。在合作教学中,我校教师与外籍教师主要采用的是平行教学的模式。通过合作备课,我校教师主要负责讲授每个单元的语言知识点和语法要点,外籍教师则主要负责对每单元的文化背景进行讲解,并对与课文内容和专业相关的主题进行口语训练。同时在平行教学的过程中,我校教师与外籍教师还穿插采用一个教另外一个观察、一个教另外一个巡视的教学合作模式,即当一位教师在讲课时,另一位教师在教室后听课,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教师的授课情况,并且在不影响教师讲授和学生听课的前提下,在教室中巡视,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

(3)中外教师合作答疑。我校教师与外籍教师定期同时为学生辅导答疑,为学生解决英语语言知识及英语文化方面的疑问。

(4)中外教师合作课后拓展。我校教师与外籍教师课后及时沟通,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讨论课堂教学效果,建立即时教学反馈机制,共同主持与参与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营造丰富的英语实践环境。

(5)中外教师合作评价。学生的职业英语课程评价最终由我校教师和外籍教师在学生的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根据其课堂参与情况、作业汇报情况、口试成绩以及笔试成绩共同评定。

5.实验结果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由于涉及到两个不同国家的教师,受教育理念、认知及文化背景差异的影响,中外教师合作教学质量评估难度加大。因此,本次实验没有采用量化的指标,即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来判断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班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否提高。而是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学生在英语学习积极性和英语应用能力方面进行评定。笔者随机选取了实验对象中的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是否喜欢职业英语教学中现行的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二是在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下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是否有明显提高,三是在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否有明显提高。调查问卷结果表明,有98%的学生表示喜欢现行的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90%的学生表示在中外合作教学模式下,外籍教师的参与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语言环境轻松自然,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也有了明显的提高;92%的学生反馈其一年来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方面。

三研究结论

在二语习得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的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既能够充分发挥外籍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又能够发挥中方教师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优势,使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角色和中外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这种高职英语教育中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提高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效果,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1.合作教学可以实现中外教师的优势互补

中外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方法,在二语习得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的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可以弥补中外教师之间的教学差异,实现中外教师的优势互补。首先,中方教师长期在国内执教,非常熟悉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了解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因此,中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满足国内学生的实际需求,深入浅出地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指导。在中方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系统有序地学习英语语言知识,从而保证了语言输入的质量。其次,外籍教师更了解英语语言文化和历史,熟悉各种环境下的英语日常用语,英语语言的驾驭能力强,因此能够更好地进行英语口语教学,从而提高学生语言输出的质量。

2.合作教学可以促进中外教师的自身发展

一方面,合作教学可以提高中外教师的教学水平。就中方教师而言,可以学习外籍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思考,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教育理念;就外籍教师而言,可以学习中方教师对细致处理教材和明确规划教学进度的方法,使教学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合作教学可以提高中外教师的语言水平。在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下,中外教师互动机会增多,在合作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中方教师可以学习到外籍教师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纯正的英语语音,这有利于中方教师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水平。中方教师也可以帮助外籍教师提高其汉语水平。

3.合作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

根据语言习得理论,人们习得语言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信息的理解,即理解性的信息输入和理解性的信息输出。在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下,中外教师发挥各自的优势,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系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同时也能增强其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在合作教学的课堂上,外籍教师可以很自然地把语言知识的教学与语言文化本身结合在一起,课堂氛围轻松愉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比较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同时,外籍教师幽默而又极具鼓励性的课堂语言,能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焦虑、缺少自信心等负性心理情绪,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学生以自信、愉悦的情绪参与到合作课堂中来,必定能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总的说来,在二语习得理论下构建的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可以为高职英语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理念和视野的国际化,最终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柏桦、牟宜武、LydianneLoredo.中外教师合作教学对学生和教师能力发展的作用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4)

[3]朱金花.发挥中外教师特长提升外语综合素质——上海大学中外教师合作外语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探索[J].外语界,2006(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