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手术期护理范文

手术期护理全文(5篇)

手术期护理

第1篇:手术期护理范文

关键词:腹腔手术;护理流程图;腹腔镜手术围术期;应用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来我院进行腹腔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5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25例。对照组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17~78岁,平均年龄(48.23±8.32)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14例;高中文化程度以下患者11例。在观察组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8.36±8.42)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13例,高中文化程度以下患者12例。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上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按照医生的嘱咐对患者进行常规的体温、血压检查,对患者进行适当的住院宣教。观察组患者则按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进行围术期护理,按照流程图进行术前护理:制定手术护理流程图,组建腹腔镜手术临床护理小组。以患者病情为基础对患者进行适当评估,在评估结果基础上制定患者护理的相关流程图。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情绪。对于情绪紧张且焦虑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地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在术前3d,患者要尽量保持饮食的清淡性,食用一些容易消化,对胃黏膜刺激相对比较小的食物。术前准备好手术过程中必须的器械与设备,并为患者做好麻醉相关的准备工作。按照流程图进行术中护理:在术中护理中,帮助患者调整体位,调试在一个舒适的位置上。对术中所需要应用的所有手术器械与仪器进行清点,同时检查手术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行。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手术室环境,将手术室的温度以及湿度控制在恰当的范围内,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手术。术中,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手术,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关注,了解患者术中需求并切实满足,并将护理记录单填写下来。按照护理流程图进行术后护理:术后,将患者及时地送回到病房中,严密地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状。一旦发现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要及时地向主管医生报告,并立即采取可行方式进行处理。加强对患者床下活动的指导,例如指导患者散步、站立等。起初患者运动以轻度为主,避免重度运动。饮食护理也是术后护理的关键,加强对患者的术后饮食护理,保持其饮食的清淡性。手术后患者要多食用流质以及半流质食物。术后3d对患者进行回访,详细了解患者术后恢复的基本情况。

1.3评价标准

医师与患者满意度:借助护理满意度评价表对患者以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患者以及医师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人员服务做得越好。患者并发症评价标准。患者主要的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腹部不适、吻合口瘘、尿潴留等并发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x珋±s)表示计量资料的标准差,用t进行检验,x2进行计数资料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医师与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医师与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例,4.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例,16.00%),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当今,腹腔镜被广泛地应用到临床手术中,各种类型的疾病都可以借助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例如:妇科疾病、胆结石以及其他类型的腹部内脏器官疾病等[2]。腹腔镜手术技术仍在不断更新,治疗疾病的成功率提升[3]。但是在实际的手术过程中,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以及焦虑情绪,这严重影响患者手术的正常进行,同时对患者术后康复造成影响[4]。而研究发现制定护理流程图对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有助于减少患者的焦虑程度,促使患者提升治疗信心。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促使护理操作规范化

护理流程图将各项护理操作程序以及基本要求均清晰地展现出来,系统地展现出了腹腔镜手术护理的各个阶段以及各个层次的工作内容与程序,这与护理工作的科学要求非常符合。通过制定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增加了护理人员自觉遵循护理操作规范开展护理工作的意识,促使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操作更加规范与标准[5]。

3.2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

患者是护理工作的主要对象,任何一些不规范的护理行为均有可能伤害患者。而制定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按照工作流程对护理人员工作进行管理,有助于减少对患者的伤害性[6]。流程管理主要包括流程认识、流程与手术室管理制度结合、规范运作流程、进行流程改进等各个环节[7]。在护理过程中按照护理流程图进行管理,有助于护理人员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流程图将患者的护理安全作为工作的重要环节,将护理工作归入到制度化的轨道中,这有助于减少护理工作的形式化[8],有助于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减少不符合规范的行为产生。

3.3促进腹腔手术护理工作规范化管理

护理业务技术管理就要求提升护理操作的规范化,在护理过程中要充分地保证多项护理程度有效地落实到位。其中PDCA循环就涉及到护理计划、护理实施、护理工作检查以及整改,其管理方式便是促使护理工作有效地进行。护理管理以及护理行为的规范化以及程序化操作,可保证护理工作正常开展,有助于对手术室的科学管理工作进行完善。按照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制定出护理服务流程图,将护理操作程序形象地展示出来,有助于促进腹腔镜手术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

3.4减少腹腔镜器械故障发生

医院按照护理流程图对患者进行程序化护理,加强对腹腔镜手术器械的管理。在手术护理工作中,医院可以建立起专门的管理腹腔镜器械的小组,统一性管理腹腔镜器械,定期地维护与保养腹腔镜器械。术前检查手术过程所应用器械是否准备到位以及使用状况,术中按照程序进行规范化护理操作,均有助于降低器械故障发生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医师与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例,4.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例,16.00%)。这说明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时,按照护理流程图对其展开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漆怡红.汪娟.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在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7):2440-2441.

[2]李洁.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在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业,2015,6(01):158-158.

第2篇:手术期护理范文

【关键词】神经外科;全麻术后苏醒期;手术室护理

我们这次研究着重选择我们医院在2018年2月~2019年12月这个阶段内接收的神经外科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神经外科全麻术后苏醒期的手术室护理等相关内容,并据此探究更有针对性更高效的护理措施。现在针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们医院在2018年2月~2019年12月这个阶段内接收的神经外科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的方法对其分成两个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各有60例患者。患者中男55例,女65例,年龄最大的是81岁,年龄最小的是12岁,平均年龄是43.4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没有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有效实施常规护理方法,针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舒适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具体体现在:①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着重把握患者的反应性精神症状,着重做好相对应的预见性护理。②在最大程度上有效降低不良刺激,例如,气管导管刺激等,在最大程度上杜绝患者出现躁动而导致脱管事故等等。确保其体位稳定。③从根本上有效确保其呼吸通畅,避免呼吸道梗阻相关问题,在拔管之后,要确保患者平卧,随时准备好负压吸引器。④确保患者的体温维持在恒定的状态。⑤麻醉之前要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干预以及认知干预等等,进一步提升其配合程度及依从性,使患者能够积极面对手术和相应的治疗护理,确立信心和勇气。

1.3观察标准

在患者的拔管时间、离开复苏室的时间、住院天数、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几率以及患者手术室护理满意程度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儿的统计数据都有针对性的结合具体情况,选用SPSS22.0软件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分别用x2和t检验,用P<0.05代表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比较差异显著,有相应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相对应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有效看出,在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几率方面以及拔管时间、离开复苏室时间,住院天数等相关内容,观察组要比对照组有特别显著的降低,(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以上内容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可以有效看出,针对神经外科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而言,麻醉的效果并没有完全的消失,在这样的情况下,患者特别容易出现躁动不安的情绪,特别容易导致呼吸、循环系统等相关方面的并发症。针对这样的情况,怎样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做好手术室护理,这是相关人员持续关注的焦点问题。据此,在我们这次研究中,针对对照组有效实施常规护理方法,针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舒适优质护理服务措施,通过对比研究可以有效看出,在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几率方面以及拔管时间、离开复苏室时间,住院天数等相关内容,观察组要比对照组有特别显著的降低,(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以上内容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结论

从上面对于整个研究过程的研究,可以有效得知,在具体的护理环节,有针对性的对于神经外科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进行相对应的手术室护理,及时有效的采取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提供切实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拔管时间,术后离开复苏室的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切实有效的降低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几率,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有效推进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这种方法有着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大力推行。

参考文献

[1]蒋芝成,肖巧华.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应用效果[J].大众科技,2017,8(1):64-66.

[2]张静.神经外科手术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C].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6:1261-1262.

第3篇:手术期护理范文

[关键词]脊柱骨折;脊髓损伤;围手术期;优质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于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对照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22~75岁,平均(47.54±10.47)岁。在观察组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21~76岁,平均(48.32±10.8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严格遵医嘱用药。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具体的优质护理对策要点如下:①强化健康教育干预: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要为患者讲解疾病及其预防和护理的相关知识,包括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等,消除患者对疾病的陌生感,增进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的关系,使患者更加信任护理人员。②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要强化同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和交流,平时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发展的同时,主动询问患者自身的病情情况。如果发现患者出现了焦虑或抑郁等负面情绪和心理,那么要及时进行开导,如可以给予音乐干预,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疾病治疗中来。③饮食与体位护理干预措施:在术后6h要先给予患者流质食物治疗,术后12h再给予半流质食物治疗。在术后3d后再给予普通食物。在术后,护理人员要辅助患者完成定期翻身,并在足跟等部位处垫下软枕,避免患者长期卧床造成的压疮。④功能锻炼护理干预措施:要结合患者的健康情况,为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方案,指导他们每天定期进行锻炼一段时间,并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增加运动量,延长运动时间。1.3观察与评价指标:本次研究护理效果的观察与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生活情况评分、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其中生活情况评分主要是评估患者的独立能力、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每个指标的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能力越强;并发症主要是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等并发症;护理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划分成满意(评分≥80分)、一般(60分≤评分<80分)和不满意(评分<60分)三个级别[2]。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处理,其中护理满意度等计量数据采用t校验,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生活情况评分等计数数据采用χ2校验,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情况评分比较: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情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情况评分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和交通行业等高危行业的发展,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的患者发生率不断上升。脊柱骨折常常伴有脊髓损伤,致使患者脊髓平面之下出现反射、运动或感觉等功能障碍,甚至可能会造成整体瘫痪,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3]。针对该种疾病,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是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伤口开裂或感染等并发症。本次研究探讨了优质护理在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发现两组接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生活情况评分、总并发症发生率和总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期间,如果在围手术期可以给予优质护理干预,那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情况,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4参考文献

[1]黄芳.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医正骨,2017,21(4):115-116.

第4篇:手术期护理范文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护理效果

直肠癌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直肠癌若治疗不及时,肿瘤转移,可累及呼吸、循环、神经、肝肾等多系统功能,最终因恶病质导致多器官功能紊乱或衰竭,具有较高的致死率[1]。直肠癌根治术为治疗直肠癌的常用手段。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预后良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临床治疗中[1]。但由于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术前易出现负面情绪,影响手术依从性,加大手术难度[2]。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临夏州人民医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56例,根据电脑随机盲选法分为观察组和比较组,每组28例。男25例,女31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47.92±3.06)岁。临床分期:A期24例,B期12例,C期15例,D期5例。高分化20例,中分化16例,低分化20例。患者经CT/MRI检查均符合直肠癌临床诊断标准[3],均在腹腔镜下行根治术。患者了解本次研究过程,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者,手术禁忌症者,无法正常沟通者,患有糖尿病、肾上腺病、甲状腺病等代谢性疾病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比较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术前开展与手术相关的宣教,术中指导患者行正确体位,监测生命体征,术后指导用药、饮食,指导康复训练等。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具体内容:(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直肠癌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知,加之对手术的恐惧,术前易出现焦虑、抑郁、悲观等负面情绪,影响治疗依从性。护士在患者入院后主动与其沟通,给予针对性疏导,缓解其不良情绪。②疾病宣教。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水平对患者开展多种形式的宣教,宣教内容包括直肠癌致病原理、临床表现、治疗手段及开展手术治疗的必要性、腹腔镜手术的优势等,提升患者对疾病及手术的认知,消除其顾虑,取得患者的配合。③环境、器械及药品准备。术前对手术室、器械进行消毒,调节手术室的温湿度,营造温馨、舒适的手术环境。检查手术器械的运行情况,并调适好设备参数。准备手术所需药品,手术器械整齐摆放于手术台上,并做好无菌管理。④肠道准备及备皮。术前2d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食,嘱其定期排便,减轻腹压,必要时可行灌肠。术前6h禁食,术前禁饮。术前24h叮嘱患者洗澡洗头,清理术区污渍,做好常规备皮。(2)术中护理。术中加强医护配合,加强患者出血量、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监测。(3)术后护理。①器械清点。术后仔细清点手术器械数量及手术用品,做好手术记录。②疼痛护理。待麻醉消退,患者意识恢复后,及时将手术情况告知患者,使患者安心。评估患者手术疼痛程度,按照疼痛等级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轻微疼痛患者使用情志疗法、音乐疗法、呼吸法等,帮助其缓解疼痛。中重度疼痛患者在镇痛干预的基础上,遵医嘱给予镇痛、镇静类药物。③导管护理。加强引流液颜色、性质的监测,定期更换引流袋。术后1~2h引流液颜色为红色是正常现象,若引流液颜色为粪水状或手术切口出现红肿、出血、渗液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处理。④康复指导。术后6h指导患者咀嚼口香糖,加速胃肠蠕动,促进排气。术后24h指导患者在床上以半卧位开展四肢屈曲、关节活动等训练。24h后指导患者尝试下地活动,期间护士全程协助,避免跌倒。后期可逐渐开展病房内走动、走廊走动、上下楼梯等训练,训练量以患者耐受为宜。⑤出院指导。完善患者的病历资料,指导患者用药、饮食及运动,叮嘱患者按时到院复查。

1.3评价指标

观察指标:手术耗时、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预后效果: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肠穿孔、肺不张或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对比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耗时、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的相关指标均短于比较组(P<0.05)。见表1。

2.2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发生吻合口瘘、肺不张或肺部感染、肠穿孔等并发症低于比较组(P<0.05),见表2。

3讨论

直肠癌临床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可有效控制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围术期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即通过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改善其情绪,增强其手术依从性,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康复进程,改善预后[4]。本研究显示,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观察组的相关指标均优于比较组,且观察组发生吻合口瘘、腹腔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均低于比较组。提示:围术期对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机体手术应激,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导管留置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5]。对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行围术期全面护理干预,可优化手术效果,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康复。

参考文献:

[1]刘娜.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与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版),2019,6(83):12,19.

[2]闫培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版),2019,4(39):127-132.

[3]郭娴娜.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版),2019,4(34):21-24.

[4]辛美凤.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07):208-209.

第5篇:手术期护理范文

关键词:围术期综合护理;泌尿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睡眠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泌尿外科手术患者150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男48例,女27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5.5±8.5)岁;手术类型为肾结石取石术38例,肾囊肿去除术15例,肾切除术12例,肾肿瘤切除术5例,输尿管成形术5例。研究组男47例,女28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5.8±7.4)岁;手术类型为肾结石取石术37例,肾囊肿去除术16例,肾切除术13例,肾肿瘤切除术5例,输尿管成形术4例。2组在性别、年龄与手术类型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均成功实施开放性泌尿外科手术;具有良好的沟通与认知能力。排除标准:慢性疼痛病史;长期酗血或药物成瘾;贫血、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脏器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有精神疾病史。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注意事项;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创口情况;全面实施引流管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基础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术后疼痛与睡眠情况应用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1.2.1术前护理:⑴疼痛指导:疼痛是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而泌尿外科术后创口疼痛是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护理人员应于术前向患者讲解术后疼痛的发生原因、镇痛方法、如何评估自身疼痛程度等,以便增强对术后疼痛的认知度,做好身心准备。从客观的角度向患者分析使用镇痛药的优势及对机体的影响,在说明镇痛药物的安全与重要性的同时,也需要告知其不可过于依赖药物,合理掌握用药时机与频次,特别是对于疼痛感不明确者,不可随意实施镇痛药物治疗。⑵心理护理:有研究发现,心理因素是除疼痛外,导致手术患者失眠的另一重要因素[4]。多数患者担心疾病治疗情况、手术意外、预后、术后是否影响生活质量等,出现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继而影响睡眠质量。针此对,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通过简洁易懂的语言说明疾病的相关知识,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等,纠正其对疾病的错误认知,消除不良心理顾虑。对于惧怕疼痛者,护理人员应给予足够的同情心,通过语言与肢体交流,引导其淡化或摆脱对疼痛的意念,并可通过谈话、读书、看电视等方式分散注意力,缓解疼痛感受。⑶环境护理:病房环境也是影响患手里术后睡眠质量的关键原因[5]。多数患者对于医院存在陌生感受,所以在入院时护理人员应带其参观病房,熟悉病区环境。每张病床间均安装隔帘,充分保护患者的隐私,以便其入睡。此外,为患者准备各类型的多功能病床,满足不同泌尿外科疾病患者的需求。夜间护理时,护理人员应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尽量集中操作,并为夜间膀胱冲洗者备好大包装的冲洗液,减少更换频次,保证其他患者睡眠不受干扰。1.2.2术中护理:手术当日,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全程的陪护,术前向其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及医护团队,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同时,通过激励与鼓励性的语言帮助患者放松情绪,树立起对手术的信心。术中以眼神或肢体语言等疏导患者的紧张情绪,避免心理应激反应过重而影响生命体征指标,同时注意做好保暖措施。1.2.3术后护理:①疼痛护理:麻醉药物代谢后,多数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便可感觉到创口疼痛。护理人员应于麻醉消失的第一时间向患者说明术后疼痛属于正常情况,并根据疼痛的原因、部位、程度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指导患者取舒适、正确的体位,由于术后需要留置引流管,所以普遍选择健侧卧位或平卧位,每间隔2h更换1次体位,尽量减少后腹膜牵拉作用,并指导家属监督患者以正确的体位休息。患者在床上翻身、活动或咳嗽时,应用双手适当固定腹部,减少腹部张力。待患者病情,可采用按摩、松弛肌肉等方法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或以听音乐、深呼吸等方式放松肌肉,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不定期询问患者的疼痛情况,对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4分者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治疗。②胃肠功能支持:由于多数患者术后喜好进食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加之活动量减少,疼痛感抑制了胃肠功能,所以极易出现腹胀、便秘等症状,不仅加重了疼痛阈值,同时也使其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正确的饮食护理干预,嘱其术后1周时禁食产气食品,例如牛奶、豆类、糖类等,适量补充蛋白质,多食物高纤维、高维生素的食物。同时,鼓励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离床活动,以便加强胃肠道蠕动,预防便秘。③换药护理:每次换药前指导患者适当摄食,以增强对疼痛的耐受度。换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通过耐心且亲切的交谈开导患者,并指导其配合换药手法,最大程度上减少疼痛感。

1.3观察指标

采用VAS量表评价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24、48h时的疼痛程度。VAS量表满分为10分,其中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无法耐受的剧痛,评分越高说明疼痛越重。通过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量表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入院当日)与干预后(术后2d时)的睡眠质量。PSQI量表分值范围为0~21分,包括睡眠总时间、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应、睡眠效率、日间状态与睡眠质量7项,每项0~3分,评分越低说明睡眠质量越佳。观察对比2组患者镇痛药物平均使用频次与每夜平均睡眠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前与术后

24、48h时的疼痛程度对比2组术前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4、48h时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对比

2组干预前PSQI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PSQI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3镇痛药物平均使用频次与每夜平均睡眠时间对比

研究组镇痛药物平均使用频次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每夜平均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