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学籍档案管理范文

学籍档案管理全文(5篇)

学籍档案管理

第1篇:学籍档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合作院校;学籍档案;学籍档案管理;问题与对策

合作办学是高等院校的一种办学形式,它推进了不同地区之间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共享与增值,但同时也带来了高校档案管理一些新的问题。浙江师范大学跟金华教育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和浙江外国语学院等院校都有合作办学关系,但是这些合作院校毕业学生的学籍档案管理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据调查了解,这种情况在其他高校的合作办学中也普遍存在。

1合作院校学籍档案管理的主要问题

学籍档案指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就业全过程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材料,包括学生的入学信息、成绩信息和毕(结)业信息等,具有原始的记录性,是学生人生中的另一张“身份证”,能够表明学生在学习阶段的基本信息情况,也是用人单位进行干部专项审核的重要参考依据。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坚持干部人事档案“凡提必审”“凡进必审”“凡转必审”,重点审核干部的学历学位、出生日期和参加工作时间等基本信息[1]。2019年,中共中央组织部颁发《进一步加强干部人事审核工作的通知》,要求扎实推进人事专项档案审核全覆盖工作。一场从中央到地方的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在全国展开,由此高等教育合作院校毕业生的学籍档案问题也暴露出来。第一,学籍档案没有实现集中统一管理。一般学生的学籍档案在自己毕业院校都能找到,而合作院校毕业的学生学籍档案存在分散在两个合作院校的情况。如,与浙江师范大学合作办学的绍兴文理学院,1978年至1979年合作办学的这批学生所有学籍档案都在绍兴文理学院,但1994年至1997年入学学生的学籍档案,录取名册和成绩等材料在绍兴文理学院,而毕业名册和学位名册则保存在浙江师范大学。再如,与浙江师范大学合作办学的金华教育学院,1985年至1987年录取学生的录取名册和成绩等学籍材料在金华教育学院,但毕业名册保存在浙江师范大学,学籍档案分散在两处,这给补办档案造成了麻烦。还有,与浙江师范大学合作的各分校,相关的学籍档案都有不同程度的遗失、资料不全等情况,主要是学籍档案没有进行统一的规范管理。第二,合作协议书缺失。绍兴文理学院最早创办于1909年,目前能查到的与浙江师范大学最早的合作协议是1996年12月30日,由两个合作院校签订,浙江师范大学同意绍兴文理学院的要求,在绍兴文理学院设立浙江师范大学进修部,主要为绍兴市中学教师“专升本”函授教育(限汉语言文学、英语教育两个专业)。但是,目前来查阅学籍档案的最早的年份是1978年入学数学系专业的学生,在绍兴文理学院档案馆也找到了该生的学籍档案,在录取名册标题上也明确写着“浙江师范学院绍兴分校1978年录取新生名册”。金华教育学院最早创办于1962年。目前能查到的最早的合作协议是1985年3月23日,由浙江师范大学、金华教育学院和金华地区教育局签订的“关于金华教育学院面向社会招生的协议”,举办三年制英语、生化大专班(共80名),办班地点设在金华教育学院。究竟在1985年前,金华教育学院是否与浙江师范大学有合作办学,不得而知。因合作协议缺失,无法考证两校合作招生的具体年限,只能从现有的录取名册当中找到有“浙师院”“浙江师范学院”字样的材料,才能确定当年有合作招生。第三,合作院校学籍档案很难通过人事审核。学籍档案的审核,主要是对干部入学、成绩和毕业三方面的信息是否真实、完整和准确进行核验。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他们毕业证书上的盖章的学校名称与他们在读学校一致,所以他们学籍档案只要在本校查到所要求的入学、成绩和毕业三方面的材料即可。而合作院校的学生,他们在读的学校与毕业证书上盖章的学校是不一致的。如,绍兴文理学院和浙江师范大学合作办学期间1997年至2001年毕业的学生,他们学习是在绍兴文理学院,但毕业证书上盖的章却是浙江师范大学的。所以,这批学生就是补全了所要求的学籍档案,但如果档案资料上盖的是绍兴文理学院档案馆的章,又没有当年两校的合作协议,是无法通过干部人事审核的。这些学籍档案只有盖浙江师范大学档案馆的章,审核才能通过。而目前,这些学籍档案基本在分校一方,或分散两校。因此合作院校毕业的学生要补全学籍档案、通过人事审核,困难重重。第四,学籍档案管理模式落后。从与浙江师范大学合作的院校情况来看,目前学籍档案管理多为管理传统的纸质档案,造成的结果是,工作人员找到需要的案卷,从库房调出,然后手工翻阅查找,复印所需材料,最后案卷放回库房,劳力费神。学籍档案利用频率较高,纸质档案容易磨损。高校的新生录取名册,通常由各省教育考试院或招生委员会用无碳压感纸打印出来,且不是第一联,加盖公章章后,移交给高校。按正常使用频率,前面几页会因磨损造成字迹不清甚至字迹消失。针对这些情况,也有学校启动了档案数字化工作。如,绍兴文理学院档案馆已经从目录层次的数字化逐渐转为内容层次的数字化,比起纸质档案的利用方便很多。在系统中输入关键词,快速完成检索工作,直接打印所需资料,加盖公章即可。在实践中,由于学籍档案中的高考录取名册、学位名册和毕业名册通常不是以学生个人为单位立卷存档的,而是以学生录取年份、毕业年度按班来整理成册存档的。这些档案基本上同一届学生名单在一起,少则几十页、多则几百页,查找个人信息时极为不便;而且找到后,打印出来的数字录取名册需要做好隐私数据的处理,往往一页上有几十位校友的信息,需要遮掉其他人信息再进行复印,才能给利用者,这样费时费力。

2加强合作院校学籍档案管理的若干对策

2.1 要完善学籍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合作院校学籍档案的产生一般都在分校,如与浙江师范大学合作的金华教育学院和绍兴文理学院等,学生学习过程都在金华教育学院和绍兴文理学院,学生登记表、录取名册和成绩等的档案也都产生在分校。各分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完善和规范学籍档案管理制度,以学校档案馆为基础,以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为支点,明确档案馆的催交和核对的责任,明确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按时归档以及归档规范和完整的责任。明确档案归档、交接等管理操作的具体流程,规范工作人员的档案归档工作行为,做到有章可循。建立奖惩制度,提高学籍档案归档的效率。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定期进行抽查,保证相关人员能够认真履行本职工作。合作院校的学籍档案中,毕业名册和学位名册有时是存在本校的,本校也同样要制定相关归档制度,确保档案的规范和完整。合作院校双方的领导和校办主任也要重视协议的归档工作,协议签好后要妥善保管,并及时移交部门档案工作人员,再由管理部门档案工作人员及时移交学校档案馆工作人员。

2.2 要推进学籍档案数据化,建立学籍档案专题库

目前,浙江师范大学档案馆已经将常用的学籍档案进行了数据化处理。首先,要对来自各部门的学籍档案数据进行整理,转化为统一格式,因为交上来的各部门数据的格式、标准等往往不统一。然后,要对纸质的学籍档案进行扫描,对图片进行处理。针对录取名册存在“多人一表”的问题,对条目中本人所需查询信息之外的他人信息内容要进行模糊遮盖技术处理,以保护同一页上其他校友的信息不被泄露。最后,是数字化图片与专题数据库目录进行挂接,挂接时要确保“一人一条”,并采用相关校对程序审核对应挂接的正确性,确保一一对应。浙江师范大学档案馆现已按照内容形成了一人一目录及对应图片的专题数据库,包括录取名册、学生成绩和毕业鉴定表等,数据总量已达758000余条,做到所有校友每人一条数据管理,一键式快速检索。学籍档案的数据化和学籍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大大提升了查档效率。各合作院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学籍档案数据库,以方便学籍档案资源的检索和利用。此外,要做好学籍档案数据库的存储安全、密级保护等制度建设。要健全学籍档案专题数据库的审核制度,规范其服务范围和流程,构建专题数据库开放评价及追责机制等[2]。

2.3 要推进合作院校学籍档案互通有无,实现馆际互备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合作院校可以选择数字档案远程异地容灾备份系统,对学籍档案进行互存,但这种模式成本高、难度大。笔者更倾向于移动硬盘和光盘存储。移动硬盘具有存储量大、读取速度快等特点,是备份电子文件与数字化档案信息的重要载体;光盘也具有存储容量大、可靠性高、存储的信息不被轻易改变、存取速度快、保存管理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能满足确保档案信息备份的需要。但是光盘也有使用寿命短的缺点。所以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要想最大限度地保证异地备份数据的安全,最好能保存尽可能多的数据备份,实现多种备份介质并用。如,可以将备份数据在服务器或工作机上复制一份,移动硬盘上保存一份,再用光盘刻录一份保存,避免因存储介质出现问题后导致数据丢失。合作院校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购买同样容量的移动存储设备,将本馆学籍档案数据库完全备份下载到移动硬盘上,定期互寄或人工传递,也可以根据约定刻录成光盘保存,再将保存有最新备份数据的移动硬盘互相寄回[3]。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Z].2018-11-28.

[2]成慧瑛.加强高校学籍专题档案移动平台建设分析[J].浙江档案,2020(4):64.

第2篇:学籍档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与发展

高职院校是近二十年大力发展的办学主体,教育目标的多次转换,致使学籍档案状况复杂。近年来,社会对学籍档案的需求越来越多,尤其人事档案越来越规范,对作为人事档案重要组成的学籍档案提出了更多要求。

1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特点

学籍档案一般都依据1983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2017年教育部第41号令《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来进行管理,主要包括:新生录检表、新生名册、学籍卡、成绩单、学生学籍变更、学生奖惩、毕业生登记表等。在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新生录检表、学籍卡与毕业生登记表是最常利用的档案,新生录检表与毕业生登记表由教育主管部门确定和下发,是学生取得本阶段学习资格和学习完成的凭证,学籍卡是真实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过程的总结性、完结性材料,内容综合了其他学籍档案如学籍变更、学生奖惩等信息,学籍卡因学校不同而各异,最能体现学籍档案特色。

1.1高职院校学籍档案多元且复杂

高职院校发展历史较短,大多由中专、技校升格而来,阶段式发展是其特点,各阶段教育目标不同,致使学制不同、生源结构不同,学籍档案往往包含几类教育目标不同的档案,档案多元。高职院校学籍档案复杂,表现在不同教育目标学籍材料出现交叉混用状况,如学籍卡等属职业中专,毕业证以及相关材料却属高职院校,致使学籍档案经常被使用单位所质疑,学籍档案状况比较复杂。

1.2学籍档案不全甚至缺失,档案自身质量普遍不高

高职院校在建设过程中,学籍档案限于当时时代背景,学籍档案材料往往不完整,甚至丢失,给档案管理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导致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当时的办学条件、制度建设、交接不清等外在因素,学籍档案自身形成规律也是造成问题档案的原因:一是学籍档案形成周期长,时间大都跟学制相当;二是学籍管理一般分属学校不同部门,任何环节的疏忽都给档案带来不确定性。学籍档案还表现为自身有瑕疵。尤其档案中的学籍卡,常出现涂改,瑕疵在某种程度上关乎学籍档案的真实性,客观上影响了学籍档案在利用中的权威性。

2高职院校学籍档案发展的意义

学籍档案最终的目的是利用,这是档案的生命力所在,学籍档案的发展目的就是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学校事业发展、服务社会。

2.1学籍档案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

工作实践中,学籍档案是利用最频繁的档案之一,学籍档案是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真实记录,学生在继续升学、就业、参军、出国等方面依据学籍档案向对方展示并证明自己的学历与实力,而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也是依据学籍档案来评价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学籍档案不仅关系着学生现在,还关系着学生走向社会后,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社保办理等方面继续保障其合法权益,作为民生档案的一分子,学籍档案管理要真正以人为本,贯彻着终身为民服务理念。

2.2学籍档案关系到学校发展,客观反映了学校水准

学籍档案直观地反映出了一个学校的教育体量。学校的发展首先体现在学籍档案体量扩大上,体量的壮大反映了学校生源规模以及学校的发展,而背后则是学校办学力量的提高以及社会影响力的扩大。学籍档案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作为忠实纪录人才培养过程的学籍档案,直接展示了一个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的特色就是职业教育和特色专业建设,学籍档案里可以清晰发现优势专业的发展历程,学籍档案也因此成为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依据之一,为学校的办学评估、教学规划、教学质量评价等提供参考,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的管理能力与水平。

2.3学籍档案内容内涵丰富,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高职院校每一次改革,都会反映在学籍档案上,透过学籍档案,可以看到时代变革以及区域经济改革在教育办学上的足迹,学籍档案构成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记忆。《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指出要充分挖掘档案的文化教育功能,高职院校的学籍档案以其阶段性发展而内涵丰富,学籍档案中具有时代特征的职业教育定位、学科建设、教育管理模式以及生源等,对社会各方面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3高职院校学籍档案发展途径

学籍档案管理除了日常管理与应用,更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与完善,高职院校学籍档案发展要坚持系统管理观念,协调档案工作整体推进,要契合时展推进现代科学技术在学籍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3.1加强档案规章制度建设,保障学籍档案发展

制度是为解决问题、保障工作顺利进行而制定的,学籍档案发展离不开制度保障。学籍档案制度要与时俱进,首先要体现前瞻性,学校发展有规划,学籍档案工作同样也需规划,规划体现了长远战略眼光,既保障现在工作顺利进行,也让后续工作具有充分发展弹性;学籍档案制度要有连续性,学校发展迈上新台阶,招生出现新情况、学生培养方向改变,开设新的专业,这些都会反映到学籍档案管理上,保持档案制度的连续性很重要;学籍档案制度还需关注细节,学籍档案细节关乎档案的质量,关系其作为原始凭证的价值。

3.2坚持工作协调机制,保障学籍档案工作整体推进

学籍档案有别于其他档案,当它还处在“材料”阶段时就确定是档案,所以一般认为学籍档案管理与学校各部门学籍管理是学籍档案工作的不同层面,学籍管理是学籍档案管理的前置。学籍档案的完整与高质量是学籍档案的工作目标,学籍档案形成周期长分属学校不同部门管理,给学籍档案管理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学籍各管理部门往往缺乏从档案的角度进行学籍管理,工作随意性大、随机性强,而这一阶段恰是学籍档案唯一能进行修正、避免出现错误的关键时期,档案管理机构应及时监督与指导,加强各部门工作协调,把问题档案在入库前都妥善处理好,保障学籍工作整体推进。

3.3应用现代技术,推进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

现代科学技术已广泛运用于社会各个方面,2020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特别增加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内容,是对当前档案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是档案工作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为利用率最高的档案,需首先做好存量学籍档案数字化工作,已存档案最大的问题是保护,这些档案历史越久远状况越差,数字化避免了学籍档案因各种原因而加速的老化和损坏,对保持档案的原始性相当有利;其次,实现增量学籍档案电子化,2014年《高等学校学生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办法》中,规定了学生入学和毕业两个环节向教育主管部门在线注册与备案,学生以及用人单位得以在国家教育网站实时利用,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大多采用双套制,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并行,纸质档案还是当前主要利用手段,这一方面是由于电子档案利用多受外界使用环境限制,另一方面纸质档案直观性优势还是非常突出,随着电子档案各项使用局限性的突破,电子档案的优势也必会显现出来。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还需思考利用现有办公条件打造档案协同管理平台,学校现代化办公系统越来越多,涉及学籍管理的系统更多,这些工作系统大都自成体系,运用现代技术将工作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整合到同一工作平台,必将带来档案管理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忠信.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反思及改进[J].城建档案,2019(8):78-80.

[2]田媛.历史文献档案数字化实现路径分析[J].档案管理,2020(3):37-38.

[3]王娜.互联网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探析[J].兰台内外,2021(4)4-6.

第3篇:学籍档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和开发利用

1“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的现状

学生的学籍档案是学生在校期间,所有行为以及成绩、表现的记录,从入学之初一直到毕业,学籍档案中记载着学生的思想品德,学籍变动、奖惩情况、成绩记载等,是高职院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学籍档案的特殊性,它本身就具有法律凭证的作用,所以,学籍档案的完整和安全性对于学生本身、学校乃至社会和学生未来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也成了各高职院校的重点工作内容[1]。

1.1当下高职院校中的学籍档案多为纸质,且档案发展历史不长

随着我国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学籍档案对传统的纸质版档案造成了剧烈的冲击。以往的学籍档案占地面积较大,而且因为纸质不利于保存,更不利于资源信息的共享和传输,在当下电子档案的流行下,逐渐面临挑战和危机。电子档案因为其占地面积小,利于信息共享,同时也能够把集成、远程调整和辨别简单化和快捷化,受到了当下各高职院校的欢迎。同时,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科技技术能够将学籍档案的数据库、档案的实体、系统的网络和数据以及用户的信息完全地集中在智能的数字信息平台之下,有助于实现数据的挖掘以及整合和利用。

1.2当下高职院校学籍档案信息的收集渠道分散,不利于整体信息的整合

对于当下的高职院校来说,学生的学籍和学历因为升学前所在的学校不同、地区不同,就导致很难进行信息的整合和生成,多数的学籍档案信息生成都是通过当地的教育部门以及相关的部门找寻材料汇总生成的[2]。这样的信息收集方式,就让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非常的繁琐,因为渠道的分散,很有可能会导致学生信息发生疏漏的问题,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互联网下的电子学籍管理方式,能够使用广泛的网络节点,将不同渠道的信息汇总到庞大的网络平台之上,并且储存空间极为庞大,在数据的处理上也极为简单和方便,以互联网平台为寄托,能够将所需要的数据轻松采集,并且进行整合和存储,从而达到学籍档案资源收集的便捷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高职院校整理学籍档案的工作效率。

1.3学籍档案的开发力度不足

对于学生学籍档案的开发和利用,高职院校依旧处在初级的水平和阶段。因为内外因素的限制,就导致学籍的开发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例如,学校对于专门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教师来说,专业的技能和素养不足,没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的能力,学籍信息资源匮乏。同时,对于学籍档案的管理,现在也仅仅处在简单的管理和收集的简单业务上,没有对信息进行深加工,更没有达到利用学籍档案信息,帮助学校发展和教学管理的作用。与此同时,因为学籍档案信息存在一定的隐私性,这就导致在进行必要的档案信息查询的时候,因为权限和手续的限制,导致信息查询不利,影响了开发的进度和教学管理的脚步。而“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能够将信息数据的操作和管理简洁化,工作的流程也化繁为简,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更能节省人力和物力的资本,加快信息数据的整合分析,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以此推动学籍档案服务的智能化和数字化。

2“互联网+”背景下学籍档案管理开发和利用面临的挑战

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籍档案中包含着学生所有的信息,与学生未来的利益和发展息息相关,再加上学籍档案本身有着极强的应用价值和参考性,就要求学籍档案要充分发挥其功效,来更好地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价值,更好地服务社会。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努力地开发和利用学籍信息就变得极为迫切,但是,也随之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2.1传统的学籍管理方式和理念根深蒂固

对于学籍档案管理来说,一直以来,档案的管理工作在众人的思想中只是简单地收集信息、收藏档案、管理档案、使用档案,同时进行编辑和统计,一些基础类的服务工作,几乎很少会有人将互联网科技与现代的档案管理工作融合到一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进入了学籍档案管理工作领域,它工作的开放性、多元性以及信息化的特征都对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提高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一定的信息量,让传统的管理人员一时间难以适应现在的变化,很难进行快速的转变。

2.2缺乏完善的技术标准和科学的管理手段

要想让学籍档案信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就必须要有一套合格的软件和硬件的配备,但是,从当前的发展来看,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对于学籍信息档案的管理没有投入过多的重视,导致资金投入极为有限,与其他同为互联网发展下的教学工作相比力度缺乏。要知道,网络科技的数据统一格式和标准是能够顺利进行档案信息整合和开发的重要前提。不仅是各高职院校没有重视,当下大部分的档案管理部门都没有统一的要求和标准。完善健全档案信息制度的相关体系标准,统一制定格式,以及科学化档案信息的管理方式和工作的流程,规范数据的格式,以及网络使用规则,达到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运转,是当下需要攻克的首要任务。

3“互联网+”背景下提高高职院校学籍档案开发和利用的措施

3.1提高高职院校学籍过程管理,改善管理方式

互联网时代下,要想让学籍档案管理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单一走向复合的道路,就必须要充分利用其服务的职能,提高过程管理,完善管理的流程和手段。(1)作为学籍档案的管理人员,要重视档案的规范化和完整程度,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籍档案来说,档案的管理人员应该在学生入学之初就要与之进行主动的联系和沟通,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学籍档案的重要性,认真对待档案信息,保留其真实性。其次,高职院校也要做好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让管理人员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价值,只有这样,在面对学生学籍档案的时候,管理人员才能从思想上改变对自己工作的态度,不断地加强档案的管理和规范,以防止工作出现问题,为学生以后学籍档案的完整性作出贡献。(2)在学籍档案管理过程中,对于出现的问题和漏洞,管理部门要随时提出与时俱进的解决方案和建议,让档案管理问题能够得到快速的解决,不把问题拖到最后。这就要求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员在学籍档案存放入库的时候,就要做到严格仔细地检查,对于纸质的学籍资料存放环境有严格的要求,只有适宜的存放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籍资料的完好。(3)在进行档案信息资料收集的时候,采用双套收集的方式,不仅要完善纸质资料的存档,同时完善电子化档案的信息,在将档案移交给相关的部门的时候,将纸质版和电子版一起移交,并做好相应的备份,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学籍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要学会对电子学籍档案做权限处理和加密处理,能够保证远程输送档案时,电子信息的安全性。

3.2开发学籍档案,延伸学籍档案的范围

高职院校中的学籍档案不仅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参考价值,对学校以及社会的相应教学活动,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档案信息也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它直接影响了当下社会人才的选拔以及社会的发展,这就让学籍档案的利用率逐年提高。对此,高职院校一定要重视学籍档案的管理以及充分的利用,不断将信息加以整合和利用,分析在校学生的情况,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方向。当下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就包括实现学籍档案管理的科学化以及信息的高效利用。只有不断地优化档案信息的管理,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才能起到推动学校管理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4结语

在当下“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实现科学化的学籍档案管理,提高学籍信息的有效利用,各个高职院校就需要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地探索合理化和数字化的管理方式,摒弃以往的传统管理方式。在强化自身服务意识的同时,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做到一体化的管理,让数字信息更加安全化,实现真正的安全共享,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推动高职院校学籍档案开发和利用新局面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马宏正.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与开发利用[J].江苏科技信息,2017(5):29-30.

第4篇:学籍档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成人教育 学籍档案 管理 对策

引言

加强教育是提高社会人民素质的重要渠道,成人教育的普及也进一步实现我国终身学习的政策。近几年来,我国成人教育发展迅速,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也是逐年递增,进而使得成人教育学籍管理难度不断增加、工作日益繁重。成人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由于成人教育起步较晚、学生群体复杂、办学形式多样,这一系列原因是导致成人教育学籍档案难以管理的原因。再者,有关教育机构对成人教育不够重视,档案管理人员意识淡薄、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等因素同样是导致学籍档案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1)对学籍档案认识不够我国成人教育是从19世纪60年代初才得以发展,当时的成人教育中,由于专业设置不规范、师生资源少、管理水平低等因素,使得人们对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的价值认识不够,很多档案的价值没有充分挖掘出来,极大地影响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长此以来,由于社会对成人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使得档案管理资金不足、人力不足、技术不足,很多过去遗留的问题积压到现在,例如材料积压、无效档案、档案缺失等。

(2)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质量低下由于档案管理工作繁重,使得在档案管理中很容易出现材料的遗漏、积压。如今,由于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范围模糊不清,有些档案材料、答辩材料只存入学校的文书档案中,而学籍档案却很少存档,这就使得企业对人才的使用和考察带来很多不便。再者,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流程不规范,有些档案没有填写准确时间,使得档案丧失时效性、真实性;有些毕业论文无题目,只有最终成绩;再有一些在档案传递过程,档案袋无密封,甚至是无档案袋直接递交,这样极其容易泄露档案信息。

(3)缺乏有效的审查监督机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近些年来成人教育的发展也是顺风顺水。随着成人教育机构的学生越来越多,使得在填写毕业生登记表、组织鉴定、组织评语等环节逐渐趋于形式化,大部分表格回收也没有完全进行流程形式归档,在整个学籍归档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审查和监督,使得成人教育学籍档案很容易出现漏洞,也可以直接反映出档案管理存在很多问题。

二、加强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的对策

(1)加强有关部门的档案意识想要加强成人教育学籍档案,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就必须要保证有足够的资金、人员、技术的支撑,所以加强有关部门对档案的重视程度尤为重要。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如果出现管理工作难题要及时解决,避免档案管理工作的滞后性,对于技术需求、资金需求要尽所能给予支持。进而让成人教育学籍档案更加规范化、系统化。

(2)加强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想要加强档案管理质量,高校必须要建立一个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以及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在现代化社会中,只有将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才能够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加强档案管理人员能够规范其自身行为,运用更加科学的方法解决管理中的问题。

(3)进一步完善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有关部门必须要联合学校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制度,学校要加强档案管理的协调性,对档案管理要统一要求、标准,根据不同学校的办学性质差异,严格区分不同类别档案。审查部门在收集档案材料时,要加强指导、监督职能,严格杜绝材料产生的不规范性。再者,要对档案保存做出具体规定,要求档案材料第一时间归档,避免学籍档案出现丢失现象。

(4)建立信息化档案管理机制在现代化社会中,任何工作都离不开信息化管理,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想要实现升级,必须要采取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材料审核、归档之前,要将档案信息进行电脑存档并加密,保证学籍档案信息的隐私性、高效性,并且要根据不同信息档案类型进行分类,确保信息化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建立信息化档案管理同时能够扩大档案查询渠道,传统的档案信息查询必须通过电话、传真、信函以及直接查询。有了信息化档案管理,想要查询档案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官方网站、电子邮件等,并且大大提高了查询的便利性,从而真生实现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升级。

结束语

总而言之,想要加强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质量,要从多方面进行调整,例如加强有关部门档案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化档案管理机制等。只有通过有关部门及学校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真正的升级,从而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成人教育学生群众,为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伍春晴.新时期高校成人教育学籍管理探讨[J].内江科技,2014,(8):53-56.

第5篇:学籍档案管理范文

1高校学生个人学籍档案管理特点

1.1信息多,任务重

高校学生档案是个人人事档案的成形阶段,包括小学至高中的各阶段档案。国家重视学生学习,大力发展各级各类高校,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随着每年高考人数的增多以及学校扩招工作的逐步落实,每年的开学季都是高校最忙的时候,不仅要将每一位新入校学生的个人信息、高考成绩、分配的宿舍、专业、学号录入学校学籍档案系统中,信息种类多,涉及人数多,时间短暂,任务负担重。

1.2信息准确度高

全国在校生电子学籍的展开导致学籍的内容与学生在校学习评定、毕业生学分审查、在校表现记录以及就业信息直接挂钩,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同时学籍档案的记录也遵循学校相关管理制度而指定,任何人都不能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更改,设置专人负责监督系统的健全,保证在校生的利益,因此对于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准确度要求十分高。

1.3周期性

高校学籍档案形成有一定的规律性、往复性。每一位在校生的信息都以学期初或学年初为记录开始,以学期末或学年末为记录结束,循环往复。每一学期或每一学年都根据国家和学校对于不同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安排开展学业成绩评定、在校表现评定或者体能测试等,这些都需要如实记录到学籍档案中,并在学期末或学年末之前完成并修改无误。

2高校学生个人学籍档案管理问题

2.1缺乏管理规范性

每个学校每学期或学年都需要对学生信息进行更新,但就是在这么频繁的使用情况下,还依旧缺乏对于档案管理的完善的制度体系,从而造成管理规范性下降,导致信息记录错误而学生并不知情;个人学籍信息查询平台并非人人熟知;收集材料的质量参差不齐,前后信息不一;分类不明确,查找困难;信息泄露,随意更改。这些问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学校学籍档案管理的规范性。

2.2缺乏合理管理方式

目前管理方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时间编排混乱,同一个学校往往具有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放置时一会儿按照年级,一会儿按照专业,一会儿按照科目。编排混乱会严重提高查找信息时的难度。另一方面是对于学校内有关学生学年或学期个人总结、个人成绩单以及个人违纪行为单的装订工作未严格按照统一专业同一年级进行,整理混乱,难以整合,导致个人信息记录不全,档案缺失。

2.3缺乏精准管理人才

在高校,一般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以及个人信息收集整理通常是通过辅导员完成,由学校保存,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辅导员面对学生多,工作量大,导致信息整理质量参差不齐。且学校中不具备对学籍档案管理的反思者和改进者,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导致学籍档案管理问题频繁发生。

2.4缺乏高效查找信息方式

在校生学籍档案为何要进行管理,为的就是在需要使兰台纵横用或扩充信息时查找方便,但学校往往都会忽视这方面的需求,只注重管理和保存而不能真正发挥查找的作用,因此在众多的专业中、年级中或者学科中查找资料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随着电子学籍的到来,信息查找的需求越来越多,任何学生学习信息都需要同步更新,如果学校不具备高效的查找方式,会严重增加高校教师的负担和工作量,给信息资源的利用带来很多不便,因此对于高校来说改进信息的查找方式十分重要,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个人信息,提高管理效率。

3高校学生个人学籍档案管理改进建议

高校中在校生学籍档案管理的问题很多,并且高校中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难以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及时解决,因此对于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中问题的解决十分重要,不仅关乎到学生的各项资料的准确程度,也关乎到高校教师的工作量的多少。

3.1构建档案信息系统工作模式

高校的学籍档案管理规模的逐渐扩大,可以实现学校信息数据库与国家个人信息库相对接,实时更新,保证学生信息安全可靠。目前每个学校都有属于本学校的学生信息管理平台,其中包括课程选择、成绩查询以及个人信息查询等,但是由于学校本身技术有限导致大部分学校的信息平台一旦同时间内上线人数超过一定比例平台就会崩溃,无法使用。因此学校在开展网络信息管理平台的同时还要引用先进的设备和方法,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3.2构建沟通交流新机制

在学习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提高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做到能抓重点,能讲问题,能给予合理建议等,一方面倾听他人对于问题的改进建议,另一方面可以有意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做到管理人员间充分有效地沟通,把学籍管理这一片死水变成可以不断进步的活水。如果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但没有一个好的沟通管理系统的话,那么沟通的效果就会事倍功半。

3.3促进档案管理人员档案保管工作方式创新

档案管理不能只顾沟通和管理系统的完善,还应定期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使其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不能只是一味地执行,忽略了自身的价值。提高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旨在积极发挥人员的创造能力并促使人员大胆尝试,解放思想,敢于试错,敢于发问,敢于挑战。利用科学观念统领档案管理工作,促进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档案意识是每一个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第一步,这样才能使管理人员更好地从事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促使档案管理的合理高效,准确安全。

3.4遵循管理原则,提高管理效率

3.4.1真实性原则。真实性是学籍档案建立的首要要求,关乎在校生未来的毕业以及就业,意义重大,马虎不得。因此在每一个学籍信息录入以及更改的过程都应该严格要求,并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根据辅导员递交的文件进行核实,学生确认无误,方可修改。任何人任何机构都不能随意篡改,百分百保证信息的真实性。3.4.2准确性原则。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程序应具备规范性、准确性与条理性并符合实际情况。学籍信息经过在校生本人确认后,应统一进行审核之后在录入系统,不能因纸质版档案信息字迹潦草、涂改等客观问题影响到学生的毕业就业,保证信息入档前的准确,减少后续不必要的麻烦,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其他方面信息的管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3.4.3完整性原则。完整性是指在校生的学籍信息从入学开始到毕业结束的所有信息缺一不可,从学生入学,到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以及毕业时整个完整学习链产生的档案都应当进入档案保管。在其中产生的各种档案都应当注重日常的及时收集,使每一件事情都可以追踪与查找,保证学生各个方面记录的完整性。

4总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