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智能教学范文

智能教学全文(5篇)

智能教学

第1篇:智能教学范文

关键词:法律教学;案例研习;智能技能

法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学生的“智能技能”,即解释和适用法律的能力。我国大陆地区的法律教学,主要是“课堂讲义式”教学[1],由教师依托教科书进行法理阐释,偶尔举几个案例讲解一下。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掌握法学理论知识也许是有效的,但不足以培养智能技能。原因在于,智能技能属于隐性知识,必须由学生亲自动手、在做中学。从各国(地区)的教学实践来看,培育智能技能的最理想方式,当推“案例研习”,因而有必要对此作深入研究。

一、智能技能的涵义及培育要求

智能技能属于法学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1958年,英国学者波兰尼在《个人知识》一书中,以能否编码为标准,将知识区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2]。其中,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个体或组织网络中,具有情境依赖性而难以被编码的知识”[3]。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具有情境性、个人性、意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隐性知识存在于各个学科领域,法学领域的隐性知识,即为“法学隐性知识”。如果说,法学显性知识是关于实体法、程序法等方面的知识,那么,法学隐性知识则是如何适用法律处理问题的知识,它实际上是一种法律技能。根据何美欢[4]老师的观点,这种技能包括两个部分:智能技能和实务技能。其中,智能技能是指“使用符号的能力,是一种程序上的认知”,是“知道怎样”,换言之,这是一种处理法律概念、条文及其他法律资料的能力,其核心是进行法律解释和适用;实务技能虽然涉及法律,如草拟法律文件、谈判等,但它的核心是处理法律业务中的人际关系。在法律业务中,必须兼有智能技能和实务技能,才能成事。但是,要形成实务技能,必须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对人情世故的透彻理解,故其培养的最佳途径不在学校,而在学生毕业后的执业中[5]。因此,学校培养法律技能的重点,应当是智能技能(intellectual skills)。智能技能的培育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传授。即对实体法、程序法和法律实务等知识的传授。由于它们属于显性知识,课堂讲授是最有效率的方法,本文对此不作讨论。二是技能训练。具体包括:(1)认定和核实任何与法律问题相关的事实的能力;(2)分析事实和就被争议的事实构建或批评某论证的能力;(3)认定法律问题和就法律问题构建有效和中肯切题的论证的能力;(4)明白任何法律的基础政策以及社会环境的能力;(5)明智地运用一切资料进行研究的能力;(6)分析和阐明抽象概念的能力等[6]。质言之,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能力。这种技能,是典型的隐性知识,仅靠讲课是培养不了的,其惟一的培育方法,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地练习。由是,案例研习成为最佳选择。

二、案例研习与“智能技能”培育要求的契合

案例研习肇始于英美法系的“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于1870年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德尔(C.C.Langdel)教授首创,其主要做法是通过分析案例来阐述法律规范和法理。由于英美法系国家有判例法传统,案例教学历来受到重视。但是,这一教学法本身存在严重不足,因为案例总是有限的,不可能覆盖整个法域,仅凭案例教学不足以系统掌握法律知识。于是,人们根据大陆法系的特点对其改进,即在系统传授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再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形成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能力,这种方法始被称为“案例研习”。案例研习在大陆法系诸国,如德国、日本等,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用于法律教学,而且用于法官培训,效果显著。我国台湾地区因为继受德国法的缘故,对案例研习亦甚重视,尤其是著名法学家王泽鉴先生,更是身体力行,其在大陆学界讲学或授课,基本上都采用案例研习的教学方式[7]。近年来,案例研习受到我国大陆地区重视,一些精英法学院纷纷引入,如从2009年起,清华大学开设“刑法研讨与案例分析”课,中国政法大学开设“民法案例研习课;2012年,北京大学开设民法、刑法案例研习课;2013年8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案例研习系列教材等。案例研习何以广受青睐?原因在于,它与“智能技能”的培育要求几乎完美契合。案例研习的重点在于“研习”,即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动手,对具体案例进行研究、讨论,融入案件情境中,得出处理意见,并撰写研习报告。案例研习过程,是一个典型的认定事实、解释和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过程,其至少具有如下功能:其一,沟通知识与技能的桥梁。培育智能技能所要解决者,无非是适用法律处理案件,其要害是,使学生将法律知识转化为处理案件的技能。案例研习的实质,就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根据事实和法律处理案件,正好为知识与技能搭建一座桥梁。其二,实现角色转换。学生在动手处理案件中,其角色已经转换,他(她)必须把自己当作一个律师,“像一个律师那样去操作”(do like a lawyer),沉浸于案件处理中,通过认定事实、寻找法律依据,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其三,有效的纠错机制。案例研习中有多个互动反馈环节,包括老师的引导,小组的讨论,全班一起研讨,以及老师的点评、总结,它们构成案例研习的纠错机制。最关键的是,案例研习属于“纸上操作”,可以针对不同的案例多次做,针对同一案例反复做,从而使不足之处一个个暴露,找到差距,寻思解决之道。这些纠错机制,使学生能够在对比、检验中反思自己的做法,保证学到正确的技能,而不至于误入歧途。最后,批判、反思意识的萌生。对于智能技能的培育,案例研习的功能不仅在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对象,从更高的层次来看,它还使学生萌生对现行规范进行批判、反思的意识。原因是,学生在适用法律解决争议中,必然会碰到现行法律规范本身在解决争议中的合理性、有效性问题,这就为其批判、反思现行规范,进而优化、完善现行规范提供了合适的进路[8]。正是由于案例研习具有上述功能,使其能够几乎完美地契合智能技能培育的要求,以弥补现行“课堂讲义式”教学的不足,因而受到广泛重视。

三、以案例研习培育“智能技能”的步骤

案例研习课涉及学生个体研习,撰写法律文书,小组讨论,班上讲述和教师点评、总结等环节,大致分四个步骤:1.个体研习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学生面对教师发放的案例原始材料,通常是既新鲜又害怕,想接受挑战,但又担心不能胜任,需要老师(也可以安排有经验的研究生)适当指导。在研习中,学生要完成如下工作:(1)研究案情。根据现有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分析其中的法律关系;(2)理解争议。找到当事人争议的问题,并将案件中的生活事实“翻译”为法律概念,以法律概念来把握争议问题;(3)寻找请求权基础,或称“寻法”。根据争议问题寻找据以支持当事人权利主张的法律规范,即“请求权基础”。这是一个在案件事实与法律规范之间来回穿梭,使案件事实与法律规范相互阐明、相互验证的复杂思维过程:一方面,是从案件事实出发去寻找法律规范,根据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来判断该规范是否适于案件事实;另一方面,是尝试将法律规范适用于案件事实,判断案件事实是否符合该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9]。(4)寻找抗辩事由。寻找请求权基础后,应进而研究是否存在足以反驳当事人主张的抗辩事由,以维护他方当事人的权益。个体研习的成果,表现为学生个体撰写的法律文书,包括判决书或词。2.小组讨论个体研习完成后,应组织小组讨论。讨论的内容包括上述研究案情、理解争议、寻找请求权基础和抗辩事由四个方面,意在通过互相对比、讨论,丰富认识、纠正错误。小组讨论后,各学生完善自己的法律文书。3.班上讲述各小组派代表1-2人(也可由老师随机指定,或自愿上台)面对全班讲述,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即案件事实的认定,法律关系分析,请求权基础、抗辩事由的判定,以及适用法条的论证。讲述时要求尽量脱稿,以锻炼心理素质和在压力下的思维能力。4.教师点评、总结教师先点评各组情况,分析各自得失,然后按照案例研习的四方面内容逐一分析、点评,重点在于展示规范的法律思维方式,总结案件研习的规律,为学生以后研习案例提供参考。学生根据教师的点评,进一步修改法律文书,形成案例研习的最终成果。

四、以案例研习培育“智能技能”的策略

案例研习的目的,是培育学生的智能技能。但是,由于各校情况不一,不同年级的学生法律素养差别甚大,因而在实施案例研习时,应当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以取得实效。这些策略包括课程的设置、规则的制定、案例的选择和授课人数的控制等。1.课程的设置案例研习本身属于技能训练,旨在培养学生解释和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能力,其课程性质应定位为专业实践课。在开始阶段,以设置选修课为宜,待条件成熟后,再调整为专业必修课。有效的案例研习,以掌握一定的实体法、程序法知识为前提,因而其开课时间不宜过早,不建议在低年级学生中开设,以免因难度过大打击学习信心。比较理想的开课时间,以高年级为宜,最好是在学生实习之前一个学期开设,这样可以使案例研习与实习相得益彰。2.规则的制定案例研习必须依一定规则进行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案例研习前,教师应拟定研讨、评价的规则,并督导学生遵守。具体包括:学生有积极参加研习、讨论和撰写法律文书的义务,不允许“搭便车”;学生应公平分享发言机会,如有观点分歧,应彼此尊重;发表意见应当客观、真诚,讨论和评价应具有开放性,并通过不断归纳,逐步修正错误,形成最终的思考结果[10]。在研习中,指导老师应适时进行干预和引导。3.案例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案例,对研习效果有很大影响,故须精心选择。大体上,选择案例最好符合两个原则:(1)真实性。真实案例来自于现实生活,还只是一些原始的素材,学生必须从中分析和抽象出案例事实,从而使案例研习更接近于“实战”。这不仅利于技能训练,而且能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培育人文情怀。(2)适应性。案例应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相适应,不能太难。所以,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适当控制所涉知识领域和内容的广度、深度,使学生感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增加研习信心。当然,如果所选案例是主讲教师亲自办理的案件,则更佳。这样的案例,即使在情感上,也更能吸引学生参与研习;此外,选择自己办的案件,老师在点评、总结时,还可以与学生们分享办理此案的心得和经验,对学生的帮助更大。4.人数的控制案例研习的特点,决定了参与授课的人数不能太多,必须实行小班授课。一般以30人左右为宜,以保证每个学生能够比较充分地参与研习、讨论,如果达到40人,就难以组织,而效果亦受到影响。我们之所以主张,在初始阶段只把案例研习作为选修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到师资限制,尤其是在地方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晓蕾.“案例研习法”在民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144.

[2]朱继胜.论法学隐性知识的传授[J].教育评论,2016(8):138.

[3]何美欢.理想的专业法学教育[J].清华法学,2006(3):113-116.

[4]葛云松.法学教育的理想[J].中外法学,2014(2):303.

[5]何美欢.论当代中国的普通法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101-102.

[6]王康.对民法案例研习教学实践的思考[J].法学教育研究,2015(1):177.

[7]刘铁光.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人的能力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5):174.

[8]唐孝辉.司法改革背景下民法实例研习课程设置构想[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41.

第2篇:智能教学范文

关键词:智能制造装备;国际化教学标准;意义与原则;分析与研究

1引言

优质量产的机械装备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所有工业技术的发展都无法离开机械制造技术这片土壤。制造业的核心是装备制造,也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是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筹码。在“互联网+”迈向“物联网+”的这一发展过程中,高端装备的制造也实现了智能化的华丽转身。国家也积极给予了政策支持,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向智能化助力。在此背景下,推动高职智能制造装备技术教学的国际化有着重要意义,必须积极参与制定国际化教学标准,推动我国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与国际化接轨。

2我国与国际智能制造装备对比分析

2.1国际智能制造发展趋势

从全球视域来看,大多数国家的制造业已走向智能化,具体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智能机器之间存在协调运动和彼此竞争,同时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第二,人机一体化的特征不断突出,在智能机器的支撑下,技术人才的潜力被有效放大;第三,虚拟现实技术的深度应用,使得智能制造系统能够更好地完成特定工作,具备一定的自我维护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第四,智能制造的新业态表现在产品追溯和定制化生产方面,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下,物流管理和生产管理将实现智能化;第五,在远程诊断、云服务以及在线检测等方面,将实现服务的智能化。国际智能制造的总体发展趋势,必然经历一个智能工厂、数字化工厂到自动化工厂的过程。

2.2我国与国际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对比

从近些年全球领域的制造业发展趋势来看,制造业在我国属于第一支柱产业,可以形象地将我国称为“世界工厂”。但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中大多从事的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有着利润不低、效率不高的特点,这充分说明我国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推动我国制造业的智能化是未来转型升级的唯一出路。智能制造装备系统的发展使得生产效率从技术层面得到根本提升,是制造业生产走向智能时代的重要特征。从目前现状来看,我国虽然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是制造强国,在技术层面仍然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这一差距所带来的是创新能力的低下、能源的严重消耗以及产业结构的落后。此外,大量的工人只能在低端制造岗位上工作,整体收入并不理想。针对这些问题,国家虽然在不断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但是想要迎头赶上仍然需要多部门、多主体的、长时间的共同奋斗。

2.3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发展现状

从行业分布格局来看,我国智能装备行业主要存在于工业基础高度发达的地区,例如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等地区的智能装备制造业,不仅自身水平较高,还对周边地区的产业有着带动作用。我国经济的转型、工业化的升级以及国防和经济建设,都十分依赖智能化高端装备的支撑。近些年,我国智能化装备所占据的份额不断走高,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整体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不足,尤其是一些先进控制、新型传感器等关键技术依然受到封锁。这就导致了在后续的新品研发和技术换代上,仍然需要向发达国家的企业学习,存在着一定差距;第二,在我国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产业结构组织不完善,国内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数量并不多,仅有部分企业具备一流的实力;第三,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从整个行业来看配套企业的整体实力不足。即便是一些顶尖企业,所取得的突破也是体现在集成能力和整体技术上,一些核心部件仍然不能实现自给自足。

3智能制造装备行业高职人才需求分析

从目前阶段来看,我国的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人员数量并不充足,在高等教育中与之相关的专业建设并未形成规模。在对一线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后,可以发现现有的智能装备调试安装人员中,“科班出身”并不在多数,很大一部分为其他专业转行而来。从专业分布情况来看,这些一线工作人员主要有自动化、电器、机械等专业。从高校人才的去向来看,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很难直接投入一线工作中,这是因为学校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企业中的具体工作内容之间的差距,这就需要学生在积累大量社会实践经验后才能适应一线工作。所以,从总体上来看,在该领域依然有着很大的高职人才缺口。

4制定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国际化教学标准的内容

4.1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背景

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促成了我国与多个国家、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在此背景下,我国在引进国外优秀企业的同时,也在不断支持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面对这一趋势,我国政府也在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为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提供保驾护航。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体量已经居全球首位,必须承担起培育和输出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填补制造业和工程建设领域的缺口。在职业教育领域,国家也提供了配套的政策保障,引导支持职业院校开设能够与国际化接轨的专业,培养能够支撑企业走出去,将技术引进来的现代化人才。例如,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强调,应当对外进行更多领域、更多层次的交流,坚持促进改革发展,推动我国高职教育不断走向国际化。这就要求一线职业院校要加强对国际上先进教育经验和理念的引入,实现我国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和地位。在人才培养落脚点上,要致力于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能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4.2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含义

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是指,以国内现有的、现行的教学标准和规范作为基础,以引导学生熟悉国际通行行业规则、技术要求以及服务规范为目的,并借鉴融合发达国家的专业教学标准,所构建起来的教学标准。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与国内标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这种教学标准以国际前沿水平的职业教育为着眼点,并向国际先进的企业看齐,力求做到争先进、夺一流;第二,这种教学标准具有国际互认的特色,国家之间就人才培养方式和目的有着一致性;第三,这是为了建设一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教学标准系统,具有很强的输出国特色和国情特征。为了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实现职业教育发展与创新的新高度,有必要开发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适应我国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国际化专业标准。从而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整体质量,培养出掌握国际一流技术、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创新型技术人才,最终实现一流职业教育支撑一流企业发展的目的。

5制定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国际化教学标准的原则

5.1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

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先讨论走得正不正,然后才能讨论走得远不远。在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标准的制定必须先明确“为谁育人”。因此,必须坚持贯彻党的总体教育方针,以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此外,标准的建设还要做到坚持问题导向,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5.2引入国际先进职教理念和模式

在建设教学标准时,需要坚持与国际的先进教学模式和理念相接轨,对于国内外的相关育人方式和经验采取“扬弃”的态度。此外,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重点,为学生提供更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实训平台,促进学生能够实现理论实践融合,德技兼修。最终帮学生具备能够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能力,以及可持续学习发展的能力。

5.3主动对接国际产业技术发展最新技术标准

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需要积极主动的与国际最新技术标准进行对接,职业院校要在充分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就地区核心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开展与名企的合作。在标准内容上要聚焦新的工艺、材料、装备、技术等方面,将国际上最前沿的职业教育理念作为指导。在具体教育落实中,要坚持课程体系的重构、教学内容的整合以及学生需要考取的证书的明确。

5.4充分体现鲁班工坊建设经验与成果

鲁班工作坊是天津主导的职业教育模式和品牌,构建了天津职业教育与世界交流的通道。工程、实践、创新以及项目这4个关键词是鲁班工坊的核心内容,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将学生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能力锤炼融合。这一教学经验成果,既是以先进国际经验为指导,也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因此,在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工作中,要积极借鉴鲁班工坊的建设经验与成果,以此推动职业教育的建设发展。

6我院制定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国际化教学标准

6.1建设内容

(1)开展广泛调研,明确人才需求。我院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需求,制定设计了详细可行的调研计划,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工作。主要调研考察对象有相关专业的跨国公司、知名的一线企业等;主要调查内容有国际化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包括专业技术、文化素养、语言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以及所需要的相关证书。这些前期调研工作,为后续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依据。(2)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标准。在国家以及国际职业教育标准和调研数据的支撑下,我院深入进行校企合作,与一线企业共同制定标准,共同形成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方案。在与多家企业的交流中,我院坚持以培养能够服务地区经济发展、适应地区产业结构升级需求的,能够具备国际文化意识的,能够在国际企业中参与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出发点,致力于打造先进的国际化教学标准。(3)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我院坚持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工作中心、将国际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作为导向、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作为制定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依托,构建了能够与实际生产无缝衔接的课程体系,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课程框架中纳入了“1+X”证书和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我院致力于对专业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开发,出版了中英双语教材、形成了双语教学资源。在教育实践中,我院将创新的教学资源贯彻应用到各个环节,帮助学生在提升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强化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从而有效地提升国际化专业内容的学习质量。(4)打造师资团队,提升教师水平。我院坚持打造一流的国际化师资力量,通过培训和进修强化一线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外语水平。在多年的努力中,我院形成了一批“双师型”教师,他们有着参与企业项目开发的实践经验,熟悉企业的生产研发过程,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我院与外企开展深入合作,聘请大量技术过硬、师风端正的外籍教师,有力地推动了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国际化教学标准的建设。(5)建设实训环境,开展模拟训练。以促进智能制造专业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为目的,根据高职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构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高职实训平台。我院在与地方企业和国际公司的合作下,建设了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基地有着可操作性强、技术前沿、示范作用强的特征,能够让学生在仿真模拟企业环境中高效开展技能训练。

6.2特色与创新

(1)紧紧围绕我院的优势专业,落实了国际化教学标准、双语教学资源以及课程标准的开发;与海外先进的智能制造业公司开展合作,培养了大批适应国际企业的高素质人才;从国外中资企业的需求出发针对性培养人才,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与企业共同走向国际。(2)在借鉴鲁班工坊建设模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构建了以EPIP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国际沟通交流中,提升了国际化教学水平;融入国际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及1+X证书,实现了职业资格培训与职业学历教育之间的有机结合。

7结束语

第3篇:智能教学范文

【关键词】工业4.0;智能制造;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工业4.0”是德国教研部与经济技术部于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概念。为实现制造业强国战略,2015年5月,我国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纲领。教育兴则国兴,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环,实践教学模式必须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与时俱进。由此,非常有必要对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构建进行探索与研究,进而不断充实与改进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并不断促进我国高职院校的内涵质量建设。

1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政策现状分析

教育部于2006年出台相关文件并明确指出,三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2017年,教育部在天津召开的新工科研讨会上指出,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新课改理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要厘清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责任边界,更好地发挥教师在课堂上所起的引导作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并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等(不包含技工学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2工业4.0背景下智能制造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德国“工业”4.0概念的提出,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众所周知,工业1.0是蒸汽机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时代,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而工业4.0则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也就是智能化时代,是基于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生产方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3D打印及人工智能等热点技术,世界各国的竞争愈加激烈,各发达国家正在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例如,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战略、日本提出“机器人革命”战略、英国提出“工业2050”战略等。实际上,这些战略的核心都是为了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关键历史机遇,各国之间也面临巨大竞争与挑战。由于智能制造已成为世界各国非常重要的发展战略,成为当前的热点,由此,世界各国、各地区迫切需要培养、引入智能制造类人才,从而提升本国、本地区制造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利用和发挥人才队伍的优势。工业4.0使得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得以实现。传感器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工业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3D打印及云计算等现代热点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感知、人机交互、决策、执行、反馈等,从而使得产品设计、制造、企业管理及企业服务智能化。结合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的政策,并考虑到提升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竞争力,智能制造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3智能制造类专业双向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3.1构建“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实践教学模式

德国“双元制”的成功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职业教育提供了借鉴,二战后德国经济快速腾飞中,德国的“双元制”教学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所谓“双元制”,就是指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学生的培养,实际上,校企合作是搞好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在高职学生的培养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还普遍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实践教学设备与资源的缺乏、高职教师队伍中大多数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强、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脱节等。针对上述现象,近年来我校在校企合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构建“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实践教学模式,积极建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平台、整合校企合作资源。我校与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苏州科茵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人才培养和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等;与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苏州镒升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菱麦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等智能制造类企业签约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资源优势等,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我校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成立博众凡赛斯自动化学院,在校内建成国内首条自动化生产线,企业资深工程师、企业导师常驻我校,学校、政府与企业联动,多方共同参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可以与行业协会合作,加强“政行企校”间的合作,协同建立多元育人平台,并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的内涵质量建设。2018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的苏州正在加快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我校作为苏州地区的市属高职院校,承担着为苏州地区智能制造类企业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智能制造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就变得非常迫切。近年来,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专业通过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实践教学模式,电气自动化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实现“产中教”,让学生在具体的生产场景中不断深入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将企业生产当中的鲜活的直观的实践学习活动与书本当中的抽象的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欲望,而且在实践教学中获得了一定的实际技术技能,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明显提升,显著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在软件著作权申请、专利申请、大学生创新项目申请以及技能大赛等方面均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此外,“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实践教学模式,尽管有企业资深工程师的深度参与,但是也对高职教师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高职教师不断提升实践能力与丰富实践经验,需具备较强的、丰富的实践能力。

3.2构建“教师-学生”之间的双向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数毕业于非师范类高校,教学经验不丰富,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还普遍存在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等教学现象,教师与学生之间严重缺少互动,一些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才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没有注重和遵守教学规律。事实上,课堂教学应当是教师与学生双向积极沟通、互动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教与学统一的活动过程,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长,相互促进。“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中,学生是被动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严重地束缚,教师也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要积极构建“教师-学生”之间的双向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回归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组织与引导作用,与学生积极开展互动、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的关系与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和想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此外,教师要积极改进和探索教学方法,可以采取任务驱动、任务导向、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索、师生互动、学生汇报等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师-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中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将学生被动接受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

3.3构建“线上—线下”的双向实践教学模式

我校一贯重视实践教学,在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我院电气自动化系为例,近三年建成智慧工厂实训平台、机器视觉实训室、智能设备安装与调试实训室、工业网络与通讯实训室、ABB工业机器人实训室等;在实践教学师资方面,聘请企业资深工程师、企业导师等作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兼职教师。在注重线下实践教学的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和顺应教学信息化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中的指导作用,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我校未雨绸缪,近年来在线上教学平台建设申报、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及教学信息化比赛等方面投入了比较多的人力与物力。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我校实训中心近年来非常注重自主研发与创新,取得了不少成果,自主开发了实训室钥匙管理系统、实训室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实训室使用登记管理软件系统等;在线上教学平台建设方面,2018年我校与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联合主持,与全国多所兄弟院校、行业企业机构联合共建的智能控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成为国家资源库备选库,并于2019年正式立项。2020年疫情发生后,我校积极地利用部级智能控制技术资源库、泛雅、爱课程等教学平台开展实践教学,有效地保障了我校教学的顺利进行。线上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诸如疫情等突发事件给教学开展带来的影响,而且随着当代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进步,线上教学平台与线上教学模式不断促进现代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有些实践教学设备比较贵重,借助于线上教学平台、线上教学资源库可以有效地开展智能制造类专业的一些实践教学项目,利用数字化资源和数字化仿真手段,不仅能够节约实践教学设备费用,而且也能更好地展现某些系统的内在工作原理。有些实训项目,可以先进行线上教学,线上教学或线上仿真比较灵活、各个模块间的组合、仿真更加方便,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实训效果和效率,然后再结合线下实践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等方面都得到提升。线上实践教学模式不受场地、空间、时间等限制,而且具有可重复学习等特点,非常灵活、方便,该教学模式会在高职实践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结论

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在工业4.0背景下,世界各国尤其是世界主要强国之间都在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挑战,必须提高智能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非常突出,由此,构建和探索改革智能制造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的政策现状做了简要研究,并对智能制造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做了必要性分析,最后,结合我院近年来在实践教学中所做的一些探索性、积极富有成效的工作,提出了构建“走出去、引进来”“教师-学生”及“线上-线下”等双向实践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汪琴.“双向引领实践练岗”导游实训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以《导游业务》课程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29):101-102.

[2]汤静如,康志强,王葆华,等.“做中学、产中教”双向互通教学法在《构造地质学》教学中实践与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8(51):124-125.

[3]陈蓓.基于任务驱动与翻转课堂教学双向融合的"园林花卉学"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建筑与文化,2020(10):199-200.

第4篇:智能教学范文

【关键词】人工智能;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阅读

当前,人工智能(AI)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当中,人工智能在阅读学习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能够在课前预习、课时教学和课后辅导等各个环节全方位地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教与学的效率,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体验,使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关键一环,阅读素养的培养受到重视。日益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运用AI技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模式等进行关联分析,是促进有效语文阅读教学与个性化学习的高效方法,同样有利于学习者阅读学习理念现代化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发挥AI技术在学习者阅读学习方面的潜能,可以深层次进入学习者场域,减轻阅读学困者的学习困难。

一、人工智能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势分析

人工智能是模拟人类智能的跨领域学科。任友群认为,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机器系统,具备自主学习及自我进化的能力。在对人类思维过程的模拟及再现的过程中,更容易发挥AI技术在语言阅读学习领域的优势,从而弥补课堂阅读学习过程中的短板。人工智能作为教育变革中不可替代的新的技术支持,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渠道来获取个性化的有效阅读学习信息,其作用于阅读学习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延展阅读平台,丰富阅读资源在“互联网+教育”时代,碎片化的文本阅读已无法满足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因此学生在掌握阅读学习策略之后,应当进行同类文本的系统阅读。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搭建智能化阅读云平台,整合多方面的阅读资源,使课堂中的语文阅读教学得到丰富延展,连接学习者的课堂内外的学习生活。教学云平台的发展也将连接更多形式的教学力量,有效整合丰富的学习资源,运用大数据技术将传统有限的数据资源发展转变为相互关联、丰富且多样化的数据资源,让原本独立存在的单一阅读资源整合为有效的学习、教学、数据资源,并为这些资源提供了丰富的存储平台。另外,阅读云平台可以随时记录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内容等,并将其转化为统计数据,以此作为课堂教学中的教学信息,为教师提供阅读教学设计的决策依据,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二)个性测试阅读水平,准确记录教学数据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是“单程模式”,在阅读课堂中,依旧存在“教师中心”主义,本该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阅读课堂,演变成单纯枯燥的老师讲而学生听,抛弃了教学原则中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无法真正做到对每个学习者进行个性化教学。但人工智能带来了这样的机遇:通过跟踪记录学生的阅读过程,知悉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红区”所在,针对学生的阅读障碍“对症下药”,及时作出反馈,并为学习者打造专属学习计划,使得学习者能够及时调节自身学习过程,化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通过AI技术支持和开发的阅读学习软件,能够在语文阅读教学正式开始之前为学习者测试及确定阅读水平,测试的结果从语言、语法、写作等方面给予反馈,通过对各项阅读环节的测试描述,让学习者清楚了解自己当前的各项阅读水平,为后续学习提供支撑。同时智能化的教学平台可以将教师和学生在阅读课堂中的互动结果记录下来,进行统计分析,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相应的教学策略选择,最终实现针对不同学习者阅读的个性化教学。

(三)优化传统课堂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阅读是学习者适应社会的重要技能之一,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重要一项。AI在语文阅读教学变革中取得一定教学成果的同时也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AI技术在与语文阅读教学融合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同质化问题,如教学模式大多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或“以课堂为中心”,忽视了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人工智能与语文阅读教学的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传统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引导者”和“主动者”,使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激发学习者潜在的自主性和积极主动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阅读材料以媒体化、网络化的形式呈现,同时展现于文本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让学习者做到身临其境式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情境化、过程性的教学评价,以打破单一的评价方式,优化传统课堂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二、人工智能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分析

学者温儒敏认为,培养高尚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除掌握知识、增强能力外更重要的任务,实现终生教育必须培养阅读习惯。人工智能与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已展现了巨大的潜力。但是,在融合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带给语文阅读教学互动者的并非都是便利,同样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与风险,触发语文阅读教学深层次的不适感,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辨缺席”—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是学习者理解反思和利用使用书面文章的能力,从而去积累开发个人潜力、参与社会、实现自我。杜威早在20世纪便提出语言同思维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不仅能够传递信息,还能交流思想,这两项基本功能对于思维本身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黄源深曾两次谈及“思辨缺席”,即缺乏判断推理、综合分析、善思明辩等能力所造成的现象。AI技术背景下,阅读学习者借助人工智能学习工具进行阅读,实现人机互动自主探索,因此功利性的阅读学习已经没有必要,这种语言教学会被人工智能逐渐取代。阅读学习一篇文章,更为重要的是掌握文本背后的思维逻辑和写作方式,阅读学习不能一直停留在工具性学习的“旋涡”中,转换为思维性学习才是抵御人工智能时代风险的利器。

(二)“临场感”缺失—课程随着AI被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中,线上学习逐渐成为主流学习方式。在线学习的时空模糊性让阅读学习者获得很大的方便和灵活,但在线教学课程中,学习者会面临着学习“孤独感”和“临场感”缺失的弊端。在实际教学中,学习者同教育者、同伴进行的交际、分享和合作同样也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快速发展的教学媒体虽然为学习者阅读学习中的“临场感”提供了可能,但“线上交互”不能替代学习同伴之间的“面对面”。即使不断发展的AI技术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创新,但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面面交流依然不能够省略及抛弃。

(三)角色定位模糊—教师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不仅是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翻转,教师承担的教学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中,机器将会完成机械性、重复性的教学任务,教师将由传统的课程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指导者、评价者和促进者。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教师如若不能及时调整思维,掌握技术,势必会出现对其职业定位模糊的现象,更有甚者,会出现职业抑郁感、倦怠感。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师要与时俱进,进行思想自身的教学方法的转变,借助AI技术,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基准点,制定最合适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教师是教学者,更是自主学习者,一线教师应努力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学习先进的教学技术并掌控其使用方法,实时关注教育发展动态,需要比学生更加勉励、认真,努力成为“智慧教师”,否则在人工智能时代将无法胜任为学生“解惑”的重任。

三、结语

第5篇:智能教学范文

高职院校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独特的智能结构,并且充分利用学生的多元智能结构特点进行教育教学,同时,也要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智能组合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

二、学生多元智能结构特点

通过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情况的观察了解及自编的“高职院校学生多元智能分布”的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发现高职院校学生们的多元智能倾向:无论是理科专业还是文科专业,人际关系智能和运动智能是学生们的优势智能,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学生用这两种优势智能,多采用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多运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兼顾文理学生的不同的弱势智能,和理科学生的自然观察者智能和文科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

三、利用学生多元智能结构特点进行教育教学

(一)营造适合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结构特点的教育教学环境

1.教师要挖掘并充分利用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智能都是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相互组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多元智能测试结果及对学生日常表现的观察,了解学生的优势智能,并创设条件展示学生的优势智能,做到扬长避短,扬长补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寻找“多元切入点”,关注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发展的多元途径。同样一个问题,可以让学生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回答:可以是语言的描述;可以是数字的理解;甚至可以是动作的表达……同时,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智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通过“扬长”,让学生树立自信,并使这种自信迁移到其他方面,让学生“补短”。

2.教育教学中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仅仅是传递现成知识、和盘托出学习结果并考察这些结果的人,而应该是教学与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禁用完全否定的诸如“上课不认真听讲”等语言作出判断和批评,更不能为学生的回答与教师已有的答案不符而简单地判断其答案错误,这样势必形成沉闷的课堂气氛,从而压抑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条件充分展示学生们的优势智能,只要发现闪光点,就要发自内心的赞美,特别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多用赞美的语言,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各自独立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组合。因此,教师应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模式,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智能。

1.个性化教学模式

在高职院校,有的教学班学生的构成不一样,有的是普通高中文科毕业、有的是普通高中理科毕业、有的是“三校生”、有的是单独招生的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知识、技能水平不等,如果用同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们在相同的时间内,学习相同的教学内容,这势必会扼杀学生的个性,达不到教学效果。而个性化教学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智能特点,创设各种适宜的、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手段、策略和方法实施教学。运用个性化教学方法,教师不仅可以运用文理学生都共同擅长的人际交往智能和音乐智能,采用讨论式教学、并适当注意教师的语言节奏外,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学生们的智能差异,激励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要让每个学生在不同领域得到发展,同时鼓励和帮助学生将自己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使弱势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2.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多元测试结果显示:在高职院校,无论是文科专业还是理科专业,人际关系智能是学生们的优势智能,他们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易与别人沟通,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优势智能倾向、性格特点及学习状况进行划分。每组6—8人,开始自由组合,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经行调整。一般组合类型可以包括二种:智能强项组合即相同智能强项组合在一起,使强者更强;另一种是智能强弱互补即不同智能强弱的组合,使组内学生最大限度的互补,使弱势智能得以提高。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组合方式,保证组内学生都能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通过合作交流,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优势智能:语言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也可以使学生在优势智能领域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学生的多元智能测试结果及课堂教学对学生们的观察发现:无论是文科专业还是理科专业,高职院校的学生们视觉空间智能和运动智能也占有相当的优势。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电脑、多媒体的运用则为教师的教学搭建了技术平台,通过电脑、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以声音、颜色、文字、图像刺激学习者,满足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的学习要求,特别是满足所谓“差生”的学习要求,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求知欲。

(三)合理安排和设置教学内容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育教学,并不是说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多元智能理论,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生的特点灵活设置和处理教学内容。比如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学生不太擅长的学科,而文科专业的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又占有优势,因此在高等数学课教学中完全可以更多地运用讨论等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学生的优势智能,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高等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数学教学作为人类活动的一部分,不能单单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而应该补充一些如数学史料、数学概念产生的背景、数学家介绍、数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另外,高等数学内容的展现形式也应该是多样的,可以用丰富的、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甚至可以用动作呈现数学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展示学生优势智能的目的。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