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职业素养培养范文

职业素养培养全文(5篇)

职业素养培养

第1篇:职业素养培养范文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

1高职院校的现状

1.1高职院校的教育认识不到位

高职院校现在正处于发展阶段,高职院校的教育思路主要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就业模式也停留在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的层面,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有些教育模式并没有纳入课程体系,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高职院校没有正确认识到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导致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难度较大。学生也没有意识到自己为什么要学习相关技能,如何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高职院校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来自于学校,也来自于学生,我们应正确认识,大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1.2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人们普遍认为高职院校不如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教师教学能力不高,专业知识与专业素养有限,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大多是一些指导中心的教师、辅导员和思政教育工作者承担着主要的学生教育工作。因此,强大的师资队伍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

1.3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材料与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高职学校的教育体系并不完整,总会存在一些缺漏,比如:在课程设置中,理论知识会偏多,有关职业技能的内容很少。教材订购也不全面,教学设备不足,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知识。尤其是在定制教材方面,教材订购比较随意,相关教材种类不全,大多定制了一些不符合我国学生实际的国外教材,还有一些教材是教师自己编写的,知识和内容逻辑性、准确性不强,学生学习效果不好。

2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专业知识方面的影响

2.1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知识的影响

一般的技能大赛都是由一些企业推出的,既然是由企业推出的,比赛技能都是与行业有关的且比较专业的内容,要求较高,想要参加比赛,就应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并且要具备绝对的优势,才能获得成功。学生会加强学习,把这些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之前在一个求职节目中,一个女生是学习英语专业的,专业技能超级好,她在节目中对于老板的提问,回答得非常棒,同时,她讲述了自己在校期间参加了英语口语大赛,从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英语口语大赛的参与过程中,她的专业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2.2技能大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职业技能大赛主要强调的是实践,要求参赛者的动手操作能力强,应引起各个院校的重视,制定一些相关教学制度,加强对实践教学工作的认识,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办出职业教育特色。在技术行业中,更新速度飞快,就像一部手机,更新换代很快,要想应对技术大赛,就必须得重视大赛,有创新的想法,在参赛过程中,可以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进行改造,参加比赛不止是为了比赛,还是为了体现技能。在一项比赛中,如果没有创新,千篇一律,就不会得到别人的欣赏。比赛就是创新加实践,因此,技能大赛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方面有创新的影响。

2.3技能大赛对学生新技能的影响

技能大赛中,比赛种类多种多样,有软件的、工程方面的。在每个项目中,技能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是电脑工程,有的则是焊接之类的。在大赛中不仅可以巩固自己的技能,还可以学习新技能,在个人作品中,也是需要多种技能叠加的,你就可以学到新技能。多种技能在手,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职业技能大赛可以促进学生学到新的技能。

3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3.1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团队合作的影响

在技能大赛中,团队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团队合作,才可以完成比赛,因为世界上人无完人,只有相互帮助,才可以完成。通过团队的合作,才能营造一种工作氛围,使每个队员都有一种责任感,有助于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效率。完成一项比赛,团队的目标是一致的,所有的人都会努力工作,并把它做好。通过团队合作,有可能激发比赛参与人员的学习动力,有助于提高团队的整体能力。一个团队中,每个人都希望可以获得别人的尊重,都有不服输的心理,都希望可以做得很完美。这些都会不断提升成员的上进心,使成员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团队中做到最好,有益于激发潜能。在这种循环过程中,比赛内容将会越来越完美,成功率也越来越大。团队合作还可以实现一个人无法完成的大项目,每个人分工合作也会更有优势,缩短完成时间,效率很高。团队合作还有益于发挥创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策划出不错的方案。在比赛过程中,这些团队精神都是慢慢形成的,会给高职学生形成一种潜意识,因此,职业技术大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2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影响

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要团结、互助、爱岗、敬业、齐心协力地为发展本行业、本职业服务。职业技能比赛就是让参赛人员相互团结、相互帮助,热爱比赛,同时也喜欢自己的职业,齐心协力地完成比赛。职业道德与荣誉问题相关,在比赛期间,需要队员脚踏实地的努力,不能投机取巧,做一个属于自己团队的作品。职业道德属于社会道德的一部分,对待比赛的态度相当于以后工作中的态度,如果在比赛中每个人都具有优秀的职业道德,那么这个团队就是优秀的,才可以长久发展下去。因此,职业技术大赛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有影响。

3.3职业技能对学生就业方面的影响

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就业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首先,职业技能大赛可以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大学生过多享受大学生活,没有很好地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同时,对于就业方向和就业难度也缺乏了解。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素养是决定将来能否在本行业顺利发展的基石。技能大赛中,比赛的项目大多来源于一些大企业,从中可以看出企业中的职位情况和就业比例。学生可以通过比赛了解未来职业的内容,树立职业自信。参与技能大赛,可以使学生有机会和企业接触,认识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从而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加强对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认识。

4结语

开办职业技能大赛,可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学校教育的改革,职业素养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它对每个人都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姚超.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英语口语”赛项备赛探讨[J].海外英语,2018,(02):49-50.

[2]魏建兵.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影响的思考[J].中国包装,2018,38(01):56-58.

[3]张慧.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2,(42):14-15.

[4]吴庆国,陈祥梅.高职院校基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赛———学•教•改”互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02):55-58.

[5]俞国良,王浩,赵凤青.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的自卑与超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07):28-32.

第2篇:职业素养培养范文

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强调的就是读书的重要性,只有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财富。而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自然离不开书籍。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多看有关职业素养的书籍。尤其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通过学习强化了自身的技术能力,为以后的就业道路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但是,也要让他们明白职场中不仅仅需要技术,还需要职业素养。让他们通过书籍明白职业素养的内涵和意义,明白职业素养对他们以后职场的影响有多大,进而逐渐自主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比如,在与学生谈论“职业生涯”时,教师可以将《职业生涯规划》这本书推荐给学生。这本书讲解了职业素养的四个维度,能有效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此外,教师还可以将《一流员工的十大职业素养》推荐给学生。这本书围绕“职业素养是一流员工之魂”这一核心,详细讲解了一流员工的十大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关系学生的职业生涯,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多阅读相关书籍,用书籍来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为以后的职场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积极组织有关职业素养的讲座,引起学生重视

学生是需要鼓舞的,如果教师一味地告诉他们职业素养如何重要,可能无法引起他们的重视。因此,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关职业素养的讲座,让专家来告诉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毕竟在学生眼中,专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专家说的话比较专业、有效,能够动员他们,让他们了解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通过讲座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端正职业价值取向,进而努力发展自身职业素养。比如,教师可以向学校申请有关职业素养的讲座,邀请专家来开导、动员学生,让学生知道现在职场中的残酷。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感受不到职场的“腥风血雨”,无法了解职场中的“残酷”,而专家的讲座会让他们感受到职场并不像学校,也能让他们知道职业素养对于每一个员工来说是何其重要。尤其中职学校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的院校,学生也是以学习技术为目标,更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深化校企合作,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

校企合作是目前中职学校的一项基本办学制度,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的一种基本模式。当今社会,不管在哪一个行业,竞争都非常激烈,许多学校会为了自身发展选择与企业合作,为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高职业素养的人才,而企业为学校提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使学校与企业连接在一起,也能让学生更好更早地接触到企业,发展自身,企业也可以选择优秀的人才加入。由此可见,这是一种双赢模式,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比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学校可以邀请合作企业的有关人员来学校为学生讲解企业对员工的职业要求,传授自己的职场经验,增加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在提醒学生加强自身技术能力的同时,告诫他们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素养,企业需要高技术人才,但是企业更需要有素养的高技术人才。与此同时,学校可以安排想要通过实习来锻炼自己的学生进入该企业担任实习生,让他们尝试适应企业的工作流程和时间,融入企业之中,在实习中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提升自己的能力。中职学校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办学宗旨的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职业素养的重视,毕竟如今的职场已经不再只重视技术了,更关注的是一个人的职业素养。一个人如果能有良好的职业素养,那么他的职业道路就会更加长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与职业素养有关的书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还要积极组织职业素养相关的讲座,引起学生的关注;同时深化校企合作,让学生感受到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春梅.中职学生发展素养之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08):70.

第3篇:职业素养培养范文

【关键词】技工院校;专业素养;培养策略

一、培养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积极意义

(一)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虽然近两年技工教育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追捧,但技工院校学生的生源质量依旧不容乐观,主要招收的学生以初中毕业普高线之下或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的落榜学生,新生来校很多学生还是不清楚这样一个问题:学习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是为了谁?这需要班主任在新生进校的时候进行职业规划教育、主题班会教育并加强班级的日常管理,不断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学生就可以明白这个问题。例如,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向学生传播爱国主义思想、工匠精神,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那么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会被激发出来,从而提升学习的责任感,教学目标也就能够顺利实现。

(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技工院校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基本以住校生为主,年龄都在18~19岁,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性格还没有定性,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班主任如果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就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例如,班主任向学生渗透公平公正思想、集体主义思想,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准确的去认识这个世界,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

二、培养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

(一)实行小组合作模式,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最终是要进入社会,因此他们一定要学习怎样与他人进行交流。技工院校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班主任在平时要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而小组合作模式能够有效的实现这一目标。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可以将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比如安排值日生的时候可以学生自由组合确定值日小组,三项竞赛就可以以寝室成员为小组,选修课的安排上可以将兴趣爱好相同的同学为一个小组,无论是值日工作、还是三项竞赛、选修课成绩,组间要展开竞赛,通过竞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锻炼他们的交流沟通能力。

(二)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不仅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载体,更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载体。因此学生社团建设得到各技工院校的高度重视,学生社团种类也越来越多,有专业技术类的社团,也有兴趣爱好的社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比如,老师可以以孝道为主题,积极的编制不同的舞蹈和绘画比赛,也可以让学生排练一些传统文化的话剧,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优秀的道德主义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实现个人品德素养和职业素养的有效提升,主动地接受学校和老师的教育。

(三)给予学生实践机会

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学校必须创造更多的舞台,让学生参与执勤、表演、展示、比赛的机会,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实现个人职业素养的有效提升。推行文明礼仪社会实践周,安排班级执勤制度,轮到执勤班级学生负责校园公共场所卫生的督查、学生行为礼仪的劝导,公共场所秩序的维护,学生在参与执勤过程中不仅能体会工作的艰辛,并将这种体会自觉转化为做个讲文明守纪律的好学生;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活动,以活动为契机,组织学生参与大型文化传统团体操表演、朗诵古诗词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从而对优秀的古典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知,学会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推荐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兴趣小组,在兴趣小组里不仅有技高一筹的专业导师,还有在各类大赛摘金夺银的学姐学哥,在这里不仅能学到更多的专业技能,更能在专业导师敬业精神的熏陶下,在学哥学姐学习专业技能不畏艰辛的精神所打动。学生在主动参与各类实践中实现个人职业素养的综合提升。

(四)加强节日主题教育活动

中华民族历史渊源,文化悠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重点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重点开展节日主题主题教育活动,不断丰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比如在清明节,组织学生向当地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邀请抗日前辈来校讲授英雄事迹,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在端午节开展端午节主题班会,了解端午节的历史渊源,组织学生包粽子活动、端午诵读活动。在中秋节中秋茶话会、中秋赏月活动。

(五)强化学生的文明上网意识

信息技术改变了颠覆了传统,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00后的学生而言,他们喜欢利用微信、微博和QQ等社交软件进行交友和交流,一方面利用网络具有的间接性和虚拟性的优点,对于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社交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与学校心理辅导教师交流的相对私密的交流空间和平台,有效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的普及,更多学生则利用网络进行玩游戏、网上购物,甚至进行校园贷或从事非法活动。学校要积极利用校园微信公众号、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教育,加强对网络相关法律法规和文明上网的宣传,告诉学生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应当做的,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必要时可以要求公安部门来校讲座,丰富内容的网络法律宣传以及文明上网教育活动。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学生将来立足社会,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基础。技工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专门学校,面对新形势,我们更应当准确审视职业素养,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竺兴妹.谈职业学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J].职业教育研究,2012(3)

[2]朱冰.基于企业探索高职院校经管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0)

[3]葛锦林.基于专业的中职生职业素养教育对策[J].机械职业教育,2015(2)

第4篇:职业素养培养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软实力”;职业素养;职业适应能品质

一、我国职业教育对职业素养职业适应品质“软实力”培养不足的短板

(一)职业素养职业适应能力品质“软实力”的含义

有专家对职业素质给出的定义是: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也有对职业素养核心要素概括为三的论点,即:职业信念、职业知识技能、职业行为习惯。据此,职业素养职业适应能力品质的含义作以分析,职业信念也可称之为职业理念,包括的是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品质与操守;职业知识技能是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职业行为习惯是职场适应过程中需要不断练习再练习、调整再调整的个性特质与岗位需求特质的不断磨合和适应,及至形成个体与岗位群体需求的品质。那么,对于职业素养“软实力”包括职业适应能力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取义,就可以说这是相对于职业知识技能而言的,将职业知识技能视为入职人的“硬实力”,就可以将职业信念和职业行为习惯等职业适应品质视为“软实力”,称其软,就是因为职业教育乃至入职人职业能力的学习和养成,大都重视的是职业知识技能,而忽视或弱势职业信念和职业行为习惯的职业品质。

(二)职业素养职业适应能力“软实力”培养不足的问题

基于职业素养的内在要求,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培养既要重视和强化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要重视和强化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形象、团队合作、奉献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包容意识、竞争意识、抗挫意识、组织管理、解决问题、学习与创新等诸多职业适应品质的培养,但从目前职业教育的状况看,这方面的培养教育显然是不够的。由此也导致学生就业后往往不适应岗位需要,被看成是职业的情商不足,成为一些从校门迈入职场的学生不断地“跳槽”,难于稳定工作的重要原因。也成为一些社会上的再就业人员不断地乱换岗位,难于稳定就业的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我国有俗语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的是虽然职业会有各种各类,但各种各类的职业都可以做出成绩,都可以出人头地,但是职业素养职业适应品质“软实力”不足,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样程度的。

二、基于教师对学生职业素养职业适应能力“软实力”培养的要求

其一,教师是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文化传递者。文化传承是一切教育所具有的共同的文化功能。传承文化是教育从业者的第一要务,作为教师将所学知识以准确清晰的方式讲解给学生,让学生真正领悟是我们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好老师”的基础,也是教育从业的基础。并且根据目前社会发展情况,能够在教学中举一反三,教会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贯通各领域的运用也成为现在很多教育从业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其二,教师是学生职业素养职业适应品质形成的导引者。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那在学生真正形成三观的过程中,教师起到的作用绝对不容小视。在学生三观形成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在学习生活甚至情感等诸多问题,很多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并不得法,那教师就要作为学生的领路人,正确引导学生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教师必须完成的人物。让学生不仅在教学中体会到知识的作用,同时也要兼顾其人格个性的形成。其三教师是学生职业素养职业适应品质形成的践行者。我们在任何的行业中都不能做一成不变的打算。根据时代的发展做出顺应的变化才能保证时刻走在社会的前段,不被发展浪潮淘汰。教育作为各行业发展的先行军。德国著名学者卡尔•雅斯贝尔斯认为:“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②将科研能力与学术研究相结合成为了很多高校尝试的新道路,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既为企业提供了人才驱动,又可以让高校人才将理论等到验证,以此方式达到共赢。将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投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为大众提供更多便利。其四教师是学生职业素养职业适应能力形成的率领者。职业道德作为教育从业者的第一准则,必须在发展中不断提升。教师必须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规范为统领,在教学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要紧跟社会脚步,不断完善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在自己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带动下给予学生正确的师范作用。教师的示范作用非常作用,正如古训,“师者,道德之父,智慧之母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参考文献

[1]姜彦,周丽臻,郑春姬,等.《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与研究》报告[J].职业技术,2014(6):89-90.

第5篇:职业素养培养范文

一、什么是职业素养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也可以说是个人在面对生活、面对工作、面对家人与朋友、面对枯燥与寂寞、面对幸运与灾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全部品性。职业素养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简单地说,职业素养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养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一般来说,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二、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职场如战场,优胜劣汰乃是常事,要想让自己永远处于“不败之地”,使自己成为用人单位必不可少的人,就要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先进的工作理念去开拓自己的职业天地,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个人、社会与国家成长与成功的关键因素。谁不重视职业素养,谁就会在无形之中被减损了功力;谁重视和培养职业素养,谁就会在职业生涯和人生中悄然加入了强大的助推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已经由单纯强调知识的重要性,逐步过渡到同时强调知识与技能重要性的阶段,而将知识、技能和做人做事的能力整合到一起的职业素养,是学生成为职业人的必要基础,也是职场上最重要和眼下整个社会最稀缺的职业品质。有了职业素养,工作效率会更高,会更少走弯路,会更少犯错误,会更容易克服困难,工作的能力会更强。就个人而言,在职场上能有多大的成功,取决于职业素养有多高。提高职业学校学生这一庞大劳动力群体的职业素养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是重中之重。

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

1.重视专业教育,缺乏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目前大多职业院校都比较重视对专业技能的教育投入,无论是从教师资源还是从设备上都尽其所能。在提倡工学结合的环境方面,各职业院校都力图以当年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思想为遵循,结合企业真实的工作要求来设定教学内容,设计典型的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以期将“课程教学”与“企业工作过程”科学地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但是由于缺乏对企业真实运营、管理全流程的了解和把握,通过座谈、采访和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所得出来的企业“真实工作要求”并不是真实的、全面的。比如,现在各地都在投入很大的资源扶助一些职业院校去参加全国和国际上的技能大赛,学校也倾其所有训练极少量的在校生去参加这类赛事,一旦拿到奖项特别是那些“第一名”,就似乎证明办学多么成功。其实,企业对于新员工并不会要求一下子就具备全行业、全国甚至全世界顶尖的技能。绝大多数企业的绝大多数员工终其一生也很难用得上行业顶尖的技能,但每一个企业都需要每一位员工敬业爱岗,能在岗位上发挥最积极的作用、能将企业的事情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能在工作时心平气和地应对所面临的困难。由此可见,过多地重视专业教育意味着没有足够的精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本来专业成绩较差的学生普遍个人职业素养也不好,甚至于因成绩差导致其自暴自弃;而专业成绩较好的学生则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在专业学习上,却不知职业学校专业知识教的都是比较浅的知识,自以为是的同时忽略了自身的职业素养。

2.职业素养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近年来,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一些职业院校开设了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对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发挥了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各个院校的教学效果参差不齐,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主要在于职业素养教育内容与真实的企业环境相剥离、学习任务的设计难以体现真实的企业工作要求;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强调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能用企业工作环境下的“严、直、真”管理、要求和对待学生,只能迎合学生对老师和课程的打分评价,缺乏对实践中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素养要素、怎样在课堂上训练等方面的把握;有些学校的职业素养课程甚至成了搜集网红语言、寻找有趣案例、引导(实际是迁就)学生用手机上课的讲座,真正教给学生有用、有思想深度、受企业欢迎的东西不多。

四、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根据现在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结合职业素养的内涵及要求,本文对如何改善和提升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素养谈一些看法。

1.职业素养理论体系和架构

客观地看,目前中国职业素养的理论体系尚处于构建之中。职业素养在宗旨上往往触及不到实践需求——深度激发从业者敬业的意识。有的在培训过程中将职业素养引导成礼仪、沟通及工作技巧的培训;有的将职业素养说成是完全舍己为公、只有利益他人的彻底奉献。前者让学习者看轻了职业素养,以为只要学一些招式应景即可,甚至认为只要在学习班上答考题、做演练通过,就具备了职业素养;后者则让修炼者以为自己要成为一个绝对无私而高尚的人,觉得职业素养不是凡人所能达到的高度,所以敬而远之。依据这几年的职业素养理论的研究和来自于实践一线的总结,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理念和素材,笔者认为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要以“诚信、专业、积极、谨慎”为核心目标。进而确定职业素养的“车行与车型模式”的理论架构(如下图)。图也就是说在职业生涯中,好像是开着一辆车。这辆车是无形的,但却是整个职业能力和影响力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就是职业素养。如果要将这一辆车的结构系统分解,汽车专家会告诉你应该分成四大系统,“车身系统”“行驶系统”“动力系统”和“安全保障系统”。车辆行驶是软件(驾驶人员的个人能力与决断)同硬件(车子本身)相结合的结果。

2.发挥学生特长,设置有效训练课题

学生的个性、气质、兴趣等各有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因人而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以求调动每个学生的优势因素,这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把需要通过网上搜索、查询的任务交给喜欢上网、电脑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去完成;将需要进行深度思考、认真钻研才能完成的任务交给性格内向、认真的学生去做;在教学过程中,表演、辩论等实践性强的活动让性格外向活泼的学生唱主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能力。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同时,以“诚信、专业、积极、谨慎”为核心目标,按不同层次开展教学活动,针对当今主要的职场素养短板设定问题,按校园环境特点推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训练课题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

3.全生活修炼,提升学生素养

一个职场人,只要在职场上修炼并且表现出“诚信”“专业”“积极”“谨慎”这几个方面的高素质和修养,就具备了优秀的职业素养。这四个词在人们生活中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整体。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素养提升的理论落地生根且应用于日常生活。教师一方面要言传身教影响学生,让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在接人待物、个人卫生、实习实训、日常言行等方面制定行为规范标准,使对学生的文明素质要求具体化,学生可以对照标准反思自己的言行,校正不良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道德素养;另一方面要制定职业素养全生活修炼指南,以拓宽学生对职业素养全生活修炼的理解和应用。

4.“知行合一,修证相应”的课程教育理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