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交通治理论文范文

交通治理论文精选(九篇)

交通治理论文

第1篇:交通治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社会交换理论;核心价值观;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234-02

党的十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首次提出了“社会治理”的概念。

针对这两个论题,学术界分别从不同视角出发,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通过CNKI检索发现:学术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探索“社会治理”的相关研究相对薄弱。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可归纳:第一,凝练与建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方法论探讨(寇东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左亚文《理论月刊》2013;韩震《红旗文稿》2012)。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概括(田心铭《红旗文稿》2012;梅荣政《红旗文稿》2012)。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诠释(陈先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王学俭《理论探讨》2013;韩震《红旗文稿》2012)。第四,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的路径探索(范玉刚《湖南社会科学》2013;周文彰《前线》2013;施惠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

纵观国内成果,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研究层面。而从社会学出发,探索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治理的研究不足。龚群《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论为基础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旗文稿》2012)借鉴社会学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概括做了方法论探索;这对本论题所要开展的跨学科研究有一定启示意义。但是其文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与内涵研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的分析相对不足。韩冬雪《政治合法性视域下的中国社会管理内涵探究》(《理论探讨》2013)则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中直接论及了社会治理问题,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治理的指导思想与价值追求,社会治理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的具体化路径与方法,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管理实践中的功能研究相对不足。这都为当前的研究预留了理论与实践探索的空间。

其实,对于社会核心价值观和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西方社会交换理论学派对此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借鉴社会交换理论学派的研究成果,明晰社会核心价值观在推进社会治理实践中的作用对于当前推进我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代化治理型的社会管理与传统的“统治”型的社会管理存在本质区别。社会治理中行使公权力的主体不再仅限于政府和国家。如皮埃尔・塞纳克伦斯指出的:“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1]。社会治理的主体呈多元化,打破了国家和政府对公共管理权的垄断,他们只是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众多权力中的一个,多元治理主体集体行动的“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和支配,而是协调”[1]。社会治理的协商性民主取代了统治下的强制性规范。社会治理权力主体的多元化,治理的民主化趋势直接决定了公权力运行向度的改变。“统治”是国家和政府依靠自身的政治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强力推行自上而下单向度“硬”管理。社会“治理”则是多元化主体(国家、社会、个人)在协商性民主的平等互动中采取合作的方式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软”管理,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目标。民主协商、平等合作成为现代社会治理最显著的特征。但是在现代化转型期,身处社会经济结构变迁中的多元社会治理主体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基于民主协商的多方利益博弈如何以最低的谈判成本和最高效的方式达成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共识,成为社会治理的所面临关键问题。

第2篇:交通治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哈贝马斯;交往;思想政治教育交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280-02

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人类交往范围增大,交往行为更加频繁。交往问题也成为影响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交往”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指具有言谈行为能力的主体,通过实物、信息、意义或情感的传递、交流、共享达成理解,进而影响或改变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活动。交往并非一主体直接作用于另一主体,而是主体之间以言语为中介,以活动为载体而进行的活动。

一、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要点

在当今西方理论界,哈贝马斯是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社会理论家之一。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领军人物。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不同于马克斯·韦伯理性主义,也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简单继承,其理论要点如下:

第一,哈贝马斯不赞同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思想,因而提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哈氏交往理论。其理论以理解为向导,强调交往主体之间的平等。

韦伯从社会学角度阐释了社会合理化,认为合理化意味着法律与道德是独立的,可以摆脱它们最初依赖的社会观。他主要关注世界观的合理化与文化合理化向社会合理化的转换问题,但他倍加关注的是实践合理性。韦伯把实践合理性概念区分为三个方面:即手段的运用、目的的社会定义及价值的取向[1]。在此基础上,行为被韦伯区分为“目的理性行为”和“价值理性行为”。

哈贝马斯把人的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强调人利用工具达到认识、改造自然界的目的的“工具行为”即“目的——手段合理行为”;另一类是交往参与者遵循有效规范、保持社会一体化的“交往行为”[2]。“交往行为”这一概念在哈氏交往理论中不断被完善。他曾这样定义交往行为:“把以符号为媒介的相互作用理解为交往活动,相互作用是按照必须遵守的规范进行的,而且必须得到至少是两个行为主体人的理解和承认”[3]。后来又引入以理解为目的的语言有效性基础到交往行为概念之中,认为只有通过交往行为,才能满足自我、社会与客观世界的要求。

第二,哈贝马斯认为交往和物质生产没有关系,所以他把“交往”限定在语言和精神交往的范围里,强调交往内容要与实际生活贴近。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实践具有创造性。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方式。马克思认为交往与社会生产实践紧密有密切联系。交往是物质生产的产物。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思想的启发,却又与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不同。哈氏交往理论是在对马克思主义交往观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在哈贝马斯看来,世界是生活的世界。生活世界广义上包含文化、社会整合以及社会化过程等,生活世界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主体间的交往与理解。只有交往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才能使交往双方达成一致或共识。并且,交往主体之间需要用语言作为支撑。语言是实现理解的中介,主体之间进行沟通遵循真实性等语言规范,才能实现有效沟通。

二、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缺乏及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广义地被理解为培养人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活动[4]。思想政治教育使主客体间通过交往与互动实现教育的过程,是一种构建思想道德的活动。构建思想道德过程中必然体现出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表现为教育双方的交往。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不同于一般的交往而体现出特殊性,即教育双方以教育内容为载体,以语言为中介、实现受教育者完成自我道德品质建设的实践活动。交往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体现,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有效途径。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交往,把握社会交往,合理选择交往,避免交往风险,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交往互动关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大课题[5]。

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如此重要,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却存在交往缺乏的

现象,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情感交往的缺乏

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是为了实现彼此理解,情感是一种态度体验,体现了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的感受。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中融入情感才能使彼此产生想通的态度体验,达成情感共鸣而实现彼此理解,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以高中思想政治课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出于单纯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原因,更在乎知识性目标的达成而不重视情感与能力的教育。忽视了受教育者在情感上是否认同所学的知识,在能力上是否有所提高的问题,使师生互动成了教案上的一抹装饰,师生间的交往根本没有很好地实现。这些原因使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主观上对师生间的交往产生厌烦和恐惧,造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交往缺乏。

(二)交往内容不贴近生活实际

教育内容是教育的载体,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教学的一部分。时代背景不同、受教育背景不同会使教育内容跟着产生变化。但是无论教育内容怎样变化,都不应脱离生活实际。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脱离生活实际。如教育内容保守死板,相关教材内容陈旧,不合乎当今生活实际等。

(三)主动交往的缺乏

交往内容不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难以就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导致受教育者失去交往兴趣,不愿进行与教育者之间的主动交往。失去受教育者主动交往的教育者在教学中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教育方式容易变成单向灌输式。这样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缺乏。三、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对策

交往是教育的内在规定,反映了教育主体间的独立性、平等性和双向主体性[6]。主体之间的交往对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意义。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存在缺乏的问题,如何实现交往的有效性,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以实现理解为目的,强调交往主体在思想上相互理解,达成共识,在交往过程强调彼此平等。在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中,一方是具有丰富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育者,另一方则是正处于思想还不够完善却有很大发展潜能的受教育者,二者均为交往的主体,只有双方平等交往,才能实现交往的实效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中,教育者放下高姿态是实现交往双方平等的内在要求。在很多场合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总是摆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让受教育者觉得难以接近,甚至产生畏惧的心理,使双方的交往无法实现。教育者若能放下高傲的态度,亲切地融入受教育者群体中,使受教育者感受到自身与教育者之间并不存在鸿沟,受教育者便不会因畏惧心理影响交往,进而实现交往主体之间平等的交流。

教育者在放下高姿态的同时要以身示范,用自身的魅力吸引受教育者与之交往。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育者教育别人,理应提高自身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培养有自主能力、自立精神、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的人,要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因此,教育者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起到榜样模范的作用。

受教育者应虚心学习,敢于提问,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

交往是人类存在的方式,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生活中和他人交往不可避免。受教育者放弃主动交往的行为并不可取。在交往的过程中,受教育者是充满潜能的主体,思想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发问,将疑难问题解决掉。提问与解答是双方交往的形式之一,可以促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往复交往。受教育者的主动交往增多能激发教育者的交往热情,使双方交往更加频繁、有效,达成理解的目的。

第二,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看,交往的内容应该以人为本,贴近实际。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认为,交往是主体间通过语言这一媒介、相互对话、实现彼此相互“理解”与“一致”的实践活动。语言支撑着交往世界。生活世界中的交往目的是实现彼此理解,这一目的需要普遍认可的生活规范作标准。这些规范是在交往行为中实现的,符合大多数人的价值观。从这一角度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交往,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内容与形式以及语言的应用也应当做出适当调整。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为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主体,他们之间的交往内容除了书本内容之外,还应当涉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如心理活动、恋爱婚姻、个性发展、人际关系等。这些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人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交往融入了这些内容,受教育者才能对交往产生兴趣,在主观上愿意与教育者交往。一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空泛又抽象,脱离生活实际,必将给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带来不良影响。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在现代社会,交通日益发达,信息传播便捷并迅速,互联网迅猛发展,为交往形式多样化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除了面对面的交往形式之外,教育者还可以利用网络、移动通讯等形式与受教育者交流。这样,交往不被形式拘泥,以适应交往内容的丰富与科技的发展而体现出多样化。多样的形式容易使彼此交往次数增多,弥补单纯面对面交往的不足。

语言是交往的媒介,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因此,交往中,教育者应规范使用语言。教育语言不但要表现出可领会的特征,还要准确、真实、有效。

总之,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走出了物质生产领域,在语言、心理与精神方面构建了哈氏交往理论,其交往理论中,平等交流,充分发挥语言媒介的作用进行有效沟通、交往内容贴近生理反应实际理论为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实现提供了新的视角,带给我们新的启示。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有很大的借鉴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找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尤尔根·哈贝马斯.哈贝马斯精粹[m].曹卫东,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17.

[2]郭毅然.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阐释及其意义探析[j].理论与改革,2006(1).

[3]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4.

[4]刘秉亚.论思想政治教育交往[d].郑州:河南大学,2010.

第3篇:交通治理论文范文

摘 要:在现代社会中交往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无论一个人处于社会中的何等位置,只要仍属于社会中的一份子,其在生活中就必然会与他人、与社会产生交往活动,交往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就当前大学生而言,无论是交往能力还是意愿上都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沉迷网络虚拟世界,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成长与发展,基于交往理论,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着极大的必要性。

关键词:交往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5-0091-02

交往理论从人类社会成员交往的各个方面着手,对人与社会发展的交流层面进行了解读。我们将该理论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学生理解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打开一条通道,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具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该理论也是当前阶段实现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升目标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一、交往理论概述

(一)交往理论的含义

交往理论是一个具有较强综合性的跨学科理论体系,其所关注的是人类社会中通过交往所体现出来的人与社会的发展所不可获取的重要规律。许多学者都曾针对交往理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中以马克思、哈贝马斯、雅思贝尔斯的理论观点最具价值。

(二)交往理论的基本内容

以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为例,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交往的主体方面,交往理论明确指出交往主体是现实中的人;其次是交往的意义,马克思认为交往是人类物资生产活动的必要前提;最后,马克思还指出,交往所体现的是不同主体g的社会关系,同时普遍的交往也是人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现实基础[1]。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缺乏感情交流

当前许多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不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大都沿用传统的说教式的方式,并理想化地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强化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但其实它对学生的实际需求缺乏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为学校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实际需要服务为开展的目标,从学生角度而言,不能是理论知识的灌输,也不能是盲目的说服教育,而是情感的交流。大学生在思想上还不能达到完全成熟,其思想意识、价值判断、心理素质、人格养成等方面仍未完全定型,对于与人的交往与情感交流仍存在着一定的渴望与依赖,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帮助其解决实际的问题,也将导致学生心理需求受到挫伤,影响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

真正的教育应当注重学生自身的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资源的平台,让学生在校园内也能得到真正锻炼自己的机会,在学习中不断地巩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获得经验的增加与能力的提升,并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目前高校仍然停留在大一年级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大三年级进行的就业指导课程,缺乏日常的教育和引导。此外,在与大学生生活实践的结合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一方面空洞的道理讲述占据主要位置,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下,缺乏主动思考与参与的意识,更无法使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2]。另一方面理论知识大都来自教材及参考书,且知识更新的速度较慢,对于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重点问题缺乏重视,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思想的引领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缺少平等的交流

目前多数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权威的角色,而学生处于教育工作开展的客置,这种非平等的双向交流关系,显然是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真正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亦师亦友的平等关系,知识的不对等和关系的不对等成为师生传道授业解惑当中的阻碍,良师益友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实际教育、教学中也要落到实处才能有好的效果。此外,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5后”的独生子女,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但由于学生在课堂和生活中主体意识与地位得不到保证,主观意识与想法得不到表达,个性受到抑制,也使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挫伤,并可能造成师生心理矛盾的加剧甚至激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

(四)对学生个体关注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整体来看针对的是高校的全体学生,但由于当代学生在个性化的追求以及个体差异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表现,而一味的一视同仁将可能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缺乏针对性,过于泛泛化,无法满足学生个体知识、年龄与心理成长的实际需求。然而,当前我国的多数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中大都较为注重群体交流,而忽视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作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被宠爱,在学校同样也需要被认同、被关注,很明显我们的教育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交流方法进行调整,没有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也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效率的提升。

(五)对网络资源的利用不充分

从我国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来看,传统教育方式依然占据很大比重,在对网络资源与交流渠道的利用方面效率与水平都相对较低,然而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也是互联网最忠实的用户群体,其对于网络信息的关注度常常超出书本及传统信息渠道[3]。每天学生用在浏览网页、使用手机等网络资源的时间大大超过了学生看书读报的时间。同时,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对于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储备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是当代教育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良好契机。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网络资源的利用方面存在很大不足,不仅导致了丰富的网络资源这一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渠道被白白浪费,也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效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基于交往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一)转变角色定位,加强平等视角下的情感交流

针对以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师生角色定位的弊端,应以科学的交往理论为指导,积极转变师生角色定位,建立新的师生交流关系,不再以教师为教学活动的单一主体,而是把学生作为教学互动的真正主体,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与主体意识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充分给予学生表达自我观点的权利与机。而教师应学会使用倾听的艺术,在学生交流时,应聆听学生的表达,并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与观念有较充分的把握,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从权威的执教者角色中走出来,在平等视角下,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对于学生所提出的有价值的观点应进行认真的考虑与采纳,构建师生之间的良好的关系,实现师生的互相促进良师益友的互动模式。

(二)改变教育方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性

“学生是大学精神的继承者,一所拥有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大学可以给学生传递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前人的成就和人格是他们成人成才的无形动力。”[4]传统的硬性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成长的需求,也无法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高校教学的促进作用。因此,当前的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树立服务意识,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从大学生个体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强学生自身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社会三者形成良性循环,同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及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解开思想上的困惑,并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塑造健全的人格,为大学生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学习及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也为高校教学活动及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借助网络新媒体,发挥隐性教育的积极作用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讲求效率、速度和质量的时代。互联网以移动终端、大数据、云存储作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新媒体也具有即时、海量、互动、个性化、融合的特点,新媒体在高校对于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应当得到重视,教育工作者应当合理的将网络资源应用到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当中去。同时,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富有个性、创造性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凸显了大学生的创造性,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转变的重要标志就是现代化手段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进步,多学科知识的不断融合与交织,使得多媒体、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下的新兴媒体凸显了重要的育人效果[4]。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加强对网络平台及资源的有效利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元素通过网络平台及通信渠道传递到学生的常用网络活动空间当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教育环境,以隐性教育的形式,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思想成长的积极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交往理论对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当前高校也应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加强与大学生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拓展教育工作开展的空间与渠道等,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为我国未来的社会建设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马金宏,周方遒.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2]杨玉英.探索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3]李佳.心理效应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4]孙勇.文化强国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精神[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5).

[5]吴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校人才培养[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收稿日期:2017-01-18

第4篇:交通治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社交网络平台 高职 思想政治教学 应用 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4-0006-02

一、社交网络平台为思政理论课教学带来的机遇

以当前社交网络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火热程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应用社交网络平台的思路似乎理所当然应运而生,相关的新型教学模式也逐步建构,似乎从最大程度上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具体表现在社交网络平台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方面,通过丰富教育资源,开拓多种教育渠道,加强师生课下交流等形式,巩固了自主型学习的效果,弱化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摆脱实体课堂单一乏味的教学模式。毫无疑问,社交网络平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注入了新活力,打开了新思路。

(一)丰富了教育资源

思政教育理论课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所能利用的资源是极其有限的,应用最多的无非是课本及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件。社交网络平台资源更新迅速,信息获取便捷,利用到教学中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资源。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来说,借助社交网络平台,我们能够获取更多关于思想道德修养培养的实时资讯,能够自我获取法律相关基础知识。譬如通过人人网一类的社交网站,我们能够及时获取全国甚至国外的其他院校关于该课程的一些主流观念和理论课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资源不再仅限于僵死的课堂以及单一的“教―学―教”模式,这也充分体现了发挥自主型学习优势所在。

(二)开拓了教育渠道

充分运用社交网络平台即意味着一个学习交流平台的形成。这就开拓了教育渠道,结合理论实体课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能够双管齐下,势必能够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社交网络平台能够打破时空界限,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学习新知识,对于理论实体课堂有一个很好的辅助作用。当下大学生对网络社交所带来的较好互动体验乐此不疲,对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热情逐步提升,能够不被传统教学模式所束缚,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另一方面,通过社交网络平台,能够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在思政教育信息上互通有无。以学生为中心,形成家长、教师之间良好的交流互动,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德。社会也可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发声,向学生群体科普法律意识,促进法律基础的理论教学效果。

(三)加强了师生互动

自社交网络平台的构建日趋成熟以来,人与人之间的线上沟通交流也日渐增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合理利用社交网络平台促进师生交流也成为了必然之势。现实生活中,学生往往因为性格原因或是其它现实条件不足而与教师缺乏沟通交流,出现教师对学生的道德失范或违法行为不能及时察觉的情况,也有因此而出现许多不可挽回的不良事故的发生。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来说,社交网络平台的利用似乎显得尤为重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问题关乎一个学生能否端正品行,避免做出伤害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则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显然,师生间融洽频繁的互动存在很大不足。社交网络平台的利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方面打破了面对面交流可能会出现的尴尬;另一方面,实时交流增强了互动双方的平等性。这最终是有益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

(四)实现了自主学习

借助社交网络平台实现的自主学习仍然是有教育者介入参与其中的,但社交网络平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却真正实现了自主学习。思政教育者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发声,可以使教育资源最大程度地分享给受教育者,而最后的学习过程却是由受教育者自主完成的。学生通过与其他同为受教育者的群体交流沟通,资源共享,自主地甄选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自主地制定学习计划,自主地领会众多资源的精髓,甚至自主地评价学习效果。全世界的新闻资讯,学习资源都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快速传播,并为人们所知。受教育者可以主动接收新知识,而不需要端坐在课堂上听教育者的“喋喋不休”,这无疑是实现自主型学习的良好开端。

二、社交网络平台给思政理论课教学带来的挑战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技术也是科学技术成果之一,社交网络平台亦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因此,社交网络平台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应用中不可避免的也具有这样的两面性。一方面,社交网络平台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滋生了一些新问题。譬如,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影响学生自我学习效果;偏激思想的诱导,致使不少学生树立错误的“三观”,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学生过分依赖社交网络,影响线下人际交往。

(一)虚假信息的传播

当前网络信息爆炸式增长,并以铺天盖地之势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一方面,人们能够通过网络实现自娱自乐的最佳体验,便捷的网络服务节约了时间成本,快节奏的工作导致的生活压力得到一定的缓解;另一方面,网络传播的信息纷繁复杂,真真假假虚实难辨,影响人们的判断力,轻信网络虚假信息,导致上当受骗。社交网络平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基于信息真实可靠,为受教育者树立榜样示范的前提,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信息的真实性是及其重要的,这关系到受教育者是否能从社交网络平台进行正确的自我教育。教育者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分享给受教育者的教育资源往往也来自网络,即是说,我们很难保证教育资源的分享源是真实可靠的,而这时受教育者通过社交网络平台进行的自我教育仅仅得到了便捷的实惠,而本末倒置地严重影响了教育的最后效果,这反而无益于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这是社交网络平台应用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第一个挑战。

(二)偏激思想的诱导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前,我们尚且处于一个文化多元的世界,而当下,网络的发展使得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自身处于什么样的环境,甚至每个人对多元的文化触手可及。因此,互联网带给我们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而消极之处也不可忽视。多样的社会思潮通过网络的肆意传播,对意识形态的建立和控制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其中有正能量的弘扬,也充斥着偏激思想的诱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要培养高素质的国家人才,思想道德观念必须正确。然而,当前不少媒体为了博眼球,不惜制造噱头,进行虚假报道,曝光未经查证的新闻,放大社会负面形象,传播不良偏激思想。社交网络平台作为媒体发展的基础,往往推动了这些不良思想的快速传播,譬如对拜金主义的大肆宣扬,对社会上道德失范现象过度解读,对违法犯罪案件的歪曲报道等等,都严重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效果。不少学生在媒体不实报道的诱导下,怀疑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性,质疑树立正确道德观念、法律意识的意义,教材反而成为了他们眼中的“歪理邪说”。这大大削弱了社交网络平台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

(三)影响线下人际交往

电子科技的迅速崛起是当前社交网络平台能够呈如火如荼之势继续跃进的基础,智能手机从初入大众视野,到现在融入大众生活,社交网络很自然地转变为我们的生活必需品。大学生群体因此而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深,他们享受着线上社交的,尝试着一波又一波新潮APP。大多数高校学生在生活的人际交往中已然转向线上网络平台,基于自主型学习的社交网络平台更是层出不穷,譬如各类小语种学习软件,各类考试软件。此时,若是各类教育课程亦转向社交网络平台线上交流,那么必定会弱化受教育者线下人际交往。生活中不少大学生成为“低头族”“手机党”,课堂之上或是课余的任何时间,都离不开手机。这不仅使得线下活动都以各自玩手机结束,也使得人际交往产生障碍,人际关系日渐疏远,更有甚者因为低头看手机而发生安全事故。这完全背离了应用社交网络平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初衷,因此,在运用社交网络平台加强师生互动的同时,也要注意线上交流的频率不可过度,不可将人际交往全权付于社交网络平台。

参考文献:

[1]赵石强,戎辉.社交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的SWOT分析[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4,(04).

[2]叶菁,夏婷婷,余松林.社交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因应[J].法治与社会,2014,(06).

[3]张妍妍.社交网络对当代大学生影响浅述[J].青年与社会,2014,(13).

第5篇:交通治理论文范文

    网络信息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1.注重建立班级网页或人人网班级公共主页。在网页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认真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资源,可以收到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其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班级网页的建立需要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与专业技能,熟练运用网页设计软件、图片编辑工具、动画制作工具和网页特效工具。从确定网站主题、搜集材料、规划网站、选择合适的制作工具到制作网页和上传测试,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得到了应用,使学生夯实了基础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其二,能够促进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增强班级凝聚力。一方面,班级网页作为师生交流的新纽带,其平等性和互动性能够消除学生与老师面对面交流带来的无形的心理压力,使师生之间通过平等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另一方面,班级网页的建立需要凝聚全班同学的力量,实行有效的信息共享、分工合作,才能使班级网页体现出向心力,这有益于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对于促进班级面貌改变、形成良好班级文化氛围有很大作用。2.积极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博客或微博。如今,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有用微博和博客记录生活经历、交流学习的感受。思想政治教育博客或微博,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互联网上的博客技术,将教育渗透于学生日记数字化生活的一种网络工作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创建专门的思想政治博客或微博,传递最新教育信息、开展主题教育讨论、播放相关学者的思政教育视频,给学生提供一个日常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深入学生日常生活,成为学生网络化日记的重要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博客或微博具备4个鲜明特征:第一,主体的平等性。博客或微博的参与者不仅包括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还包括教育行政管理者、教育理论研究者,以及各领域的学者、社会人士等。只有主体的平等性才能保证各主体以平等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接受他人的评论并评论他人的思想,跨越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沟壑;第二,行为的自主性。博客和微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能极大程度地激发教育活动参与主体自我实现的需求,包括作为教育者的辅导员的专业发展自主性,以及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自主性,在日常的上网行为中就能快捷、主动地接受思想教育影响与熏陶;第三,时空的开放性。运用博客或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撰写及跟帖讨论均不受时空限制,并且由于整个过程都能够以图文方式得以固定保存,访问者可随时反复阅览,有利于教育者对学生进行二次教育和学生自身进行二次思考;第四,交流方式的创新性。博客和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使教育深入学生日常生活,使师生之间点对点的线性交流转变为点对面的立体型交流,零星分散的个体凝聚为一个临时的社会集合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性和实效性均得以增强。3.充分利用班级QQ群。据调查,用QQ上网聊天成了当前学生与他人交流和不良情绪释放的常用手段。如今各班级普遍都已建立班级QQ群,作为学生之间最直接最广泛的聊天沟通方式,QQ群应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可以发挥有效的育人作用。首先,在班级QQ群下建立班级思想政治教育专栏,辅导员或班导师也加入其中,使学生之间能够及时共享学习信息,师生之间进行及时沟通交流,学生有不明白的问题能够及时在群里向老师发问并第一时间得到解答,其他同学也可以通过“围观”吸取相关经验和教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利用班级的群邮件,及时将信息发送给群内的所有学生,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信息传播的疏漏和误传。4.创新运用手机媒体。手机媒体的利用可以高度体现受教育者个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使大学生所期望的自由、平等、互动、开放的思考方式、表达方式和交流方式成为可能。首先,通过手机短信、QQ、微博等媒体方式,师生可以进行“零距离”的真实心态交流,没有角色隔阂,没有年龄差异,只有符号、文字的交往,可缓解学生的心理戒备,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信任感,使学生能真正敞开心扉、自由交谈、畅所欲言;其次,手机作为一种即时上网工具,最大化了上述三种教育途径的便捷性和有效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上网,登录班级人人公共主页、班级博客或微博、班级思想政治教育QQ群,及时获取知讯,表达认知,抒发情感等,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创新开展工作提供了新型而广阔的空间。

    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作用的有效发挥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发挥班级网页或人人网班级公共主页在班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1.营造班级网页或人人网班级公共主页中积极、阳光、奋进的氛围。与老师交流,与同学交流和与朋友交流是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因为这不仅可以锻炼沟通能力、深化思想程度、丰富学习生活,而且只有不断地交流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阳光、奋进的心态。只有拥有了积极、阳光、奋进的心态,才能有利于学生积极接受思想政治者持续不断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利用网络的信息搜索和交流功能,通过组织网络主题班团活动、开展专题讨论会,以新颖的形式增强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参与者可以没有时间地点限制地畅所欲言,在讨论交流中教学相长,在网络互动中增强班级凝聚力和认同感,每一个班级成员都能够在这样的氛围中深化思想认识、在潜移默化中成长成才。2.利用班级网页或人人网班级公共主页的互动性。班级网页的一大特点是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应利用其互动性改变过去我说你听、上传下达的单一教育方式。在班级网页中,通过开设集思想性、专业性、知识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班级论坛,并定期设定若干讨论话题,班级学生可以在班级论坛上各抒己见,师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交流和互动。这样,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能够在讨论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与认识,在互动中达成共识,在共识中相互认同,在认同中稳定对问题的理解与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班级论坛将教育内容专题化、生活化、细节化,创造性地把工作内容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学生参与交流和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就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也就会在互动中提高,以此达到在生活化、细节化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3.增强班级网页或人人网班级公共主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力量。我们可以通过以上提到的两点———营造班级网页或人人网班级公共主页中积极阳光奋进的氛围、利用班级网页或人人网班级公共主页的互动性———建立并深化班级文化、充分发挥班级主页的平台作用,以增强班级网页或人人网班级公共主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首先,通过班级网页或人人网班级公共主页开展各项班级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班级文化的认识和感悟,实现信息化班级管理,同时为班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虚拟的新平台。丰富多彩的班级网络文化活动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升华大学生的境界、深化一个班级的灵魂,同时培养大学生自觉参与班级活动的意识和自觉接受思政教育的能动性。其次,班级网页或人人网班级公共主页也可以作为联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渗入学生家庭,运用家庭的影响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比如,通过把学生工作通知、校园活动信息和学生的表现状况等合理、适时地到公共网页上,这样家长可以通过网络对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孩子所在班级的其他方面情况进行较为全面地了解、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学校根据具体情况积极采纳从而改进和完善相关工作,可谓一举三得。(二)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博客或微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博客或微博具备的4个特征———主体的平等性、行为的自主性、时空的开放性和交流方式的创新性,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博客或微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1.营造健康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博客氛围。在网络中开辟健康和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博客需要加强法律约束、技术监控和道德自律。首先,加强网络法律约束,根据我国关于网络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并完善相关校纪校规;其次,要加强网络技术监控力度,不断提高校内网的监控防御功能和检测预警功能,建立校园网络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最后,道德自律需通过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并将其内化为文明上网的自觉行动。只有拥有了健康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博客氛围,博客的参与者才能安全地、自主地、平等地交流。2.激发师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客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思想政治教育博客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建立博客考核和评价制度可以激发双方进行互动交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建立系统完备且行之有效的博客考核和评价制度,对优秀的博客或博文、积极参与回应的师生进行表彰,同时对部分“空博”、“死博”进行整改,从而激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沟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有了积极性和创造力,博客的参与者才能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最大化利用博客的时空开放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博客真正成为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和途径。3.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博客的思想性与吸引力。作为一种创新性的交流方式,没有吸引人心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博客就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别提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了。因此,应注重博客的内容建设。注重其服务性,及时各类公告通知等,将博客作为日常事务管理的平台,同时也要讲究趣味性和生活性,使博客成为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个人魅力的一扇窗口,消弭师生距离,贴近日常生活,提高博客的吸引力。在增强博客的服务性和趣味性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其思想性。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博客宣传主流文化、弘扬主旋律的主旨,使之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网络课堂。4.建设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教育博客队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博客或微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队伍是关键。上述工作不是单独个体能够完成的,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因此,需要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过硬、善于运用博客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其一,要不断提升其政治理论修养,使之具备较强的政治责任感、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其二,要努力强化其网络文化意识,使之善于研究和把握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其三,要注重提高其写作水平,使之紧密结合时事热点和社会焦点,主动撰写高水平且有针对性的博客文章;其四,要增强规模效应,不断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博客队伍,形成规模,并积极开展工作经验和体会交流,扩大思想政治博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第6篇:交通治理论文范文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改革,使农户成为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的基本组织单元。然而,随着这两项改革的深化,一些新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其中尤以“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转向家庭经营以后的分散农户无组织地盲目生产和自营销售,难以与经常变化的市场供求形势相合拍,农民需要组织起来进入市场已成为各方面的一个共识。正在推行的农业产业化的使命就是在家庭承包制的前提下解决“小农户”如何进入“大市场”的问题。基于上述认识,学者们对农产品流通问题的研究大多聚焦在各种能够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经济组织及其与农户的联系机制上,其中“公司+农户”及其拓展方式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在实践中这种组织方式也被称为“订单农业”。现有的研究中,订单农业中交易关系的稳定性和针对契约不完备产生的违约与机会主义行为的治理机制得到了较多的关注。在对农产品交易关系治理机制的研究中,根据理论基础的不同,现有文献大体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文献主要以交易成本理论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重点关注订单农业各种组织形态中契约的性质、类型及其对治理结果的影响;另一类文献主要借鉴了营销渠道行为理论,以社会交换理论和关系契约理论为基础,重点关注交易关系中的各种互动行为要素对治理结果的影响。根据农产品交易关系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农产品交易关系包括经济(economic)与社会(social)两个维度,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交易绩效。因此,上述两类研究文献实际上各自只强调了交易关系的一个方面。现实的情况是,参与农产品交易的农户和企业既不会完全按照交易成本经济学所假设的具有投机行为倾向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进行交易,也不会完全按照社会交换理论和关系契约理论所认为的具有遵循内在行为规范并追求社会结果的原则来进行交易,上述两种导向会同时存在于交易主体身上。这就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农产品交易关系治理研究中上述两种导向该如何整合?鉴于现有文献还没有对这一问题给予解答,本文拟将营销渠道治理理论与角色理论结合,从角色理论的角度提出一个整合性研究框架,并提出一个订单农业中动态治理模型,以深化和促进农产品交易关系治理的研究。

二、农产品交易关系治理机制:多元理论视角

交易关系治理传统上被非常宽泛地定义为“组织交易的方式”,它是一个包括交易关系的开始、维持与结束过程的多维度概念。交易成本理论一般将治理定义为“为支持经济交易而设计的机制”。根据交易成本理论最初的理论框架,治理决策被视为“市场”与“科层”之间的基本选择,前者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组织交易;而后者则通过统一的权威机构来组织交易。在交易成本理论后续的发展中,其明确地承认内部化交易的特征可以通过非产权或非完全一体化的形式实现,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系列多样化的混合(hybrid)治理机制。在交易成本理论的基础上,营销渠道治理理论吸收了社会交换理论和关系契约理论,重点强化了关系中的社会要素一一社会规范(norms)的作用,从而提出了关系治理(relationalgovernance)的观点。针对我国农产品生产的特点,在非订单农业中,交易关系的治理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而在订单农业中则主要依靠契约。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根植于中国农村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在稳定交易关系、抑制投机行为、提升交易绩效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下我们针对订单农业中广泛存在的几种治理机制进行简要的评述,而后在此基础上利用角色理论来整合现有理论。

(一)交易成本理论视角下的契约治理机制

在交易成本理论中,买卖双方之间的契约意味着一个具体的交易、双方达成的协议,以及假定在数量、质量和期限都已明确说明的情况下由价格、专用资产及其保护所构成的交换条款。交易关系中的契约机制即指通过交易双方达成一致的协议确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对各自应当执行功能的分工来协调交易伙伴的行为。契约体现了缔约者在某一既定时点上可以将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明确地在契约中写明并且可以据此做出详尽计划的假设,此契约可以详细地规定交易双方的义务和角色,并且具有非常强的法律效力。在交易成本理论中,学者们认为这种正式契约可以作为内部化的一种替代机制对交易关系进行治理。在订单农业中,龙头企业与农户通过签订契约确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约定农产品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的若干事项,从而将农户的生产、销售与龙头企业的收购、加工(或再销售)活动联结起来,达到将分散的农户组织化进入市场的目的。然而,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契约的不完备性,契约机制在治理农产品交易过程中有着先天的不足,从而导致了“违约困境”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契约机制的有效性有赖于法律体系的保障执行,但由于农户与龙头企业实力对比的差距过于悬殊,往往使得法律保障作用弱化或失效,从而使得交易关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二)社会交换与关系契约视角下的关系治理机制

虽然交易成本理论也承认“关系”的概念,并且允许交易针对不完全的契约进行调整,但这种调整的参照点是交易双方最初达成的协议,而非整个关系。因而,需要在法律契约的基础上考虑社会契约,或关系契约。Macneil融合了契约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区别于经济学视角下的短期或一次易,许多交易关系是重复发生的,他将这种重复发生的交易关系称为关系交换(relationalexchange),进而认为在长期重复性的交易关系中存在着关系契约(relationalcontract)协调着交易关系。在营销学中,这种关系契约被称为关系规范(relationalnorms),与之相应的治理机制则被称为规范机制,或关系治理(relationalgovernance)。在交易关系中,这些起到治理作用的规范指的是被交易双方所共享的对交易行为的期望,这些行为规范建立在关系双方不断互动的社会化基础之上,因而是为关系双方所共享的,是一种自我履行的关系契约。这种规范会在交易关系中形成团结的氛围,使交易关系具有充分的弹性,双方更加着眼于关系本身,而非自身短期利益。因此,关系规范是一种可以提高交易绩效的内生机制,而这种绩效提升的机制则在于其将一系列经济行为嵌入在社会关系背景中,而不是简单地将其诉诸契约或第三方。一旦关系成员认同了这些规范,它就自发地着眼于关系本身的价值、考虑对方利益、抑制投机行为,从而促进交易绩效的提升。因此,在营销渠道治理理论中,学者们普遍认为,关系治理是可以替代契约机制的一种有效的治理机制。

但是营销渠道治理理论的研究背景主要是B2B交易关系,这与我国订单农业中的交易关系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在订单农业中,交易一方是企业,而另一方则是农户家庭,组织性质上的差异和实力的悬殊使得建立在组织间关系层面的规范治理机制如何发挥作用成为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现有文献中关于农产品交易关系治理机制的研究为我们思考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一些研究发现在不同类型的交易关系中,都存在着一种共同的治理机制,即农村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下面我们就来考察这种中国社会所独有的治理机制。

(三)嵌入在农村乡土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治理机制

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以下简称关系)被认为是中国社会最为重要的机制之一,是中国商业活动的命脉,长久以来,根植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也被视作是一种商业交易的治理机制。在B2B的渠道治理理论中,研究发现关系是交易关系建立与维系的基础,它可以提升交易绩效,促进交易双方的沟通与协作,还可以作为交易中冲突的解决机制和拓展交易关系的基础等。但由于关系类型与维度的复杂性,关系在协调交易关系中的作用机制也会非常复杂。关系同时包含着感情与工具的成分,现有研究认为关系作为治理机制(以下称为人际关系治理机制,guanxi-basedgovernance)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感情、人情与信任等机制实现的,但需要平衡感情、人情与利益的关系在农产品交易关系中,张闯等的案例研究发现无论是与市场机制,还是与契约机制同时出现,人际关系治理机制都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抑制交易关系中可能的投机行为、促进交易关系的稳定性,进而提升交易的绩效。而人际关系治理机制的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交易双方在持续重复的交易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友谊(感情),并通过人情法则来实现。在与朋友的交易中,隐瞒、欺骗等投机行为是为中国传统社会中的行为规范所唾弃的,一旦双方建立起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交易双方都会内在地、自发地抑制投机行为,着眼于关系本身的价值。尤其是在中国农村的“熟人社会”中,人际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传承于历史的行为规范对经济交易行为的影响更为强烈。虽然这种行为规范是建立在中国传统社会的行为准则(如欠别人人情要还、不能背信弃义背叛朋友等)的基础上,这与组织间关系那种建立在互动基础上的行为规范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但二者的作用机制却是相同的。在交易关系中,交易双方往往并不单一地依赖某一种治理机制来协调交易关系,而是同时使用多种治理机制,这被称为复合治理机制(pluralgovernance)。不同治理机制在特定的交换关系中可以产生相互补充的作用,如在由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构成的混合治理机制中,契约治理机制可以为关系治理提供一些基本的保障:在交换关系建立的最初确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并在需要的时候作为一种执行的机制;而关系治理机制则可以为双方提供一种柔性的适应机制,在不确定的交易环境中抑制机会主义行为。因此,在交易关系中使用复合治理机制比使用单一治理机制更有利于提升交易绩效。

(四)一点评论:角色理论的导入上述三种治理机制的理论基础是存在差异的,我们可以宽泛地将其归入以交易成本理论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和以社会交换等理论为代表的社会学理论,前者强调交易关系中的经济维度,后者则强调社会维度。以交易成本理论为主导的研究强调交易主体是先天具有投机行为倾向并且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主体,认为它们具有精于算计的导向,因而强调对交易伙伴的选择、监督与激励,以及契约的设计。与之相反,以社会学理论为主导的研究则强调交易关系的社会结果(socialoutcomes),认为交易主体具有遵循社会行为规范的内在的启发式导向(heuristic0rientation),因而强调关系内的相互信任与双方共享的行为规范(来自互动行为的规范或来自社会的行为规范)。虽然上述两种观点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它们却都拥有一个共同的潜在基础假设,即它们都把交易主体看作是按照既定行为模式(精于算计或内在启发式导向)来行为的一元主体(unitaryactor)。然而,任何行为主体的行为导向都不是一元的,在不同的行为情境中,行为主体的导向是多元化的,不同的行为导向体现在行为主体多元化的角色(r01e)中。这意味着交易主体的行为导向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由于其角色是多元的,与这些角色相对应的不同行为导向也就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交易主体身上。因此,角色理论(r01etheory)将有利于深化和整合交易关系治理理论的研究,下面我们就转入对角色理论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整合性研究框架。

三、角色理论及其对农产品交易关系治理机制理论的整合

(一)角色理论与交易关系中的角色

角色理论源于戏剧学,后被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学者用来解释社会系统中的主体行为。角色是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中处于特定的社会地位(position),并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角色是将一个或一群人与他们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相联系的一致性因素,因为角色决定了人的行为。在社会系统中,每个个体的角色都不是单一的,行动者在采取行动时会根据情境的需要进行角色唤起(roleevoke),根据情境条件所决定的超规则(metarules)决定所扮演的角色,进而遵循该角色的行为规则采取行动。当某个情境唤起了多种角色时,角色冲突(roleconflict)问题就出现了。因而,行动者在行为互动中,可能会不断地转换角色(roleswitching)以与互动的情境相匹配。虽然主体的角色是多元化的,但在既定的互动关系中总是有一种主导的角色(dominantolle)来主导行为主体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角色规定了人们的行为,而那些与他们进行互动的人就能够根据角色预见其行为,这就形成了角色期望(roleexpectation)。在既定的社会关系中,某一主体感知的角色与其互动对象的角色期望是否一致决定了双方互动的效率,角色期望的一致性有助于社会互动,而角色期望的差异则会降低效率。建立在Montgomery的基础上,Heide和wathne将角色理论引入交易关系治理理论,认为交易关系中的角色分成两种:朋友(friend)和商人(businesspeople)。根据Heide和wathne的经典理论框架,尽管两种角色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交易主体身上,并且可以相互转换,但在既定的交易关系和时间框架内,交易主体倾向于选择一种主导的角色。一旦交易主体选定了某种角色,与该角色相对应的行为规范或逻辑就会引导其行为。当交易主体选择朋友角色时,他将遵循适当逻辑(logicofappropriateness)一种规则驱动(rule-driyen)的决策模式来采取行动,扮演朋友角色的交易主体倾向于按照既定的合作规范来行动,致力于建立与交易伙伴的规范性联系(nomativetie),并且通过为双方所共享的社会规范来协调交易关系,即使这样的行为会影响自身的利益也在所不惜。与之相反,当其选择了商人角色时,他将遵循结果逻辑一一一种寻求效用最大化的决策模式来采取行动,扮演商人角色的交易主体的目标是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当收益足够大时,他甚至会采用投机手段,不惜损害交易伙伴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利益。显然,角色理论可以较好地将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不同的研究导向整合到一起,交易主体在交易关系中的行为和采用的治理机制取决于其扮演的主导角色。两种角色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同时存在,当朋友角色在起主导作用时,商人角色也在同时发挥作用,只是没有主导行为主体的行为而已,反之亦然。

(二)基于角色理论的一个整合分析框架

我们根据角色理论和交易关系治理理论建立的一个整合分析框架,针对订单农业的交易特点,我们重点考虑契约和人际关系治理两种机制,我们将重点结合交易关系的特点来讨论龙头企业角色导向对交易治理机制的选择,以及对治理结果的影响。

我们将交易主体在既定交易关系中倾向于采用某种角色来行为的程度称为角色导向。显然,不同的角色导向影响着行为主体对交易关系中治理机制的选择。对于那些朋友导向更强的人来说,他在处理交易关系时更倾向于遵循朋友相处的原则,更加重视关系中的感情的培养与维系,更加重视关系中的行为规范、人情和面子法则,因而就会更加倾向于用人际关系治理机制。与之相反,那些商人角色导向更强的边界人员在处理跨组织人际关系时更倾向于公事公办的原则,因为人情法则会成为影响他们利益的负担,他们不注重关系中感情的培养与维系,一切从最大化已方利益的角度出发,从而更倾向于契约治理机制。显然,两种不同的角色导向包含着交易主体不同的行为逻辑,商人角色导向更多地体现了交易成本经济学对交易主体行为的假设;而朋友角色导向则更多地体现了社会交换等社会学理论对交易主体行为的假设。

在订单农业中,很多研究和实践都表明契约和人际关系治理机制都可能对治理结果产生积极影响,但二者作用的机制,以及发挥作用的情境特征并不相同。如契约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契约的完备性、针对不确定性要素的弹性机制,以及有效执行契约的机制;而人际关系治理机制要发挥作用的前提则在于交易双方已经建立起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将交易行为嵌入在朋友关系中。而根据角色理论的观点,龙头企业的角色导向不是先天的,也不是既定的或非此即彼的,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境特征来选择或转换主导角色,以便于发挥治理机制最大的治理效果。

虽然农产品交易关系的情境特征是多元化的,但一些关注交易关系发展过程的研究为我们根据情境特征选择主导角色和治理机制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线索。相对于城市社会而言,中国农村社会仍具有相对封闭的特征。在这样的“熟人社会”中,农户对于外来的陌生人(陌生的企业)具有非常低度的信任和排斥。而人际间良好的信任关系的建立有赖于双方持续不断的互动与人情往来,这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显然,在良好的人际关系尚没有建立的阶段,人际关系治理机制是难以发挥作用的。因此,在双方交易关系建立的初期或早期阶段,龙头企业宜采用商人角色为其主导角色,重点通过契约机制来治理与农户的交易关系,此时双方的角色期望是一致的,都是作为商人角色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显然,如果单纯地建立在商人角色基础上,各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交易行为是难以保障交易绩效的提升的,尤其是当外部环境(如市场价格波动)充满不确定性时,契约机制往往难以有效抑制投机行为、保障关系的稳定性。

因此,随着交易关系的持续,龙头企业应当不断地增强其作为朋友的角色导向,努力与农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将农户的角色从商人转化为朋友。此时,交易关系中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机制就会更好地发挥作用,朋友关系中的人情与面子法则、义利兼顾的行为规则就会极大地强化交易双方关系的强度,令交易关系具有更强地抵抗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从而内在地增加交易关系的稳定性。当然,当人际关系治理机制发挥作用时,并不排斥契约机制同时使用,此时两种机制相互补充能够更好地提升交易绩效。当龙头企业的角色导向从商人向朋友转换时,当双方建立起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时,交易关系中的角色冲突问题就会凸显出来。农产品交易关系中的人际关系是非常典型的同时包含情感和商业成份的商业朋友(businessfriend)关系,即Hwang所称的混合性关系,关系中强调感情的朋友导向(与朋友角色对应)与强调经济收益的商人导向(与商人角色对应)构成了行为逻辑内在的张力和角色冲突,这需要企业很好地处理。由于朋友关系中的情感元素对于追求经济收益的工具是非常敏感的,一旦在人际关系治理机制中失去了角色的平衡,交易关系很可能会恶化。因此,龙头企业在制定政策时需要有更多的弹性,赋予其业务人员更多的角色自主性,让他们根据交易关系的情境特征来决定角色导向的倾向性,以更好地平衡两种导向与两种角色。

四、理论贡献、实践意义与未来研究方向

基于农产品交易关系治理研究中理论基础多元化导致的理论缺乏整合的问题,本文将营销渠道治理理论与角色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个订单农业中交易关系治理机制的整合分析框架,并根据交易关系的发展阶段提出了一个动态的治理机制模型。由于学科背景的特点,传统农产品交易治理机制的研究主要以交易成本理论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这使得交易关系中的很多社会关系背景元素、互动行为元素难以进入分析视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营销学的角度展开了农产品交易关系中社会元素与互动行为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以经济学为基础研究的不足。但随着研究视角的多元化,两种研究导向之间的差异也日益显现有待弥合。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提出了一个以角色理论为基础的整合分析框架,该框架为将以交易成本经济学和以社会交换理论、关系契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整合到一起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有利于拓展农产品交易关系治理研究的视野,进一步深化农产品交易关系治理的研究。本文基于农产品交易关系发展过程提出的订单农业动态治理机制模型则体现了角色理论在农产品交易关系治理中应用的潜力,有利于启发后续的研究。

第7篇:交通治理论文范文

    政治信任起源于美国,它的基本内涵指的就是一种信任,是公民与政治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深层涵义指得是民众对于政府、政策、公务人员行为的信赖,是一种基于心理意义上的理性思考,是一个不断变化、调整、发展的动态过程。

    政治信任可以从三种途径去解释阐述,一是基于社会心理学的社会文化路径,二十基于人类的理性思考的理性选择路径,三是终生学习路径,是前两种路径的综合形式。以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政治信任是基本的政治价值观衍生出来的社会形式,属于社会领域。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政治信任可以理解为民众对政府的行为,它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涉及到政治行动,因而将政治信任界定在政治领域内。两种角度都有一定程度的夸大,将政治信任看做是一种有界限、有分类的物品。只有将二种途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去全面解释政治信任的涵义。

    二、政治信任研究兴起的学理基础

    政治信任研究兴起的学历基础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公民文化论、社会资本论、政治系统论、社会交换论、自由宪政论。

    1. 公民文化论 二十世纪中期,维巴以及阿尔蒙德首次提出政治文化的意识概念,并且简单构建其分析架构,将政治文化定义为“一种基于民族发展的政治信仰、态度以及情感”,并且表示这种流行的政治文化是有时间限制的,它仅指一段时间内的社会政治现象。与此同时,他们针对英法美等五个发达国家进行了以“政治文化与民主的关系”为主题的社会研究,通过研究,得出“政治文化影响到国家民主结构的稳定”这一结论,并且进一步表明推论:虽然不同国家之间有巨大的文化差异,但在国内信任文化是民主政治成长的主要原因。这一结论为研究政治信任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政治学者正是以公民文化为主要切入点,来研究政治信任的文化模式。

    2. 社会资本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社会资本论被引入政治学领域,成为了另一个研究政治信任的理论基础。在人们看来,社会资本是以社会的信任形式积累出来的,信任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核心元素。社会资本论的代表性学者为美国学者福山以及英国学者帕特南,他们认为社会资本主要构成因素包含了规范、组织网络以及信任,这些因素使得人们能够更明确形成自己的社会意识与权力共识。

    3. 政治系统论 政治系统论是以西方思想为基本知道思想,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美国学者第一次提出引入政治学领域,它将现代系统理论融合与政治系统中。美国着名政治学者伊斯顿开展以“政治系统的自我维持与平衡”为主题的政治理论研究,通过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脱离了支持的需求,政治系统即将与民众脱离,进而造成整个政治体制崩溃,给国家政治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而信任作为隐性支持的一种,直接影响着民众对政治共同体的需求,失去信任就可能使得当局政府失去效用。可见,政治信任是政治体系获取民心的重要元素。

    4.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论主要流行于二战过后的政治领域,它主张社会是人们之间为了满足利益的相互互动,是一种相互交换。彼德·布劳以“社会领域交换论的重点”为研究方向研究社会交换的核心所在,他指出社会的交换的核心主要在于社会的基础结构,社会的交换应该定义为社会结构与交换过程的关系。而信任是构成社会结构的重要因素,社会交换某种程度上是源于信任。

    5.自由宪政论 自由宪政论是近代人民的自由主义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滞后,按照西方政治发展的逻辑与宪政结合为一体,形成自由宪政系统论。最早阐述自由宪政论的政治学者洛克表示:自由宪政的主要思想就是限制政治手段,主要包含实行法治、人民反抗和权力三方三个方面。它的主要目标是使民众获得相对自由的权力。自由宪政论也深受许多政治研究者的青睐,现代有许多学者都以自由宪政论的角度去研究政治信任。

第8篇:交通治理论文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B-0092-01

在现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建议有很多,如讨论、辩论、讲座、撰文、演示、设计模板、调查等,这些建议从不同侧面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笔者认为,要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高效,必须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一、“动脑”思考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当将学生从单纯地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使其学会独立思考,学会通过思考获取知识和升华知识。思考应当成为思想政治课堂的主旋律。在教学中,教师要促使学生动脑思考,引导学生经常性地思考周围的人和事,思考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思考各类社会现象,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多问“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教师应鼓励学生勤于进行发散性思考,要全方位、多角度地看问题,学会触类旁通,不拘泥于以往的思维。教师要把启迪和拓展学生思维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形成见解,使思考常态化,使思考成为习惯。

二、“动手”演练

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应解放学生的手脚,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1.撰写政治小论文。让学生经常撰写政治小论文,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小关注、分析、剖析各类社会现象和针砭时弊的习惯,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事业建设,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家主人翁意识。教师可以从环保、节俭、食品安全、反腐败、交通管理、社会治安、小区管理、市场管理、公共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指导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学生上交政治小论文后,教师应及时进行讲评,表扬写得好的学生,并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努力。同时,对学生撰文过程中存在的极端、偏激倾向,教师要给予合理指正。

2.随堂练习。在课堂上,教师应有计划地精心设计一些有难度的题目,尤其是一些辨析题和论述题,让学生随堂答题,然后教师在班上讲评,及时进行有效反馈。在现场答题过程中,教师应留意学生是否出现使用政治术语不准确、语言提炼不到位、审题不严密、答题逻辑性不强等问题,并及时纠正。同时,通过全班交流,学生还能取长补短,起到相互学习、增进感情、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3.学习成果展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小组制作PPT、表格、知识结构图等,以展示自学或者集体探究的学习成果。展示活动的开展,既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自学意识,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增长见识和才干。

三、“动口”表达

口头表达能力是学生回答问题、发表见解、阐释观点、描述现象的一项重要能力。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组织课堂讨论。讨论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富有成效的讨论。教师可以针对思想政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或者社会热点问题,精心设计论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讨论,增进学生之间语言的交流、知识的交流和情感的交流。

2.组织演讲会、辩论会、讲座等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多开口”,如可以组织演讲会、辩论会、讲座等,使学生人人能够动口说政治、评政治、剖析社会现象,甚至能发表政见,以此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严密性和连贯性。

四、“动身”实践

思想政治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课程。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把知识的获取渗透到实践活动中去,有效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得到锻炼和深造。

1.组织调查。调查是积累课程资源、拓宽知识层面、磨练学生意志的重要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课需要调查,调查既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还能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中学到更多的东西,同时又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乐趣。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时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如:市场管理调查(包括物价调查、食品安全调查、消费调查等)、社区生活调查(包括交通管理、社会治安调查等)、当地文化产业及文化消费调查(包括少数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调查、民族地区古建筑保护调查等)。

2.组织参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根据地、民族地区奇特的宗教建筑等,通过组织参观,增强广大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以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第9篇:交通治理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交往行为理论对话理解式主体间性兴趣导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现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通过一定的教学环节向学生讲授一套现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其观点,但学生是否能真正理解和接受却无法予以保证。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发现“交往行为理论”是一个可以借鉴的理论支点。“交往行为理论”是由当代德国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该理论以语言为媒介,以主体间的平等对话为形式,旨在通过无任何强制性的对话达成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协调,以实现彼此问的自觉接受的行为。WWW.133229.Com将哈贝马斯的“往行为理论”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阈,可以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转变,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教学话语表达方式——由“劝导说教式”向“对话理解式”转变

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中,普遍语用学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普遍语用学的宗旨是:通过对话建立共识,为开放的、自由的、自主的、互动的、主体间的非强制性交往和共识奠定基础,以求进入一个共同的语境。哈贝马斯认为,在共同的语境中,交往合理性是不同主体间通过交谈、论证、说服等过程最终达成一定共识。交往主体间不仅是相互平等的,而且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

在这种理论观点的启发下,我们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话语表达方式应由“劝导说教式”向“对话理解式”转变,让学生真正明白所讲授理论的内涵,从而使其发自内心地接受其理论。

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话语?它应具有哪些特性?现今许多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都在研究这个问题,可谓众说纷纭。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话语,一方面要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体现可领会性、真实性和真诚性的特性。哈贝马斯通过对普遍语用学的分析,认为交往行动的主要媒介是语言,要保证语言的有效性必须满足可领会性、真实性和真诚性的要求。哈贝马斯指出,将“上述要求展开就是:言说者必须选择一个可领会的表达以便说者和听者能够相互理解;言说者必须有提供一个真实陈述的意向,以便听者能分享说者的知识;言说者必须真诚地表达他的意向以便听者能相信说者的话语(能信任他);最后,言说者必须选择一种本身正确的话语,以便听者能够接受之,从而使言说者和听者能在以公认的规范为背景的话语中达到认同”。将哈贝马斯的语言有效性的要求应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不仅会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而且也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话语具有以下特性:(1)话语的可理解性。思想政治理论是我国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的理论成果,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运用通俗易懂、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表达语言,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容更易接受。(2)陈述事实的真实性。长期以来,由于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的方法存在不足,使学生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假、大、空”,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语言过于理想化而不符合实际,“以致出现‘5+2=0’的道德失范现象,即五天的学校德育和两天的社会环境熏陶,其德育效果趋向于零。’’要改变这种状况,要求教师讲授理论举例时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达到以理服人。(3)内心表达的真诚性。真诚的表达是沟通者彼此信任的桥梁。教师要让学生接受、相信所传授的理论,首先自己要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学生。但在实践中,部分教师不能履行自己的神圣使命,把工作仅仅当作维持生活的手段,把理论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达不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为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精通专业知识,及时了解、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新信息和动态,用真诚的态度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去引导学生,使其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的精神实质和方法论价值。

清楚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基本内容及其特性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但只掌握其“内容”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形式”的帮助。因为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因此我们在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同时,对教学话语的表达方式也应随之调整,即实现“劝导说教式”向“对话理解式”的转变。现在高校的学生大多年龄在18~22岁,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突出地表现为思想活跃、开放,追求新奇和独立,注重实际和个性发展,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如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片面强调“晓之以理”的灌输,主张课堂教学的“教师中心论”,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话语权,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接受者和被动的客体,以劝告、教导的口吻说出理论内容,以期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这样做的结果会导致学生屈服于教师的权威、学识、身份等种种压力而暂时地表面服从,但真正的理解与共识并没有达成,或者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这种“劝导说教式”的教学话语。教师主宰话语霸权,学生的话语权被剥夺,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平等的对话。应积极倡导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自由、平等的情境,运用“对话理解式”的教学话语,即教师与学生采取自愿、自由的方式展开对话,并且这种对话是开放式的,双方都能敞开各自心扉进行真诚交流,相互之间达成真正的理解与共识。但是教师的生活阅历与知识储备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其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交往中起主导作用,此时不能把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的解释权和教育中的话语权加以绝对化,而应采取平等、自由的开放式对话,使双方既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又能倾听和理解对方的意见,站在对方的立场展开换位式思考和沟通。只有如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才能真正成为连结学生与教师的桥梁,教师才能从一个控制者、支配者转变为一个真诚的对话者,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在需求,自觉接受对方的观点,形成共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内化,而非暂时表面服从和被动地去接受。

二、教学导入——由“问题导向”向“兴趣导向转变

哈贝马斯提出了以兴趣为导向的观点。哈贝马斯认为,兴趣就是主体问通过对话而达成的具有普遍认同性的价值取向,并不等于个人的心理偏好和主观欲望。他具体解释说,一种“兴趣”如果在不同语境中得到了其他成员的赞同,它就可以说是“价值取向”。兴趣以主体间的沟通和理解为目的,它人类社会生活的理性指导原则,它是同人的劳动和相互作用紧密相连。由此哈贝马斯确立了兴趣在作为社会理论的认识论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将该理论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是一个需要探讨和研究的话题。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讲授某一问题时,先给出这个问题的定义、原理内容,然后再进行解释。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难以学进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现在教学中,教师一般是采用问题导入法,即教师精心设计一个与讲授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向学生提出来,启发学生去思考、去讨论,最后演绎出所要讲授的内容。这种讲授方法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理解知识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可促使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轻松而愉快的状态。但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在选择问题时,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果教师选择的问题,既不是当下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也不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那么这种问题导入法也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基于上述事实,在哈贝马斯以兴趣为导向的观点启发下,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导入应由“问题导向”向“兴趣导向”转变。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课堂教学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传授知识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之所以这样,一方面原因在于过分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略学生的兴趣,就会导致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身在曹营心在汉,结果丝毫知识也学不到。如果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讲授,并让学生参与、共同探讨,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这样能让学生学会思考、学到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大学生为对象的活动,该课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自身。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难免会对各种社会现象产生兴趣、困惑或好奇,对此需要教师给予引导和帮助。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关注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才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对理论知识的信任度,才会主动地去学习理论知识,取得学习的实效性。

三、师生关系——由“主客体间”关系向“主体间性”关系转变

“主体间性”是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范畴之一。它主要强调人与人,即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应当是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平等的交往关系。在主体间性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不仅赋予自己的行为以意义,而且理解或者寻求理解对方行为的意义。交往双方可以坚持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排斥他人的观点,而是交往双方都尽力站在对方的立场和位置上理解对方,最大限度地接受对方的意见和行为。具体地说,当其中一方发现自己的观点和对方有差异,就会反省自己,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意见、思想等强加于对方如果对方的观点比自己的优越时就会接受对方的观点,从而达成共识。这一思想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中,就是将教师和学生均视为参与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通过平等的对话和相互的融人,形成主体间性。

在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指导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通常被认为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以期让学生接受其观点,从而达到教师预期目的的活动。在这种教育活动中,“存在着教与学两种活动,在教的活动中,教育者是活动的承担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者认识塑造的对象,是客体,也是他开展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相反,在学的活动中,受教育者是学的主体,教育者却成了学习者学习所必须的条件和客体之一。”无论哪一种活动都是把师生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一种主客体间关系,结果给教学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在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客体的师生交往模式中,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容易以教材为中心,把学生当作改造的对象,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师生之间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客体的师生交往模式中,容易以学生为中心,忽视教师的作用,把教师看作是提供教育服务的人员,从而使教师自身发展的意义丧失,这种模式也是目前许多高校提出“以学生成才为本”遭到许多教师质疑的一个体现。总之,无论是哪种主客体交往模式,总有一方失去了作为人的主体性,教学都只发挥了一方的积极性,而另一方的积极性则受到压制。为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需恰当地引入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使师生关系由“主客体间”关系转向“主体间性”关系。

主体间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表现为主体间的共识,即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一致性。教师和学生共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师的“主”体现在激励引导、把握方向,学生的“主”体现在自主学习、不断探索,通过主体间的交往和对话,找到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内心世界“自主建构”的结合点,在和谐共存中促进彼此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主体问的互识,即教师和学生交往中的差异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为媒介,由于生长时代不同、知识储备不同、生活阅历不同、接受信息渠道的不同,导致在交往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对问题看法的不一致。根据主体间性的关系,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交往、对话与和谐共处,共享成果、共同发展,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彼此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主体体现出自身的生存价值,从而达到发展个性的目标。

四、教学内容——由“抽象理论”向“生活世界”转变

哈贝马斯认为,普遍语用学的功能是通过建立“言语情境”为交往行为理论提供理论基础,确定所有交往行为必须遵循的一般性规范。然而,交往的实际实施,不仅要遵循言语的有效性要求,并且要在现实的世界中展开,因而会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哈贝马斯提出“生活世界”的概念。他认为,“生活世界”包括三大结构成分:即文化、社会和个人。生活世界是个体生存和主体间交往行为合理展开的现实基础,交往行为者正是在生活世界中形成意见一致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形成群体的归属和认同感,形成个体同一性,并加强社会整合。概括地说,哈贝马斯认为人与人之问的交往是在“生活世界”中发生的,生活世界始终是现实的。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与学生交往中,不能只讲授理论知识,还要注重生活世界,正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c2005]5号)所指出的那样,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由抽象理论向生活世界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