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外国文学范文

外国文学精选(九篇)

外国文学

第1篇:外国文学范文

(一)教学对象性格特点和知识接受习惯的改变对外国文学教学提出新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年龄层大多集中在90后、00后,他们的性格特点体现为有主见、有思想,对新鲜的事物有好奇心,接受信息较快,但缺乏耐心,面对名著如林的外国文学作品,绝大多数学生存在阅读量不足的现象。而文学作品阅读的多少与好坏,又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够学好外国文学,更影响文学课的教学效果。面对这样的状况,以往填鸭式教学模式和单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亟需改革。另外,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面前,学生学习的功利性、目的性强。世俗化、功利化的情况在大学漫延,使外国文学蕴含的人文精神倍受冷落,受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及社会影响,高校文科生中出现了学文学的不读外国文学名著、文学专业的没文学气质的怪现象。

(二)外国文学的专业特点和专业内容都增加了知识的传授与接受的难度外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传统课程,它较其它文学类课程而言,学生对其作品的理解有两层障碍,一层是文化上的间隔,一层是时空上的间隔,这使得曾经的外国文学经典成为一座座让人仰望的文学高峰令学生望而却步,面对外国文学经典著作,学生在阅读时常常会产生理解上的困难。部分学生因为读不懂、读不惯而放弃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甚至放弃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亲自体味文本,更谈不上对知识的吸收、理解和对问题的发现与思考,导致外国文学课堂出现讲授与接受衔接不好的尴尬局面。

(三)课时压缩带来的教学困境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的外国文学课面临着课时压缩带来的教学困境。在有限的学时期间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实现高校的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无疑给外国文学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对外国文学的教学模式转换和改变提出了要求。

二、改变教学模式,渗透人文知识

为提升外国文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教师要在教学中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让对外国名著望而生畏的学生对课堂内容感兴趣,找到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症结,对症下药。

(一)以人文知识促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外国文学所以难,难在理解上。在课程讲授时可以将人文知识渗透到文本的解说中来,例如:在讲解绪论“中西方文化差异”部分时,可以插入中国古代的艺术作品与古希腊雕塑等艺术作品,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异国文化的冲击力的同时,还可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有助于消除学生在文学理解上的文化障碍,增他们的知识储备,活跃课堂气氛。再如,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家斯丹达尔的《红与黑》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但这部名著的政治色彩使学生难以充分理解它的时代意义、体会这部作品独特的艺术技巧。针对这一问题,在作品讲授中可将1830年前后法国的社会人文融入到作品的讲解中,让学生深刻理解这部作品实际上是一部政治小说而不是爱情小说。

(二)以人文知识促美育教育,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拓宽视野要想使外国文学这门传统学科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发挥应有的精神价值和作用,那么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其美育和德育作用,而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手段就是将人文知识渗入到教学中去。因为人文知识蕴涵了丰富的学科知识,包罗万象,其中也囊括了许多美学观点,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挖掘作品的内在美,使学生对作品的文学性的赏鉴和批评更具理论深度,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美的能力,增加知识储备,达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古希腊文学时,可以让学生欣赏以古希腊神话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图片;在讲解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时,可以运用对比的教学方法,把现实主义之前的古典主义画家弗郎索瓦•布歇的组画《蓬帕杜夫人像》与现实主义画风倡导者库尔贝的《浴女》进行比较,通过对古典画作与现实主义画作艺术效果的强烈对比,提升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文学特点以及作品在那个时代的重大意义,充分掌握现实主义的艺术源流,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三)借用现代媒体技术,浓缩教学内容,提升课程质量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日新月益,外国文学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在课程讲授时恰当运用网络及其他现代教学辅助手段能够达到浓缩教学内容、提升课程质量的教学效果。课下借用网络指导学生进行作品文本的阅读,课上则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选取适量的图片、音乐和截取影视片断,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能够在课堂讲授中创建一种“情境”,外国文学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间隔无法让学生进入文学故事本身,但“情境”的创设,可以发挥发多媒体优势,把学生带入到作品文本中去,例如:在“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高老头居住的公寓环境描写”章节内容时,我们播放电影故事《高老头》中的片段。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将巴尔扎克对高老头所住公寓白描的文学语言以画面的形、声、言、行展现出来,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了对巴尔扎克艺术特点的了解。当然,我们在注意增强外国文学课程文学性的同时,也应注意课程质量的提升。毕竟文艺学美学批评方法论对文学作品的阐释和解说本身就是外国文学教学的一部分。但文艺方法的融入应当突破陈旧的社会学的批评模式,摆脱将文学史冠以各种“主义”。而应将新的文艺学美学批评方法论与外国文学教学融为一体。尝试将原型研究法、符号研究法、形式研究法、新批评研究法、结构研究法、现象学研究法、解释学研究法、接受美学研究法等多种理论方法运用到外国文学文本的阐释和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文学的多样性。例如:在讲授希腊文学史时可以在学生了解基本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明白那个时期出现的诸多文学原型(如“俄底浦斯情结”)是如何成为文学传统而被后人继承下来的,它们的发展演变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从这个源头走出来的神话等文学原型是怎样作为文学传统并影响整个欧美文学的发展,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马克思评价古希腊文化时所说“古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学的摇篮与武库”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三、结语

第2篇:外国文学范文

话语标记研究综述 黄大网

逻辑学和语用学 吴亚欣

试论法律英语的词法和句法特点 穆可娟

语际语用学研究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迪 王琼

对L2输入的再认识 姚鸿琨

翻译中的"内"与"外" 许崇信

再读《必须建立翻译学》有感--与谭载喜教授商榷 李田心

《三国演义》罗译本评析 张浩然

现代诗歌文体的变异 孙冬

"黑人文艺复兴"及小说《土生子》的社会启示 何文贤

模糊语言学:从定量到定性 杨光荣

评《文化语言学论纲--申小龙语言文化精论》 郭涛

外语研究四难与学者个人素质 钱冠连

论语言哲学中"人"(讲话者)的地位问题 姜胜

从两种不同的语言共性论看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 武姜生

仿拟映射出的人的主观思维问题说略 李鑫华

英语模糊语篇的特征 马可云,李建军

整合描写理论与动词分类范畴 彭玉海

伴随学习第二语言词汇的研究进展 谢影

语篇中逻辑联系语And的语料库研究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陈荣歆

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牛强

语篇翻译中的衔接意识--《老人与海》三译本对比心得 刘文捷,王苹

Syntagme:涵义及翻译 凌晨

论伊格尔顿文学批评理论的社会性与政治性 易兴霞

一部真正意义的学院文集--也读《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集》 姚小平

一部评价近十年来西方翻译理论的书 马会娟

试论大学英语写作模式的改良 周领顺

对《浮生六记》英译过程中连接手段处理的抽样调查 张戈

诗歌中的视角空间与文化想象 汪少华

《奥瑟罗》中的三股叙事张力 王彦兴

《裸者与死者》中的受虐性格分析 陈亮

悖逆与抗争--美国华裔女小说家作品之主题研究 关合凤

评《夜色温柔》的主题隐喻 陈静

语言标记性的诠释与扩展 王立非

语言的标记性及其对语言迁移的影响 胡国安

从俄汉语言的世界图景看语义场理论 柳新军

照应关系的篇章功能研究 杨朝军

低调陈述模糊修辞新探 鞠红

批评话语分析中的阅读理论 叶起昌

中国修辞学学科发展忧思 谭学纯

预示语列的会话修辞研究 陈新仁

言语行为新解--试析在虚拟现实中“用语言做事” 唐燕萍,苏友芬

论“通感词”的民族文化差异 李国南

提示词与视点 任力

中国学生对英语存现动词的习得 吴旭东,刘丽

语料库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的应用 曾用强

杜甫《漫兴》英译杂感 刘重德

“同义手段说”在汉诗英译中的应用--论词汇的创造性翻译 张滟

中国古诗英译中“不可译“的处理 陈爱钗

是“原作”还是“创作”?--泰特勒翻译原则再认识 张鲲

语相学与诗歌解读 李志岭

试论文学隐喻的理解过程及其审美经验 任庆梅

关于东西方文化差异等问题的一些思考--伍铁平《语言文化评论集》读后 潘绍典

论Chomsky语言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周晓岩

语义对生成语法规则的制约 吴炳章

汉语视觉动词的语义投射及语法化构拟 韩玉国

转喻的认知语用阐释 李勇忠

模糊语言的语用模糊与范畴的模糊性 操凤玲

法律语言中的语用模糊 庞建荣

从逻辑语义学对英语歧义句句法语义解读的局限谈认知语用的解释力 于秀金

颜色词的语义认知与原型 姚秋莉

网络交际中双话题平行推进的语用特征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意义 胡惮

记忆与词汇学习 陈会军

中国大学生的场独立/依存的认知风格对英语水平的影响 张雁凌

论语用学原理对翻译对等论的解释功能 周红民

试论什维策尔的翻译等值模式 席静,杨自俭

从《吉檀迦利》看东方英语文学在西方的接受 颜治强

隐喻的关联复合模式探析 李丛禾

隐喻与相似性及语义环绕 江忆文

试论隐喻与组合关系,聚合关系三者关系 李立永

索绪尔的言语活动论--一个被忽略的命题 鲍贵

汉日夫妻间称呼的对比研究 王维贞

试析幽默的认知性及社会人际意义 黄伟

理论语言学研究与外语教学--生成语法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何晓炜

整体-分析型认知风格对EFL阅读能力的影响及教学对策 王雪梅

英语习语的临时变体及其修辞意义 鞠玉梅

科学翻译的三大原则 黄忠廉,李亚舒

小说叙述时间的空间化--电影手法对当代小说的反哺 苏文菁

审美历史生态--从《秋颂》管窥济慈诗歌研究的范式转型 李小均

论美国自白诗的自传性 彭予

作为纯粹叙事艺术的短篇小说之情节扫描 汤定军

在学科的交汇点上--读《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 陈小慰

模因学具有学科的独立性与理论的科学性吗 刘宇红,Liu Yuhong

认知语法理论关照下的V-ing三构式 张高远,Zhang Gaoyuan

英语第三人称代词照应分析——兼与屈春芳同志商榷 潘冬

人向着死亡的存在与语言——委婉禁忌语的最根本心理机制初探 袁秀凤,Yuan Xiufeng

科技英语语言表达人性化趋势与人际意义 龚雪梅

一项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写作研究——大学英语写作中词语搭配的实证研究 陆军,Lu Jun

中日汉字习得对比 沈卫红

翻译教学中的预设思维训练——兼论译者主体主观能动性的思维动因 曾利沙,Zeng Lisha

辜鸿铭英译儒经的文化用心——兼评王国维"书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 王辉,Wang Hui

近现代美国传教士在华百年西学翻译 高黎平

回忆沉思、虚幻记实——杜拉斯影片《广岛之恋》的新小说特质 陈敏

美国"金字塔"里的女性悲剧——评伊迪丝·华顿的小说《纯真年代》 谢荣贵

人间无爱——毛姆和张爱玲对人性的认识 秦宏

兼容并包,求真创新——《当代语用学》评述 姚晓东

沟通心灵的握手——《社会科学文本翻译》项目及北京清华会议侧记 张铎

有关语言模糊性的多值逻辑问题 陈维振,吴世雄

试论英语中的相互动词 仇伟

语码转换之结构研究述评 王瑾,黄国文

借代的认知基础考察 张凤

"过去"与"未来"何者在前? 陈道明

OK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徐宏亮

词汇附带习得实证研究的质量评估 盖淑华

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及研究 田九胜

翻译层次说评述兼谈翻译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杨晓荣

中、希神话神统比较 朱玲

第3篇:外国文学范文

一、童年和韵律

儿童对韵律的敏感既反映了深藏在他们身体中的一种个人性和集体性的审美本能,又代表了一种与童年安全感有关的秩序感。

(一)韵律感是一种本能

对韵律的敏感是人的天性。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一切社会活动,无不体现着这一古老的韵律本能。就连行走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也体现了人类肌肉运动的某种韵律性。在音乐、舞蹈、建筑、绘画、文学等艺术样式中,人类与生俱来的韵律感更获得了充分的表现与传达。这种人心中天然的韵律感,与我们身边所有的生命现象、乃至我们周围一切环境所表现出的内在韵律感有着深刻地联系。四季轮转、昼夜更替、草木枯荣、候鸟迁移,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物似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某种节奏规律,我们人类正是置身于这样一个巨大而无形的节律场之中。在把握这些韵律的过程中,人类也将自身融入到了这一韵律体中,比如,随着日历和钟表的发明,我们人类也部分地成为了由年、月、日、时、分、秒的韵律来界定的一种文化生物。儿童的身体继承了这种积淀在人类集体无意识深处的韵律感,他们身边充满韵律的生活则进一步强化着他们身体内的这一韵律原型。我们看到,韵律感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儿童的成长,它也表现为个体童年期的一种本能感觉。婴儿还在胎儿时期就感受到母亲有节奏的心跳,而婴儿期出于本能的吮吸行为,也是一个富于节奏感的动作。实验发现,如果对哭闹的新生儿播放与母亲心跳频率相近的声音,会使他们渐渐安静下来。婴儿也享受像摇篮那样有节奏的摇晃运动。早期儿童发展的研究表明,婴儿更容易注意到周围环境中节奏分明的声音。此外,儿童的游戏活动也体现了这种显在的韵律感。童年时代的许多游戏本身就富于韵律性,像跳绳、踢毽、荡秋千、打水漂、坐翘翘板等,都是讲究节奏把握与配合的游戏。在儿童发展的早期,这种游戏的韵律性又表现得格外明显。童年期的韵律感中包含了原始和本能的审美成分,它有时外化为儿童的一种艺术本能。美国发展心理学家H•加登纳在《艺术与人的发展》一书中写道:“在制作领域,一个一岁的幼儿有时能获得规则的节奏或制作出非常原始的绘画,虽然那也许只是胡乱的练习而不能算作品,然而开始作画的笔触都是有节奏的;它使我们感到,与生俱来的熟练行为的运动成份从一开始便构成了原始的审美活动。”这一与韵律感有关的“原始的审美活动”,也是人的审美本性的一种表现。因此,儿童的韵律感既体现了儿童天然的一种心理和活动本能,也体现了他们固有的一种审美本能。

(二)韵律感与秩序感

童年期的韵律敏感又与儿童对秩序的敏感有关。韵律指向规律,规律则代表了一种可以预期和把握的秩序,这种秩序感可以带来令孩子们感到愉悦的舒适感和满足感。这一与韵律相关的秩序感,包含了一种对儿童来说至为重要的安全感。年幼的孩子对秩序有着格外的敏感,这是因为对他们来说,有序的节律意味着身边的世界正处在一种稳定、合适、安全的状态中。因此,小孩子往往会不厌其烦地重复某些活动,以此来建立和巩固一种广义上的节奏规律。二、三岁的孩子特别喜欢这一类游戏:一个孩子爬到一张桌子下面,桌子上盖着垂到地面的桌布。小伙伴们看着他爬进去之后就走出房间,然后再回来掀起桌布。当他们发现桌子底下的同伴时,就会高兴得大声叫嚷。这个游戏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他们依次说:“现在,我来藏。”然后爬到那张桌子底下。孩子们明明知道这是一个重复的行为,也知道该去哪里寻找躲藏起来的同伴,仍然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同样的游戏程序。显然,在这个游戏中,令他们感到兴奋和快乐的并不只是“躲”和“找”的过程本身,更是通过有规律地重复的“躲”和“找”来确认生活的秩序,获得安全的体验。在这里,重复意味着节奏规律性的叠加和强化,这是幼儿韵律需要的表现之一。当一种行为或活动得到有规律的重复,从而形成一种可以预期的节奏时,它就成为了一个能够带来安全感的对象。因此,“一个年仅三岁的儿童可以连续50次地不断重复同样的活动”。同时,为孩子安排一种富于规律性的生活方式,也更有利于他们发展起健康的情绪和健全的人格。从韵律中产生的秩序感,也加强了对事物的控制感,它同样是儿童格外需要的一种感觉。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个幼儿在听完一则故事之后,不断要求成人反复讲述这个故事,并且开始兴奋地参与其中一些动作或情节的预测。在这里,重复的讲述使原本陌生的故事越来越处在孩子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对于那些客观上最缺乏控制事物的力量、主观上又十分渴望获得这一控制力的年幼儿童来说,它的意义显然非比寻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适应生活中的随机变化的能力会越来越强,但这一适应力的发展不是跳跃性的。对于年幼的孩子,我们应该让他们在一种富于规律性的生活环境中,逐渐学会面对和适应那些不可控的变化。综上所述,儿童期是一个从身体到心理都富于韵律敏感的发育时期。这一既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本能、又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韵律感,在儿童文学的艺术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与发挥。

二、儿童文学的语言韵律

儿童文学,尤其是读者年龄段较低的幼儿文学,是一类十分重视语言韵律艺术的文学样式,这种重视与儿童的韵律敏感有着必然的关联。这一语言韵律艺术最为鲜明地体现在语音层面。

(一)韵文体儿童文学的语言韵律

在所有语言类作品中,富于韵律感的歌谣、故事等作品能够迅速赢得儿童读者的好感,并促进儿童对相应语言的学习和记忆。“押韵的文字对孩子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出生之前。在一项研究中,妇女在怀孕的最后3个月反复诵读苏斯博士的《戴高帽的猫》,结果婴儿出生52小时后,可以从其他未押韵的书中分辨出苏斯博士的韵文书。”[4]84有鉴于此,韵文类儿童文学作品在幼儿期的阅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这类作品既包括节律齐整的儿歌和短小简单的儿童诗,也包括采用韵文体的故事、童话等。儿童文学作品中最易辨识也最为常见的声韵特点无疑是押韵,而最典型地运用押韵手法的儿童文学体裁,则是儿歌。比如传统童谣《老鼠嫁女》就有着整齐的歌行和规律的押韵。“轿”、“闹”、“袄”、“帽”、“炮”、“猫”、“了”等开口韵韵脚,既造成了童谣鲜明的节律感,又渲染了“老鼠嫁女”的热闹氛围。儿歌是以语音上的韵律为第一审美要素的儿童文学作品,其韵律特征体现在语言的各个方面,除了句末的押韵外,还包括句中语词彼此配合构成的声韵效果,以及对偶、排比、回环、重复等句式上的声韵效果。传统童谣中的绕口令、连锁调、问答歌等,大多同时综合了上述多种韵律手法,其抑扬顿挫、节奏分明、琅琅上口的音韵特点,使得年幼的儿童在理解这些歌谣的意义之前,就能先记住它的语言。除儿歌外,另一类鲜明地体现了儿童文学语言声韵特点的体裁是儿童诗。相比于儿歌,儿童诗的声韵艺术更为自由,其韵律感也更为舒展。例如薛卫民的儿童诗《房顶上的小树》,采用隔句押韵的形式,它带来了全诗声韵上一种显在的齐整感。但与此同时,晚清以后西方文学翻译工作一直到民国时期才得到进一步推进,一系列著作才被广为翻译和出版,这一时期不仅开启了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同时也引发传统和现代,西方和本土文化两种形式的争议。一、西方文论向东方推进民国时期西方文学作品主要包括小说、戏剧和诗歌,为新文学创作和生产起到一定借鉴作用,而文学创作话语规则也为新文学创作缺乏的理论提供一定指导。在中国,继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后,西方文艺理论系统大趋势更加规范化。最初是经过日本传播和翻译,欧美文论和俄苏文论才在中国得到一定传播和阅读,民国建立十五年间,共有956部日文书被翻译成汉文,民国时期对于日本文艺理论作品引进,非常熟悉就是章锡琛对于日本《新文学概论》的翻译,本间久雄的《欧洲近代文艺思潮论》等。欧美文论理论的翻译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开始,1905年《新民丛报》第3年连载的蒋智由翻译的法国学者维朗的《维朗氏诗学论》,标志着中国开始系统翻译西方文艺理论。在1933年郁达夫在《青年界》第4期发表了《英文文艺批评举要》一文,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文艺理论书目,为了能够真正阅读和研究欧美文艺理论,国人开始学习英文。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翻译欧美文艺理论的还包括1929年翻译的瑞恰斯的《科学与诗》,民国时期翻译的欧美文艺理论有50部左右,欧美文艺理论著作的直接翻译让国人对于外国文学作品有深刻的认识,正是因为外国文艺理论基础作用,也使得中国文学研究不仅有了全新的理论基础,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本土的文学理论构建。

(二)、西方文论的翻译趋向本土化

西方文学和中国文学仅就具体文学作品来说,虽然彼此存在一定文化差异,但是本土读者还是能够阅读理解的,西方文学话语规则和理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也存在一个巨大文化鸿沟,翻译工作中存在一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通过一定的转译、改译和编译进行本土化解决。

1.翻译中语言障碍问题会导致文本交流问题,尽管民国时期很多日本理论著作不断完善,但是对于日本民族文学,还是需要对于欧美和苏俄文艺理论进行一定借鉴工作,当时影响最大的专著就是《新文学概论》和《苦闷的象征》。但是由于文化交流匮乏和语言障碍导致翻译工作受到一定限制,所以民国时期西方文艺理论翻译必然会出现很多转译。

2.在对于西方文学作品翻译中会出现节译和改译问题,因为东方和西方文化差异,导致翻译也必然会出现差异化,导致很多翻译家都选择进行节译和改译,会将很多文学典故和例子进行删除,这样就会采取“取诸本国文学以代之”的做法,最主要是做到“意思对”。原著中的典型例子会翻译承中文,也因为国人对于西方学术知之甚少,所以会根据本国材料进行翻译。

3.新文学杂志和相关的出版社都对于文学创作进行一定研究工作,翻译出版西方的文艺理论,纵观民国时期新文学流派作家,可以对于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进行一定联系,可以很好发挥自身优势,《社会的文学批判》《文学进化论》《文学之近代研究》和《小说月报》等不断连载欧美文学翻译作品。

4.中国现代出版业主要分为商业和人文两端,也就是中国现代文学不断在商业和人文,阅读和接受西方文论与翻译中成长,并不是新文学那样具有明显的利益制衡方式,新文学的小说和诗歌都是不断借鉴欧美文学理论思想发展,文学生产和写作本身就存在一定文学话语规则,理论上是形而上存在性,也很难吸引大众进行阅读,最终导致文学消费出现一定层次问题。

结论:

第4篇:外国文学范文

《简•爱》作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经典之作,一直深受世界各国读者尤其是青年女性的青睐。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简•爱》译介到我国,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我国,《简•爱》不但被多次复译,而且还登上了银幕与舞台。无论是哪一种艺术形式,都被奉为“经典”。然而,纵观《简•爱》译介到我国文化场域的漫长历程,由于受到不同历史时期历史、政治、文化语境的影响,其经典地位的确立并非一帆风顺。1927年,武光建把《简•爱》节译成中文,取名为《孤女飘零记》,但直到1935年12月,才与中国读者见面。第一部完整版的《简•爱》是1933年7月李霁野完成的,1936年9月生活书店印行,书名《简爱自传》。黄源深先生翻译《简•爱》是在1992年,当时中国刚刚走出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萧条,迎来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时期。黄源深先生重译《简•爱》,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对这部小说的喜爱,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深深地吸引了他;另一方面,在他看来,一部外国文学巨著好比一处储量丰富的矿藏,每个译本代表着对它的一次挖掘,只有多次诠释和传达,才能慢慢地接近对这一作品的确切认识和理解。而不同译者的审美观点、价值取向、翻译风格、语言特点因人而异,且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所以无论是同一年代还是不同年代,都需要通过对这一作品不断重译和复译来体现这种差别和变化。

二、意识形态与译者对文本的理解

意识形态操纵外国文学经典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表现在对文本的选择上,还影响并制约着译者对文本的理解。译者在解读原文本的跨文化交流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受所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支配,同时将个人的观念、观点、阶级立场、思维模式等因素渗入其中。尤其当源语与译入语文化背景差异很大、或者出现文化冲突时,译入语文化语境中主流社会意识形态会无形地制约译者对原作的理解与阐释,甚至会使译者歪曲原作信息、曲解原作人物形象。由此,《简•爱》这一外国文学经典在中国建构的过程,绝不单纯是文字的转换活动,就本质而言,它是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操纵译者,进而为本土政治、文化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正是因为如此,李霁野先生的《简•爱》译本出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社会背景下,简以敢于斗争、勇于追求自由与平等的新女性形象出现在国人面前,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历史潮流。总之,外国文学译作就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的不仅是原文本的文化与信息,更能反映译入语文化场域中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强有力的操纵。

三、意识形态重构外国文学经典的文化功能

既然翻译是一种“文化改写”,也是一种“文化操纵”,外国文学经典建构就是译入语文化场域中“主流意识形态”出于某种目的而解构并重建该文学作品文化功能的过程。具体而言,译入语文化场域既具有掩盖和消解外国文学经典原有文化功能的力量,又能为这些作品赋予(或者强行施加)新的文化功能与社会意义。尤其在诸如民族存亡、政治动荡、制度更迭等特殊时期,在意识形态的操纵下,译者特意选择那些能为某一阶级或团体服务、具有政治利用价值的文学作品,并对其进行本土化传译,就是希望这些作品能发挥其典范作用,从而“强化意识形态话语,巩固其在文化多元系统中的主导性地位”。李霁野翻译的《简•爱》译本中体现的革命精神,以及近乎归化成中国革命女性的“简”的形象正符合“五四”新文化运动社会环境的需要,但是客观地说,当时译入语场域中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强加给译者太多的内容,译作在很多方面已经脱离了原文本。

四、结语

第5篇:外国文学范文

    (一)学生学习方面

    作为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外国文学教学时间跨度大、范围广、文学思潮迭起、流派纷呈。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中存在如下几方面的困惑和困难:一是涉及的作家作品众多,容易混淆、张冠李戴,且作品篇幅太长没有时间通读;二是经典文本距离现实生活久远,学生更愿意接受与自己有相近经历的同龄人作品;三是外国文学继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之后在大学三年级开设,对外国文学的了解不足、先入为主的观念使得学生认为只有中国文学才是经典;四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存在“中国———外国”二元对立的认知结构和心理定势,从而对外国文学有排斥心理等。

    (二)教师讲授方面

    外国文学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传统的“黑板+粉笔+教辅具”单一教学手段与“三部曲”的教学步骤,即讲解作家作品时首先介绍作家生平,认为作家的阶级出生、经济地位决定其创作思想,进而决定作品创作;其次按照一定模式复述故事情节及主题,即“通过描写……反映了……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如“《高老头》成功地塑造了各种类型的资产者和贵族形象”、“安娜是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贵族妇女形象”等等。由此不难看出,这些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大都从意识形态出发,过于强调主人公的阶级性、政治性;最后是泛谈作品的艺术特色,内容无外乎“结构巧妙”、“形象生动典型”、“语言富于表现力”,而这些特点差不多是所有优秀作品共同的品质。外国文学本应向学生们展示一个丰富多彩且充满幻想的异国文学世界,但这样“一言堂、满堂灌”的程式化、公式化的讲授方式使课堂气氛沉闷、枯燥,更是对作品差异性与学生情感和生活体验的忽视,严重挫伤了学习热情。

    (三)教学资源方面

    新世纪,文学与影视、网络相互渗透,不分彼此。就外国文学资源来说,相关的各种资源,如电影、电视、讲座、精品课程或一些教师备课所需的素材等都已经在互联网上得到全面且生动的反映。外国文学资源的网络化意味着外国文学教学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教师对网络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是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关键。针对上述问题,外国文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学科建设的要求,更是高校培养综合性人才的要求。

    二、外国文学教学对策

    (一)凸显人文观念,培养人文精神

    外国文学教学目标中最突出的核心内涵就是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引导。外国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蕴含有丰富的人文精神。人文观念是西方文学的基本内核,贯穿于西方文学的始终,应始终把“人文观念”作为主要线索贯穿于外国文学教学中,拉近经典作品与当代大学生的距离;揭示出外国文学的经典作品流芳百世的艺术魅力在于对人性的深刻揭示,而不在于它广泛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塑造了几种类型的阶级形象;更重要的在于透过堂吉诃德、维特、浮士德、安娜等经典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共有的人格魅力,它们既表现为人与世界(自然、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极端复杂的关系,尤其突出了其中对立、冲突和悲剧性的一面,又是对自我实现、自我认同问题所进行的许多有价值的思考。《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凯瑟琳的性格分裂成两个对立的“我”———物欲的“我”和精神的“我”,她贪图物质享受,爱林顿的漂亮、有钱,精神上却与希刺克历夫一致;因而她嫁给林顿,以获得舒适、富裕的物质生活,同时希望和希刺克历夫保持友情,这种折中的办法注定要失败。可以想象,如果凯瑟琳选择希刺克历夫而不是林顿,同样不会幸福,她会因物质上的贫穷、匮乏而感到沮丧,从而放弃对精神的追求。这种分裂的人格使她的悲剧意义深刻且具有现代性,指向了现实人性的悖论,这两种不同的“我”反映出当下大学生面临爱情和婚姻时的两难选择。《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坚定信念:一个人不是生来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他以自我的力量、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追求人的价值等,促使学生对自身进行反思,从而努力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形成健全的人格等。

    (二)引入比较意识,注重中西对话

    外国文学因地域、文化、宗教、价值观念等有别于中国文学的独特性,思想观念、审美意识中存在很大的差异,造成了学生接受的距离。所以外国文学教学首先要面临客观存在的跨文化语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外国文学的教学实际上就是强调中西方文化间的沟通、交流与对话。外国文学课程的开放性和跨文化研究视野也要求我们打通东西方文学,引入中国文学作为参照系,开拓思考与想象的文学空间。讲解《红与黑》时,引入比较意识向学生介绍受其影响较大的路遥的作品《人生》。在人物设置上,于连与市长夫人、木尔小姐形成三角形结构,高加林与巧珍、黄亚萍形成三角形结构;主人公于连和高加林性格相似,高傲有才能,不甘于现状、急于出人头地等。但从整体比较,《红与黑》与《人生》重要的不同在于主人公的结局,于连的结局是悲剧,这不仅是因为于连肉体的毁灭,更重要的是其中所反映出的个人与社会的对立、社会对个性的扼杀;高加林却可以在被生活判了刑之后更好的生活下去,他回到了养育他的土地的怀抱,作者又加了一个“光明的尾巴”———高加林可能再度教书。如果说,我们在于连走上断头台时感到一种英雄般的气慨,那么在高加林回到高家村后却感到他是那么的渺小、无力。高加林外出拼搏一番却简单地否定了自身,带着深深的忏悔又回到了高家村,表示出他对曾极力要冲出去的生存环境的完全认同。[1]通过这一比较可以看出于连是西方个人奋斗的典型,高加林则是中国文学向传统价值回归的典型。个性始终是西方文化关注的一个重点,文学经典作品更多关注人格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而中国文化中个人或人格常常淹没在社会中。

    (三)多角度解读作品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有必要给学生介绍最基本的文学史知识,但引导学生深入地认识外国文学现象,培养科研能力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把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批评方法,如形式研究法、新批评研究法、结构研究法等较为通俗地运用于文学作品的解析中,启发学生面对一部作品时,可以从哪些方面、角度去介入,从而深层次、多向度的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方法论意识和科研意识,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开辟学术视野,使课堂充满浓厚的学术氛围。讲授《简?爱》时,结合学生的阅读经验从多个角度扩展解读作品。从形式主义的角度阐释《简?爱》与西方文学的“灰姑娘”故事模式,作品中美丽、善良、聪明的“灰姑娘”简?爱自幼失去母亲,受尽舅妈和和表哥的虐待和歧视,但最终以她的智慧、善良、美丽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从文体角度讲授《简?爱》与西方哥特式小说的传统,作品中充满着哥特式的恐怖、悬念,如简被舅妈关在红房子里时看到了鬼魂的白光;运用哥特小说中的巧合因素制造离奇的情节,如简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濒临绝望之时,敲开的正巧是她素昧平生的表兄妹家的门。以心理分析批评方法阐释作者与《简?爱》的关系,《简?爱》是一部凝缩着作者生活,反映着作者理想的小说。从新批评的“细读原则”解读《简?爱》,统计火、土、水、气在作品中出现的次数;认为它们渲染了种种情绪和氛围,牵引着主人公的命运,如《简?爱》中85次提到炉火、47次具体描写火、4处写地狱之火、疯女人伯莎?梅森两次放火。从女性主义角度指出吉尔伯特与格巴所着《阁楼上的疯女人:妇女作家与十九世纪的文学想象》借用了《简?爱》中的伯莎这个疯女人形象,论证了19世纪的女性是如何被父权想象成为疯子的等。

    (四)巧用网络资源,提升课堂品味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图像时代,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相关的网络影视媒介资源进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面对网络,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如何在形式上、内容上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接受性学习为网络条件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关键是有选择、有侧重点地综合利用资源,将文字教材、视听教材、CAI课件,以及相关网站、论坛等教学资源进行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并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这些教学资源,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有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中有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多媒体技术通过视、听、操作等多种感官体验获取信息。外国文学教学不仅信息量大、理论色彩浓厚,还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因此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这就为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创造了条件。一方面在讲授某个重要作家后可以先进行名着名篇的影视观摩,如《荷马史诗》改编的电影《特洛伊》、《飘》改编的《乱世佳人》等;然后教师进行现场点评,既能够促使学生重新阅读原着,又能够理解作品的内涵与意蕴。另一方面可以在课件中根据教学需要剪辑相关的视频片段、图片等,增强课件的直观性、生动性。讲解梅里美的代表作《嘉尔曼》时,剪辑比才的歌剧《卡门》,用音乐把我们带到了西班牙斗牛场喧闹狂热的气氛之中,学生很容易就进入了对作品的理解中。改编电影《包法利夫人》忠实于原着,特别注意用细节表现爱玛的激情和她对浪漫爱情的渴望,如修道院弹钢琴的镜头表现出爱玛被宗教压抑的感情,发泄她的不满;结婚路上采摘路边野花的镜头表现了她对婚姻的兴奋,缺乏对婚姻生活的思想准备;夜半三更要丈夫和她在月下幽会,朗诵《圣经?雅歌》的爱情诗,遭到丈夫的一声断喝:“我只是一个小镇医生”等。观看这些视频片段,使得浪漫与现实、激情与平静的对立冲突凸现出来,不无讽刺。这样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直观深刻,既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相关的审美感受,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第6篇:外国文学范文

摘 要:外国文学之于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社会而言,意义不可谓不大,郭沫若先生在《再谈中苏文化交流》中说到:“无论哪个民族的文化,在变革时每有外来的潮流参加进来。外国的文化成为触媒,成为刺激,对于本国文化引起质变。”在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次社会变革中,外国文学作为一种文化参照以及改革的动力,对于我国文学和社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文学期刊;外国文学;传播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多数读者和作家并没有机会接触到外国文学原著或是不谙外语,外国文学多是以“翻译文学”的形式存在的,对我国社会及文学发生影响的也主要是翻译文学。翻译文学在我国的传播主要有两种渠道,一种是通过出版发行的单行本,一种是通过期刊报纸。所谓期刊,是指“某个具体编辑出版单位,遵循一定的办刊宗旨,根据特定的编辑方针,进行组稿、编辑、印刷出版的传播、交流文化科学知识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作为近代社会出现的一种传播媒介,期刊以其“定期出版的连续性,反映现实生活的及时性、深刻性、读者对象的广泛性”等优势成为我国近代社会以来文学作品的重要载体。根据郭延礼先生在《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一书中的统计,我国“近代有文学期刊132种(1873-1918),1905年之前只有10种,122种出现在1905年之后,在这122种文学期刊中,不少期刊都登载翻译文学作品”。像我国近代社会最著名的四种刊物《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都将刊载翻译外国文学作为刊物一个主要内容,“大多译著各半”。正是借助于这些文学期刊,柯南·道尔、哈葛德、凡尔纳、大仲马、显克微支、普希金、雨果、拜伦、莎士比亚等一批外国作家首先进入了我国读者的视野。进入“五四”以后,这种情况有增无减,文学期刊大量涌现,成为各文学社团发表作品,宣传其文学思想和艺术主张的重要阵地。其中《新青年》、《小说月报》、《创造季刊》等期刊更通过开设专号等形式集中介绍某位作家或某国作品,影响比较大的像《小说月报》刊载的《俄国文学研究》、《法国文学研究专号》、《泰戈尔号》、《拜伦号》、《安徒生号》、《易卜生号》等。文学期刊的大量出现为“五四”时期外国文学大规模地进入我国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到了1934年,国内出现了专门刊登翻译文学作品的《译文》月刊,它在“传播外国先进文学思想、促进中国革命文学运动的发展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建国之后,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工作也逐渐步入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轨道中。建国后国内第一本专门翻译介绍世界各国文学作品的外国文学类期刊《世界文学》于1953年创刊,除期间停刊外,《世界文学》迄今为止已经出版了三百多期,译介了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它的外国文学传播历程“在相当程度上是外国文学在新中国传播接受史的缩影,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文坛的历史变迁”。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我国对外国文学的介绍、翻译、研究工作无论从广度与深度还是从数量与质量来说都有了长足的提升。根据统计,从1980年至1986年,国内“新翻译了81个国家的1640多位作家的3300多种作品,至1989年已达近7000余种作品。”新时期以来专门的外国文学期刊也有十几种之多,比较重要的有《外国文艺》、《外国文学研究》、《译林》、《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苏联文学》、《外国文学评论》、《当代外国文学动态》等,从以刊载翻译文学作品为主的到以评论研究为主或以追踪报道外国文学最新发展情况的都有,可谓各具特色,各放异彩。而据叶水夫的统计,“到1980年初为止,除了外国文学的专业刊物外,发表外国文学作品和评论的其他文艺刊物和非文艺刊物,有八十余种之多(有的还出版‘外国文学专号’)”。在结束后的十年内,这些文学期刊“起到了填补外国文学译介空白的作用,将那些拒绝在中国文学大门之外几十年的重要作家请进门,介绍给中国读者”,“有力地促动了外国现当代文学在中国的传播”。

期刊之所以成为我国翻译文学的重要载体并在我国外国文学译介史上发挥重要作用,这是与期刊传播的优势分不开的:首先,有相当数量的作家作品首先是通过期刊与读者见面的,期刊在传播信息的及时性方面是图书所不及的;其次,有些作品只在期刊上刊载过而无单行本出版,期刊在保存作家作品尤其是中短篇作品方面有着文献学的价值;第三,期刊提供了编者、译者、读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使读者意见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从而保证了信息更好更快地传播。此外,内容丰富、传播范围广、售价低廉等特点也是期刊传播的优势所在。

鉴于期刊在我国外国文学译介史上的重要作用,期刊的翻译文学研究或者期刊的外国文学译介情况的研究也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就著作而言,对期刊翻译活动的探讨已经出现在一些翻译文学史的著作中。像陈玉刚主编的《中国翻译文学史稿》就设有专节讨论“《新青年》翻译文学的特点及其历史传统”、“《小说月报》发表的‘被损害民族的文学’专刊”、“《译文》的创办及其对发展翻译文学的作用”等,在谢天振、查明建主编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孟昭毅、李载道主编的《中国翻译文学史》中也出现了“早期的翻译机构和翻译刊物”、“《译文》和《世界文库》等章节。在当代专门的外国文学期刊的探讨方面,《中国翻译文学史》在第二十九章“新时期译坛的繁荣”第三节简要提及了《世界文学》和《译林》在文学翻译上的贡献,比较详细的数查明建、谢天振所著的《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下卷),在“八九十年代外国文学翻译概述”那一章专辟一节“译介与翻译出版外国文学的主要刊物和出版社”,重点评介了《外国文艺》、《世界文学》、《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四种刊物译介外国文学的特色。在论文方面,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陆续出现了像《论的翻译文学》、《对外国文学的译介》、《论左联期刊的翻译作品》、《论杂志译介活动的特点》等论文,还有一些硕博研究生以此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如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高志强2007年的博士论文《(1921-1931)翻译文学初探》,北京师范大学付瑶的硕士论文《〈世界文学〉》(《译文》)与新中国的外国文学传播:1953-2007》,四川师范大学章琼的硕士论文《1904-1927:翻译文学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刘静的硕士论文《(1921-1931)英美文学译介研究》,可以说,国内对于文学期刊和我国的外国文学译介及传播的研究已经有了较为可喜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宋应离.中国期刊发展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2] 徐柏容.期刊编辑学概论[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1.

[3] 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

第7篇:外国文学范文

如何组织安排教学,采用何种方式教学,常常引发教育工作者的广泛探讨,而教师的“授课风格”则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当然,教师的性格、语言表达习惯都存在个体差异,每个人的授课方式迥然有异,有舒缓,有激情,但不论哪种方式,充沛感情的融入与否都会被学生敏锐捕捉,一旦激发则能很好地带动学生,使其在充满美感的语言律动中得到享受,否则,再精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都可能因此受到影响。当然,教师不能徒有形式美,必须具备深厚的知识修养和前瞻意识,如若二者兼具,相信会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模式过于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习惯于机械地被动接受,以考试合格为最终目标,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死板、压抑。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可将学生分成若干课题小组,提前布置思考题。如在讲授莎士比亚经典悲剧《李尔王》时,可预设开放性命题,让学生思考作品内涵,在课程中预留一定时间,由课题组派代表结合本次课程内容和课下研究成果进行课堂展示,教师在展示过程中围绕学生讨论加以引导,介绍用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女权主义等多种文学批评方法解读《李尔王》的研究成果,拓宽学生视野,引发学生讨论,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素材、做好铺垫。另外,在进行作品阐释时要尽量找到与现实的接合点,如在讲授“浮士德难题”时,学生对于这样一部久远的诗剧会产生心理上的距离,但若与学生分享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的“自然欲求”与“道德律令”之间的矛盾,则会瞬间拉近其与这部诗剧的距离,产生共鸣。

传统纸媒时代的教学受到网络多媒体等新兴资源的冲击,课堂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黑板、粉笔、教科书”的三点一线,多媒体教学的广泛运用,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突破了传统单调的讲解模式,使教学活动变得立体生动,基于此,教材与网络、影视资源的整合变得迫在眉睫。现如今,图像和影像所造成的视觉冲击更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期待,它在对传统纸质文学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又可能掀起读者重读文本的热潮,这种趋势已不可阻挡,那么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就要合理地加以利用。由于多种原因,学生更倾向于采用这种方式走近作品,其优势不言自明,但另一方面,影视作品属于对原文本的再创作,必将融入导演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为达到最终效果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剥离原作内核,甚至在某一点上与原作精神背道而驰,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作品时予以纠正和引导,还原其真实性。既可以让学生观看整部影片,也可以在课件中截取经典片段,如对《哈姆雷特》中的大段独白进行针对性的阐释。另外,为给学生带来全方位多角度的审美感受,还可以加入由作品改编的歌剧或音乐剧,如比才的《卡门》和2013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音乐剧电影《悲催世界》。当然,多媒体等影视资源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不能代替作品本身,真正的华彩部分,还要回归于对文本的深层解读,这才是文学的要旨。

二、评价机制的改革

评价机制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外国文学教学的实施效果,传统教学通常采用标准化试卷的评价方式,这种方式在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有一定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它遏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个性的发挥,学生按照所谓的标准答案照本宣科,应付考试。外国文学教学只有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才能逐渐扭转这一局面,缩小期末闭卷考试所占比重,减少考试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使其带着兴趣轻松融入到学习中,通过教师布置作业,由学生组成的课题小组课下查找相关资料,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的同时,锻炼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利用课堂互动对思考后的问题进行阐释,将阐释后的内容整理成文字并做出相应课件,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课件制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未来从事教师职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当然,对于具体的考核方式可以灵活掌握,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外国文学话剧的创作,尝试对名著名篇进行改编,亲身体验角色,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将上述多元化评价体系纳入学生最终考核,将会使外国文学课散发新的活力。

三、人文精神的培养

大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当代社会,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则会影响其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判断,甚至变得悲观、消沉,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未来普遍感到迷茫,虽然他们也试图为就业做着种种准备,但现实的阻力让一部分学生选择放弃和逃避,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产生“学习无用”的消极思想,缺乏主动性,更何谈接近文本。“教育首先应该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识、文化或政治、法律的传授和灌输。”

第8篇:外国文学范文

关键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整合;教学改革

1917年周作人以北京大学文科教授的身份首先开设欧 洲文学史,1918 年第一本《欧洲文学史》教材问世。1930 年朱自清主持清华大学国文系后,明确提出从“比较”高 度认识“西洋文学”。1938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对大学课程 进行调整,中文系课程设置沿用清华思路。1946年,按照 闻一多的设想:把中国语言文学系和外国语言文学系分解 重组文学系和语言系,后因争议较大未能实施。1952年新 中国高校学科大调整后,“外国文学史”作为规范的学科 名称替代“欧洲文学史”、“西洋文学”。1997年国务院社 科规划办公室为适应新世纪的发展需要,本着减少旧学 科、发展新学科的宗旨,将高校讲坛上存在了80年的外 国文学与20 世纪80年展起来的比较文学实施学科合 并,合并为“文学”学科之下新的二级学科——“比较文 学与世界文学”,原有学科只能以专业性质(专业方向) 存在.

一、学科整合背景及内部关系明确 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本是该学科两个重要的概念.

1827年歌德从“各民族文学间的相互容忍”和“作品具有 普遍的全人类意义”两方面提出“世界文学”(德语复合 词weltliteraur)的构想:“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 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 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①研究者据此认为文学是不断进化 的有机体,从民族文学到世界文学,体现了人类文学的伟 大进步,论者确信,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日益临近,相互影 响日益深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文学正在形成.

韦勒克·沃伦认为世界文学除歌德赋予的涵义外,还指全 球各民族文学的总和,或指那些享有世界声誉的优秀作 品,他较早认识到世界文学对于比较文学的重要性,他这 样界定比较文学:从一种国际的角度研究所有的文学。从 中我们看到两种涵义的世界文学:一个着眼于文学发展前 景的理论构想;一个立足于划定比较文学的对象和角度.

而在国内“世界文学”却没有在学科的理论构建中真正发 挥作用,起支配性作用的是“文学关系”说。比如陈?? 刘象愚著《比较文学概论》给比较文学下了一个相当完整 的定义: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 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 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意 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把比较文学界定为对各种“文学关 系”的研究,这是中国学派较为一致的观点,而“文学关 系”是一个差异性概念,在文学关系的研究中,国别、民 族、文化差异等外部因素是其关注的中心,对它的强调消 解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系统性和内在的 同质关系.

由于新学科的诞生,进入核心课的外国文学在大学中 文系的地位获得极大改善。“外国文学”在“中国语言文 学系”是否具有合法性的问题得以根本解决。但学科合并 后,学科内部与比较文学的矛盾却凸现出来。从新学科的 命名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不能够彼此替代,而应该保留各自本原特性,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整合,以达至文学研 究的新境界,但实际情形却不全然如此。硕士研究生招生 方向一贯是学科发展的晴雨表,通过互联网,仅就2002 年全国有硕士招生资格的50所大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 现,各大学的招生方向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如北京大 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原先没有世界文学 专业,在新学科的招生方向中,也没有世界文学方向,而 全是中外文学关系的方向。第二类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 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原先有世界文学专业,在学 科合并后,世界文学方向的重要性降低,把重要精力转向 中外文学关系的方向。第三类如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 等,在二级学科下,没有设具体方向。这些学校以前有世 界文学专业,学科合并后在发展方向上尚不明朗,现有师 资以世界文学为主。第四类以上海师大、苏州大学、武汉 大学为代表,他们在招生方向上,有中外文学关系方向, 也有世界文学方向,二者并重。新学科在研究方向的设置 上,应该是比较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关系、世界文学并 重,上海师大一类大学的做法较接近这种理想状态。② 在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就是外国文学。它包括外国 单一作家、作品本身的研究,包括国别文学的研究,包括 区域文学(如欧美文学、东方文学、拉美文学等)及总体 外国文学的研究,同时,它也包括含有中国的世界范围内 全部的文学的研究。从19 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一百多年 间,外国文学研究在中国取得了空前的实绩,而中外文学 关系的研究只是近20年才形成规模的,在新的学科中, 需要有中外文学关系的维度,也需要有纯粹外国文学的维 度。从学科的整体发展来看,世界文学无疑是比较文学基 础,而比较文学则是世界文学的研究方法,二者之间的确 存在着知识平台与方法论的互补性。世界文学在新学科中 不仅要维持它的存在,更要推动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需 要在更高的层面上认识世界文学的意义。不论世界文学作 为对象还是角度,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就像聂珍钊在 2002外国文学年会所说:外国文学史本身就有比较文学的 特点和内涵,外国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在本质上 是一致的.

二、课程设置及知识体系的完善 按教育部的部署,从1999年起,师范院校逐步以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取代原来的“世界文学”或“外 国文学”。因此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其中有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本专业 课程设置、专业方向、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等都要进行全面 改革。但迄今为止,很多条件不具备的大学和师范院校都 还没有开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我们还是按原 有的外国文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运作。课程怎样设计, 如何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如何调整,教学方法如何改 善,这正是我们需要探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有关课程教学的要求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 学教学内容的需要,我们按照现有师资和在中国文学教学 的基础上,认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课程设置可分这样 几个科目实施教学: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外国文学史 (欧洲部分至一战前);东方文学经典选读;20世纪诺贝 尔文学选讲。并在这些课程中贯穿中外文学关系比较研究 的具体内容.

1 、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34学时左右) 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比 较文学的各个层面及研究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平行研 究、科际整合研究等方法;使学生认识比较文学的本质以 及研究比较文学的途径和方法,侧重理论的说明,学习和 研究比较文学的方法。第二部分讨论比较文学的各种范畴 以及不同的流派和文学运动与思潮,兼及个案示例,通过 案例的分析可使学生知道怎样以比较的思维阅读世界名 著,从事鉴赏和研究.

2 、外国文学史(欧洲部分102学时左右) 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旨在通过选读外国文学名著 的重要作品,使学生对世界文学有系统认识,帮助学生理 解中西方文学的异同。学生通过从不同角度审视中国文学 在现代世界文坛的位置,在对世界文学有认识之余,也可 以对比较文学及其研究的趋向作出更全面的沉思。本科目 将会通过选读外国文学名著(诗歌、小说、戏剧等)使学 生掌握西方文化观念下的重要文学现象、主要作家、作品 和评鉴能力。授课时可以刻意引介所选文本背后的文艺思 潮、文学运动来培养学生的比较性思维观念.

3 、东方文学经典选读(34学时左右) 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旨在重点学习东方文学的经 典作品,作为外国文学史课程知识体系的必要补充,使学 生了解世界文学发展历程中东西方文学的差异化及相互影 响。接受中国以外的其他东方文化背景中的作品信息,形 成更为广阔的比较文化视野。本科将会通过选读国外东方 文学名著诗歌、小说、戏剧等使学生掌握东方文化观念下 的重要文学现象、主要作家、作品,提高评鉴能力,进一 步强化学生的比较性思维观念.

4 、20 世纪诺贝尔文学选讲(34学时左右) 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旨在重点学习20世纪诺贝 尔文学获奖作家的代表作品,作为外国文学史课程知识体 系的必要延伸,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学的最新发展及现代主 义、后现代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间的继承和反动。接受更 接近于我们的生存时代的文学作品精神信息,并对我们现 代意识培育和生存观念更新产生直接影响。本科将会通过 选读20世纪产生了广泛而深刻影响的诺贝尔文学名著, 使学生掌握作为20世纪重要文学现象的现代主义、后现 代主义文学观念,并理解主要作家、作品,对学生创新意 识的培养予以启迪.

三、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具体方法 面对学科合并后的挑战,面对校园的人文精神冷落, 面对大学生群体中名著阅读量极小的现实,面对教学内容 作品多、地域广、时间跨度长的特点,如何在21世纪的新时代条件下搞好外国文学教学,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昔日拿着纸页发黄的讲稿“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习惯了 的“文学背景——作家简介——作品分析”的讲授模式, 必须代之以充满锐意创新精神的全新外国文学教学模式.

因此,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迫在眉睫.

1、教学改革新探索及思路 (1)强化人文精神,重视非智力因素。当代教育首 先表现为综合素质培养,而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单纯的 知识,而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这是衡量大 学生道德品质、人格完善和文化学识等方面成长的基本标 准。正如启蒙思想家洛克所说:一个只要科学不要人文精 神的人,是只有知识没有智慧的人。人文精神是大学教学 永恒的主题,外国文学积淀着西方人文精神的深厚内涵, “自立自强自尊”和崇尚个性自由的人文关怀与当代大学 生息息相通。从古希腊以人为本的理念到文艺复兴的人文 主义,从卢梭对人性的张扬到雨果、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 及其20世纪文学对人性回归的呼吁给我们提供了人格修 炼的丰富营养。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 质应该成为外国文学教学的基本价值理念.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注意培养个体意识的健康发展.

对于生长在重群体而轻个体的中国文化之中的中国青年学 生的健全人格培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教学中,要 使青年学生通过文化比较认清:西方文化重个体而轻群体 的传统的优点和弊端,懂得如何从体现个体自由精神的西 方文学中获得可贵的借鉴,同时也认识到西方个体自由传 统的实质及其消极因素,以及经过现代诠释后的中国重群 体的传统所具有的积极价值.

(2)优化教学内容,实施“精品”教学。外国文学 内容十分广阔、流派纷呈、名家灿若星河、佳作汗牛充 栋。教学内容选择要根据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标准和学生 的实际:一是理清线索,帮助学生获得整体的文学发展观 念,这是教学的基础;二是大胆舍弃,压缩重点作品数 量,提升作品分析的广度和深度,在大家中选更具类型代 表和艺术价值作家且只选一部作品(具有深度和文化含 量)探讨分析。三是注意学术动态、开拓发现视界,讲授 自己的科研发现和研究方法。因此,注重创新思维和方法 论启迪就成为外国文学教学的制高点。四是对研究对象资 源几近枯竭、研究资料沉积太多的作家作品可引导学生在 课外学习整理,以减轻教学负载量.

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同时,切实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 难点。就整个外国文学的发展而言,古代是原点,近代是 重点,现当代是难点。讲授的重点部分再分出次重点。如 希腊神话、人文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 学,其中神话原型、莎士比业、塞万提斯、拜伦、托马 斯·哈代、雨果、巴尔扎克、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等, 应是重点讲授和学生重点学习、掌握的作家,而像《圣 经》、《罗密欧与朱丽叶》、《傲慢与偏见》、《简·爱》、《罪 与罚》等这些阅读性较强的作品可视为次重点。而20世 纪文学,重点是现代主义文学,现实主义作品为次重点.

现代主义文学离我们的时代生活距离远,人们对各种艺术 鉴赏还未能拉开时空距离,很多问题少有结论,这是我们 教学的难点。教师把重点、难点讲深讲透,学生深刻领 会,能举一反三。略讲部分,教师精心设计“作业与讨 论”,督促学生自己来完成.

(3)增加批评方法在外国文学教学中份量。首先, 用文艺理论准确地为作家作品定性定位,作为学生阅读作 品前必要的知识准备,也是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作家的 创作已有了某种标签或是受到某种文学思潮的影响,决定 了他的艺术思维和表现视角,只有理解了这些内容作品分 析才能落到实处。其次,针对不同的作品选用适当的评鉴 方法。譬如用马斯洛人格理论分析《哈姆莱特》,用基督 教教义理论分析《巴黎圣母院》,用女性主义理论解构 《简·爱》等,尤其是现代主义作品已很难再适应社会历 史批评,而必须选用适合于它们的新批评方法。选有代表 性的作品作为个案,用适当的文艺批评方法指导作品分 析,不仅教给学生方法,也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 教学的量和质。再次,增进与外界的交流,增强观念的包 容性,兼收并蓄容得下多种不同的声音。随着中外文化的 交流的深入,东西方观念撞击和相互解构,我们走进一个 思想与方法多元的世纪,我们不能再以国人特有的思维方 式用中国文艺理论理解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现象和问题,应 该用外国文艺理论解读外国文学作品,更能准确地理解外 国文学中难以理解的内涵。引导学生向文艺理论之门迈 进,培养他们对文学和文艺理论的兴趣,提高理论素养, 这也是大学高年级外国文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4)打破学科界限,丰富文化含量。比较文学与世 界文学的学科整合为外国文学教学打开了新的视界,教学 中应该打破学科界限,注意文学与历史、哲学、心理学、 宗教、艺术、自然科学等的联系,丰富外国文学课的文化 含量。特别注意把各民族的文化与文学融为一体,使学生 在学习外国文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文化素养,达到拓宽知 识领域、强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注意寻找契合 点,挖掘品德培育和人格提升的内容,如通过《被缚的普 罗米修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加强人生理想教育; 通过《罗兰之歌》、《羊脂球》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通过 《高老头》、《美国悲剧》等强化社会批判意识;通过《荒 原》、《等待戈多》等理解现代人的信仰危机;通过文学作 品中的爱情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等等.

2、教学改革的手段与方法 (1)网络资源运用。置身于网络时代,现代化教育 技术在城市中学开始全面普及,近年来高校的教学评估和 教学成果评审对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教学格外看重,迫使已 经走在了中学后面的高校加大投资完善设施,为学生提供 更多的机会更好的条件。外国文学教学面对图书资源严重 不足和缺失,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辅助学习和研究不失为 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一是到三年级学生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二是数字信息资料全面,使用方便;三是能 节省时间;四是作为教学内容的大作家及经典作品网络资 源非常丰富。面对一部作品选择好话题和角度,学生尽可 以各显神通,从不同渠道搜集到大量材料,再经自己整理 消化在精心组织的讨论中见仁见智的阐述。 所有这些窗口为外国文学教学提供了便利,只要运用得当 使用熟练必然是“别有洞天”.

(2)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人脑”+“电脑”的多媒 体课堂教学实现了图文声像兼具的理想模式,为课堂教学 营造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主体 意识在生动活泼的、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得到全面激发,在 一种新颖的、多维的思维空间展示进程中,教师和学生都 成了积极的参与者,真正使从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创造 型教学转变。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储存器,而成为学习的主 人。现代教学采用多媒体的辅助手段,如重要场景、精彩 片断的音频、视频材料的运用,有渲染气氛、烘托作品人 物和主题的作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再像播放 一些诗词音乐、配乐诗朗诵会使学生对罗伯特·彭斯和普 希金感受得更真切更深刻;cai课件教学使教学内容密集 的知识点予以很好的空间压缩,图表处理与文本的超级链 接,更加方便实用而且功能强大;利用多功能教室的现代 化摄像监控系统,尝试学生在教师退场的教学情境中,通 过精心准备,实施自主组织教学或讨论,然后师生共同评 点分析,实现真正的教学互动.

当然,手段不是目的,从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出 发,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灵活地运用多种现代 教学媒体的辅助,不能搞成电脑“满堂灌”淡漠了教师激 情,眼花缭乱之中使学生应接不暇,失去课堂教学师生间 必需的情感陶冶.

(3)英语诗歌“双语教学”试验。外国文学的教学 内容本来应该涉及“原语文学”,像外语类的国别文学就 是针对某语言专业的原语文学作品,由于新升本科院校缺 少相应的师资,也就没有这类课程设置。中文专业的“外 国文学”严格意义上也包括了“原语文学”,像解放前的 北京大学国文系外国文学课程全由外文系教师担任,但问 题是苦于语种太多,授课者无师能通,后来多用本系教师 上课,自然“外国文学”也就变成了“译语文学”.

现今提倡“双语教学”(非民族地区的汉语化提升), 这是高校课程建设英语化与世界接轨,而对于英语国际化 时代的“外国文学”来说,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我们 在通过研究生教育积极培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双语 教师的同时,可与外文系文学研究者合作进行英语诗歌的 双语教学试验。像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英国浪漫主义诗 歌以及现代英语小说(节选)赏析等。笔者近年在专科班 做过一点尝试,将莎士比亚、彭斯、拜伦、雪莱的原诗拿 来师生共同学习,大部分学生的接受理解都没有问题,少 部分学生甚至能熟练背诵。当然,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 双语教学,仍受母语思维的局限,无法根据需要在双语之 间自由切换。基于双语教师奇缺,培养难度大时间长,又 很难聘请到合适的外籍教师,目前的选择只能是降低标 准,走具有中文特色的双语教学之路.

(4)“精彩片断”模拟表演和英语诗歌朗诵。中文系 有着丰富的“课本剧”表演经验,对此历届学生都表现出 浓厚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根据外国文学教学实际 的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本剧”名著改编和“精彩片 断”的模拟表演,甚至采用洋泾浜杂语对白,开展系际交 流,与外文系学生联手活动并请外文系老师指导,像2002 年《罗密欧与朱丽叶》片断表演就有过非常好的效果,其 他名剧名片通过影片观摩,细心演练都可能有意外收获.

随着学校向本科全面过渡和学生英语水平的逐年提高,举 行英语诗歌朗诵比赛条件已经成熟,而且非常有必要。这 样的课外活动学生有兴趣参与、教师有必要参与,不仅拓 展了教学空间,也提高了师范技能,还能为大学生素质教 育活动科目提供优秀范例.

注释:

①转引《朱光潜全集·歌德谈话录》(第17卷),合肥:安徽教育 出版社,1989: 364.

②刘洪涛.世界文学:学科整合于历史承担[j].外国文学研究, 2003 ,(2). from foreign literature to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world literature

第9篇:外国文学范文

一、欧美现代文学中的流派分析 19世纪中后期,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大生产的出现,经济进步带来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在此时期,欧美文学开始进入现代文学阶段。文学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得益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又记录着人类社会前行的脚步。艺术的发展进步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纵观世界文学艺术的发展历史,先进的文学艺术往往与较为高级的经济基础相联系。并且,文学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折射,它受到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意识形态的差别影响非常严重。对于欧美现代文学的研究,我们不仅要看到19世纪中后期欧美社会的经济发展情况,还要密切联系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欧美现代文学,不仅作品数量多,而且流派清新,比较典型的就有以下几个文学流派。 (一)象征主义 欧美现代文学的主要特征就是人文主义的盛行,突出人的主体作用和人的主体价值。象征主义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它最为核心的一个观点就是认为世界是人的心灵的象征。说到欧美象征主义文学,我们就必须提到一个人物———马拉美。[1] 马拉美是象征主义运动的著名理论家,他认为创造的象征是以两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一种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经过层层铺垫来暗示出对象。另一种是选定某一个对象,然后通过猜测来展现某一种欲求表达的心理状态。象征主义的出现,是当时整个欧美社会动荡与觉醒的产物,19世纪的欧美世界社会格局正在经历着一次全新的调整,长期以来信奉的宗教思想开始受到质疑。当时的知识分子在这种环境下开始陷入了一种悲观与挣扎的氛围中,他们的作品开始质疑社会存在的一切,认为只有内心的感受和心灵的呼唤是可以被信赖的。欧美现代文学中的象征主义,更多的是用来表述西方社会的没落和经济发展中人类社会的精神空虚。从整体上看,象征主义的风格更加偏向于颓废和空虚的信念表达。 (二)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的出现,是对传统文学的一次挑战。整个欧美现代文学的出现都与欧美社会格局的改变有着直接的关联,表现主义同样如此。与其他的文学流派相比,表现主义最大的特点在于反传统,这种表现手法对于人的主观精神和内心激情的表现有着很高的要求,它不注重细节的描写,重视人的灵魂诉求的表达,鼓励人类超越所在的客观现实环境进行灵魂和心理的探索。表现主义通过对许多复杂个体人物的描写,思考和质疑着欧美社会的各种怪异社会现象,从而引起社会的关注与审视。表现主义的出现,是对传统文学发展的一次大的突破,它丰富了文学的观念和表现手法,将社会的思考与文学作品很好衔接起来,是一种深刻的文学表现形式。 (三)意识流 意识流是欧美现代文学中的重要流派,不仅对欧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意识流作品的最大特点,打破了传统文学表达上对于时间和逻辑的安排,作者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将整个故事表达的时间和逻辑进行非常规的安排。意识流,重视的是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并且这种描写总是试图一层层地揭露更加深邃和不安的灵魂与内心。[2] 意识流的出现,表达着欧美社会在当时对于精神家园的追求和渴望,所以在表现手法上,会采用大量的内心独白和感官印象的方式,注重心理描写,并且丰富了心理描写的形式和表达价值。意识流的出现,是整个人类文学对于精神和心理表现水平的一个重大进步。意识流不仅在欧美现代文学中取得了成功,它深受世界文坛的喜爱,在中国,意识流对于文学的影响冲击主要集中在更为年轻的一代文学创作者身上。提到意识流在中国的发展,我们必须要提到一本对当代文学青年产生重要影响的杂志,就是在新概念比赛下推动形成的《萌芽》。《萌芽》作为一本年轻读物,也深受欧美现代文学的影响,意识流作品长期在这本杂志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篇幅和地位,并且意识流的受众群体,在中国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四)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在19世纪末期兴起于法国。存在主义的形成,更像是文学与哲学的一次碰撞与融合,它将哲学中探讨人的存在这一命题延续到文学作品中。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就是萨特,他认为世界是荒诞的,并且推崇存在主义哲学中存在先于本质的基本思想。 什么是存在?萨特的理解就是客观的境遇和环境。当人们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时,可以选择一蹶不振也可以选择奋起反抗,每一个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式来解决生存危机。存在主义文学的特点在于,它兼容并蓄地接受了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的差异,相对于质疑和思考,存在主义肯定了人的存在价值,并试图为人类寻求更好的途径。 二、欧美现代文学的内涵特点浅析 (一)浓郁的反叛气息 19世纪以后出现的欧美现代文学,具有一种强烈的反叛气息。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早期启蒙人类社会进步的哈姆莱特式“tobeornottobe”的关于人性的思考已经不复存在,类似于堂•吉诃德一样的骑士精神已经不再被歌颂。对于英雄、对于强者、对于上帝,欧美文学中关于人性的激烈碰撞似乎已经停止。欧美现代文学这种价值取向和表达风格的转变,也绝非是一种偶然,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学价值诉求的变化,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整个社会现实的变化所引起的。欧美现代文学的反叛,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不再一味歌颂真善美。柏拉图关于真善美的观念,曾经对欧美文学产生过长期重要的影响,但是现代文学中却将这一亘古流传的理念进行了改变。现代文学认为,美和善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丑和恶是美和善的反面,却可以是真的。现代文学更加尊敬和认可丑与恶存在的真实性,对于丑与恶的描写,不再是为了抨击它,而是要鼓励人们正视它的存在。[3] (二)自我表现特征 #p#分页标题#e# 欧美现代文学重视对自我的表现,这种自我的表现并非是一个顺畅和直接外化的过程,它是在否定之前的人道、友爱、怜悯和仁慈的精神之上进行的一次坚守。美好的精神向往已经被现实的社会打击得支离破碎,在社会的丑恶现实中,却激发了人们对于自我存在价值的肯定,更加追求人作为一个个体应该具备的尊严与追求。尊严,是这一时期欧美文学自我表现的一个重要反映。美国荒诞派剧作家阿尔比在《美国之梦》中固然描绘了一幅人的价值失落的图画,但他最后还是认为,人应该“有一点尊严感……如果没有这个,文明就完了”[4]。如果说传统的文学更加擅长用正义积极的方式来激励人类社会的觉醒,那么现代文学则开始尝试着用一些戏谑的表现引起人类更深层次的思考。 三、欧美现代文学的价值研究 (一)时代进步的折射 欧美现代文学风格与价值诉求的变化,与整个时代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现代文学出现以前,批判现实主义长期霸占文坛,批判现实主义最为热衷的就是以理性主义来抨击诸多的社会现实。人类社会曾经爆发过两次大的世界战争,战争的存在,让理性主义长期认为的人类是世界的主人这一基本理念受到了质疑。如果人类能够成为世界的主人,那么战争的出现与停止就应该是我们这些个体所能够阻止和控制的。所以,对于心理学与文学的重视逐渐形成了意识流派的文学作品,这是时代进步发展的重要体现。 (二)文化变迁的体现 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样伴随着文化的变迁。在文学作品中,传统的欧美文学作品,很长一段时间注重和歌颂的是奥德赛式的英武,英雄主义是欧美传统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精神诉求。这种传统英雄主义的存在,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有着直接的关联。在19世纪中期以前,男性的力量是被整个社会所尊崇的,例如奥德赛在远征归来以后,看到自己的妻子被人纠缠,直接杀无赦而无需承担任何的后果。这种英雄的崇拜使得其成为生命价值的代表,并且漠视和忽视非英雄群体的价值。但是,布鲁姆在发现妻子不忠以后,却不再能够像奥德赛一样无所顾忌地取缔任何人的性命,他甚至都没有直面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唯一能做的,不过就是逛窑子来彰显自己的男性身份,转移内心的需求。[5] 男性英雄主义的堕落,是社会文化转变的体现。工业化大生产的出现,男性的力量开始受到机器生产的冲击,法律的建设、女权运动的兴起,整个欧美社会的文化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与之相伴随的英雄主义,也不得不摘下其神圣夺目的光环,承认自己的平凡与无奈。 (三)现代文明的扬弃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继承也有扬弃。在欧美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同样表现为这种继承与遗弃的交叉和融合。文学家,往往更具有时代敏感性,他们能够比常人更加敏锐地捕捉到时代变化的前奏、踪迹和事实,并且往往通过一种更为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欧美现代派文学,就是体现了这样一些分外敏感的心灵和感觉,并将其通过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那些承袭传统思想和手法的作品,虽然有各种势力的支持,数量占绝对多数,但仍难以真正堪称时代的代表而载入史册。历史总是客观现实地告诉我们,漂亮的重复依然只是重复。发展和价值是一种遗传与变异的结合,体现出一种生机和活力,而欧美现代派文学作品之所以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可能正因为它体现出这种特性。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