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音乐远程研修观课报告范文

音乐远程研修观课报告精选(九篇)

音乐远程研修观课报告

第1篇:音乐远程研修观课报告范文

关键词:网络课程;无障碍;网页可用性检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21-0073-03

一、引言

远程教育解决了时间和空间上的矛盾,为南丁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学习者创造了学习的机会,也成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实现的重要途径。网络课程是远程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然而,研究发现许多远程教育课程的设计忽略了学习者本身的广泛性、多样性和差异性,不仅给各种障碍人群设置了障碍,甚至正常参与者使用时也遇到许多困难。

国外网络教育研究已经开始注意该问题,试图设计一个能包容所有人的网络学习环境,认为无障碍思想是解决该问题的办法。许多国家已经出台了信息无障碍的法律法规,以驱动网络课程资源的无障碍建设。我国的网络课程在无障碍性方面的情况如何呢?本文通过Web Aecessihility Cheeker工具,抽样检测了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100门网络课程,对课程页面的无障碍等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方法,这是网页无障碍研究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具体来说是以某一网页为调查对象,采取软件自动检测、人工检测方法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揭示网页无障碍水平和缺陷,进而进行评价和修复。

1.研究对象

检测对象是从中国开放教育资源联合体(简称CORE,www,core,org cn/)、中央电大在线课程(www,open,edu,cn/Pages/lndex,htnll)和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网络课程(www,ecnudec com/eoffiee/dee2/courselib/defauh asp)中抽取的100门网络课程。检测对象情况如表1所示。

2.具体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自动检测为主、人工检测为辅的调查方法,采用的检测工具为网页可用性检测技术WebAccessibility Checker(简称为AChecker),网址是aorompt.snow.utoronto.ca/hIstory,html。AChec-ker是基于网络的免费检测工具,无需下载安装,在线即可测试。它可以与任何操作系统兼容,在EARL标准下输出检测报告。AChecker检测网页可用性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键入网页地址,二是上传网页文件,检测结束后,AChecker会自动生成一份针对网页的可用性检测结果报告,报告中包含三类问题:第一是确定的问题(known prohlems),即这些问题被确定为确实存在影响网页可用的障碍,设计者需要修改这些问题;第二是可能的问题(F)robahleprob]eros),即这些问题被确定为可能存在障碍,需要人工判断是否要修正这些问题:第三是潜在的问题(poten-tial prohlems),即ACheekeJ不能确定这些问题中是否存在障碍,需要人工判断。

本研究以网络课程的主页、一级页面为检测样本,调出该网络课程存在错误的平均数,以显示无障碍整体水平,从而提高检测的效度。其中,我们主要检测这两个层级页面确定需要修改、可能需要修改、潜在需要修改的项目和项目数等。

本研究采用的检测标准是网页内容无障碍规范1.0版和2.0版(WCAG1.0和WCAG2.0)。WCAG1.0规范被认为是无障碍网站静态网页开发的国际标准,该规范共分为14条规范(Guide-line),65项检测点(Cheekpoinl),WCAG2.0是基于原则的,因为这项标准适用于支持信息无障碍的各种Web技术,例如PDF或JavaScript。只要最终的功能满足标准的要求,WCAG2.0对具体使用的技术不加任何限制。

三、检测结果分析

本研究采用Excel2007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1.检测基本情况

通过检测和统计,从抽取的网络课程中主页的known problems、probable problems、potential pmblems的情况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到目前我国网络课程设计的无障碍水平非常低,抽取的100门课程中,主页中knownproblems的平均数目为34.74个、probable problems的平均数日为29.55个、potential problems的平均数目为90.21个。potential problems的数量相当多,大于knownproblems和probable problems的数量之和。这说明我国网络课程的设计者在制作课程时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编码习惯。

2.我国网络课程无障碍自动检测的结果分析

研究发现,不同网络课程存在问题的项目数差别很大,这说明网络课程对使用者造成的困难程度有高有低。以主页为例,检测到的known problems的最大值为57.最小值为6;probable problems的最大值为62,最小值为0;potential problems的最大值为118,最小值为59。具体如图2所示。

(1)known problems是ACheeker工具检测到网页中必须要修改的项目。我国网络课程在这类问题中出现的项目比较集中。表2是各项目数的排名情况。

图片元素缺少同等的替代文本。从表2中看到,图片元素缺少替代文本是known problems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问题。这一检测要点主要是针对视觉障碍人群。视觉信息转换为文本,再通过辅助软件转换为声音,方便视觉障碍者使用。但是,为非文本元素提供同等的替代文本时势必会造成信息冗余,一些没有信息价值的图形、图形映射、图标等会影响网络下载速度、网页的美观、非视觉障碍人群的使用。所以一般只要为有用信息的图形、图形映射、图标等提供Ah文本,无用信息提供空Alt值,提高为非文本元素提供同等的替代文本的有效性。

锚点没有文本。锚点标记通常放在文档的特定主题处或顶部,通过创建到这些命名锚记的链接,可快速将访问者带到指定位置。如果没有设置锚点文本,这些链接就会使用户产生迷航。

脚本不可通过键盘操作和鼠标划过事件处理缺少焦点事件处理。这两个项目总是成对出现的。有一部分用户由于有肢体障碍,不方便使用鼠标操作。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在网络课程中,所有的鼠标操作都应该设置对应的键盘快捷键操作。

使用字体效果和加粗效果。这两个监测点也主要是针对视觉障碍人群。如果使用特殊字体或加粗效果来表

示特定的信息含义,由于屏幕阅读器软件无法识别这种效果,视觉障碍者在学习时必然会缺失这部分信息的含义,导致学习困难的产生。可以使用特殊字符“*”等表示特定字符代表的含义。

(2)probable problems的项目。该类问题的项目只有一个,即链接说明文本可能没有意义(Link text may notbe meanlngfu])。这主要是指在设置链接时,应该为链接添加有意义的文本,解释该链接将会转向的页面的主要内容

(3)pnlential problems的项目。我国网络课程在polential problems中出现的问题较多,比较集中的问题有:脚本可能用颜色表示信息(Script mav use colorahme),脚本的用户接口可能不可用(Script user interfacemay nol he accessihle),脚本可能引起屏幕闪动(Scriptnlav cause screen fticker),下载页面时可能会弹出新窗口(I,oading wel page may cause new window open)。

3.人工检测的结果分析

ACheeker是基于英文的无障碍网页检测工具,在识别中文方面存在缺陷。所以,它生成的报告中通常都有:“Title mighttlol describe the document”(标题不能描述文档内容),这是由无法识别中文标题而产生的。因此,尽管自动检测能够快速牛成检测结果报告,但是面对死板的检测工具和程序,自动检测不能满足日益更新的科技发展和网页发展速度。一些专家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人工检测、障碍人群参与检测、远程评价、不完全无障碍检测等方法。本研究在自动检测的基础上,辅以人工检测对抽取的100个网络课程进行了无障碍检测,以下是检测结果和分析,

主页比一级页面的错误程度高。从检测的样本中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主页错误程度明显高于一级页面的错误程度。一般我们认为,主页投入的设计精力高于其他页面,因此它的错误度应该低。但测定的结果却与预期相反。经过分析,笔者发现,主页的设计通常比较华丽,统筹整门课程,因此图片、链接的数量相对较多,易错点数量也就随之升高。

无障碍程度与课程网页的美观程度无关。尽管一些网络课程设计非常精美、颜色明亮、布局新颖、功能设置独特,但是在无障碍自动检测中却错误百出。人工检测也发现存在许多问题:背景音乐音量无法调整、Flash不能直接跳过等。而一些网页虽然只有文字和表格,无障碍程度却很高,它体现在字体大小合适、链接安排合理、背景和前景的对比清晰等。

基于以上分析,我目的网络课程在以下几方面有待优化:

表格信息不完善。对于全盲的学习者,屏幕阅读器是他们获知网页内容的主要工具。屏幕阅读器只能以线性方式阅读文件。在这种情况下,表格可能没有意义。所以在设计表格时,应清楚表格资料行与列的表头信息。

背景音乐、音效控制不当。我们发现一些网络课程为了吸引学习者的注意,营造学习意境,设置了背景音乐但是从网页无障碍设计原则和障碍人群的特点考虑,为了小分散阅读者的注意力,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背景音乐或音效。如果必须使用,应有音乐控制条,控制声音的开关和大小。

视频缺少字幕和文本描述。视频教学是网络课程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字幕描述音频和画面内容,可使因环境、语言、文化、种族或听力障碍等原因不能流畅接受视频信息的人群尽可能地获取信息。但是笔者发现只有少数一两个网络课程的视频教学中添加了字幕,大部分的视频教学缺少精细的后期制作,甚至连视频标题都没有。必须为音视频提供同步文本或字幕。

另外,对于有认知与神经障碍的学习者,他们存在阅读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智力缺损和记忆障碍等缺陷。使用网络课程时,会因来不及阅读滚动或流动的文字、难以适应不同方式编排的网页、闪烁的画面等而产生学习困难。因此课程网页设计时,避免使用跑马灯或使网页文宁移动,全网站采用一致的页面布局与导航,界面设计力求简单易懂,不要让网页自动跳转。

四、总结

我同网络课程的无障碍水平较低,与让各类残疾人群、老年人参与网络学习,让身心正常的使用者可用、易用的无障碍网络课程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冈此,在建设网络课程时必须兼顾无障碍功能,避免出现上述问题;或针对以上问题对现行未达到无障碍标准的网络课程进行修复,尽可能地满足更多学习者的需求。

由于无障碍网络课程是一个新命题,对其研究还不尽成熟,在检测方法、检测工具、评价标准和分析方法上也值得广泛讨论和进一步探索,因此本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引起网络课程研发人员的广泛关注,也期望为无障碍网络课程研究超到一点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璐,孙祯祥,王满华,基于通用设计的无障碍远程教育研究述评[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4):25-28.

[2]achecker ca/documentation/index.php?p=checker/index php[EB/OL]2011-01-03.

第2篇:音乐远程研修观课报告范文

校园文化铺就我的人文底蕴

校园充满人文气息,浸润其中,丰厚着我的人文底蕴。校园环境整洁典雅,满目葱绿,充满着勃勃生机,使我感到十分舒适。教学楼的走廊里不仅有伟人的肖像及介绍,还有楹联、诗词、姓氏等传统文化知识,也有对世界著名景点的介绍,处处充满着人文气息。

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使我“亲其师,而信其道”。我喜欢我亲爱的老师们,他们和蔼可亲,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他们常常能发现我身上的亮点,在不经意间给我带来惊喜,给我鼓励,激发我向上的动力。老师们对我们关爱有加,不光在学习方面,在生活、交友、情绪、身体健康等方面都关注着我们。他们总是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谈心,分享我们的快乐,抑制我们的浮躁,平静我们的心境,抚慰我们伤痛。这种被爱的感觉让我们感到安心、踏实。老师们尊重我们的观点,把我们当成“小大人”,遇到问题总是通过民主讨论,广泛听取大多数学生的意见,然后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使我们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责任感。

智慧教师使我爱上课堂

不论是哪科老师,总是能把课堂变得妙趣横生,带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地遨游,在快乐中学到知识。例如,我们的语文课就十分有趣。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语文课是比较枯燥的,相比物理、化学课上那些充满神秘感的探究,语文课不是讲,就是读;不是背,就是抄,实在是毫无滋味。然而,我们的语文课却不是这样的,老师总会使用很多“小伎俩”,使我们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老师配上王菲的歌《但愿人长久》,同学们情绪高涨,唱得十分投入。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将诗词背得滚瓜烂熟,对文章的理解也更加透彻了。在学习古文时,当我们感觉内容晦涩难懂时,老师会让我们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翻译,在学习《核舟记》一文时,老师还让同学们即兴表演。当看到同学们扮演的一尊尊雕像时,大家都忍俊不禁,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习现代文阅读时,经常需要进行分段、总结段意、做人物分析、情节分析等,老师先提出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后让我们表达各组的观点。老师对每一组的汇报进行打分,分数最高的小组可以获得免作业等各种奖励。语文课上,我们还常常挑选自己喜爱的角色为大家展示,我曾经为大家展示了《骆驼祥子》中虎妞的一段精彩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增加了我的自信。生动活泼的课堂使我对语文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提升了自己的人文素养。智慧活跃的课堂使我的思维得到发展,也使我建立了自信,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自我。

研究性学习让我体验到思考与探究

当同学们对某一问题产生争议的时候,老师有时不会告诉我们谁对谁错,而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在学习《岳阳楼记》一文时,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课堂上,同学们对“连月不开”一句的意思产生了分歧,部分同学认为“连月不开”的解释应为“连着几个月不放晴”,而另一部分同学则认为 “连月不开”应该解释为“整个月都不放晴”。这两种翻译虽然只是个别字上有差别,但意思却相差甚远。为了明确“连月不开”一句的合理翻译,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老师组织班中部分学生成立了一个调查研究小组,我也是研究小组的一名成员。研究小组以“‘连月不开’的合理解释”为目标,运用访谈法、资料分析法、数据分析法等调查方法进行研究。我们从访谈结果、降水量等数据、文字含义与运用以及文学创作特点等方面分析结果,最终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连月不开”应翻译为“整(个)月不放晴”。我们将研究结果制作成ppt,向全班做了成果汇报,并最终撰写出一份1000多字的调查报告。这是一次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的较为完整、科学的探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相关知识,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了如何撰写研究报告,积累了问题研究的经验,我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对以后的学习将产生良好的促进效果,也激励着我勇于发现、思考,积极探索、创新。

选修课程培养我对科学的兴趣

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特色选修课,供我们自主选择。有博弈论坛、茶艺、日语入门、智能控制、艺术体操、植物栽培等几十门课程。无论你的兴趣是什么,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我对生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化学对于我来说有一种神秘感,于是我选择了《植物栽培》和《趣味化学实验》。《植物栽培》课上,我们研究北京当地主要粮食作物和蔬菜的栽培,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探究土壤的成分及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我们动手进行植物栽培,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我的作品还荣获了北京市中小学植物栽培实践活动中学组三等奖。选修课上,老师还带着我们前往蔬谷健康馆,了解食材中的植物。这门选修课使我学到了科学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趣味化学实验课》可谓充分体现了“趣味”,初次接触化学,我们动手做了一些简单的实验,感受到了化学的多姿多彩。每次课上,老师都创设一个真实情景,让我们置身其中,感受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其魅力与趣味,如厨房中的指示剂和豆腐、蛋白质的聚沉、动手制作电池等。通过学习,我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深深地意识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养成了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喜欢把一些生活现象和化学知识联系起来,从化学的角度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爱好促进了我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选修课让我体验科学、感悟科学,促进了我对一些问题的深入思考,我的科学素养得到极大的提升。

社团活动展现我的艺术特长

学校有很多社团,如管乐团、民乐团、合唱团、舞蹈团、书法社、话剧社等。我二年级时加入管乐团,学习打击乐。每周五下午都有两个半小时社团活动时间,为了培养我们的音乐技能,学校为演奏不同乐器的同学请来了专业教师,从基础开始教我们演奏。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小团员们刻苦练习,乐团渐渐地成长起来,还获得北京市表演一等奖和美国邀请表演赛一等奖。后来,学校成立了民乐团,由于我有一定的琵琶基弹奏础而有幸入选。在这里,我的艺术特长得到发展。2014年的新年,学校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办了“艺海扬帆”音乐会,以音乐之名,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音乐会上,有《军队进行曲》的钢琴弹奏,有《茉莉花》的管乐演奏,有舞蹈队的《花鼓灯》表演,有合唱团《卡林卡》天籁般的声音……我们民乐团也不甘示弱,演奏了《花好月圆》《赛马》《阿拉木汗》等名曲,让经典的记忆在琵琶、二胡、阮、扬琴、古筝等乐器中与我们交流,我们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之中,享受着艺术的无限魅力。这台音乐会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也常常激励着我不断追寻音乐梦想,享受音乐带给我的乐趣。

第3篇:音乐远程研修观课报告范文

新一轮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对我国普通音乐教育改革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的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最近在全国正式启动。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现状,许多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九年基础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在此阶段学生就已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乃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善教与学的方式,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使我们课改得以进行的重要前提。根据纲要精神出台的《音乐课程标难》,又在音乐学科范围内做了更具体的要求。强调了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的综合;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完善评价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的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影响着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制约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鉴于我区是这次国家课程改革试验区,本文特选题为“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思动和主票观点

(一)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验证性研究

1.验证音乐学科课程标准。学习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实验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适切性,根据实验情况,分年度形成对课程标准的修改建议。

2.检验实验教材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教材改革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教材内容的选择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3.检验实验教材在试验区的可行性。教材是否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是否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要求,教材内容的组织是否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体验、模仿、讨论的建议。

4.实验教材与学生的适切性研究。实验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现实和社会现实、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生认知发展的适切性研究j实验教材主题式的课程体系、语体风格、呈现方式与学生的适切性研究。

(二)教师培训与提高研究

1.培训内容:设置以问题、专题为中心的结构体系。分解为理论与技能、考察与实践、课题研究三大板块。具体内容包括(回)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2)新课程的教与学;(3)新课程与学生发展;(4)新课程与教师教育;(5)新课程与教学评价;(6)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实施与评价;(7)教学方法的新探;(8)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

2.培训模式:分解为专题培训、反思实践培训、案例式培训、观摩研讨培训、课题研究培训、导师指导培训、学术沙龙培训、网络交叉培训。

3.培训目的:(l)被培训者对新课程有着思想上的共鸣与理念上的认同;(2)被培训者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得以提高;(3)建立一支热心并胜任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与开发的音乐教师骨干队伍;(4)营造有利于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

(三)教学改革与课程评价研究

1.评价内容:(1)学生方面: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2)教师方面:评价教师的教育思想、业务素养、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效果、教学业绩及在师生的交往与沟通中是否爱护和尊重学生。

2评价方法:(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3.评价流程:档案纪实、分项积累:发挥特长、强项评价:鼓励为主、综合评定。

(四)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1.学校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1)提供必要的音乐教学设施,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2)开发、利用信息技术,拓宽音乐教学容量;(3)加强学科整合,构建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

2.家庭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3.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三、本课题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一)创新程度

1.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2.鼓励探究式学习。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探索性,强调学生的体验、探究、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创新精神,使学习成为获得积极、愉快、成功体验的过程。

3.提倡发展性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力求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倡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

4.本课题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目的中从四个层面强调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做法。

5.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并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

6.体现了学科功能即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具有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功能、有陶冶情操培植学生品质的功能、有健身育心的功能、具有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功能。

7.本课题具有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

(二)理论意义

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全面实施素质的必然要求,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和历史使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重大、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课程结构的调整、课堂教学

的改革以及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三)应用价值

1.从学生的经验和发展需要出发,对多门学科进行综合,注重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放性,帮助学生获得对社会生活和音乐的整体性认识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强调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3.为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经验,培养和锻炼教师,为课程改革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四、确保完成任务的基础、条件、措施

(一)基础

课程改革工作涉及范围很广,政策性、业务性都很强,必须由行政部门宏观调控,统一指挥。统一调动,统一安排。为此,我区成立了由区教委主任、副主任、普教科科长、进修学校校长、各业务部主任以及部分中小学校长组成的课政领导小组。教委主任亲自参与听课、研讨、例会等活动,了解实验工作的进程;同时我们还成立了由区教委、区教师进修学校、基层骨干教师组成的工作小组,及时反映基层学校的问题,及时与进修学校各部门沟通,及时反馈区教委,共同研讨,商榷解决途径。这种行政、业务、基层三维度组建起来的组织机构,为课改的实施提供了保障,使我们的课改实施得以顺利进行。

(二)条件

1.教师提高自我的愿望强烈,参与课改的热情高涨。

2. 有多位一体的组织保证。

3.课题项目负责人是西岗区音乐教研员和科研室人员,小学高级教师,曾在《大连教育》《辽宁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多篇文章,获得过辽宁省优秀音乐教师称号,所写的论文在省、市多次获奖,多次上过国家、省、市、区观摩课,有实际教学经验,指导教师的课在国家、省、市获奖。

(三)措施

1.建立工作例会制度。我们课改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工作小组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会议,汇报实验情况,总结出现的问题,确定下一步工作思路,强化了实验过程的监控。

2. 建立课题研究制度。成立由科研室、小教部、骨干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新课程实施研究中心组,定期组织全区范围内的研讨,发挥中心组的辐射作用。

3.建立教研制度。我们改变了过去各校独立教研的方式,采取全区研,分片教研,及时交流,共同研究,切实把握教育改革方向。

4.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每位实验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札记、教材小议、课后小结、教案、教学随想等分期上交教研员,及时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以便对新课程的验证积累实证。

5. 建立经费保障制。区教委设立了“课改”专项经费,确保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研究程序与预用效果

(一)研究程序

第一周期预定为3年(2001.7~2004.9),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 启动阶段(2001.7~2001.9)

启动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为开展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创设必备的条件。

2.研究阶段(2001.9~2004.7)>

(1)研究前期主要任务是运用培训、示范等手段,迅速将教师送入实施实验的轨道。

(2)研究中期主要任务是运用培训、交流等手段,有效地将骨干学校和骨干教师引入研究实验的层面。

(3)研究后期主要任务是适时建立规范,使学校在没有外来特定支持条件下能独立实施课程,使学校、教师研究课程改革活动持续化。

3.总结阶段(200.7~2004.9)

全面总结实施课程改革实验,提炼研究成果。

(二)预期效果

1.阶段及周期实验报告。

2.新课程教学改革经验总结。

3.全员培训经验总结。

4.课题评价经验总结。

5.新课程资源开发成果。

第4篇:音乐远程研修观课报告范文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研究性学习;文献法

Abstract: Music discipline regarding raises the student innovative spirit and the practical ability has the noticeable function. But the investigative study by its own openness, the zetetic, the practicality and the procedure just at the time of has complied with this kind of request. The article the investigative study’s metho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has carried on the discussion to the middle school music teaching, and proposed own some views.

key word: Middle school music teaching; Investigative study; Literature law

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音乐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修定的“中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在音乐教育中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音乐实践,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并勇于表述自己的体验。而研究性学习以其自身的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和过程性正适应了这种要求。通过音乐研究性学习,学生的综合知识、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缺陷。

一、音乐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现实意义

(一)通过研究来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学生在一起研究课题的过程中,不仅他们欣赏音乐的态度、习惯、审美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有效提高,还能不自觉的获取许多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如在了解通俗音乐发展史的同时,了解到早期的通俗音乐大致起源公元前古罗马,古埃及的行吟歌手们在兴起的城市集镇间流动,遍及剧场和街市的“击”歌现象,在学生学习知识同时,及时联想到在文学中所说的我国古时候吟诗也如同唱歌,甚至有同学提出中国的最早的通俗音乐是否就是宋朝柳永的一些词——“凡有井水处,皆有柳郎词”。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本国和世界各国一些不同民族的文化有了了解,对各类艺术形式的共性和个性有所认识。

(二)研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中,创新意识始终贯穿于学生的学习中,音乐本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的学习本不是单纯为解决音乐知识和技能而存在的,它是构建在音乐艺术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注重学生在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学生们在研究过程中,懂得了如何去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通过自主性的学习,无疑也给学生大大增强了自信心,促使他们减少对教师的信赖。作为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要侧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注意对每个学生的鼓励,激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创新,培养他们,终身喜好音乐。

(三)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及潜能的开发

研究性课程给学生提供丁一个无拘无束自由发展的时空,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开发,个性得以张扬,创新精神得到提升,创造能力得到培养。在研究性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研究全过程的实践与经历,学生获得了各种丰富的体验,获得了大量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内隐知识,这种体验的积累会逐步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积极求知的心理。

二、音乐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一)文献法

文献法是指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音、视频等手段记录知识的一种载体。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归纳、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采用文献检查手段,让学生到图书馆、展览馆、新华书店等地方,对有关书籍、报刊、文献及因特网中收集有关资料等。例如在《了解爵士乐》的课题研究中教师让学生自主收集整理有关爵士音乐文化的资料(文字、音响),进行展示与交流,透过一本本学习资料,学生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对那种新的学习方式的强烈感受。大开眼界之余,蕴藏在学生心中的音乐学习潜能也会得到挖掘和开发。

(二)问卷法

在研究性学习中,问卷法是将所要了解的问题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让被调查者逐一填写回答,然后经过统计分析、了解问题的一般趋向。问卷的形式主要有自由叙述式和选择式两种。自由叙述式是编制若干开放性题目,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这种形式给被调查者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可以将问题了解得较深入。选择式问卷是对所要了解的问题编制成若干选择题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选择。问卷的可信度有时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可采用无记名方式,否则被调查者可能产生顾虑。问题设计应尽量简短、明白。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三)专家访谈法

所谓的“专家访谈法”是指向各种专家咨询问题,同专家讨论,不仅能获得该课题的背景知识、发展过程、最新进展、有待研究的问题以及一些可能的解决途径,还可以解答疑难问题,便于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顺利完成专题研究。而且学生在采访的过程还锻炼了怎样设计问题、提出问题以及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完全处于主动状态,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对过去课堂上“你教我学”、“你导我演”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同时充分展示出“以学生为本”的音乐教学观。

(四)调查研究法

在音乐研究性学习中,所谓的“调查研究法”是指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同时要学会从各种调研结果、实验、信息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并反思是否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通过初步的交流,学生资料收集、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同学之间充分交流,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

三、音乐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一)激发学生产生研究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给学生创造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激励其学习的积极性、持续性、深

入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对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从“要我研究”变为“我要研究”,变任务为兴趣,从而提高研究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因为兴趣,学生在某些方面知识的积累,对有关信息进行关注,从而推动研究的深入进行。具体到音乐课研究性学习而言,注重选题的趣味性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设计研究性学习课题时应该首先考虑并了解学生对音乐的哪个方面感性趣,然后在学生感性趣的方面来设计具体的课题。在我实施研究性课题“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的选题中我就充分利用学生爱好流行音乐的这一特点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如何确定研究性学习的主题

在我国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学生自己提出课题,教师提供参考意见;另一种是教师提出课题,学生自己选择参加,两种都实现了师生互动。在进行课题实施中我将两种选题方法分别对学生进行尝试。首先让学生自己提出课题的尝试,因为在学习前期,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的心理、行为、情感发生影响,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从你一言我一语中得到启发,并且不断思考产生的新问题,所以学生才能最终确定研究主题和方向,形成主动参与的行为。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能够饶有兴趣地提出自己想研究的课题,通过师生的共同商讨,最终由学生确定了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研究性学习实验我觉得采取学生自己提出课题的形式效果不够理想。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新的领域,对于学习的方法、方式、过程不是很熟悉,并且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有限也是一个不利因素。因此对于未接触过的学生,最初课题的提出最好由教师设定,希望通过教师第一次问题的提出,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学会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就会逐步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学习发法,这也正是提倡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所在。

(三)研究性学习的交流评价与成果展示阶段

研究性学习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且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间的交流、感受和体验。通过学生在研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教师来考察学生在研究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也要通过活动前后的比较和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教师需要灵活掌握对学生的评价。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等做法。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就这样,学生们在研究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闪烁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探究兴趣越来越浓,超越了书本认知的层次。最后,在课题研究完成后,课题组应当写出课题研究报告作为成果的主要形式,学生通过撰写研究报告可以培养自己归纳、总结、概括、推理和论述能力,学会展示自己的工作和成果;总结和反思自己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四)组织研究与实践体验阶段

在课题研究正式开始前,教师应指导学生自由组织课题组成员,课题组人数一般以3~6人为宜,自由组合时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间彼此特长和爱好的互补性,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如学生有善于写作的,有善于实验的,有知识较广博的,有对事物特别好奇的等等,应将多种爱好和特长的同学组织在一起。小组中选定组织能力相对较强的一名同学为组长,负责课题工作的分工和协调,写作能力较强的一名同学做课题的记录和各类报告。在课题确定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踊跃参与,然后分组活动,分工到人,同时经常进行群体学习,共同探讨一个问题,让学生最终在群策群力研究中得出结果。例如在《走进京剧》的研究性学习中,小组学生分工明确他们共分为三大组:一组同学到图书馆在一些杂志、报纸上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二组同学到相关的网站去查找资料,学生在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信息、利用信息、获取知识。第三组同学到社会中去了解相关资料。最后三组学生分别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相互交流归纳总结形成了一份完整、充实的总结学习报告。报告包括了京剧的起源、京剧的服装、京剧的脸谱、京剧的行当与功夫和现代京剧五个部分的详尽内容。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学会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围绕课题进行分类,锻炼了信息加工能力。学生在采访的过程中,还锻炼了怎样设计问题、提出问题以及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其中更重要的是学生知道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也共同分享了团结合作的乐趣,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经验积累、知识获取、技能形成、人格养成、懂得团结合作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第5篇:音乐远程研修观课报告范文

一、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以系党总支为政治核心,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倡奉献敬业精神,在音乐系班子成员不健全,上半年又抽调副书记到校庆办帮忙的情况下,虽然工作千头万绪,但我们识大体、顾大局,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完成了各项工作。坚持制度,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及有关高等教育方面的文章,结合学校办学50周年庆典,开展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促进发展”为主题的研讨活动,注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做好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做好在学生和教职工中发展党员的工作,本年度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一期100余名,发展党员二批40余名,使发展党员和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制度化、规范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始终把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倡导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提高了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政治思想素质。通过会议、座谈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强化教职工的责任心意识,形成了人人关心学校、系部发展的良好局面。按照“培养提高、引进充实”的方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今年引进研究生3名(其中辅导员1人)充实教学管理队伍。

二、扎实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1、认真做好教学评建工作。2011年为学院“教学评建年”,音乐系充分调动全系师生员工的力量,大力开展迎评促建准备工作。在做好常规教学管理的情况下,加班加点,积极主动完成院迎评办下达的任务指标,规范整理了各类行政、教学、教师、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档案资料,修订完善了音乐系管理制度40余项,保证评建各项工作的完成,顺利通过了评建办对我系的常规管理文档的检查。

2、扎实做好常规教学工作。配合教务处组织了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检查了各教学环节的落实情况,分年级召开了学生座谈会。进一步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完善了两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充实和调整了课程结构。加强了考试管理,进一步完善了试题库建设。加强了对毕业生的指导工作,从选题、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到论文答辩,做到了环环相扣,确保了论文的质量。

3、扎扎实实做好课堂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课堂教学创优达标活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引导,重在落实,通过听课、评课活动,达到了“听评促教,共同提高”的目的,使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在学校组织的教学竞赛初赛中,音乐系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进入了学校前八名,参加了学校统一组织的决赛,受到评课小组的好评,树立了音乐系师生的良好形象。

4、积极开展教研科研活动。2011年音乐系教师共近50篇,出版教材1部,获国家、省级奖9项,在研省级、校级立项10余项。专业教师多次获得省级比赛奖励,刘炳强老师获山东省师生基本功大赛声乐组二等奖(第2名),王童老师获西洋乐组三等奖。

5、注重加强学术交流。邀请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徐昌俊教授等作专题报告,加强与兄弟院校音乐专业的切磋与交流,参加了省艺教委举办的学术交流和艺术论坛等活动。注重科研团队、教学团队的培养,组织申报了院级优秀教学团队。

6、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协助国资处为音乐楼排练厅的改造提供方案,充实并完善了教学设施与图书资料的建设。

7、协助招办做好2011年音乐专业招生宣传和考试工作。

三、学生管理工作

1、做好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音乐专业学生的特点,通过举办座谈会等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教育。

2、加强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完善了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充实了学生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提高了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针对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了就业指导,举办了就业指导讲座。加强了助学助困工作,激励学生成长成才。

3、细化了学生工作总体思路,强化了系风和学风建设。在抓好常规学生管理的同时,2011年明确细化了学生工作总体思路:充分发挥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作用,积极推进学生工作规范化建设,继续优化系风学风,用好学生党员和优秀团员两支队伍,继续实施“四个一工程”,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

4、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结合学校教学评建年和50年校庆工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强化实践环节,突出专业特色。

1、出色的完成了校庆文艺晚会的演出任务。整台晚会按照学校领导高水准、高品位、高规格的要求,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经过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加班加点、通力合作,克服重重困难,260多名演职人员为大家奉献了一台风格鲜明、精彩纷呈的文艺晚会,充分展示了学院高水平的教学成果与艺术成果,体现了学校50年辉煌的办学历史和办学成就,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博得了各位领导、嘉宾及观众的好评,节目在泰安电视台分4次播出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起到了宣传学校、展示学校的目的。

2、注重加强实践环节,彰显服务地方特色。音乐系的人才培养特色无疑在于学生的艺术实践,我们还有组织、有目的的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琴房,走向社会的大舞台。音乐系主办了“泰山金秋文艺晚会”、“迎新晚会”、“晓雯之音”文艺晚会等大型演出活动5场,在系内多次举办健美操大赛、系第三届声乐大赛、学生个人音乐会等各种形式的文艺晚会10余场等,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先后参与和策划市政协、市人防办、中国银行、市建设局、市公安局、公路局等近10个单位文艺演出,完成了9月份泰山国际登山节开幕式“吕远作品音乐会”的伴唱、“泰山日出东方红”大型舞蹈的演出和11月份农业部在泰安举办的“情系三农”文艺晚会的伴舞等,最近音乐系又把泰安市艺术团、晓雯音乐学校等单位作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多种形式的文艺演出,为服务地方作出了贡献,成为活跃在泰安及周边地区的一支文艺轻骑兵,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学生在各类比赛中有60余人次获奖。如:在2011年山东省音乐专业师生基本功大赛中就获得28个奖项,并获得优秀组织奖。

第6篇:音乐远程研修观课报告范文

关健词:本土音乐 音乐教育 创新

一、概念界定

(一)本土音乐

本土音乐是音乐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当地人同代代相传下来的传统音乐,并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与当地群众生活相关,有着鲜明的地方音乐文化特色。

(二)本土音乐教育

作为本土音乐文化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特别注重主要是指将本地域的民间音乐文化引入当地音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以使本土音乐不断流传并发展,以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继承和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本土音乐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音乐教育多元化趋势的需求

多元文化教育已成为当今国际教育的主流,音乐教育也不例外。在学习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同时以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为基点,不断发展壮大本土音乐文化,以促进本土音乐文化的源远流长。

(二)音乐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需求

“如何将本土音乐教育有机地融入至地方音乐教育中去,特别是中小学义务教育及地方高校中去”这是本土音乐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因此作为本土音乐文化教育,我国音乐教育界诸多专家、学者们正在研究与关注,如何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学校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到课堂教学及学生课外活动中去,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意识,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以及从小培养学生对家乡,对本土的文化情感,如何把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当地音乐文化的熏陶,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课题。

三、本土音乐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问题分析

(一)学校方面

1.学校对本土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地方高校没有开设音乐教育专业,即使有些地方院校开设了这个专业,但在专业建设中,对本土音乐资源库的建设投入不足,并且管理也不够完善,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学校对专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开展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意识薄弱、没有很好地弘扬和挖掘本土的音乐资源,这些都是影响和制约本土音乐在地方高校的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2.本土音乐校本教材的偏少

校本教材的开发及应用范围是衡量该所学校学校对本土音乐教育实施的重要课程标准。以清远地方院校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音乐专业为例,本土音乐瑶族音乐、壮族音乐,目前校本教材目前只有《广东瑶族舞蹈与音乐艺术》,而且作为清远是全国最大的瑶族文化基地,瑶族音乐文化的教育确实没有很好的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来保障,瑶族音乐该项文化在其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实训设施比较欠缺,更谈不上对本土音乐在当地的传承发展和影响了。

3.对教师继续教育培养力度的不足

据调查,如下表1-1,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音乐专业为例,以下为音乐专业教师有关本土音乐的受教育经历表1-1

由调查可见,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音乐专业教师对本土的瑶族音乐、壮族音乐学习和锻炼机会不多,该项文化在本土高校的开展未能引起学校,教师参加过此方面的培训太少,当地文化宣传有关部门的重视也不够,尽管教师自学和接触过本土音乐文化,但对本土音乐文化节的掌握不够全面和系统,因此有待进一步努力和完善。

(二)教师方面

本土音乐教育传承观念淡漠,科研能力不足,缺乏对本土音乐文化的创新。大多数高校音乐教师是在教学实践中,授课偏“西方音乐中心观念”,涉及过有关本土音乐方面的知识较少,其主要还是教师对本土音乐教育传承观念的淡漠,对本土音乐文化关注不多。并且,大多数教师通常教学实施时大多依据现有的教本材料,很少主动探究,虽然追求时尚,但缺乏创新,特别是在提炼音乐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这一方面,更加不足。

(三)学生方面

调查得知,学生中平时爱听我国民间音乐的40%以下,不了解本土音乐文化的占73%,因为95%学生不是来自本地,对本土音乐了解少,好奇并有新鲜感的同学占19% ,由于他们大多受现代“以西欧音乐教学论为中心”音乐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缺乏对学习本土音乐文化的意识和积极性,认为本土音乐不时尚、不起眼、不予以重视,有些连自己所生长环境的本土音乐也不愿意说或哼唱不出来。

四、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育概况

(一)该校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途径开展的

该校成立了旅游艺术学院,并设有音乐表演专业、音乐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演唱、演奏、基本乐理、声乐、视唱练耳、舞蹈、中外音乐史及作品欣赏、民族音乐概论、舞蹈表演、民间舞(包括蒙古族舞蹈、汉族舞蹈,维族舞蹈藏族舞蹈以及当地瑶壮歌舞等)、舞蹈赏析舞蹈剧目、基本乐理试唱练耳、声乐基础键盘基础、声乐实践课等。该校音乐教育实施的硬件设施有艺术楼1栋、在建罗马广场一个、代表演的大礼堂1 个、主教楼多媒体教室、钢琴房舞蹈房及多媒体教室、数码钢琴教室等,音乐教育课程是通过多种形式教学,主教楼多媒体教室的课堂教学,在学术报告厅经常举办相关的音乐学术讲座及音乐论坛及文艺活动等。

(二)成立了清远民族歌舞团

清远市民族歌舞团于1999年成立。清远市民族歌舞团组织演职员参与各类演出和比赛活动,锻炼队伍,培养人才,致力打造高水平的专业文艺团体,歌舞团立足本土瑶族、壮族文化,着力推动清远地区艺术事业的发展。

上课教师选取本土传统民间舞蹈音乐知识进行传授,给学生提供一种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的思维。

总之,目前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育规模不大,招生人数约120人,专业特色不突出,音乐教育传承的途径和教育实施的内容比较传统,创新力不够。

五、本土音乐文化在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育中有效途径的创新

为了直接有效地推动学校本土音乐文化教育发展的进程,首先从提升教师自身的本土音乐文化修养入手,加强音乐专业教师力量的培训,为了健全本土音乐资源库的建设,创新音乐教育传承的途径和教育实施的内容,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校学生中选拨本土音乐文化“推广使者”

要将当地民间音乐文化进行推广和传播,扩大当地民间音乐文化的影响,并不断传承和发民逐步形成去,推广使者的物色或选拨至关重要,单凭个别教师或音乐厅爱好者的力量是远不够的,特别为了加强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校学生巧妙地借助学生群体的力量去感染其他同学,并一代一代传承,影响力是很大的。

(二)成立 “本土音乐文化艺术协会”

“本土音乐文化艺术协会”是将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成立协会能将本土音乐文化深入广大热爱本土音乐文化的群体中去,特别是对相关音乐文化有兴趣和工作热情的,组成兴趣团队,定期到民间去采风,演唱某种本土民间音乐,形成一种强有力民间音乐的传承载体,在本区域作进一步的推广工作,甚至可以推广更广泛,协会团队成员并创建本土音乐文化学习氛围,壮大音乐文化节学习队伍,使本土音乐文化在不断传承和发展。

(三)借鉴市场商品营销的方式将其进行广泛的推广普及

对本土音乐文化宣传推广,可以借鉴多种营销手段,利用电视媒体、网络的宣传本土民间音乐的知识,使该项音乐文化深入人心。比如:清远电视台有两档介绍有关清远人、清远事、清远文化的专题节目,分别是“今日访谈”和“清远故事”,在当地的融入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如:举办节庆活动,连南的一年一度的瑶族文化节,“耍歌堂”,还譬如搭个舞台,文化节唱戏,以旅游为载体,象千年瑶寨的旅游开发,民族博物馆的成立,民族旅游工艺的表演与制作,甚至创编一些有关本土音乐文化方面的节目或趣味知识问答等活动,在传统本土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内容和形式也不断地创新。

同时,也通过邀请当地的演出团体举办讲座,表演、活动策划等途径,编排本土民间音乐节目参加学校大型演出,诸如:迎新晚会、新年文艺汇演、五・四晚会等,拉近本土音乐文化的距离,使得该文化更具亲切感。

作为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不仅要自己走出去,将本土民间音乐文化带出我们的校园,可以不定期地举办“地方音乐文化走出校园的义务表演活动”,让广泛的市民们了解当地的文化,更多地融入当地音乐文化。同时,我们必得“请进来”,我们将民间艺人、专家、学者请进校园。“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这样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传承工作将更具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业秀.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对本土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开发[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05).

[2]杨立梅.走向未来的音乐教育[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

第7篇:音乐远程研修观课报告范文

关 键 词:复合型音乐人才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全国的艺术类专业开始焕发新的活力。目前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主要分成三大培养体系:一是九所专业音乐学院;二是高等师范院校中的音乐学科;三是综合性大学中所设置的艺术系科。高等音乐教育的规模和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与此同时,一些负面效应也开始显现,从学校到教师到学生普遍呈现出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学校在对学生的培养上,只重视技能训练,忽视综合素质教育,导致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只“专”不“通”。这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而且从长远来看,综合素质的缺乏实质上也限制了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进一步上升。

上篇:寻路

上述问题已经引起了教育界诸多同行的关注,大家纷纷献计献策,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笔者所在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正在探索一条培养复合型音乐专业人才的道路。

一、瑕瑜互现,艺术学院的学生状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成立于2005年4月,并于当年开始招收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中。这些学生文化成绩比较好,接受各方面知识的能力比较强,综合素质也普遍比中等艺术学校培养的学生高,这些都是优势所在。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中的很多人在音乐天赋、专业基本功和技能方面又略逊一筹。例如有些学生的嗓音条件不理想,很难在纯粹的专业领域有所成就,还有些学生音乐基础过于薄弱,必须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掌握好音乐基础知识。在深入考察和分析了这些情况以后,笔者认为,应该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一方面,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多学科优势,进一步提高学生音乐和外语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向内挖潜,发掘多学科涉外型大学的资源

放眼世界,欧美的大学几乎都设有艺术学科,这为艺术学科和非艺术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提供了必要条件,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些艺术学院为全校学生开出各种选修课,比如音乐欣赏、美术基础等,同时,艺术院系的学生必须选修若干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课程。美国哈佛大学名誉校长陆登廷指出:“哈佛大学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功就在于建立了交叉学科和教师之间(或者学院之间)的合作。”以此为鉴,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广外多学科的优势,给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开设跨学科的多门课程,拓宽其眼界,引导其全面发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1995年6月由原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合并组建的广东省涉外型大学。原广州外国语学院成立于1965年,是国家教育部直接管理的三所外语院校之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目前有19个学院,46个专科专业。其中有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意大利语、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系科。而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广告学、新闻学、翻译、艺术与设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本科专业都可以被充分利用,通过公共课、通选课的课程设置服务于艺术类学生。

目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着力推出外语与各专业的融合,培养一专多能、“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外语实践能力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通用型人才。学校还与美、英、法、德、意、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将近90所大学和学术文化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

三、因材施教,明确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的方向

明确培养方向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广外艺术学院旨在培养掌握系统的音乐表演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演唱演奏技能,外语运用能力强,信息技术强,能直接参与国内国际音乐交流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是能在专业或社会文艺团体、政府部门、艺术院校、企事业单位中从事表演、教育及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以音乐表演为专业,以外语为学习和沟通工具。

对于具备良好的音乐基础和嗓音条件、钢琴基本功扎实的学生,可以培养其从事音乐表演工作;对于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又有足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理论水平较好的学生,可以培养其从事教育工作;对于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综合素质较好、公关能力和外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可以培养其从事对外艺术交流合作工作。

下篇: 实施

具体应该如何实现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这一目标呢?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多管齐下,探索全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培养复合型音乐专业人才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需要引进专业音乐院校的先进教学方法,强化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同时吸取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经验;另一方面,应该利用广外多学科多专业的学科优势,开设必修课、选修课、通选课、公共外语课等课程,强化和拓宽复合型音乐人才的知识面。

在教学方法上也不妨进行一些创新的尝试,例如专业基础课如声乐专业钢琴课采取一对二、一对三,甚至一对多方式可能更有利于学生的互相交流和探讨。在专业理论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尝试采用教学互动、学生互动、课堂上下互动的方式。与此同时,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广外良好的网络化教学资源,从网络获取更多专业知识,了解国际国内艺术发展动态。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界限,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应该摒弃以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学专业课”的狭隘做法,努力汲取新知识,成长为能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

二、接轨国际,科学设置课程

英国剑桥大学副校长朗斯戴尔女士曾经在多种场合强调:“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多学科教育,提供跨学科课程,使学科知识互相渗透。”针对培养复合型音乐专业人才的目标,我们参考了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和国内多所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的课程设置。在广外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本校艺术学院的课程设置分成5个部分:

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政课、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通选课。英语课贯穿第一至第四学期,综合英语课每周四个学时,同时还开设语音语调、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英语写作各两个学时。三年级开设高级英语选修课程。这同专业院校、师范院校艺术专业、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相比,是英语课时设置最多的,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外语强化训练,使其和其他同类型学生相比具有较大的外语优势。通选课要求学生选修八个学分的人文社科类学科,四个学分的自然科学类学科,这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得学生在工作方向上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学科基础课安排有钢琴课、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等课程,让学生打好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

学科专业课除声乐钢琴等专业课外,声乐专业还开设了表演基础、形体训练、合唱、正音与台词等课程。钢琴专业开设了伴奏与室内乐、钢琴教学法等课程。第一至第三学期充分利用广外外语学科资源,开设了意大利语、德语、法语课,让学生在演唱演奏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作曲家的作品时,能更好理解作品内容和风格,以便更好地演唱和演奏,提高专业水平。

选修课结合广外多学科、多专业特点,合理设计音乐理论选修课程以适应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培养要求。掌握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熟悉世界各民族音乐的特点,同时具备充实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是一个复合型音乐人才应有的知识结构。广外作为人文社科类的综合性大学,在完成上述课程设置的同时,利用本校多学科、多专业的资源优势,开设了一批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的独特课程,如利用汉语言文学学科优势,开设中国文学名著、外国文学名著课程;利用外国语言学科优势开设意大利语、德语、法语课程;利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优势开设电脑音乐制作课程;利用人力资源学科优势开设音乐艺术管理课程;利用新闻专业学科优势开设音乐传媒课程;利用应用心理学学科优势开设音乐心理学课程;今后还可以利用经济学优势开设市场开发与经纪人课程;法学学科优势开设法制社会与演出市场等课程。这些课程均作为专业选修课,保证一定学时数,对于提高复合型音乐人才的整体素质具有深远意义。而专业音乐学院或师范院校在教学中也会涉及到相关内容,但通常以讲座等形式传播给学生,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的质量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当今社会,随着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规模的扩大,他们中的绝大部分还是要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去从事音乐普及、音乐创作和音乐开拓型的工作。广外艺术学院充分利用外语优势和其他人文、自然科学等学科的优势,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这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并且与国际接轨的新型培养方向。

实践课教学除加强对学生的技巧能力、外语和综合素质培养外,艺术学院还非常重视实际运用和实践。现在学院每学期都安排学生上台两次、观摩和考试各一次。到三四年级可以安排学生到文艺团体、唱片公司、文化广告公司、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让学生更多参与专业实践活动以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还可利用广外与国外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将他们送出去培训和深造。

三、 求贤若渴,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保证,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广外艺术学院的领导奔赴全国著名艺术院校,希望能吸引高水平的应届毕业生,同时,还在2006年3月底举行了为期一周的招聘面试,面向全国招聘急需的专业人才。

为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为教学服务,我们还在探索“校际合作,资源共享”的道路。广外的艺术学院试图和相关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取长补短,实现师资的交流与合作,尽快缓解师资暂时不足的矛盾。

总之,新世纪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客观上和整体上均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的转变与革新上。艺术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本,以适应当今世界潮流为本。以这种先进的发展观念为指导,探索一条培养以外语为特色的复合型音乐专业人才的道路,才能真正发挥和利用广外多学科多专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综合性大学培养复合型音乐专业人才的探讨》,李建华著 ,原载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2]《谈高素质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培养》,马岩峰著,原载于《甘肃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6卷第1期

[3]《高师音乐教学重在培养复合性人才》,沈炳毅著,原载于《皖西学院学报》,2004年8月第20卷第4期

[4]《综合性专业素质与复合型人才培养》,刘永福著,原载于《乐器》,2003年9月

第8篇:音乐远程研修观课报告范文

关键词:普通高校 音乐素质教育 改革 探索

        音乐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巨大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我们的古代先哲早就提出了乐教思想,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可以正身形、广教化、美风俗”。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证明,音乐教育可以综合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各种素质,是培养品德、锻炼意志、开发智力尤其是发展创造力的良好途径。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是指以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为对象、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音乐知识和音乐审美为基本内容的艺术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时代要求更加突出。可见,对大学生实施音乐素质教育作为高校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学生的感情世界和艺术想象力得到丰富和发展,使他们用新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未来和整个世界,同时,对他们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身心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和补充作用。

        一、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改革思路

        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校是学生学习的推动者。只有三者互动,才能真正落实高等院校音乐素质教育的提高。因此,我们应从以下六方面把握好音乐素质教育改革的方向:

        1、转变教育观念

        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人才的过程中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摆正美育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克服片面专才教育思想,加大教育教学的改革力度,尽快摒弃不利于新型人才培养的陈旧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工程人才积极创造条件。

        2、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任何办学方针与教学设想都必须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来体现。因此,教师素质的高低,将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的效果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与其他学科教育一样,音乐教育也有着很强的专业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公共音乐教师队伍,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收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作为公共音乐课教师来讲,除了应当具备良好的思想文化素质、职业道德等一般素质外,还应当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所谓专业素质,主要是指较全面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方面的素质,以及音乐教育理论与音乐实践方面的素质。所谓业务能力,主要是指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能力、组织辅导学生开展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以及进行音乐教育研究的能力。而要具备这些专业素质与业务能力,音乐教师就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目前许多高校的音乐教师都毕业于专业的音乐院校,他们在学校学的是很专的声乐、钢琴、作曲等,作为一位公共音乐教师就必须拓宽音乐知识和技能的知识面,不断提高音乐修养与文化水平,从各方面知识中吸取营养,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惟有如此,才能在教学中以良好的基本功、精深的知识赢得学生的尊重与支持,并由此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热情和浓厚兴趣。

所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是确保音乐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所在,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应当引起学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3、调整课程结构

        要把人文艺术课纳入正式教学计划,扩大选修课范围,增加选修课内容,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选修辅修专业。教育部规定:“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在2005年前要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并逐步纳入教学计划,计入学分。 

”普通高校应在现有选修课基础上,开设“合唱艺术”、“管弦乐演奏”、“艺术与审美修养”等多种艺术类课程;也可考虑将一至两门音乐类课程设为必选课或必修课,使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动者。

        目前有些音乐课程在内容上接近、交叉乃至有一定程度的重复;另外,音乐课程的设置或多或少往往不是由音乐教育教学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在课程内容、课程学时数的确定上随意性和主观性很大;其次在教材的选用以及考试分数的给定上,也不是非常的科学和合理。

        因此,普通高校应“深化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加强科学研究,大幅度地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必须努力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资源、网络技术和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教学并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深化音乐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

       4、置备必要的音乐教学设备,真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必要的教学设备,音乐课的教学也是如此。在长期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音乐教学设备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完成音乐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是音乐教学得以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辅助手段。但从目前情况看,不少院校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资金投入偏少,教学设备缺乏。因而或多或少地出现了教师应付教、学生凑合学的不良现象,教学效果根本无从谈起。实际上,作为高等院校非音乐专业的公共音乐课,所必需的教学设备不是很多,开销也不是很大,这里主要有一个舍得舍不得的问题,说重点儿其实就是重视不重视的问题。

        5、办好大学生社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普通高校的音乐素质教育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要课内课外相结合,以课外为主。因此,大学生艺术类社团便成了对学生实施音乐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建立大学生艺术团、合唱团、舞蹈团、军乐团、民乐团、电声乐队等,并配备专职辅导教师,训练要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指导教师要业务精通、尽职尽责;同时对学生自发组织的艺术类协会等组织给予积极帮助、指导和扶持,校内多活动,校外多交流,让活动积极有序,努力提高学生的演唱演奏水平和表演能力。校园文化对学生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校园文化影响形成的学生素质更深刻、更牢固。因此,要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氛围,有条件的地方应多请一些艺术团体、知名艺术家到校演出和讲学,举办不同形式的报告和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要通过广播、书报栏、音乐沙龙等形式,选择一些内容健康、情趣高雅、艺术魅力强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从不同内容、不同角度、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中领略音乐作品不同的美,通过多听、多看、多练、多比,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要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重大节日等,以艺术类社团为龙头,经常开展一些不同类型、不同规模、既严肃高雅又情趣新颖、能够吸引多数学生参加的音乐活动,增加学生音乐审美的实践机会,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

        6、音乐素质教育应走普及之路

        音乐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承担着对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不是针对少数学生提高他们的艺术技能的专业培训教育,应该保证全体学生受音乐教育的均等性及音乐文化素质在最低可接受水平之上,保证全体学生受音乐教育权利的公平性。

第9篇:音乐远程研修观课报告范文

关键词:声乐 选修课 现状 对策

一、我国声乐教育发展概述

我国声乐教育发展历史从时间上来说分为三大部分:古代声乐教育、近现代声乐教育以及当代声乐教育。要学习当代声乐,就必须了解我国声乐的历史演变历程。

我国古代的声乐教育是从上古开始到鸦片战争结束,从最初对声乐知识模糊的认识,到声乐知识的不断深化和普及,唱歌逐渐成为我国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组成部分。具体来看,在古代我国不断完善和提高声乐演奏水准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其一,周王朝就已经出现了较为完整的礼乐教育制度,主要是在宫廷里进行表演;其二,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诗经》,里面囊括了当时地方民歌以及对宫廷的歌功颂德的音乐,称之为风、雅、颂,这些都是通过演唱的形式表达出来;其三,秦汉时期的声乐随着乐府的设立,让我国声乐教育从此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其四,唐宋时期随着诗词的出现,官府设立了众多音乐管理部门,从上层专门享有过渡到大众民间享有,让文学与音乐开始相互融合,使得声乐表演领域更为广阔;其五,元明清是戏曲的发展时期,出现了新的表演艺术形式,这为后来戏剧奠定了基础。例如:国粹京剧、昆剧等等,都是从这一时期演变过来的,极大地扩展、完善了戏剧领域,使得声乐艺术又一次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我国近现代声乐教育是从鸦片战争后至建国初期,西方歌唱艺术表演形式进入我国的声乐表演艺术圈后,我国开始向西方学习新的声乐艺术,极大推动了声乐教育的发展。在随后的发展中,我国声乐教育进入学校课堂,并且开设声乐教学课程,这才真正过渡到了开始正规化的声乐教育体系,我国声乐教育也开始具备专业化和科学化等特性。

我国20世纪50年代后至今的当代声乐教育,在全国教育事业的推动下,声乐教育领域也有了焕然一新的变化。众多专业的声乐教育学院的建立,为声乐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歌唱家并为创作出大批高水准的歌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有很多专门论述声乐表演艺术和声乐教育的理论著作,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新时代的声乐教育,使得我国声乐教育体系日臻完善。

二、我国高校声乐选修课教学现状

(一)声乐选修课教育教学在地域上存在着巨大差距。根据调查显示,农村接受声乐选修教育与城市接受声乐选修教育相比,农村接受声乐选修教育的比例很小,由此可见声乐教育在全国的开展没有真正得到全面发展。很多高素质、高水平的声乐教育工作者不愿去偏僻的山区进行声乐教育教学,更愿意呆在城市,这导致了声乐教育的城乡差异。

(二)从声乐选修课的意愿程度来看,喜欢音乐并且喜欢唱歌的学生人数占的比例相当可观,只有极少数人是不喜欢。从这个调查情况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同学们是特别喜欢学习专业的声乐,有着很高的唱歌热情,这就为普通高校开设声乐选修课先奠定了深厚的学生基础。

(三)在普通高校进行对声乐基本知识的调查中,得出的结果是有很少一部分人真正接触并专业学习过声乐,大部分同学对声乐知识知之甚少。这份调查报告说明我国的普通高校的声乐教育发展很落后,广大学生没有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声乐学习过程,因此必须对这种教育制度进行改革,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四)通过对声乐很专业的知识进行的调查,比如五线谱或者简谱等。对于很专业的乐理知识,大部分学生表示根本不懂或者不认识乐谱,能够简单认识的人少之又少。由此观之,同学们对乐理知识学习程度很低,就连基本的音乐素质都不具备,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五音不全,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五)在有关调查中,对开设声乐选修课的必要性,绝大部分同学支持声乐选修课的开设,从大部分观点中得到如下几点:其一,可以通过声乐选修课来继承发展传统音乐,提高声乐艺术涵养;其二,通过学习声乐理论和表演的训练,可以了解不同民族风格的声乐;其三,有助于使学生产生爱国情感和集体感以及民族自豪感;其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普通高校大部分没有开设声乐选修课,从学校的兴趣小组或者合唱团中调查声乐教育的情况。很多同学参加合唱团最主要的原因是通过这个渠道来学习声乐,但由于合唱团一般没有固定的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学生们只有通过合唱团这个平台互相交流、学习声乐。

三、我国高校声乐选修课的对策研究

首先,对声乐教育者的道德素质进行提高,通过提高待遇等措施,鼓励这些教师去偏远山区教学,尽快拉平城乡差距,让山区喜欢唱歌的学生能够得到专业系统的声乐教育。

其次,在普通高校开设声乐选修课,要做好开设这门课的宣传工作,要让学生知道修这门课将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意义和价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

再次,在上声乐选修课期间,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对声乐知识的了解情况,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尽快学到声乐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唱歌的技法。教师也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给予指导,多和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沟通,激励表扬学生的表现,帮助他们树立学习声乐知识的自信心。

最后,通过在普通高校开设声乐选修课,先通过声乐表演专业的同学在课堂上作示范表演,让同学们更直接地了解声乐,从而能激发学习声乐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颜诗斌.试论声乐公共课的教学特点与基础训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