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阅读体验论文范文

阅读体验论文精选(九篇)

阅读体验论文

第1篇:阅读体验论文范文

[关键词]体验式阅读 生活体验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80008

[HJ1.4mm]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课改过程中,强调建立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体现人文关怀的教学模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部分,也应体现新课改之精神,然而,由于受着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依然存在许多弊端。如比较偏重知识方面的灌输,轻视能力的培养,这严重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性思维与个性发展。为了适应新课改精神,笔者认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大力推行体验式阅读教学。体验式阅读教学,是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与自主认知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教学活动,感悟与体验作者情感、文章内容的阅读方式。通过体验阅读教学,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从而达到提供学生语文素质、丰富情感体验、促进人格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本文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论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体验式阅读教学活动开展的方法。

一 、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开展阅读教学

阅读是一个主动获取信息的有效方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质量高低,对语文教学效果成败也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新课标中,反复突出强调尊重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体验阅读过程,获得独特的阅读感受。这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宗旨,也是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

为此教师应以学生生活体验为主来开展阅读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情感体验与生活经验,去阅读文本;并在这一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理解文本内容,获得相应信息知识,从而丰富阅读情感与体验。

如教学《童趣》(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一课,教师向学生询问,自己童年生活里,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有些学生是从农村来的,自然说出童年趣事是与小猪接吻,在草丛里找蚂蚱。从城里出来的学生,则是说童年有趣的事情是陪父母去外地旅游,与小伙伴看电影……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问:这些事情有趣吗,可以算是童趣吗?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童趣的理解,并结合相关内容谈论一下童趣的“趣”到底在什么地方?如何做一个在生活中富有情趣的人?最后,教师进行课后总结,鼓励学生们学会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保持想象力与好奇心,发现生活中的有趣事情。通过这样激活学生的知识与生活体验,学生享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与阅读的乐趣,从而有效达到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目标。

二 、创新阅读教学手段,丰富阅读体验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与执行者。因此,在体验式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一切,需要教师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认知特征与阅读教学课的教学规律,还原与生动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一个亲历知识产生的过程中迸感,培养阅读能力。为此,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提出,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文本,整合各种各类教学方面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过程,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度,为阅读学习的开展创建良好的条件。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学互动、思想交流的方式,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也可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采用表演、故事、多媒体教学、合作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

如教《紫藤萝瀑布》(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一课,为了让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文本内容有一个情感体验。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如可以准备紫藤萝生长的视频,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感受紫藤萝繁华盛开的景象。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朗读作品,切实感受文章中文字所描绘的意境,从而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作者在文本中所抒发的情感,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 、读写结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第2篇:阅读体验论文范文

高中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体验过程。面对当前的阅读教学的实际,我认为确立体验阅读教学观是非常必要的。

一.体验阅读的内涵

体验是主体对客体一种生命化的经历,经过体验,客体已成为主体生命中的一部分。“在体验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体验有亲身体验(主体直接参与生活实践,在实践中对生活产生体验)和亲心体验(主体没有直接参与生活实践,而是用心去经历客体所产生的一种体验)两种形式。阅读属于亲心体验,就是主体在阅读中,阅读对象经过主体的亲心经历,从而产生体验。在体验阅读中,阅读主体的生命是充满情调的。“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主体总是从自己的命运、遭遇以及全部的文化的情感的积累出发去体验和揭示意蕴;而体验的归结点也是情感,体验的终结常常是一种新的更深刻的情感的生成。”阅读客体一般都是凝结着真善美并蕴涵丰富情感的文学作品,随着主体的阅读体验,这些蕴涵情感的真善美因子就进入阅读主体的生命意识之中,他们的灵魂因之越来越纯净,人格因之越来越高尚,情感也因之越来越丰富。

二.体验阅读的策略指导

传统的阅读策略指导几乎没有把学生引向阅读体验,体验阅读策略应该为学生与阅读对象架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或者说有了恰当的阅读策略,学生很容易在文本的阅读中产生体验。不同的文学样式,容易引起阅读者的体验的策略是不同的。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体验阅读策略。

1.创设情境。教师努力创造适合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眼中有人,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讨论交流的参与者,不是一锤定音的拍卖师。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上《七颗钻石》时,有一个精彩的教学环节:进入录音棚。师问:同学们,童话应该怎么读呢?童话是写给咱们儿童看的文学作品,我们在朗读童话时应该怎样?有学生说:“我们在读童话时应有感情地去读,要配合人物的性格来读。”有学生说:“童话里有人物、有故事,所以要充满感情地来读。”这时候大屏幕显示:用童声来读。接着,余老师说:“可以这样读。”并模拟一种童稚的声音,示范朗读课文开头部分,然后学生便各自快乐地大声“用童声”来读课文了。这样,余老师以自己的语言和范读将学生的情感引入到了一个童话的情境里去了。当然可利用音乐(配乐)创设情境。音乐与文学有着难解之缘。笔者在上戴望舒《雨巷》时,就用了配乐朗读,让学生沉浸在美妙的音乐情境中,感受漫步雨巷的心境。

2.走近文本。这是学生个性体验的基础,也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关键。立足语言,基于文本,通过语言文字体味作品的神韵,获得个性体验,是文本阅读的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沉下心来,仔细阅读文本,引导学生学会从文本中搜集信息,形成自己对文本的初步感受。连文本内容都不熟悉,就让学生去进行个性体验,是不现实的,是浮光掠影的,学生无法获得真正有效的体验和感受。文本内容阅读的指导,主要有重要语句、关键细节、疑义之处、重要段落、全文的把握等五方面的内容。同时教师示范一些必要的阅读方法,如朗读、默读、略读、精读及圈点勾画的方法,逐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有一个二次阅读的过程,即“初步感受――探究讨论――再次品味”的过程。这里特别强调文本阅读的再次品味,是因为学生对文本的深思、体验、感受,有时是同学合作讨论交流、教师引导点拨无法完成的,因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因此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必须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阅读文本,感悟文本,否则犹如隔靴搔痒。

3.设置问题。由于学生自身的一些局限,得出的问题和体验可能没有共性,也有可能游离于与文本的对话之外,或者根本就提不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来,说不出体验来。这时教师要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体验没有被学生注意的内涵,引出带有个性体验的谈话。如说说《沁园春?长沙》中的语言美与阳刚之气。

老师要善于从学生众多的问题中梳理、整合出一两个能从全局上贯穿全文的问题以保证对话的质量,避免讨论交流流于形式。笔者的做法是,在文本阅读后,让学生提出一两个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挑选几个,分给小组讨论。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其它学生补充。

4.对话交流。这包括师生、生生交流。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同桌合作和师生对话的形式,对自己的感受和问题,对教师设置的问题,一起讨论。通过交流、讨论,大家整理、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也学会倾听他人的体验、见解,在互相接纳的过程中了解与自己的不同之处,不断地修正的自己的观点,进而反思并建构对文本的新体验。

第3篇:阅读体验论文范文

1、自主性。毫无疑问,个性化阅读最关键的特征是其学习的自主性。所谓自主性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于“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和“他主性学习”。认知建构主义原理认为,自主性学习实际就是无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自主性学习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自主性阅读是自主性学习的一种,就是在阅读活动中要以学生自己的研读为主,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积极思考,自己来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使阅读活动建构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在自主性阅读过程中,教师不是去代替学生去分析文章或是解释文本,而是提出问题或是线索,通过对阅读内容的不时的点拨,让学生自主的去理解文本,体会文章的真是含义,从而使阅读成为个人的行为。

2、创造性。创造性是个性化阅读的又一个重要特征,而对什么是创造性,有不同的理解。从宏观上说,一般认为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故也称为创造力。新奇独特意味着能别出心裁地做出前人未曾做过的事,有社会价值意味着创造的结果或产品具有实用价值或学术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等。就个性化阅读而言,创造性体现在对阅读中空白文本段落的补充和填实。有学者曾经提出过,在阅读中,文本、作者、读者时间存在着空白的领域,这些空白,需要读者在阅读中通过自主性的想象和感悟去体会,去充实,在这个过程中就产生了创造。所以,阅读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由于读者个人的经历不同,当然在阅读活动中对于文本的解释也不相同。对于阅读教学而言,教师应给每个学生多留一点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教师耐心的劝导和解释,同时鼓励学生多从自身的角度提出见解,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体验性。体验性是指在个性化阅读中通过有意识的与文本进行交流,获得阅读感受的过程。对于阅读者来说,从文本中获得独特的心理感受是阅读的必然意义之一,这种独特心理感受的获得,需要读者与文本进行对话,甚至与作者进行对话,在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背景和内涵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融入其中的真情实感,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独特的心理体验。所以说,体验性是个性化阅读的一个重要特征。一般来说,体验阅读包括了两个特征:一是情感,读者与文本的交互作用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感贯穿于整个阅读活动;二是整体,阅读的体验是以整体感知为基础的,而不是建构在对于每一个字词句的剖析上。在阅读课堂上,需要老师选择优秀的文本,合理的设置问题,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去体验文章中所蕴含的波澜壮阔的场景和深厚的情感。学生要通过对词字句的理解,在朗诵中赏析,在思考中分析,以期与文本产生共鸣。

二、加强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建议

1、增加阅读量是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个性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补充,是提升学生阅读水平,提高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关键。提升个性化阅读水平,离不开大量的阅读。这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仅仅局限在少数精品文章,固然可以获得阅读水准的提升,但问题是,能否获得阅读能力的持续提升呢?答案是否定的,任何文章都有其局限性,对少数精品的模拟并不能获得全部的阅读体验,所以,增加阅读量,大量而广泛的阅读课外书籍是提升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基础。我们已经处于了信息社会,人们获取信息和文本的能力大大加强,阅读不仅仅表现在对内容的理解,还表现在阅读速度的提升,对关键信息的把握。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尽可能的扩大阅读量,鼓励学生读整本的书和各种报刊杂志,勤做读书笔记,在条件允许的地方,要鼓励学生上网阅读信息。而更重要的是要加大课堂内的阅读信息量。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地多翻阅一些资料,及时补充新信息,要敢于跳出课本,从一个大的视野来把握课文,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地阅读。

第4篇:阅读体验论文范文

【关键词】图画书;图画书阅读;读者反应理论;阅读讨论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4-0013-04

阅读讨论侧重于引发儿童的阅读回应,是儿童在教师的协助下通过深度沟通、集思广益,对图画书意义作出诠释的一种团体互动式阅读策略。在阅读讨论中,儿童通过与教师和同伴之间的互动,探索和尝试建构文本的意义,内化文本中传递的价值和态度。阅读讨论有助于儿童清楚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将阅读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以往的阅读记忆相联系。有效开展阅读讨论活动,对促进儿童的心智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阅读讨论在阅读中的地位

阅读讨论侧重的不是教师的阅读指导,而是儿童的阅读回应,其理论依据是读者反应理论。

读者反应理论(reader response theory)打破了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的范式,将读者置于文本意义生成的核心地位。读者反应理论认为,作品的意义并不是内在于作品的、固定的意义,而是由读者的阅读和创造性理解建构的。

读者反应理论的代表人物罗森布莱特(Louise Rosenblatt)提出了审美式阅读的理念。她认为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依赖于教师或评论者的解读,这种阅读是以获取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是一种输出式阅读。而审美式阅读更加注重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个人的阅读体验、情感、态度与想法,关注读者在阅读活动中获得的生命体验。〔1〕

基于这样的理论,艾登・钱伯斯将儿童的阅读回应加入了阅读循环圈,提出了阅读历程的理论。阅读历程包括选书、阅读和回应三个环节。

通过对阅读回应多年的实践研究,艾登・钱伯斯最终确认了阅读回应在阅读历程中的核心地位。他认为回应环节的加入使得阅读循环圈不再是一个平面的二维空间,而成为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2〕他提出了两种阅读回应的方式,一种是读完一本书后,期望能再次体验相同的阅读乐趣;另一种是阅读完一本书后,与人谈论和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后者指的便是阅读讨论。他认为这两种方式,尤其是后者对于帮助儿童成为一名思考型的阅读者很重要。因此,阅读讨论成为整个阅读循环中的核心环节。

二、阅读讨论的本质

儿童将被文本激发出的热情和想法自由地表达出来,并在与同伴的相互沟通中,以自得其乐的方式解说作者用语言或者图像符号精心编制出来的文本,这便是阅读讨论的本质。

具体来说,阅读讨论是一种深度阅读活动,是儿童对文本意义的再创造。“穿梭在文字运用的不同层次,泅泳于意义的多种可能,这是一个熟练的读者的阅读态度;这也正是我们应该教会孩子们的事情。”〔3〕经过阅读讨论,儿童会更深入地理解文本,体悟文本中那些未言明的意义。在阅读讨论中,儿童的思维活跃,他们既可以回忆自己的已有经验,复述作品内容,总结作品梗概,清楚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也可以运用联想(将图画中的线索、角色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从作品内容联想到个人经验)、分析(分析文字或画面中的象征意义,发现作品中的特定模式和独特风格)、创造(将不同线索和自己的已有经验联系起来,解读作品的未尽之意)、换角度思考等技巧深入理解作品。〔4〕可见,阅读讨论不仅能加深儿童对作品的理解,也能提高儿童的思维能力。而且,经过讨论和批判性思考,儿童的精神世界也会与其所阅读的作品建立有效的联系:整理零散的生活经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状态,澄清价值观和立场,甚至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

然而,儿童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并清楚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这种能力的发展需要成人,特别是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儿童在进行阅读讨论时主要是以图画书为媒介的。因此,在组织阅读讨论时,教师既要为儿童选择适合进行阅读讨论的图画书,也要针对讨论的不同阶段,适时调整指导策略,以推动讨论的深入开展。

三、选择适合阅读讨论的图画书

并不是所有的儿童读物都适合进行阅读讨论,因此教师在具体的选择过程中要根据图画书的文本构造特征与主题进行甄别。

1.选择在图文关系和图画的象征意义方面具有开放性特征的图画书

图画书的作者会利用不同的图文关系扩展意义的表现空间,形成多层叙事的线索。正如培利・诺德曼所说:“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5〕一般来说,图画书的图文关系包括图文倒错或并置、图文相符以及无字书等类型。在图文倒错或者并置的图画书中,图画和文字分别讲述不同的故事,图画和文字之间留有很多空白点和未确定的因素,读者要自己去猜测、设想,进而将图画和文字的意义组成一个整体。即使是图文相符的图画书,图画也具有提供细节信息、呈现场景、表现情绪等功能,能够从不同方面扩展和补充文字故事。在无字书中,图画则承担了讲述故事的全部功能。这些具有不同图文关系的图画书为儿童自主建构故事意义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图画也是儿童构造故事意义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图画是一种象征符号系统,图画中的色彩、线条、大小、比例、留白等皆具有象征意义。图画中的象征符号就像一个个谜团,需要儿童自己去理解和体会,这为儿童提供了想象和讨论的空间。

2.选择主题给读者留有较大思考空间的图画书

一般来说,主题给读者留有较大思考空间的图画书的意义往往是多元的,有利于儿童进行阅读讨论。

(1)富有幻想。幻想类图画书具有颠覆和打破现实世界的逻辑和规则的特征,其无羁的幻想可以帮助儿童冲破惯常思维的束缚,超越日常生活经验,其自由的精神也会对儿童僵化的日常思维提出挑战,使儿童的思维更加夸张、大胆、自由、灵活。像《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子儿,吐吐》《爸爸》这些作品,都是利用幻想超越日常生活经验,甚至颠覆了现实世界的规则,可以激励儿童以崭新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2)寓意深远。像《彩虹色的花》《爱心树》《獾的礼物》《花婆婆》等作品,其中讲述的关于生命、付出、死亡、幸福的哲理都是非常深刻的,各年龄层的读者都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处于不同认识和生活经验水平的儿童可以对作品作出不同的解释。

(3)揭示矛盾。例如,《小老鼠忙忙碌碌的一天》提出了当自己的事情与他人的事情相矛盾时,应该怎样帮助他人的问题,从而揭示了“帮助”的两难性。这些两难情境的提出会引发儿童的认识冲突,让儿童思考如何理性地认识“帮助他人”等被成人积极倡导的道德规范。

(4)表达情感。爱、恨等情感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优秀的图画书在表现这样的题材时,总是力求让读者自己去体味其中的含义。《活了百万次的猫》《逃家小兔》就是这样的作品。还有一类图画书是表现儿童特有的情绪的,如《野兽国》 〔6〕《壁橱里的冒险》《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等均属于此类。情绪、情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隐密性,在阅读这类图画书时儿童会产生强烈的共鸣,有利于儿童反省自身,也为儿童打开心扉、倾诉自我、整理内心体验提供了一个通道。

选择适合进行阅读讨论的图画书,可以为阅读讨论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阅读讨论的组织策略①

1.确定阅读讨论的主题或切入点

在以往的阅读活动中,讨论的问题往往是成人根据自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来确定的,这样的问题可能无法照顾到儿童最感兴趣的主题,与儿童自己想要表达的想法和体验无关。而在阅读讨论中,讨论的主题是反映团体成员的共同意愿的,是儿童感兴趣的或者思索已久的问题。

为了确定阅读讨论的切入点,教师可以依次提出以下问题:

*你最喜欢这本书的哪些地方?

*你不喜欢这本书的什么地方?

*有哪些地方你不理解(或者“感到困惑”)?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你有没有发现这本书中有哪些地方是有联系的?

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确定儿童感兴趣的讨论主题。教师只需依次提出这几个问题,让儿童作出简单的回答即可。然后,教师从儿童的回答中找到被提及最多的内容作为讨论的切入点。

初涉阅读讨论时,儿童对于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容易作出习惯性的回答,通常都说“喜欢”“没有不喜欢的地方”等。而第三个问题比较容易引发儿童说出与故事有关的问题。观察发现,儿童所提的问题还是比较有针对性的。而对于第四个问题,有的时候在教师朗读故事的过程中儿童会发现图画书中一些内在的关联性或者固定的模式、规律,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信息。关于模式的问题涉及文本的总体特征,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要在最后提这一问题。

通过这个环节,教师要充分收集并确定儿童感兴趣的讨论主题,让儿童针对这些主题发表看法,展开讨论。如果儿童有多个感兴趣的问题,可以依次讨论。因为感兴趣,所以儿童有话可说,乐于参与其中。

2.阅读讨论的提问技巧

阅读讨论是即兴展开的,其间不断会有新的想法或真实生活经验的介入,推动讨论的进行,但是教师要注意引导儿童,以确保儿童围绕图画书展开讨论。另外,讨论是一个开放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时在讨论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暂时中断、难以深入、缺乏相互间的互动等。这时,教师要采用一些提问技巧推动阅读讨论的进行,增加儿童间的互动和交流,引导儿童深入理解图画书。

(1)提一些比较宽泛的问题,扩展儿童的思路

*变换提问的切入点:在没有阅读这本书之前,你猜想过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吗?这会儿你读过了,你觉得怎么样呢?

*与儿童真实的生活经验相衔接:故事中的事情,你在真实的生活中有没有经历过?这与你真实的经历有什么不同?看完了故事,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针对文本特征提问题:你觉得这本书中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结论性的问题:如果让你向朋友介绍这本书,你会怎么介绍?

(2)针对图画书的特征提问,帮助儿童深入讨论问题

教师要基于自己对图画书的深入理解,提出特定性问题,主导讨论的方向。当然,教师也可以从儿童提出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问题中引出特定的问题。

*针对故事发生的地点、场景及故事中的人物提问: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场景是什么?这个故事中的主角是谁?你对哪一个角色感兴趣?有没有故事中没有提到的角色,但是缺了他却不行?

*针对图画书中插图的特定艺术风格、细节、创作技法等提问。

*对图画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具有思考空间的主题加以提问。

3.组织阅读讨论的技巧

除了掌握以上提问技巧外,要让阅读讨论顺利进行,教师还要掌握一些具体的组织技巧。

(1)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修养,熟悉图画书的文本特征和写作技巧,能够领会其中的乐趣与意味。

(2)营造一种爱、肯定、尊重与自由的阅读环境,让儿童懂得自己所表达的任何意见都是有意义的,能够畅所欲言。

(3)阅读讨论没有特定的程序,也不打算追究出唯一正确的答案。

(4)提出的问题要给儿童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能引发儿童的思考。

(5)不要代替儿童发言,也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免限制儿童。

(6)讨论之前应该让儿童充分熟悉故事内容,以免因儿童对作品内容不熟悉,限制了讨论的深入进行。

(7)讨论进行的时间不要太长,以免让儿童筋疲力尽,兴味全无。要选择合适的时机结束讨论,保证儿童下次参与讨论时还会热情高涨。也不要期望一次讨论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有些问题要经过几次讨论才能得到解决。

(8)最初组织阅读讨论时,宜控制小组规模,少数人参加,座席比较随意,这样儿童可以相对集中,也较易形成互动。

随着教师组织阅读讨论的技巧日益熟练,儿童在阅读讨论时更能畅所欲言,深入思考,充分沟通。这不仅有益于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而且有益于促进儿童心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LESLEY MANDEL MORROW, LINDA B GAMBRELL. Literature-based reading instruction〔J〕. Handbook of Reading Research,2000,(3):563-586.

〔2〕艾登・钱伯斯.打造儿童阅读环境〔M〕.许慧贞,译.台北:天卫文化图书有限公司,2001:16-27.

〔3〕艾登・钱伯斯.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M〕.蔡宜容,译.台北:天卫文化图书有限公司,2001:117.

〔4〕林敏宜.图画书的欣赏与应用〔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0:152-154.

第5篇:阅读体验论文范文

1、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课外阅读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2、通过课内拓展阅读,扩大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陶冶情操,培植人文精神,积淀民族文化。

二、课题提出的依据。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局限于教材的繁琐分析,有些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试卷,不愿让他们读课外书。

2、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完成145万字的阅读任务。实验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教材建设,制定课外阅读规划,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使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进一步研究并掌握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体系,拟订各年级各年级课外阅读的培养目标。

2、探索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和基本经验。

3、探索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活动的关系,研究课外阅读的模式。

4、研究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认知的作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5、通过本课题的实验,推进我校小学语文教育素质化,促进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

2、课外阅读的基本特征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3、课内外阅读的相辅相承。

4、课外阅读的方法探索。

5、创造性课外阅读教学。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2、调查法。

3、问卷法。

4、检测法。

5、比较法。

6、综合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理论认识。

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关键靠教师,因此,加强语文教师的培训与学习是重点。从课题申报立项开始,我们就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开题报告,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课题整体情况,积极撰写学习笔记,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使实验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论知识,逐渐丰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一些知识和科研阅读知识竞赛。以便让教师的课外阅读储量不断注入活水源头。

2、重视课题管理,规范课题行为。

根据扬州市课题组管理的规定,我们非常重视课题的管理工作。在流程上按照“开提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来实施。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做了如下要求:您正浏览的文章由www.DIYIFANWEN.COM(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1)课题组例会制度

我们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会议,进行有关课题实验的学习,交流工作中的做法以及自己的收获。

(2)坚持课题月报制度

在每个月底,课题主持人将对本月所所做的额工作以及收获体会,填写月报表。

(3)填写《课题实验手册》

根据学校教科研管理的额规定,课题组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认真填写《课题实验手册》,一般在学期初填好计划(本学期个人研究打算),中途填好专题研讨课例或活动方案,学期末做好小结,撰写实验论文。

七、课题研究的大体框架。

1、制定课外阅读规划。

根据本校的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规划,从课外阅读的目标、阅读内容、阅读总量、阅读活动、阅读文体等几方面拿出明确而具体的计划和措施。

2、创造条件促进“读”。

(1)课内阅读延伸。

(2)允许在“早读”或“自习”时翻课外书报,每周抽出一小时,集中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

(3)布置作业以启发学生理解书报中的有关内容情节,学习其中的方法为主,从而增加课外阅读的兴趣。

(4)推荐读物与传观读书笔记并重。教师一定要做好书刊导读工作,利用图书资源,广泛开展阅读。

3、介绍方法,引导“读”。

结合阅读教学,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

4、开展活动强化“读”。

(1)谈天说地三分钟,每节语文课开始,以名人名言,新人新事物等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

(2)开展课外阅读竞赛。展评优秀读书笔记,读书与征文有机结合。

(3)举办各种语文活动,如“成语擂台赛”,“古诗文朗诵会”等。

八、课题研究的实验步骤及日程安排。

(一)实验步骤

1、成立课题研究组,议定课题,制订方案,明确分工。

2、完成课题前期的调查、论证工作,向市教委立项申报。

3、课题组成员集中讨论教学方案,开展一人一课活动,落实方案。

4、开展阶段性的测试工作,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

5、汇总材料,完成实验总结,迎接结题验收。

(二)日程安排

1、2001.8——2001.10 成立课题组。

2、2001.11——2002.1 开题、评审、修改。

3、2002.2——2003.2 实验、明确要求。

4、2003.2——2003.4 初步总结。

5、2003.5——2004.12 归纳模式。

6、2004.1——2004.6 汇编成册,成果展示。

九、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效

(一)成果归类:

课题研究三年来,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归类如下:

1、超额完成了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任务。

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阶段应该完成课外阅读145万字,实施这一课题以来,我校学生超额完成了课外阅读量。

2、基本确定了各年级的课外阅读内容。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反复研究和从实践中的反馈调整,我们按年级规定了课外阅读的内容,有步骤,有计划,有系列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积累。

3、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通过课题实验,我们教会学生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并教会学生摘录、剪贴、查找等许多种积累的方法。

4、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我们在实验中,开展了许多阅读活动,如“谈天说地5分钟”,“征文竞赛”,“成语擂台赛”等,寓教学于活动之中。

5、形成了一套课外阅读教学模式。

对于课外阅读,我们保证课时,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并研究教学模式。很多教师不断探索,从而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外阅读实效。

6、提升了语文教师的理论素养。

课题研究主在研,重在思。许多教师勤于总结,勤于反思,勤于探索,提高了自身素养,撰写了许多优秀论文。

7、注重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的熏陶。

我们通过多种活动,主要是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所读文章中重点人物的印象,从而以之精神导行,通过阅读提高学生自身修养。

(二)学生阅读量分析:

年级

阅读量

古诗20首,文章10篇,成语40个

古诗15首,成语4类,50个左右,文章20篇

古诗34首,文章35篇,成语9类,名言警句30句

古诗10首,文章10篇,成语3类,歇后语10个

古诗20首,文章20篇,成语6类,名言30句,歇后语20句

古文30篇,古诗33首,文章30篇,对联(学习类)16副,歇后语成语如干

(三)阅读面分析

通过查阅“读书摘录卡”,“教师备课笔记”等,目前我校学生参与课外阅读面达1000%,各年级既定的课外阅读内容的额阅读面达100%。

十、课题研究的反思建议

1、课题的研究最终要形成本校的校本教材《中闸小学课外阅读材料》。

2、要进一步改革现有的课时数量,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效果。

第6篇:阅读体验论文范文

[关键词] 图式理论 阅读教学 定性研究

一、引言

图式理论由英国格式塔心理学家Bartlett于1932年首先引入心理学领域。阅读理论家认为,图式理论是一个“框架”,通过把信息置于正确“槽位”来组织记忆中的知识,在此“框架”下,每一个“槽位”的知识都有相关性。目前,在阅读理解中普遍认为图式理论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图式理论的描述,读者已有的知识对于其语言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而阅读是语言学习中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因此,对于英语教师来说,如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至关重要。尽管许多教师已经就如何找到一条有效的方法教授阅读理解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其中的原因或许是他们缺少对阅读实质的理解。在过去几十年,为了寻找一种令人满意的阅读模式,专家们做了很多关于阅读过程的研究。这些研究与早期认为阅读是一个读者被动地接受作者传达的信息的过程之研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采用实验与问卷相结合的定量研究方法,试图揭示阅读过程的本质,阐明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并从中得出教学启示。

二、图式理论与阅读过程

一般来说,阅读过程分为3种模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交互式”阅读。这3种模式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同时发挥作用。

“自下而上”的模式认为,阅读仅仅是一个把文字解码成思想的简单过程,读者在第二外语学习当中则被看作是解码者。“自上而下”的模式则认为,读者在阅读理解过程中通过主动运用其背景知识,扮演积极的角色,并调动大脑中已有的知识来猜测文章中他们不懂的知识。“交互式”阅读模式将上述两种模式结合在一起,读者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吸收文章中的新内容或者根据新内容来调整和改进已有的知识,即同化和顺化的过程,然后理解并通过阅读更多的信息来验证或否定先前的预测。

阅读理论学家认为,图式是阅读理解过程中的推动力量。读者已有的知识与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之间的吻合程度,决定了其阅读理解的难易程度。因此,如果读者已建立了丰富的知识框架,并能积极调动与阅读材料中的信息相一致的背景知识,那么阅读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实验设计

1.实验对象

研究中的实验对象是从北京林业大学2008级本科110个班级中随机抽取的两个班级。每个班31名学生,分别是林业经济专业和自动化专业,前者为实验组,后者为控制组。在实验组运用了图式理论指导的方法进行教学,而控制组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法教学。这两个班级除教学方法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得到基本控制。

2.实验

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对实验对象进行了前测,以确保这两个班英语水平平行。考虑到测试的信度与效度,我们选取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2007年12月的试题中阅读部分作为测试内容。在测试前,我们通过调查得知,这两个班级的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这套试题,这保证了测试的机密性。试题包括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两部分,40个选择题,共计45分。根据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阅读部分的时间要求,实验对象要在55分钟内完成所有试题。考试结束后,由本文作者批改试卷并给出分数。实验从2008年9月开始至2008年12月结束,为期4个月。

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采用图式理论指导的阅读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训练和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这包括在阅读前调动学生的图式知识、帮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图式阅读技巧。这些技巧强调教师在阅读过程中主要起协助作用,帮助学生激活并建立自己的图式框架。

在阅读教学中,图式激活与建立的训练分为三个阶段:读前活动、读中活动和读后活动。读前活动是很重要的阶段,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对所读材料是否有相关的图式知识。在读前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采用语义覆盖、预测、讨论和经验分享的方式来了解主题和与主题相关的信息。

通过组织读前活动,教师能够鼓励学生激活他们自己已有的图式并建立新的图式。读前活动也助于教师了解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的情况。Chen 和Graves论述过各种读前活动对阅读理解的积极作用,他们将读前活动定义为:“连接文章内容与读者图式内容的桥梁”。如果教师能够组织适当的读前活动,提供足够与文章相关的材料,那么就会激励学生重视关键词的作用,并注意加强关键词的意义与文章内容的联系,这有助于激活他们的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形式图式指文章的修辞、语法、体裁等。如果学生熟悉所读文章的题材类型,或者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文章的结构,那么他们的形式图式就会被激活。内容图式较之形式图式更加具体,主要涉及物质世界有形的物体及活动。如果读前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开展集体讨论并且依此预测文章内容,他们的内容图式就会被激活。此外,读前活动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文章信息与他们的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

在读前活动中,预测是一项很重要的活动,此方法由多位图式理论家提出。如Goodman 提到:“在接受外界输入的知识时,我们的大脑始终处于期望和预测的状态”。Smith将预测定义为:“提前除去不需要的信息的活动”。Smith认为,预测是读者提出问题的过程,而阅读理解过程就是他们努力为获得答案而进行的思考。

语义映射是读前活动中另一项活动。在此项活动中,教师首先选择一个与主题相关的词汇,然后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出相关的词汇,并将其归类。教师将相关信息展示在一个语义“地图”上,使学生能就主题展开讨论。语义映射是词汇量扩展和延伸的一个有效手段。Carrell等把语义映射描述成一种有效的提前教授词汇的方法,“使教师能够提前估计到学生掌握有关主题的已有知识和图式的情况”。学生运用这种方法使自己的图式知识与阅读材料相联系,所产生的联系会帮助他们事先熟悉在阅读时将要遇到的观点和词汇等内容。语义映射也能帮助学生建立关于他们没有掌握的知识的图式。

学生在读后活动中的主要任务,就是复习在阅读理解中学到的知识,并进一步确认所学知识与自身图式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通过安排讨论,角色扮演,写文章小结等活动帮助学生检验他们是否理解了所阅读的文章,巩固和加强他们所学到的新知识。读后活动是学生将同化和顺化新学的知识融入到他们的图式知识中的一个关键阶段。经历这一阶段后,学生最终会建立新的图式,扩大知识面,逐渐成长为成熟的读者。此外,读后活动也给教师提供了一个评估学生阅读水平的机会。

通过采用上述模式教学的4个月之后,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后测,其目的是要了解实验组的学生是否从图式阅读教学法中受益,他们是否比控制组的学生取得更好的阅读成绩。

3.调查问卷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我们还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目的是检验实验组的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图式阅读技巧,是否养成了在阅读中使用这些技巧的习惯。

问卷调查在实验与后测结束之后进行。调查问卷包括16个与图式阅读技巧有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读完每个问题后,选择A,B,C,D,E5个选项中的一个作为答案。字母A,B,C,D,E的分值依次为1,2,3,4,5分,确定程度依次加强。A确定程度最低,D则最高。此次调查问卷不设定规定的完成时间,学生必须要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如实作答。调查问卷由作者收齐并进行分析。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四、结果与讨论

1.实验结果

(1)前测的结果。我们使用统计方法中的t检验来检测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前测成绩。此方法用于检验两个样本平均数之间差异的显著性。下表是前测成绩的t检验数据结果:

计算结果显示,t值为0.096,查表,自由度为60,显著水平为0.05的t临界值为2。因此,我们确定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的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在实验进行之前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在同一水平上,为平行组。这一结果使实验得以继续进行。

(2)后测的结果。后测的结果仍使用t检验得出。下表是后测成绩的t检验数据结果:

计算结果显示:t值为2.201,显然,该值在0.05的显著水平上大于2,因此具有显著性。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在实验之后,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成绩出现显著差异性,两组学生的阅读能力已经不在同一水平上。实验组学生在接受图式教学法教学后成绩有较大提高,说明图式理论对阅读教学具有积极的影响。尽管控制组的阅读成绩也较实验前有所提高,但其程度不及控制组显著。

2.实验的讨论

我们的实验结果证实,图式理论在实验组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已证明奏效并结果显著。使用阅读技巧和相关的背景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激活他们的已有图式,并在阅读过程中应用,然后形成新的图式以扩大他们的知识储备。据此,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在大学英语课堂,图式阅读教学方法的使用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据学生的后测结果,使用图式教学法教学的实验组和使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的控制组之间的成绩有显著差异。在图式理论指导之下,实验组的教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图式,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融入到阅读过程中。他们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如实地反映在他们实验后的成绩中。

其次,学生在接受图式阅读教学法教学后,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已经在第三部分提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了多种活动,教授图式阅读技巧等等。这都为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了基础。此外,图式理论更多地重视读者已有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因此,实验组的教师训练学生在阅读前事先思考,对文章内容作出预测。图式理论同样重视读后复习的作用,因此读后活动非常必要,实验组的教师也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的材料。正是有了以上的训练,阅读过程变得更加容易和成功。这些基于图式理论指导的阅读和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积累知识,建立新的图式,进而,学生会越来越主动地参与到阅读过程中,逐渐培养和提高学习的兴趣。他们养成的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

再次,通过使用图式阅读教学方法,学生在阅读课上会表现得越来越积极。我们知道,阅读是读者的已有知识与阅读材料相结合的过程。阅读也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读者运用他们的经验,语言知识和已有知识进行预测,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阅读过程必须与读者的经验和已有知识相结合才会产生理解。图式理论指导的课堂阅读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能够主导自己的学习。教师鼓励学生在读前作出预测,然后在阅读活动中逐渐地验证或否定最初的预测。因此,阅读课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

最后,图式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认知能力。图式理论认为,学习者会在学习中主动地建立图式并在掌握新信息之后修正原来的图式以形成新的图式。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图式,这个图式与自身的经验和认知过程是分不开的。在阅读过程中,当读者意识到他们已有图式已经不足以帮助他们掌握新的知识时,他们就会相应地修正已有的图式,并创造出新的图式。在图式阅读教学课堂中,学生创造新图式的过程有助于他们认知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学生的图式能够被激活,那么阅读就会是一个愉快和富有成效的过程。图式理论不仅能对课堂阅读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对课外阅读有所帮助。

3.调查问卷的结果

表3列出了调查问卷的结果,此表显示了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对问卷中每一问题回答得分总和的对比。

4.调查问卷的讨论

我们通过将实验组和控制组所有学生选择的每一问题的答案所得的分数相加得出总分。

如表所示,实验组的学生对每一问题得出的总分都高于控制组的总分,特别是问题2,4,5,8,9,10,11,13,和16的总分。因为这9个问题都是阅读过程中常用的图式阅读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控制组,实验组的学生更能够在阅读理解中有意识地运用图式阅读技巧,并且养成了积极主动的阅读习惯。他们在接受图式阅读教学之后,能够主动地激活已有图式来理解阅读材料,并在阅读过程中建立新的图式。实验组的学生是更成熟的阅读者。而控制组的学生因为没有受到图式阅读技巧的系统训练,因此在阅读中缺少主动性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结束语

我们的研究证明,图式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在英语教学课堂上,帮助学生激活已有知识并使之与阅读内容相结合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理解水平。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该得到广泛应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阅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而图式理论也是一个需要更进一步研究的理论领域,因此,关于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Bartlett,F. C. 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2]Smith, F. Understanding Reading[M](5th ed.), Hillsdale,NJ: Lawrence Erlbaum,1994.

[3]Carrell,D. &D. E. Eskey. 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651.

第7篇:阅读体验论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反思和批判能力

一、课题的提出

1.理论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2.应用价值。

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背了许许多多的经典名作,做了许许多多的笔记,最终却很少有人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具备独立阅读及分析文章的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仍存在着“程式固定,千文一面”、肢解文本”、“统一答案,抹煞个性”的弊病.学生在阅读中缺少反思和批判意识。

二、相关研究的综述和分析

国外较早研究反思的是英国哲学家、教育思想家洛克和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洛克认为反思是对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省自照,是人们把自己的心理活动作为认识对象的认识活动,是对思维的思维。斯宾诺莎则把自己的认识论方法称作“反思的知识”,而“反思的知识”即“观念的观念”。[1]第一个真正系统论述教育与反思关系的,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J.Dewey),他在《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1933年)一书中认真论述过反思性思维的问题。[2]美国学者恩德・舍恩(D.A.Schon)在《反思性实践者:专业人员如何在行动中思考》(1983年)、《反思实践者的教育:走向专业中教学和学习的新设计》(1987年)这两本著作中,阐明了他对反思性实践的理解。[3]

自从20世纪80年代批判性思维这一概念首次引进国内,至今短短二三十年时间,吸引了许多学者的注意,有关批判性思维的论文也不断涌现。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由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个体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教师将外部结论式知识强硬塞进学习者的头脑中,而是通过学习者对知识产生的过程的理解从而建构新知识意义的过程。

1.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促成一种学生能探索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2.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本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

3.成功教育理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成功的欢乐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足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而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

1.初中生在阅读中反思和批判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

长期以来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缺少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在阅读完文本之后没有自己的反思和见解,没有对文本的思考和批判能力。

2.初中生在阅读中反思和批判能力的内容研究。

具体研究结合文本阅读、课堂生成、课后总结

文本阅读,指的是7-9年级语文文本中包含的能激发学生反思和批判能力的课文。

课堂讨论,指的是教师在课堂环境中引导学生带着热情,凭自己的经验能力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和课堂交流中碰撞出的思维火花,这其中包含着学生的质疑和思考。

课后总结,指的是学生在阅读文本、课堂学习之后把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能用文字的形式总结出来,这可以是课堂学习的反思,可以是对文章内容或作者观念的批判。这就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与创新点

关于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反思能力是一个人持续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学会反思,一个人才能不断矫正错误,不断探索和走向新的境界。

批判性能力即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包括思维过程中洞察、分析和评估的过程。它包括为了得到肯定的判断所进行的可能为有形的或者无形的思维反应过程。

本课题创新之处在于:当前关于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很多,而没有就中学生反思和批判能力的专项研究,如果能形成研究成果,将会以点带面,促进区域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六、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案例研究法为主,辅之以文献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进行研究。

七、课题研究的结论、提出的主要观点

1.初中语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和批判能力存在的问题研究。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在阅读中反思和批判的情况,提高研究的针对性,我们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前期调研。通过调查发现,初中语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和批评能力的效果极其不好,存在着诸多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现象。

2.初中语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和批判能力的过程研究。

课题组成员通过实践努力,认为可以从“文本阅读――课堂讨论――课后总结”三个环节来实现过程的合理有效性。

3.初中语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和批判能力的方法研究。

(1)在文本阅读中培养学生反思和批判能力

(2)在课堂讨论中培养学生反思和批判能力

(3)在课后总结中培养学生反思和批判能力

八、研究成效的分析

1.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

(1)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习惯于某种固定学习模式,形成一种保守心态。

(2)学生的被动接受导致的一个结果是厌恶语文阅读学习或无积极意识学习,只是课堂上为学习而阅读,课外根本不涉及阅读知识,又导致了学生阅读、写作水平极低的效果。

(3)学生极期望一种开放、合作、探讨的教学态势,期望教师从知识的单向传授的权威模式中走出来,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助手。

2.效果。

经过对初中生在阅读中反思和批判能力的现状分析,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采取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创新实践中得到锻炼。

九、课题研究问题反思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把自己的阅读体验直接传达给学生的情况,而不充分观注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形成的自我体验,在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反思和批判上方法上的指导略嫌不够。今后我们的研究目标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思维和批判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今后的长足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阅读教学任教而道远。

十、主要参考文献

[1]章晋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实践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5,(1):53-55.

第8篇:阅读体验论文范文

期待视野也被翻译为期待视界,是接受美学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1967 年,联邦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教授HR姚斯发表了《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Toward an Aesthetics of Reception》) 一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文艺理论观点接受美学,伴随着接受美学理论受到学界的热烈讨论,期待视野概念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视野即Horizon,其含义本是指地平线。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卡尔波普尔和卡尔曼海姆等学者都曾对其做过相关阐述,其中,德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海德格尔提出的前结构理论和哲学解释学伽达默尔提出的理解的历史性以及视界融合理论,将视野一词的理解进一步拓宽。在现象学和阐释学的角度下,它被拓展引申为形成理解的先决条件和各种与之有关的联系因素的总和。

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在上述学者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期待视野的理论观点。他在《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中指出: 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种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因此,在文学接受活动中,期待视野是读者对文本阅读既定存在的前理解,是读者阅读前的心理预期。这种心理预期的形成是读者自身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以及生活阅历和价值取向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作为文本的读者,在阅读前已经形成了一定视野,即个体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对文本的期待,这为我们重新审视阅读教学并探索改进策略提供了有利契机。

二、阅读教学中期待视野的价值分析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对文本的解读而展开,教师根据教学参考书并结合自身的理解,引导学生去探究、挖掘作者在文本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在这过程中,学生看似积极参与了课堂教学活动,但其实是教师带领学生被动寻找答案的过程,且这一答案也是作者早已赋予的标准答案。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仍旧是以教师为中心,限制了学生对文本解读的自由发挥,减少了课堂讨论探究的趣味性和学生释疑解惑的成就感,影响阅读教学的效果。而接受美学则打破了这一传统认知,指出阅读活动是作者、读者和文本三者共同对话的过程,尤其强调学生是文本阅读活动的中心。接受美学的另一位重要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 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阐释学去发现的神秘之物。阅读教学的意义并非只衡量学生从文本接受了多少信息,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自我解读与体验? 是否进行了个性化阅读和探究性阅读? 而作为接受美学核心概念的期待视野理论,则很好地回应了上述疑问。

( 一) 期待视野理论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性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作品和作者是中心对象,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以统一规范的解读为纲,往往忽视学生作为接受对象和解读主体的中心地位,限制了学生个体审美体验的生发。期待视野理论提出读者是第一性的,文本是第二性的,指导理论的变革将促使教学理念发生巨大转变,导致教与学的关系随之产生变化。期待视野理论将促使教师减少个人权威解读时间,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更多关注其个性化解读以实现文本解读的创新。

( 二) 期待视野理论认同学生在阅读中的差异性

姚斯认为期待视野具有差异性。不同的生活经验和受教育经历会产生不同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的差异性会影响读者对阅读作品的判断,读者对于熟悉的文本内容会主动接受,对陌生的文本内容则会产生排斥。同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不同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情趣会出现不同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理论启示我们,要重视考查学生已有期待视野建构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减少课堂上无效和低效的教学时间,将精力集中在与学生期待视野相排斥的迷茫点、困惑处,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 三) 期待视野理论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能动性

期待视野理论作为接受美学的核心观点,非常重视发挥读者的能动性。期待一词本身就是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征。学生的期待视野会对阅读对象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判断、分析和取舍。这一过程中,阅读期待的能动性会促使其不断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读文本,积极能动地参与重建文本。期待视野理论启示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学生进行阅读过程不是被动接受和消极认同,而是主动接受和积极融入。教师要因势利导,重视调动、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热情,变消极被动为主动能动,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三、阅读教学中期待视野的唤醒

学生的期待视野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传统教学观念主导下的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期待心理的引导却长期被忽略,加之应试教育下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经验普遍不足,审美情趣不高,导致学生期待视野与阅读教学要求之间还有较大差距,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的期待视野亟待唤醒。鉴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 一) 积累阅读厚度,挖掘阅读深度,拓展学生的期待视野

学生的期待视野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后天的生活、学习环境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增强的。对于阅读教学而言,拓展学生的期待视野要从学生阅读的数量累积以及质量提升着手。

1. 要重视阅读量的积累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课本的阅读篇目毕竟是有限的。如果学生只局限课本的阅读,那极易造成知识面的狭窄。学生常常会有这样的阅读感受: 心中已经感觉到了什么,但又说不清到底是什么,需要经过点拨才能恍然大悟。究其原因,是文本的鉴赏能力不强,而根本原因则是阅读积累不够。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给予学生方法指导,让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了解历史文化、领略风土人情、感悟生命体验。

2. 要拓宽阅读的范围

选自课本的篇目都是古今中外的名家经典之作,对于拓展学生的期待视野的效果最为明显。但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仍以读懂吃透课文内容为核心,目光聚焦在课文本身,扩展性教学和阅读指导缺失。教师应以课文作为基点,以作者、作品甚至是背景资料或是节选段落作为辐射点,将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例如,教师可以和学生收集、整理作者的不同时期不同作品,在系统的分析、比较中感受作者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感,从而构建更宽、更广、更深的期待视野。

3. 要积极倡导阅读反思

姚斯认为,阅读视野的嬗变分为三个阶段: 初级的审美感觉阅读的视野; 二级的反思性的阅读阐释;三级的阅读的视野。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阅历相对不足,在阅读时更多的关注文本表面特征,停留在初级的审美感觉上。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视野层次,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后重新审视文本,提出疑问、进行反思,尝试建立与文本、作者的隔空对话机制,建立从浅表性阅读走向深层次赏析的多层次、立体式培养体系。

( 二) 丰富生活阅历,加深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期待视野

读者在阅读接受活动中重新建立的文本意义,既是建立在读者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之上,也是文学作品所达之意和所表之情与读者的期待视野相契合的结果。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学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作家的文学创作是三分文学,七分生活,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是现实社会的反映。读者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场景很熟悉,甚至感同身受,就能很快地进入作品的情景之中、与之共鸣。而这要求读者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课堂这一宣讲平台,引导学生在平日里注意观察生活,接触自然世界,参与群体活动,积累生活常识,感悟真善美丑恶,学习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倡导学生秉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情趣,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做一个有故事的人。生活是学生的第一课堂,也是一本厚重的书,上好这堂课,读好这本书,方能在阅读中感悟更深刻、理解更透彻。

( 三) 构建对话平台,促进有效交流,提升学生的期待视野

读者的期待视野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思维模式,而是动态可变的意识形态。在阅读对话交流过程中,期待视野会不断调整、完善和发展,并挖掘出作品的潜在意义和创新意义,从而重新整合构建阅读经验结构,催生出新的期待视野。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文本的读者,教师不仅要主动参与到阅读交流对话之中,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利用期待视野对文本、作者做出回应,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建立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对话平台。

1. 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尝试与文本进行对话

这种对话并非是形式意义上的言语交流,而是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的交流碰撞。对话需要学生进入文本的情景之中,仔细揣摩文本语言、结构内容以及表达方式,并关联脑海中存储的原有知识经验体系,进行比较、判断、取舍、反思,以形成新的认识。

2. 教师要建立课堂对话交流平台

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对学生阅读接受活动进行指导、控制和调整。学生的知识经验、人生阅历和阅读感悟毕竟有限,对文本的理解难免会出现方向偏差、解读浅显和过度解读等情况,此时就需要教师及时与学生互动交流,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纠正错误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建立学生之间的对话平台。不同学生的期待视野会产生不同的个性化解读,学生间的讨论交流能够启迪新的灵感和思维火化。

( 四) 创设期待情境,填补文本空白,激发学生的期待视野

情境是唤醒心理反映的重要外部因素。在课堂中创设合理有效的情境氛围,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情绪,融入到文本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期待视野。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文本的主题和内容,通过自身的语言、神态、动作,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营造与课文主旨一致的课堂情境氛围。例如,在教授情感细腻、主旨伤感的文本时,教师可以在导入阶段播放一些旋律柔和、低沉甚至哀婉的音乐,放慢自己的语速语调,烘托宁静、凄美之情境,使学生更容易调动期待视野,融入文本情境之中。同时,接受美学认为,文本都具有未确定性,存在着很多的空白和未定点。期待视野会召唤读者去填补这些空白和未定点,填补的过程也是读者对本文内容和意义重新建构的全新过程。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寻找文本的空白和未定点,调动期待视野、发挥想象力,去主动填补文本的空白和未定点,积极参与文本意义重构,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四、文本与阅读期待的视野融合

接受美学提出,期待视野包含了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两个不同的属性。正如加达默尔所说: 一当某个最初的意义在本文中出现了,那么阅读理解者就为整个本文筹划了某种意义。一种这样的最初意义之所以又出现,只是因为我们带着对某种特殊意义的期待去读本文。读者的期待视野总是会带有一种审美惯性和思维定势进入文本阅读,这种定向期待取决于读者已有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文学和艺术修养等多种因素,是一种相对稳定的阅读心理。而创新期待则是恰恰相反,它是读者摆脱被动接受、寻求自主解读的心理渴望下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创新期待会促使读者不断调整期待视野,接受文本中与自我期待视野不同的认知,丰富、开拓读者的期待视野。在阅读过程中,期待视野的定向与创新双重作用,使得读者的视野与文本的视野处于一种交织融合与背离排斥相交替的状态,这一状态的具体表现被姚斯称为审美距离,即既定期待视野与新作品出现之间的不一致。正如姚斯所说: 假如人们把既定期待视野与新作品出现之间的不一致描绘成审美距离,那么新作品的接受就可以通过对熟悉经验的否定或通过把新经验提高到意识层次,造成视野的变化。审美距离有着自身的规律性。当作品、情节或是主题思想与读者的期待视野相一致( 或是低于读者的期待视野时) ,读者会因作品的无趣和寡味而丧失阅读兴趣,审美距离归为零; 当作品的内容、情节或是主题思想在一定合理区间内高于读者的期待视野,就会刺激读者进一步探求这种未知,读者的阅读兴趣就随之高涨。接受美学认为,文本的意义既不是在文本那儿,也不存在于阅读者身上,它存在于读者视野与文本视野的融合之中,存在于视野融合的无限过程中。而阅读活动的根本意义,在于促成读者的当前视野与文本的历史视野的交融,即视野融合。

第9篇:阅读体验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 语文 阅读教学 理论贡献

Abstract: Constructionism affects teaching gradually, so Chinese

teaching reform arises a new phase. Constructionism’s contribution to teaching theory of Chinese reading lies in: readers

are subjects, author is behind; the roles of teacher

are various; many teaching modules are set up and applied to practice.

Key Words: constructionism;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theory contribution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兴起建构主义思潮。它对笛卡儿的教育认识论进行反思,提出了“知识主要是个人对知识的建构,即个人创造有关世界的意义而不是发现源于现实的意义”的观点。之后,建构主义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教育理论之一。这种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认识思维活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自身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外界(读本、生活等)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等待知识传递和灌输的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建构者;教师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用情境呈现问题,设计开放的学习环境,启动学生思维,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此,建构主义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学科教学。语文教学改革也因此呈现全新的局面。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从此,建构主义思想渗入语文阅读教学中,个性化阅读和创新性阅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众望所归的。那么,建构主义对于语文阅读教学做出了那些理论上的贡献呢?

1 阅读主体的转化

建构主义倡导读者是阅读的主体,作者退居幕后。在教学中,教师也要退居幕后。它坚持认为,阅读是读者领会文本、发现问题、创造意义的一种思维活动;从发现的角度言,文章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文章未经阅读前,只是一个多层次的语言框架,其间的‘空白’,有待于学生去发掘、填补和阐析”。它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学习经验来主宰自己的思维活动,建构新的知识和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建构主义鲜明地指出:课堂阅读的主人毫无疑问只能是学生。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建构新知识的主体。然而,我们知道,传统的阅读教学过分强调教师中心,阅读教学的主体是老师,老师把符合作者创作意图、符合权威、主流思想的阅读结论合盘托出,老师只不过是把读的结果按一定的巧妙的程序和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并接受,即所谓“先教后学”。这无疑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和漠视了学生的独特阅读感受和阅读乐趣。

这里不得不又要回复到一个陈旧的话题: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阅读教学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读,使他们通过读来实现知、情、意、心等不同层面的发展。叶圣陶先生很早就提出“应发展儿童的心灵”,北京大学钱理群先生亦提出语文要“给孩子一个精神的底子”。在语文阅读课中,人的价值、情感、思维应得到尊重与发展。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不单是接受精心设计的提问和机械的训练,更要成为自己精神的主人,从文章中吸收人文养料,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上升到审美和创造的层面。所以,建构主义阅读观需要我们充分考虑学生这个独特读者角色的感受、体验,“提倡尊重心灵舒展、精神个性。”(李镇西)基于学生主体,我们的阅读教学就应该遵循如下原则:(1)自主性原则。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让阅读成为自足的精神活动——自我计划、自我发现、自我感悟、自主建构、自己结论,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回归阅读的本位。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不甚了解的文章书本,要使他们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此言极是。(2)差异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学生对阅读对象的接受程度及新知识的建构质量由读者的文化、经验决定。学生是将他自己的经验、态度、情感和意志带入阅读对象而建构意义的,因此阅读的过程及结果应该体现读者的主观性和个性。我国古代学者有这样的观点:“作者以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这里的“自得”,就是指读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和创造。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性、社会性”,这就决定了课文有较大的模糊性、主观性、多解性及差异性。(3)开放性原则。表现为课堂内容的开放和学生思维的解放。教学形式上提倡“散文化”教学,形散而神不散,重视学习过程的丰富性和教学细节的灵活性。教学内容上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养成学生多角度研究问题的习惯,鼓励求疑、创新,允许学生对课文有不同的看法,使课堂具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气象。在阅读结果的评价方面,也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2 教师角色的定位 需要指出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一个完整的阅读活动中,教师无疑也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只是他的身份具有了多重性:他也具有独立的阅读尊严,他要组织、引导和调控学生的阅读活动,还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矫正和评判。那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具体做些什么呢?在阅读的前奏,教师要设置教学情境,创设审美的氛围,以影视、音乐、美术、幻灯以及语言描述、故事叙谈、问题设境等许多手段驱遣学生的想象,激活阅读思维,激发学习情感,唤起学习需要。在阅读的预热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予以读法的指导与思维的引导,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知识经验,使自主阅读成为可能。阅读一旦进行,就应该成为一个合作学习的过程,多方面的信息沟通、阅读经验的交流、知识的互补都可以为学生精神对话、思想交锋、知识建构创造一个张力结构。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讨论分析、质疑问难中,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从而实现了新知识的建构和对文本意义的创造,实现了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和超越。学生对文章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之后,教师还应进一步将阅读活动引向深入,或对思想、情感、语言、风格加以鉴赏评价,或使课堂与社会生活交汇融合,或与他文对比评品,或共同抒写阅读感受,将阅读活动导演成语言文字、思维意识、思想情感的舞蹈,将阅读活动引向学生的心灵深处。同时,这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成功感,也将优化其品质结构。当然,在阅读活动中,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阅读结论,另一方面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不能因为退于次席而成为“第三者”,教师既可以主动与学生合作并参与阅读活动,也可以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充分阐述自己的阅读体验和阅读结论,只是应该让学生明白,这是一家之言,仅资借鉴。在评价学生的阅读结论时,除了要充分肯定学生的阅读发现,还要大胆地矫正和批评学生的阅读偏失和谬误。

3 情境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建立

优化教学设计、改进课堂结构一直是阅读教学改革的重心。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许多教学范型得以建立和被尝试实践。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学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通过主动学习获得知识。情境创设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之一,其目的是让学习者在实际情景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景下进行学习。即强调利用生动﹑具体﹑直观的形象,尽可能地激发学习者的联想,唤起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从而更有效地将新知识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在阅读活动中,为了让学生获得真实而具体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情境的设置十分重要。由此,情境学习成为影响较大的建构主义教学典型范例。情境学习理论认为,有用的知识获得必须镶嵌在相关或“真实”的情境中;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知识是活动、情境和文化的产品,也就是说,知识的传授不可能是抽象的,而应该是在情境中获得的。那么,在阅读活动中怎样设置情境,从而建构新的知识,达到阅读的创造性境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