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阅读教学理论范文

阅读教学理论全文(5篇)

阅读教学理论

第1篇:阅读教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群文阅读;教学理论

群文阅读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虽说其发展历程并不算长,但由于较之传统阅读教学,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有较大的突破与创新。所以,一经诞生,就备受关注,不仅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眼球,而且也赢得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同,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得以快速推广、流行。随着统编教材普及工作的尘埃落定和新高考制度改革的有序推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在此背景之下,如何借助群文阅读的东风实现语文教学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独立人格、提升综合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实现全面发展成了新时期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

一、群文阅读的概念

群文阅读教学其实早已有之。如特级教师霍懋征的“一篇带多篇”、窦桂梅的“主题单元教学”、李怀源的“单元整组教学”等教学模式中,便存在一定的群文阅读的影子。单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这里的“群”即众多的意思,所谓群文阅读,就是多篇文章的阅读。完整意义上的群文阅读教学,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特定议题,有针对性地选取若干具有内在联系的文章,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集体阅读学习,再加以重组构建的一种教学过程。其特点是,既能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多角度、全方位的了解,有利于完整知识体系的形成,也让整个学习过程更加富有挑战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

二、群文阅读的理论特征

群文阅读教学理论,从提出到现在,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之中。尤其是在广大一线教师的课堂实践过程中,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回过头来认真思考总结,我们不难发现,其在理论方面有如下几个特质。

(一)群文阅读是浓缩版的单元主题阅读教学

从本质上来看,群文阅读是浓缩版的单元主题教学。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群文阅读的议题正是统编教材中的单元主题,两者从本质上来说是一致的。只不过在单元主题教学中,一组课文是在若干课时内完成,而群文阅读教学中,所有文本的学习均在一节课之中完成。当然,如此特点,也是由两种教学模式的性质所决定的。教材中的单元教学,除了阅读之外,还伴随大量字词、句段等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所以用时相对较多,不可能在一两节课中完成。而群文阅读教学,相对来说,内容比较单一,仅限于单纯的阅读教学,并不牵涉其他任务,所以完全有可能在一节课之内完成任务。由此看来,群文阅读更加侧重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群文阅读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不谋而合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如下几个具体目标,一是语言建构与运用,二是思维发展与提升,三是审美鉴赏与创造,四是文化传承与理解。而对群文阅读教学来说,其目标和任务也不外乎这几个方面。群文阅读教学,首先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并能够准确运用它们进行文本的阅读和交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群文阅读教学最主要、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做好优秀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因为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能从中学到知识,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层面对心灵的渗透熏陶。如果一个人能够长时间沉浸在好的文学作品中,他的审美品位与鉴赏水平自然会得到大幅度提高。人类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后人,我们有义务也有理由通过学习来继承它们、发展它们,以便让我们的精神家园更加充实、富足。

(三)群文阅读是切合新时期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2篇:阅读教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

一、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概述

(一)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定义

认知语言学理论结合了心理学和语言学两大学科,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的思维结构主要来源于自身的经验进行认知活动。认知语言学大体划分为这样几种流派,其分别是:“认知语法”、“认知语言学”以及“认知语义学”,认知语言学作为多种认知语言理论的统一称谓。在认知语言学理论中,认为只有通过人主动说话才能获取知识、信息,所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认知语言学理论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开口阅读,从而促进教学目的的实现,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理论灌输和学生默读、默写,都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观点,人类的语言能力和一般认知能力存在密切相关的联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隐喻地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充分引导学生,让学生运用联想记忆来阅读英语文字,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和能力。

(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成果

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其主要是根据生成语言学天赋观念提出建立的,在学习和应用语言时,必须以人类的认知为基础才能实现,认知能力也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础因素。近几年以来,随着国内外对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许多教育工作者纷纷把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于语言教学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观点,必须体现认知性以及体验性。在体验哲学与认知语言学中都存在一个相同的核心观点,那就是人类所有的概念和推理必须以身体经验为基础,语言学习首先必须依托于现实,具备认知能力,才能学习语言。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成果,能够促进英语阅读实践性教学。从本质上来看,英语阅读理解就是在阅读中不断认知的过程,学生主动参与阅读,积极进行思维活动,才能实现语言知识认知的过程,真正理解阅读理解的语言内容。如果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出现认知偏差或阅读效率比较差的情况,那都是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难以理解阅读中的语言知识。所以,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认知意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模式,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二、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认知语言学理论能够促进英语阅读教学

在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中,涉及到大量的英语词汇,使用的语法和句法非常复杂,对于学生而言,英语阅读学习非常枯燥乏味,学生难以掌握英语阅读理解的规律,所以一直是英语教学任务中的难点和重点。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而这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都与阅读理解存在密切的联系,只有让学生阅读大量的英语材料,才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能够对英语词汇或句子具备较高的认知程度,从而达到英语有效教学的目的。具体而言,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认知语言学理论,能够起到这样几点作用:首先,通过导入认知语言学理论能够让教学重点转移到英语词汇中,加深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认知,从而提高英语词汇阅读效率。其次,通过应用认知语言学理论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读、译能力,只有让学生具备读译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英语文章内容。学生在阅读英语材料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说话习惯的影响,口语表述能力不足,所以必须让学生理解文章,才能真正读懂文章。引入认知语言学理论,能够以学生的认知口语特点出发,帮助学生把口语认知的主体和客体实现有机统一,使学生不仅敢说,还要能说。再次,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认知语言学理论,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建立完善的认知理念,学会自主学习,才能逐渐提升主动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和谐、自主的课堂阅读环境中不断提升阅读能力。

(二)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产生的影响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认知语言学理论,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参考作用,而且能够有效解决英语阅读中的语法问题。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认知语言学理论,使认知语言学理论能够活学活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灵活、有效的语法规则。英语语法知识是英语教学中基础知识,只有掌握语法知识,才能更好地开展阅读教学。语法和人类的认知存在密切相关的联系,大学英语课堂是一个开放性的教学环境,需要面对大量的学生,但是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同,所以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需要合理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这样才能充分结合学生特点,对于学生个体达到统筹兼顾的目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只有因材施教,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才能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

(三)认知语言学理论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具备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学好英语。因此,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去进行认知学习。在大学英语词汇库中有许多英语词汇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教师需要学会引导学生发现不同词汇之间的联系,在阅读记忆中才会更加简单。例如:“flu”和“flux”都具有流动的意思,但是两个单词运用的范围不一样,只有让学生理解两个词汇之间的区别,通过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理解和应用词汇,这也是英语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充分体现。通过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枯燥的教学环境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能够逐渐摸索出英语阅读教学的规律,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率。

三、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落后

在当前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落后,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陈旧,教师主要采用课堂灌输的方式来开展英语阅读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全面掌握英语阅读知识和信息。只有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阅读中,从而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目前,大学英语教师不善于运用现代化多元教学方式,结果导致英语知识理论学习和实践阅读相悖。大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新鲜知识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把枯燥的英语知识具象地展示给学生,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结合课堂教材进行自主阅读。

(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目标过于单一,不够科学、合理

在当前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逐渐表现出统一化的趋势,许多教学目标过于单一、陈旧,结果导致教学内容和实践脱轨,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阅读的英语内容局限于课本教材内容,缺少课外阅读内容,所以难以达到良好的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同时,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过于重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结果导致学生难以正确阅读英语材料,学生缺少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时间非常久远,想要在短期内改变这一现状非常困难。

(三)英语阅读教学的考核机制缺乏合理性

由于英语阅读教学中缺乏完善的英语考核机制,所以导致英语阅读教学的时效性难以充分发挥出来。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方法,以此来判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学生是否掌握英语阅读知识。这种试卷考核方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考核内容过于固定,完全以阅读理解的理论知识点为主,阅读理解的理论知识点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无法综合判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需要结合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而且要重点考核学生的口语能力,只有当学生掌握良好的口语能力,才能开展英语阅读活动,所以英语阅读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型知识为主,如果沿用传统的英语考核机制,难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英语阅读情况,使英语考核失去了真实效用。

四、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策略

(一)选择良好的启发式阅读材料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认知语言学理论,首先必须选择良好的启发式阅读材料,只有让学生阅读良好的阅读材料,才能从中获得启发。因此,在选择阅读材料时需要遵循这样几点原则:首先,必须遵循理解性原则,也就是选择的英语阅读材料能够被学生理解,在初步理解的层次上对英语阅读材料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对于一些陌生词汇和句子进行专门研究。但是英语教师也要合理把握控制英语阅读材料的难度,不能选择过于简单的英语材料,要选择一些基本的英语材料,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可以基于GLT理解原则来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其次,遵循广泛性原则,也就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需要选择大量的阅读材料,材料内容涉及的范围广泛,不仅包括英语学科内容,而且包含了科学、艺术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内容,以此让学生掌握广泛的英语信息。同时,也要选择多层次的英语阅读材料,逐层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再次,遵循趣味性原则,也就是选择的英语阅读材料必须具有趣味性,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英语阅读教学活动,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率。最后,遵循关联性原则。教师在选择英语阅读材料时必须和英语阅读教学计划息息相关,为了英语阅读教学来阅读英语材料,能够不断增加学生的英语词汇量,从而为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设立良好的启发式阅读任务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认知语言学理论,不仅要选择启发式阅读材料,而且要设立良好的启发式阅读任务。当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以后,才能更好地控制阅读积极性,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在选择合理的阅读材料之后,需要根据教学大纲来设立教学任务,并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教学任务。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完成的阅读任务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判,考核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三)有效开展启发式阅读训练

通过英语阅读教学,能够使文本和读者之间进行心灵沟通,这也是英语阅读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交互式过程,在开展启发式阅读训练中,教师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在大学英语阅读训练时,需要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有效开展:首先,阅读之前的训练,通过阅读之前的训练,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预测阅读材料,让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样才能为后续深入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初步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激活学生已有的英语知识,为学生理解阅读材料进行充分指导。其次,阅读中的训练,通过阅读中的训练让学生带着阅读任务和目的进行有效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进一步理清阅读材料,克服阅读过程中的难点。最后,阅读之后的训练。在英语材料阅读完成之后,需要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和监测,在真实的基础上让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断纠正自身的错误,从而保证阅读学习能够长期有效地进行下去。

五、结束语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能够满足读者的心理机制和思维规律,提升英语阅读教学效率和质量。具体而言,需要选择良好的启发式阅读材料,设立良好的启发式阅读任务,才能有效开展启发式阅读训练,培养更多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朱京,苏晓军.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微课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以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5(5):21-25.

[2]阮英,王澜.介入系统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及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8).

第3篇:阅读教学理论范文

关联理论还强调在语言认知过程中输入最小的心理认知储备以获得最大量化的语言认知成果,谋求最佳语境关联倾向。可见,任一明示行为的背后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关联取向,这同时也是语言交际得以顺利完成的必要前提。其中的最佳关联取向,正是建立在思想意识之上的语境效果获得,它与语言推理的过程密切相关,信息获取的途径增多,在语篇内容的理解上也就相对容易许多。

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与关联理论的关系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对于学生基本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中,关于阅读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和思考。自英语阅读教学研究开展以来,先后产生了四套相关的教学理论体系,即自上而下式阅读理论、自下而上式阅读理论、交互式阅读理论以及图示阅读理论。现有的英语阅读教学理论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势必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效果取得上却是各有弊端,难以全面呈现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阻碍。任何一种教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服务于课程本身,因此在语言交际过程中阅读必定是有效的拓展途径之一。关联理论运用到英语阅读当中,是在语言交际的基础上建立了必要的语境关联,这一关联建立的原则既包括了主观的认知原则,同时也包括了客观的交际原则。所谓主观的认知原则,是指最大关联性的统一应与人类的基本思想意识相吻合。而客观的交际原则则是强调任何一个明示推断都必须存在与之相联系的必要关联属性。大学英语阅读课程的开展注重个体与文字之间的一种沟通和理解,不同于个体与个体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模式,在主体性质差异的影响下个体与文字之间更易产生情感的渗透和共鸣。在关联信息的指引下,个体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并将这样的关联传递至沟通模式当中,呈现出自身的沟通意图。简单来说,英语阅读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在挖掘这一关联性的同时实现不同语境之间的互动,理解文章的本质涵义。

三、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关联理论的实际运用

作为一种有效的语用交际理论,关联理论对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关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关联理论的实际运用,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词汇中的渗透

语言交际过程是一个动态双向活动的呈现过程。这其中,语言交际的一方在明示环境下与另一方共同完成语境推断,实现语境交际的最大关联性。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词汇理解一直是学生的弱项,然而词汇又是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阅读理解的水平至关重要。此外,阅读中的词汇还是实现信息交流的关键,是语篇作者思想与情感表达的重要基础。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挖掘其中蕴藏的关联性,进而构建出必要的关联语境,发现作者的真实意图。这就需要我们对语篇的知识背景有切实的了解,在充实的知识储备下完成知识的背景渗透,进而对词汇和句型一一击破,在合理推断中理解文章的准确涵义。比如在碰到陌生单词或是一词多义的情况时,我们需要运用关联理论中的语境推断来斟酌单词的准确释义。

2.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语篇思想中的体现

以往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施主要包括学生集体朗读、分段式朗读、概括段落大意以及文章整体感知与讲解几个阶段,这种框架式的教学模式不仅束缚了学生探知与推理能力的发展,长此以往更会严重影响学生的阅读热情,影响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语篇思想中的渗透,能够让学生理解语篇的中心思想,找到关键段落的主题核心,理清不同句型之间的关系对比,进而总结出文章的本质涵义。此外,运用关联理论还能训练学生寻找信息之间存在的最大关联性,促进自身跨文化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应用关联理论指导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时刻关注不同文化差异对于学生阅读的影响,及时导入必要的背景介绍,力求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情境当中构建有效的阅读语境,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

3.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语境构建中的应用

阅读语境的构建是实现有效阅读的关键,同时也是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亟待完善的一个重要部分。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境构建,是建立在多种语言信息相互作用效果下的一种有效集结。需要注意的是,语篇中的语境创设并非是文章作者事先构建的内容,而是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充分理解文章的大意,进而产生的对于其中语言信息的一种整合意识,如此形成的语境效果对于探究文章的深层含义必将产生积极影响。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形成正确的语境构建意识,并积极引导学生将自身的认知体验与语境内容相互融合,赋予每一个单词更加鲜活的生命意识,深化文章的情感表达。这一过程的实现与主体关联性的发挥以及语境推断显然存在着必然联系。

四、关联理论应用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认知理解层面出发,我们认为关于阅读内容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呈现:其一,从字面释义理解文章的大意。这主要是指读者在对单词和句型的理解过程中了解语篇的字面释义,这对回味语篇的主要内容、其中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辨认事情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以及构筑其中人物关系之间的脉络极为有效。其二,在推理过程中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单纯理解文章的字面涵义显然对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是不够全面和系统的。教师应在指导学生辨认人物关系和事件特征的基础上合理推断语篇的结构和形成背景,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领悟语篇作者的真实写作意图以及创作目的。其三,在深入理解之后进行必要的自我判断和评价。在读罢文章之后,学生应当根据自身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来进行自我有效信息的判断和筛选,从自身的阅读经历出发,充分运用语言知识的应用技能来对文章内容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自我判断与评价,进而获取最为有利的阅读信息。综上分析不难看出,阅读教学当中的认知原则是建立在有效的知识与背景分析功能之上的辩证评价过程。这一过程是学生主动自我参与的过程,而并非被动去接受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的开展也应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教学实施过程,让学生在自我思辨、自我推断和自我吸收的过程中加深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提升自我阅读水平。相比之下,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基本都是源于语码交际的教学理论,教师在分析和提供教学素材之后让学生自我预习,再针对其中蕴含的知识点进行逐句讲授,让学生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回答一些特定的问题,如此就算完成了阅读教学的讲授过程。教学实践显示,语码教学理论并非完全适用于所有的阅读课程教学,而单纯对于单词和句型的解码并不是阅读,只能被看作是一种英语知识的传授过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既是阅读材料的最先接触者,也是阅读内容的接受者,同时还是对阅读材料整体感知最为透彻的语言传授者。正因为如此,教师自身必须对阅读材料进行有效的整合与概括,筛选适合学生阅读的最佳材料,从综合性与连贯性的双重角度组织好阅读信息的传递,便于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文章的大意,进而作出正确的理论指导。这一过程不仅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阅读环境,更是对于关联信息的一种高度概括,为学生的语境发展创设最佳条件。从关联理论对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指向性来看,当前大学英语阅读课程的开展理应朝着这样的模式发展:第一,教师在充分理解语篇大意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语境关联素材,指导学生把握语篇的知识精髓,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和认知语境。第二,教师应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挖掘素材中的关联信息,并加以组织和整合,创设有效的阅读语境和情景假设,在有效思辨的过程中完成对阅读内容的合理推断。第三,关于在阅读分析和阅读推理的处理上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将阅读权利转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关系建立和组织推断的过程中建立有效的阅读语境,提升自身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与感悟。第四,阅读过程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动性,积极展开师生间或是学生之间的合理探讨与互动,让学生在内容判断上进行自我评定,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意识,在讨论的过程中完善自身对于阅读内容理解错误之处的认知,加强对语言知识的理解。

五、关联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一些技巧

许多学生在接触阅读材料时往往会产生这样的错觉,认为大多数阅读材料都不存在太大难度,生词的数量有限,不影响对内容的理解,通过分析句型结构上也能够大致明白意思,感觉理解语篇大意并非多么困难的事。这样的认知误区往往在考试中就会显露出弊端,比如一道题目在问到“你能从这篇文章中推断出什么?”时,学生大多会犹豫不决,不能及时作出准确选择。甚至在处理这一类问题时只是单纯地逐句翻译,单方面揣度语篇的字面意思,在具体应用时生搬硬套,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文章的本质内涵,缺少了必要的内容推断意识,忽视了语篇理解的整体性。关联理论的应用正是从语用理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辨、判断及推理意识的发挥,这不仅符合学生基本的语言认知发展规律,更加突出了阅读教学的灵活性,在整体认知的基础上促进学生阅读技能的完善。为了更好地体现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掌握一定的技巧是极其重要的。

1.注重跨文化意识在阅读教学中的培养

英语阅读课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活动的交流过程,注重学生跨文化意识在阅读教学中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是对整体教学质量的保证,更是关联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的一种体现,这对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关联理论主张语言交际过程当中的相互理解与渗透,这就需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能够在互相融合的过程中得以再创造,满足学生在语言认知方面的结构需求以及表达习惯。阅读教学中,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将语篇的知识背景与文化背景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营造特定的语用氛围,在跨文化交流的影响下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此外,跨文化意识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让学生加深了对西方文化及区域风土人情的了解,扩展自身的知识储备,而这些储备知识对于语言的关联性与适用性也将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

2.在关联性的指导下探究文章的内在涵义

语篇的内在涵义并非是从字面信息中整合而来的,而是需要读者通过有效的阅读途径充分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总结所得。无论是明示的信息,还是暗含的内容,都需要读者仔细品读,有效斟酌,在思辨及推理的过程中探究语篇作者的本质写作目的。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我们需要从语篇作者间接性的情感表达中概括出语言的实用价值,理解作者真实的交际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文章的精髓,在掌握文章关联性的基础上探究语篇的内在涵义,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3.在语境创设中感受不同语篇的文体风格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感受不同语篇的文体风格是对语言运用及综合技巧表达的一种特殊方式,这对语境关联的创设至关重要。这是因为语篇作者在进行文章写作时会首先对读者的综合认知能力进行基本推断,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某一文体形式表达语篇的内涵和意图。通常这一文体风格体现在其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中。因此,展现其特定文体风格的语篇里,必定存在与之对应的词汇、语法及整体文章结构特征。正如在说明文中,通常出现的都是非人称主语的词句,整篇文章鲜少带有感情色彩;而记叙文的显著特点则是通篇语句较短;至于议论文则通常采用传统的三段论格式,其语篇在语言技巧表达上比较严谨和慎重,目的在于突出作者的观点。可见,阅读课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向学生解释不同文体风格在阅读材料中的体现,从而引导学生在语篇中找寻语言和结构的关联性。

4.在文章整体结构中探寻关联理论的应用

从语篇的整体结构来看,其文章内容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必定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而各分句必须与文章主题存在关联,文章各段落结构之间也必定有着关联性。语境作为这些关联性存在的基础,使得整体语篇的信息在结构上形成了一个有效集合,前段文章信息可以在后续内容中寻找到必要的关联性,这就使得语篇在境界上不断深化,促使文章整体结构越发有序和完整。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结构设计,从整体上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5.修辞手法和信息填充技巧的运用

阅读教学中对相关修辞和填充技巧的讲授也是极为必要的。比如在阅读素材中经常会出现的反语技巧,就运用了与文章本意截然相反的词句表达,以此来突出其中的讽刺或幽默意味。在关联原则的指引下,我们可通过对前后文推断来正确分析反语的使用技巧。此外,隐喻手法也是关联理论在认知基础上的一种延伸。出于语篇简洁性的考虑,不少内容会被作者省略,而为了更好地理解语篇内涵,就需要我们对文章信息进行填充,以此来推断其真正含义。

六、结语

第4篇:阅读教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语篇分析理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运用策略

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积累词汇,提高语言素养。在高中阶段,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阅读成为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就要改变从词汇和语法入手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结合完整段落和全文去分析、理解文章主旨,如此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语篇分析理论是指从文章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对文章展开分析和思考。将语篇分析理论运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有效弥补传统阅读教学的不足,转变学生阅读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一、语篇分析理论的内涵

语篇是由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语篇分析是指借助对语篇表层结构特征和深层结构特征的描述和解释,寻找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内在规律[1],通过分析文章的背景知识、结构、词汇、语法和语句间的逻辑关系等,对文章进行宏观和微观上的解析。语篇分析理论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是指教师以语篇为基本单位,引导学生对文章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高胜涛(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帮助学生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而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语篇分析理论下的阅读教学,不仅会引导学生分析语篇结构,还会让学生了解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衔接方法。与重在解释词语难点、分析语法规则、翻译句子的传统阅读教学法相比,语篇分析可以让学生统览全篇,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模式和语篇思维能力。

二、语篇分析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以词汇和语法为基础的传统阅读方式虽然简单、直观,可以让学生快速获取信息,但是这种阅读方式容易打破文章的整体性,不利于学生用英语思维进行思考,很难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阅读本来就应该具有整体性,只有从整体入手才能更准确地获取信息、理解文章。而语篇分析理论恰恰契合了阅读的整体性需求,避免学生进入逐词、逐句翻译、拼凑信息的误区,使学生能自然流畅地阅读,并在阅读的同时提取关键信息,挖掘中心思想,感悟情感主线。语篇分析理论下的阅读才是英语正向思维模式下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方式能有效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水平,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2]。

(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英语教材中的单元模块往往以话题为中心并以语篇的形式进行呈现,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阅读材料。采用语篇分析法的英语教学不但引导学生注重整体阅读,还会通过重点词汇、短语对文章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上下文关系。针对重点词汇的教学能帮助学生快速组织语言,结合文章内容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语言组织能力是学习一门语言必备的能力,无论是在交际过程中,还是在书写过程中,都必须有语言组织能力作为支撑[3]。而语篇分析理论下的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符合语言教学的理念。

(三)使学生享受阅读的过程

语篇分析理论下的英语阅读教学能改变学生一边翻译一边阅读的不良习惯,让学生自由地展开阅读,甚至可以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阅读有效性。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增强,英语文章在学生眼中也不再是单词的拼凑,而是变成生动的文本,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语言、意境的美感,享受美好的阅读时光。

三、语篇分析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结合背景知识,加深学生对篇章内涵的理解

语篇分析理论注重从篇章层面对文章进行整体分析,让学生对文章整体文意有大致的了解。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阅读教学之前引入相关的背景知识是很有必要的。背景知识既是文章内涵的延伸,也是语言知识的扩充,更是英语文化的一部分[4]。背景知识的引入一定要为文章的阅读理解服务,要与文章、阅读教学之间有逻辑上的关联,这样才能更好地辅助篇章分析的开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其视野,对阅读对象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特别是当英语阅读涉及一些跨文化内容时,会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产生障碍,而引入背景知识则可以有效地消除这些学习障碍。比如,在学习“TravellingAround”这一单元中的ExplorePeru一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和秘鲁相关的英文资料,了解秘鲁的旅游资源,并根据自己的喜好拟定旅游路线。学生搜集到的背景资料,不但可以提供必要的阅读信息,还可以为学生扩充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消除跨文化学习障碍,增加学生的英语阅读量,提高阅读水平。

(二)分析文章结构,让学生感受语篇的完整性、层次性

文章的结构不但呈现形式上的特点,还是各语篇之间逻辑关系、衔接状况的体现[5]。通过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清楚文章的叙述方式,厘清文章的脉络结构,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高中英语教材中,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文章分为叙述文、议论文、说明文、抒情文等。掌握这些类别文章的篇章结构可以让学生触类旁通,遇到新的阅读文本时能够更快地掌握文章内容和主旨。分析文章结构时,教师首先要对文章进行分层,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中心句,并自行总结、概括段落大意;其次,教师要结合不同段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文章全貌,获取完整的文章信息。这样的分析过程会让学生逐步了解不同文体文章的基本结构和英语表达的特点、要求,为其以后的英语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写出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用词正确的英语作文。比如,在TheFreshmanChallenge一课中,文章共有四段,第一段是主题段,写的是“Goingfromjuniorhighschooltoseniorhighschoolisareallybigchallenge”。第二段是写Adam的困惑,“IhadtothinkverycarefullyaboutwhichcoursesIwanttotake”。第三段写“Adamchoosesextra-curricularactivities”,第四段写“Adamgetsusedtobeingresponsibleforalotmore”。这种渐进的语义关系很好地展现了Adam积极进取的决心和责任心,各部分间既独立存在又互相联系。学生能够通过总结这一篇文章中各个段落的大意,掌握各段落间的递进关系,对以后的写作大有裨益。

(三)解析重点词语,从微观层面感知文本的连贯性

在语篇分析理论中,学生掌握重点词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解析重点词语可以使学生从微观层面掌握文本的连贯和衔接方法。比如,标志时间的词语就是分析篇章的关键词之一。在一篇文章中有“untilIwastenyearsold”“then”“intheend”“evenafterallthat”等词组,说明这篇文章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找到这条时间线,学生就能头脑清晰地对文章展开分析。通过分析,学生可以感受文章内容之间的衔接关系,培养连贯性思维,流畅、高效地展开阅读。当然,常见的重点词语还有很多,教师要在具体的文章中进行分析。比如,“inotherwords”“so”“inaddition”“and”“unfortunately”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词语在文章中出现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学会从微观层面感知语篇的连贯性[6],加快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质量。

(四)结合全文,准确把握文本内涵

目前,英语阅读材料的题材越来越新颖,内容也越来越贴近时代和生活,因此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运用语篇分析理论对文章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教学,学生不但能学会常用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开阔视野,启迪思想[7]。学生要想在阅读中准确了解文本内涵,领会作者写作意图,还需要结合全文对文章进行诠释和理解,阅读时借助语篇分析理论构建自己的阅读体系,用熟悉的方法解读文章语句,深刻把握文章内涵。

(五)通过细节信息,提高对文本理解的准确性

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差异。比如,文本中有一句话是“We’llcomebacknextmonth”,翻译为中文是“我们下个月回来”。有学生认为重点在“我们”,也有学生认为重点在“下个月”。究竟哪种理解更贴合文章的本意,这就需要结合语篇的语境来分析[8]。不同的语境会影响同一句子在意义上的倾向性,而读者的认知也会左右这种倾向性。想要让学生理解与文本本意贴合,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关注细节,阅读时特别注意容易被忽视的连词和虚词,将细节信息与段落中心意思关联起来,准确把握语境。

四、结语

第5篇:阅读教学理论范文

引言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也日趋加强,外国公司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导致我国在商务英语方面的人才需求大幅度增长。商务英语阅读课程集应用型和专业性于一身,成为一门炙手可热的课程在各高校开设。因为商务英语文章有其固有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商务英语阅读教学具有“语言+商务”模式的特点[1]。但目前,由于不少教师缺乏商务专业背景,还停留在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上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语言和商务之间总是难以权衡比重[2]。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惯用各种传统教学法,在一定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下,这些方法或许有效,但在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商务知识匮乏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让教师进行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模式[3]?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可将脚手架理论运用到商务英语教学中,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理念有机结合,以期改善教学效果。

1支架教学法

1.1支架教学法基本原理

在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基础上,学者们将其发展成支架式教学模式。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最邻近发展区”这个差异。而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把上述概念框架比喻成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即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其实质是利用此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3]。“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结合就成为支架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操作如下:教师将任务分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或与同伴合作的条件下,由学生最初的实际水平,到其自行解决问题的水平,也就是接近“最近发展区”,这就是学生实现自我提升和成长的过程,也是新知识新信息与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双向互动[4]。

1.2支架法运用在商务英语阅读课上的可行性

商务英语专家NickBrieger曾指出,商务英语范围主要包括语言知识、交际技能、专业知识、管理技能和文化意识等核心内容[5]。所以,在课前,教师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背景知识与专业术语,课堂上提供阅读材料,将抽象的学习任务具体化在。老师给学生搭建支架,接近“最近发展区”时,学生逐步建构起整体概念后就可以撤掉支架,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支架法理论在商务英语阅读课堂上的运用

以支架式教学模式进行的商英阅读教学由5个环节组成: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6]。以《致用商务英语阅读(下)》Program5DeliveryandShipment为例,支架理论指导下的商英阅读教学环节及分析如下。

2.1搭脚手架

为了指引学生构建概念框架,在课前教师要求学生熟记关于Delivery的专业术语和常见句型的文件,并学习“提货单”的填写内容,完成一份空白的提货单,阅读建议书单。“因为这些材料可信度高、设计合理、易于使用,是趣味性较强的任务型材料”[7]。

2.2进入情境

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带着学习目标和动机来到课堂,教师通过以下活动把学生带入现实情境中:活动(一):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商务中“交货”的过程。活动(二):向学生提问,如何写“交货”过程?交货种类有哪些?进出货的国内贸易术语知道多少?教师将学生答案做好记录,暂不点评。活动(三):教师设计一个贸易案例,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买卖双方,就贸易术语、交货、装船等问题进行商务洽谈。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检测并确保学生充分理解相关的专业背景知识;学生通过小组洽谈,了解交货和装船等事宜。

2.3独立探索

活动(一):在导入文章主题后,教师让学生限时阅读完文章,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文章主旨是什么?作者阐述了哪些问题?解决方案是什么?有哪些专业术语?衔接手段有哪些?活动(二):让学生熟悉“提货单”和“发货通知”的格式,并提供专业词汇表,学生再填写空白的“提货单”和“发货通知”。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设计相关问题,帮助学生搭建脚手架,引导学生顺着框架向上爬,其他任务学生自然而然能自己分析和处理。

2.4协作学习

在前面几个环节的铺垫后,教师让每位学生通过小组洽谈、模拟情景对话、主题谈判等方式参与进来。活动(一):教师给每个组分配好任务,在组员间进行讨论,分析和洽谈,让学生口头展示成果,或者模拟角色对白,教师做好板书,把分歧点、疑点标识出来,以便之后让学生重点解决。活动(二):通过组间讨论的形式,解决分歧点和疑点,教师适时适当地提供帮助,直到达成共识。活动(三):教师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复述或总结,让学生的学习抓铁留痕。活动(四):课后让学委把附有答案的装运单和与交货相关的报刊文章发到班群。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协作和沟通学习,建立概念框架,把新信息,新知识掌握透彻并能运用。

2.5效果评价

在这个环节,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则采取汉堡包式的点评,赞美+建议+赞美。通过支架法的5个环节,学生能带着问题自学,协作互助,最终把问题解决。此外,教师可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并作为阶段性考核的依据,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尽量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支架法教学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自学和自导能力。学生通过互助合作的小组活动,增强团结合作的精神,也为以后商务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3结语

在商英阅读课堂上运用支架法教学,将很大程度地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激励其学习动机,转变教师的角色,教师只需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技巧、思维方式进行分析,提供适当的辅助和指导,这种教学法符合教育的规律。此外,独立学院可对商务英语阅读教师不定期进行支架法教学培训,鼓励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让教师有能力运用支架理论。另外,可为学生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提供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充足的实训机会,学生的商务素养和知识运用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支架理论在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张佐成.商务英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2]边立志,车丽娟.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定位及其教学模式探讨[J].语言教育,2015(4):31-36.

[3]冷芬兰.浅析国内商务英语发展的现状[J].魅力中国,2014(6):282..

[4]张润.支架式教学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