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融合教育范文

融合教育精选(九篇)

融合教育

第1篇:融合教育范文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明确了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形式区别的重要特征。

 

经多年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已形成一些固定形式,并取得极大成功,但很多方面的问题也同样凸显。在全面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产教融合应总结以往经验,拓宽内涵、创新形式,以达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及其意义

 

产教融合的基本内涵是产业与教育一体,两者良性互动、有机结合。从而使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教育教学、科学研发、素质培养、技能提升、生产劳动和服务社会等多种因素一体发展。产教融合的基本内容是要实现“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其根本目的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培养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能够解决职业学校老师实际操作不足的缺点,提升其业务水平,并且对地区经济的繁荣、产业升级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产教融合打破了传统教育脱离社会、脱离经济、脱离实际的弊端,真正将教育与就业衔接起来,学校真正形成“产、学、研”的能力,培养的人才更适应社会需求。企业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将岗位的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相衔接,并将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带入课堂。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无缝对接,从而达到合作共赢。

 

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现状

 

1.常见产教融合形式

 

1.1 “订单班”培养模式

 

“订单班”培养模式,即职业院校根据企业提出的行业标准、人才标准与岗位规范等要求,设置专业和制定培养方案、组织教学、安排培训项目,双方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培养、技术培训、办学条件建设方面开展合作,以达到对学生共同培养的办学模式。“订单班”培养的学生可与企业进行无缝对接,实现“零距离”就业,有效促进就业率的提升和实现高质量就业。“订单班”培养模式让企业能够深入参与学校办学,企业与学校双方得以有效沟通,生产、教学、科研有机结合,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产教融合合作模式。该合作模式目的性强、人才到企业的适用性高,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参与度高,近年来已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成效显著。

 

1.2 “校中厂、厂中校”培养模式

 

“校中厂”即由学校提供场地、劳动力与部分生产设备等生产要素,企业将研发、生产部门设在校园的一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下,学生获得了充分的顶岗实习机会,解决了在常规培养模式下实践不足的问题。同时,企业也节约了场地、设施、劳动力等要素。“厂中校”则由学校提供劳动力、技术,参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将提供学习、食宿等条件和部分劳动报酬。这种模式下,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得生产效率的提高,学生也得到一线的生产体验,获得实践机会和锻炼技能。“校中厂、厂中校”根据学校和企业的需求已经发展为多种多样的方式,在这种培养模式的框架下,企业均得以降低生产成本,学生则得到大量的实践机会。

 

2.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参与度不高

 

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度往往较低,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企业方往往投资较大,而获得的回报难以得到保证,同时面临着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培养的人才却无法留在自己企业的风险。其次,由于实训过程中涉及到学生管理和生产安全等方面的因素,企业方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也不愿深度参与校企合作。

 

2.2 学校与企业价值取向矛盾

 

学校与企业分属两个不同的主体,其追求目标与价值取向是不同的。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注重素质的培养,追求高质量就业,培养的过程较长。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他们更注重高质与高效并存,以较低的投资、较短的时候换取高回报。双方追求目标与价值取向的矛盾,往往会使得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产生分歧,合作方式难以达成一致。

 

2.3 企业存在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的倾向

 

一些企业具有将到企业参与实习实践的高职院校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的倾向。多数输送到企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并没有得到系统的生产培训,去到企业后,企业方为了节省成本,省略了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培训条件,要求学生马上上岗生产。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专业技能和知识得不到提升,并沦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工具。这种合作方式已经与产教融合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改善产教融合现状对策

 

1.构建校企共赢体系

 

校企双方应树立“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构建共赢体系。校企双方应统一人才培养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目标。学校作为人才的输出者,企业作为人才的接受者,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因此,两者在合作过程中完全是可以达到共赢的。学校从企业获得资金、并促进办学思想的革新,企业从学校获得人才,促进技术的进步,生产的提升。校企高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双方充分沟通,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2.政府充分参与指导

 

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学校、企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框架下的权利、义务,充分调动校企双方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参与合作的各方进行监管和评估,保证产教融合在一个合理框架下有效运行,提高合作的质量。政府部门也应着力于落实相关政策,指导学校育人与企业地方发展相适应,鼓励企业参与学校转型发展。

 

3.创新产教融合形式

 

创新产教融合形式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改革传统的办学模式,改进产教融合形式。职业院校办学应该从自我为主导发展为以地区行业产业为依托,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校服务地区发展,地区发展促进学校进步。二是扩展产教融合的内涵。从原来的单纯教学、实训方面合作拓展至文化及其他领域的合作。三是创造性地利用“互联网+”新思维,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方向。“互联网+”时代带来了新技术、新思维,这对于产教融合是一个机遇,需利用好这一发展契机,整合平台资源促进全面发展。

第2篇:融合教育范文

伙伴与搭档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创建不同类型的伙伴和搭档协作小组,可以帮助他们参加更多的活动,学到更多的知识。

老师的格外关照毕竟是有限的。一节课里拿出五六分钟来,针对随班就读生进行指导,已经是做出了最大的努力,而伙伴的搭档却有相当多的时间和其相处。听力或言语残疾生从他们那里能得到更多的关怀和学习指导。而且,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心理总是与正常生有差异的,往往在与老师的合作上,产生心理压力,不能很好地进行学习和生活,而与伙伴的搭档在一起,由于年龄、心理等方面相近,他们会随便得多。无论是外界环境条件,还是心理境界,都适于进行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学习知识。这种情况下的伙伴帮助,要比教师在课上有限的时间里对其指导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对随班就读的听力或言语残疾生最有效的支持,莫过于让他们和正常生做伙伴和搭档,建立一种真诚、关心、友谊及支持的关系。

为了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对听力或言语残疾生付出更多的爱心,使听力或言语残疾生从心理愿意留在学校学习和对学习产生兴趣,我们在融合教育教学中就要有计划、长期不懈地对听力或言语残疾生进行有效地帮助,协作活动,组建伙伴和搭档协作小组,关心他们,接近他们。在他们学习有困难时帮助他们,在游戏中主动找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参加,在让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学着正常儿童说日常用语。安排优生和他们同桌,在课堂上让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学着优生读生字、词,回答简单的问题。课外活动让好学生做他们的伙伴,时时矫正他们的语言和行动,等等。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同伴的帮带作用,不但使全班同学不另眼看待他,他自己也不会觉得不如别人,而是更有兴趣、有信心地学习了。

第3篇:融合教育范文

【关键词】生命教育;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

一、高职体育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1.教学目标忽略“生命教育”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国家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摇篮,理应将大学生对个人生命价值的追问体现于日常的教学中,尤其对于培养大学生身体素质、毅力品格的体育教育来说,帮助大学生追问个人社会生命价值显得尤为必要与重要。体育教学目标要在以“纲要”为前提和基础的同时,也要根据不同学生而有所不同,抑或能够以个性化教学作为体育教育的基本出发点,确保能够符合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高心理预期值,将教学目标真正体现“纲要”的本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生为本”的目标。2.体育教学内容过于泛化。体育教学的内容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是否能通过体育课程深刻理解生命的含义,决定了促进广大大学生对于个人生命价值内省的程度,同时也能够检验出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真正理解。但当前众多的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的设定却一直固守以往的教学内容模式,缺乏对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思考,缺乏对“纲要”的指导思想与本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只机械化的开设了如篮球、足球、健美操、武术等基本项目,教学目标设计的也较为简单,未能真正体现出职业院校学生的特色,未能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健康等未来职业生涯中能够运用到的基本保健常识以及对社会生命价值的含义,如此单一、简单化了的体育教学内容难以实现对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难以实现“生命教育”落到实处。3.教学评价过于简单化。当前,绝大多数高职类院校的体育教育评价设置的较为简单,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将学生平时的出勤率和测试分数加上期末考核成绩作为其最后的体育成绩”[2]。对学生的评价基本都是以出勤次数多少、基本技能掌握是否到位、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作为评定标准,忽略了学生通过体育教育是否身心素质改变、对待生命价值的看法是否有所改观抑或深刻,是否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未考虑如何将“生命教育”理念如何融入教学评价的设置中去,即使有考虑但也仅限于表面的融合,这些都无法保证生命教育能够较好融入职业院校的体育教育中。

第4篇:融合教育范文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人文素养欠缺、适应社会能力差的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对此深感忧虑。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就提倡素质教育,然而素质教育却难以落到实处。教育目标越来越浅近化,越来越急功近利,学生忙于应付各类课程及证件的考试,既没有时间和精力广泛读书,更无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是学生的课程越来越多,各种管理制度、考试制度日益规范,另一方面则是学生日益被规训于工具理性的掌控之中,并没有真正获得良性发展。从理论上讲,人文教育是指以传授人文社会学科知识为主,着重培养人的精神素养,以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并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为目的的教育。而科学教育是指以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为主,培养科学精神,以发展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提高改造物质世界能力为目标的教育。不过就教育学理论上说,对人的素质而言这两者又是不可分割的。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潜质,对于社会管理者和科技工作者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教育科学本身的属性决定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必须实现有机融合,必须尊重其在教育中的地位,相互渗透教育内容,相互补充教育功能,相互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实现人的发展过程中的良性平衡。

人文与科学是人类把握世界和自身的两种方式。在现实社会中,人类面对的不仅是纯自然的数字和机器,更首先面对的是社会和人自身,而教育无疑首先是塑造人、发展人的事业。因此,强化人文性与科技人才的培养并不矛盾。良好的意志品格、宽阔的思维视野、灵活的发现机制和协调能力无疑会有益于未来的创造性工作;人文素养欠缺的学生,将来无论在科研岗位还是在管理岗位,其发展道路都将会很艰难。从历史发展来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演变沿循了一条由“朴素的综合状态”到“逐渐分离甚至对立”、最后到“融合统一”的轨迹。西方文艺复兴之前,人们对自然、社会及人自身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在对自我之外的物质自然认识中形成和发展了科学知识,又在对自身内在需求的反省和探究中形成与发展了人文知识。无论人文教育还是科学教育,都是服务于人的身心和谐的追求,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需要。然而,文艺复兴之后,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导致一方的勃兴总是以另一方的式微为代价,社会的主导活动成了人与自然世界的较量,科学因在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方面显示出无与伦比的力量而受到重视,科学教育的上升与人文教育的衰落相并而行。两种教育长期分离的弊端,引起人们对人文、科学教育的反思。近年来,科技发展的负效应迫切呼唤人文精神对科技的调节,人们热切地期待人文教育的复苏,使得人文教育成为各国政府教育改革的目标追求。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科技发展到今天,其正作用和负作用都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是该以人文理性做出有效调节的时候了。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建国前的中国高等教育,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渗透的办学特点已十分突出。以梅贻琦、张伯荃、竺可桢为代表的大学校长们,其教育思想虽各有侧重,但都重视培养通才,塑造人格,强调人文学识与科学素养的综合发展,以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他们在办学实践中,对以往大学过于注重培养专才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并在各自大学中进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有效融合。这样,给当时的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旺盛的活力,使一批大学在异常艰苦的环境里奇迹般地取得了巨大成就。那个时代中国大学在师资、教学设备、实验条件等方面是欠缺的,管理上也肯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但却能够培养出一大批一流的人才,其重要的原因,一是由于学校有良好的校风与学风,二是由于受历史传统的影响,学子们青少年时代大多博览群书,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具有充分发展的空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盲目地照搬照抄原苏联的办学模式,出现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离甚至对立的现象。1952年我国实施全国高等院校院系大调整,按专业和科类分家,文理工分割设校,并实行了行业管理院校的特殊体制。其后果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逐步脱节,使大学步入了“专才”教育的窠臼。许多学校大量削减人文课程的比重,大学教育中批判“厚古薄今”,实质上是批判大学人文教育,尤其否定古典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在大学中的地位逐渐地被“边缘化”了。办学体制上的重理轻文,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错误导向,学生科类单一,知识面窄,适应性差,这正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脱离带来的恶果。直至20世纪90年代,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问题才重新被人们重视。

二、目前我国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渗透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当中,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一些人带来了急功近利的思想,在大学教育中的反映就是人文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应试教育”升温,大学课程中外语、计算机等工具课程增加,同时,就业压力的加大,使得教育越来越功利化,人文教育被削弱的情况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功利主义教育观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自主发展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生存竞争成为基本法则,市场经济机制导致在教育目标上片面强调为生产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在教育内容上表现为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基础教育与应用教育、理论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冲突。目前出现的“重应用轻基础、重技能轻素质、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就是其具体表现。然而有一点却被我们忽略:高等教育重要的是素质教育,是学生人文素养与科技素养的全面发展,高等院校不是培养谋生技艺、岗前培训的作坊。

2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妨碍了高校学生知识结构的协调发展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校大多为单科性院校,理工类大学人文学科薄弱,文科类大学缺乏理工类学科。在这样的学科环境下,很难开出数量众多、覆盖面宽广的课程,学生难以接触和学习到跨学科的知识,这样的学科环境不利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高校管理缺乏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融合的机制创新,在教学中仍然采取单一的“填鸭式”灌输教育方式,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智能的培养,考试以对知识的记忆为主,缺乏灵活的考试、考查方式。而大多数高校教师的知识和素养被局限于一个狭窄的学科领域,缺乏开阔的视野,这对学生培养是极为不利的。

3由于就业压力,使得学生急功近利,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由于高等学校受社会的影响以及学生受就业的冲击,许多人把高校视为就业的培训机构,致使高等学校围着就业转。在课程设置上,外语、计算机等工具课程严重挤压学生的阅读空间,学生缺乏自由生长、创造的弹性空间和张力,无法谋求人的素质和潜能的全面提升。

4规范化管理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束缚

一定的规范化要求是需要的,但是管理模式、评价体系上过于繁杂、琐细的形式化指标要求,必然会束缚教学和学生的自由发展。这里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目前我们的教育管理显然没有建立在对教师、学生充分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主性、能动性,从而使高等教育中人文精神失落,人文素养淡化,教师和学生被规训和束缚于严格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之下。这对文化生态平衡、学生的人格修养、创造潜质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三、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优化融合的主要路径

季羡林先生在以“21世纪人文与社会”为主题的首届北大论坛的演讲中直言:“在21世纪,文理交融是学术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文理双方的专家都要考虑交融的问题。”既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那么离开了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或离开了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都是畸形的、病态的。要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培养目标,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更新教育目标,实施素质教育

把崇尚科学精神和具有创新能力纳入高等教育目标体系之中,形成知识、能力、精神、素质四维结构的新人才培养模式。科学辩证地处理好专才与通才、知识与创新、知识与技能、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必须扭转单纯围着市场转的办学观念。

2改革教学模式,形成发展型教学体系

一是要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突出三个方面的内容:基础课程要宽、厚;通识课程比例要大;专业课程加大实训科比重。二是改革教学方法,要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学习理论,综合学生个性特点、学科特点、专业特点和我国传统教学方法中优秀的部分,寻找教学的最佳着力点和学生的最佳发展区,摸索出适合我国大学生的、有利于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发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

3弘扬主动探索精神,养成创造性学风

主动探索、敢于批判的精神是创新性人才的重要素质。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就是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性特长、潜在优势和怀疑精神,因此,要通过教师引导、专家示范、成才典型教育和学生相互切磋等手段,使学生消除自卑感、创新神秘感、权威神圣感等心理障碍,培养主动探索、怀疑批判的精神和创造性学风。

4重视实践教学,营造良好成长氛围

环境和氛围是一种无形的、可以产生同化作用的力量。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学生有了探索真理、独立创新的空间和机会。同时,加强实践教学活动,也是高校克服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和学生高分低能现象、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陶冶科学情操、开发创新能力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第5篇:融合教育范文

摘要:随着近几年对于教育事业的进一步重视,逐渐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这两个不同的教育思想体系区分开来。科学教育一般以对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对智力的开发为最根本的目的,注重对书面知识的讲授;而人文教育的目的则是对自我价值的引导和实现的过程,注重人格塑造和人性的养成。基于此,本文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概念界定和这两者相融合的基础为理论依据,重点阐述了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必然性、实质与两者相融合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最后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基本途径加以探讨与研究,以期为这两者的融合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科学;人文;教育相融合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关概念的界定

科学教育指的是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的教育传授,包括对于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和科学能力的教育,以及科学人格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科学教育主要是针对知识的传授,把教育的根本,甚至是唯一的目标归纳为科学精神的培养与智力的开发。人文教育则是指以传授人文社会学科知识为主,培养人文精神,以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并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文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为目的的教育;而人文教育则更为注重对于人格的塑造和人性的养成。该教育体系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对人对价值的创造和人性的引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即将启智的过程与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相融合,不仅教人做事,更教人做人。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基础

(一)理论基础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从理论层面入手是科学与人文相互结合、渗透与制约。一方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促进人素质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方面具有互补性,是求真与求善的巧妙结合。另一方面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同源共生。二者在起源、发展的过程中侧重于不同方面,但最终都可以归结于提高人的素质,在这一点上二者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

(二)现实基础

首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需要,合乎科学的东西,并不一定都能办成好事,科学研究的成果甚至可能威胁人类的生存,比如:核武器如果被滥用,则会给人造成毁灭性的灾害;同时合乎人文的东西,也并不一定完美无瑕,而是需要与科学规律相结合,以免事与愿违,弄巧成拙。其次这二者的融合是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需要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二者切不可偏颇。而当今教育提倡的素质教育不仅包含做什么而且还包含如何做的问题,唯有此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对于教育本身目的的实现。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现状

由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价值争议贯穿在当今大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并呈现出涨消变幻的趋势,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变得日趋严重。对于当前的大学教育来说,科学和人文这两种教育体系融合的具体操作实践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从宏观来讲,如何通过科学、人文这两类课程及跨学科课程的交互编排来体现科学和人文的全面融合;二是在微观上通过立足各专业的教学来实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最终目的,进而充分挖掘出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因此在编排课程时,可以设立学群、学类组织实现对综合知识的传授,并进一步在基础的科学学群、学类下设立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类,在这方面做的较好的是日本的筑波大学。第二层次主要是基于专业教学的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像王义道教授就指出人文精神在科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体现:王教授认为,人这个主体在探索未知世界和客观规律的应用时,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实践起到了关键作用,涉及到科学技术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文化因素也包含在内。这就要求专业教育应改变传统只见物不见人的教学情况,体现出当代教育的人文因素。此外,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不仅是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前提,也是迫切需要。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中遗留的问题

(1)有融合之“形”,而无融合之“神”。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践中缺乏一贯而彻的教育理念,因为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缺乏系统的哲学思想和精神内涵的深度,所以每个课程组和都带着明显的机械痕迹。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应该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没有概念指导实践将是盲目的,缺乏实践的概念是空乏的。现代西方两种比较典型的概念,一个是由科学和摆脱传统束缚的人文和快速发展的时代,强调科学和人文的统一的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念;二是产生于科学高度发达而人文精神失落时代,强调了人文对于科学的统帅作用的赫钦斯的永恒主义教育理念,这两种观念之间相互补充,对当前国内对于科学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2)有待实现从“混合物”向“化合物”的飞跃。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微观层面仅仅停留在了知识层面的叠加与组合,注重的是知识外在的形式,而没有深入把握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实质。融合的实质就是科学与人文是否与人的经验相结合,是否对人的经验成长具有促进作用。融合的最主要的目的即是突破知识的疆界、超越知识的差别,让知识服务于人性的再生长,由对外在知识的关注转向对学生内在经验的关注,由知识的传递转向知识的创造。

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途径

(一)理念指引: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的树立思想引领行动,因此科学人文主义理念的树立则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给学生传递知识的同时,要交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利用科学人文主义的理念与追求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人将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活生生的、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单纯的作为现实劳动者而得到的发展与满足,提倡个人在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来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兼顾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向构建,最终实现人的幸福。

(二)基本途径: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完善两大教育的融合要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的。一是提高人文学科与科学学科的渗透性,提升学科综合性,发展跨学科与跨学科学位课程,比如以专业为核心,课程的设置内容应向外延领域做一定扩展。理工科专业对于人文知识的学习和文科专业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打破原有思维定势,以更全面广阔的视角理解和处理问题,有利于学科创新和学生的全人教育。其次增设一些活动类课程,在传授传授知识的同时完成对学科文化的传承及人类道德文明的结合,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艺术修养,同时也促进学生个性与自由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文化场的构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环境的打造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通过构建学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校园文化场,使学生们被浓厚的人文信息与科学信息所包围,在“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中接受持久、广泛而绚丽而又深刻的熏陶。一方面需要改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或要求教师参加有关科学教育和人文知识的讲座。以促进其在教学过程中对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二是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发挥创新精神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过程中的催化剂的作用,因为创新不仅需要冷静思考、深入研究、努力探索科学精神,而且还需要激情,激情和情感,和其他人文精神的相关内容。教师作为引导者启发者,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能力,打破学科局限和科学、人文的局限,努力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索,推进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真正融合。

五结语

科学与人文是统一的人类精神活动的两个重要侧面,虽然在不同的教育发展时期也存在整合与分离的变化,但是两种教育必然走向回归。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人文的发展却显得相对缓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以及文科无用论的偏见,这都是不利于全人的培养的,所以本文提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念,并对其进行了相关论述,希望在当前的教育中能够跟好的促进二者的紧密结合,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够更好的促进人的精神世界的打造,使人的心灵得到进化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吴秋凤,崔玉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09:22-23.

[2]倪宝汉.略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东北师大学报,2004,04:144-148.

[3]赵燕徐.浅议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然性及融合的途径[J].《教研探索》,2011,7.

[4]肖林根.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及其实现[D].湖南师范大学,2013.

[5]李太平.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历史考察•理论探讨•实践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第6篇:融合教育范文

管理学在不断发展,已经广泛融入到社会、市场、竞争等要素的研究中,各类企业和组织的管理理论不断扩展,在管理学理论中,将社会伦理和道德、团队合作、长远规划等思想融入其中。所以,通过管理学教学使上述管理理论在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方面具备较强的影响。管理学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实践性,通过实践可以增强应用的效果。可以通过课堂上的案例教学、模拟情景以及深入企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所学的管理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并达到融会贯通。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深刻体会到企业诚信经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崇高性,以及这些与企业成功的内在必要联系。这些实践环节为学生的道德培养提供了很强的示范和启发作用。在管理学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活动实施如下。

(一)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制定德育教育教学计划

笔者从事市场营销专业管理学基础的教学,本课程的教学素质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素质,即优秀的职业道德、崇高的敬业精神,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创新意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培养作为领导者应具备的宽容胸怀、人格魅力等。在德育教育实施前,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德育教育教学计划,在管理理论篇重点让学生把握作为一位优秀的管理者所具备的所有精神,比如为政以德、勇于承担责任、运筹帷幄等。在管理思想篇重点让学生通过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学习感悟古人诚信、仁义等思想精华及根据学习型组织对学生进行境界教育。在管理实施篇通过管理游戏让学生在管理中感悟团队力量、合作精神等。

(二)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德育教育

管理学的课堂教学要实现和德育有效融合,让学生从被动上课、考试死记硬背转变为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勇于创新,还要综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真正形成教学互动的课堂情景,加深师生情感,使学生乐意投入到学习中来,提升德育教育效果。

1.视频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注重通过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视频教学法。在教学中,结合课程内容,精选相关视频,比如描写晋商的电视剧《乔家大院》,介绍海尔成长历程的《首席执行官》,描述创业项目比赛的《赢在中国》等,看完视频的讨论中,学生都会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气氛异常活跃,其中所包含的创业者的艰苦历程、积极进取的精神、诚信品德对学生触动很大。

2.管理游戏法。管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引入很多管理游戏,通过学生的参与以及参与后的讨论引导使学生既掌握了相关管理知识,又在德育意识方面有所提高。我们根据教学需要依次安排了团队猜数字、沙漠求生、红黑博弈等管理游戏,在游戏中学生的管理技能得到了响应提高,另外也感悟到了团队合作共赢的重要性及团队间合作时应具备的诚信品质等。

3.互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很多环节可以设计互动教学,通过互动,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心声,老师了解了学生的所思所想,并适时给予引导,不断创设教学过程的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比如在讲授管理者的人际技能时,就通过设置问题“你喜欢与什么样的朋友交往?”让学生参与讨论,最后得出很多同学喜欢和热心、诚实、乐观、积极、具有正能量等的朋友交往,引导学生也要成为受同学喜欢的这种类型的朋友。

4.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管理学教学环节中的重要部分,精选企业经营过程具体时间,在对企业具体案例成败的分析中,真实再现了企业作为一个组织或法人在社会中的所做作为。通过成功的企业比如海尔通过砸冰箱事件所体现的诚信经营理念及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等积极行为,从而赢得消费者认可,同时海尔的良性发展也为社会、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失败的企业比如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映射了三鹿无视顾客的利益,急功近利的经营观念,最终遭到消费者的遗弃和市场的淘汰。通过这些将德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无形中渗透到学生的心中,逐渐成为学生的自觉需求,最终成为学生未来走入社会、参与活动、规划人生的必然选择,从根本上达到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突出领导者、管理者的个性品质对企业的影响,让学生深入了解组织的成功与否与领导者、管理者自身的素质、道德观念等紧密联系,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道德感、社会责任感、正义感等,进一步提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

(三)加强课下交流,增强德育教育效果

一般来说,在大学,专业课教师上完课后与学生的联系相对较少,我们提出如果鼓励专业课教师加强与学生的课下交流,会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其实很多学生比较信任专业课教师,课下的非正式沟通更拉近了他们的距离,为德育教育创设了有利的环境。比如通过偶尔的课下交流我们了解到学生非常喜欢上课的一些视频材料,我们在此基础上就推荐更多更好的资料,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我们还了解到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种种问题,比如去年有个班班长带领班级有关同学在学校门口××路公交车站牌组织学生有序乘车,第一次效果不佳后就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大学生的素质等,通过鼓励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坚持把他们的活动计划进行实施。

二、结语

第7篇:融合教育范文

体育教育在高职院校中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体育的特点是具有竞争性、团队性、技术性等特点,那么对于教学任务来说,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自我约束意识、意志力等方面成为关键。另外,通过体育教学引导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正确的价值观也是德育在体育教育中渗透的重要任务。从这个意义上看,体育教学是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德育教育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体育与德育进行融合,是体育教学中需要重要探讨的一项课题。

二、体育教育与德育融合的意义

1、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竞争是体育教育中重要的部分,也是体育的重要特征,通过体育比赛可以使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通过体育比赛融入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树立正确的竞争观,是德育融入体育教育的重要目的。

2、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体育教学中,有非常多的集体项目,通过集体运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意识,也是体育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篮球、排球、足球等集体项目中,团队成员之间通过思想交流、合作来参与竞争,使学生的团队意识得到充分发挥。

3、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对于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其思想处于波动期,缺乏坚强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体育运动倡导顽强、拼搏,通过体育比赛来培养学生顽强的拼搏精神、坚强的意志是非常重要的。在体育比赛中,面对竞争,学生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拥有顽强的意志和拼搏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胜

4、可以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

目前,很多学生沉迷在手机、网络中,缺少运动锻炼,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精神萎靡,学习动力不足,这都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了较大的困扰。通过在体育教学中开展运动和思想灌输,可以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生活积极性,树立良好的社会价值观。

三、体育教育与教育融合的问题

1、体育教育与德育融合的意识不强

由于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欠缺,体育教育和德育培养是两个独立的课程体系,导致体育教育与德育的融合程度欠缺。另外,由于融合意识欠缺、缺乏学校层面的融合平台,缺乏相应的评估体系,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与德育缺乏融合。体育教师层面,由于体育老师对德育的认识不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就缺乏对德育的融入。

2、体育教育与德育融合的方法落后

从我国高职院校中体育教育与德育融合的实践来看,主要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体育课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并不是将德育贯穿在体育活动、体育比赛以及体育教学当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使体育和德育融合的效果欠佳。另外,德育教育中很少通过体育教育的实践,多数是通过课堂教育来进行,学生也习惯于在课堂上接受德育培育。

3、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

在体育教育和德育的融合实践方面,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体育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学生的主体意识没有调动起来,这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德育教育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是德育教育在体育教育中融入成功的关键,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体育运动和比赛中成为主体,由学生自己进行团队合作、思想交 流。

4、教师的素质欠缺

新形势下,探讨体育教育和德育的融合,对体育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体育老师具有体育技能和体育教学理论,还要求体育老师具有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品质,为学生做好表率。从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来说,很多是体育院校毕业的,他们拥有出色的身体素质和高超的体育技能,但是在德育教育理论方面表现欠缺,这对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融合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体育教育与教育融合的手段

1、增强体育教育与德育融合的意识

首先,学校层面的重视。学校层面应重视德育和体育教学的融合,将德育纳入到体育教学体系中,并建立体育教育和德育融合的评估体系,全面推进体育教育和德育的融合。其次,要强化体育教师的意识。提高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体育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识,使体育教师认识到体育教育对德育的重要功能。

2、创新体育教育与德育融合的方法

要提升体育教育与德育融合的效果,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体育教育与德育融合的方法。一方面将德育教育融合到体育教学中,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接受德育教育;另一方面将德育作为体育教育考试的重要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接受德育教育。同时,要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创新体育教育与德育融合的方法,鼓励创新,容许失败。

3、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

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成为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融合的主体,体育教师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拼搏意识,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操。一是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体育教学中的主导,积极主动的接受德育教育;二是要提升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参与制定体育和德育融合的课堂教学方案,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自豪感。

4、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素质

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对于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融合至关重要,所以体育老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做好表率。一方面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实践研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创新教学方法,提升体育教育和德育教学的融合效果。同时,体育教师要做好表率,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从行动上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

五、结语

德育教育对高职院校来说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实践中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在德育教育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学校层面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德育培养方式传统等都对德育教育的效果造成了影响。而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为德育研究开拓了新的渠道,体育教育的学科特点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更加有利于德育的实施和融入。为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加强推进体育教育与德育的融合,提升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意思、创新体育教育与德育融合的方法、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体育教师的素质,全面提升体育教育和德育融合的效果。

作者:程敏新 单位: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燕.我国高等院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渗透问题分析[J].教学研究导刊,2012(8).

[2]孟帅.论德育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12).

[3]杨光辉.体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1(6).

第8篇:融合教育范文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和艺术教育是事关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教育活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艺术”是人们的头脑掌握世界方式之一。也有学者研究并指出,始终把审美与思想教育联系在一起,他强调美育的民族特点,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美育思想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曾明确指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对于非艺术类大学生,美育教学是通过艺术教育实现的,将艺术教育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以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视阈下,人才培养的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指出:“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构建科学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要建立大中小学相互衔接、课内课外相互联系、校内校外相互促进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开齐开足艺术课程。”以上都为艺术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同时也拓展了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与新场域。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有利于塑造大学生人格品质

2014年10月15日,国家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中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因此,健全、完善人格品质是人才的重要标准。健全的人格品质是指人格布局中的多种构成要素平衡发展,和谐共生。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人格品质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助力大学生向善向美的人生追求。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要用大美动人的艺术形象帮助大学生辨别生活中的真善美,通过优美动听的艺术旋律,促进大学生形成内在平和、外在愉悦的良好心理素质。不断坚定个体自信,社会自信,自觉融入社会和国家的更高追求中。其次,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艺术的熏陶下,大学生不仅可以提升审美能力,还可以提高认知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融合能力等。只有提升了综合能力并得以展现,人格品质才能固化为个人的唯一特征。在艺术雨露无声的滋润下,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会变得更加丰盈和厚重。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有利于提升教育实效性

第一,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形式由“强制灌输”变成“润物无声”。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刻板性与局限性。教育方式多为灌输式,教育对象很难将教学内容有效吸收。艺术教育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隐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通过艺术教育营造出的特殊氛围,弱化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和逆反心理。第二,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由“单调无味”变成“丰富愉悦”。有学者认为,感知的东西越丰富,思维变换越顺畅、自如。所以说,人们在接受教育时更愿意选择被具体化、生动化、情趣化的教育内容。艺术教育话语更形象化,而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则具有鲜明的指向性。从建构主义角度分析,每个人都有一个“最近发展区”,而在教育过程中,每个接受者都有一个“最近接受区”。当教育内容进入到学生的审美“最近接受区”时,学生则乐于接受,反之则产生排斥心理。色彩多样的美术艺术,感人至深的电影、电视艺术,律动明快的音乐艺术等都是可以直抵学生审美“最近接受区”的艺术形式。艺术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为艺术教育指明了方向。二者的融合遵循了教育者的主导性和受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相统一的辩证关系。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路向分析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根本上摒弃“艺术教育只是带给人们娱乐”的肤浅认识,而是应将艺术教育理解为能带给人们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美的教育。艺术教育着眼于情,关乎于美,以美启真,以美储善,在生动、鲜明、直观的艺术中呈现出善良、美好的道德与情感。二者的融合成为一种自然之合。

第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艺术教育能力。在全员育人的教育视野中,我们所说的教师不仅包括一线各类教师,还包含各类管理人员。对于非艺术教育教师,除了提高自身专业课教学水平之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艺术知识,提升艺术修养。另外,艺术教育类的教师常常会缺乏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高度和方法。因此,要鼓励三类教师人群彼此交流与学习,构建学习共同体,教学相长,知识融合,提升全员育人水平。

第三,着力打造散发艺术气息的校园文化,发挥艺术教育的渗透功能。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高校思想文化的集中体现。艺术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渗透作用。将各类艺术元素有机地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情操,形成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生活态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应根据地域、环境、学校特色等实际情况,构建展示独特艺术美的校园文化,例如以红色文化资源、传统文化孝道等艺术元素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都较好地发挥了艺术教育的功能。

第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将艺术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将艺术教育的理念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可以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平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生态环境。例如,可通过观看、讲解红色影视剧激发爱国之志;通过参观美术、书法作品展感受传统文化的悠远深邃;通过聆听或观看音乐、舞蹈、话剧提升艺术修养。也可以将艺术教育课作为公共选修课,让学生进行自由选择,在提高普通艺术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第9篇:融合教育范文

【论文摘要】讨论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问题。首先,分析说明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其次,阐明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再次,分析说明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行性;最后,分析说明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方法。

1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1.1 科技教育的目标及性质

科技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如何研究客观世界及其规律,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进而改造客观世界,其本质是求真。科技知识是科技教育的内容,它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不以人的意志和感情为转移。人们的活动越符合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就越科学,就越真。科技求真但不能保证其方向正确。

科技教育只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如下五个方面的原因:(1)科技知识是生产力发展的源泉。生产力的发展直接依赖于科技知识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科技思想是正确的思想基础。科技思想主要是严密的逻辑思维,保持前后的一致性,连贯性。因此,它是正确思想的基础;(3)科技方法是事业成功的前提。科技方法是科技知识按照科技思想付诸行动的行为,这能保证行为是正确的,实施是成功的;(4)科技知识是反对愚昧落后、封建迷信的有力武器;(5)科技精神是求真、求实、创新、存疑、刻苦耐劳、敬业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这是科学的精髓。科技精神一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科技实践的范式。离开这种科技精神的激励和导向,近现代科技获得迅速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此外,科技精神也是一种社会力量,它所揭示的真、善、美,它在活动中形成的科学共同体的精神准则和范式,科学家的人格精神力量,历来是社会精神文明、思想道德和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源泉。凡精神都是人文,科技精神本质上就是求真的人文精神。

1.2 人文教育的目标及性质

人文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终极关怀,其本质是求善。人文知识是人文教育的内容,它带有强烈的“终极关怀”的感情色彩。人们的活动越符合社会、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就越人文,就越善。人文求善但不能保证其基础正确。

人文教育只所以重要是因为如下八个方面原因:(1)关系到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既取决于物质文明、科技文化的进步,又取决于精神文明、人文文化的进步。无前者,则无知、落后、野蛮;无后者,则无耻、卑鄙、下流;缺少其中任一个,灾难将至,自取灭亡;(2)关系到国家的强弱。国家的强弱取决于综合国力,而综合国力有三要素,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民族凝聚力;其中民族凝聚力是核心,而民族凝聚力主要取决于对人文文化的认同;(3)关系到民族的存亡。民族主要是人文文化的概念,没有民族的人文文化,民族也就不存在;(4)关系到人格的高低。人的思想品质一般可分为三层,底层是人格,中层是遵纪守法,顶层是政治方向。顶层是根本,方向一错,一切全错。但是人格是基础,人没有人格,不仅很难遵纪守法,而且很难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人格直接取决于人文的陶冶;(5)关系到涵养的深浅。涵养直接反映为言行的文雅、度量的大小、处置的宽严等,这也直接取决于人文的陶冶;(6)关系到思维的智愚。人文科学的功能是教化,它作用于人的感情状态,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的价值观,影响人的情趣和气质,并激发人的创造潜能。直觉、顿悟、灵感等的开发,主要取决于人文教育;(7)关系到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它包括人格、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着,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等。人文精神是衡量一个人文化素质最重要的尺度,是人文科学的精髓;(8)关系到事业的成败。由以上的结果,必然有此结论。个人、集体、民族、国家、社会都如此。

1.3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作为文化教育的两个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以上可以看出:(1)科技毕竟是科技,人文毕竟是人文;彼此之间有明显的区别;(2)没有人文的科技是残缺的科技,科技有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科技需要人文导向;同样没有科技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有科技的基础与科技的精髓,人文需要科技奠基;(3)科技文化、科技知识与人文文化、人文知识都承认和尊重客观实际,提炼和抽取客观实际的本质,探索和揭示客观实际规律。彼此之间有明显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2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1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科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冷战结束后,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了在全球政治经济及科技竞争中占据优势,不约而同的提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口号,并采取了如下措施: (1)从教学管理制度上确定了国际课程的地位;(2)支持并加强有关国际问题的学习与研究;(3)鼓励教师和学生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4)加强学校的外语教学。1994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一份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指出教育应有四个支柱,即学知、学做、学会发展、学会共同生活。由此可见,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科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迫切要求。

2.2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同时还需要精神上的满足。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和飞跃。这样,不仅使人们盲目的追求高新技术,而且导致人们去片面的追求物质的享受和满足,从而造成人们心理情感方面的失落。这种只重视物质追求,而忽略人文精神追求的状况,正是造成诸如战争破坏、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人口危机、道德滑坡等一系列世界性问题的重要原因。反映了“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对善和恶都会带来无限的可能性”。正因为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两面性,人们才必须研究高新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机制,探讨人类社会如何以最优方式利用高新技术。这就从客观上要求科技教育必须与人文教育融合。

2.3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要求

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出现了新的变化,知识经济初现端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如下特点:(1)知识已渗透到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领域并处于中心的位置;(2)知识制约并决定了经济、产业发展的方向、结构和水平,并且成为一种产业;(3)知识已成为权力的象征,成为能影响财富、政治权力的最重要的权力来源;(4)人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自觉的控制自身的生育和消费,保护地球的生态和环境;(5)科技与文化全球化的交流与合作。由此可以看出,为了使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迫切需要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2.4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且是培养精英的重要途径

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人生追求。科技教育主要是培养求真,人文教育主要是培养求善,求真和求善的结合才能真正全面的为社会服务,对社会负责。1998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世界第一次高等教育大会,大会《宣言》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公民。只有有了高度的责任感,才能有巨大的动力,才能有无比的激情,才能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有神奇的智慧,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2)有利于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3)有利于培养优秀的思维方式。优秀的思维至少包括两个基本点,一是正确,一是具有源创性。科技思维主要是严密的逻辑思维,这是正确思维的基础,而与人文文化有关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这是源创性思维源泉。二者缺一不可;(4)有利于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不仅需要物质生活,而且也需要精神生活。前者主要取决于科技,后者主要取决于人文。二者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往往精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是主要的。因为精神生活主要应合乎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在本质上就是脑健康,可以说脑健康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健康的身体,一般很难谈得上有大的创新;(5)有利于培养团结合作精神。科学承认外界,人文关怀外界,只有既承认外界又关怀外界,才能与外界和谐,达到与他人团结合作的目的。

(以下是对科技教育而言,讨论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问题。对人文教育而言不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3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科技教育的内容中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把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并不需要任课教师另找人文教育的素材,只需要开发利用科技教育内容中所蕴含的人文资源,就地取材进行人文教育。问题在于,作为任课教师,是否有人文素质,是否具有开发利用科技教育内容中的人文资源的能力,并将其向学生展示。科技教育内容中的人文教育资源涵盖很广,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3.1 科技教育的内容中蕴含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

从表面上看,科技教育传授的是一些科技原理、定律、数学推理等等,但是认真分析就会发现在这些概念和公式的后面却存在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这是因为:(1)科技知识本身渗透着人文精神。虽然科技规律是自然界运作的客观法则,但表述这些客观规律的科技知识本身是人创造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人的主观性,渗透着人文精神。因此,科技教育的内容是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体;(2)科技知识的应用渗透着人文的关怀。人文精神不仅关注研究对象本身,同样也关注其可能产生的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后果。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科技对于社会的作用越来越直接,影响越来越大,科学家和工程师应该是科技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社会人,他们必须具有社会良知、学术良知、关爱生命及生命存在的环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这种人文关怀,科技教育责无旁贷;(3)科技知识中渗透着艺术和美。自然界是和谐、统一和美的,因此解释自然的语言也是美的。追求完美既是艺术的更是科技的境界,丰富的想象力既是艺术创作也是科技探索的需要;而自然界则为科技探索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内容与和谐对称的规律结构,正是在这方面,自然、艺术和科技达到了美的统一。如何把科技美传授给学生,如何教学生在科技活动中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追求美和实现美是科技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3.2 科技教育方式蕴含深刻的人文教育方法

科技教育在培养和训练方式上具有人文教育的内涵。这是因为:(1)教育学生形成“质疑”、“解惑”、“去伪”、“求真”的思维,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技态度,这既是一种科技精神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科技方法和科技精神同样体现着科学家和工程师关于生活、关于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关于人生的态度以及对科技本身的态度。科技教育是通过严格的科技训练方式---提出问题、大胆假设、反复验证、完成科技知识学习、科技能力训练和科技精神培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思考、实践科技探索,就是最好的人文教育;(2)培养和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和意识。科技教育的基本方式是:引导学生进入学科前沿,通过对已知的辉煌和未知的神秘的认知,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社会实际,通过直面严峻的社会现实和巨大的社会需求,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科技的求证、求真、求实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种发现的乐趣。发现问题、验证结果、推翻理论是最大的回报。因此,通过科技教育激发和引导学生探索的意识比学习科技知识本身更重要;(3)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科学信仰。怎样让学生了解和接受这种科学信仰,任课教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科技知识本身并不是干巴巴的事实,而是不断修正错误、走向真理的过程。因此,科技发现、发明的过程本身是催人奋进的最好教材。

4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方法

把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并无一成不变的做法,不同的科技课程可以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传授重点、不同的传授视角和传授方式。通过前面的分析,笔者认为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方法是,把人文教育融入科技教育,使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4.1 在公共基础课中开设必要的人文科学课程

开设必要的人文科学课程是把人文教育融入科技教育的基础。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就有了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基础,对人文精神有了一定的认识,才有可能在其后的科技教育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另外,开设人文课程其内容一定要体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的精神实质;大力宣扬表现这种精神的经典内容。加强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

4.2 要把科学方法论与科技发展史纳入科技教育的设置范围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目的在于培养集真善美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把科学方法论与科技发展史纳入科技教育的设置范围可以把科技与社会、知识与责任、科技文化与历史文化联系起来。给学生更加广阔的视野,促使学生对那些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科技事件和思想,从科技起源、本质、发展及社会应用价值和由此产生的伦理及社会问题等角度进行思考。

4.3 注重在科技教育的过程中培养科技精神

探索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其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把科技看作一种动态的活动,把科技活动的结果和探究科技活动的过程有机的统一起来,把科技真理和求真过程有机的统一起来。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科技真谛,从更广泛的人类活动背景上去把握科技本质,培养科技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4.4 提高任课教师的人文素养,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和政策

首先,科技教育的内容中所蕴含的人文知识资源,并非人人都能认识到并能将其有效的开发出来。没有高的文化素质,任课教师要把人文文化融入科技文化只可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目前大学中的中青年教师本身所接受的就是一种缺少人文内涵的科技教育,加之少数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没有根本改变,习惯于狭隘的科技知识教学模式,这就增加了人文教育融入科技教育的难度。最后,学校要把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和重要内容,对任课教师进行必要的人文素质培养;同时,学校还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相关政策,鼓励教师自觉提高人文素质,以保证教师在科技教育的过程中有效开展人文教育,把人文教育融入科技教育。

参考文献

[1] 董华,桑宁霞.科学-人文教育及其实现途径[J].教育研究, 2001,(12):43-46.

[2] 路涌祥. 知识经济 创新体系与教育改革[J].教学与教育改革,1998,(4):12-1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