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行政论文范文

体育行政论文精选(九篇)

体育行政论文

第1篇:体育行政论文范文

一、建国后我国教育行政权力分配的历史概观

建国伊始,我们面临着建立主义教育行政体制的全新任务。根据当时体制的要求,教育行政体制在历史传统和老解放区的经验,参照五十年代苏联的教育行政体制基础上,建立起了“集中统一、以条为主”的权力结构模式。规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编写、招生分配、教师资格认定都由中央决定,教育经费实行中央统一财政,三级管理。尤其是1953年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对分散主义和地方主义时,提出的“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的领导原则更加剧了教育行政领导权的集中统一。这种模式基本符合了当时生产关系变革和社会需要。但它一开始就面临着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学校的关系问题,在实践中容易压制地方政府及个人、集体的办学积极性,容易脱离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造成“千人一面,万人一书”的局面。

1956年,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指出:“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根据这一指示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58年8月了《关于教育事业管理权力下放问题的规定》,提出了“今年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必须改变过去条条为主的管理体制”,“教育部和中央主管部门,应该集中精力和贯彻执行中央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综合平衡全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规则。”在教育经费筹措及使用、教材编写、学校设置等方面地方拥有一定的自。“各地根据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则,可对教育部颁发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通用教材领导学校进行修订、补充,也可自编教材;过去国务院或教育部颁布的全国通用的教育规章制度,地方可结合当前工作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地决定存废、修订或另行制定。”这是我国教育行政权力下放的第一次尝试,对于调动地方办学的积极性,适应当地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权力下放过快过猛,又缺乏必要的、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度约束、规范,中央的宏观调控没落到实处,出现乱定指标、乱下命令、滥用权力的混乱局面,致使教育质量普遍下降。

1963年,中央根据当时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后出现的问题,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决定》,《决定》提出高校实行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省、市、自治区两级管理的制度。同时,中小学也颁布了《条例》,收回了地方可以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通用教材的权力,加强了条条的领导作用。这次权力分配的调整,事实证明是有成效的,教育事业得到稳步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但也应该看到,这种权力分配形式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上又回到了1958年以前的模式,且在某些方面有更加集中统一的趋势。

“”期间,教育领域出现无政府状态,教育事业遭受严重摧残,撤消了原教育部,成立了军事管制小组。学校任意被裁减、搬迁、停止招生,学制缩短,课程改变。推行贫下中农管校,大搞“开门办学”。

粉碎“”以后,拔乱反正,中央又重申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方针,回到了“”前的局面。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教育行政权限划分问题重又提出,尤其是近年来要求更加迫切。1985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在加强中央宏观调控的同时,要“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要“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等设想。1986年4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也明确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再一次重申了在教育领域逐步推行简政放权的基本方针。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强调“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的原则。

纵观四十余年我国教育行政权力分配变迁的历程,在处理中央与地主的关系时,时而强调中央集权,时而强调地方分权,一直未能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实行合理的科学的职权划分,出现“一统就死、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恶性循环局面。而且四十多年权力分配变迁主要侧重于教育教学管理权,在立法、规划、指导、信息交流等方面的职能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如何科学地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教育行政权限,优化配置教育行政资源,调动中央和地方双方的积极性已是教育体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两难问题。

二、教育行政权力分配类型的比较分析

纵观世界各国教育行政权力划分类型,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为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型。侧重中央集权型的国家如法国、泰国、韩国等;侧重地方分权型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国家如日本、英国等。总的趋势是大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实行地方分权制居多,小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平衡的国家实行集权制的居多。随着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原来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倾向于放权、分权,而原来实行地方分权制的国家则倾向于集中、统一。

教育行政权力分配的集中与分散各有利弊,不能一概而论。中央集权制的长处在于:有利于育的目的、方针政策,使国家的整体利益得到实现;有利于集中国家的财力、物力,按照国家的某项需要实施重点发展,保证国家的重点人才需要;有利于国家通过行政干预对教育事业的管理与控制,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并且有利于保持各地区教育的平衡发展,消除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其弊端在于:一是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机关缺乏自,限制了办学的积极性;二是整齐划一的目标模式,压抑人的个性发展,培养出的人才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三是难于发挥社会、集体、个人的办学积极性;四是机构臃肿,中间环节过多,权责界限不明,行政效率较低。

地方分权制的长处在于: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办学的积极性,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有利于教育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培养所需的人才;有利于调动社会、集体、个人的办学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事业的不断壮大;同时,还有利于建立相对灵活的学校办学机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形成特色学校。但也存在不少弊端,一是容易造成国家整体上“失控”,国家重点需要的建设人才难以得到保障;二是缺乏统一的发展教育的目标和标准,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可能扩大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三是国家整体上的协调、控制、评价、督导等规范化管理难以实施,行政管理能力削弱。如在美国,教育经费来自于各学区的税款,一些贫困的学区由于资金短缺而面临困境。俄亥俄州有44个学区在1977—1978学年开始之前宣布破产。另有大量学区因增加教育税款得不到纳税人的支持,被迫把课程削减到最低限度,并取消服务和课外活动,解雇教师,砍掉学前项目。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想通过发扬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的长处,克服二者的短处,走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的道路。事实上,要实现二者的结合是很困难的事,它有赖于诸多因素的协调与配合。像日本,五十年代以来逐渐实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体制,但至今可以说仍在不断改革之中,临教审的第四号报告书一方面指出要“推动地方分权”,强调学校的“自主与自律”,但与此同时,其国家集权对整个教育宏观规划和指导却也毫不放松,我们从其全国性教育立法的不断出台和临教审之类机构对教育改革的权威性指导就可见一斑。为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构建具有特色的教育行政体制才是完善我国教育事业的必由之路。

三、我国教育行政权力分配基本构想

(一)划分我国教育行政权限的基本原则

1.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相适应。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基本内涵包括坚持人民政权的性质,注重落实和保障人民群众管理国家、管理各种社会事务的实质性权利;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坚持民主的制度化和化。在行政管理体制上要精简机构,下放权力,理顺党政关系,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制度。根据这些精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达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利于调动各级政府、全社会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有利于促进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处理教育行政权力分配必须以上述思想为指导,才能保证教育行政权力划分的正确性。

2.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适应。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各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状况、民族构成、文化教育基础和对教育发展的需求参差不齐,因此,确定我国教育行政权限划分的立足点应该是“照顾差异,共同发展”。根据前述教育行政权力根本类型的比较,我国应以分权型为主导模式。但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集中单一型,教育行政体制必须与之相适应,尤其是我国长期受大一统思想的,以及地方行政官员素质不高,过多的分权实际上会造成中央无权,地方滥用权的后果。为此,适当的中央集权也是应该的、合理的。看来,我们主张先以“分权型的集权制”逐步过渡到“集权型的分权制”,最后形成“以法律为基础的分权制”形式。

3.与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相适应。教育的事业是关于未来的事业,它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未来的发展。但它投资大,见效慢。尤其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力的增加而不是依靠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出现前些年“一工交、二财贸、所剩无几给文教”的局面。为此,在一片简政放权的呼声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加强教育立法,用规范的、系统的、严密的法律条文明确各级行政部门的权力和责任,以法治教,以法促教。否则,教育行政权限划分又会出现“放——乱——收”的局面,造成对教育事业的严重损害。

(二)我国教育行政权力分配之基本构想

教育行政权力是教育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性手段,为有效执行国家教育方针,依据宪法有关教育条款对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进行管理的一种能力。主要包括教育政策,法规制定权,教育规划权,学校设置权,教育教学管理权,人事管理权,教育经费筹措及使用权,教育督导权,教育咨询、权等。教育行政权力分配有两个基本维度必须考虑:一是权力类型,即哪些权属于中央控制,哪些权属于地方掌握;二是使用权限的程度,即中央和地方在多大程度上使用这种权力。根据以上的讨论,我们提出教育行政权力分配如下构想:

1.教育政策、法规制定权。根据我国行政组织法规定,教育政策法规可由全国人大、党中央、国务院、国家教委以及省级和计划单列市的人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重要的、影响大的、涉及全国教育事务的教育政策、法规当然由中央部门制定,涉及地方教育事业的由地方制定,但不得与中央的政策法规相抵触,同时,中央也不要越俎代疱,事无巨细横加干涉。但必须指出,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主要是中央部门的任务,像日本上至教育基本法,下至课堂规则都由中央部门制定。在我国,虽大可不必效仿日本,但中央可制定一些指导性的政策,引导规范地方作出与中央基本一致的决策。

2.教育规划权。教育规划涉及一定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规模、速度和步骤等,包括远景、中景、近景,以及宏观、中观、微观等方面。中央的教育规划主要是远景、中景和宏观、中观层次的规划;地方的教育规划则倾向于近景和微观层次的方面。但都必须和当时的经济及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地方教育规划还必须为当地的经济及社区发展服务。总的看来,教育规划权主要在中央,因为教育的事业是未来的事业,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也表明了这一点。

3.学校设置权。《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务院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根据上述原则,颁发国家学历证书的高等学校设置审批权由中央掌握,中小学的设置权以及非学历教育由地方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掌握。但应该看到,为了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地方高校的设置审批权,随着时机的成熟,也应该下放到地方。

4.教育教学管理权。这基本上属于教育内的专业事务,应主要由地方和学校负责。学校根据国家颁发的基本学制、课程标准以及学生质量标准,确定招生规模,选编教学用书,拟订进度计划。毕业生的升学与就业主要由毕业生自己决定,学校给以指导与沟通。

5.人事管理权。学校教师与教育行政人员基本属于国家公务员系列,因此,应首先符合公务员标准。其次,中央应确定基本任职资格标准,地方可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适当调整其任职要求,但不得低于中央规定的基本标准。教职工的聘用一般应由学校自行决定。

6.教育经费的筹措和使用权。必须打破国家全部包下来的作法,中央在不断增加国拨经费的同时,允许地方通过一定途径,扩大教育经费来源。如地方除开征教育费附加之外,还可以开征其他用于教育的附加费(如高消费税),实行教育的分税制,从而逐步增大地方教育投入的比例,力争达到20—30%,这是分权的基础和保障。所有的教育经费实行财政包干,由地方统筹安排。同时,按照国际做法,中央建立教育经费拨款和援助制度,通过政策倾斜平衡各地区间的差距,否则权力的下放可能导致地区之间更大的悬殊。

7.教育督导权。这是中央教育行政权力的重要之一。应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督导制度,层层检查、指导,保证教育事业发展的正确性。过去我们不重视,导致一些地区拖欠教师工资和违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倾向出现。

第2篇:体育行政论文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理论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中无法回避的重要研究内容,对近年来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进行及时整理,避免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克服该问题研究过程及内容的感性化倾向,是相当有必要的。其实自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起步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和探讨。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粗略统计,从989年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中直接指涉文化问题研究的论文有300多篇,专著、博士论文4部,有0多部专著进行了专节研究,这凸显出这一研究问题的现实价值。但是,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的研究热潮,我们更需要热问题冷思考,一方面,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内涵和逻辑结构,另一方面,要对其研究的重点和盲点进行反思,这对于推动这一研究的系统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的总体审视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有的学者从文化底蕴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沃壤之中,并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激荡中获得发展的文化动力。有的学者从文化环境的角度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就是指围绕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的文化要素的总和。进而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结构、特征、功能和运行等。有的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入整个文化系统进行思考,努力从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大背景观察思想政治教育。有的学者是从文化整合功能视野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发挥文化整合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促使社会文化体系关系和谐、增强和提升社会自身有序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并进而讨论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合功能的路径选择。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体系是一个由众多衍生功能组成的复杂结构,精神文化功能是核心功能,物质文化是作用对象、外显、载体和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精神文化,发挥文化建设功能的外显和结果,是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物质平台。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引领功能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活动对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的文化的建构、塑造和导引的作用、影响、能力及其结果[7]。有的学者甚至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的概念,认为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品类所具有及发挥的作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人的本质与整体,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双向互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之力;它是教育者借助人性通悟而启发受教育者对生活意义追问与反思所形成的精神生产之力;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文化场力对人们的影响而激发出来的意志创造之力[8]。还有的学者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9]、高校网络文化视野[0]等角度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上述观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看做是两个相对独立但内容有所交叉的系统,进而讨论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或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定场景中去看文化,或从大文化的特定场景中去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理论内容。这就忽视和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身的内涵和逻辑结构。而本文则试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身的逻辑内容。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的领域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领域旨在回答研究对象及其研究范围是什么。它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概念为核心构成的一组概念体系,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性和专属性。要想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首先必须先了解文化的内涵。我国学者占主导地位的观念是将文化视为人类活动的结果和产物。我国学界的“文化”概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广义的文化观将文化定义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义的文化观是将文化定义为精神财富;狭义的文化观将文化定义为意识形态。在这里,我只认为最可取的是广义的文化观。广义的文化相对于“自然”而言,“文化”即“人化”,是人活动的成果及其活动的模式。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具体内容时,许多学者往往从某一种具体的文化形态进入这一领域,并研究其功能、特征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如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网络文化、文化安全的关系等。但如果仅仅局限于这种宏观和表层的研究,将使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研究形式化和感性化,因此,需要从微观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进行理论建构。

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指:人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创造的文化,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运作的过程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有其自身的逻辑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内容的有形客观存在,其表现为看得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则、原则以及技术层次等。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中最表象的、为人感知的层次。这个层次即通常所讲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第一个层次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精神或价值以及这种精神内涵得以表达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以及过程。()思想政治意识或者观念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这第二个层次是第一个层次的萌芽及其观念化。它承担着双重的任务:一是将社会总体文化精神转换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一个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又表现客观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使客观文化发挥社会功能,即它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体系中输入和输出的双重功能。(3)运转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叫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手、脚、牙齿及其活动方式,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实施、运转方式。这个层次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中生存的方式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调整的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特点与功能

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特点与功能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具体内容,推动本学科领域理论体系的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具有差异性和流变性。不同个体和社会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评价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异中有同。同样,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流变性也不是毫无连续性的变动着的,而是动中有静,变中有不变,表现为文化发展的连续性。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与其他文化是相互渗透和影响的。道德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也是不可分割的,道德观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具有三大功能:认识功能、创造功能和践行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功能指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认识、了解、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人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表象的过程,而是能动地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为前提的,人们只能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结构中才能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造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创制、完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规范体系等的功能。创造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将社会需要转化成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需要,并设计、选择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调整方式,而后在社会实践中创制新的规范或者改变旧有的规范,从而达到更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目的;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学者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可以提出新的调整方法和方案,或者是吸收外域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精华并内化到现有的理论中去,从而达到本学科理论体系的再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指导人们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推动其实现的功能。当人们选择某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行为的具体行为方式时,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及其评价便会参与决策的过程;当人们选择某项目标时,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便会做出相应的评价,从而决定取舍。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代视角之一,是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的统一。学界之所以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是希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能够更好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更好地利用科学的方法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这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容及其逻辑结构的微观把握,它需要在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上,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式进行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唯有如此,才能凸显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学科属性和独特性。

参考文献:

周琪.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再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007,(8).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006:69.

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006:397.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005.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J].理论学刊,007,().

王革慧.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J].理论导刊,007,(5).

[7]刘先进,李经纶.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引领功能[J].求实,007,(5).

[8]李焕明.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05,(5).

第3篇:体育行政论文范文

摘要: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与时事教育、学校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校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品德)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班主任、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干部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学校的德育任务。

关键词:政治课 德育 教育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德育实效性较差,德育工作陷入了困境。本文仅从学校德育工作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学校德育的手段与方式,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学校德育的内容等具体层面进行探讨,并寻求对策,以有利于以后的中学德育实践。

1 建立思想政治课“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的具体做法是:

1.1 制定思想政治课“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在开学初,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召开政教主任、班主任、团总支书记、政治教师联席会议,根据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课的内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校本学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中心,制定“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计划。计划包括:本学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思想政治课哪些内容作为本学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课怎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教学,向学生提出哪些行为要求;政治思品课教师、班主任、共青团组织,共同开展哪些教育活动,内容、形式、目的是什么,谁牵头组织等。

1.2 根据计划安排,各教育渠道做到目的统一、内容统一、行动统一。

1.3 学校德育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共同搞好学校德育工作。

建立“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2 建立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形式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形式,是把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学生撰写小论文、专题讲演会、英模报告会等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对学生进行“知行统一”教育的教学结构形式。

2.1 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恰当运用实际材料讲清理论基础知识,使学生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另一方面,教师必须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方法去分析实际问题,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2 组织学生搞好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教师组织学生到社会做调查,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课授课之前或授课之后,师生坚持向社会做调查,了解社会生活实际。把调查上来的材料运用于课堂,进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这样做有利于教师讲清知识理论,学生弄懂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2.3 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定期召开小论文宣读会。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促进学生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的重要一环。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宣读小论文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思想政治课学到的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教师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定期宣读小论文,是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2.4 上好思想政治活动课。思想政治活动课是和政治课有联系的,但又是不同于思想政治课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它是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或在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观点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性的活动,如主题班会、讲演会、知行统一汇报会、小论文宣读会、知识竞赛等活动。

3 建立思想政治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体综合评定制度

对思想政治课进行整体改革,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仅要在教材内容、教学管理体制、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而且,必须在考试方法上进行改革,打破单一笔试、一张考卷定成绩的考试制度。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综合评定制度,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政教处和共青团干部组成“四位一体”的评委会,把学生知识理论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情况综合起来,评定学生政治课思品课的学习成绩的制度,它包括理论知识考试评定和行为表现考核评定。

3.1 理论知识考试评定。把每个学生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分数平均作为一学期政治科、思品科的理论知识成绩,然后根据这个成绩做定性评价,90分以上为优,70分~89分为良,60分~6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3.2 行为表现考核评定。由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班长、团书记组成评委会,根据思想政治课向学生提出的行为要求及《守则》、《规范》内容,制定行为表现考核标准。采取自评、小组评、最后评委会总评的办法,给学生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第4篇:体育行政论文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活;范式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生活意义正日渐凸显。对受教育者日常生活的关注和引导表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生活化转换开始显现其重要性。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教育困境使得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的讨论方兴未艾。而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对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世界的观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受教育者的品格,积极帮助引导受教育者实现从行动到价值判断的转换,从而实现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因而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生活化转换这一命题。

一、追问: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在任何情境中,思想的探讨与话语的交流都需要共同的平台。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共同的言说方式。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我国的德育即大德育包括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和法制等方面的教育。因此本文所讲的德育指大德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西方的德育一般仅指专门的德育教育,与我国所讲的德育在内涵上有很大区别。从历时性角度来看,一般在中小学开展德育教育,而到了大学教育阶段则开始讲思想政治教育,其实质都是使受教育者通过对具有一定意识形态知识的专门学习,传承生活中的政治文化、道德文化和公民文化,形成个体生存和发展所依托的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方式。

在我国,人们通常在三种语境下谈论思想政治教育[2]。作为政治话语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核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教育;作为宣传教育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其重点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道德、思想、法律和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学术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把学校的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研究的对象,探寻其规律性。由于作为政治话语的思想政治教育仅指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宣扬的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遮蔽现实的功能。而作为宣传教育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一些非意识形态的内容来进行,或把意识形态的内容包裹于非意识形态的内容之中来进行,以此保证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主导地位。所以,只有回归到作为学术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中增强其学术性,有力地回应各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地位的质疑,也才能更好地为其意识形态的功能进行辩护。因此,本文所讲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作为学术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①,无论是现实的社会生活形态,还是作为社会生活内核的各项制度法规、思想观念以及道德认知,都处在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其反映在社会现象上,表现为社会问题呈现出复杂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其反映在社会心理上,则表现为理想信念的失落以及价值认同的冲突,许多原先行之有效的传统道德观念丧失了约束作用,人们借以对日常生活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和指导自己道德生活的明确标准日渐模糊化和萎缩化。社会转型期带来的社会变迁和思想震荡就必然会反映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过程中。

其一,生活教育的缺席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相断裂。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存在教育的功利化、抽象化、理想化和非生活化等特征。表现在课程的设计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考虑的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较为忽视受教育者本身需要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容易流为一种仅为实现意识形态功能的教育,以及满足纯粹的社会生活秩序调整的需要,成为社会实现自身目的的手段和工具。这种单纯的以社会为支点来设计的课程教学体系,由于忽视了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需要,颠倒了受教育者与社会存在的正常序列,必然导致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漠视。

社会秩序不是终极的价值诉求,其合理性需要由人的现实生活需求来确认。只有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才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纠正过去的只是成为社会秩序的手段与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倒置性现象,扭转那种无视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感受和需求的局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唯有回归生活,并能够回应受教育者现实生活中的各类问题,才能真正引导受教育者及其对生活的思考,影响受教育者的生活方式,从而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空洞性和抽象性。

在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不能有效实现授课内容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需要相衔接,将会直接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受教育者在教与学之间的断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在于用其理论去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品格,使受教育者形成与意识形态相一致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外化为受教育者在生活中的行动,达到培养和教育的目的。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3]320,“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实现由教到学,从而把一定意识形态的理论知识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外化为日常生活行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键,也是最终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其作为“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的双重力量的统一。

当今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现代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我们抛离了所有类型的社会秩序的轨道,从而形成了其生活形态”[5]。由此造成的人们精神上的空虚和迷茫,信仰上的危机和观念冲突的加剧,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者只有关注受教育者的生命感受和生活价值,而不是一味地强调社会的需要,才能缩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理距离,从而摆脱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语现状和“无人”困境。教育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关注受教育者的生活,就要求双方都能坦率而真实地活在当下,教育者要把受教育者的生命成长当成教育者自己的生命体验,对受教育者的生活感受和需求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这样,双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才能从概念、术语和大道理中解放出来,教育者才能把自己的生命情感灌注到受教育者的生命体验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能焕发出无限丰富的生命活力。

其二,教育意义的偏失引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受教育者的生活意义脱域。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生活教育的缺席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断裂,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教育意义的偏失引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受教育者的生活意义脱域。此种脱域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没有能够成功激发受教育者对生活意义的真实感受,后者只能逃逸到别处去寻找了。而“寻求意义,并在任何具体形式中赋予其价值意义,是人类内心最深层的呼唤”[6]。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应遮蔽人的现实生活需要,反而要对人的生活价值的本体论意义进行追问,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对生活世界所展开的对话和交往的过程。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转变以往只满足社会需求的思维方式,以人为逻辑起点,以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为基础,使其在已有规定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和教育,不断地自我创造出能激发生命活力和对生活热爱的新规定来。正如克罗韦尔所认为的那样:“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式。”[7]

因此,必须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丰富内涵。从教育的最终归宿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于受教育者的生存和发展以及探寻其生命意义和生活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通过专门的教育灌输一定的意识形态思想,更是通过人性化的教育积极帮助引导受教育者实现对个体生命的超越。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由于缺乏对受教育者的人文精神的关注情怀,背离了教育关怀和培养人的最本源的要求,从而使受教育者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空洞和虚伪。尼采认为,“人性是由无数时代苦心积累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庙堂珍宝,守护这一珍宝,为之增添新的珍宝,是一切文化事业的终极使命”[8],也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最需要回归的价值理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要紧密结合受教育者的生活需求和切身利益,以及当今社会的热点和重大问题,更要结合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智慧和人性光辉的典型案例,才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传递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让受教育者在现实生活的对照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从而达到对自我生活的终极观照。

由上分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须直观其在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诸种困境。一方面,它预设了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价值判断,但不应将其绝对化。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入人性关怀式的生活教育,才能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范式必然要随着社会基础的深刻变化而发生与之相适应的生活化转换;另一方面,它只有意识到这一现状并与之相适应,才能在其范式生活化转换的过程中走出困境,作为一种有效的意识形态教育和生活教育,据以指导和评判现代社会生活。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当前教育困境的现实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生活化转换的实质。

二、定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生活化转换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生活化转换根源于社会生活本身的深刻变化,体现了马克思所说的“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3]525的思想观点。思想政治教育要及时反映受教育者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观念以及社会规范的变化,从社会基础的变化中寻找转变的根源。只有这样才能认识清楚传统教育范式失效的社会根源,然后确立一种新的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教育范式,才能为走出当前的教育困境以及为今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生活化转换能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自信而有针对性地回答它是如何为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提供有效道德指引,如何对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进行应然建构并发挥实然作用,如何在拓展受教育者的生活意义空间上做文章,以及如何通过解答受教育者生活中的各类问题而成为回归受教育者现实生活的有效理论载体的。

(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能为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提供有效的道德指引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一方教育者首先在观念上要形成对受教育者生活上的尊重,尤其是对受教育者生活的社会道德观念的尊重。教育者应当意识到“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是教育之场所”[9]。这样,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教育者就需要有意识地把教育导向和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生活、幸福、尊严和价值等结合起来,有目的地使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生活紧密相连。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教育者在观念上对受教育者的生活观照。而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生活观念上的尊重是对受教育者生活的尊重,进而是对受教育者的尊重。

对受教育者生活的尊重更要由观念上的尊重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对受教育者生活的尊重。马克思就曾说过,“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10]。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教育者一定不能抽象地或泛泛地空谈理论和大道理,而是要结合受教育者的实际年龄、生活境遇、社会身份、文化素养以及行动能力等等,把对受教育者的观念上的尊重,通过教学实践中的对象化而具体转化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对受教育者生活的尊重。人的生活是人与世界相结合的方式,受教育者的生活也是其与世界相结合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反映在对受教育者的生活尊重方面,不仅表现在对其生活观念的尊重上,还表现在对其现实生活的尊重上,从而可以为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提供道德指引。由此可知,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生活化转换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先与受教育者的生活紧密相连,使其能够在反映并尊重所处时代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为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提供道德指引。

(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能为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进行应然建构并发挥实然作用

首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作为一种系统化的思想体系载体发挥着对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进行应然建构的功能和作用的。具体而言,每一种思想体系都对生活世界的应然建构进行了一种可能性的想象,或者说对生活世界为何及其意义进行正当性思考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想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当前社会最主要的意识形态教育,反映着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体系的本质和要求。其必然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提出理论和观点,对受教育者尚处于朦胧状态的要求和想法加以引导,并以系统理论的理性形态表达出来。这样,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占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的载体,在回应受教育者的生活需求及激发其创造生活意义上,为受教育者生活世界的应然建构提供了理想图式。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对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进行应然建构,还要在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世界中发挥实然作用。这样,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占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的载体,就产生了如何对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发挥实然作用的问题。对此,宾克莱说得好,关于思想体系,“它可以被视为一种解放的力量,它要求每个人作严肃认真的努力去选择他认为对于他个人,对于全社会都是最有意义的那些价值”[11]。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以系统的思想体系确立的社会价值教育,在为受教育者的生活提供道德指引及回应其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为激发受教育者创造生活意义提供了价值判断标准。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建构受教育者生活世界的精神动力和现实力量。这也同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体现人性的要求。人性是人文精神的现实表征。“人文精神作为文化世界的精神,体现着对作为文化世界本体的人的生命过程的理解,从而就凝聚着对人的生命理解的本质规定”[12]。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体现人文精神的价值载体,只有凝结着对受教育者生活过程的理解和对受教育者生活理解的本质表达,才能真正成为建构受教育者生活世界的精神动力和现实力量。

(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能拓展受教育者的生活意义空间

在哲学上,意义包括意指和意谓。意义的对象即意指,不断地赋予对象以新的意义即意谓。人对意义的把握“不是对事实的认知,而是根据规律即逻辑进行的创造性选择和建设性附加”[13]。人们总是在创造一种有意义的世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为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提供了有效的道德指引,对其生活世界进行应然建构并发挥实然作用,从而就在合乎逻辑地演绎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上拓展了受教育者的生活意义空间。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在彰显自身意义的这些行动中,才能成为有生命力的东西。从实践角度看,“一个人不多不少就是他的一系列行径;他是构成这些行径的总和、组织和一套关系”[14]。受教育者只有把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生活中的一系列行动,才能在这些行动中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也才能真正拓展自身的生活意义空间。

具体而言,通过受教育者的行动,思想政治教育为其生活世界提供了某种可能性。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的生活意义,就在于受教育者的生活充满着各种可能性。受教育者并不必然就是他/她现在的这个样子,经过思想政治教育以后,其会通过今后生活中的行动把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各种可能性展现出来。这种可能性意味着超越。只有在超越中,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拓展受教育者的生活意义空间。而这种超越就是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下,在行动中实现对自身的超越。因为受教育者自身具有有限性,才需要以社会主导思想体系的载体为中介,在行动中进行确信,从而实现对自身的超越。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思想体系载体。它通过为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提供道德指引,让其对自己的行动深信不疑(即确信),从而为自身生活世界的建构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受教育者就在自身可能性的生活世界的建构过程中拓展了生活意义空间,实现了对自身的超越。

(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能通过答疑解惑成为回归受教育者现实生活的有效理论载体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最基本的原理。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506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答疑解惑,不仅在于用一套系统的思想体系来正确地“解释世界”即反映世界,更重要的还在于,在此过程中,通过丰富和修正自己,来批判实践和指导受教育者的生活实践活动,以此改变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受教育者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也才能真正成为回归受教育者现实生活的有效理论载体。作为社会占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的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总要在一定程度上把理性感受到的人文精神的时代要求,以及现实生活所体现出来的受教育者的生活需求和现实利益,体现在其思想品德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塑造中。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赢得受教育者的认同,才不会失去其存在的根据和基础。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活动不是自然而然地自发形成的,而总是形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建构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教育者一定要把体现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通过答疑解惑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建构于受教育者的生活思考中。马克思说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15]。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没有作为共同思想基础的意识形态作为支撑,如果没有反映意识形态的现实要求,那么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就不可能有稳定持久的和令人信任的思想体系,社会生活恐怕也不会有稳定持久的和健康有序的生活秩序。同样,社会生活秩序以及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活动都能从侧面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黑格尔认为:“现象是存在的根据,是比存在更为丰富的范畴。”[16]基于这一认识,可以说社会现象是现实生活的根据,体现着现实生活。一方面,作为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的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受教育者进行专门的对象化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试图通过分析外在的社会现象引导受教育者塑造自己的生活世界。通过引导受教育者在现实生活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寻找精神生活家园来寄放灵魂,并构建物质生活家园来藏裹身躯[17],受教育者就能把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一系列思想品德和行为活动内化到自己的生活世界;另一方面,受教育者一旦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思想品行和行为习惯,就能反过来有力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被社会认可的程度,同时有助于促进并形成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的构建。在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就能够成为回归受教育者现实生活的有效理论载体。

三、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生活指向

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现实的生活指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生活指向是指通过对受教育者的存在价值的本体论意义的追问,通过思考和解答关于受教育者的成长和发展等问题,立足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世界,积极帮助引导受教育者实现现实生活中的自我超越。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生活指向既是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社会生活出发,思考如何能够通过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受教育者的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从遮蔽的生活状态中解放出来,实现对其生命意识和生活意义的解蔽;同时又指向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②,基于问题梳理受教育者在实际生活中的现实需要,通过问题反馈不断为受教育者释疑解惑,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发挥其应该起到的社会教育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在对这些问题的不断回应中才能确立和巩固自身。就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讲,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生活化转换更具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生活指向意义。

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生活指向首先意味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生活化转换,教育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走进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以避免因生活教育的缺席导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相断裂,以及因教育意义的偏失引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受教育者的生活意义脱域的现象。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会出现各种困境,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传统的以“填鸭式”为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远离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世界,让受教育者感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抽象性和空洞性,导致其对这种强制性的灌输教育从内心深处不认同或不接受。因此,根本性的问题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完成从传统教育范式向生活化范式的转换,确立以引导学生的生活需求和塑造学生的生活世界为主的原则。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所造成的弊端[18],以及给受教育者带来的外在强制性束缚;另一方面可以在关注受教育者生活世界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其生活需求和有效塑造其生活世界,达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生活指向还要求教育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直接面对教学实践中实际存在的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切入点走入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问题反馈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启示是,单纯的意识形态教育并不能解决受教育者具体的现实生活问题。教育者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受教育者的生活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不仅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节来完成,还要通过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表现来进一步确证。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证明其存在的“合法性”,更要通过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表现来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这样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重视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世界,更要在此基础上实现从传统教育范式向范式的生活化转换。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走出当前的教育困境,为今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有效的方法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受教育者的生活需求和塑造其生活世界奠定坚实的生活基础。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的教育载体,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实现从传统教育范式向范式的生活化转换,才能真正作用于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达到培养人和教育人的目的。

注释:

①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大形态,分别为:“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式”,“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页。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三形态说,我国目前正处在由自然经济社会形态到商品经济社会形态的社会转型中。在社会转型期,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反映在观念上,与自然经济相适应的传统道德观念日益丧失了其对社会成员的规范和约束作用。

②王天恩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过专门研究。他认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问题具有特殊的地位。通过对问题反馈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探索,可以大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参见王天恩的《问题反馈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第一期;《问题逻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第七期;《六个“为什么”与基于问题逻辑的教学方法改革》,《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五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政司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

[2]刘基,闫立超.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及定位[J].党政论坛,2010(5):47-4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7.

[5]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4.

[6]特纳.国家竞争力:创造财富的价值体系[M].徐联恩,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18.

[7]罗韦尔.思维的新方式:未来的挑战[M]∥瞿葆奎.教育文集·国际教育展望.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30.

[8]杨佳青.诗性之生成,灵性回归[N]. 中国教育报,2010-06-26(4).

[9]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671-675.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11]宾克莱.理想的冲突[M].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8.

[12]陈新汉.哲学视阈中的文化、文化功能及文化自觉[J].哲学动态,2012(8):5-12.

[13]李瑜青.人文精神的价值与法的合理性追问-从法的现代性角度引发的思考[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1):75-78.

[14]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杨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19.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0.

[16]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76.

第5篇:体育行政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文素质教育;融合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人才孵化器的高等学校,不仅应加强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课堂。要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结合点,积极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融会贯通,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一、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各种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习培养,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进而深化和固化人文精神,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全面人文素质的系统教育活动。[1](P3)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迈向“大众化”,正昂首阔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今天,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党的十报告明确把“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就高等教育来说,落实“立德树人”,最根本的是坚持一切从培养创新人才出发,把科学精神、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增强大学生服务祖国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大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在提升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帮助他们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人生“总开关”问题,并不断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唯有如此,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竞争的要求。为此,高校必须顺应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用人文精神来引导科学教育,使高等教育回归其本质,从而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充分履行高校的社会职能并不断提升其竞争力和影响力。

2.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人的才能和社会关系多方面的、充分的、和谐的、自由的发展。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马克思曾多次指出,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P530)。必须实现教育现代化,才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文素质教育之所以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是由其功效决定的。第一,人文素质教育能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取决于人的自我意识的不断强化。第二,人文素质教育能唤起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感。拥有较强的生命价值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第三,人文素质教育为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成人的要素、明辨慎思的前提和切问笃行的基础。

3.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现实选择。《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教学实效性仍然不强,亟待提高。究其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脱节、不协调是一个重要因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注重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功能的基础上,需相应地突出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良性互动,满足国家、社会和大学生个人的三重需要。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分挖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文化资源,不仅有利于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视野和内涵,而且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和途径的更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促进人文素质教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交融,已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选择。

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联系

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导向,是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人文素质教育既相互区别,又内在统一,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即帮助受教育者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着眼于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大学生人文学科的教育、文化教育和人类意识教育,使其掌握有关人文社会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形成完善的人格,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之成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高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坚持科学性和方向性的统一,以马克主义为指导,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原则。因此,从培养目标来看,两者都是要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全面实现提供人才保障。

2.内容上具有融合性。就学科分类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人文素质教育课,其教学内容虽然不能涵盖所有人文科学教育,但却是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中的精华和主干。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身就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当然也应该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精华。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大量涉及历史学、哲学、政治学、法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是融历史和现实、当代与未来、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于一体的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最重要载体。丰富的人文科学素材,是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础。当前,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的重要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将中华文化的精神基因融入到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中,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深度融合。

3.方法上具有互借性。无论是人文素质教育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都要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搞好实践教学。人文素质绝不是坐在象牙塔中饱读诗书所能成就,中国传统文化讲求经世致用,学习的目的是造福社会。唯有让大学生走出校门投身社会实践,让各种人文知识积淀接受社会现实的经验和磨砺,才能内化到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其人文素质外化为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目标,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三贴近”原则。引导大学生积极面对人民群众热火朝天的改革和生活,让大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从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方法。

4.功能上具有相通性。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在于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自觉追求崇高理想,塑造完美人格;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自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表现为对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和人类自身经验的总结和继承以及对人的价值和精神的尊重。[3]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功能在于使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使之成长为担当进取、自主自信、向善向上的“完整的人”,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互相贯通、互相渗透的。

三、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1.革新教育观念,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并行的教育理念。鉴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内容上具有融合性、方法上具有互借性、功能上具有相通性,因此,必须革新教育观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牢固确立人文素质教育理念,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是密切联系、内在统一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人文素质的核心和灵魂,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而人文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必须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并行的教育理念,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引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提升。[4]

2.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文素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育教学,教师是主导。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文素养,这也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之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认识到学科教学中充满着人文因素,并能潜移默化地在教学中用这种人文精神感染和熏陶学生,既为经师,更为人师。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广泛阅读,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文、史、哲、艺方面的经典原著,扩大知识面,拓展知识领域,优化知识结构;要真正将教书与育人统一于教学全过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努力成为学生的灵魂导师,积极影响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各高校要严格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准入制度,通过提高待遇、优先职称评聘等条件将那些既具知识魅力、又具人格魅力的教师充实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引入竞争机制,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挂牌选课制度,增加人文素质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中的比重,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积极性与学生进行人文学习的主动性。

3.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品味,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品位,既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感染力,提升教学效果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必然要求。要挖掘、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因素,突出其教化功能,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以文化人和育人,引导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坚定理想信念,塑造健全人格,培育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功能。为此,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综合运用“互动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式以及“专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运用多种现代传媒教学手段,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5](P219)尊重并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主体性,使之主动、自愿地接受知识的熏陶、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感悟,使之在充满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氛围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4.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环节,在实践中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为贯彻意见精神,近年来各高校都纷纷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教学,将其作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有益探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近年来,笔者所在的海南大学就成功地探索出了“一主三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在国内产生了一定影响,可为各高校提供一些参考。“一主”,就是指以“课堂实践教学”为主,“三辅”,是指以校园实践、网络实践和社会实践教学为辅。其中,“课堂实践教学”指的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可采取“读书交流”“难点解析”“热点透视”“道德观察”等形式;“校园实践教学”指的是在学校范围内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形式有“校园实践教学大讲堂”和“理论知识竞赛”等;“网络实践教学”指的是以网络为平台构建的实践教学活动,可采取“网上阅读”“网上观影”“网上讨论”“网上答疑”等形式;“社会实践教学”指的是将学生带出校园,直接感知社会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是以参观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并辅以“现场教学”“红歌演唱”“入户调查”“班级汇报”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通过实施“一主三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教学效果明显变好。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对当今社会的现状有了一个理性的认识,了解了国情、社情、民情,吸取了时代精神的养料,批判更新了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和行为模式,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马明华,涂争鸣.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李芳.人文素质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武汉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5.

[4]陈海.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7).

第6篇:体育行政论文范文

四位一体 管理体制 综合评定 考核评定

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各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一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的管理体制是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与时事教育、学校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校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品德)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班主任、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干部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学校的德育任务。

1.制订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在开学初,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召开政教主任、班主任、团总支书记(少先队辅导员)、政治(思品)教师联席会议,根据思想政治(思品)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校本学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中心,制订“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计划。计划包括:本学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思想政治(品德)课哪些内容作为本学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品德)课怎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教学,向学生提出哪些行为要求;政治思品课教师、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共同开展哪些教育活动,内容、形式、目的是什么,谁牵头组织等。

2.根据计划安排,各教育渠道做到目的统一、内容统一、行动统一。

3.学校德育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共同搞好学校德育工作。建立“四位一体”教育教学,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思品)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形式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形式,是把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学生撰写小论文、专题讲演会、英模报告会等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对学生进行“知行统一”教育的教学结构形式。

1.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恰当运用实际材料讲清理论基础知识,使学生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另一方面,教师必须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实际问题,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组织学生搞好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教师组织学生到社会做调查,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课授课之前或授课之后,师生坚持向社会做调查,了解社会生活实际。把调查上来的材料运用于课堂,进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这样做有利于教师讲清知识理论,学生弄懂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3.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定期召开小论文宣读会。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促进学生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的重要一环。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宣读小论文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思想政治课学到的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教师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定期宣读小论文,是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4.上好思想政治(品德)活动课。思想政治活动课是和政治课有联系的,但又是不同于思想政治课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它是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或在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观点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性的活动,如主题班会、讲演会、知行统一汇报会、小论文宣读会、知识竞赛等活动。

三、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体综合评定制度

对思想政治(品德)课进行整体改革,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仅要在教材内容、教学管理体制、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而且,必须在考试方法上进行改革,打破单一笔试、一张考卷定成绩的考试制度。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综合评定制度,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政教处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组成“四位一体”的评委会,把学生知识理论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情况综合起来,评定学生政治课思品课的学习成绩的制度,它包括理论知识考试评定和行为表现考核评定。

1.理论知识考试评定:把每个学生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分数平均作为一学期政治科、思品科的理论知识成绩,然后根据这个成绩做定性评价,90分以上为优,70~89分为良,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2.行为表现考核评定:由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班长、团书记组成评委会,根据思想政治(品德)课向学生提出的行为要求及《守则》、《规范》内容,制定行为表现考核标准。采取自评、小组评、最后评委会总评的办法,给学生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第7篇:体育行政论文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文本 活动

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其内涵和分类的把握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这一范畴出现以来的焦点和分歧点。在对现有研究成果归类梳理整合的基础上,把文本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研究之中,并把它和活动一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在新的历史阶段,为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发展和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的重要举措。

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涵的取得,得益于对“载体”内涵的把握。

《辞海》把“载体”解释为四种含义:(1)为增加催化剂的有效面积,一般是催化剂附着于多孔的物体表面,此种多孔物体称为“载体”。(2)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中,常借中间物的生成以达到催化的目的。(3)使溶液中微量元素(或化合物)能在某种化学处理中合理沉淀,常加入少量的同族元素(化合物)使之一起沉淀,此种生成沉淀的加入物称为载体。(4)在微量放射性同位素的操作过程中,常加入适量稳定同位素以稀释之,此种加入的稳定同位素称为“载体”。而《现代汉语辞典》把“载体”解释为“原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质,现泛指一切能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使用“载体”这一概念的时候,都普遍含有承载、装载、凭借、中介物,传递、传输、传导、传输等的意思。这对我们定义或规范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含义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学术界普遍认为,载体这个概念是上个世纪90年代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最初,人们习惯使用“途径”、“手段”和“方法”等提法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承载和传导过程的中介。1998年,陈万柏发表《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一文,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概念,从理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概念及新时期几种主要载体进行了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这一范畴出现至今,关于其内涵学术界众说纷纭,大家一直在进行研究、探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综合来看,有三种主要观点:一是“形式说”。这种观点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界定为一种“形式”,如“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者为促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而借助的各种形式,包括活动、文化、管理、传播媒介等”。

二是“活动说”。这种观点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界定为一种“活动”或“活动形式”,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存在形式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如“思教载体是能够使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的事物发挥教育作用的活动及过程,这是思教载体的内涵;思教载体的处延是,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人们自觉设计并实施的、能使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的事物发挥出教育作用的所有活动及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三是“物质形式和活动形式说”。这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包括物质形态载体和活动形式载体。如“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指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操作并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发生联系的一种物质存在方式或活动方式。”

“形式说”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界定为“各种形式”显然是不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有很多,如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法等,因此,这种界定过于笼统,没有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本质属性,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这种形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法等形式区别开来,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泛化。“活动说”与“物质形式和活动形式说”的区别在于“活动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一种活动或活动形式,而“物质形式和活动形式说”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除了活动形式的载体之外,也包括物质形态的载体。相比较而言,我们更赞同“物质形式和活动形式说”。因为“活动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存在形式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这显然不尽合理,因为一些静态的物质形式亦可以承担载体的功能。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式的总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二是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连接起来,且主客体可借助这种形式发生互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传统分类法及其缺失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分类,目前学术界标准不一,歧见颇多。但是,共识程度较高的分类是把它简单地二分为传统载体和现代载体。传统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中早就产生并在继续发挥作用的载体。传统载体包括谈话、开会、理论学习等。现代载体是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在对传统载体扬弃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创造和运用了许多新的载体,其中包括四种基本的载体类型,分别是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大众传媒载体。

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态分类是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成果,在迄今为止较长的时期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条件等诸多关键要素的大幅度更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有效运用和积极创新,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不断增长和更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获得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便捷化,使得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已经不能满足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吸引教育客体主动参加教育活动,激发教育客体接受教育的主动性,需要不断地开发、利用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且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运用的过程中存在种种缺失与不足。

最突出的表现是各载体之间存在交叉重合于渗透,界限不清,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许多麻烦。如管理载体中亦有文化的因素,文化载体中也会有管理的因素,大众传媒载体与它们之间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还有不论是通过管理、文化还是大众传媒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都有活动形式存在其中。怎么来有效区分活动载体与以上载体的不同,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

还有就是各种载体的条块分割及离散状态明显,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整体的分化。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一个整体而非局部、开放而非封闭的、动态而非静态的特殊生态系统。这个过程并不是简单地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或者单纯的几次社会理论宣讲活动而产生效果的。而各载体力量间各自条块分割的问题明显,不同力量间缺乏彼此的呼应和配合,常常表现出自发、无序等离散状态,结构分布也不尽合理。以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为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课堂教育,缺乏针对学生个人的关怀和个性心理,再加上教学方法的传统与教学手段的单调,学生作为完全被动的受教育者,易于产生抵触心理,因而其功能并不能完全得到发挥。

正如开会、办研讨班、理论学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载体,而不得不创设管理、文化、大众传媒载体一样,现有载体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亦需要创新与发展。

因此,利用、创设、构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和吸引力的迫切要求。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大基本载体:文本与活动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载体应该发展到新型载体的阶段,应该被相对区分为两大基本载体:文本和活动。

1.关于文本载体

“文本”一词来自英文text,另有本文、正文、语篇和课文等多种译法。这个词被广泛应用于语言学和文体学中,而且也在文学理论与批评中扮演活跃的角色。在早期的学术研究中,文本是指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随着学术研究在广度、深度上的进一步发展,文本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含义。除了作品可见可感的表层结构外,还包括作品的物质载体,即物化的作品本身。具体而言,体现在静态的文本的物质形态,如文本形式(如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等)、版本类型、直观的文字内容。“文本”在这里所赋予的含义都具有物化、直观和客观的特点。

把文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分类部分之一,并取代开会、办学习班、党团活动以及管理载体、文化载体、大众传媒载体等,而与活动载体平分秋色,各占半壁江山,共同组成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我们认为有其合理性与可行性。

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式的总和。无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都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且都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运用,且主客体之间通过文本可以相互作用,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如传统的纸质文本,像各种书籍、报刊、杂志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静态的、物质的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论是撰写者还是宣讲人,都可以用它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进行教育,且受教育者通过听讲或自己阅读,可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各种现代的电子网络文本,更具备自身的优势,其传播具有互动性,传播的速度与广度远远超出了传统文本的功能,并且网络文本可以做到影、音、文互相结合,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施受双方进行的教育与受教育活动,会产生更加便捷化、高效率的效果。

其次,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上来看。一是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并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二是必须是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一种形式,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可借助这种形式发生互动。文本作为一个复合的、整体的、全面的系统或体系,能够承载大量的信息,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可谓是它的固有优势与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可借助文本发生互动,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提高与效果的提升。如对人们进行红色主旋律的爱国主义教育,近年来涌现了许多优秀的电子文本,如《建国大业》、《东京审判》、《长征》、《红色摇篮》等电影电视,满足了人们对历史重温与回顾的渴望,教育鼓舞了许多人,达到了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把文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有效分类形态之一,弥补了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各载体在运用中的缺失与不足。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存在着交叉、重合与渗透,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很难搞清楚,有学者提出重新组合,我们认为,与其繁琐地整合与重组,不如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创新。综上,把文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分类形态之一,是科学合理的,可以操作实施的。

2.关于活动载体

活动载体即“以活动为载体”之意,是指教育者为达到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活动,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于活动之中,使受教育者在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在“活动”这一教育形式中,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在直接践行教育要求,这是活动载体区别于文本载体的一个显著特征。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进行自我教育与实践教育要求在活动中是有机统一在一起的。

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分类中已有活动载体,我们基本采取现在已经达成的对活动载体的共识,但是需要做出说明的是,从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定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式的总和,可以看出,其中的物质形式即为文本,而活动形式即为“活动”。文本侧重于从静态的角度来描述,活动则侧重于动态的角度来操作。

把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形式之一,学术界早已达成共识。活动是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一种很好形式,在人们的亲身活动中达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无疑是生动的、有说服力的。

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活动载体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这种动态的形式,来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效果。文本载体是通过文本这一静态的物质形式来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文本来进行思想的交流表达与碰撞,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效果。两者合而为之,正好表达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式的总和。

参考文献:

[1]季海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的动态生成――以新媒体语境为视域[J].南京社会科学,2009.

[2]韩玉芳,林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3]赵野田.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J].思想教育研究,1999,(2).

[4]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5]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第8篇:体育行政论文范文

《决定》中要求: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加强重点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一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笔者对于《决定》中提到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十分关注,并且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

一、 何谓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这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地位要求我们应强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如何更好的在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为了更好的在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该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中国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对人类有益的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夯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支持。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求应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局限于思想政治课的书本教材和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如本科生在大学一年级所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一名接受过正规本科教育的过来人来说,亲身感觉到思想政治教育仅仅靠大一时的一门公共课及课堂上老师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目前为止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局限性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非常容易使学生失去上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而且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使思想政治课这个很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失去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所以,要改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效果欠佳的现状,首先应该不断改进和探索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方法。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现状来看,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之外,应辅助一些如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等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和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对一些社会现象、事件的讨论,教师可以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师应该具备善于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相关讨论的能力,让学生们在交锋和争论中、在多种多样的价值取向中,进行争论和比较,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社会调查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的《实践论》中曾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学生们在思想政治课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设计问卷、社会调查、统计调查数据、得出调查结果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并且避免了仅仅讲解书本知识带给学生们“思想政治课真枯燥乏味”的负面体验,可以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要改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效果欠佳的现状,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还应该注重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这就对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把知识和道理讲明白,让学生听懂、理解,而且还应该在教学中倾注自己的真实情感。只有思想政治课教师自己本身先真心的认同并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让学生们认同,并且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正确的,才能真正使学生们受用。

思想政治课的实践环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环节。思想政治课要求不仅仅是理论上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把理论升华为实践,强调要付诸于行动。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环节,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理解。通过实践,有助于使学生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内化转化为外化,即由“别人要我这样做”转化为“我自己要这样做”,有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的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信仰。

《决定》中还提出:全面加强学校道德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为了全面贯彻和落实《决定》提出的要求,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有如下建议措施:

(一)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1、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二级学科,体现了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建设的重视,是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教育中的指导地位,加强和改进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举措。

2、进一步完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实践性。除了要进行基础的理论教育,讲授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知识以外,还要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中心,指导大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并且指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价值观,引导大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出合格的祖国接班人。

3、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坚持把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贯穿与教学和科研的全过程中。增强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并且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鼓励思想政治课教师进行相关学术研究,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改革,加强对思想政治课教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努力使老中青教师相互结合,相互借鉴并总结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多听取有经验的老一辈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吸收年轻教师为新鲜血液,努力建设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队伍,与时俱进的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4、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阵地建设。实践已经证明,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研究进程已经有了极大地推进。不仅仅官方的研究团体日益强大,思想政治教育群众性的研究团体也是日渐活跃。学术交流的活动十分丰富,学术期刊的建设不断繁荣,这些团体及学术期刊的繁荣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发展和学科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学术团体和学术刊物的支持和指导,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资金支持和指导力度,充分发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学术论坛的作用,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深入推进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大学生,用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教育和引导大学生。

2、建立和健全更加科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应总结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考核机制,摒弃单一通过学生卷面考试分数的高低进行考核和评价的方法,通过如调查问卷、参观学习、各校交流等多种方式、多种维度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价,从而更好的总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不足,为更好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制定更好的方案提供有效的借鉴。

3、大力推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学作为每位大学生学习、生活、交流文化的场所,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对于大学生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十分重要不可取代的作用。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很大的影响。大学生的学生组成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会结成各种各样的非正式群体,这些非正式群体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所在高校的校园文化的影响。如果一个高校拥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符合的校园文化,那么这个高校中的大学生也会受到正确价值观的熏陶,从而更容易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反,如果不注意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中产生了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校园文化,则不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和改进。应引导高校凝练和培育大学精神,充分发挥大学的育人作用。

4、大力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网络文化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亚文化现象,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上网成为了21世纪人的一种休闲和生活的方式。大学生是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学习新知识的群体。所以高校应该认识到校园网络建设的重要性,推进校园网络的建设和发展,推动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推进学生在网上进行各种形式的实践大讨论,推进校园网学生网络社区建设,不断丰富校园网络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校园网络文化及活动平台。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可以利用博客,微博等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加强对大学生校园网络文化指导,开展文明上网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

5、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的飞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案例,暴露出了应亟待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个重要的课题。应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逐步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开始心理健康课程,各高校都应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咨询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等措施,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心里健康素质。

(作者:孙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王燕晓,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德育教研室主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1.

[2] 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选集.人民出版社,1974.

第9篇:体育行政论文范文

“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的管理体制是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与时事教育、学校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校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品德)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班主任、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干部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学校的德育任务。

“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的具体做法是:

(一)制定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在开学初,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召开政教主任、班主任、团总支书记(少先队辅导员)、政治(思品)教师联席会议,根据思想政治(思品)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校本学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中心,制定“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计划。计划包括:本学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思想政治(品德)课哪些内容作为本学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品德)课怎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教学,向学生提出哪些行为要求;政治思品课教师、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共同开展哪些教育活动,内容、形式、目的是什么,谁牵头组织等。

(二)根据计划安排,各教育渠道做到目的统一、内容统一、行动统一。

(三)学校德育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共同搞好学校德育工作。

建立“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思品)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形式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形式,是把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学生撰写小论文、专题讲演会、英模报告会等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对学生进行“知行统一”教育的教学结构形式。

(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恰当运用实际材料讲清理论基础知识,使学生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另一方面,教师必须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方法去分析实际问题,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组织学生搞好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教师组织学生到社会做调查,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课授课之前或授课之后,师生坚持向社会做调查,了解社会生活实际。把调查上来的材料运用于课堂,进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这样做有利于教师讲清知识理论,学生弄懂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三)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定期召开小论文宣读会。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促进学生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的重要一环。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宣读小论文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思想政治课学到的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教师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定期宣读小论文,是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上好思想政治(品德)活动课。思想政治活动课是和政治课有联系的,但又是不同于思想政治课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它是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或在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观点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性的活动,如主题班会、讲演会、知行统一汇报会、小论文宣读会、知识竞赛等活动。

三、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体综合评定制度

对思想政治(品德)课进行整体改革,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仅要在教材内容、教学管理体制、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而且,必须在考试方法上进行改革,打破单一笔试、一张考卷定成绩的考试制度。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综合评定制度,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政教处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组成“四位一体”的评委会,把学生知识理论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情况综合起来,评定学生政治课思品课的学习成绩的制度,它包括理论知识考试评定和行为表现考核评定。

(一)理论知识考试评定:把每个学生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分数平均作为一学期政治科、思品科的理论知识成绩,然后根据这个成绩做定性评价,90分以上为优,70分―89分为良,60分―6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二)行为表现考核评定:由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班长、团书记组成评委会,根据思想政治(品德)课向学生提出的行为要求及《守则》、《规范》内容,制定行为表现考核标准。采取自评、小组评、最后评委会总评的办法,给学生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