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不文明现象范文

大学生不文明现象精选(九篇)

大学生不文明现象

第1篇:大学生不文明现象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文明; 国家形象; 塑造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2-0094-03

文明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对世界的影响,不仅是她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是这个国家公民的文明行为、道德修养的进步。任何一个公民,不管他在国内还是国外,不管他代表集体还是个人,他的言谈举止、行为规范,无不体现着个人品德与修养,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形象。大学生作为公民的重要一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他们的行为举止,对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培养他们的文明行为,树立国家形象观就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文明与国家形象

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标志,它表现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聪明与智慧,是这种聪明与智慧的结晶。[1]基于党的十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建设纲领和宏伟布局,文明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而生态文明又放在重要位置。正如党的十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不仅需要进行物质建设,更需要进行道德建设,需要一代道德高尚、行为自觉的文明人来承担。文明又常和礼仪、礼貌连在一起使用,作为待人处事的一种规范影响甚广,从人与人的交往,到社会与人的协调,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礼待互相尊重,到保护人权,保卫自由和尊严,无不是文明的影响范围。

文明礼仪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内在精神文化素养的体现,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国家形象是其他国家对该国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当中国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的时候,形象已经成为我们加入国际公共秩序体系的准入门槛。形象,是时代的潮流,更是当今大学校园的潮流。大学生勇于追求时尚,也越来越注重形象的设计,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诠释着“美”。目前,大学生文明意识和行为的主流是好的,但一些与大学生形象极不相称的不文明行为在校园内还存在着,如考试作弊、迟到旷课、践踏草坪、破环公物、公共场所的不排队、大声喧哗、没有责任感等,给人们留下了许多不美好的印象,人们也在担忧他们是否能承担起国家建设者的重任。因此,作为社会文化轴心的大学,必须承担起弘扬中华精神、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使命。[3]针对目前社会和大学校园出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尤其要突出生态文明教育,使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完善与和谐,自觉地、有意识地调整自身的行为,这是树立中国人良好国际形象的需要。

二、大学生国家形象观塑造的必要性

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国家形象和中国品牌形象越来越重要。什么是国家形象、怎样看待一个国家形象、用什么来评价一个国家形象的观点和态度,就是国家形象观。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是国家形象的主要体现者,他们对国家形象的认识和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国家形象观,做文明大使,以自己的行为将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

1.塑造大学生的国家形象观,是应对国家形象面临的挑战和威胁的需要

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如何看待我们,这是每一个国家在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时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迅速发展和日益崛起,已经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尽管中国一再强调和平崛起,但是,不少国家仍然对中国的发展持有这样或那样的偏见和误解,给我国国家形象带来负面的影响。一些人尤其是一些大学生没有认识到自己承担的责任,对国家形象的认识还是片面的,往往认识不到国家形象受到的威胁,缺少国家忧患意识。越来越多的国际事件表明,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国家形象观塑造,这有利于大学生端正认识,使他们能够接受国内外挑战,自觉维护国家形象。

2.塑造大学生的国家形象观,是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荣誉与尊严的需要

国家形象是其他国家对该国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作为国家追求的一种软权力,已经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一部分,成为一国谋取和实现本国利益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任务,并指出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4]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提升国家形象作为文化强国的一个重要环节,指出要向世界展示一个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中国。维护国家形象,已经成为党和全国人民的重要工作和共同任务。在金融风暴中,中国就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大国的形象,2008年的“人文奥运”、“绿色奥运”,在“讲文明、树新风”的公益广告影响下,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下,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明、开放、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国。大学生国家形象观的塑造,培养他们的国家责任感和荣誉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3.塑造大学生的国家形象观,是增强大学生国家观念和国家意识的需要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尖锐复杂,国人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国家意识淡薄、民族自豪感薄弱等现象,还有很多得不到人们关注的本土文化正在悄悄流逝。这暴露着中国人在内心深处缺乏对国家的了解、认可,缺乏责任意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强弱,不但直接影响到其个体的成长、成才,而且反映出整个民族国民素质的水平。[5]所以,大学生应该把自己的未来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增强国家观念和国家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形象观塑造能为增强国家观念和国家意识提供更有力的条件。

4.塑造大学生的国家形象观,是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素质教育。”[6]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国家形象观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精神、道德素质、法律修养的教育,使其成为社会的合格人才,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尤其是在爱国主义教育中,通过对爱国主义的认识以及如何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经济全球化下如何爱国的学习,可以告知学生什么是国家形象,自己怎样做才是正确的,使大学生的思想得到转变、觉悟得到提高。这样不仅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培养了大学生的国家意识,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也让大学生知道在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受到危害的时候知道如何去做,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

三、文明视角下大学生国家形象观塑造的途径

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大学生的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对国家的未来和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教育,有利于塑造大学生正确的国家形象观。

1.内铸素质,以大学生个人形象魅力塑造为支撑点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每一个人都在展示着自己的形象。个人形象,看似是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实际上它传承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底蕴。从文明的视角看,大学生国家形象观塑造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个人形象魅力塑造。大学生要外塑形象,必内铸素质。一是注意风度和魅力的培养。着装整洁、大方得体、举止文明、礼貌待人、谈吐得体、尽显学生本色。二是加强内在形象的培养。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以及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德感,培养他们敢于担当的精神。三是重视健康素质教育。教育大学生应当拥有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拥有自信、热情、宽容的心理。大学生国家形象观塑造就是对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选择和吸收的过程,是一个由内而外,由外而内的双向过程。

2.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养,开展“大学生国家形象观塑造工程”建设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早在古代孔子就提出“不学礼,无以立”,在现代的文明社会这种美德更应当大力弘扬。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风尚的反映,是代表国家形象、民族形象的大事,能够帮助一个国家和民族塑造良好的外部形象。因此,我们应以“大学生国家形象观塑造工程”的创建为依托,一是开展以诚信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品德,二是注重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开展文明礼仪宣传实践活动,创造优美的育人环境,提高大学生文明素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公众形象。

3.加强国情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民族危机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在近代历史上却被掠夺、被奴役。当前大学生对时事和国情的关注度远远不如对工作、考证等的关注度高,浮躁风盛行,面对着种种社会压力,随之而来的便是国人越来越自我,过分注重自身,而缺乏对于整个民族的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国情教育,要突出国家兴衰荣辱史的教育、忧患意识的教育、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的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让大学生意识到民族危机,从而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的道德情感和报效祖国的意志品质。大学生国情教育要注重行为教育,注重中国特色的展示,要富有时代特征,不回避现实矛盾,教育学生认清中国发展中存在的不足,突出形势教育,让学生更多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真实情祝,避免看问题的表面化和极端化。

4.增强民族自豪感,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国民心态

大学是人生中的重要过渡时期,走进大学有了更多和社会接触的机会,而我国正值转型时期,存在许多社会问题,国民心态出现物欲化、粗俗化等失调现象,让一些大学生对我们国家产生怀疑、不满转而盲目地批判抑或选择出国。这时候,把民族自豪感教育放在大学教育的主导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民族自豪感,就是基于对本民族的热爱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正是因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使中华民族团结在了一起,以饱满的情绪、乐观的态度、积极的精神投入到祖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使中国人在世界这个舞台上活得有尊严。因此,我们要在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过程中注重培养大学生自尊自信、开放包容、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健康国民心态,这是文明中国的需要,为中国走向世界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一个包容、理解的国民心态有利于大学生对国家的理解和支持,可以促进大学生国家形象观的塑造,从而推动中国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的树立。

参考文献

[1] 罗辑壮,邓惠茜.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及其政治文明建设[J].学术交流,2004(6):18-21.

[2]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

[3] 宋有,于成学.大学文化:大学发展的灵魂[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38-40.

[4]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7.

第2篇:大学生不文明现象范文

关键词:昆明经验;沈从文;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2-038-03

作者:曾璐敏,湖南大学文学院2007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82

抗日战争爆发后,云南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成为躲避战乱的地方。1938年4月30日,沈从文从湘西辗转到昆明。1939年5月,又疏散到昆明郊外呈贡县龙街。直到1946年7月,沈从文才离开昆明。沈从文在昆明共居住了九个年头,这一时期,由于特殊的地理、时代、社会、家庭和战争等方面的因素,沈从文产生了独特而深刻的心理感受和生命体验,本文称之为昆明经验。伽达默尔曾经说过:“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使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体验,以这种方式成为体验的东西,在艺术表现里就完全获得一种新的存在状态。”[1]对沈从文来说,昆明经验就是如此。它是沈从文把握和感悟生活并超越生活表象直抵生命存在本质的一种结果,在沈从文昆明时期及昆明之后的作品艺术表现里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昆明生活多年,对于昆明的民风民俗、人情人事,自然社会,沈从文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他晚年还说道:“快五十年还保留在记忆中” [2],这使得他在这一时期乃至离开昆明后的昆明书写中,总是注目于昆明形象的建构。昆明的人情人事,民风民俗成为了沈从文表现的对象。在《过节和观灯》中,沈从文描写了云南独具特色的跑马节。“特具地方性的跑马节,是在云南昆明附近乡下跑马山下举行的。这种聚集了近百里内四乡群众的盛会,到时百货云集,百艺毕呈,对于外乡人更加开眼。”[3]沈从文不仅仅具体表现昆明的民风民俗,同时以昆明这个空间叙述为经,以当时在这个空间里生活的人和发生的事为纬编织起一个昆明形象。《昆明冬景》中描述了上海人来到昆明当地的种种表现,昆明人的热情,在上海人眼中成为一种欺骗,从而写出了上海人破坏了当地的宁静,给拥有纯朴人情美的昆明带来了金钱的铜臭,外来的文明浸染了它,世俗的风气玷污了昆明这片土地,流露出这种道德失范的哀悼。“你爱‘人类’,他怕‘变动’。你‘热心’,他‘多心’”。这就是被金钱腐蚀了“现代文明人的表现。”[4]

云南因云而得名,沈从文对于云南的云实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昆明的云作为昆明的标志在昆明形象的建构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沈从文写昆明的著作中,云是昆明实景中的重要因素。《云南看云》中就对这种具象和理念的云意象进行了表现。“云南因云而得名,单纯的美好是云南的云的特点”。沈从文对于云南的云实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云是美好的,云代表的人事也应该是美好的。它的特点是素朴,影响到人性情,也应当是挚厚而单纯。[5]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云南云的美和人事的丑在沈从文那里构成对比。“部分优秀的脑子,都给真正的法币和抽象的法币弄得昏昏的,失去了应有的灵敏与弹性,以及对于生命较高的认识……云南的云即或再美丽一点,对于多数人似乎毫无意义可言的”[6]美丽的云的天空下是为名为利而趋之若鹜的人们。云还是那片云,但是人似乎比云更空虚,更摇摆不定。云构建的世界是美的,所不同的是,这种美多了一份沉甸甸的痛苦“一片悬在天空中的沉静的黑云痛苦”[7]。在此,沈从文用他的笔给我们建构了一个多样的昆明形象。

沈从文在昆明的生活“相当长,相当寂寞,相当苦辛”,[8]生活忙碌困顿且离群索居。全家迁居呈贡龙街后,沈从文每周三天住在城里,上课、编教科书。其余时间便在乡下,写作兼做点家务,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此外什么便一无所知。因为事实上我的家人都以极少出门,和外界近于绝缘状态,国家大事,社会上芝麻小事,均极端无知。”[9]他感受到了心灵的孤寂。加上他的九妹沈岳萌在一次敌机轰炸中帮人抢救东西,自己的钱物却被人趁乱掠走,神经因受强烈刺激错乱,让沈从文更加感到了生命的渺小与脆弱。与此同时,沈从文乡居田园,观云寄性,云于晴空之上来往,在四季之内变更,早已为他所注意,昆明的云成为其自身生活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并引起了他深刻的思索。“可是我们若在黄昏前后,到城郊外一个小丘上去,或坐船在滇池中,看到这种云彩时,低下头来一定会轻轻的叹一口气。具体一点将发生‘大好河山’感想,抽象一点将发生‘逝者如斯’感想。心中可能会觉得有些痛苦,为一片悬在天空中的沉静黑云而痛苦。”[10]受此影响,沈从文在昆明时期的创作出现了向生命和虚空凝眸的转向,抽象是他这一时期创作最重要的特征。如他所说:“一面是个人身体不好,心情消沉,家中有一亲戚,发疯死去,一面是客观社会变动剧烈,难于适应……除小说外,我还写了些抒情散文,和书生气十足的时论。前一项,多是在乡下田野间沉思默想的结果,文字越来越生涩,读的人已不容易懂,后一项无一定的政治观点,只近于随感即兴文章,凡是主观唯心。”[11] “乡居七年,人事枯寂和明朗的自然景物对照,生活单纯和地方由于假繁荣种种对照,是影响到一部分作品转入晦涩难解……”[12]在昆明时期,沈从文大量的哲理性散文和小说,表现了其“抽象的抒情和抒情的抽象化”。[13]哲理性散文《烛虚》将抽象的抒情和议论杂糅一起,表达沈从文对于主观生命的渴求和倏忽伤感的主观情愫以及对于生活哲理的探索。“多数的读书人,将生命和生活来作各种抽象思索,对于他的脑子是不大相谊的,这部分人大部分是因缘时会,或袭先人之余荫,虽在国内国外,读书一堆,知识上已成专家后,在作人意志上,其实还只是一个单位,一种生物。”[14]从每辑的题记中也可以看出他对于通过抽象探索民族和人生的努力。行文多书写内心,进行抽象的议论,将具体的抽象的景,物,事结合在一起,用一种哲学的思辨探索人的灵魂,发现人事,说明抽象的爱对于生命的维系作用。《潜渊》更是表现了这种抽象哲理的不可抗性。“我目前俨然一切官能都十分疲劳,心智神经失去灵明与弹性,只想休息。或如有所规避,即逃脱彼噬心之‘抽象’生命与抽象故不可分,真欲逃避,惟有死亡。”[15]抽象成为支持生命的元素,生命的存在建立在抽象的美之上。“抽象与实际”的困惑,无法把握文字的苦痛,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生命》中无处不记载着沈从文的情绪流动,“追究生命意义时,即不免于一切习惯秩序冲突。”[16]《看虹录》也是省去了一切的故事冲突,全篇只有抽象在说话。抽象成为所要探索的目标。“面对着这个记载,热爱那个‘抽象’,向虚空凝眸来耗费这个时间。”[17]可以说,正是时局的狂乱不安、精神的忧虑焦灼、心灵的孤独寂寞等昆明经验诱发了沈从文对生命宇宙进行冥想,将创作向内进行转化,表现出向虚空凝眸的艺术取向。

沈从文在这一时期的写作并不是单纯的远离人事的抽象思考,还有对现实的针砭和批判。昆明时期,沈从文在西南联大担任现代文学及习作课程的教学。当时的西南联大坚持兼容并包、通才教育、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是抗战时期大批知识份子的聚集地,也形成了一个自由主义的教授群体,他们将自由作为自身的精神堡垒,产生了一个较为活跃的思想和言论空间,是“一个酝酿舆论,领导思想的政治中心。”[18]沈从文对于社会、政治、国家和人事的自由主义态度也进一步成长,它深刻影响了沈从文的思想表达。在《怀昆明》中,沈从文介入社会现实,关注着昆明局势的动荡和各种主义学说的交替,对现实有非常峻急的自由主义批评。“初到云南时,如能在那小房子中住住,与当地贤豪长者相过从,就必然会为一种崇高情绪所浸润,此后对国家,对地方,对个人,知道随时随处还有多少好事可做,还有多少好事待做,西南一隅明日传给国人的消息,也自然会化灾难为祥和,只听说建设与进步,不至于依然是暴徒白昼杀人,或更大如苏北山西种种不幸!” [19]与此同时,目睹抗日战争背景下云南的暂时畸形繁荣,人们包括知识分子的精神堕落,他的杂文又对当下时局的精神涣散进行批判,希望从精神的提升上增添国民对抗战救国的民族热情和热力。他在《烛虚》中批判这种思想涣散的生活方式。“这些人已能靠工作名分在社会有吃,有穿,作工作事都有个一定时间,只要不误事就不会被淘汰,学得既是普通所说近代教育,思想平凡而自私,根本又并无什么生活理想,剩余生命的耗费,当然不是打扑克就是用麻雀牌”[20对于部分青年在抗战的危急时刻,不思进取不以国家荣辱为己任的行为态度,沈从文在《给青年朋友》中进行了批判。“许多人若到了年龄就应当思索个人与国家,生存方法与生存意义时节,还俨然天真烂漫,无所事事,不知自爱,不知自重,不以说谎为羞,不以懒惰为耻,不以糊糊涂涂拖拖混混为可怕,把读书当成家庭和学校派定的义务,不认为是自己的权力。这种人的生存,不值得可怜。”[21]沈从文在昆明时期的杂文创作积极介入社会和人事,还体现在《怎样从抗战中训练自己》《我怎么就写起小说来》《真俗人假道学》等文章中,事实证明了沈从文在进行生命抽象思考的同时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而二者又统一于人,如汪曾祺所说:“沈先生关心的是人,人的变化,人的前途。”[22]当然,这种看人论世又信守着自由主义的思想立场,“追踪沈从文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思想轨迹,我们惊异的发现,沈从文一直固执地坚守着民主主义的政治立场,信守着看人论世的思想独立和自由的原则”。[23]

总之,沈从文的昆明经验及其创作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在他昆明时期及昆明之后的艺术表现里产生了重大影响。沈从文着力构建昆明形象,向生命和虚空凝眸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都显示沈从文从昆明经验出发以巨大的探索精神寻找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点。

参考文献:

[1]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P22

[2]沈从文.复彭荆风.沈从文全集,第26卷,P164

[3]沈从文.过节和观灯.沈从文全集,第12卷,P342

[4]沈从文.昆明冬景.沈从文全集,第17卷,P270

[5] [6] [7] [10]沈从文.云南看云.沈从文全集,第17卷,P307

[8]沈从文.从现实学习.沈从文全集,第13卷,P389

[9]沈从文.复彭荆风.沈从文全集,第26卷,P298

[11]沈从文.最后的检查.沈从文全集,第2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P270

[12]沈从文.总结 思想部分.沈从文全集,第27卷,P89

[13]凌宇,张森.论沈从文昆明时期的文学创作.中国文学研究.2006(1).P82

[14]沈从文.烛虚.沈从文全集,第12卷,P18

[15]沈从文.潜渊.沈从文全集,第12卷,P34

[16]沈从文.生命.沈从文全集,第12卷,P42

[17]沈从文.看虹录.沈从文全集,第10卷,P264

[18]张起钧.西南联大纪要.学府纪闻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台湾: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1.P13

[19]沈从文.怀昆明.沈从文全集,第17卷,P277

[20]沈从文.烛虚.沈从文全集.第12卷,P19

[21]沈从文.给青年朋友.沈从文全集,第14卷,P122

第3篇:大学生不文明现象范文

1.各教研组、年级组、各班级要高度重视,积极行动,认真落实,做到细化活动过程,深化活动内容,优化工作方法,强化活动效果,努力营造“人人讲文明,处处讲文明”的浓厚氛围。

2.全体师生要认真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净化校园环境。各教研组每天要组织教师自觉清理办公室和所负责的楼道卫生,保持办公室干净整洁,物品摆放要整齐。各年级、各班要扎实开展好“校园环境我有责”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参与到净化、美化校园的活动中来,重点解决践踏草坪、乱扔废纸、吃零食、嚼口香糖等问题,做到勤动手、勤弯腰,主动捡拾校园内的废纸、杂物,全体同学要做校园环境的保洁员、监督员、宣传员。

(2)提升交通文明。教师驾车上班在规定时间进校要一律右转,严禁快速行驶,注意避让师生。全体同学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过马路要服从指挥,不与车辆抢时间,严禁跨越护栏,严禁追逐打闹;要动员家长文明行车,不在校门口随意停车。乘坐班车的同学要服从老师和驾驶员的管理,爱护车内设施,不大声喧哗,确保文明乘车。

(3)养成文明习惯。教师要践行高尚师德,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时时处处事事渗透德育思想,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全体同学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校园“十无”:一无课上走神现象;二无课间打闹现象;三无自习低效现象;四无集会违纪现象;五无墙壁污痕现象;六无地面杂物现象;七无校内零食现象;八无水电浪费现象;九无踩踏草坪现象;十无言语粗鲁现象。要争当校园文明的排头兵。

3.各年级组、各班要扎实开展好系列活动。通过“找一找、想一想、选一选”,排查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不文明现象和行为,向不文明行为说不,营造文明有序、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要抓住活动重点,重点整顿环境卫生和走廊秩序,各班要明确楼内外卫生责任人,强化卫生检查与整改;认真组织好“阳光跑步”活动,做到步伐整齐、口号响亮、精神饱满,将“阳光跑步”打造成一中校园的一道靓丽风景。

第4篇:大学生不文明现象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不文明就餐 道德素质

大学校园文明是校园文化积极进步的基础。因此,各高校也十分注重德育方面的建设,“做文明人,为文明事”是每个大学生的发展方向,但是现在的大学校园里还有很多不文明的现象存在,在食堂就餐基本上是我们每天都经历的一件事,可是就这样一件平凡的小事却还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高校普遍存在的就餐不文明现象

(一)道德意识薄弱

在对我校各个食堂在就餐时间段的调查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一下课会百米赛跑一样的冲向食堂的打饭窗口,然后拥挤在一起,很多人不排队。排队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件很轻而易举的事,因为我们从小就知道凡事有先来后到,可是在大学校园里却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有时甚至还会发生因为拥挤打翻了其他同学的饭菜的情况,脾气好的见对方道歉也就算了,但是万一碰上性情火爆的,一番争吵甚至打架都在所难免了。这无疑大大影响了自身及周边同学的就餐环境。

(二)精神生活的贫困

每所高校的食堂肯定都有同学们自己写的提醒语,如“节约是美德,杜绝浪费”,“一粒米,一滴汗”等等,有些贴在墙上,有些贴在桌角。可是回收桶里的米饭,餐桌上的剩菜剩饭让这些标语变的苍白无力,甚至是对我们的嘲讽。的确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决不能把这给抛弃了,当你打算倒掉饭菜时想想在这个时刻有多少人连饭都吃不上,看看在勤工俭学的同学,你就会感觉到你是多么的不应该。

(三)公共意识的缺失

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但是这环境需要我们自己去维护,然而很多同学对自己每天学习,生活,吃饭的地方都不好好保护,反而还去破坏它们。很多同学在食堂吃饭会用纸巾,体现了他是一个爱卫生的大学生,结果下一秒却让人对他的印象大打折扣,因为在下一秒他就随手把纸巾扔在地上,直到离开也没有捡起。你注意了自己的个人卫生,却大大破坏了就餐环境,谁会愿意每天呆在遍地垃圾的地方吃饭。有时候大家还在抱怨学校环境差,却不知道环境差的原因在自己。

二、产生这些就餐不文明现象的原因

(一)当今的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一个人从小生活在一个人人都节约,人人都遵守规矩,人人都爱护卫生的一个环境下,那么他也会渐渐的被潜移默化,被周边的人所感染,从而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就算去了别的地方他也还是会保持着自己的那份习惯;反之,如果一个人从小生活在一个混乱的地方,没人维持卫生,没人珍惜粮食,在那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就算去了一个文明的环境也不可能一下子变成一个文明的人。

(二)学校相关方面的教育还不完善

大学校园是一个小的社会,是学生思想等各个方面定型的时候,同样在大学还会养成很多的习惯,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的文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很多高校忽略了最最基础的文明教育,一味的注重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结果造成了目前大学生普遍素质不高,社会公德性缺失,于是就具体体现在就餐等各个方面。

三、改善大学生不文明的就餐现状

(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

学校加强文明修身的教育,大力开展文明修身的示范活动,改善相应的教学体制,加强德育建设,让广大学生了解自身道德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对不文明的行为现象进行相应的处罚,同时沟通家长,让家长在家对自己的子女进行相应的行为习惯教育,知道在什么地方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二)自我思考,在就餐时的不文明行为

加强我们自身的道德素质意识是尤为重要的,如果连在家或者在平时你都是一个不守规矩,乱扔垃圾的人,那么可以想象在学校,在食堂这种公共场所你也不可能把你这些习惯一下子改掉,其实要养成文明就餐的习惯也很简单,当你在家吃饭时注意自己的行为,从家中开始,从点滴开始,在细微处逐步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那么到了学校,在食堂就餐时你会发现以前的那些所做的是多么的有损大学生的形象,你也会感染你身边的人,大家一起营造一个文明的氛围。

四、结论

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是每所高校的重点,在你加强自身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最最基本和重要的是为人问题。这也是我们党和国家所关注的。

要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就必须抓住细节,从身边的点滴做起,明确自身不足,反复的去学习,这本身就是一个反思与学习的过程,在这样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中,你会不知不觉的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方平南 黄安云.大学生不文明现象探析[J].湖北教育,1998,(06):14-15.

[2]罗浩波 周立耕.大学校园文明的缺失与重建[J]. 教育探索,2007,(04)

:59-62.

第5篇:大学生不文明现象范文

一、优秀文学作品是学生进行再创造想象的触发剂

语文教材中优秀文学作品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因为优秀文学作品都是名家名作,语言准确,形象鲜盼,反映生活真实而深刻。较之于平庸之作,它的感染力较强,容易激发学生喜怒爱憎的感情,变能激起学生再创造想象的欲望,从而更利于学生迈入随意性想

象、创新想象的神奇天地。

诸葛亮、祥林嫂、奥楚蔑洛夫等之所以达到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地步,就是因为他们激起了读者的再创造想象。不同的读者,头脑定的文学形象尽管共具特色,却又绝不雷同。一千个人看了《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头脑中“王子”的形象又各各相异。这就揭示了一个规律:文学

作品能激起读者的再创造想象。这是“普遍激发功能”,是其他体裁的作品所不具备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优秀文学作品是学生进行再创造想象的最优触发剂。

二、为优秀文学作品的教学创设情境.是学生进行再创造想象的有效途径

在优秀文学作品的教学中,要十分重视情境的创设,或以声化境,或以图成境,等等,以境带情,移情入境,使学生进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事的氛围中。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感知作品所描绘的山川形胜、草木鸟兽,更深切的体味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情境的创设又大大增强了文学语言对学生的感染力,更强烈的刺激着学生中枢神经的想象兴奋点,引导学生进入物我两忘的绝妙境地。这时,再创造想象就随景物之变化、情节之推进而展开。这个时候,文学形象格外鲜明,将会长久地烙印在学生的头脑中。这种烙印贮存得愈多,则学生的想象力就愈丰富。为优秀文学作品的教学创设情境,是学生进行再创造想象的有效途径。

三、在优秀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启发学生“介入”作品、“接续”情节。是学生进行再创造想象的常用方法

教学中,在创设情境的同时,引导学生“介入”其中,在意念上模拟作品人物的生活,展开想象:此情此境,“我”会怎么想,会怎么说,会怎么做……此时,学生头脑中展现的画面十分清晰,形象非常鲜明。

有时,还可以文学作品的结尾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故事“接续”。如《项链》的结尾只是说到佛莱思节夫人道出丢失的项链不过是件赝品。这个结尾,出人意料。此时,教师可因势利导,让学生展开想象,“接续”故事:路瓦栽夫人在经济上有没有得到补偿,有没有重返先前的生活圈子,等等。学生的这些主动的丰富多彩的想象,不但可以加深他们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拓展他们再创造想象的天地,为创新想象奠定基础。

在教学实践中,有的语文教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这就是“介入”的一种。“接续”常与作文训练相结合,“情境作文”就是一例。心理学研究表明:随意性想象、创新想象与科学幻想同步,它的最后指向是新发明、新创造。因此,我们应大力启发、引导学生“介入”作品、“接续”情节。

第6篇:大学生不文明现象范文

一、插图的意义和作用

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它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直观性、启迪性等特点。古代著名教育家荀子说过:“不闻不如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教材为学生的“闻之”提供前提,插图则为学生的“见之”提供保障。语言文字虽然可以明白地表达内容,细腻地描写人物和景物,但有时难免抽象、枯燥。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是画家在忠于作品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构思的一种创作。这些插图或表现课文的中心,或揭示课文重点,或描绘人物形象,或展开故事情节,或表现自然现象。他们对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的作用。比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7、少年闰土》里的“闰土”形象,手捏一柄钢叉,站在一片西瓜地里,那勇敢的气势,脖子上大大的银项圈,恰当地展现了闰土勇敢、机敏、可爱的形象;五年级上册《22、狼牙山五壮士》的插图不仅抓住了五位壮士在生死攸关时表现的凛然正气,更表现了他们对革命的忠勇情怀和视死如归的高贵品质。

二、有效地运用好课文插图的好处

1、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它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实验研究表明:学习兴趣越强,学生的学习越主动积极,成绩越理想,智力发展越快。课文插图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富有极大的吸引力,经常看到学生拿到新书之后首先翻看的就是课文的插图。教师可利用这一契机从插图入手,去诱导、去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好奇之心、期待之情。2、还可以丰富学生想象,因为想象就是根据事物的某些特征,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到:文本不仅仅是课文教材中的文字,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像等,课文中的有关插图也是文本。教材中的插图是静态的,反映的是某个瞬间的形象。要想使画面“活”起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以补充画面上的形象和情节。3、更可以帮助理解重点难点,教材中许多精美的插图都是配合课文内容创作的,大都贴近生活,富有情趣,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教师可带领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把图与文结合起来对照读,结合插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如何结合插图,有效运用。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适时的利用插图,结合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文中的插图很多都是课文重点内容的直观再现,使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帮助他们直观形象的理解课文中字、词、句的意义。

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1、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时,我们完全可以引导学生“看画面,品文字”的方法来学习。这篇课文共有两幅插图,一幅是乡下人家傍晚时分围在一张桌子旁吃饭的情景。画中的一家老小,其乐融融,脸上的表情无不表现出那份特有的淳朴和幸福。旁边有农家小鸡在觅食,更增添了几份安宁。还有一幅是小村的全景图,江南农村特有的建筑还有一群鸭子在小溪里开心地嬉戏。碧水青山,小桥流水人家,好一幅自然、和谐的自然风景图。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看插图,说说自己在画面中的体会,再去品读文字。做到“字中有画,画中有意”。这样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8、她是我的朋友》一课中,体会阮恒献血时的心理活动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此时,结合课文内容来观察图画,通过阮恒的神情、动作来揣摩他的内心,明白他在献血时那么紧张、害怕,却还要救自己的朋友的复杂心态,从而体会他的善良和勇敢,激发学生的共鸣,深刻地理解“朋友”一词的真正含义,进而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用插图来辅助教学,特别是教材中有一些很富有吸引力的插图,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若在导入这环节能巧妙地结合新授内容,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看图,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则能较好地起到感受直觉、引起注意、循图思考的妙用,利用插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注意挖掘插图所蕴含的教学内容,并作细致生动的叙述,以利于学生真正弄懂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四、如何自配插图,再造想象

第7篇:大学生不文明现象范文

据90年代末华中师大心理学教授左斌对小学语文课文的研究分析,发现小学语文分配给男女两性扮演主角的数量,男性是女性的4.3倍;而在男女能力方面,语文教材中描述女性的是无知低能的多,男性则是知识渊博、能力高强的多;在男女性格方面,描述女性更多的是不良性格特征(如小气、狠毒、不信任、迷信等),而男性则多是坚强、勇敢、正直、友爱等优良的性格品质。另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史静寰博士的课题组2000年初所作的调查表明,教材中依然普遍存在“男性强于女性”、“男性优于女性”的性别观念和印象。以上两项调查所依据的均系人民教育出版社90年代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那么最新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即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06)的情况究竟如何?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在我的印象中,近年来由于国家和全社会对性别教育有所重视,各教育部门和各学校也采取了各种举措,削弱和消除教育中的性别刻板印象,不仅性别差异正在缩小,男女的角色分配也在发生改变,而且还有意增加了反性别刻板印象的课文和绘图,这些都应该说是可喜的变化。但是由于社会惯例、生活习俗、文化资源、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消除性别刻板印象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促使我对新版小学语文教材提供的性别印象做一番调查。我的调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性别角色的数量分配情况;二是性别印象的分配情况,其中包括职业、性格、角色等的设定和分配情况。

一.关于性别角色数量分配的调查统计与分析

性别角色数量指的是男女两性角色在教材的性别角色总数中各自的数量分配情况及相关比例。本调查确定性别角色的方式主要凭三个方面的依据:一是人物本身具有的性别指示,如、鲁迅、王小二.司马光等;二是各种称谓和指示代词的指示,如鸡妈妈、熊伯伯,或者用“她”来指示小鸟,用“他”来指示狐狸等;三是参照课文的绘图或插图来判断所示人物的性别。其余一般群体指称,如“人们”、“同学们”、“敌人”、“大臣”等则不计入;不可判断性别的角色,如“乌鸦”、“小猴子”等也不计入;抒情性(如诗歌、抒情散文)、知识性(如说明文、科技小品)和报道性(如事件报道)课文,如果没有特定言行的角色,一般也不计入,归入“无涉性别角色”予以统计。

根据上述统计原则和方法,我在对1~6年级小学语文教材逐册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在性别角色的数量分配方面,男性角色所占性别角色总数的65.3%强,女性角色占性别角色总数的34.7%;第二.男女角色的绝对数量,男性是女性的1.9倍;男性主角的数量将近是女性主角数量的3倍。

这样两个指数,较之左斌教授和史静寰教授的统计,都有所降低,这表明小学语文教材在性别角色数量的分配上,确实有所改观,大致情况如下:左斌统计男女性别差为4.3倍,史静寰统计为3.9倍,本人统计为3.5倍。

但是,即便就我的统计来看,男女性别角色的数量分配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其中的差别不仅是数量上的,而且是“质量”上的。其中,我以为值得注意是男性和女性绝对数量的比值有所缩小,但男性和女性承担主角的数量和比值却未见明显降低,也就是说,在主角的数量分配上“男主女从”的基本印象还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

当然,在教材中,无论是性别的数量分配还是性别角色设定,出现“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强于女性”、“男性优于女性”的情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地归于“重男轻女”的观念,我只是想通过自己的调查分析指出,在消除性别刻板印象方面,在教材的改进和教师对教材的使用等方面,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而且应当去做。当我对小学语文教材的性别印象分配情况作了调查后,更加确信这一点。

二.关于性别印象分配的调查与分析

性别印象是由许多因素综合形成的,简单地说,它帮助人们形成“男人是怎么样的”、“女人是怎么样的”这些对两性性别的基本认知。小学生性别印象的形成除了来自于社会的习得和学习,教材阅读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而且由于教材本身所具有的权威性、规范性和强制性,小学生更容易受到它的影响。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性别印象往往先在于个人对性别的认知,又帮助个人形成和建构性别印象,所以,性别印象包含着各种预先的设定,并且固化在教材中,又传导给学生。这些设定包括形象化设定(如外貌外形、服饰装束等)、性格化设定(如男性坚毅、女性柔顺等)、职业化设定(如男性医生、大学教授,女性护士、小学教师等)、角色化设定(如男性为施教者、施助者,女性为受教者、受助者等)等等。

关于小学语文教材性别印象分配的调查与分析,我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择取案例分析的方式,主要以低年级组(一二年级)教材为对象;第二种是列表统计的方式,主要以高年级组(五六年级)教材为对象。

(1)低年级组语文教材中的性别印象分配情况

①性别形象化设定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材中的性别形象化设定是他们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有关性别的初始印象。小学生的心灵尽管已经不是“白板”,但是在阅读的认知和建构活动中,教材具有强大的引导功能,除了新知识的引进,最直接的就是强化什么、抹淡什么,而性别的形象化设定,就是最直观、最容易影响小学生的性别印象。我选择父母和儿童作为考察对象。

首先是父母的外在形象和家庭分工,这在低年级教材中区分得颇为鲜明。

妈妈――呵护孩子生活。

在低年级语文教材的图绘形象中,围裙是妈妈的标准饰物,不论是人或动物拟人(如兔妈妈和鸡妈妈),“围裙”的反复出现和图文的搭配,已经使它成为标志“妈妈”的文化符号,同时赋予了“女主内”(如洗洗涮涮之类)的特别意义,妈妈的形象总是同家务劳动相联系的,形成关于女性的刻板印象。

在文字叙述中,有关妈妈的叙述总的说来是呵护和教育孩子获取基本生活能力。如:一上第14课《自己去吧》鸭妈妈、鹰妈妈教小鸭下水、小鹰飞翔;第15课《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燕子妈妈教小燕子观察;一下第27课《两只小狮子》狮子妈妈教育懒狮子要学本领;二上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各种植物妈妈告诉孩子出门旅行;二上第16课《风娃娃》中风妈妈教风娃娃帮人们做好事等。

爸爸――传授孩子知识。

如果说妈妈标准饰物是围裙,那么,爸爸的标准饰物则是包,是背包、皮包、书包,唯独不是装生活杂物的拎包。教材提供的诸多图例表明:爸爸的包里面也许是书籍、公文、工具,肯定不会像妈妈的包里只装食品或其他生活日用品;因此爸爸的形象是同在外奔波相联系的,这也符合“男主外”的性别刻板印象。

再看文字叙述,爸爸和妈妈向孩子讲述的内容也是有明显的区别的,他的基本活动是向孩子传授知识,这同妈妈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一下第33课《火车的故事》:小明的爸爸告诉有关火车和铁路建设的知识;二上第29课《父亲和鸟》:父亲不是猎人而懂鸟等。

将二者相比,可以明显见出男女性别形象化设定的差异,而且通过小学生阅读的认知和建构活动,还会从中引申出男女性格化设定的差异,比如女性勤劳、男性聪明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图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以我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孩子对图绘的敏感和直觉的理解、记忆甚至超出成年人,从这些看上去显得零散、不打眼的图绘中,孩子们会有意无意地将它们联系起来、组织起来建构起自己的性别印象,小学生性别印象的形成同他们对教材的阅读不无关系。

其次,是儿童的外在形象和活动差异。

总的说来,除了服饰和一般装束之外,现在的小学教材在形象外观方面没有刻意凸显男孩女孩的性别差异,甚至还有意弱化某些常见的性别刻板印象。但是在对儿童活动的描述方面仍然可以看到某些刻板化模式。如女孩的活动多与花鸟虫鱼等有关,属于自然的日常活动;男孩的活动多与科技工程有关,属于技术的知识活动。这种印象不免会对小学生的自我设计会造成某些限制。

以上择取的若干样例尽管有其“现实”依据,但正因为如此,也很容易被教材的编写、编辑者所忽略。生活现实一旦进入教材,成为文本“现实”,对于小学生的影响就可能大大强于生活现实本身。这也是教材可能具有的“强化”作用。

②性别职业化设定

相对来说,一二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性别的职业设定还不是很充分,这与重点讲述家庭生活和自然知识有关,也与许多课文采用童话式的讲述方式有关。同小学生密切接触的职业人群是老师,这是在小学教材中最先出现和最显著的性别职业设定,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所有有关小学教师的图绘均为女性;另外有些课文虽然没有插图,但在文字叙述中,老师均用“她”来指示。小学教师图绘和文字叙述完全设定为女性,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以本人所在的小学为例,男性教师所占比例达1/3,因此基本可以判定,教材在职业设定方面可能加强小学生的性别刻板印象。除了小学教师和家庭主妇,再具有明确职业身份的是售货员,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两张图绘,都是由女性承担。

总的说来,一二年级课文中女性的职业设定相对单纯,并且显得平凡而普通;相比之下,男性的职业身份不仅多样,而且占据较高的社会地位,如工程师、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政治家等。这种性别职业设定会给小学生留下很深刻的性别印象。

③性别性格化和角色化设定

结合小学生和小学教育的特点,小学语文教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设定主要着眼于基本品格;人物角色设定大多表现为较为简单、但又能表示人物相互关系的“施-受”双方。但是,就是从这些较为简单的设定中,也可以看到某些性别刻板印象。例如――

男:主要优点是勇敢和聪明,主要缺点是懒散和粗心。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勇敢的性格大多是由男孩来承担,而且表现方式是多样的。如一下第23课《王小二》写对敌斗争,不怕牺牲;二下第6课《我选我》写王宁很自信,选自己为大家做事;二下第21课《画家和牧童》写牧童不怕名人,指出大画家戴嵩的错误;二下第22课《我为你骄傲》写男孩打破玻璃勇于承认等。聪明智慧的性格也多与男性有关,尤其因为主角多系古今中外名人,经过老师的介绍和解说会给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如司马光砸缸救孩子,曹冲称象,韩愈买蜡烛让光明装满房子,爱迪生用镜子反射烛光等。相比之下,表现女性勇敢和智慧的课文则明显单薄得多。

男性的主要弱点是懒惰。如二上第7课《一分钟》元元因为贪睡1分钟而迟到,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他”懒得除虫而没有收获。

女:主要优点是善良和守纪律,主要缺点是小气和幼稚。

如二上第27课《清澈的湖水》小洁不随地扔纸屑,二下选读3《特别的作业》小丽爱护花木。又如二上第19课《蓝色的树叶》林园园不愿意借绿色铅笔给李丽,二上第15课《小柳树和小枣树》用“她”来指示的柳树幼稚无知。

一般说来教材中在性格设定方面:男生主动、倔强,而女生被动、柔顺,这就影响到性别的角色化设定,因此在低年级教材中――

男生经常承担保护者或施与者的角色。如一下第20课司马光砸缸救孩子、第23课《王小二》保护人民群众和八路军、二上第16课《风娃娃》帮助人们做好事、28课“他”救浅水里的小鱼等,还有一下选读2《好孩子》京京把伞借给同学自己却被淋湿了,二下第7课《我不是最弱小的》萨沙保护蔷薇花等。

女生经常承担被保护者或受施者的角色。如一下第28课《小伙伴》玛莎放食物的背包丢了等待别人的帮助,第30课《棉花姑娘》被虫咬求助,选读2《好孩子》小玲没带伞被别人送回家,二上第19课《蓝色的树叶》李丽向林园园绿色铅笔,二下第24课《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孩子的妈妈得到别人帮助,第25课《玲玲的画》因画被弄脏了而哭泣等。在教材中也有女性承担施与者角色的,但是,在数量上要大大少于被保护者或受施者角色,也要少于男性。

(2)高年级组语文教材中的性别印象分配的统计与分析

在这项调查中,我主要着眼于人物的职业、性格、角色这三项构成性别印象的主要因素进行调查统计。为了统计的方便,也为了避免过于零散的罗列,我在下面的综合统计表中对分册逐篇的明细调查表作出了类型归并。在职业方面区分出:古今政治家、文学艺术家、专家学者、革命军人、一般职业、孩童学生、家庭主妇等主要类型,其余零星者归于其他。在性格方面区分出博学多才、严肃持重、坚毅顽强、大智大勇、自信自强等主要类型,其余零星者归于其他。在角色方面,我根据教材的角色分配和角色所具有的给予或接受的功能意义,主要区分为“施”和“受”这两大类型,前者包括施教、施与、施救等,后者包括受教、受与、受助等等。列入调查统计的人物均系有较明确的职业、性格、角色设定的主要人物。

附表一:五六年级语文教材性别印象分配调查表1:职业设定

这一项的调查表明:在职业设定方面,高年级组的语文教材同低年级组没有多少差别,女性同样以家庭主妇和一般职业为主要人群;与之形成对照的是,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的扩大和理解力的增强,男性的职业设定不仅多于女性,而且倾向于往“成名成家”方面发展,职业男性也因此而越是多地承担起“施者”的角色功能,这很容易促使小学生形成“男性的贡献大于女性”的性别刻板印象。

附表二:五六年级语文教材性别印象分配调查表2:性格设定

本项调查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性格类型的描述和概括本身就具有模糊性,或者说是印象式的。不过,依照这样一个不很精确的方式,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里所列举的六种性格类型,虽然并不专属于男性性格,但是在课文中却难得找到典型的女性人物来承担。由此看来这是不是体现了性别设定上的某种偏差呢?

附表三:五六年级语文教材性别印象分配调查表3:角色功能设定

这一项的调查表明:在角色功能的设定方面,男女性别的差异是极大的。男性出演的施者是女性的4倍之多,而女性出演的受者是男性的1倍。因此本教材所提供的性别角色功能设定很容易给小学生形成“男强女弱”、“男施女受”的性别刻板印象。

第8篇:大学生不文明现象范文

论文摘要:魏晋名士是传统社会的明星,是传统美学的承载者,后现代明星则体现了后现代美学的若千文化意蕴,当将二者并在一起进行比较时,可以探究到传统美学与后现代美学的许多差异。二者都对自身形象表现出了极大关注,前者具有形而上追求,后者却只有功利目的;前者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后者却是瞬时的、速朽的。这体现了传统美学与后现代美学的不同。

魏晋名士指的是中国历史上魏晋之际风姿绝秀、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在通常的学术描述中,这一群体大体包括以三国曹氏父子为首的建安名士,以何晏、王弼为首的正始名士,以釉康、阮籍为首的竹林名士,以石崇、潘岳为首的西晋名士,以王导、谢安为首的东晋名士。名士之名,一方面在于作为知识阶层一的他们或者出身于士家大族,或者依附于政治权威,门阀政治与庄园经济保证了他们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公共话语权的绝对占有;另一方面,他们对自我形象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关注,又常以其高言异行与主流的、传统的意识形态形成对抗,这些行为很容易为他们博得令誉与重名。这两个方面很自然地使他们成为社会关注的中心,成为传统社会的明星。

    何谓后现代明星?其内涵及外延则要模糊得多,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后现代”这一概念本身的模糊性与不确实性。回视已有的对“后现代”的界定,可谓花团锦簇,后工业时代(贝尔)、消费社会(波德里亚)、第二媒介时代(波斯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杰姆逊)等等关于后现代的语义群构成了一种奇特的概念景观。这些表述的内蕴不一,甚或相互姐龋,但可以确知的是,后现代绝不仅是一个时间段的简单划分,对其形形色色的描述,实则反映了我们处身于其间的生存世界相对先前社会的迁离变动,这些变动贯穿于社会的方方面面,诸如经济结构、交往方式、消费手段、休闲方式、视觉形象、哲学思考等等领域,社会的变迁重塑了我们的生活经验与生命体验。比如,生活于大都市的人们常常对中国古典诗词以自然意象为中心的世界感到隔膜,渐觉疏远,而渐已习惯了高楼大厦、影视网络和街道上扑天盖地的张贴广告与鳞次栉比的购物商场。后现代明星正是这一社会的产物,或者说,它是“消费社会”“第二媒介时代”“后工业时代”的产物。在我们的视野里,主要将后现代明星界定为依托当代传媒成为人们关注对象的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等文体明星,尤其是前者。这些明星凭靠影视、网络、广告等多层面狂轰乱炸般的传播媒介,迅速地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构成了生存于当代社会的人们一种无法摆脱的生活经验。

    魏晋名士是传统社会的明星。在朝廷、士人、民间为骨架建构的传统美学中,士人美学构成主干,可以说,魏晋名士是传统美学的创造者与承载者。而后现代明星则是后现代社会的明星,是大众文化构成后现代美学的重要内容。后现代明星作为大众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同时也就成为后现代美学的体现者。当将魏晋名士与后现代明星并置在一起,进行比较,便构成了十分有意思的景观。他们存在着些许相似,他们更有着太大区别,从对两类明星的对视中能够见出传统美学与后现代美学的几多差异。

一、两者对外在形象的关注及其文化意组

    对自我外在形象的极大关注,是魏晋名士与后现代明星共有的特征。

    二者对外在形象的关注,最集中的体现于服饰上面。就魏晋名士的服饰而论,可举数例得知:

    植初得浮,甚喜,延入坐,不先与谈。时天署热,植因呼常从取水,自澡讫,傅粉。遂科头拍祖,胡舞五推锻,跳丸击剑,诵排优小说数千言。

    魏末阮籍嗜酒荒放,寡头散发,裸祖其踞。其后贵游子弟暗、王澄、谢鱿、胡毋辅之徒皆祖述于籍,谓得大道之本。故去巾情,脱衣服,寡五态,同禽兽。甚者名之为通,次者名之为达也。

    由以上两例可知,魏晋名士的服饰呈现出两种倾向,一种是着意修饰装扮自己,甚至涂脂抹粉,这演变成魏晋的傅粉之风;另一种是粗头乱服,不事雕琢,更有甚者是脱衣裸形,这成为魏晋的裸程之风。两种服饰之风在形式上存在巨大差异,不过,其背后却都表明了魏晋名士对自我形象的关注。

    相比魏晋名士,后现代明星对外在形象的关注当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亦举两例:

    以“赫本hepburn”为主的服装,流行至今仍颇受时尚一族的欢迎。在她的着装中,主要以减少裸露,掐腰设计,七分或九分长度的褶裙为主。世界顶级品牌商ferragamo为她量身定做,名为“flat-shoes”鞋子,使她拥有了独一无二的尊崇,优美柔和的粉红色丝带装饰在她的着装打扮中也不可忽略,加之鞋子的外观,采用精致细腻的设计,与众多珠宝饰品的点缀,使之带来了更加美妙绝伦的视觉效果。

    外表平平的周杰伦,人前亮相时也总是松松垮垮,天天都是牛仔裤、篮球鞋、鸭舌帽。他说:“通常因为一些活动必须穿些有造型的衣服,其实在私底下我是很喜欢穿很舒服、平常的一些牛仔服。”周杰伦的形象包装正是当今国际上最为流行hip-hop文化的典型,他的音乐和生活方式使这种新的流行文化成功地在中国找到了生存土壤。很难说是周杰伦创造了流行,还是流行成就了周杰伦。

    这两个例子显然同样表明了后现代明星注重从服饰上凸显自己,以塑造独特的自我形象来吸引眼球。

    两类明星似乎都在追求知名度,但是在其关注外在形象的现象背后,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此种差异在“谓得大道之本”与“量身定做”、“形象包装”这样的字眼中暴露无遗。

    魏晋名士对自我形象的关注,对个人名声的追求,与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相关联。一方面,人物品藻的选拔人才的政治制度,促动了人们对外在形象进行品评赏鉴。另一方面,魏晋社会混乱不堪,“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传统的儒家价值观念分崩离析,“修齐治平”的儒家理想成为魏晋士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楼头残梦。这个时候,名声本身已经成为独立的价值追求,魏晋士人对名声的追求就具有了独特的形而上意义。这种形而上意义突出表现在阮瞻等人脱衣裸形而“谓得大道之本”,他们关注外在形象博取声名的目的是追求“大道”,渴慕“通”、“达”,而“通”、“达”正是魏晋玄学思潮中最高的价值追求。

    后现代明星是大众文化的产物,大众文化以娱乐大众为目标,在后现代社会,“美感的生产已经完全被吸纳在商品生产的总体过程之中”阎。大众文化构成十分重要的商品,商品的特点决定了大众文化工业的生产者无不以威利为目的,衡量的标准是以具体的阿拉伯数字昭示的票房、收视率、纯利润。基于此,后现代明星构成了文化商品中的一环,明星同样可以明码标价。在视觉文化大行其道的后现代社会,作为商品的后现代明星为了卖个好价,更需要关注外在形象,需要文化工业的生产者们对其进行“包装”。这时,作为活生生的人的明星被物化了,它成了冷冰冰的商品,以商品面目出现的后现代明星对自身形象的关注,可以说只是出于“庸俗”的目的—赚钱。它没有也不需要形而上意义的追求。

二、两者的生命力及其文化差异魏晋名士追求着独特之个性,独立之人格:

    “桓公少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这种“宁作我”的独立精神之追求体现了魏晋名士的主体自觉。同时,魏晋士人在其文艺活动中自觉寻求着永恒之意义: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网

    他们认为写诗作文具有超越生死的形上价值。古典文艺活动的严肃性与形上意义寻求,构成了传统美学的一大特点。也正基于此,魏晋名士成就了身后名,他们与其“不朽之盛事”的诗文一样,着永久的生命力,在历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

    而后现代明星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目。是的,在琳琅满目的传媒画面里,他们张扬着自我之独特形象,然而,这种追求却带着虚假的矫饰,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虚像”。它经过了包装,经过了处理,它已非“他”。对后现代明星来说,“主体已死”,他们对自我形象的追求,是非自觉的,是受制于外物的。

    君可见,好莱坞在批量复制着一个又一个明星,作为硬汉形象的,千人一面。在中国乐坛,一个刀郎红极一时,紧跟着,当歌手“刀郎”红火一时并忙着蒙面出席《十面埋伏》首映式之际,另一位歌手竟抢先一步注册了“西域刀郎”这个名称,并推出了一张名为《西域刀郎·寻找玛依拉》的专辑,也因此引发了一场“刀郎”之名争夺战。刀郎经理人指责对方“恶意竞争”,西域刀郎唱片发行公司老总则声明:“刀郎只是种文化,我们是合法的。”而网上一些关于此事的评论也铺天盖地而来—“正牌公司推出‘歪’刀郎”、“刀郎对‘西域刀郎’感无奈”、“假刀郎大张旗鼓杀进新疆,刀郎经理人称其行为卑劣”……《刀郎只是种丈化几个“刀郎”抢饭碗?》娱乐网)

    我们知道,还有第三个刀郎,或许还会出现第四个、第五个……这就是后现代明星的生产方式,美国学者杰姆逊将其称为“盗袭”剿窃式的复制,构成后现代文化的一大特点。

第9篇:大学生不文明现象范文

了解落日的幻觉产生的原因,分析课文内容及说明顺序。

感受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及生动形象的描写在文中的作用。(重点)

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道理。(难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视觉小游戏。

(展示下面三组有关视觉差异的图片)

学生思考:图1中线段x与线段y哪一个更长?(实际一样长)

图2中位于中心的球a和球b哪一个更大?(实际一样大)

请同学们仔细数数,图3中共有几个黑点?(没有,一个也没有)

教师结论: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种种原因对事物产生错觉或幻觉,从而影响到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黄天祥先生写的《落日的幻觉》,去探究落日幻觉背后的科学原理。

问:此文是什么文体?(科普说明文)

问:本文是什么类型的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再次让学生回顾一下说明文的分类及特点)

二、整体感悟

1.检查预习

幻灯片展示字词,学生自查核对。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多媒体出示问题: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简单概括课文内容。

学生读完后回答以上问题。(本文说明的对象是落日的幻觉;文章内容讲了落日的幻觉产生的原因)

三、自主质疑

1.课文描绘了落日时的哪些幻觉?

2.造成这些幻觉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你发现课文在内容安排上有什么特点?(先写幻觉现象,再介绍原因)

(确定范围,勾画在书上,要标出序号)

四、互动释疑

1.分析课文内容,探究说明顺序

师生共同完成课后表格填写。(多媒体显示)

2.小结

这是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引导学生回顾说明文的三种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揣摩语言,体会特点

多媒体显示句子,学生比较,体会特点。

(1)原文: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光强10倍以上。

改文: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强10倍。讨论明确:原文很好,体现了说明性语言的准确性。

(2)原文: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到三倍半,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

改文: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到三倍半。

讨论明确:原文很好,体现了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4.课文中还有其他准确和生动的句子和段落吗?请举例分析。

五、拓展延伸

1.看下面的图片,用所学知识解释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

2.对于太阳在日落时为什么好像变大了,文中并没有解释,请运用文中所学知识,解释“落日变大”的原因。

3.学了本文,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畅谈,无统一答案)

(1)学会透过现象看事物的本质;

(2)眼见不一定为实,我们要学会了解事情的真相;

(3)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尊重科学事实;

(4)要积极开动脑筋,探究事物的科学原理。

六、课堂小结

真实的东西往往不一定是美的,而美好的东西往往披上了虚假的外衣,我们看到的只是幻象,却依然欣欣然沉溺于幻象而不愿醒来。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不仅仅是让你们清醒地看清幻象的本质,还想让你们快乐地生活,等到幻觉退去真实毕现的那一天,你就能淡然地面对。因为,你已经在美丽中快乐了,何况,明天还有一轮新的太阳要升起呢!

七、布置作业

1.课下观察日出的景色,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200字。

2.收集描写落日的诗句,并说说你的感想。

附录

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颢《黄鹤楼》

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 李商隐《登乐游原》

5.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唐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6.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唐 刘禹锡《乌衣巷》

7.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明朝 杨慎《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