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第1篇: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1、数学阅读有助于培养阅读能力,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

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因此,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一环就是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其阅读能力。值得指出的是,未来科学越来越数学化,社会越来越数学化,将来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因此,面向未来,数学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

2、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教科书作用的充分发挥。

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教材编者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只有通过数学阅读,通过与书本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锻炼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提高数学语言水平,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交流能力。

3、阅读是一种学习活动,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段,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

数学阅读有助于增强记忆,提高听讲效益。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如果有效地指导孩子进行阅读数学,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由于数学语言的高度抽象性,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必须认读感知阅读材料中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理解每个术语和符号,并能正确依据数学要求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其中的数学问题,最后达到对材料的本真理解,形成知识结构。

4、数学阅读有助于进行个别化学习,使每个学生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各自可能达到的水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能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这个目标仅靠集体教学是办不到的,其有效途径是集体教学与个别学习相结合,而有效个别学习的关键是教会阅读。研究也表明,构成一些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差。要想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

5、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及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

数学学习与教学中使用的数学语言、数学方法进行各类数学活动的动态过程。而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因此,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是提高数学交流能力的根本。学生仅靠课堂上听老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只有通过阅读,做好与书本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锻炼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提高数学语言水平,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交流能力。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实施数学阅读教学的方法

1、让学生从“看”中学

一本好的课外读物往往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刚入学的孩子还不会主动阅读并且识字量很少,所以,阅读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每个星期我都安排一节数学阅读课,来交流他们阅读所得,巩固阅读成果。从阅读中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有一次,阅读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我引导孩子们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孩子们表达很踊跃。有的说“:我觉得陈景润爷爷真是伟大,这么大的难题都被他解决了,我要向他学习。”这是多么远大的志向啊!也许这个小朋友在下课之后就把他的想法忘得一干二净,但谁又能否认数学家的种子已经在他心中播种了呢?有的说:“陈景润爷爷真聪明,是不是从小就爱学习呢?”经过老师的肯定,小朋友就更懂得了天才出自于勤奋的道理。还有的小朋友说:“我们中国人真聪明啊!”看来数学阅读培养的不仅是数学阅读能力,还有民族自豪感。我趁机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感受写到数学写话本上,记录下他们思维的点滴。每到数学阅读课的时候,就拿出来读一读,比一比。被展示到的小朋友别提有多自豪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就更浓厚了。

2、让学生在“独立”中学

一年级学生由于其语文识字量和知识水平的局限,造成他们阅读能力不够。他们常常依赖教师或家长帮助其读题、分析题意,没有自己阅读题目的习惯。我们经常在批改作业中发现,前一次做过的一类题目要求是划出一组题中得数较大的一个算式,这一次再做类似的题型,只不过题目要求变成了在得数较大的算式后面打“√”,许多学生做题时还是按照以前遇到过的要求做题,究其原因是他们在做题之前根本就没有阅读过题目要求,也就谈不上按要求正确完成习题了。针对这一现象,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让学生自行读题、独立理解题意。比如在学生学完拼音之后,我给数学题目要求注上拼音,让学生独立读题。读题时先要求读出声音来,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眼、耳、口心并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而且,在读题时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重读需要注意的地方和关键词语。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学生在读了之后还不能正确理解的地方,教师再有针对性地加以讲解。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让学生养成在做题之前阅读题目要求的良好学习习惯,逐步养成他们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根本上减少并杜绝上述错误情况发生。

3、让学生从“做”中学

数学阅读材料不仅可以让学生读一读,也可以让学生去做一做。这一招特别适合低年级的孩子,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在做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对已经阅读过内容的一种反馈和消化,会做了,自然也就读懂了。比如,在教学完《认识时分》后,我组织孩子们进行了一系列做钟表活动,用彩色硬纸、针线、剪刀及胶水等材料,做出有自己个性的钟表。当时,孩子们对这个活动非常感兴趣,他们灵巧的小手做出的钟表,连我这个做老师的都赞叹不已。有的孩子做了一个大大的弥勒佛,耳朵就是钟表;有好几个孩子剪了花朵形状的钟面,颜色搭配很清新,大格小格也画得比较确切;还有的孩子,做的是立体的动物钟表。做完后,我请了学校里其他老师组成评委团来到班里,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点评、颁奖,孩子们别提多带劲了,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课后,许多孩子都愿意拿着自己制作的钟表,和同学一起拨一拨,说一说钟面上的时刻,这样既掌握了知识,又激发了对数学阅读的兴趣。通过学生制作的钟表我发现,有些学生的阅读比较到位,能准确把握钟表的构造,而有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比较马虎,自然制作的钟面也就不太完整,通过这些反馈我及时发现学生在数学阅读中的问题,并加以指导和纠正。

4、让学生从“思”中学

别人都说小孩小,我却认为孩子是人小心不小。的确,大千世界,不只是呈现给成人看,许多时候孩子看到的、想到的并不比我们成人逊色。基于这点想法,我坚持让我们班每个孩子进行数学写话,让每个孩子拥有一双数学的眼睛。当时一年级的新生不会写字,我就请家长帮忙,每天由我根据课堂或课外阅读的知识,定一个主题,孩子回家口述他们从生活中找到的相关有趣的数学知识或现象,家长,我每天批阅。当然在这当中也碰到不少困难,比如,一开始有些孩子想法少,每天只有一句两句;农村里的家长常常有许多农活要忙,抽不出时间;一小部分孩子是由不识字的爷爷奶奶带的,不能给孩子进行指导;个别家长对此也有点埋怨,说是给他们添乱。我就从评价孩子入手,不仅要评孩子,还要评家长,注意和家长沟通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实践,情况渐渐步入正轨。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并让我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我在评价上就用了些小小的策略。比如,以星级的形式批改孩子作业,根据作业质量依次画5颗星、4颗星、3颗星等,作业批改中加了些鼓励性的评语。如“,你能从生活中找到这么多长方体,真棒!”“你有一双敏锐的数学眼”“你是未来伟大的数学家!”等。也有对家长说的,如“谢谢您的配合”“您的配合让您的孩子更棒了!“”您的孩子潜力很大!”等。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们的进步使我惊叹。

5、让学生在“趣”中学

二年级上学期开始接触长度单位“米”和“厘米”。通过断地比划“一米”和“一厘米”具体有多长,应该说大部分子还是对这两个单位具有很好的感性认识,也能体会到这两单位之间的不同,很好地应用。可是这样的教学总让我提不起劲,总是一种形式过于单,孩子们也觉得很无趣,开始比划时还是兴致勃勃的,可是到后来就是敷衍了。还有几个孩子就在那把手瞎伸,或者干脆不听老师的要求自己玩自己的。所以有个别孩子一节课下来,还是不能很好地分清这两个概念。于是我想到了“读”,想到了孩子们动听的声音。我不是像往常一样让他们读题目,而是读“米”和“厘米”这两个词。“一米”比较长,我就让他们读音拖长点,“一厘米”比较短,我就让他们读音拖短点。孩子们也可以加上自己的节奏,俨然,数学课变成了音乐课,但是孩子们真的很开心,我听着孩子们稚嫩的童声,也觉得是一种享受。我们在教学中,不妨试一下以“趣”引读,“趣”就是“趣味性”,教师要想办法让读具有一点趣味性,从而吸引学生愿意读,不由自主地利用读掌握数学知识。

第2篇: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自我调节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终身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还是《数学课程标准》,都极力倡导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局限,很多教师怀疑培养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现实性。因此,探究和掌握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显得尤为必要。

一、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

小学数学是基础学科,具有逻辑的严谨性、数学的抽象性以及运用的广泛性,同时还有生活性、体验性和现实性等学科优势。由于小学数学具有这些特性,加上低年级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小学数学学习表现出了一系列的独特性。

1.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

小学生在自己生活实践中得到经验和启示,比如,形成几何形体和数量的概念是小学生在日常的玩耍和游戏中获得的。尽管这些概念大多是零散的、模糊不清的,但是不可否认,正是日常中形成的这些概念,为他们上学之后学习数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种认知事物的过程,这种认知是以自身经验为基础,加上对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

2.以直观化形象思维为主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抽象能力尚未发展完善,因此,具体的、形象的思维方式是这一阶段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思维的直观化。数学的学习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将两种思维进行结合,即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数学概念以及数学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这种思考过程。

二、小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

1.自我调节能力欠缺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大部分介于7到9岁之间,有较为明显的依赖心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也不够高。因此,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数学学习方面能力较低,几乎没有控制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该年龄段的学生与幼儿时期相比,虽然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但仍未发育完善,来自外界的影响和暗示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主要表现有不自觉的模仿行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等等。

2.学习策略运用能力不强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学习方法和策略上的认识尚处于萌芽阶段,仍比较模糊,他们不具备完全的认知能力。离开了教师的指导,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就显得手足无措,不知从何下手。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基本上不能独立调节、计划自己的学习。但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低年级学生在自我调节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策略

1.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教师所起的作用和角色的转变是分不开的。自我调节理论阐明:在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帮助指导作用,引导学生自我调节学习。此时,教师扮演的角色就是激发者和辅导者,帮助学生建立平等、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使学生实现自我调节学习中的乐趣。

2.激发学生数学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自我调节学习活动的原动力。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必须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解决学习启动问题。教师要以切实的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让学生亲身获得成就。教师要善于形象化地让学生为自己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为此而不断努力。要让学生在挑战中体验成功,并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自我调节能力。鼓励学生,及时给予反馈和适当的科学评价。

3.加强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策略的教学

自我调节学习策略教学可以参透到数学教学中,也可以通过专门的学习策略指导课来完成。循序渐进、重点突出,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进行教学,效果甚佳。教师应该结合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教学,教给学生一些易于理解而又能学以致用的策略,循序渐进地传授认知策略,减轻学生自我调节策略的负担。教师应该有专业认知,懂得低年级学生掌握这些策略的规律,接受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策略时的速度,以充分的理解与宽容对待,循循善诱,耐心指导。

任何个人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发展,都必须经历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所以,从小学低年级起就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锦冰.论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2,(08).

第3篇: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合作学习;团队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5-0163-01

一、低年级数学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通过学校的教育,可以增加一个人的知识,改变人的思维模式,改善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数学教育,更是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增强人的逻辑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想要有效的实施数学教育,则必须要有好的教学模式,才能发挥出数学教育的效果。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成效,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使学生向综合性人才的方向发展。而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更是从小就对学生灌输团结合作的意识,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具有其重要性。

二、低年级数学合作学习实施的制约性因素

1.学生缺乏对合作学习的认识。由于合作学习的模式和形式都比较简单,导致大多数的老师认为,学生能够很快就适应这种教学模式,从而就没有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培训。但是,实际上,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一思维模式还不够成熟,学生们无法立马就可以适应这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所强调的就是学生之间的合作,而低年级学生对这方面的认识还不是很充足,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是各抒已见,不懂得倾听。有些学生太过于自我,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而有的学生则太过于沉默,不懂得发表意见,白白消耗了时间不说,还没能取得进行合作学习的成效。

2.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对成绩好的学生的依赖性很大。在实施合作学习模式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通常会把成绩优差不同的学生进行混合分组,以便让成绩好的学生能够去辅导成绩差的同学,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一同进步。虽说这种分组模式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合理、有效的,但实际上这种分组模式,也存在着其不足之处,一个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成绩好的同学面前可能会有自卑感,缺乏自信心,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另一个是成绩好的学生,其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必定要比成绩差的学生强一些,在对题目进行讨论时,成绩好的学生找出答案的速度也会比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快一些,而有些学生见答案出来了就懒得去思考了,使合作学习失去了意义,达不到整体进步、整体锻炼的效果。

3.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时间的把握。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由于没能完全掌握教材的内容,同时也缺乏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的考虑,在进行合作学习模式教学时,小组的分组和讨论时间的分配都缺乏合理性。比如说,有的讨论小组正对题目讨论得正起劲的时候,教师就说讨论时间到,禁止学生继续说话讨论;而有的教师给予小组的讨论时间又太过长,使学生在讨论完题目之后出现闲聊、打闹的现象。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小组合作讨论的时间的控制。

4.教师缺乏对自己的定位。新课标要求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正好符合了这一要求,正因为如此,有些教师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而忽视对自身的教学定位,没有采取具体的教学方法来实施。在进行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时,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后,就忙于自己的事情,没有在一旁给予正确的管理和指导,导致课堂上由于缺乏教师的管教,而出现闲聊、打闹的现象存在,影响了正在讨论的学生的学习。

三、低年级数学合作学习实施的有效途径

1.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技能的培训。根据对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分析,想要开展学生间合作学习,教师必须先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技能的培训。第一步,让学生掌握倾听的技能,在其他学生发言时,不能打断,认真听听别人的看法和观点,对于其他同学给出的建议,要做好笔记,并与自己的观点进行比较,以补足自己的短处;第二步,让学生敢于在讨论组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一个是要表达清晰,一个是不要怕说错,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大胆地提出来;最后,需要让学生学会团队合作,数学合作学习所强调的就是“合作”二字,使学生在互相学习、并肩作战的过程中,提高彼此的成绩。

2.对每个组员进行分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模式,其效率往往不高,分析其原因发现是因为学生的基础知识的不同、对新知识接受能力的强弱及性格差异等原因造成的,甚至有的学生过份的依赖于成绩优异的同学,缺乏对自己的锻炼。因此,要求老师在对学生分组完之后应对每个小组里的学生进行分工,以成绩优异的学生为主导,让其带领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学习,对每个学生进行任务分配,以便每个学生都能够进行思考,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3.加强对合作学习开展时间的把握。合作学习的开展不是没有限制的,毕竟数学课不是活动课,数学课有很多理论性和理解性的概念,特别是对于苏教版的教材,其练习题的内容都比较多,面对这些问题关靠讨论是不能解决的,进行合作学习只会让学生的思路变得更乱更迷茫。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讲解,帮助学生去理解。

4.教师要明确定位。在课程开始,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教师要把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讲授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在教师讲完理论知识后,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这时教师也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因为学生刚接受新知识,对知识的运用还不熟练,很容易发现新的问题,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能及时发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加强对薄弱环节的锻炼。在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对各小组的表现做好评价,不要只看结果,要根据小组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进步幅度来评判,适当进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第4篇: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教材资源 几何直观 低年级 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5-058

《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将几何直观作为十个核心概念之一,但涉及小学阶段的具体论述和案例多以第二学段的教学内容为例,使部分低年级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为此,我对如何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几何直观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巧借模型,积累实物直观经验

低年级教材中经常出现小棒、计数器、点子图等直观模型。直观模型是渗透几何直观的有效载体。例如,借助计数器数数,可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数位“满十进一”的十进制关系,使他们知道99再添上1就是100、999再添1就是1000(如图1),发展学生对100、1000的数感 ,直观表示出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如图2)。

图1 图2

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直观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观察和操作等,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几何直观经验。

二、会编者意,积累几何直观经验

苏教版教材的各知识板块中都体现了对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挖掘出可以体现“几何直观价值”的教学内容,还要懂得素材先后呈现形式变化的究竟。如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中,教材先后借助几何直观图形呈现了不同的表示乘法意义的模型,如图3-图6。

教材的编排由实物直观逐步向图形直观过渡,契合低学段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和思维发展的特点。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读懂教材,领会编者的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采取恰当的措施,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直观图形描述和理解数学概念,积累利用图形直观描述数学知识的经验。

三、画图示,积累直观思考经验

低年级教材的习题往往是以是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的,为教师对学生初步渗透通过画图整理信息的意识提供了极好的教学素材。例如:

通过检查,我发现很多学生的答案是错的,如3+3=6。究其原因是学生对题意理解不清,不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所致。学生读题后的第一反应大多是“树前面有3个人,后面有3个人,所以一共有6个人”。这题的难点在于除了要从孩子的语言中知道“我后面有8人”,还要理解 “我”代表“1个人”。仅凭教师口头上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要求一共有多少人,要把8和1加起来”这一点。这时,教师可以换一种方式:出示例题后,先抛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光看文字,一下子想不出办法怎么办”,引导学生产生画图的想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画图,并通过指一指、画一画、标一标,帮助学生完善他们所画的几何直观图(如下图)。

同时,教师要启发学生看图分析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两部分合起来。最后,引导学生回顾和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讨论要画图的重要性,帮助他们积累借助图示直观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画图解题的好处。

第5篇: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传统文化 文化素质培养 实证研究

一、前言

从社会学的理论来看,态度是由知、情、意,即认知(cognition)、情感(affect)、行为倾向(behavior intention)三部分组成。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大学生作为态度主体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而形成的知识、挂念、意向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情感或冲突成分指大学生们对我国传统文化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行为成分则指大学生们对我国传统文化所持有的一种内在反应倾向。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大学生作为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时的态度究竟如何,关系到高校工作者将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有机地相结合,以此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全面提升。基于此,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研究”课题组在武汉理工大学随机抽取10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把大学生对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的认知、冲突、行为倾向作为基本变量,然后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归类分析,从而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大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认知状况

课外了解传统文化途径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对中西文化融合的态度以及教育形式,那么,大学生在课外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以传统的纸质媒介如典籍和学术著作为主,还是依赖于网络媒介或者学生间的沟通以及专门的宣传部门如博物馆呢?课题组分三个层面对此进行了调查分析。

首先,就家庭居住层面而言大学生课外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问卷设计中包括文史典籍和相关学术著作,根据问卷检测,表明文史典籍和相关学术著作在效度上差异较小,因此,两种途径都属于课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根据调查数据,我们发现电视网络的选择受家庭所在地的影响较为微弱,也可以说,家庭所在地对学生在接触传统文化选择的电子媒介上是无关的。同时,也表明高校正在成为推动和提高我国大学生计算机和现代化信息知识的重要阵地,特别对来自农村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当然,这与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水平的显著提高有很大关系。

其次,文理科学生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方式的选择倾向上。根据数据统计结果表明,与理科学生相比,文科学生在所列的课外选择途径中,选择率偏低。同时,也发现理科学生无论是课堂教学、文史典籍和电视网络三项途径的选择率都较高,文科学生则在课堂教学、学术著作、与他人交流和电视网络上选择率较高。同时,根据访谈得知,文科学生由于专业学习内容的原因,阅读经典文献是大部分文科生学习的主要途径,而且文科生的优势在于通过与他人交流获得信息,因此文科学生除理科学生通常选择的三种途径外,学术著作和与他人交流上对文科生了解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科学生的途径选择率较低表明文科学生在选择时通常以某种途径为主,也表明文科学生的多元化选择特征,需要通过进一步开阔文科学生的视野,来强化多元性这一特征。

再次,年级因素在大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情况,具体表现在学生在校工作经验与学习经验积累程度的不同。结合对不同专业、户籍的学生在途径上的选择来看,除课堂教学以外,文史典籍是学生们了解和深入学习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途径。了解不同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对指导当前大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阅读时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卡方检验的结果,卡方系数为64.26,自由度df为12,在显著水平为0.0001的情况下,拒绝两者不相关的假设,即年级与大学生阅读书籍的数量是具有相关性的。通过对关联列表的观察,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在“基本不阅读”上的选择率下降。同时,在超过六本以上的选项中,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长,其选择频率不断下降。以上分析表明在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最佳时间应该选择在低年级。同时,学校可通过开设与解读传统文化典籍的相关讲座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在文史典籍的选择上,学校可采取推荐书目的形式,向大学生推荐一些既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同时又能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的古典文献。

三、大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冲突状况

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形式对大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效果具有紧密联系。大学生受教育的形式,一方面可以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进行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大学生所处环境如家庭所在地(包括城市、小城镇和农村)的限制。由于我国目前城乡差距较大,大学生对专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以及受教育的形式的选择可能具有一定差异,主要是根据当前城乡在物质基础设施上的差距给出的解释。围绕大学生受教育的形式这一维度,我们设计了“传统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传统文化教育采取的形式”这两个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是针对大学生在教育的性质上可能具有的偏好,而后者则是针对大学生对教育形式的具体偏好,有助于促进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播。

首先,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受到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模式不同。一般来说,在信息化较早的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大城市,学生们更多时间主要花费在课外的各类培训,如音乐培训、英语培训和艺术绘画培训。因此,“第一课堂”在大城市的基础教育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削弱。同时,来自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学生,则在当前高考制度影响下,更加注重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的学习。那么,调查情况与我们的经验印象是否一致呢?根据调查的资料表明,来自于城市化水平越高地区的学生,对受教育形式多元性的要求就越加强烈。从获得数据来看,对“将课程列入教学计划”这类传统的教育形式,支持率由农村学生到城市学生不断下降。与此相对应地,“各种第二课堂”的支持率则是呈增长的趋势。结合卡方检验,可证明学生所处的地区发展水平对学生在课程形式上的选择是有影响的。当然,不同的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在课程的教育形式选择上,还需考虑家庭居住地方面的影响。

其次,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受不同阶段制定的目标的影响,对年级因素与教育形式的调查,将有助于高校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与课程形式上的选择更加理性。因此,在调查中,涉及年级与不同教育间关系的考察。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间的关系涉及四种类型:有矛盾但可协调、没有影响只是促进、影响专业教育质量、不好确定。从数据分析可知,越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对传统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紧张程度的认识上,趋于紧张。这表明随着年级因素的升高,对大学教育认同程度也随之增高,大学生对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间关系的紧张程度认识也是随之降低。

再次,前面已经提到大学生受传统教育的最佳时间即集中于低年级。怎样解决大学生认识程度与其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矛盾呢?我们认为在坚持对低年级大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还需对低年级大学生的文化理念进行重塑。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形式的选择不一样。可见“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选择为各年级的主要选择。也就是说,无论高年级与低年级的大学生,在选择上,都在课程开设形式的多样化选择上具有较强的偏好。因此,结合文化理念的重塑,需要更多的教育形式进行开展,用以活泼课堂气氛,同时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存在和谐之处的理念深入低年级大学生的心中。

四、大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行为状况

对中西文化融合的态度反映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认知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欧美文化也日益渗透到中国文化中,那么当代大学生是否能够理性看待中西文化的融合,即二者在冲突程度、西方文化是否在中国获得普遍的认可以及西方节日内涵在中国人当中是否理解。

为此,针对中西文化的融合程度,笔者通过对地域与对西方节日的态度的分析,发现两者并不存在相关关系,即二者为独立因素。根据卡方数据表明:一方面,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另一方面,两者的卡方系数为2.149,自由度为6,没有通过在0.01水平下的检验,假设虚拟假设为两者不存在关系,备择假设为两者有关系,说明两者不存在关系。同时在“将端午和中秋等传统节日列入法定假日”的一项上,两者的相关性亦不存在,因此,表明当前大学生对西方文化并不是全盘接受,同时在支持传统假日的态度上是不存在差异的,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培养政策是相对成功的,能够使大学生拥有相对自主的价值理念体系。

五、结语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冲突指数以及行为倾向得分的测量,结合当前大学生在性别、专业和年级上的差异,使用均值分析,得出目前高校内大学生中,男生比女生在认知水平、冲突指数以及态度得分等方面,对传统文化基本常识较为了解以及对待传统文化上比较热情;而在冲突指数方面,男女生则未显示出实际的差异。专业方面,由于搜集的资料所限,文理科生在三个方面的差异未能显示。年级上,态度得分呈现大一学生在认知正误方面的正确率最高。冲突指数方面,呈现随着年级的上升,冲突指数越高的趋势。大一学生认为两种教育之间存在的矛盾最大。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方面,通过交叉表的分析,可知在态度最高得分上,具有年级升高,热情上升的特点,在三个测量值的相关关系中,冲突指数与行为倾向的关系呈弱的正相关。

第6篇: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写字教学方法

从整体角度来讲,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数学、科学等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在学生拥有一定语文知识基础的条件下完成。写字是低年级小学生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为了保证写字教学目的的有效实现,教师需要在充分了解低年级小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当前写字教学方法进行合理优化调整。

一、当前我国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现状

就我国当前的低年级小学生的语文教学而言,其在写字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同音字、形近字混淆问题

这种问题是指,低年级小学生在书写同音字如“园、原”,或者形近字如“目、日”时,常常会出现混乱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教学方法的不合理引发的。

2、写字教学与学生学习基础及能力的契合性问题

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不同小学生在已习得汉字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除此之外,智力因素的差异也使得学生学习生字的能力各有不同。我国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写字教学工作之前,并未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已经学会一定数量汉字的小学生而言,从基础知识学起很容易引发其厌烦情绪,进而影响后续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1]。

3、教师忽视学生写字笔顺问题

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写字笔顺并不重视。当学生按照错误的笔顺进行书写时,教师并不及时进行纠正,而是只关注学生最终的成字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漏写某一笔画或者增加笔画的现象较为常见。教师针对该现象的处理方式仅仅是要求学生加强该生字的练习,但这种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写字问题。从上述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小学语文低年级写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这些问题将会对学生的后续语文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写字教学方法进行合理优化。

二、小学语文低年级写字教学方法的优化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培养兴趣是提升其写字教学效果的重要优化途径。心理学认为,低年级小学生的兴趣维持时间相对较短,对此,为了保证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应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对既有写字教学方法进行优化:

1、竞赛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生而言,识字与写字之间具有密切的承接性关系。相对于识字环节而言,写字环节的学习难度更高。传统小学语文写字教学常常会让小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虽然写字教学的面向对象是整个班级的学生,但对于学生个体而言,这种写字教学是独立进行的,学生本身较低的自控力及兴趣的缺乏常常会影响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效果。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将竞赛教学方法应用在实际的低年级小学语文写字教学过程中。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中杜牧的《山行》的会写生字表为例,针对刘、首、于、枝、枫以及记这几个生字,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个不同的小组,由第一个小组中的同学负责表演,另一组同学负责猜出具体的生字并写出来。第一组学生需要在不发声的情况下,利用肢体语言向另一组同学描绘出某个固定的生字。这种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识字水平的原理为:其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合理利用了低年级小学生的求胜心理[3]。

2、游戏教学方法

游戏对低年级小学生拥有天然的应用优势。例如,教师可以将汉字树的游戏应用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弹”为例,教师可以将整个汉字拆解开来,并对每一个笔顺进行编号。为学生提供一棵挂着多个空心苹果的大树。在这个游戏中,学生的任务是按照正确的笔顺分别将所有笔顺依次贴在大树的空心苹果中。相对于传统写字教学方法而言,低年级小学生对这种写字教学方式的兴趣更加浓厚,且维持时间更久[4]。

三、小学语文低年级写字教学课堂的调整

就我国小学语文低年级写字教学课堂而言,其调整工作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

1、情境创设方面

教学情境的创设各容易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感,进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坐井观天》一文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青蛙、小鸟这两种形象的图片或者视频,并在参考学生主观意见的情况下,选出两名学生分别扮演这两个角色。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学习课文中“蛙、沿”等会写生字的积极性会发生显著提升[5]。

2、生字笔顺方面

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以往经验可知,小学生在写字过程中能够常常会产生笔顺错误的问题。除了笔顺书写顺序错误之外,小学生在书写某个汉字时多出一笔或者漏写一笔的现象发生频率也相对较高。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中的“太阳”为例,学生在写“太”这个生字时,常常会出现漏写中间的点的问题,而写成“大阳”。对此,今年一年级的课本新改革就做得很好,利用优化生字表的方式解决该问题:在生字表中所包含原有的生字、拼音等内容的基础上,将每个生字的书写笔顺标注出来,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该笔顺进行书写。这种优化方法的应用可以使得学生对每个生字的书写过程形成正确的笔顺规律,进而降低漏写、多写几笔,以及笔顺错误等问题的发生概率。

3、硬笔书法课程加设方面

由于当前我国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生字认读和会写要求是分开进行的。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发展学生生字认读能力的优势下,可以利用拓展课程加设硬笔书法课程的方式,实现低年级小学生生字书写的强化教学。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写字教学具有范化特点,在专业化的硬笔书法课程中,学生能够得到更加专业、具体化的强化训练。除此之外,由于硬笔书法课程主要是通过针对性生字练习的方式完成的,其需求的生字数量较多。生字词语、同音字等生字类型的应用,可以使得学生的识字水平和书写能力得到有效拓展[2]。

四、结论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的写字教学主要存在教学活动与学生基础不契合、同音字和形近字混淆频率较高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利用针对性创设写字教学情境、生字笔顺强化及加设硬笔书法课程等方式,保证学生的写字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效率研究[D].宁夏大学,2013.

[2]程晓红.以字理为基础的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

[3]高伟.优化低年级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探索和尝试[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4]王开玲.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语文低年级写字教学分析[A]..新教育时代(2015年11月总第5辑)[C].:,2015:1.

第7篇: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 函数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 统计思想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1-084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极强的学科,传统的“注入式”授课方式往往会使数学课堂呈现一种枯燥乏味的状态,加之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相对缺乏,思维方式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如何保证低年级学生能够全神贯注地听完一节课是每位数学教师必须面对但又难以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将数学思想方法合理地导入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实践表明,学生很乐意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很好。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详细地探讨如何有效地将数学思想方法导入低年级课堂教学中。

一、函数思想

函数思想的核心在于它能够用变化的思想去反映客观存在的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虽然一、二年级的学生,现在根本不可能理解函数思想的真正内涵,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函数思想。以小学苏教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中的一道简单的减法题为例,教师分别让学生计算11-2,11-3和11-4的结果,经过前面几堂课的学习,学生很容易就计算出相应的结果。此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被减数11是一直不变的,当减数发生变化时,我们可以把减数设为一个未知数,这个未知数可以是2或者3或者4或者其他的数字,最后的结果也会随着减数的变化而相应的发生变化,这样就会加深学生对减法的理解,并初步了解到小学数学规律性的结论。

二、数形结合思想

小学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感悟能力又差,对抽象的知识认识比较肤浅,思考问题的方法仍以形象思维为主。鉴于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数形结合简化数量之间的联系。如在学习加法时,可以采用放幻灯片的方式来模拟2加1的过程:河中有两条小鱼,一会儿又游过来一条,大家数一下现在河中一共多少条小鱼?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三条小鱼”。此时教师可以对上述示例加以讲解,像计算把两条小鱼与一条小鱼合并起来,求一共几条鱼就是我们将要学习到的加法运算,上述就是将算理与算法结合在一起的比较成功的案例。若是教师授课时简简单单地把加法定义为如这样一个抽象的数学算法,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有难度,而借助直观图形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三、统计思想

“统计和可能性”作为苏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单元,是学生以后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础。教师应想方设法创设随机事件的情境,区别于过去所学的统计,进而让学生理解和概括统计方法。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下面将结合教材中的主题图做一下简要探讨。

我采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卡通对象之间的对话,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寻求统计方法。(多媒体播放小视频)今天米奇打算给每位小朋友发一个巧克力,巧克力具有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三种不同的形状,同学们愿意帮助米奇计算下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巧克力各需要多少块吗?米奇决定打电话先问问他的朋友想要哪种形状的。米奇:小妮,你好,我是米奇,你喜欢正方形、圆形还是三角形的巧克力?小妮:我喜欢圆形的。米奇:小飞,你喜欢哪一种?小飞:正方形的。等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问:同学们都帮助米奇记住不同类型的巧克力一共需要多少块了吗?你们应该怎样帮他记录呢?学生:米奇打一个电话我们就用笔记下一个。此时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各取出一张白纸,再放一下视频,让学生重新记录。

用笔记本记录打电话结果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所以学生会很容易想到采用“记”这种方式做统计,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在讲解这一章节时,一般教师都会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进行教学,此种“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根本无益于学生智力及能力的发展,更不要提有助于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了。课堂教学设计的情境巧妙之处就在于“逼”着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导入统计的思想和方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第8篇: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预习;兴趣

小学高年级作为小学与初中之间的过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高年级数学而言,此阶段难度明显加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日益明显,学生在兼顾学校作业的同时,还要承受小升初、兴趣班等多重压力,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压力非常大,对学习的态度转变也非常大。因此,针对小学高年级数学预习兴趣的提升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预习兴趣提升的原因

1.1小学数学教学理念与年级特点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教师不得不将成绩的提升作为教学的第一要务,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与激发,从而使得学生被动学习,降低了学习效率,打击了学习兴趣,学生自然而然不愿意对预习数学。同时,小学高年级学业繁重,数学、英语、语文三门科目都会布置一定量的作业,挤压了数学预习时间,而小学生“爱玩”的天性使然,自然无法养成预习数学的习惯。

1.2小学高年级所面临的升学压力

小学高年级不同于小学教育中的其他阶段,教师在高度重视的同时,不少学校的管理者也会相应取消高年级的文艺活动,以减少对高年级教学的“影响”。另外,当前不少小学高年级学生是独生子女,很多父母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思想,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很多的时间、精力,以上多种因素都对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在心理上转变了对学习的态度,认为学习是痛苦的,学习是为了父母、老师,对于数学预习则看成了学习任务,如此都造成了对学习兴趣的打压,造成数学预习的学习兴趣不高。

1.3小学高年级数学本身难度增大

小学高年级数学的难度是前所未有的,从形到数、从理论到实际,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要求。同时,高年级的很多内容都是对过往学习知识的汇总,而在难度、数量上有了提升,对于之前数学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都造成了一定的畏难心理,对数学预习兴趣出现下降。例如,在六年级上的“分数四则运算”的学习中,将之前学到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联系能力,有的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有的学生则深陷泥潭,其中原因是复杂的,既包括教师教学方式的差异,又包括学生在自身存在的差异性。

2.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预习兴趣方法策略

2.1以课堂带动课下,以课下促课上

通过转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进行情景化的教学设计,提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数学,减轻对数学学习的压力。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适当放慢教学进度,对班级中存在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实行“多帮一”、“组带一”,在课上形成良好的互动,在课下可以做到良好的监督。将课上的学习情趣保持到课下,教师需要设置具有吸引力的作业任务,使学生爱上做作业,避免具有较大惩罚力度的教学语言,减少学生学习压力,为学生的预习兴趣做好基础。在课上,教师需要将过往内容与当前所教内容有机结合,为学生预习不断烘托,告知学生学习都是对既往学习的重复与更新,新知识只是占其中很小一部分,降低预习难度。

2.2教师、学校、家长密切配合,降低学生心理压力

教师应作为“降压行动”的主体,同各科学科教师相互沟通,为学生正确适宜的课外文化活动。同时,与家长密切沟通,降低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给予学生充足的课外时间。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出现的紧张、恐惧等心理及时干预,从而为学习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应使家长认识到当前高年级数学学习阶段的特点,保证学生成绩出现下滑时,能够降低学生受到家庭方面的压力。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朋友圈信息等多渠道,告知当天数学学习的复习与预习内容,从而协助与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3转变传统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教师、学校、家长三方都应该正确认识自身,科学利用教学规律,正确认识当前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适宜的方式帮助学生成长,避免拔苗助长。例如,教师与学校应降低“成绩”、“分数”在教学目标的比重,牺牲短期利益,获取长期利益,为学生全面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校方可以联合多所学校,加强数学学习兴趣研讨会,着重讨论预习兴趣提升的论题,结合本地区、本校实际情况,为学生提高预习效率与兴趣创造大环境。另外,家长应自主降低对学生的期望值,转变传统观念,学生成长自有其规律,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减少干涉学生自由成长的行为,从而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3.结束语

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日趋成熟,独立意识增强,年级学科任务量与难度都在递增,学生间的差异日趋明显,教师的管理与引导难度增大,多种因素相结合,对小学高年级数学的预习造成影响。因此,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预习兴趣都将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刘世江.以苏教版为例探讨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预习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3):212

第9篇: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小学低年级 数学教学

体验式教学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针对性的模拟和还原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真实体验中构建知识、开发灵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式教学遵循生命的发展规律,以尊重、热爱、关怀生命为理念,以开发、拓展、升级生命价值为目的,通过体验式教学可以充分彰显生命的意义。

一、 注重学生的灵性开发,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儿童的内心是质朴、纯真的,没有受到或者很少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所以具备良好的学习基础,如:认真、执著、好奇等。作为家长和老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对儿童淳朴的心灵进行悉心照顾,注重开发和引导,使其得到较好的启迪。要想较好的做到这一点,应该使儿童能够在适当的时机从家庭过度到学校,进行科学、合理的学习和培养,从而达到及时开发儿童灵性的目的。儿童天生好动,这是一种本能的体现,对于外界的陌生充满着好奇,儿童需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形式从多角度去感知和认识和学习,作为老师应将儿童的这种本能正确、科学的引入教学中,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使孩子自发的动口、动手、动脑,在思考、感知中认识和学习,且不乏乐趣。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普遍存在这样一特点:大部分学生对看到和想到的都敢于说出来,毫无顾忌,并且想法独特,在教学中应好好利用学生敢说、敢想的特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灵性得到很好的开发。

体验式教学以学习主体自觉主动的身心参与为基础。学生从亲身经历中感悟并理解新的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数学的方法与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习是个体行为,具有非他性,是任何人替代不了的,教师的灌输和传授只能塞给学生一些没有生命的僵硬的知识,不能形成意义,生成素养。学习者只有亲历到场,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能。当然亲历更重要的是心历,心不在焉、熟视无睹也不能完成体验,心灵的感受和领悟才是要义。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就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体验状态。体验式教学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

位。

二、用身边的事例教好小学低年级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讲身边发生的具体事例引入教学,例如:告诉同学们,老师今天在来学校的路上买了一杯豆浆花了1元钱,又买了一个面包花了两元,那么老师今天的早饭一共多少钱?同学们会异口同声的答道:3元。用完早餐,老师七点十分出门,七点四十到的学校,那么老师路上用了多上时间呢?对30分钟!等等。诸如这样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举不胜举,老师可以随时将其引入教学中,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能够自己举一反三,灵活学习数学,从而达到灵活掌握数学知识的目的。

体验式教学理论认为:课堂不光要注重理论,更要讲究体验,即要设置情景教学。这就要求老师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创造丰富的情景,是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激发其自主学习和领悟知识的能动性,从而能更快、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知识。通过情景教学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是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另外还要注重问题情景设置,是学生在生动、活跃的气氛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和学习知识,鼓励学生用心去学,真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游戏中的数学适宜小学低年级学生

大多数儿童都爱玩游戏,老师也可以将数学和游戏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比如,同学们在做跳皮筋游戏时,可以这样教导同学们,我们把跳皮筋的三个同学看做是三个不同的点,两个点的间隔就是两个同学间的距离。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点与间隔的数学概念。也可以让五个同学排成一列,每两个同学之间都会构成一个间隔,而五个同学会构成4个间隔,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当两端都有点时,间隔个数等于点的个数减一。如果这五个同学围成一个圈时,同样也是五个点,却构成了五个间隔,为什么同学们围成圈时间隔数和点数相等呢?相信有些同学通过情景比较也会自己明白缘由,通过老师的细化讲解,大部分学生应该都能理解。像这样将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一定的情景展示,即能加强同学们的动脑、动手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体验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更加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目的在于是学生能够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在领悟中开发思维。同样以游戏为基础的体验教学中,游戏和体验密不可分,因为在游戏的同时也是体验的过程,首先,以游戏为基础的体验,目的明确,主要是让学生在游戏中更好的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数字具体化、形象化。将知识和方法构建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通过游戏过程中的动脑、思维,使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通过体验教学,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得到切身感受,从而加深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这完全归功于游戏的过程。再次,在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游戏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微笑教学,附心教导,加强管理,教学相长

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对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而微笑教学是老师表达对学生关心、热爱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营造一种融洽的师生氛围,另一方面可以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目前微笑教学已经在学校的科学教学领域得到了大力推广,很多低年级学生课堂上都开展了微笑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师生互动、关爱、理解、引导的同时不溺爱、不放纵、不强迫、不约束,科学合理的教学,从而创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目前,我国的体验式教学刚刚起步,国内对体验式教学的理论研究也越来越多。体验式教学将情景教学引入课堂,使学生自主体验,符合低年级学生爱动、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等年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跃、融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能够使学生灵性得到较好的开发,增强其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易丽. 教学中的体验对学生生命成长的意义[D].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2] 卞兆根. 小议高中地理实验教学模式[J]. 成功(教育). 2009(03)

[3] 马丽娜,南纪稳. 探究体验式教学[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7(06)

[4] 漆彦忠. 体验论教学方法论及其方法体系[J]. 天津电大学报.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