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实主义文学范文

现实主义文学精选(九篇)

现实主义文学

第1篇:现实主义文学范文

该讲述主人公高老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起家的面粉商人,中年丧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为了让她们挤进上流社会,从小给她们良好的教育,且出嫁时给了她们每人80万法郎的陪嫁,可他的两个女儿生活放荡,挥金如土,他的爱轻而易举就被金钱至上的原则战胜了。

这部作品在展示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在反映作家世界观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方面,在表现《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和不足之处方面,都具有代表意义。其艺术风格是最能代表巴尔扎克的特点的作品之一。

2、《雾都孤儿》是英国作更斯于1838年出版的长篇写实小说。

该作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奥利弗在孤儿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

该书揭露许多当时的社会问题,如救济院、童工、以及帮派吸收青少年参与犯罪等。该书曾多次改编为电影、电视及舞台剧。

第2篇:现实主义文学范文

“乡土文学”的创作热潮兴起于1923年,是紧随着“问题小说”热而出现的,这是第一个现实主义文学流派。“乡土文学”的创作动机多是出于思乡之情,作者背井离乡,但对从小生活的故乡民情和风俗习惯记忆犹新、深切怀念,于是就从这段生活中提取素材,客观展现故乡现实图景,注重对典型环境和具体生活场景的细致刻画。王鲁彦、蹇先艾、许杰、彭家煌等都是“乡土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作品因主要描写农村,所以多借鉴俄国、东欧和北欧的现实主义。它的出现,改变了鲁迅现实主义创作“一枝独秀”的局面,提高了现实主义创作的水平。“人生派”主要以1921年成立的文学研究会为代表,它高扬着“为人生”的旗号,将文学艺术与社会人生紧密联系起来,说明文学应承担社会批判的使命。它着意于表现人生、改造人生,渐渐偏离西方现实主义创作的“旁观者”视角,向更注重社会功利性和参与意识的俄国现实主义创作方向靠拢。由于“文学革命”的目的是思想革命,意在启蒙大众树立反封建的思想意识,因此在学习西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同时,当时的倡导者也学习它的创作态度和创作内容,如周作人提出的“为人生”的创作思想和基于人道主义情怀的“平民文学”主张。“人生派”作家将目光投向社会底层,就是这种“平民文学”理论的实践,如叶圣陶笔下小市民的灰色生活,王统照笔下山东农村的血与泪,郑振铎笔下的知识者的悲苦与情趣。由于1927年政治形势的转向,此间的作品渐渐趋向“政治化”“,革命的浪漫蒂克”艺术风格逐渐掀起一股创作狂潮,这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变异和发展。它将严酷的革命斗争理想化、简单化、公式化、庸俗化,受到诸多文艺创作者们的非议和不满,同时它还直接冲击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在文坛的主导地位。

1928年兴起的“革命文学”的论争就涉及到有关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问题。鲁迅、茅盾等一批作家认为文艺是认识生活的手段,文学作品应该真实反映现实生活,他们提倡现实主义原则;而创造社、太阳社崇尚文艺是“组织社会经验”的载体,这意味着他们将文艺视为单纯的宣传工具。“革命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思潮进入中国后的首次变异。这场争论并未扭转当时的文学局面,但为后来引入的“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作了思想上的预热。1930年“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在国际革命作家中获得首肯后,正式被我国左翼作家引入、推行。“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认为如果通过对具体的人物和生活场景的描写能将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想表达出来,那么即便图解政治也毫无关系。左翼作家在借鉴“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的同时,根据本国的现实状况,侧重表现社会革命斗争的重大题材和反帝反封建的现实主题,歌颂了工农的觉醒和斗争意识,增强了文学反映现实的深刻性和战斗性。“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虽然纠正了“革命的浪漫蒂克”的一些偏差,但它依旧没能克服作品概念化和人物脸谱化的弊端,甚至会出现顺应革命斗争的“应景”作品,这是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新阶段的又一变异形态。

针对“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图解政治概念的缺陷,1934年国内逐渐提倡“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即革命现实主义。国际上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主张“写真实”,国内在引介的过程中只注重其阶级性、时代性特点,重视典型环境的渲染和典型人物的塑造,忽视了“写真实”这一要点,过分的政治化使生活的丰富变得单一,始终未能与“左”倾机械论划清界限。这种创作方法在50年代被视为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现实主义文流在30年代以绝对优势占据文学创作流向的主导位置,30年代中后期一些作家真正将阶级斗争理论用作观察生活现象的一种立场,注重对生活中阶级状况和阶级关系的剖析,如茅盾的小说《子夜》《、农村三部曲》等。鲁迅、瞿秋白的杂文创作,臧克家、田间、艾青的诗歌创作,洪深、田汉的戏剧创作,也都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来表现生活、表达观点,一些作品显示了他们很深的艺术造诣。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大批作家或投笔从戎,或参加抗战宣传,现实主义思潮暂时停滞。4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分野出两种方向:一是“七月派”的理论和创作,一是工农兵文学的诞生和发展。“七月派”中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理论是现实主义理论在此时的发展。它要求从更深刻、广阔的角度去把握人民的觉醒和追求,表现那些带有封建创伤的为生存而奋斗的人,突出他们对现实的战斗或拥抱,展现他们直面现实的勇气。在这种理论的引导下,七月派后期的政治抒情诗进行了很好的实践,如绿原的《哑者》、阿拢的《纤夫》等塑造了顽强的战斗者形象,强调了生命的力、生命的体验。在小说创作上,路翎的《饥饿的郭素娥》中的郭素娥,就是一个血肉丰满、有着强烈求生愿望的女性,作品既写她肉体的饥饿,又写她精神的饥饿,在她身上,张扬着原始生命力。

工农兵文学思潮是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解放区的特殊发展,是在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引导下发展起来的。它以工农兵为描写对象和服务对象,着眼于文学的政治教育功能,要求在作品内容、作者立场和态度上积极正向,能激发、带动读者的热情,最终起到改造自己生活的作用,因而塑造了大量传奇抗日英雄形象。但它们与政治联系太近,过于讴歌胜利和表现光明,又忽视向世界现代文学形式学习,造成了文学形式的概念化、公式化。40年代的现实主义理论虽然不够完善,有失偏颇,但在创作上依然不乏佳作。现实主义诗人就出现了郭沫若、田间、艾青、穆木天等大家,他们将笔触都深入到时代最紧迫、最实际的问题;戏剧中的历史剧着重借古讽今,虽然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现实主义小说作家更是层出不穷,除茅盾、巴金、老舍外,还有萧红、钱钟书、张爱玲、赵树理、丁玲等等,这时期他们的创作以长篇为主,在现实主义民族化、大众化方面,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我国现代文学30多年的发展与世界文学并不完全同步。

第3篇:现实主义文学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实现;原则

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本性和实践品格的要求。只有扎根于社会实践,倾听实践的呼声,汲取实践的智慧,接受实践的检验,周而复始,才能不断开拓创新。哲学研究的根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唯物辩证法作为现实的哲学,要求对民族、国家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根本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局限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从纯粹概念出发去构建林林总总的哲学体系,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路。

一、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是哲学创新的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和问题域是可以被超越的,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在总体上是无法超越的,马克思的思考方式不会过时。我们不但要研究马克思究竟“说了些什么”,更要研究马克思是“怎么说出来的”,研究马克思面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方法,而不是拘泥于他的种种结论。因为时代已经变迁,我们面临着全新的社会环境,不可能拘泥于马克思所涉及的那些具体问题和具体语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仍然存在于现代社会的结构之中,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依然蓬勃地活在现代社会里,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社会客观存在的一支强劲的影响力和支配力,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藏于文本之中,因此,文本研究是哲学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经典文本尽管不可能给我们直接提供针对现代社会发展现实情境的理论,但它提供了蕴涵着马克思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宝藏。脱离文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就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要全面而透彻地解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与其他人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开来,挖掘那些蕴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中极具价值却未具体展开的论述,澄清以往甚至现在被误读的思想。展开马克思文本研究需要做到:

(一)坚持历史性原则。杜绝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

结合作者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来理解文本对于把握文本的本真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要求我们一定要努力贯彻历史性原则。对于我们而言,要想真正按照历史性原则研究马克思文本,就要通晓马克思文本所形成的欧洲资本主义的历史。阿尔都塞提出,要真正历史地进入到马克思自身的问题与思想深处,回到马克思当年思考与提出革命性理论的具体语境中去,研究马克思如何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唯心主义襁褓中挣脱出来、走向现实的科学的视野,必须承认真实历史对意识形态本身的影响,而不能内在目的论式地研究马克思。在研究中,要防止主观地把自己的思想粘贴到马克思身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进程中,存在过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粘贴现象”,使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误解和扭曲。只有坚持历史性原则,尽力杜绝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文本,我们才能避免走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死路,才可能真正历史地理解马克思的本真思想。

(二)采用“问题对话一视域融合”的解读模式

伽达默尔指出:“我们可以这样来规定处境概念,即它表现了一种限制视觉可能性的立足点。因此视域(Horizont)概念本质上就属于处境概念……谁具有视域,谁就知道按照近和远、大和小去正确评价这个视域内的一切东西的意义。因此,诠释学处境的作用就意味着对于那些我们面对流传物而向自己提出的问题赢得一种正确的问题视域。”赢得“问题视域”是在更普遍性意义上理解文本的必要条件。在马克思文本研究中,解释者必须重视“问题视域”的存在,努力赢得问题视域,融汇自己的问题视域和所要理解的文本的问题视域,实现与马克思文本的对话,诠释出文本的鲜活意义,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应用于社会实践的领域。显然,“问题对话——视域融合”解读模式比起极具针对性、指向性的带着某一或某些具体问题的文本解读拥有较为宽广的视界、较为宏大的问题容量和因此产生的较高的回答社会实践提问的效率,这对于我们成功应对当前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问题与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将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结合起来

有人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本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已失去了理论价值,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实践有机统一的关系。背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使社会主义事业终归瓦解。我们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选择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精神支柱的,我们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我国国情,建构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我们的事业才获得成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世界观和生成性思维,其基本精神是回归现实生活,哲学的创新更要以回归现实生活为依据。不断地制造“新”名词、“新”概念不是哲学的创新,只有在文本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中国现实、深刻反思中国问题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根本出路。我们应当从正在研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新的挖掘、新的研究、新的阐释和新的运用。离开了现实问题的关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孤立的抽象的研究、解释,并把自己的诠释说成“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正宗的马克思主义”,这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作风。

文本研究的对象是文本的理论,但研究的指向却是现实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问题非常广泛,哪些问题需要密切关注、迫切说明是由时代的主题、社会实践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决定的。我们主张在研究当代现实特别是当代中国实践的新问题中,通过对崭新实践的科学概括和现当代科学成就的提炼,实现哲学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对时代的重大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凝炼出富于建设性、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才能在文本研究和现实研究的互动中成功地发展自身。

同一文本、同一理论,由于研究视野和视角的变换,解读者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可能大不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深刻内涵往往会通过研究视野和视角的变换与调整而得到进一步的揭示。而研究视野和视角的调整和切换,主要依据是对现实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关注与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不仅要关注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且应该胸怀世界,充分考虑到当代世界的变化、当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以及国外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和提出的新问题,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和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吸纳人类新的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推进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三、寻求文本研究与现实研究的互动与平衡

学界有两种代表性的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张:其一,主张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回到马克思,重新理解马克思;其二,主张面向当代社会实践,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凸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这两种主张都是形而上学地理解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把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分别看成纯文本的学理探讨和无根的现实关切,背离了两方面研究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简单地“回到马克思”,导致马克思主义研究被限定在文本之中,容易诱发新的本本主义,丧失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有的现实精神。只有准确而深刻地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并立足于我国的现实社会生活的变化实际,才能对现存的众多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符合时代要求、体现中国社会变化的理论成果来,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因此,保持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之间合理的互动,寻求二者之间平衡点,把“回到马克思”与“回到现实中来”结合起来,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的正确途径。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需要注意的原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是针对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形态之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说的。坚持哲学的开放性就必须走出哲学,又返回哲学,进而发展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仅应当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为基础,而且应当在与自由主义理论的对立与互动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与自由主义实现对立与互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任何意识形态,除了它具有的维护特定的阶级与利益集团的辩护功能(价值—信仰层面)以外,它还具有知识的功能(认知一解释层面)与实施(目标一策略层面)的功能,从而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

(二)强化哲学的现实品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克服危机、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就是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的本真关系。哲学研究不能脱离现实,不应逃避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要成为那种徘徊于概念和范畴问的纯逻辑推演式的学问,也不能沦为那种对现实生活世界漠不关心的、踏上纯粹思想自我构造道路的文字游戏。必须突破那种对学术的纯形式主义理解,特别是要扫除将学术与政治、学术与现实对立的陋识,注重从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现实、特别是从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的实践中获取真正的资源,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脱离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思想的闪电”偏离“人民园地”,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可能永葆其生命的活力。真正的哲学不是游离于现实之外的遐想,它是在思维中被把握住的它的时代,哲学研究则是时代的使命和工作。哲学对于现实是一种要投入更要超越的关系,假如我们能够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这样那样的新问题作出有力的回答,并对实践予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我们的哲学就一定能走出窘境。

第4篇:现实主义文学范文

论文摘要:现实主义文学是指 19世纪3O年代后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艺思潮和文艺运动。这一文艺思潮后来影响到美国,成为美国文学的主潮,涌现出一批以豪威尔斯、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们以理智的态度批判地看待美国社会,真实地反映社会现状,严厉地揭露社会现实,对美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和文化背景。19世纪后半叶,机械化的迅速扩展,垄断集团的迅速形成,财富的迅速积累,构成了这一时代的特点:一个过度和极端的时代,一个衰退和进步的时代,一个贫困和财富炫耀、郁闷和充满希望的时代。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此时写出了大量具有地方色彩,反映美国西部、南部、东部人们生活的小说,广泛地表现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人,并力图将人们的生活画面真实、清晰、透彻地表现出来。

美国“乡土文学”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声,也是科学主义的先导,于19世纪 60年代后期在美国各地纷纷出现,如费·布·哈特、安·比尔斯、赫姆林·加兰的创作。南北战争爆发后,美国的政治与经济都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但却给美国社会带来了严酷的现实和沉痛的创伤。美国文学也感应着社会的变化而进入了新的阶段。批判现实、揭露社会黑暗的作品逐渐增多,主题涉及农村生活的艰辛、城市下层人民的困苦、劳资斗争以及揭露种族歧视、海外侵略和政府与大企业的勾结。到了 19世纪 80、90年代,批判现实主义发展成为美国文学的主流,并进人深化阶段。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是时代的写照,同时又是时代的产物。

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技巧,是指使一部作品具有真实感的方法,即“模仿”自然的方法;就内容来说,现实主义在文学创作中对于素材采用的是“共时”的处理,热衷于表现发生在此时此刻的事件,而不是远久以前的事件,它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创作素材,即写普普通通的“饮食男女”。现实主义就是“按照生活本来面目描写生活”。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对现实的忠实性;它不改变生活,而是把生活复制、再现”。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流派繁多,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作家都主张文学作品要“写真实”,并描述“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他们主张既不夸张,也不隐讳地描写生活,直面现实,毫不留情地揭去蒙在生活中的粉红色薄纱,也张扬进步、积极的东西。所以,事实、观察、文件、确凿的证据就成了现实主义作家艺术创作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特点是政论性,作家通过他们的作品或作品中的人物,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发表评论,言辞激烈,爱憎分明,使作品具有了突出的社会意义。

时至 19世纪末,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在美国已经得到了蓬勃发展并且 日臻成熟。这一阶段的文学主要反映美国人民与垄断资产阶级的矛盾并广泛地触及这种矛盾制约下的社会生活。在美国的发展史上这是一段充满新意识的年代,出现了一批现实主义作家,如豪威尔斯、马克·吐温、亨利· 詹姆斯、海明威等,正是这些作家和中部地区的一些作家的作品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潮流在美国已经形成,在创作实践中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形式,滋养了后来美国乃至世界文学的发展。

经过大多数文学创新者的努力,新文学对以往的文艺理论进行了革新。现实主义作家们大多关注社会,偏重于描写客观的现实生活,而不是直接抒发自己的主观理想和情感,他们注重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并给予黑暗的社会以猛烈的抨击,努力真实地刻画人们的生活,如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貌,并力求深入细致地揭示人物内心的矛盾变化,塑造典型性格。

美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首推威廉 ·豪威尔斯,他反对浪漫主义文学,认为文学创作应该不折不扣地处理原始材料,即强调文学作品在反映社会现实方面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豪威尔斯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影响,造就了美国后期一系列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代表作《赛拉斯 ·拉帕姆的发迹》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奋斗故事,《时来运转》则突出地表现了资本家与工人的冲突,笔触深入到两大阶级的矛盾,具有相当的社会深度。豪威尔斯主张以微笑的态度表现美国,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协调各方面的矛盾,被称为是“微笑的现实主义”,在早期的现实主义文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被称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其次必须提到的是马克 ·吐温,他通过创作把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高峰,具有划时代意义,是美国现实主义走向成熟的标志。他认为真实高于一切,写作一定要认真观察,如实反映,才能具有审美价值。他打破了地方色彩小说的框框,将人们的生活画面真实、清晰、透彻地表现出来,这种深度是以往任何人都未曾达到的。他的作品中那种愤怒的讽刺、雄辩的政论性 、细腻的心理描写、优美的抒情气息以及简洁和夸张的语言等,使他成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的范例。马克 ·吐温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 中,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

两战期间及 20世纪70年代后期形成了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二次高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30年左右,产生了福克纳、海明威那样别具风格的大师级的作家,更产生了像杰克·伦敦、德莱塞、斯泰因、多斯 ·珀索斯、斯坦贝克等现实主义声名卓著的文豪。

杰克 ·伦敦被称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叛逆者,在文学史上 占据重要位置。他从批判的角度,披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堕落,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对这一制度的否定。他以《铁蹄》向人们公开宣布了他的政治思想,这是一部政治幻想小说,铁蹄代表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产阶级统治,揭露了资产阶级虚假的民主,残暴的专政,要消灭这一专政,人们需要团结起来,进行英勇的斗争。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描写农民乔德一家被迫离开耕地,备受欺凌的故事,揭示了30年代经济危机中佃农们的不幸遭遇及现实的黑暗。德莱塞写了不少小人物,他(她)们大多是受害者。他也写了不少强大的人物,他们用“适者生存”的原则击败了对手,又被更强的人剥夺了进一步发展的权利。

20世纪 70年代中期又出现了一种现实主义文学复兴的景观。与美国现代主义作品相比,美国近20年作品的写作重心有了转移,即创作主题和题材有了变化,不少作家的仓q作以家庭“回归”为主题,即重温大团圆主题,这跟现代主义时期作品中离家出走的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当代美国黑人女小说家艾丽斯 ·沃克的代表作《紫颜色》就是以家庭“回归”为主题进行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力作。美国著名小说家艾莉森 ·卢里荣获 1985年普利策奖的作品《异国恋情》描写的也是浪子回头、破镜重圆的“人间喜剧”。当代大团圆结局的作品不胜枚举,这不仅仅反映了作家们的乐观主义精神的回归和对未来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普通人的良好愿望,希望结束“流浪”的生活,回到家庭中来,过安定恬适的生活。这正是 20世纪 70、80、90年代人们的社会心态在文学作品中的真实反映。

近20年来,美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复兴,美国作家回头写实,已成为当代美国文坛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作家们在重新找回现实主义的眼光和感觉的同时,又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中汲取营养,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因而,这个现实主义,又被称为新现实主义手法。无论写作技巧如何革新,美国当代文学的创作都没有脱离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土壤——社会现实。美国当代文学正如早期的现实主义文学一样,一刻也没有停止对现实社会的反映。现实主义既是美国民族文学的源头,也是贯穿于整个美国文学发展中的主线。

[参考文献]

[1]王军.美国文学思想 新编 [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

第5篇:现实主义文学范文

【关键词】胡适;实验主义;现代性

20世纪90年代后期,现代性问题一时成为学界的热议话题之一。文学现代性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在五四文学革命之后才真正具备(虽然它像很多论者所说的那样,这种现代性不过是“初级的”,但是这种“初级的”的现代性却完全呈现出与古代性不同的面貌)。尽管现代性与古代性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有趣的是,胡适就把新文化运动视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并且致力于“整理国故”。),但是文学的现代性就是以它与文学古代性的剑拔弩张的姿态凸显出来的。这也正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与五四文学革命的区别之所在。新文学的审美现代性尤以胡适为突出代表,更显胡适与中国文学现代性间重要联系。

众所周知,胡适一生信奉杜威的实验主义,并将之等同于科学。胡适极为推崇实验主义,连打量文学也用上了实验主义的眼光。《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白话文学史》等著作就是实验主义在文学理论方面的运用。他的文学革命的主张构成了他的实验主义的一种运用和表现,我不妨以《尝试集》为例做点说明。

《尝试集》也是在实验主义的指导下完成的。《尝试集》打响了白话诗运动的第一炮。胡适坚持以白话诗作为文学革命的旗帜与先锋,使白话诗这块最难啃的骨头也取得了合法化的地位。与此同时,胡适也在不断宣扬自己的新诗理论。胡适在新诗的经典理论文本《谈新诗》中提出了“作诗如作文”、“有什么话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观点。也就是说,胡适在谈论新诗时,更注重的是用白文取代文言,关注的是语言的通俗、浅显、易懂,而忽视了诗歌本身最重要的审美属性和自律原则。因此,一方面新诗的“诗体大解放”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新诗创作逐渐成为风气;另一方面新诗也经历了从“破”到“立”的摸索过程。1918年,《新青年》4卷1号发表第一批新诗,其中包括胡适的《鸽子》: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看他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尤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美丽!

这是最先在中国现代诗坛上亮相的一首新诗。虽然这首新诗已经一反“桐城谬种”、“选学妖孽”等派别的诗风,但是这首诗仍然像被洗刷过的“旧诗”。后来胡适也意识到这样的不足,他在《尝试集四版・自序》说:“我现在回头看我这五年来的诗,很像一个缠过脚后来放大了的妇人回头看她一年一年的放脚鞋样,虽然一年放大一年,年年鞋样上总还带着缠足时代的血腥肠子。”如果说因新生而显幼稚尚可谅解,那么胡适后来的诗歌创作和诗论也并没有取得多少进展。《尝试集》的“尝试”具有开创之功,但是诗味不足也为人所诟病。正如唐德刚所言:“单纯的自然科学精神,也许是中国人最迫切需要的,可是如此写诗,好不好就大成问题。所以他写诗,多是在发宣言,有所为而作,有意见要发表,就是有――message,而不是情感冲激的,也就不能以情移人。”“胡适的新诗,……清新者有之,朦胧耐人寻味者则无;轻巧者有之,深沉厚重则无;智能可喜者有之,切肤动人挚情者亦无。胡适主张作诗‘说话要明白清楚’、‘用材料要有剪裁’、‘意境要平实’,这虽是他中年以后所说,但仔细检讨他前前后后的作品,大致还离此不远。而缺点由此而生。过于水清则无鱼,过于剪裁则无自然流露,过于平实则浅淡,不能刻骨铭心,感人深切。”胡适把白话作为语言工具,却开始止步不前。成熟的白话文体并未真正建立。他以科学的“真”代替了文学的“美”,并且抹杀了传统诗歌中原本可以继承下来的优秀品质,这不能不说是新诗理论的重大缺憾。换言之,胡适以工具理性的“科学”来认识和规范文学,造成了审美现代性的缺席(“审美思维对差异或歧义的宽容恰恰正是审美现代性的特征之一,它呈现为多元性或多义的包容涵纳,它与科学思维追求唯一一种正确的解答不同”)。这样的后果与他的实验主义文学观有着紧密的关系。事实上,胡适真正关注诗歌创作也就是他说的“逼上梁山”那几年。他自己坦言做新诗不过是为新诗的发展开了一个头。至于如何进一步发展新诗,胡适并未给出具体的可行方案。他只是为自己的大胆“尝试”而自豪。胡适的实验主义文学观为新诗开辟了道路,但却未能对文学的有效发展增益。胡适的筚路蓝缕之功不能不说是极大的,但是胡适对于诗歌精髓的认识却不能不说是隔靴搔痒的。诗歌的情感真实远比生活真实重要,而胡适往往将两者颠倒过来,胡适将生活的真等同于文学的美。在谈到“美”时,胡适说道:“美在何处呢?也只有两个分子:第一是明白清楚;第二是明白清楚之至,故有逼人而来的影象。除了这两个分子之外,还有什么孤立的‘美’吗?没有了。”胡适的观点显然是不无偏颇的,实验主义文学观难辞其咎。

参考文献:

[1]杨春时.文学的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J].学术月刊,1998,5

[2]陈晓明.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J].文学评论,2002,6

第6篇:现实主义文学范文

[论文摘要]“新写实”小说是2O世纪8O年代后期出现的文学思潮,它以世俗化的新“写实主义”,疏离政治,视点下移,使现实主义文学从崇高跌落到世俗,以凡俗众生为叙述主体,选择下层百姓的世俗生活作为表现对象,展示人们的琐碎生活和生存烦恼,还原了生活原生态。“新写实”小说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社会转型期的嬗变,表现出从典型化转向世俗化价值取向,以作家主观情感的隐匿,颠覆了被长期奉为经典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

在“新写实”小说出现之前,现实主义作家一直注重现实政治、社会历史及时代变迁,表现人生命运与精神理想,充满使命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池莉、方方等“新写实”小说作家虽然举起的仍是“写实”的旗帜,但是,“当他们操持着各自的话语方式来对现实和历史作出‘如实’刻画的同时,竞集体地溢出了革命现实主义的轨道’,f。

一、从反映本质真实到描写生活真实

在20世纪8O年代中后期纷纭复杂的文学浪潮中,“新写实”小说无疑最引人注目。它出现于1987年,以池莉的《烦恼人生》和方方的《风景》为开端。其后,刘震云的《单位》、《一地鸡毛》,刘恒的《粮食》、《伏羲伏羲》等作品相继面世,渐渐形成了新的创作群体。“新写实”小说作家并没有像“寻根文学”那样提出明确的理论主张,甚至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什么是“新写实”,只能“含而糊之地不敢说是,也不敢说不是”_2]。但是,这并不影响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都是“写实”的文学。传统现实主义要求反映生活本质,塑造典型形象,这就需要对已有生活进行选择、加工和提炼。什么是本质真实,现实主义似乎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但是,从传统现实主义创作中,我们大致可以这样理解:所谓本质真实是指那些能够反映时代面貌,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具有典型性的社会生活。现实主义文学的历史使命就是塑造英雄典型,批判腐朽落后,推动社会进步,因而常常选择那些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重大题材,展示时代风云:我们通过鲁迅的小说,深刻认识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在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中,看到了五四新思潮影响下觉醒了的青年一代对封建专制者的反抗和斗争;茅盾的小说《子夜》,则以旧上海畸形繁荣的资本主义大都市为背景,描写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主义之间的生死搏斗,为我们展示出上世纪2O年代末3O年代初从城市到农村乡镇广阔的社会生活。正因为如此,这些文学大师的创作,一直被奉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

现实世界是多种多样,纷繁复杂的,充满了琐碎庸常的市俗生活。现实主义反对机械地记录生活,表现庸俗的日常生活琐事和表面现象,认为文学创作如果机械地照搬琐碎的H常生活就会变成生活的流水帐,丧失文学的意义。这就使得传统现实主义不得不重视对于生活的“提炼”,要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由“生活真实”达到“艺术真实”。

“新写实”小说放弃了对“本质真实”的探究,不再区别“本质”与“非本质”,生活的全部都成为文学表现的对象。这种变化使得作家对现有生活的“提炼”变得毫无意义,一切取舍、加工都是多余的、愚蠢的,琐屑、庸常的世俗生活成了文学的最爱。从刘震云《单位》、《一地鸡毛》中的小林、池莉《烦恼人生》中的印家厚到苏童《离婚指南》中的男女主人公,都遭遇了“一斤馊豆腐”、“孩子入托”、“老人过生日”、“妻子分娩”、“夫妻吵嘴”等生活烦恼,这些“一地鸡毛”的琐碎小事,却使他们陷入了欲哭无泪的生存尴尬,而这种庸庸碌碌的世俗层面的生活,是传统现实主义所不屑一顾的。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文艺倾向和创作方法,要求作家按照现实生活的实际样子来描写生活,也就是要真实客观地描写现实生活。高尔基曾经给现实主义下定义说:“对于人和人的生活环境作真实的、不加粉饰的描写的,谓之现实主义口]。契诃夫也认为,现实主义要“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它的任务是无条件的、直率的真实”_4]。无论是“真实的、不加粉饰的描写”,还是“无条件的、直率的真实”都是说现实主义要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客观地再现现实生活,这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原则。生活本身就是琐碎、庸常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养儿育女等,等都是百姓生活的真实状态,人们的生活并不是每天都发生着感天动地的故事,而是日复一日、平淡无奇的。在“新写实”小说作家看来,只有这种平铺直叙,流水帐式的“新写实”,才能真实客观地再现现实生活,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从而去除传统现实主义虚幻的真实。

二、从典型化到世俗化

现实主义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不能按照生活的自然状态去描写生活,而要对现有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和加工,经过作家的合理想象和艺术概括,塑造出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这个典型化的过程,就是作家形象地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的过程。现实主义典型化原则要求作家不仅要有深厚的生活积累,还要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概括生活,透过生活表象去探求人生真谛。

现实主义“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传统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典型形象应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代表着某一类人的共同特征,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和规律,同时也要具有鲜明、生动而突出的个性。当然,典型化必须从生活实际出发,对真实的生活现象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所以,“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新写实”小说不再走典型化的老路,而是疏离政治,视点下移,从崇高跌落到世俗,写普通人的真实的生存状态,还原生活原生态,以凡俗众生为叙述主体,选择下层百姓的世俗生活作为表现对象,展示人们的琐碎生活中的生存烦恼,“它放弃了对生活背后是否隐藏着‘意义’和‘真谛’的探询,而把生活的意义规定在对生活本相的描写过程之中,回避对日常生活现象做出明确的价值判断。因此,它更多地表现出社会转型期文学世俗化的价值取向,即追求物欲而淡化理想,趋于平庸而消解崇高……既没有明确的理想,也没有澎湃的激情-E73。

池莉的《烦恼人生》以反典型化的创作方法,用生活“流水帐”来叙述青年工人印家厚从早晨起床到夜晚上床这一整天琐碎、平淡的劳碌,无论是生活层面,还是精神层面,烦恼都如影相随。小说看似平淡、乏味,却揭示了真实的世俗人生,人们的生活常态就是充满了令人尴尬而又无可奈何的生存烦恼。方方的小说则以平民化的视角,表现市民阶层的价值立场。在小说《风景》中,汉口“河南棚子”那住在“十三平米板壁屋子里”的一对夫妻和他们的“七男二女”,令人怵目惊心地看到了“在浩漫的生存布景后面”黑暗的深渊所在,这里是文化的荒漠,这里是物质的寒窑,生存的贫穷和人性的丑陋一览无余,充满了粗俗和卑贱,方方以冷峻旁观的叙述彻底颠覆了“物质贫穷,精神高尚”的经典命题。

现实主义文学从典型化到世俗化的变化,也使文学真正摆脱了附庸于政治的地位,去除了笼罩在生活中的政治色彩和虚幻的浪漫主义,暴露出裸的世俗性。刘震云的小说《塔铺》,讲述了当年高考补习班的那段生活,人们忍受着恶劣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参加高考补习,并没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而是各为前程,“将来一旦考中,放个州府县官啥的”。《新兵连》中的那群来自河南农村的子弟,为了集训后能分到好一点的岗位,个个挖空心思表现自己,讨好、巴结连排干部,甚至出卖老乡。“三个月下来,个个跟仇人似的”,这些“穿着军装的农民”,使军营生活也变成了世俗化,没有了以往的崇高与神圣。

三、从“主观介入”到“情感隐匿”

“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O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文学的终极理想消失、作家的政治热情降温、个体生存更加艰难等复杂的现实背景中,它放弃了思想启蒙和人性批判的功利性,放弃了文学的社会干预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以冷峻旁观的叙述姿态描写生活在社会底层人们的生存状态,表现他们世俗而琐屑的生活,既不评价生活,也不干预生活,当然更不想去改造生活。“新写实”小说作家在表现世俗人生中集体选择了主观情感退隐的叙事策略,不再介入现实,即“压制到‘零度状态’的叙述情感,隐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

第7篇:现实主义文学范文

关键词:现实主义 巴尔扎克 典型性

一、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原则,他的基本含义是要求文学艺术真实地反映客观生活。它主张以冷静的目光来观察和评价现实,强调文学要以现实出发,广阔地概括社会生活,如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每一角落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物,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根源。客观真实的首要表现是作家主体的客观态度,它使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表现人物关系时重视生活的逻辑,从不超出具体生活事件本身的意义去追求某种理想性的东西。

现实主义原则中,主体的客观性同时也表现为对一般事物特性的表现,追求事理的真实;对人物命运遭遇的表现,追求社会本质的真实;在艺术加工中,以生活常态的面貌典型地再现生活,不在常态之外的竞奇求异中追求理想境界和历史未来的解决。现实主义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其中尤以生活细节、人物关系、人物性格的精确描写见长。韦勒克认为,现实主义是“排斥虚无缥缈的幻想,排斥神话故事、排斥寓言的象征、排斥高度的风格化、排斥纯粹的抽象与雕饰,它意味着我们不要虚构,不需要神话故事、不需要梦幻世界”①这个意义上,现实主义企图真实地呈现社会生存的本真样态。此外,卢卡契从认识论的高度重新阐释了现实主义客观性的涵义:“艺术的任务是对现实整体进行忠实和真实的。”②

现实主义文学正是通过社会关系中受多方制约的现实的具体的人,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马克思称赞巴尔扎克“在深刻理解现实关系上总是极其出色的”。

二、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真实性原则

巴尔扎克继承文艺复兴以来的“镜子说”,主张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面。在《论艺术家》中,他更明确地说:“一个人习惯于使自己的心灵成为一面明镜,它能烛见整个宇宙,随己所欲反映出各个地域及风俗,形形的人物及其欲念。”③

此外,巴尔扎克十分重视文学的细节真实,认为细节真实是构成艺术真实的基础。巴尔扎克为了给《人间喜剧》提供大量的真实细节,他常到他所熟悉的公证人或诉讼人办事处去了解情况,搜集材料。为此,恩格斯曾指出:阅读巴尔扎克的小说“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④

三、现实主义对历史性的要求

巴尔扎克在强调作品描写的细节真实的同时,还强调要着重展现作品揭示的社会背后的深层的历史原因。因此,巴尔扎克主张应从社会环境和人文思想与热情两方面来研究社会深层的历史原因。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所以社会现象的原因,应该在社会环境中寻找。而人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欲望的思想和热情,是社会现象深层原因。

韦勒克则认为,历史性是现实主义理论中比较可行的一个准则,他援引奥尔巴赫对《红与黑》的评述说明这一点:“主人公‘根植于一个政治,社会、经济的总体现实中,这个现实是具体的,同时又是不断发展的’。”⑤简单地说:现实主义的历史性维度,即是要求真实摹写复杂的社会关系,并且反映出该社会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只有把人物置身于一个政治,社会、经济的具体总的现实中刻画才能达到“充分现实主义的高度。

四、现实主义的典型性理论

巴尔扎克在《前言》中指出,所谓典型,“就是在这个人物身上包括着所有那些在某种程度跟他相似的人们最鲜明的形象特征:典型的类的样本。”,他还说,“不仅人物有典型问题,环境也有典型问题”。恩格斯曾指出:“现实主义的真实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⑥恩格斯这一论断是对巴尔扎尔克现实作品和理论的科学总结。

典型是塑造要以现实为基础,但生活真实并不等于艺术真实。在巴尔扎克看来,艺术家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灌注到他们塑造的这个人体里去,把描绘变成真实,“为了塑造一个美丽的形象,就取这个模特儿的手,去另一个模特儿的脚,就去这个胸,取那个肩”这种综合的过程,也就是典型化的过程。文学典型不仅来自生活,而且渗透了艺术家的理想。

五、被质疑的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的典型原则和真实观念自诞生之日起就遭到人们普遍的质疑。高尔基曾把批判现实主义派作家们称为“资产阶级的浪子”,肯定了他们“对现实的批判的态度具有很高的价值”,但是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的局限性:

他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很容易就安于现状了。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以及一般“生存”显然是无意义的以外,它没有肯定任何事物。⑦

在忠实地裸地反映现实这条原则的指导下,批判现实主义派作家们创造出一些反映整个时代面貌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虽然这些现实主义作品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是深刻的,却不能对现实的矛盾做出深刻的、社会的阶级分析,使它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丑恶现像时,无法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根源,也不能揭示解决社会弊端的正确途径,更不能指出历史前进的方向,这是由它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历史局限性造成的。

注释:

① 韦勒克,丁泓等译.批评的诸种概念【M】.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230

② 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选【M】.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288

③ 古典文艺理论译丛【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121

④ 转引: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M】.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684

⑤ 韦勒克,丁泓等译.批评的诸种概念【M】.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7:240

⑥ 转引: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M】,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683

第8篇:现实主义文学范文

关键词:怪诞讽刺;现实主义;反映论;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0-048-03

作者:张义君,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讲师;湖南,长沙,410116

张天翼的《鬼土日记》(上海正午书局1931年版)早于老舍《猫城记》两年,不是在左翼文坛之外,而是在左翼文坛之内,显示一种怪诞的嘲讽色彩。它引起世人瞩目,完全在于它以古典小说《何典》一类怪诞手法,放大地、扭曲地、极为尖锐而又高度变形地显示了现实阶级社会阴森恐怖、而又滑稽可笑的荒诞性。然而这本书的出版遭到了瞿秋白的批评。矍秋白认为与其画鬼还不如画狗。

矍秋白不能理解这篇小说其根源在于矍秋白或者说是三十年代左翼文坛所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这这种文学观念以“反映论”作为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的核心本质。矍秋自强调了文学艺术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反映着生活,并且还影响着生活。文艺现象是和一切社会现象联系着的,它虽然是所谓意识形态的表现,是上层建筑之中的最高一层,它虽然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变更,它虽然结算起来始终也是被生产力的状态和阶级关系所决定的――可是,艺术能够回转去影响社会生活,在相当的程度之内促进或者阻碍阶级斗争的发展,稍微变动这种斗争的形式,加强或者削弱某一阶级的思想意志;那么阶级的本质取代社会生活的客观本质,文学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阶级斗争的宣传工具。所以,他断言说:”文艺――广泛的说起来――都是煽动和宣传,有意无意的都是宣传。文艺也永远是,到处是政治的‘留声机’。问题是在于做哪一个阶级的‘留声机’。”

其次,“真实论”成为这种“反映论”文学观最基本的内容,同时也是它最重要的审美尺度。认为文学应是客观真实的人生写照,文学也惟有以求真写实为目的,才会具有社会存在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但是,在“真实”的具体着眼点――也就是社会生活所应涵括的范围上,则受西方近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的影响,“真实”是作为一种文艺美学的范畴,被理解为是对社会生活层面的全景扫描;作家只要客观而忠实地去反映现实人生,他所表现的内容自然也都是“真实”的。这种创作理念,实际上是新文学作家对于生活“真实”的一种群体审美认识,它原本并不十分强调作家的思想意识和世界观方面的问题。20世纪30年代以后,左翼文学批评家对于“真实观”的原有内涵,则重新加以界说。他们从文学的意识形态属性出发,将生活的本质和时代的本质做了严格的区分,认为时代的本质是生活的本质的最高表现,因而使文学的“真实”性逐渐脱离了艺术审美的范畴,并与作家的政治立场发生了直接的关系。矍秋白认为:“艺术是一种特别的上层建筑,一种特别的意识形态,它反映实质而且影响实质;意识是实质‘镜子里的形象’,实质不受意识的‘组织’,而是在‘组织’意识,然而意识并不是消极的,它的确会影响到实质方面去,阶级是在改变看世界而认识世界。”矍秋白这里所说的“实质”,并不是指社会现实的原生状态,而是指它的政治本质或阶级本质。在一个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都十分激烈的革命时代,文学作品的“真实”性必须是进步作家以其鲜明的态度,“来表现他的政治立场,他的深刻的对于社会的观察,他的热烈的对于民众斗争的同情”。没有鲜明的阶级立场或政治态度的文学作品,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真实”性可言。

第三,“典型论”是其又一个基本要素。“典型论”在西方近代文论中,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论问题,主要涉及文学创作过程中对生活原型的加工与提炼,以便使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更为集中、更具有读者阅读的真实感和艺术形象的丰富性。左翼文学十分看重“典型化”的政治功能作用。在革命现实主义的文艺理论体系当中,“典型化”的概念不仅是“反映论”文学观的核心本质,而且也是衡量文学“真实”性的惟一标准。

这种以“反映论”为核心本质,以“真实论”和“典型论”为基本要素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由艺术审美形态向政治意识形态的转化,反映着20世纪主流价值观(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主导中国现代社会历史进程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价值观)对文学的影响,从而促使文学与政治一体化结盟,使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变得偏狭,这表现在:一、在文学的功能上,将文学等同于宣传。李初梨借用美国辛克莱名言“一切的艺术,都是宣传”而提出“一切的文学,都是宣传”是对这种文学观的简捷表述。钱杏邮照搬苏联“列夫”派的主张“反对写实,提倡宣传”,更是以牺牲“写实”去服从“宣传”。忻启介《无产阶级艺术论》将“有产阶级底艺术”定义为“欺骗的,麻醉的”,而“无产阶级艺术”定义为“宣传的,煽动的,革命的”。二、将把文艺的社会功利性强调得过分,把文艺当作政治的附庸,根本不承认它的主体性,强调“政治价值对于艺术价值的统治权”,轻视艺术性,认为:“只要是真能表现现代被压迫者的人生,只要是从实际生活中喊出来的被压迫者的痛苦与欲求,那便好了;我们不看重形式上的美,……”三、“左联”关于创作题材的决定也太具体、太死板,如他们提倡“描写旧的之中新的产生,描写今天中的明天,描写新的对于旧的克服”完全不顾社会环境、历史条件和作家的状况,虽然看起来很革命,但根本做不到:过多的限制作家的人身自由和言论自由也就限制了作家的创作自由。最后,“左联”关于创作方法的决定走得更远。如鼓吹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所谓“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是苏联“拉普”提出,而由国际革命作家联盟于1930年11月的代表大会正式认可并决定推行的一种“创作方法”;中国“左联”执委会于次年几月在其决议《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冯雪峰执笔)中接受了这种“方法”,指出要用这种方法同包括“主观浪漫主义”即“革命浪漫谛克”在内的一些不良倾向作斗争。“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顾名思义,即把世界观与创作方法视同一律,将哲学方法与艺术方法混为一谈,显然是左倾幼稚病的机械论。“左联”执委会决议并没有解释清楚“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但是将“方法”与“观点”(“世界观”)、“观察”与“描写”等同起来却是毫不含糊的(“在方法上,作家必须从无产阶级的观点,从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来观察,来描写。”云云)正因为这样,所以,这个决议在反对“观念论,机械论,主观浪漫主义,粉饰主义”等等的时候,强调一句:“特别要和观念论及浪漫主义斗争。”――原 来,推行“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清除“观念论”(当时对唯心主义的称呼)和“浪漫主义”!这是原封不动的“拉普”文艺观点和路线。然而当时左翼文坛还认为这种方法“将给你以正当的指导,示你以必胜的战术”。他们把世界观视为能网罗一切、取代一切的宝物,说“我们在表现‘五卅’,我们即使不曾跳进那个漩涡之中,我们可以去访问那时的当事的人,可以考核当时的文献,经过相当缜密的研究,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生出一个伟大的直观,激刺我们的创作欲”。相反,他们认为,“单描写客观的现实,是空虚的艺术至上论,是资产阶级的麻醉剂”这些理论,歪曲了文学的本质,违背了文学创作的规律,错误是明显的。许多作家因而无所适从,他们被迫或放弃了自己熟悉的题材,或改变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如丁玲的《水》可以看作是这一影响的产物。《水》于1931年9月到11月发表在《北斗》上,小说以当时十六省大水灾为背景,如火如荼地展示了中国乡野的社会情绪,背景开阔,运笔大刀阔斧,气氛是炽热欲燃的,但人物面目模糊不清,描写的群体性淹没了人物的个性。但在当时一些左翼批评家心目中,意识的正确就是作品成功的一大半,故作品受到很高的赞扬。冯雪峰正是在这样的思维定势之下,看到了《水》提供了一个不同于蒋光慈的新的模式,跳出了“革命加恋爱”的窠臼,赞扬此小说是“我们应当有的新的小说”,但还是很清醒地、很有保留地修正:“这只是我们所应当有的新小说中的一点萌芽”。而如前所述比丁玲的《水》还要早半年发表的张天翼的《二十一个》也是因为提供了一个群像描写的模式而获得了左翼文坛的高度赞扬。冯乃超说“在两种意义上,他是新人,――在创造新的形式上,在他是新的作家上。”然而今天我们客观地来看待这部在当时受到极大的称赞的小说,却发现它并不是说明了作品艺术上如何成功,而是恰恰证实了文坛的“左”。另外还造成了作家在创作中以题材的划一化取代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和倾向性取代了艺术的真实性和人的复杂性,以简单幼稚的政策精神取代了严肃认真的艺术创作,造成了公式化和概念化的盛行。其历史教训应该说是惨痛的。

笔者以为,现实主义的道路应该是广阔的。现实主义作家在反映生活的本质面貌、表现丰富多样的社会人生时,根据自己熟悉的生活题材,自己的创作个性,以及自己喜欢采用的艺术形式,可以写悲剧,也可以写喜剧,可以写人间世界,也可以写鬼土世界,可以画狗,也可以画鬼,可以正经严肃,也可以轻松活泼。如鲁迅所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而不必一定要用某一种“现实主义”为准绳去套,把不符合自己胃口的作品看作是反现实主义的;也不必给作家硬性规定只准写这类型的鬼,而不准许写那类型的鬼,用大大小小的绳索捆住作家的手脚。文艺创作有它自己的规律和特性,应该多给作家一些自由,不必强求一律,拘于一格。张天翼在《鬼土日记》中遵循现实主义创格原则,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的夸张与想象,以幽默和诙谐的笔调,塑造了一些在鬼蜮世界里活动的讽刺形象,应该说是现实主义的。张天翼自己也说:

半人半兽的创造(如《山海经》里的西王母,《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猪八戒等)是文艺创造的一种幻想。“幻想的来头跟想象一样,也不能无中生有,只是――假如说想象是从某一真人真事跨出了一步的,幻想也许是更往前跨了一步。两者同样是把己经知觉到的东西拼凑起来,而幻想不过是拼凑得更大胆一点,更不实在一点就是了。”

所谓合理不合理,真实不真实我以为应当这样去看――看他所写的人物的个性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真实。如果这是合理的,真实的,那么这里就是不但是有诗的真,同时也有科学的真,哲学的真,困为它真实地表现了人生。

第9篇:现实主义文学范文

基金项目: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

摘要:从上个世纪60年代兴起的美国当代现实主义青少年文学作品的主题极为广泛。随着美国社会的变革,青少年文学作品的主题愈加多样化。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对自我身份构建与认知的困惑,子女与父母以及其他成年人的关系,同伴之间的压力,男女生的关系,种族偏见,吸毒,酗酒,父母离异,死亡,同性恋,经济困窘等都成为美国当代现实主义青少年文学作品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American society, the themes of American Contemporary Realistic Young Adult Literature have had a wide variety. They include the confusion about the establishment of self-identity and cogni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oung adults and their parents and other adults, peer press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ys and girls, racial prejudice, drug taking, alcohol abuse, divorce, death, homosexuality, and economic dilemma.

关键词:美国当代现实主义;青少年文学;主题

Key words: American Contemporary Realism; Young Adult Literature; theme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7-017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