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设总体方案范文

建设总体方案精选(九篇)

建设总体方案

第1篇:建设总体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做诚信教师、当诚信学生”为主题,以建立“标准明确、责任清晰、考核严密、奖惩相济”的工作机制为目标,通过开展诚信创建活动,加强校园信用体系建设,突出褒扬诚信、惩戒失信,推进诚信制度化,积极营造讲诚信、守信用的校园舆论环境。

二、工作目标

以服务学生、家长为核心,通过开展诚信建设活动,普遍提高师生的诚信意识,提高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文明素养,逐步构建一个文明、和谐、优美、诚信的校园环境。

三、组织机构

成立诚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

副组长:***

成  员:各处室负责人

下设诚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  任:***

副主任:***

成员:******

诚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办公室,具体负责诚信建设宣传教育,开展具有本单位特色的诚信创建活动,制定诚信创建年度工作方案,制定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制度措施,分步推进工作,在全校积极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

四、诚信建设的工作内容

(一)开展诚信专题宣传教育活动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为先的理念,把培育诚信价值观作为长期任务。利用学校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LED屏、橱窗等载体彰扬诚信现象,鞭策失信行为,形成人人讲诚信、事事做诚信的工作学习环境。2019年组织全校师生观看诚信教育片2次,一次安排在上半年,一次安排在下半年,开展诚信教育讲座2次,一次安排在上半年,一次安排在下半年。在“3·15”消费者权益日、“6·14信用记录日”、开学典礼、寒暑假放假前等重要时间节点时,开展诚信宣传活动;做好“八个一”活动;干部教师积极开展“诚信知识竞赛”。

第2篇:建设总体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加强执法效能工作,以“精心策划、精益执法、精细管理、精品效果”为总抓手,进一步深化“前置式、三公式、亲和式、服务式”四式执法模式,大力推动城管执法工作向纵深发展,务求新的突破,达到新的境界。

二、组织领导

为保障机关效能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由同志任组长,同志任副组长,各中队中队长、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机关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抓好局机关效能建设的各项工作。

三、强化“四个转变”,深化“三城整治”效果

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完成“四个转变”,即由“被动执法向主动执法转变,经验执法向科学执法转变,粗放执法向细节执法转变,突击执法向常态执法转变”,达到“市容整洁无死角,环境有序无乱点,精细管理无缝隙,严格管控无隐患”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开展“整洁城市、畅通城市、安静城市”整治行动,彻底为老城区“洗脸”、“除旧”、“布新”。通过规范沿街商店的经营秩序,切实解决城区主要道路两侧商店门前的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现象;依法取缔沿街商店门前使用音响、高音喇叭,招揽顾客产生的噪音扰民现象;全面消除道路两侧的修车点、洗车点、废品收购点的占路经营现象;依法规范道路两侧的摩托车、自行车、三轮车等非机动车停放秩序;加大对市场周边及汽车站、公园周边等重要节点的巡查力度,解决周边环境脏乱差现象,切实为全县人民创造一个整洁优美、安静舒适、畅通便利的城市环境,全面提升市容环境管理水平和效果。

四、健全环卫机制,提高农村社区管理水平

督促引导各乡镇执法中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同时,在全面维护好乡镇驻地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健全和完善属地化管理职能和环境卫生长效化运行机制,及时督促各乡镇、村组建环卫队伍和物业管理机构,加强日常协调和监督考核,不断推进以“五化”(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

五、围绕“一个”目标,加强执法效能建设

按照“情感带队、学习强队、制度建队”的建队原则,以注重创建“学习型团队、实干型团队、创新型团队、和谐型团队、自律型团队”为目标,以全面完善“制度约束机制、过程控制机制、责任追溯机制、持续改进机制”为手段,进一步增强每名执法队员的谋划力、运筹力、执行力,全面推进执法队伍效能建设的快速发展,争创一流,干事创业。

(一)树立刻苦学习之风,建设学习型团队

2012年,我们将以情感带队为前提,以学习强队为基础,以制度建队为保障,从提高执法能力、执法效率出发,全力创建“学习型”团队,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与业务培训,与县委党校联手,分批组织队员到县委党校进行培训,全面提高队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理论水平。组织队员重点加强对《城乡规划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全面提高队员的依法行政水平。

(二)树立严谨务实之风,建设实干型团队

深入开展思想作风纪律整顿,着重解决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工作健康发展的各种倾向。强化制度约束机制,规范执法队员的行政行为,通过培养和塑造爱岗敬业的价值观,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城管执法机关的凝聚力,从而全力打造一个团结、进取、勤政、务实的实干型团队。

(三)树立开拓创新之风,建设创新型团队

从各中队、科室的日常工作策划、工作标准等方面入手,采取工作实践与理论创新相结合,季度考核与年终评比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全力建设创新性团队。同时,狠抓执法责任、工作标准、队伍学习的落实,探索研究和谐执法、文明执法的新模式、新方法,努力提高执法服务水平。

(四)树立团结协作之风,建设和谐型团队

积极构建城管执法的和谐模式,进一步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方面地建立城管执法的和谐关系。一是注重团结协作。营造兄弟般的工作氛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爱岗敬业,做到分工不分家,小事分头办,大事合力做。工作中,各级负责同志必须是执行命令、遵守纪律、履行职责、廉洁勤政的先锋,遇有重大困难和解决突出问题时首当其冲,做到“跟我上”,而不是“给我上”,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在生活上,做好队员的兄长,尊重和关心队员,时刻把同志们的冷暖放在心上。二是营造浓厚的执法文化。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熔铸和升华城管执法队伍精神,为城管执法工作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三是实行执法互动和严格管理相结合,注重换位思考,把管理相对人视为父老乡亲。在执法过程中,以说服教育、劝阻纠正为主,处罚为辅,完成向和谐执法、文明执法的根本性转变。

(五)树立廉洁节俭之风,建设自律型团队

一是密切与市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局中层以上干部要根据各自分工,在本职范围内答复市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市民对城管执法工作的满意度,提升执法队伍的整体形象。二是抓好作风建设。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重点解决在执法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存在的吃、拿、卡、要等违规问题和执法服务方面存在的执法不公、语言粗俗、态度蛮横等不文明执法现象。三是抓好监督,强化制约。积极发挥执法监督科的作用,大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的监察工作。通过受理群众来访、咨询、投诉等问题,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效能实施全方位监督,规范工作人员行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四是厉行节约,倡导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和搞形式主义。

第3篇:建设总体方案范文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对法治政府建设作出了总体设计和全面规划。作为政府机关,体育部门必须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过程中,肩负起应有职责,扎实工作、奋发作为。

体育总局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全面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体,促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体育强国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体育总局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体育部门;以《体育法》为核心,涵盖体育工作基本方面,层次分明、衔接配套的体育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完善;体育部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体育改革发展和解决体育领域问题的能力普遍提高,体育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体育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体育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体育法律法规严格公正实施,人民群众体育权利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

针对深入推进体育系统依法行政面临的突出问题,针对当前体育法治建设实际,实施方案提出了5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体育职能,包括深化体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优化体育部门组织结构,加强体育市场监管,创新社会治理,优化公共体育服务。

――完善体育法律制度体系,包括完善体育立法体制机制,加强重点领域体育立法,加强体育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

――推进体育依法决策、执法与监督,包括健全体育依法决策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体育权力制约和监督。

――依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包括完善行政复议工作,加强工作,高度重视行政应诉工作,建立和完善多元化体育纠纷解决机制。

――全面提高体育部门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包括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加强对体育部门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注重通过法治实践提高体育部门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第4篇:建设总体方案范文

【关键词】:档案馆功能定位表皮处理 矛盾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 A

乌鲁木齐市房产局房产交易大厅及房产档案馆是乌鲁木齐市统一颁发全市各类房屋所有权证、共有权证、他项权证;办理房屋初始、转移、抵押等房屋登记业务;负责核发全市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和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手续;负责房屋产权档案管理工作;负责房屋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预测工作;负责房产交易市场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部门。现有交易大厅及档案馆的规模已不能满足现有的工作需要及未来发展,现拟建的新的交易大厅及档案馆。

1、设计伊始

最初新档案馆及交易大厅的建筑设计是在取得甲方任务书及地形图,在勘测完现场后进行的,当时并未得知规划部门已有此地块的总体规划,所以最初的设计完全以建筑本身的功能定位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的,也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甲方在功能及心理上的需求。

最初建筑方案

但在得知本地块的总体规划后,之前做的方案完全被,主要是因为规划部门要求严格按总体规划做单体建筑包括建筑外立面效果。而总规中限定的建筑形体及外形都与常规意思上的档案馆建筑有很大的差异,这也就行成了内部功能和建筑外形上的矛盾,而建筑设计的过程就是解决矛盾的过程,从而行成了最终的方案设计。

最终建筑方案

2、方案设计

分析建设用地所处位置,结合周围环境及整体规划要求,将房产交易大厅及房产档案馆设计成“L”型平面,由主楼和裙房构成,裙房整体地上3层,局部4层;主楼地上12层;地下整体2层,总建筑面积36797.14O,地上建筑面积27977.77O,地下建筑面8819.37O。本方案的总体布局和立面风格都满足了北区中心功能区的总体规划要求,立面风格上体现现代简约风格,主楼高层部分以横向线条为主,楼层则层层收进,在减少对周边道路的压迫感的同时让建筑形体更具艺术性,裙楼则以不规则的开窗结合横向线条与主楼相呼应,建筑外立面为整齐划一的乳白色铝板结合玻璃幕墙,体现了现代的建筑风格和时代感。

各层功能布局如下:

一层-三层平面主要为交易大厅、档案查询大厅和房产交易展示等;四层平面由主楼及局部裙房及连廊构成,主楼则为中心信息层,主要设有信息机房、维修间、培训教室及办公室、会议室等;局部四层裙楼为多功能厅及对外餐厅等;五层平面为业务办公用房;六层平面为档案技术用房;七至十二层平面为档案库房。

不难看出建筑整体的形象看上去更像是酒店或是现代化的办公楼,对于裙楼的功能定位来说这样的形象或许无可厚非,毕竟裙楼的功能主要是对外服务,大面积横向不规则不理幕墙也有利于大厅的自然采光。对已主楼四至六层的内部办公空间也是如此。七至十二层的档案库房则与档案馆建筑的普遍形象大相径庭。由于档案库房特殊的功能定位,和其对采光、室内温湿度的要求,一半情况下,在外立面是设计上都是以实体墙面为主,玻璃的使用面积则较小。而本设计主楼和裙房的风格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甚至似乎是完全剥离了建筑内部本身功能特性的建筑外表皮设计。而这样的设计手法如不加以对建筑内外矛盾的解决和巧妙处理,很容易形成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外立面效果上的冲突,从而影响实际的使用效果,因此在档案库房这部分的设计过程中,为了避免建筑外表皮大面积玻璃幕墙对档案库房内部的采光和温湿度控制的影响,我们在设计中采取了通廊式。在建筑平面中周圈设置通廊,内部则为实体墙面围合起来的档案库房,这样一来解决了内部功能和外表皮的矛盾,同时将档案库房的特性很好的体现和保持,相对封闭的档案库房也有利于其所需物理条件的实现。

在设计过程进行中,甲方提出要考虑到以后的发展即要有加至十八层的准备,分析现有的十二层的方案,主楼是层层收进的态势,若按此方式加层,上层的建筑面积则过小,日后无论作为办公场所或是档案库房,实际的面积使用效率则会大大降低。因此,我们决定新加层以十二层的面积及轮廓为基础,让建筑形体呈竖直上升趋势,不在层层收进,这样则保证了加层厚的建筑面积使用效率。同时结构设计也是为了满足日后加层的需要,对建筑的基础、梁、柱的关键受力部位做了相应的处理和预留。

第5篇:建设总体方案范文

【关键词】方案设计;房地产;项目开发;建筑设计

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方案设计是解决建设项目总体布置和开发问题。是建设项目成败的关键所在,是城市规划的体现,是开发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中之重。主要任务是对建设项目和建设场区进行总体规划、建筑设计和街景布置、环境关系规划、交通组织,提出建设规模和经济技术指标等。

一、方案设计的具体内容

方案设计是房地产开发项目中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是把每一项目从无到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最具体化、形象化的表现过程。是设计项目的灵魂的塑造过程每个建筑都是在其共性的范围内追求个性的产物。不同的方案设计在同样性质的建筑上有不同的效果风格。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就要抓住这些潜在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抽象提取和具象表现,使之最后形成一个具有个性,能够体现房地产项目开发方和使用者内在精神面貌或形象标识的一个具象建筑实体表现物,赋予建筑物精神和文化层面的内涵,是建筑灵魂的塑造过程。

二、方案设计在房地产项目开发中的重要位置

(一)好的方案设计可以控制建筑成本

建筑成本对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总体经济效益有很重要的影响,降低成本是每一个项目追求的目标之一,方案设计影响着开发项目的成本。一个好的方案会合理确定立面材料、结构形式,在结构和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体量组合设计,通过精心详细的设计能够把普通的材料设计出良好的视觉效果,这样就解决了大大提升了项目效果,间接节省了成本。

(二)好的方案设计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面貌

例如:央视新楼、台北的101、上海的东方明珠等一些著名的建筑人们一听名字就会知道它在哪个城市,这样可以提升整个城市的面貌,在城市中,城市的空间和面貌是由市政设施、建筑、景观等组合而成的综合体,每个项目的开发不能随意排列,也不能随意建设,不但应该充分考虑项目与城市轴线和空间的关系,还要考虑到城市周围的环境,使项目的体量造型、立面风格、建筑空间、建筑色彩都能和城市空间、城市环境相互协调,这样不仅不会破坏城市的整体面貌,还会为城市的规划和布局锦上添花。如果项目随意摆设,不但会破坏城市的整体面貌,还会使建筑物本身变得过于突兀,不能给人以美感。

(三)好的方案设计影响着设计单位的未来发展状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方案设计是设计单位开拓市场的第一步,如果方案设计的好,很容易得到房地产市场的青睐,为双方的进一步合作打下基础,并且以后再有合作机会的时候,房地产企业都会先想到设计方案好的设计单位,这就打下了长远合作的基础。在实践中,一个好的方案设计往往能带给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方案设计时,设计的思想不能一切从畅销、从高利润出发,应该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结合起来考虑,使产品在企业目标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协调一致。如果方案设计的不合理,不仅浪费了设计单位的人力、物力、财力,还给设计单位的形象造成很坏的影响,不利于设计单位长远的发展。

(四)影响施工图设计质量

方案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各个专业的问题,在设计时为别的专业留有空间,这样就使得方案设计不那么死板,更加灵活,哪怕没有初级设计阶段,施工图也同样能够顺利的实施,在项目方案设计完整的基础上保证施工图的正常、高效、按时运行,提高了建筑施工环节的工作效率。每个开发项目都是在其共性的范围内追求个性的产物。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就要抓住这些潜在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抽象提取和具象表现,使之最后形成一个具有个性,能够体现房地产项目开发方和使用者内在精神面貌或形象标识的一个具象建筑实体表现物,赋予建筑物精神和文化层面的内涵,是建筑灵魂的塑造过程。

(五)影响着人们对建筑的满意程度

由于建筑物的高度受到城市规划的制约,在方案设计阶段不能更改建筑物的高度和层高,但是方案可以按照人们对建筑物舒适度的要求,扩大建筑物内部的空间尺度,达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人们舒适度和满意度的目的。

三、优化方案设计的途径

(一)力求方案合理性

处理好市场需求与产品方案、建设规模的关系.合理确定项目开发进程和经济规模;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的关系;总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的关系.总体规划一次完成。项目建设可分步实施;投资与效益的关系,力争用最小的投资取得最大的效益。

(二)总体规划要科学

总平图布置根据场区自然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因地制宜、依山就势;总平图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符合国家规范规定。主要有建筑系数、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间距等;科学规划场区内人流、车流、消防通道等交通路线,确保安全、顺畅、短捷。注意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与城市规划部门确定合理的商业面积。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开发商预期目标。结合地形、地貌。做好竖向布置.合理确定场区布置标高,尽量减少挖填土石方工程量.力争挖填方趋于摹本平衡。控制投资。采取场区雨水排泄和必要的防洪措施,防止市政排水管网倒灌。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人防、消防、交通等当地主管部门协商,并取得各单位的相关意向协议、审查意见和批准文件。

(三)户型设计要创新

户型设计必须规避周边不良景观的影响,对来自周边交通干道的交通噪音也应有足够的防噪措施,对于景观较差的户型要通过户型创新或提供更多的退台花园等方式给,平面设计要求简洁,户型设计应保持不同面户型的开单比例,做到户型设计的系统化,充分有效地利用户内空间,交通流线简洁,提高住宅的实用率。房内要有合理的功能分区,公共活动区,在大户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主人、客户、以及保姆的动线,使之尽可能合理。

(四)交通设计做到秩序有条

解决好项目内后勤服务、消防疏散之间的关系,做到人车分流,内部交通与消防车道应在用地红线范围内解决,合理解决配套公共设施的停车及交通疏散问题。

四、总结

方案设计是房地产项目开发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中间环节,在房地产项目开发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从文化层次还是经济性和市场以及设计阶段的角度进行分析,其重要程度均不可忽视。房地产项目开发方更应该谨慎行事,在方案阶段进行充分的沟通、分析、讨论和研究,已达到理想的建造效果。

参考文献

第6篇:建设总体方案范文

1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可行性分析

1.1 高校馆藏档案文化底蕴深厚。高校档案是学校各个时期建设和发展的真实反映,是展现学校历史画卷的重要信息来源,其内容蕴含着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成果以及师生员工实践和智慧的宝贵经验和重要的知识信息,它以文字、图表、图片、实物、声像等形式,翔实地记录了学校各个行业、各个层面、各个时期的重大活动的历史面貌,是传承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具有较高的文化属性,有着很好的文化教育功能。目前,高校馆藏档案成为人们获取新知识、新观念、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成为学校难得的宝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1.2 高校档案门类齐全。根据《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教育部第27号令)和《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与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要求,高校档案分为党群、行政、教学、科学研究、基本建设、仪器设备、产品生产、出版物、外事、财会、声像、学生等十二大类,另外还保存有专题、实物、人物等特色档案信息资源,门类充盈,内容丰富全面。

1.3 高校档案唯一凭证性特点突出。高校档案是学校真实、可靠、最具权威性与凭证性的原生信息资源,具有极强的公信力,是高校档案文化建设有别于其他文化建设的最显著、最根本的特色之一,也是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生命所在。

1.4 高校档案队伍实力强大,科研氛围浓郁。高校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队伍庞大,如郑州大学专兼职档案人员近200人,而且人员、组织结构科学,档案工作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高校档案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2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设立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要预防档案工作者对档案文化建设内涵的认识不足、定位不准导致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过程中触犯方向性错误;还要避免对档案文化建设的意义缺乏理性认识,使档案文化建设裹足不前,行动缓慢;另外,应从国家档案事业发展全局着眼,在文化强国与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联系中寻找结合点和切入点,从战略思维的高度把握高校档案文化建设全局性、动态性、连续性、根本性等关键问题,规划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2.1 从理论上解读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内涵。自2000年周长岱发表《档案文化建设基本取向初探》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后,档案学者对档案文化建设充分关注,2012年形成对档案文化理论的研究热潮,短短两年中,学术界123篇,占论文总量的79%,尽管学者对档案文化内涵的理解不一,但他们也有一定的共识。学者认为档案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加强档案文化建设在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周长岱认为,档案文化是档案部门在实现档案管理目标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相互依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档案精神、价值取向、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管理策略和服务理念,等等。黄志勇认为,档案文化是档案部门在实现档案行政管理目标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行业特点并得到共同遵循的理想、信念、行为准则、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物质载体的总和。它包括四个层面:表层的物质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档案文化。何伟慧认为,档案文化是档案所蕴涵的特定时期、特定人群的价值、观念、行为的一种文化形式,反映档案记录者、管理者和利用者的文化心态的一种文化记录。贺俊兰认为,档案文化是在档案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吐故纳新”的再挖掘、再创造和再升华,是在挖掘历史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地方文化的过程中的再丰富、再发展。王英玮认为,档案文化是人类社会各种组织和社会成员,通过有意识的创造性劳动,逐步积累下来的维系和促进人类历史文明延续和发展的物质与精神文明财富。章晓镭认为,档案文化应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狭义的档案文化指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记录与反映的档案信息及其载体,即档案实体文化。广义的档案文化除包括档案实体文化外,还包括人类有效管理和利用实体文化成果而采取的活动方式及其创造出来的档案事业文化。唐云燕认为,档案文化表现为多环形文化结构形式,分为表层结构、中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内容是人们有关档案的各项活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档案管理方式、利用方式、档案机构设置、档案法制建设和档案活动的物化成果。中层结构是档案管理和利用的理论、经验、技术、规范及人们相互间的档案关系;深层结构包含人们的档案观念、传统、心理、思维方式等。葛宝臣认为,档案文化就是某一历史时期某一特定群体的档案意识,以及在这种意识指导下的有关档案的行为方式和物化成果的总和,还包括社会总体文化作用于档案而产生的文化总功能。

综观所述,笔者认为,高校档案文化建设应有两层含义,一是档案实体所承载的文化底蕴,指的是一种“记忆文化、存史文化”;二是人文的档案文化建设,指的是在特定环境下人们所具有档案行为中的文化状态,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档案文化建设乃是档案载体的神、韵、魂。俗话说:“山不在高,有水则灵。”无论档案馆藏数量多少,无论档案馆舍面积多大,档案不仅要有规范的雏形,而且还要为其注入神韵和灵魂,使档案和档案工作充满文化风韵和生命活力。

2.2 从政策和外部环境上把握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方向。一是2008年国家档案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第“27号令”,鲜明地赋予高校档案机构学术研究的性质和高校档案服务社会、以史育人的功能,拓展了高校档案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二是2012年在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上杨冬权在《谈档案与文化建设》的讲话中强调“动员和发动全国广大档案工作者更加自觉地投身到文化强国和档案强国的建设中……”,使高校进一步环视了档案部门自身文化事业建设职能。三是目前全国各级档案部门都已积极投入到档案文化建设中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档案文化建设理应走在全国档案部门的首列,为国家和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2.3 从措施上落实高校档案文化建设方案。制订高校档案文化建设方案,是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落实高校档案文化建设方案,第一,要有丰厚的文化档案资源作支撑。在信息资源建设中要把强化特色,彰显高校档案不可替代性作为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第二,要通过各种科学举措,把档案信息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把档案文化建设做活做大。第三,树立档案服务于文化强国建设大局思想观念,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目标,主动开展一系列创新服务。第四,建立高校档案人文文化,凸显“以人为本”思想理念,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3 实现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3.1 优化馆藏结构,为高校档案文化建设奠定基础。优化馆藏结构,丰富馆藏内容是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一是根据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需求,档案工作者要主动帮助学校师生在各项文化建设中建立档案,保留自身形成的文化档案,既为今天的文化建设保存记录、留下凭证,也为将来的文化建设留下参考依据和遗产继承。二是档案工作者要主动记录即将消失的各种文化现象,为“濒危文化”建立档案。比如用摄像机、照相机把即将迁移或改造的建筑拍摄下来,把老专家、老教授等著名人物的人生轨迹记录下来,等等,为学校和社会留下宝贵的精神资源。三是做好档案征集。把有文化价值的零散档案通过多渠道征集,努力丰富馆藏,从根本上优化馆藏结构。四是突出特色,彰显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独特性。只有保持和彰显出自身特色,高校档案文化建设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档案工作者要注重对专业档案和特色档案的收集,立足于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实行老科学家人物全宗、重大活动事件、奖品实物以及特色档案的专库管理,形成模块管理方阵,为体现高校档案信息文化功能夯实基础。五是建立文化档案信息数据库。高科技管理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档案管理能力,实现数字全文查询,形成信息技术保障下的数字服务体系,对高校档案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2 编研档案文化产品。组建高校档案编研队伍, 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创作二次、三次编研成果。第一,档案工作者要对馆藏档案进行筛选、加工、提炼、编纂,把档案“原料”转化加工为档案文化精品。第二,档案部门可以通过新兴的或传统的大众文化形式,把其他文化优秀因子同档案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融入档案文化的元素,打上档案文化的烙印,打造出在文化界和宣传领域内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精品。第三,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立高校特色档案文化产品。第四,调研科技项目,拓宽高校档案文化建设渠道,打开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形成档案人文文化产品。

3.3 利用网络优势,共享高校档案文化产品成果。发挥网络服务快捷、便利等显著特点,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提高档案文化产品的宣传,扩大档案文化的影响力,体现档案文化与展览文化、影视文化、互联网文化等各类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一方面,通过校园网建立档案馆网页,推出以档案信息制作的网络视频或文字产品,让自己的档案文化产品走进时尚的文化受众。另一方面,通过网络链接将兄弟院校的档案文化产品推广宣传,实现档案文化产品共享。

3.4 创新服务机制,增强人文文化理念。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一方面,档案部门要积极创新服务机制。一是建立高校档案文化建设项目论证机制,提高档案文化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提高档案文化项目的精品率。二是建立高校之间的合作推进机制。通过借势、引智、联手、合力,创造出影响力强大的档案文化优质品牌。三是建立市场运作机制,发挥市场调节功能和配置作用。四是强化校友参与机制,充分调动校友参与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档案文化的创造活力。另一方面,要增强“以人为本”和“以人为主体”的理念文化,主张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人的聪明才智,满足人的个性需求,提倡人的创新精神,倡导尊重人、重视人、关心人、关爱人、帮助人的思想风尚,用人文的价值理性审视高校档案文化建设。一是发扬档案工作者主体精神。二是明确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行为规范和基本原则。三是突出档案文化受众多元性要求。

第7篇:建设总体方案范文

关键字:总设计师;工程设计;质量管理

Abstract: The general designer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project design. A good general designer should not only have high technology level, as well as the good communication, coordination, organization, control ability, ables to guide design team to excellently finish each design task. As a good general designer, he will generally manage the design quality from five respects.

Key words: general designers; engineering design;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工程项目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工程采用什么样的平面布置和空间形式,选用什么样的结构类型、材料都直接关系到工程主体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关系到建设投资的综合功能是否充分体现在规划意图。设计的严密性、合理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工程建设的成败,是主体结构和基础安全、环境保护、消防、防疫等措施得以实现的保证。一般总设计师由综合素质较强的建筑师担任,在工业及市政工程的设计中一般总设计师由综合素质较强的工艺专业人员担任,本文主要是针对民用建筑设计中的质量管理来讨论。

一、方案投标阶段

方案投标阶段是项目设计工作的开始阶段,正所谓“万事开头难”,方案设计是详细设计的基础,其考虑的因素很多。但在投标阶段,往往留给方案设计的时间太仓促,方案设计深度不够,设计师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多方案优化比选,导致中标方案很不完善、甚至失标。

很多建设单位更崇尚国外的设计方案,其实这是有原因的,外国设计师擅长创意,国内的建筑师更擅长技术。但是很多大型地标性的建筑设计招投标本身比的是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方案设计的灵魂,它不需要模型和具体的方案设计图纸,这样可以节省人力、物力。

随着国内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实在方案投标阶段可以借助很多手段进行方案的优化工作,比如,绿色建筑模拟仿真技术、BIM技术等,通过仿真会发现许多不合理地方,重新修改方案,使方案更加合理。这些都可以成为投标中的亮点和创新点,增加建设方对投标单位的信任。

加强方案阶段的管理非常必要,这要求总设计师和方案创作人员在方案设计阶段花更多的心思,做出更好的创意,方案设计完毕后要进行方案的筛选和评审工作,最终确定参加投标方案,保证中标率。

二、设计前期阶段

抓好设计前期阶段的准备工作是总设计师工作的首要任务,合同签订阶段,生产质量负责人和总设计师就应该组织专业负责人开展前期设计的准备工作,前期设计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设计基础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设计基础资料的搜集包括要求甲方提供地勘报告、水文气象资料、地震资料等;对于甲方不能提供的资料,总设计师应组织专业负责人等人员查找相关资料,包括了解地方法律法规、收集以往完成的相似设计图纸等,或者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保证快速准确的搜集完成设计所需要的全部资料。总设计师在资料搜集过程中应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指导相关人员搜集所需资料,以免误工,影响生产计划的安排实施。

2、消化合同要求

根据合同要求与业主进行有效地沟通,了解业主的确切想法,尽快把大的设计原则定下来,在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双方协商确定设计深度、进度及图纸套数,总设计师应根据合同和甲方的补充要求,初步拟定一个设计方案,包括工作量的统计、人员的配备、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补救措施等,为编制开工报告和具体的生产计划做好准备。

三、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是依据已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而编制的设计文件,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制施工图设计和安排年度计划的依据。初步设计最重要的作用莫过于对于工程建设费用的预估和控制,据分析,初步设计影响投资的可能性大致为75%~95%,因此,抓好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工作非常必要。

民用住宅类建筑一般做初步设计的相对较少,对于复杂的、大型的公共建筑和专业建筑,初步设计阶段应集中精力解决以下问题,也是总设计师管理的重点:

1、优化及深化方案设计,考虑细部尺寸对电气、设备布置及其他专业的影响。2、协调各专业进行技术设计,确定技术方案:比如用电指标、给排水指标及相应的设备选型等。3、可以依据初步设计的成果进行设备材料的招标和采购。4、出具设计概算。

四、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十一个环节:编制开工报告、方案评审、建筑提平行作业图、会做、公用专业提土建资料、设计验证(校对、审核)、审定、底图归档、计算书归档、成品交付、完工报告。

总设计师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对以下内容做重点关注:

1、建筑设计标准的制定与统一,门窗、线条、分格线的位置、标高、尺寸,卫生间、厨房、阳台等用水位置降板尺寸,建筑面层预留厚度。2、综合管线预留是否齐全;3、节能措施、节能说明与建筑设计说明是否一致;4、是否有违反强条及过期规范的情况;5、项目归档前应进行建筑、结构专业的一致性会审,审查建筑、结构专业各方面是否一致;6、建筑、结构计算书有无问题,对施工图设计质量的把控还包括一些其他方面的工作,关键是要看总设计师的经验和组织协调能力。

五、后期服务阶段

后期服务阶段主要是指现场的施工配合。一般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设计意图领会差异、设计文件本身不完善、甲方修改方案等问题,造成后期服务的难度加大,这是考验总设计师综合协调能力的关键环节,这一阶段总设计师应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协调各专业对施工图审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回复;2、在技术交过程中,带领各专业主要设计人员参加,对设计意图进行详细交代;3、及时协调各专业解决建设单位、施工方在施工或报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建设单位做好参谋;4、积极配合建设单位进行消防验收、竣工验收等工作。

总之,总设计师在工程设计全过程的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总设计师岗位职责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工程设计的质量,进而影响工程的造价和实用性,因此必须加强总设计师在以上几个阶段中的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1]熊劲松.论建筑师的建筑设计管理[J].城市建设,2005,7 :49~51

第8篇:建设总体方案范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章 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第二条 下列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

(一)城市市区的土地;

(二)农村和城市郊区中已经依法没收、征收、征购为国有的土地;

(三)国家依法征用的土地;

(四)依法不属于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荒地、滩涂及其他土地;

(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

(六)因国家组织移民、自然灾害等原因,农民成建制地集体迁移后不再使用的原属于迁移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第三条 国家依法实行土地登记发证制度。依法登记的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土地登记内容和土地权属证书式样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定。

土地登记资料可以公开查询。

确认林地、草原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确认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分别依照《森林法》、《草原法》和《渔业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土地所有者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确认所有权。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市辖区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统一登记。

第五条 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使用权。其中,中央国家机关使用的国有土地的登记发证,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登记发证办法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制定。

未确定使用权的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负责保护管理。

第六条 依法改变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因依法转让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等附着物导致土地使用权转移的,必须向土地所在地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变更登记申请,由原土地登记机关依法进行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变更登记。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变更,自变更登记之日起生效。

依法改变土地用途的,必须持批准文件,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变更登记申请,由原土地登记机关依法进行变更登记。

第七条 依照《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的,由原土地登记机关注销土地登记。

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合同约定的使用期限届满,土地使用者未申请续期或者虽申请续期末获批准的,由原土地登记机关注销土地登记。

第三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八条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报国务院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本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编制,报国务院批准。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以及国务院指定的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各该市人民政府组织本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编制,经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批准。

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规定以外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有关人民政府组织本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编制,逐级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其中,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编制,逐级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权的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

第九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20xx年。

第十条 依照《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将土地划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县级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根据需要,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开垦区、建设用地区和禁止开垦区等;其中,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应当根据土地使用条件,确定每一块土地的用途。

土地分类和划定土地利用区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一条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依法批准后,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在本行政区域内予以公告。

公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规划目标;

(二)规划期限;

(三)规划范围;

(四)地块用途;

(五)批准机关和批准日期。

第十二条 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由原编制机关根据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修改。修改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后,涉及修改下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通知下一级人民政府作出相应修改,并报原批准机关备案。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一经批准下达,必须严格执行。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

(二)耕地保有量计划指标;

(三)土地开发整理计划指标。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进行土地调查。

土地调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土地权属;

(二)土地利用现状;

(三)土地条件。

地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结果,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应当向社会公布;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结果,报国务院批准后,应当向社会公布。土地调查规程,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五条 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土地等级评定标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根据土地等级评定标准,对土地等级进行评定。地方土地等级评定结果,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应当向社会公布。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土地等级每6年调整1次。

第四章 耕地保护

第十六条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城市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占用耕地,以及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分别由市、县人民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建设单位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负责开垦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

第十七条 禁止单位和个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禁止开垦区内从事土地开发活动。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开垦区内,开发未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国有荒山、荒地、荒滩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的,应当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

一次性开发未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国有荒山、荒地、荒滩600公顷以下的,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权限,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开发600公顷以上的,报国务院批准。

开发未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国有荒山、荒地、荒滩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或者渔业生产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确定给开发单位或者个人长期使用,使用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0年。

第十八条 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定土地整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推进土地整理。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可以用作折抵建设占用耕地的补偿指标。

土地整理所需费用,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土地使用者共同承担。

第五章 建设用地

第十九条 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确定的农用地转用指标;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用的,还应当符合城市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不符合规定的,不得批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第二十条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城市规划占用土地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市、县人民政府按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分批次逐级上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

(二)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补充耕地方案由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的人民政府在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时一并批准。

(三)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经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按具体建设项目分别供地。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村庄、集镇规划占用土地的,由市、县人民政府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依照前款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二十一条 具体建设项目需要使用土地的,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建设项目的总体设计一次申请,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分期建设的项目,可以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方案分期申请建设用地,分期办理建设用地有关审批手续。

第二十二条 具体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国有建设用地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时,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用地有关事项进行审查,提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时,必须附具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

(二)建设单位持建设项目的有关批准文件,向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申请,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拟订供地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上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应当报上级人民政府批准。

(三)供地方案经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向建设单位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有偿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划拨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向土地使用者核发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

(四)土地使用者应当依法申请土地登记。

通过招标、拍卖方式提供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并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土地有偿使用合同。

土地使用者应当依法申请土地登记。

第二十三条 具体建设项目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国有建设用地。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建设项目确需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土地,涉及农用地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时,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用地有关事项进行审查,提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时,必须附具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

(二)建设单位持建设项目的有关批准文件,向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申请,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涉及国有农用地的,不拟订征用土地方案),经市、县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逐级上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补充耕地方案由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的人民政府在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时一并批准;供地方案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在批准征用土地方案时一并批准(涉及国有农用地的,供地方案由批准农用地转用的人民政府在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时一并批准)。

(三)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经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向建设单位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有偿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划拨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向土地使用者核发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

(四)土地使用者应当依法申请土地登记。

建设项目确需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土地,涉及农民集体所有的未利用地的,只报批征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

第二十四条 具体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国有未利用地的,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办理;但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军事设施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建设项目用地,应当报国务院批准。

第二十五条 征用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由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将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用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

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

人民政府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用土地方案的实施。

征用土地的各项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

第二十六条 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征用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

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单位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

市、县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置补助费使用情况的监督。

第二十七条 抢险救灾等急需使用土地的,可以先行使用土地。其中,属于临时用地的,灾后应当恢复原状并交还原土地使用者使用,不再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属于永久性建设用地的,建设单位应当在灾情结束后6个月内申请补办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第二十八条 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需要临时占用耕地的,土地使用者应当自临时用地期满之日起1年内恢复种植条件。

第二十九条 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方式包括: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二)国有土地租赁;

(三)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者入股。

第三十条 《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的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是指国家在新增建设用地中应取得的平均土地纯收益。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一条 土地管理监督检查人员应当经过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土地管理监督检查工作。

第三十二条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除采取《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措施外,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询问违法案件的当事人、嫌疑人和证人;

(二)进入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非法占用的土地现场进行拍照、摄像;

(三)责令当事人停止正在进行的土地违法行为;

(四)对涉嫌土地违法的单位或者个人,停止办理有关土地审批、登记手续;

(五)责令违法嫌疑人在调查期间不得变卖、转移与案件有关的财物。

第三十三条 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给予行政处分的,由责令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直接给予行政处罚决定的上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作出。对于警告、记过、记大过的行政处分决定,上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直接作出;对于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决定,上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人事管理权限和处理程序的规定,向有关机关提出行政处分建议,由有关机关依法处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禁止开垦区内进行开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处罚。

第三十五条 在临时使用的土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六条 对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前已建的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的建筑物、构筑物重建、扩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七条 阻碍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非法所得的百分之五十以下。

第三十九条 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非法所得的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

第四十条 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耕地开垦费的2倍以下。

第四十一条 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土地复垦费的2倍以下。

第四十二条 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30元以下。

第四十三条 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八十条的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10元以上30元以下。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逾期不恢复种植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耕地复垦费2倍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 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阻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交出土地;拒不交出土地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 本条例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1991年1月4日国务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同时废止。

土地法定义这一概念包括以下几方面含义:

(一)土地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规范。

(二)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有关土地法律规范,对全社会成员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对违反土地法律规范的行为,必须依法处罚,以保证国家土地法律的贯彻实施。

第9篇:建设总体方案范文

1、前期准备及专业设计阶段

2、系统设计安装阶段

3、装修装饰阶段

4、开业前筹备阶段

二、酒店筹建处组织架构

1、组织架构

2、筹建处人员编制

3、筹建处人员分工

4、建立筹建处各项管理制度

三、酒店筹建筹备工作总体计划表

厦门xx酒店的筹建筹备工作是一项极其繁杂、细致和专业性的工作,涉及专业设计、系统安装、装修装饰、设施设备诸过程;涉及消防、安全、卫生、环保、工商、物价等现行的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涉及业主、物业协调等各个环节。其筹建计划的周密性、总体设计的前瞻性、功能设置的特色性、区域布局的合理性、现场管理的科学性,是决定避免投资浪费,酒店工程质量优良,未来资源闲置最小化的关键所在。为创建一个厦门最具特色、有个性化、有文化内涵、有高品位的高端精品酒店。因此,特提出以下方案和建议:

四、酒店筹建筹备工作的主要阶段和任务:

酒店筹建筹备工作的主要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专业设计阶段、系统安装及装修装饰阶段、设施设备选型购买进场阶段、开业前筹备阶段。

1、前期准备及专业设计阶段:

主要任务:

(1)项目可行性报告及初步预算报告;

(2)设计单位邀请;

(3)平面设计方案审定;

(4)建设项目总平面图设计方案;

(5)确定装修工程方案及设计总图;

(6)项目投资评估概算;

(7)组建筹建班子及确定办公场所;

(8)筹建筹备费用报告。

2、系统设计安装阶段:

主要任务:

(1)各系统设计及施工;

(2)工程项目消防设计及施工;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4)建设工程消防验收;

(5)环保竣工验收;

(6)市政工程设施和园林绿化工程竣工验收;

(7)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

(8)系统工程竣工质量验收监督。

3、装修装饰阶段:

主要任务:

(1)装修设计邀请、装修公司邀请及选定;

(2)对装修公司进行考察;

(3)装修施工;

(4)大型设备及酒店用品配置、考察、选定、购置;

(5)大型设备及酒店用品配置进场;

(6)设备运行调试;

(7)装修工程验收。

4、开业前筹备阶段:

主要任务:

(1)《开业前的各项筹备工作及经营管理、营销战略方案》;

(2)《开业典礼筹备策划书》;

(3)《开业典礼场景布置策划方案》;

(4)《开业典礼程序》;

(5)《开业典礼公关活动方案》;

(6)《开业典礼酒店各部门工作安排》;

(7)《酒店经营预测及指标下达》;

(8)《酒店各项经营管理制度》;

(9)《人员招聘及岗前强化培训计划》。

五、酒店筹建处组织架构:

1、成立“酒店筹建处”,编制如下:

2、“酒店筹建处”人员编制:

人员编制本着“精简高效、专业性强、办事能力精明干练”的原则而制定。

总编制为:12人。具体人员分布如下:主任1名;副主任2名;项目部经理1名;工程师4名;财务人员2名;行政人员2名。

3、“酒店筹建处”人员分工:

人员分工本着“既明确分工,又团结协作,充分体现团队精神”的原则。

(1)主任全面负责酒店筹建工作,负责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关系及筹建处各部门的工作关系;监督、检查筹建期间的各项工作进展和工作质量;总体控制资金运作和筹建费用支出;负责调配筹建处人员及选聘任用。

(2)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对主任负责并报告工作;副主任A主要分管项目部,分工负责工程技术、安全、质量等业务工作及协调施工现场、施工队伍的工作;副主任B主要负责酒店的可行性研究、功能设置及合理酒店筹建筹备的工作方案提要:主任全面负责酒店筹建工作,负责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关系及筹建处各部门的工作关系;监督、检查筹建期间的各项工作进展和工作质量布局、酒店装修配套的预算、选型、购置、酒店开业前的所有筹备工作。

(3)职能部门经理在筹建处分管领导的具体督导下,负责本部门的工作,其它人员按岗位职责范围和筹建处管理制度团结协作、各负其责。

4、建立“酒店筹建处”各项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范围。

六、酒店筹建筹备工作总体计划:

酒店筹建筹备工作总体计划表(仅编入主要内容)

序号 工作内容 完成时间 责任人 计划费用

1 项目可行性报告及初步预算报告

2 设计单位邀请

3 平面设计方案审定

4 项目总平面图设计方案

5 确定装修工程方案及设计总图

6 报批方案总平设计图

7 组建筹建班子及确定办公场所

8 筹建筹备费用报告

9 各系统设计

10 工程项目消防设计

11 初步设计审批

12 施工图设计

13 施工图审查

14 消防审核书

15 资质审查报批

16 监理单位的选定

17 项目投资评估概算

18 施工方案邀请

19 施工合同签订

20 办理开工手续

21 施工单位进场

22 质量监督申报表

23 项目开工备案表

24 环境评估及环境影响报告书

25 工程正式开工

26 供电手续办理

27 供水手续办理

28 通讯手续办理

29 有线电视手续办理

30 绿化施工许可证

31 绿化竣工验收

32 室外工程(道路、管网)质监申报表

33 室外工程施工许可证

34 室外工程开工备案

35 质监许可证

36 消防许可证

37 环保许可证

38 档案许可证

39 工程竣工验收及验收备案证明书

40 二次装修设计方案

41 二次装修预算书

42 消防审查

43 方案确定

44 大型设施设备选型、考察、预算

45 大型设备确定

46 安装公司确定

47 酒店用品选型、考察、预算

48 酒店用品确定

49 考察装修公司

50 装修公司邀请

51 装修公司确定

52 大型设备安装

53 装修公司进入

54 设备运转调试、验收

55 装修质量验收

56 酒店用品进入

57 编制《酒店开业筹备总体计划方案》

58 制定酒店经营管理方案

59 制定开业前营销计划及营销战略

60 酒店主要骨干招聘及员工培训计划

61 酒店员工招聘计划及招聘实施

62 酒店员工岗前培训

63 开业典礼筹备策划书

64 开业典礼场景布置策划方案

65 开业典礼公关活动方案

66 制定酒店各项经营管理制度

67 酒店经营预测及指标下达

68 开业前卫生清理工作

69 酒店各部门岗前演练、考核、整改

70 举办开业庆典仪式

说明:

- 酒店筹建筹备工作计划是按20**年5月30日各系统工程、装修装饰工程全面竣工的时间编制的;

- 酒店开业筹备工作,计划于20**年4月1日起为期2个月,20**年6月18日试营业;

- 酒店筹建筹备工作主要包括70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