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建设规划设计范文

建设规划设计全文(5篇)

建设规划设计

第1篇:建设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发展

1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在新形势下的要求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新的阶段,人们对未来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所以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必须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相关工作中必须妥善处理人类与环境、建筑的关系,坚持人性化的设计,才能满足新形势下人们的追求。城市规划除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以外,还要考虑美观、节能、环保等等要求,建筑设计也是同样如此[1]。各片区功能要互相衔接,但又要保证自己的功能,如经济开发区、旅游区、居住区、商业区等等。这就给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2目前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科学的合理规划

城市的规划需要通过相应的法律程序,通过审核批准才能执行。然而在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中,每个城市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一些规划可能与政策存在矛盾,这就需要时间来论证和改善相应的政策。在这一过程中,有些房地产企业钻法律和政策的漏洞,追逐经济效应,擅自执行建设规划,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2.2规划设计缺乏公众参与机制

城市的建设固然应由政府来主导,然而人民群众才是城市真正的主人,在城市的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应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按照公众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作业。但是由于缺乏正规的组织和途径,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还不够高,所以相应的公众参与机制并不健全,居民很难对城市规划产生作用。导致城市建设的权利过分集中在政府手中,然而过度的集权容易导致监管不足,滋生腐败[2]。对于整个城市和社会来说,公众参与可以增加透明度,一是提升了城市建设的针对性,二是增加了公众和政府的黏性,这都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协调城市建设的方法

3.1发挥城市规划的指导性作用

目前的建筑工程市场庞大,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混合其中,整个行业具有多样性、个性化、繁杂性的特点,其竞争也非常激烈,这就对建筑的设计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如何迎合市场是建筑设计的重要议题。在此情况下,建筑的设计需要依靠城市规划的指导,通过对城市规划大环境的分析,给建筑设计提供思路。在满足人们对建筑的质量和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对建筑的外形和内构进行创新,使建筑能更好的融入进城市规划的大环境中。建筑设计时城市规划中的单一构成元素,建筑设计更要求细节,而城市规划没有了建筑的体现就会缺乏合理性,所以建筑的风格、结构的设计要符合城市规划的统一要求,协调建筑和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让建筑成为城市的标志。

3.2重视规划和设计的现实需求

城市的规划对建筑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并不意味着建筑设计就完全以城市规划为核心,城市规划是空间上对城市结构的划分,而建筑却需要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城市规划部门要重视建筑受制于规划的这一特性,在规划时就要考虑建筑的功能主体,同时将其融入到城市的整体建设中,避免规划与现实的脱节。而对于建筑设计来说要努力寻求个性化和统一性的平衡,城市的规划需要站在建筑设计的理论基础上,充分考虑其现实意义,将不同功能的建筑合理编排,以此凸显城市的层次感。

3.3增强建筑设计的审核

城市的规划、审批有一定的周期,在城市发展和规划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所以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防止在开发商钻空违规开发,破坏城市的而整体规划。所以要提高对建筑设计的审核机制,完善相关制度,多角度的评估和审核建筑设计,从根本上确保建筑的设计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具体的审核工作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建筑设计的可行性:建筑设计要符合相关的规定要求,在满足建筑的质量要求的情况下研究是否具有可操作性,避免出现造型怪异夸张的建筑。②是否与城市规划协调:要考虑建筑设计是否服从未来城市规划,满足各个城市功能区的需要。③考虑环保问题:研究建筑设计是否会对环境带来影响,以及评估施工对自然环境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3.4协调二者的融合发展

要满足建筑和城市的协调,一方面要将建筑的风格、结构等与城市其他建筑相融合,形成错落有致的结构,另一方面在城市规划上要统筹兼顾,打破单调的城市结构,以河流、公园、湿地、湖泊为结构载体,充分的展现不同城市的文化魅力,再结合城市发展的需要,将建筑和城市相融合,避免因城市规划而扼杀了建筑设计的灵感和活力。总之,建筑是构成城市的微观棋子,而城市规划就是棋盘的操控者,二者一个微观一个宏观,都会给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4总结

新的社会需求为城市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抓住机遇直面挑战,这就需要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共同优化创新,二者相辅相成,一体推进。总之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只有科学的安排和合理的规划,加上建筑设计不断创新带来的活力,才能打造出有的特魅力的城市,给城市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唐克然,杨一帆,赵彦超,王倩.城市设计管理机制改革与创新研究——以全国城市设计试点城市宿迁市为例[J].规划师,2019,35(10):53-59.

第2篇:建设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林业生产;建设与发展;研究分析

近五年来,根据林业部门的统计,我国森林资源呈现出不断增多状态,实际保有量每年都呈现出了5%~7.8%的增长速度,对于深化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林业建设的现代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依托于林业生产的建设项目相继落地,对于活跃林业市场经济满足社会不同层面的森林资源需求具有重要影响。不论是何种类型的林业生产建设项目,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一环,通过扎实开展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可以对森林资源的生长环境、潜在的地方经济发展成效、今后的发展规划、绿色增长效益等形成全面了解。尤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来之际,加快林业生产更好地助力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为此,对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1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作用及意义

随着森林资源价值的充分体现,社会层面当中围绕着森林资源进行的各种生产建设活动不断增多,而森林资源开发等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支撑,这也是当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原因所在。

1.1借助森林调查规划设计,对森林资源进行更好的保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森林资源的造林、植树、恢复等相关工作全面开展,对于提高我国整体层面的森林资源数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相比较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现有的森林资源人均占有率还明显偏低,如何对森林资源进行更好保护,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浪费成为了关键所在。通过有效的森林调查,对不同地区森林资源的数量、种类、现状等形成深入了解,这样为森林资源管护、开发等机构提供有效的指导,从而制定出科学的生产建设、管理维护等方案、决策,在实际开展森林资源保护上也会更具有成效性。

1.2借助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更好的服务林业生产建设项目

林业建设,涵盖的内容相当广泛,需要拥有长远眼光,统筹各个环节做到综合把握,所以在实际进行生产建设当中,不能为眼前利益所诱惑,应当从不同的层面、角度对林业生产建设项目进行审视,这样最终做出的战略决策会更具有科学性、操作性。在决策等过程当中,离不开科学数据信息及详细资料的支撑,而林业调查规划则可以满足这些方面的需要,从而更好的推动林业生产建设项目不断落到实处去。

1.3借助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实现对不同层面利益的考量

森林资源,属于基础性资源类型,尤其是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受到了各个层面的广泛重视,各地基于自身生产建设需要,不断推出各种新型的森林生产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在生产建设当中往往需要多个主体的参与,这样在利益分配上就会存在各种矛盾或者纠纷,森林资源生产建设项目是非常复杂的。为了对其中的主体利益需求进行有效平衡,可以通过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环节,对这些利益进行提前分析,针对性的出台相关解决方案及策略,这样可以将问题矛盾处理关口前移,从而更好的保障后续生产建设工作的落实,对于推动整体层面的生产建设项目开展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1.4借助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有助于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深层次结合

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对于任何一种类型的生产建设项目,并不在单纯的追究经济利益,而是更加关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这样才能确保生产建设项目符合社会发展基本趋势,也才能确保生产建设项目更好的通过相关验收等[1]。通过开展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可以让林业生产建设项目与党的脱贫攻坚、地方脱贫帮扶等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林业生产建设项目的带动作用会更加明显,在生产建设项目推进当中,对于质量等的要求也会更加明显,这样生产建设项目的综合性、生态性、效益性自然也更加突出。

2当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当中存在的问题

在森林资源重要性不断彰显的当下,尤其是受到不断增多的林业生产建设项目的推动,各种形式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相继开展,对于各种数据信息等的获取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但是,相比较现代森林资源的开发建设而言,以往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进行林业调查当中,工作人员实际进行调查的范围比较有限,这样森林生产建设项目获取到的数据信息就具有非常明显的局限性,数据信息的指导性难以体现出来,对于生产建设项目的科学指导等实际作用就比较有限。在林业调查规划当中,涉及到的机构或者部门比较多,在进行规划设计之前没有进行有效的协商,单纯的注重部门利益或者经济效益,这些都增加了林业生产建设项目的短视性,没有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有效结合,导致森林资源生产建设项目原有的经济效益难以有效体现出来[2]。同时,在林业规划当中,对于实际的细节没有全面把握,这样就不能深入掌握与森林资源相关的各种数据信息,包括森林病虫害情况、乡土树种保护等,林业规划的指导作用就不能有效体现。在当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当中,对于人力的依赖较以往有了明显减少,而对各种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使用量明显增加,但是,很多工作人员对于各种先进技术、设备等的掌握与应用还不够,需要在今后的调查规划当中进一步强化。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当中,像以上类似的问题还有不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林业生产建设项目等的深层次开发建设,这些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新形势下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水平的基本策略

在新的发展时期,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对于森林资源及各项生产建设项目的影响性越来越深刻,通过扎实的调查规划设计,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各项生产建设项目的落实。综合以上分析,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调查规划设计的水平:

3.1加大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投入力度

第3篇:建设规划设计范文

1.1思路一:重利益轻标准

1.1.1外观模型区域化

现在的工程建设大多偏向于城市形象化,忽略了该工程建设的实用性,此现象的不重视容易造成建筑师在创新完美形象的构建资源上,造成财力、物力、人力、空间及能源的巨大浪费。盲目的追求地标性建筑等,造成构建上的浪费。没有因地制宜的考虑绿色建筑的适应性、发展性能不能达到人们的实用标准。

1.1.2盲目扩建

没有从全局考虑,统一规划,没有从节约能源以及土地资源考虑,局部的乱拆乱建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环境场地破坏,更没有从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设计,让绿色建筑的环保措施过于表面。

1.1.3基础设施缺失

工程建设中,建筑师考虑到工期问题,容易忽视一些隐性的基础设备。例如工程师在追求工程建设效率时,容易忽视生态环境中所携带的自然灾害的影响,如城市建设的给排水系统设计考虑得不够完善,针对其城市建设的排水计量不准确,未对其工程进行防水建设和提供防水设施,在暴雨来临之时,不能有效排水,从而造成城市的水患灾难。

1.1.4收益巨大化

工程建设中,由于项目投资方想快速的资金回笼,使经济收益最大化,就会给工程项目负责人施压,缩短工期,其项目负责人为了定期完成工作量,除了大量招揽施工工人日夜倒班外,还会在建筑材料上进行一定的偷工减料,或者是施工过程中也会存在违规行为,即为豆腐渣工程。豆腐渣工程容易导致工程建设质量的缺失,进而达不到对人文灾害的防御要求,致使更多悲剧的频繁发生。比如地震中的房屋接连倒塌现象,除了地震作用力外,其房屋质量也是罪魁祸首之一,薄弱的防御防震建设形同虚设。

1.1.5房屋设施多功能的使用

工程建设中,建筑设计师通常会优先考虑工程成本和场所分配等问题,如:其建设技术着重考虑人们的交通问题,这也是大多数人们对建筑规划的核心需求,基于这样的需求环境下,其建筑设计师会考虑到交通道路上的生态阻碍(植被、绿林),故对其进行连根拔起的铲除处理方式,严重造成生态资源的大幅度破坏环境等现象。

1.1.6生态环境被破坏

建筑事业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很多的河岸、林地、实地、水库、湖泊及凡是能发展工程建设的森林山地与生态场所的开发权,成了很多开发商的抢标对象。实施过程中,其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一般只会考虑其环境地形的分类属平地还是空地,并不会对该场所进行深入式了解分析。基于此,所呈现的建筑效果倾向于商业化模型,让被开发的生态场所失去其生态灵性,进而造成自然环境上的破环性建设,该做法不应提倡建设和发展。

1.2思路二:设计理念思路不清晰

1.2.1设计低标准

绿色建设规划设计中,由于相关方案人员对其规划设计理念的掌握度不高、理解片面,从而产生错觉,认为该绿色建筑就是一项门面工作,随便应付就可以果断,所以重视度不是很高。

1.2.2盲目堆砌

建筑师在强调环保技术的应用技术时,盲目的国外新型环保技术运用到工程建筑中,该应用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盲目的堆砌技术,会加大运营成本的支出,且很多建筑环节上也会出现建筑材料过度浪费等现象。

1.2.3盲目引用

中国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标准中明确提出了,针对建筑工程的全周期建筑材料的性能进行评价与考量,并大力推行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环保产品的合理使用,这些相关标准都是节能要点,与国外的建筑环保节能理念是一致的,可是中国的建筑师还是做选择了引进国外环保技术的盲目措施,忽略了中国绿色建筑相规程,随着国外建设环保技术的不断引进,其技术成本也在不断增高,严重为其工程项目造成巨额的成本负担。

1.2.4重概念轻细节

(1)现今,中国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标准的研究数据,只能作为初期阶段的建设意见,其知识体系并未成行,基于此,相关规划、设计师对于绿色建筑组织框架的结构知识点偏向于表面,故严重缺乏绿色建筑的规格细则及理论指导。(2)相对国外而言,中国的绿色建设技术较为落后,在环保产品的推广力度上严重不足,这些现象都是导致绿色建设技术应用断层的根本原因,建筑师也因此没了技术支持,从而突出了绿色建筑缺乏细节的主要表现。(3)绿色建筑的主要特性就是节能、可持续发展、生态等,针对于绿色建筑的节能检测方法和手段,是为了避免建筑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减少施工人员重新拆改的有效措施。就目前而言,中国建筑行业在科学计算检测节能的严重缺乏方法和检测软件的使用。通常情况下,中国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师在针对节能检测的问题上,都是采用肉眼的直观展示和过往经验来进行量化指标和节能检测的,严重缺乏科学依据。

2绿色建筑解决的措施

2.1绿色建筑标准化

采用科学的城市绿色建设规划和设计标准体系,完善和建立国家绿色建筑工程的相关规定和法律,做到定量指标的科学建设。针对于绿色工程的建设环节上,该绿色建设的规划和建设设计涉及学科知识面较广,为了有效达到了节能、节资与生态的设计理念,相关规划、设计人员必须根据建设场所的实地详情,对自身方案的规划点、设计点进行多方面的论证,强烈听从学科专家的建设意见,避免行政干涉过多。在对绿色工程进行标准化的实施建设中,工人项目负责人不能使环境评估过于形式化,相应的还要根据实地详情进行节能建设,达成逐条落实,建立验收与监督的建筑机制。

2.2明确设计理念,专业培训

对绿色建筑规划与设计人员进行专业式培训,明确绿色建设的设计理念,树立生态建设观,从而意识到绿色建设规划设计标准的生态重要性,进而改善自身规划、设计的不足点,完善规划、设计方案。

2.3深入研究,增强建筑行业整体水平

针对于绿色建设节能的科学技术水平上,建筑节能研究组必须对其设计应用进行定量研究,争取引进新的绿色建设技术和环保产品,埋汰落后建材,大幅度增强建筑工程的整体实力与科技含量,有效延长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增进可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研究。

2.4优选质量有保证的建筑材料

选用品质材料,能够使建筑周期的质量保障延长,有效达到减少维修、拆改,减少无言和延长寿命的目的。实地考察,运用当地的节能环保材料,有效利用资源。

2.5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总承包责任制

设计总承包责任制,即对其工程建设组织框架、室内设计、照明、声学与绿色建筑等相关事项,建立绿色建筑相关顾问的设计团队,综合协调各设计团队之间的设计工作,有效缩短工程周期和成本消耗。

2.6检测节能

利用节能仪器设备检测节能力度,一旦检测结果不符合国家的绿色建筑规划标准,当即整改设计方案,进而有效节能,促进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或者引进国外先进的绿色建筑评估系统,对其绿色建筑的整体规划进行评价分析,从而对其进有效的方案整改。

3绿色建筑的整改表现

绿色建筑表现效果为: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法,其建筑师对建筑材料进行合理配比及使用,在满足建筑施工材料的成本基础条件下,针对建筑材料进行回收利用,继而实现节约资源的整改措施。在节约水资源的环保问题上,绿化水资源也包括在内。这些措施在绿色建筑中极大程度做到了节地、节水、节材、节能的效用,对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都有一定的防护措施,既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使用空间,还能让人、建筑、环境达到长期永存,和谐共存的发展空间。

3.1能源节约

建筑材料进行回收利用,有效节约水资源、物料资源等。

3.2资源节约

利用太阳能,采用建筑围护的节能结构提供采暖和制冷,有效坚守采暖和空调的使用,结合自然通风的地理气候环境,安装冷风系统设备,依据夏季导风的地理气候条件,有效减少电力使用,该项节能建设适合平面地形的气候环境调节装置布局。

3.3回归自然

采用天然材料,对其进行检验处理,确保没有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成分在里面,根据地理位置,搭建热水、发电、太阳能取暖、风力发电等设备,充分利用生态环境所提供的天然可再生物料。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该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需结合当地的人文自然,利用和遵循节能建筑理念,必须满足人们对绿色环境的舒适度,针对于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的不断研究和创新,是实现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朱明.火力发电厂绿色建筑技术设计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6.

[2]许圣奇.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被动式设计策略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7.

第4篇:建设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当前人们对于周边环境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居住环境的改善,而是需要生活在更为舒适优美的环境之中,政府组织也期望实现环境与生态的和谐统一。城市规划的主要对象为城市,为此需要考虑城市的布局,在原有城市建筑以及园林建设的基础上进行规划。新形势下的城市规划更加注重规划的经济安全性,建筑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载体,建筑设计质量的高低对于城市面貌有着极大的影响,为此需要实现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有效协调,提升工程建设的科学合理性,全面提升我国的城市建设水平。

1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内涵

1.1建筑设计。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促使建筑设计指导理念的多元化、建筑施工技术的复杂化。建筑设计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实现建筑内容与展现形式两个要素的有效协调。建筑设计工作开展的最终目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更为舒适安逸的居住环境,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开展前期进行实地调查,确保设计出的图纸模型具备操作性和实用性,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使用空间。1.2城市规划。城市化建设是我国当前十分关注的社会工作,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对整个区域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汇总分析调查信息,实现城市发展与环境质量相结合,同时需要全面掌握城市的生态系统结构,以全局观念来进行城市的总体规划,以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有效结合为基础,实现对城市环境实施容量的全方位把控。城市环境实施容量是指环境可承受既定利用方式的综合上限,其主要内容是在应对区域内的人口容量、交通容量以及土地容量等内容,规划人员需要在城市规划期间对城市环境容量进行全面分析,确保城市规划的专业性与科学性。此外,从区域经济与环境平衡出发,对城市结构进行优化,明确城市郊区与周边乡镇的功能配置布控。

2利用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关联性的实践原则

2.1完善城市功能系统。需要以城市规划地理环境位置为基础,从城市布局以及全盘统筹角度出发,确保设计的生的城市规划设计具备生态稳定性以及经济效益性,通过搭建城市生态环境以区域建筑物的关联性,实现建筑单体设计以整个城市系统有效协调,确保建筑设计与生态系统存在实质联系,进而确保城市规划价值能够被有效突出。2.2实现城市资源的高效利用。(1)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加强度资源的循环使用,对不再生资源进行合理保护和节约应用。在建筑设计期间需要加大对建筑材料的选择管理力度,尽可能选择绿色无污染的新型环保材料,最大程度的减少对于木材的使用频次。(2)同时对材料本身是否存在循环使用性进行分析,以专业的建筑管理计划实现对石膏、玻璃此类建筑废料的重复使用。(3)建立完善的废物再利用机制,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形成废弃物再次回收利用的生态产业系统,确保城市自然资源循环机制的体现。同时根据城市原有的结构布局对于城市建筑物的自然采光、通风等空间特性进行设定,保证城市内部能够形成由自然空气组成的循环开放系统通道。2.3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展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工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物取暖、制冷工作时需要耗费大量能源的特征为基础,确保新形势下的城市规划是以降低建筑物能源消耗量为出发点的,继而全面突出城市系统的节能性功能,将高耗能建筑物改造为节能建筑是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

3利用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关联的具体策略

3.1发挥城市规划的指导性作用。我国建筑行业市场发展潜力极大,在市场内不仅有民间资本,同时也包含着国有资本,因此建筑行业具备多样性与繁杂性的特征,正是由于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对于建筑设计的设计要求也不断提升。为此建筑设计的开展需要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通过对城市规划大环境的分析,探究人们对于建筑物的需求质量和使用需求,进而为城市建筑设计提供相应的设计思路。通过实现建筑物外在面貌与内部结构的有效创新,进而确保设计的建筑物符合城市规划思路。建筑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构成要素,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紧抓建筑设计细节,确保建筑设计风格以及建筑结构设计符合城市规划标准,继而实现建筑物与城市环境的自然协调,让建筑物成为一个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志。3.2重视规划设计的现实性需求。尽管城市规划对于建筑设计具备重要的指导价值,但也并不意味着建筑设计需要完全以城市规划为核心。由于城市规划仅是在空间上对城市结构的划分,而建筑设计则需要满足居民的现实需求,为此城市规划人员需要提升对建筑设计受到城市规划限制这一情况的关注程度,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对建筑物的功能主体进行考虑,将建筑功能纳入城市整体建设规划之中,避免城市规划与现实生活的脱节。对于建筑设计人员来讲实现个性化与统一性的平衡是极为重要的,对于城市规划人员来讲需要充分考虑建筑设计的现实意义,对不同功能的建筑进行编排,彰显城市的层次感。3.3满足建筑和城市的协调发展。(1)将设计出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建筑结构能够与其他建筑物有机融合,进而形成错落有致的城市规划结构。(2)在城市规划上需要实现统筹兼顾,打破以往单一的城市结构,以河流、公园以及湖泊为城市结构载体,继而充分展现城市的文化魅力,同时结合发展的需求,将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避免由于城市规划因素扼杀建筑设计人员的设计灵感。

4结语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密,城市规划是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开展的,建筑设计的发展则是在城市规划的支持下进行的,为此需要强化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协调性,提升建筑设计人员的设计综合水平。此外,需要对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中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以规划进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基础,为城市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总而言之,新形势给城市规划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实现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共同优化创新,实现城市建设的科学合理规划,为我国的建筑设计创新带来活力,打造出特色文化魅力的城市。

参考文献

[1]岳欢.城市设计的多层次思维与重点把握———以上海临港张江科技港城市设计为例[J].城市住宅,2019,26(8):78-83.

[2]张晋同.城市规划中建筑色彩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朝阳市城市风貌整治规划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9(16):132-133.

[3]唐克然,杨一帆,赵彦超,等.城市设计管理机制改革与创新研究———以全国城市设计试点城市宿迁市为例[J].规划师,2019,35(10):53-59.

第5篇:建设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公共建筑规划;融合

随着家居建筑设计质量的不断提升,居民对设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师设计师必须为建筑设计开辟新的空间。集园林绿化与建筑设计于一体的全新设计理念受到业界好评,但也让建筑备受质疑,目前的建筑设计成果已不能满足国家对清晰、有灵性建设的要求。因此,景观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应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

1公共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

公共建筑规划包括从建筑角度规划公共空间布局、设计整栋建筑、设计园林景观。目的是营造良好的园艺环境,满足人们对绿色环境的需求,开展合理的园艺工程。两者都有相同的服务目标——城市和居民。公共建设规划应当符合城市建设趋势和需要。本项目是在实现人们深化城镇化、提高建筑环境质量、建设绿化城市环境、建设优美园林等目标的背景下,需要绿化建筑和劳动。为了实现建筑与景观的和谐共存,必须以周边环境为基础。因此,双方为城市和居民建立舒适的居住区,保障充足的公共规划空间,实施景观园林设计,优化城市建筑环境,进行原有空间的生态设计,这需要被充分重视。新时代的城市规划具有人文内涵。人们从对公共建筑质量和建筑环境的需求出发,规划空间布局,明确土木工程的概念。园林景观设计应考虑居民的需求。居民对空间、美学、体育活动、休息、娱乐、生活等园林布局的需求,需要在实际设计中尊重自然和大众的理念。人文主义赋予建筑园林规划和景观设计一定的内涵,各有侧重,同时也要满足新时代服务人民、建设绿色城市的要求。在城市建设中,景观园林设计与建筑规划形成融合的基础,营造出充满活力的城市环境。

2园林景观和公共建筑的关系

2.1园林景观设计是公共建筑设计的体现

我国社会整体状况在不断进步发展,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而在城市化持续扩张的当下,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更加如日中天,建筑的数量不断增长,规模日益扩大,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相互融合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通过对二者的设计内容、设计方式、设计理念进行分析可以得知,二者设计存在较多的共通之处,从整体角度来看,建筑设计的内涵更为广泛,园林景观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需要统筹建筑设计对结构和形态的考量。

2.2建筑是园林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随着绿色环保观念的提倡,社会各界对绿色、节能、环保问题的关注度逐步提升,在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中,也应当将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纳入到建筑设计的考虑之中。建筑与园林景观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依傍,相得益彰,恰当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能够为使用者呈现出自然与人文相和谐的最终效果。并且,设计人员也能够从对园林设计的分析中汲取建筑设计的一些灵感和巧思,使建筑与园林能够呈现出和谐统一的效果。

2.3园林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技术的统一性

在一定程度上,园林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在技术上具有统一性,做好园林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融合工作,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可以直接应用到实际的项目设计之中的。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建筑设计融合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对其技术的一致性进行考虑,并以此作为进一步开展设计规划的基础,从而确保融合的科学性和流畅性。而为了实现园林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融合,落实融合效果,实现战略目标,需要依托相关部门加强有关基础设计的建设。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园林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具有大体一致的设计技术,都需要重视绿色与环保。

2.4做好建筑设计是发展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

从本质上来讲,建筑设计更看重的是建筑物要完成一定的使用目的,要体现空间设计的艺术,满足人们对实用性和美观性的需求。因此,建筑设计所要达到的效果不仅仅是外观的美,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内在协调性。当下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尤为强调要使建筑与环境能够协调统一,也要体现当地的自然特点、民俗文化特点,而非千篇一律。此外,在建筑设计中,园林景观设计也能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既能体现整体设计对环境、生态的重视,又能切实实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效果。因此,建筑设计必须要充分、协调地与园林景观设计进行融合,并展现出独特的文化底蕴,例如,北方园林的大气恢弘和南方园林的小巧玲珑,形成了不同的设计风格,展现出了不同的文化魅力。

3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共融的意义

园林景观设计在建筑规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提高建筑计划的质量,提高综合计划水平,并提高景观园林设计的整体质量。但是我们在做计划的时候,尤其是在设计园林景观的时候,是从人的角度来考虑的。显然,人们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越来越远离自然,体现其赏心悦目的特性。离得越近,建筑计划的设计水平就越高。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人们不仅满足于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精神追求也在逐渐增强。通过推进建筑规划,实现园林设计与园林绿化的互动,可以满足精神需求,整个规划过程可以让人们更舒适,提高经济利益。建设和城市规划过程中,离不开园林的景观设计。如果没有合理规划,就会导致构图上出现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两者的融合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建筑规划中非常重要。在真实的园林造景中,设计师从实际出发,进行公共建筑规划与园林造景理念的融合,注重环保节能,自然生态和场所等需要加强。必须以设计原则为基础,与设计理念相协调,保证生态、减排等建筑理念与规划的统一。园林景观需要落实理念,从节能减排的角度,科学利用资源,利用再生资源,在项目规划优化中保证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落实环保理念,多用植物实现景观配备。根据园林植物的特点设计和布置园林植物,以达到园林景观与植物群落的和谐统一。因此,在实际的公共建筑规划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挖掘更多的历史文化特色,引入新的建筑设计理念,进行总体空间规划,协调建筑与园林景观,需要保障和展现城市建筑风格。

4公共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的优势

4.1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可用土地面积剧减,城市密度也急增,景观设计和城市规划也是一个有机整体,很难被分割开来。城市的发展需要公共建筑,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公共建筑周围可布置园林小品和绿色植被,这样也可以更加充分利用土地,而且还可以美化环境,陶冶人的性情,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可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不过在实践中,却因为种种因素的制约考虑的可能并不那么完美。

4.2优化了景观的种类

我国的园林绿化工程中,原来的景观类型相对来说比较传统而独特,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园林景观在布局上就略显单薄,而且颜色也相对单一,进入新时代,风景园林设计与公共建设规划设计相结合,使得景观内容也十分丰富,园林的层次感也十足,园林的变化也多端。通过建筑形式与景观园林的调整与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景观的质感。园林景观多样化,使园林看起来更色彩分明,层次感强烈,春夏秋冬都各有风景,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此外,二者的深度融合,也使园林内部布局更为合理,层次感分明,园林的整体质量无形中就上了一个档次,公共建筑也更赏心悦目。

5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融合应遵循的原则

5.1低碳原则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低碳原则已然成为共识。鉴于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国家对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相结合的过程必须严格遵循低碳原则。在两者之间的融合项目中,需要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此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在园林设计中采用可持续的景观植被,减少植被更换的频率,这样也能避免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同时,合理管理两者合并后的碳排放,遵循低碳原则,这也是二者融合的基础和基本原则。

5.2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在园林与公共建筑景观一体化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把两个规划设计作为一个整体,充分考虑两个优缺点来做,考量其具体的互补性。必须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从总体上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园林设计、公共建设规划和城市综合发展的和谐统一。

5.3生态原则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保的重视,减少资源浪费,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也逐渐被人们提上日程。在规划设计两者融合时,遵循生态原则,尽可能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城市绿色结构体系,使城市生态环境有效改善,让人们更好地体验居住环境所带来的美感和舒适度。设计过程需要仔细考虑园林植被的生存需求和公共建筑的位置,对人的可见画面进行调整和安慰,而不是将它们严格结合,影响园林景观设计的色彩。

6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策略分析

6.1实现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理念的有机整合

在开展园林绿化设计工作时,设计师结合工程要求和建筑设计理念,在实施阶段落实政府部门推荐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在公共建筑规划过程中节约能源。回收利用是项目的重点,将景观工程中的能源使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满足环境保护和节能战略的要求。同时,设计师更加需要关注资源的利用,按照审慎设计的基本原则行事。为提高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质量,主要针对建筑周边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开展设计工作。其次,公共建筑的设计质量也与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因此,设计者在设计园林景观时,一定要选择美观、有益于生态环境的植物,用植物来提升园林景观的美感。在花园中选择植物时,设计师必须以植物的生存能力为主要参考因素。这是因为只有植物活着,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园林景观中的优良作用。

6.2注重设计与设计之间的协调

设计师需要保证园林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相协调,才能有效提升整体景观设计效果。为此,设计师需要将园林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充分融合,全面实施统一的建筑设计。首先,设计师应确定园林景观设计的内容和核心,综合考虑园林景观的不同元素,让不同元素相互协调、组合使用,需要考虑合理性去做。创造适合当地以及居民当地条件的景观,景观园林设计被视为修正建筑平面缺陷、提升园林建筑设计的整体感和层次感、促进与附近建筑和公共设施融合的出发点。园林景观空间的合理布局,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的统一性和环境的整体格调。例如,在景观园林设计中,景观设施可以使用与建造相匹配的材料和设计技术,植物组合支撑建造和空间形态,选择的树种和种植空间层次需要与建造相辅相成。对现代建筑概念的透彻分析表明,节能减排是科学园林规划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在实际设计阶段,园林设计师不仅要坚持这一基本原则,还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材料的消耗。在景观设计阶段,建筑师更要注重能源的合理利用,达到建筑与园林的统一效果,充分体现了建筑施工中所采用的节能理念。这将风景园林设计与园林设计理念相结合,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和效率。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园林景观设计的某些阶段,设计师需要了解各种植物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合理安排园林中的植物。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起到丰富园林景观的作用。

6.3确保公共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的统一性

为了使园林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有效融合,促进整体景观效果的提升,应慎重考虑与建筑设计造型的融合。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首先要明确设计主题,考虑园林景观的历史、化学、经济和艺术特点,保持其适宜性。不应盲目堆放,而应因地制宜地呈现给人们。从园林设计入手,修补建筑设计中的缺陷,增强园林建筑设计的整体感和层次感,促进与周边建筑和公共设施的融合。园林景观空间的合理布局,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的统一性和环境的整体格调。例如,在景观园林设计中,景观设施可以使用与结构相匹配的材料和设计技术,植物的组合支持建筑和空间形态。选择的树种和种植空间层次应与建设相辅相成。

6.4做好景观设计与建筑细部设计的融合

细节决定成败,建筑工程的细部设计需要从整体入手,细部设计可以提高建筑设计的整体效果。详细的建筑设计应进行调整,以体现建筑设计的整体风格,并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中。对国内外优秀建筑设计项目的分析表明,景观美化被纳入优秀建筑设计项目的细部设计中,建筑细部和景观结构始终是相对稳定的。将所有细节设计融入花园的景观设计中,使整个建筑与周围景观更加和谐。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更需要在细节上下功夫。

7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对低碳绿色环保的重视,将公共建筑与园林景观有机融合,已经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园林的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相得益彰,呈现出密切的关系。实现园林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不仅带动了我国绿色建筑理念的优化和实施,也提升了我国的整体景观效果。同时,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为人民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因此,设计师需要慎重考虑如何将园林绿化与建筑设计融为一体,不断提升融合设计的功能性,最大化融合设计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德巍.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3):35-36.

[2]倪海良.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的融合[J].花卉,2020(10):141-142.

[3]赵志峰.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的融合[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2):37-39.

[4]卢治涛.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关键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6):21-22.

[5]林瞳.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J].住宅与房地产,2019(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