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的语文常识范文

高中的语文常识精选(九篇)

高中的语文常识

第1篇:高中的语文常识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化常识作为承载传统文化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语言的流行以及电脑的普遍使用,人们日渐淡忘语言文化的重要性。当前,在高等学府里,语文作为一门选修课程,有的高校甚至不开,这些现象都向我们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渐没落,人们对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方式以发放问卷为主。这次调查发放问卷共600份,收回489份,回收率81.5%。我们以川北医学院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在各专业抽取部分学生对其做问卷调查,以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川北医学院大学生对语言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 回收问卷之后,用excel表格对调查的问卷进行统计,然后根据数据和统计结果进行系统分析。

二、调查内容与数据与数据分析

调查医学生对语言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我们主要从对语言文化常识的了解程度,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生活中了解语言文化常识的途径及语言文化常识的使用情况。从这几个大的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化常识了解程度不足。川北医学院作为一所医学院,由于医学生在校学习课业较重,自身兴趣,学校不重视,了解途径少等因素,造成了当代医学生对于传统语言文化常识的不了解。

从表1看出,调查的大部分学生表明不知道是如何形成的,知道传统语言文化是如何形成的仅占28.22%。从这些大的方面显示出川北医学院学生对于语言文化常识的了解程度和认知度不足,需要加强语言文化常识方面的学习。

从表2看出,大学生日常对语言文化的积累情况,大学生由于各种网络语言的使用,而降低了对各种广告用词规范程度的关注度,当代大学生查阅工具的习惯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三、可行性建议或讨论

中国文化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而语言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1] 。语言文化常识在人类的发展进步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人们的道德素质得以提升,有着极高的教育价值。因此我们因多多加强对于语言文化常识的学习。通过调查和研究,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以增强大学生对于语言文化常识的认知力。

1.学校科学合理的开设语文、文化、语言常识类课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常识,可以增加我们对历史和文化的了解程度,再者也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深度和广度。大学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提升,展示个人综合素质的平台。大学生语言、文学、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是高校培养综合高素质的高层次人才目标的体现[2]。

2.开展丰富的有关语言文化常识类的活动,如办讲座,做宣传等。通过宣传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化的教育。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的语言与各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3]。学习中国传统语言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爱国意识,扩大中国在世界的文化感染力有很大帮助。

3.充分利用网络的作用,多途径学习语言文化常识。利用大学生学习生活网络化的特点,开设语言文化常识网络课程,增强大学生对语言文化常识的了解程度。

第2篇:高中的语文常识范文

【关键词】翻译;高职;词汇量;语法;文学素养

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多地在商业、科技、医药等各个不同的方面使用英语作为沟通交流的语言。英语正在被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广泛使用。正是因为英语语言的普及性和实用性,多数企业在选择员工时,往往将应聘者的英语水平作为一项重要且必备的能力进行考核,企业对于应聘者英语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的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比较弱,因此,为了满足企业对于应聘者英语水平的要求,高职学生应该加强英语学科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以获得更多的工作选择机会和更好的工作职位。

常常一提到英语技能,人们马上就会在脑海中浮现出“听说读写译”五个大字依次排列。为什么人们在排列时将“译”这项英语技能排在最后,而不是在前面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之前呢?是为了押韵或者是人们说顺口了?其实不然,将五个字这样排列顺序的真正原因是人们将“听说读写译”这五项英语技能按照它们的难易掌握程度而进行排列的。在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时,最早学会的就是听说的能力,人们往往是先听,听得多了而后说,习得听说技能之后再通过大量阅读增加词汇量,从而习得阅读的能力,读得多了,自然就能写,最后才是译,翻译在五项能力中被放在最后是有原因的。它要求语言学习者在具备前四项能力的基础之上,将两种语言灵活运用进行相互转换,这无疑是对于语言学习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牛津英语词典》对于翻译的定义是:在保留意义的情况下,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当然,在这个语言转换的过程当中,除了要保留原始的意义之外,还应该要保证能做到符合目标语言的用语习惯和避免目标用语国家的语言方面的禁忌语。由于现在对于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的要求的提高,翻译也成为高职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如何才能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呢?

一、词汇

众所周知,要想学好一门语言,词汇的记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词汇量是学好英语最基本的要求。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中的任何一项技能的掌握都需要依托词汇量为根本。翻译作为五项技能中最难的一项,自然对学习者的词汇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在培养听说技能时,更多的是靠记忆力和口语常用词汇,而在读写能力训练时用得更多是用书面语当中的词汇。而翻译则需要用到口语和书面两方面的词汇。翻译分为口译和笔译,口译中更多的使用的是口语词汇而笔译则更倾向使用书面用词。没有大量的词汇量作依托,在翻译时往往会找不到与目标语言意义用法一致的对应词,这就迫使语言学习者得不断地查阅双语词典,这样做不仅会打断翻译思路,降低翻译速度,还会影响翻译的准确性和连贯性。因此,要想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是十分必要的。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弱,特别是在词汇量方面,学生常常觉得单词记忆非常枯燥,而且花了大量时间背单词,却没几天就忘得干干净净了。反复背反复忘的恶性循环让学生对于单词记忆感到反感,渐渐地便不再花时间在单词记忆上,而我们都知道,单词就是英语语言最基本的结构,没有单词作为依托,人们根本就不可能学好英语这门语言。因此,掌握记忆单词的快速有效的方法,对于高职学生便显得异常的重要。单纯记忆单词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既枯燥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且效果也不理想。要让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的记忆单词,首先,应该将学生的音标基础打扎实,让学生知道单词的组成结构和字母组合的发音方式,做到会读即会写的程度。强化单词在口语当中的运用,使高职学生在口语的学习过程中,很轻松地记住单词的发音,从而在读写时可以根据单词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方式将单词完整地拼写出来。将单词的记忆融入听说学习中,使得语言学习者从单纯的单词表中脱离出来,不再一味的死记硬背字母组合,一但学生记住并且使用次数增加,也就不那么容易忘记了。对于学生在翻译过程当中经常遇到的专业用语的问题,应该将专业用语列表让学生中英文对照地反复地看,将单词作为整体来看来记忆,看得多读得多了自然就可以用上面所提到的方法来实现单词的记忆。同时搭配大量的阅读训练,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不认识的单词联系上下文进行记忆,随着阅读数量的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也能够逐步得到提高,词汇量的扩大对于翻译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二、语法

翻译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英语语言能力。英语语言能力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前面提过的要具备的词汇量,二则是要掌握全面的英语语法。英语语法和词汇量在翻译当中是同等重要的,前者是英语语言中最基本的单词组织规则,后者则是英语语言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较好的语法基础,在翻译时肯定是会错误百出的。在英译汉时,若语法基础不好,对于原句的理解肯定会有偏差,翻译出来的中文译文肯定会和原句有不一致的地方,甚至会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在汉译英时,尽管理解了汉语的句子,但出于语法基础不好,无法组织出像样的英文句子,就更谈不上翻译出的译文翻得很地道一说了。因此,针对基础普遍比较薄弱的高职学生,要想提高翻译水平,首先就得先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语法水平。找出一本权威的语法学习书,让高职学生按条理一章一章的认真地学习语法知识,再配上大量的语法练习,让高职学生将英语语法熟练掌握,这对于提高高职学生英汉互译的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语法知识的系统条理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翻译时对英文原句理解力并且提高翻译出来的英文表达的准确性。在学生学完所有语法点及大量语法练习的之后,再加大英语原著阅读量,将其中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例如方言、土话和古时候或较早期的英语表达方式,以及一些新的词汇或者是早期英语作品当中使用的词汇,要求学生通过每天读书笔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定期反复回顾、记忆并练习使用这些地道的表达方式,再将这些地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应用于英语或者汉语句子和文章段落的翻译当中,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水平。

三、文学修养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不论是将汉语翻译成英语,还是将英语翻译成汉语,都需要翻译者对于两种语言都有相当好程度的了解,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在翻译时才能将语言准确翻译。但仅仅对两种语言都了解和掌握还远远不够,要想将原文翻译得优美而又准确,就必须要求翻译者具备较好的文学素养。在将汉语翻译成英语时,汉语的文学素养将决定翻译者对于汉语原文的理解的准确度和深度,而翻译者的英文文学素养将直接体现在翻译者翻译出来的英文译文当中。反之亦然,只有英文的文学素养好,才能将英语原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次的内在的思想挖掘出来,使得翻译出来的译文在汉语当中也要能够体现作者在原文当中所言表现的内在深层含义,并且还要能够体现作者在原文当中所表现的语言文字的魅力,翻译出来的汉语作品应该在保有英文原文语言优美的基础上体现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在思想,汉语译文也应该做到不偏离英文原文的原义的基础上,语言优美而简洁,又要通过汉语表达出作者英文原文当中的思想。这对于翻译者的要求来说,是非常高的,它既要求翻译者具有较好的英语语言和文学素养,又对翻译者的汉语语言文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文学修养对于语言翻译者来说,是必须具备并且不断提高的一项能力。高职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翻译能力,仅仅靠扩充自身的词汇量和系统学习语法知识还是不够的,应该要更多地阅读英文和中文的文学作品,通过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逐步提高自身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对于英语和汉语作品的理解力,努力提高英语和汉语的两种语言的文学修养。高职学生在扩大词汇量和系统条理学习语法知识之后,再一步就是要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这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无疑是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高职学生应该在英文和汉语两种语言都增加阅读量,通过量的增加带来质的提高,使得高职学生在处理英文和汉语句子、段落或文章的翻译时,可以对于原文有着更好的理解力,对于翻译出来的内容也能够体现出翻译者文学修养。

四、广泛知识面

在翻译的过程中,除了前面提到的词汇、语法和文学素养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需要具备的内容就是与翻译内容相关的知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做到博览群书,增加自身的百科知识。对于翻译者来说,在已知词汇的意义,加之对语法结构的掌握到位,并且对于英文和汉语都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对被翻译的作品有较好的理解力的前提下,就需要翻译者对于原文所涉及到的各方面知识都有所了解和掌握。翻译者应具备丰富的百科知识,当然不要求翻译者对于天文地理、古今中外都通晓,但都也应该要了解其中的基本常识。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常识,在翻译的过程中,就算词汇量再大,就算语法知识应用得再好,翻译者的语言水平就算再高,也无法将内容翻译得非常到位,就是因为对于常识掌握得不够多,知识面不够广。比如说在翻译英文作品中涉及到历史相关内容的文章,就必须要对作品所在时期涉及的相关政治、外交、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都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如果要翻译中国的文学作品,就要对作品所在年代的风俗人情等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掌握。翻译者知识面的宽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翻译出来的作品的质量的高低和速度的快慢,一定要在平时不断积累各方面的知识面。高职学生由于多年的应试教育,除了学校教材中涉及的知识有所了解外,通常最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知识面不够广泛,高职学生普遍只对自己有兴趣的内容有所了解,而对于很多翻译中需要用到的天文地理、历史政治和人文背景知识等并不太了解。这对于高职学生提高翻译能力是非常不利的。高职学生应该将英文和汉语相关的知识有所涉猎,当然肯定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有的知识都了如指掌,但至少应该对于翻译当中可能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知识面的扩大可以有效避免高职学生在翻译方面的局限性,使得翻译出来的译文更地道更有文学气息也更加的准确全面。

总而言之,高职学生想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应该要从增加词汇量,系统学习语法知识,大量阅读提高自身文学修养和掌握了解全面的内容相关知识四个方面入手,通过长期的坚持练习和积累,逐步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罗新璋编.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第3篇:高中的语文常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一、营造具体浓厚的学习环境氛围,激发高中生语文学习积极性,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

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来说,一个具体有效的学习环境对他们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成绩的提高都有着尤为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因此,我们的高中老师在日常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促使这些高中生去进行广泛而深刻的语文知识的学习。由此来看,这对他们语文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也是很有必要的。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为这些高中生创建具体的学习环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往往面临着繁重的学业压力,如果老师不能够在日常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去为这些高中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就很可能会消解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激情,从而导致他们学习积极性的下降,甚至会影响到他们语文成绩的提高。由此可以看出,这种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的营造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还能够为了共同的高考目标而相互促进,相互鼓励,这对他们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也是很重要的。而这种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也符合当前新课改要求,也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积极践行。一个高效的语文教育教学课堂模式的构建通过这种具体浓厚的学习氛围的营造而显得更加有意义,这也值得广大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去积极践行。

二、重视对高中生系统知识的教授,增强他们语文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构建语文学习结构框架

在高中这个重要的阶段,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也更加有深度和层次。高中阶段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带有一种极强的系统性和结构性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高中老师在日常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去进行知识的系统教授,增加这些高中生对语文知识理解的深度,拓展其广度,从而系统全面地掌握他们以往学过的语文知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去构建语文知识框架对他们的语文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由于广大的高中生面临着紧张而激烈的高考大关,所以老师更要重视对学生语文知识的系统性教授,让他们能够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使他们适当地减轻一些学业压力。这时,作为高中语文老师,我们就应该为这些高中生进行系统知识的传授,积极引导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构建语文知识结构框架的习惯。如果能够这样的话,这些高中生在以后的语文知识的复习过程中就会比较省力。而且,这种结构框架的构建还有利于他们知识模块的分化,这样在下次的语文考试复习之前,他们就能够比较清晰明确地进行模块知识的掌握。这些高中生在进行语文知识的归纳过程中,可以分不同的专题来进行,将在考试中常见的语文知识用红笔进行重点勾画,以便重点复习。由此可见,这种模式对这些高中生语文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学习有着重大意义。

三、注重对高中生语文规范答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增强他们的语文学习思维能力

针对高中生这个群体,老师需要重点强调语文知识答题的规范性。因为这些高中生都面临着高考这一大关,要想让自己从成千上万的学生中脱颖而出,在语文答题技巧与答题规范方面就必须做出一定具体性的要求。同时,这些具体有效的语文答题技巧与答题能力需要通过日常的语文答题训练而一步步增强的。对于这些亟待提高语文学习思维能力的高中生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很有意义的。在日常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引导这些高中生去进行答题技巧与答题规范的培养。老师根据自己的一些具体语文教育教学经验与实践,建立一些积极有效的语文答题规范性的模板,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语文学习和语文答题过程中积极践行。只有通过自己的主动践行,他们才能够深切地认识到答题规范性的好处。同时,在这种规范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过程中,这些高中生们还能够极好地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思维能力,从更多维度空间去进行思考。

第4篇:高中的语文常识范文

论文摘要: 目前,跨文化意识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导入较为缺乏,造成其现状具有多方面的原因。跨文化意识的导入具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途径将其导入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这对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是否能永葆其生命力和活力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随着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国际贸易急速发展,学英语、用英语的人日益增多。而学英语不仅仅是学语言,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一种文化。在日常英语教学和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对英语所包涵的文化信息不是很清楚,因此除出现语法错误外,还经常出现一些文化错误,从而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本文所指的跨文化意识,从广义上讲包括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狭义上讲指能反映出大量的跨文化知识的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和形体表情等无声语言。[1]在我国目前的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导入的现状令人堪忧。

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导入的现状

笔者在自己教学的经验基础上,综合参考其他类似院校关于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导入情况,对于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该文化的导入现状进行如下的归纳:

第一,重成绩,忽视跨文化意识的考核。我们可以发现,院校评估教师的优秀主要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而高职高专学校的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并不考查(或者较少考查)学生对语言背景等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二,缺少导入跨文化意识的动力与激情。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动力就是通过考试。他们与教师一样,不愿意在与考试无关的内容或活动上花很多时间,对于英语文化的学习缺少激情、动力。

第三,高职高专院校的硬件设施不能满足跨文化意识导入的教学方法。目前的教学条件较大地限制了文化教学的进行。例如,缺乏关于文化教学的参考资料及英语学时的限制。

第四,跨文化意识的导入不是教学的硬性指标或者说教学目的。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没有提及文化知识或文化意识的培养,只列出交际能力表,虽然交际能力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化因素,但它的出发点是较为具体的交际行为,关心的是交际行为的类型、身份和情境等,没有对教学内容中的跨文化因素本身作系统的分类描述。

二、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缺乏的原因

(一)英语教师对于跨文化意识的掌握不足,其本身素质有待提高。

从理论上讲,中国人学英语最理想的办法就是到以英语为母语的英美国家去,直接在英语文化的熏陶中学习英语。事实上,我国大部分英语教师对英语社会文化知识的掌握主要从书本中或他们的老师那里获得,对其没有亲身感受。因此,教学中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驾驭能力常显不足。这是导致学生产生中国式英语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教学方法不当。

我国英语教育主要采用语法翻译的教学方法,注重语言形式和语法规则讲解,不注重口语表达的训练,更忽视语言文化内涵的介绍。实际交流时,学生口语中往往出现中国式英语。近年来,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引进和推广,部分学校又走上了另一极端,过分强调口头操练,忽视了语法和语用规则。结果,学生口头表达“流利”,书面语常出现不符合英语语言文化规范的中国式英语。

(三)英语教材内容的相对陈旧、落后。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英语教材大多为国内专家编写,很少由国外直接进口,而且变更的周期较长,因而内容滞后于社会现实生活。比如,当学生学会了“How do you do?”与操流利英语口语的外国人打招呼时,他们已习惯于使用“How are you?”,而当学生们学会了“How are you?”时,美国人则更喜欢用“How are you doing now?”。于是,我们自以为是地道纯正的英语,由于跟不上英美国家实际社会文化生活的步伐而变成了不是中国式英语的“中国式英语”了。

(四)缺少跨文化交际的语言环境。

中国学生通过“二传”习得的些许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往往由于缺少跨文化交际的环境,因而不能内化巩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淡忘。尽管一些有条件的学校,聘请了外籍教师,但由于中国学生的内向性格,课堂上不能主动积极配合,再加上班级大、人数多的客观情况,每节课学生人均占有时间不足一分钟,其效果可想而知。也有些学校为了营造英语交际的环境,定时定点举办英语角或英语沙龙,但由于组织不力等原因,常常不能持久而徒有虚名。凡此种种因素造成学生的语言文化错误不能及时充分暴露,因而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日后在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中,说出或写出中国式英语也就不足为怪了。[2]

三、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随着当今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的日益全球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不断发展,涉外业务活动的不断增加,在现实生活与工作中应用外语与外国人直接进行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也就越多。但是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时常会发生某些冲突或者误会,而这些冲突或误会的产生往往不是因为语言的障碍,而是文化的冲突。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得不同文化的人们能进行交际。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了解英美等国家的地理历史、风土人情、文学作品等,是进行语言学习、语言交流、国际交往的必备条件。因此,在进行涉外活动中,人们进行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交流,而是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也就是跨文化的交际。[3]

根据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英语课学习的目的不仅是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导入跨文化意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可行性。

近年来在高职院校突出专业技能培养的目标下,一些专业的英语课程只有几十个学时,加之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教学重点难于取舍。许多老师认为,在此情况下兼顾英语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各方面的培养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行的。而事实上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其现实的可行性:

1.高职学生经过初中、高中的英语学习,基本上具备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基本知识,从实际够用的教学时间有限角度出发,无需花更多的时间再去学习基础知识。

2.高职学生心智已相对成熟,也积累了一定的本国社会文化知识,在跨文化理解方面较容易接受。

3.英语教材中随处可见的跨文化素材让跨文化交际培养可适时进行。因为没有应试的压力,所以教师有更多的发挥余地,使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时间与空间。

4.大专院校有较多的课余时间、丰富的现代教学资源,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涉猎英语跨文化交际知识。

总之,就现实情况以及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而言,将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中是完全可行的。

四、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导入跨文化意识

将跨文化意识导入日常教学中是耗时费力的工程,决非一蹴而就。但我们仍可根据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和英语教学目的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

(一)教师必须加强语用意识,加强跨文化修养,把握教学思路。

首先,必须树立语用意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的教学理念影响其教学的目的、教学的重点、教学的方式方法。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和老师都已习惯于词汇、语法的讲解以及阅读写作的练习。当教学时间缩短,英语考级不再与毕业挂钩,为了考级的强化训练不再成为必须之时,有的老师就觉得课堂无内容可讲,这是因为对外语学习和外语交际能力缺乏真正的了解,从而造成无所适从的局面。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首先要深刻认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同时也不能低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可塑性,摒弃只教语言知识和四会技能的固有观念,树立语用意识,自己的英语教学水平才能上一个新台阶。

其次,必须加强自己的跨文化修养。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只有想法,没有知识储备是不行的。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地接触多元文化,不仅是英美国家的文化,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文化都应多方面学习。教学中涉及跨文化背景知识时,教师才能有足够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将其纳入教学范畴,成功地驾驭。[4]

(二)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教学方法。

就学生本人而言,学校要转变培养学生的指导思想,即从“以语言为本”向“以语言运用为本”转变,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目的。而且学校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跨文化意识的感悟能力,培养其跨文化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自觉地吸收并且充满激情地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去学习语言。

1.以教材为基础

现在大专院校选择的课本大都是英语国家的原版文章,这本身就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跨文化意识的知识结构,为学生了解外部世界提供了生动鲜明的材料。在该语篇教学当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随时随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拓宽自己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

2.以词汇教学为辅

在英语的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各种文化信息。有些词汇因为人们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历史背景、心理特征等使其在不同的语言中有着不同的内涵。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及其背景。了解这方面的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英语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如peasant一词,如果你用它去称呼一个英美国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他会不高兴。因为“农民”在汉语中是中性词,而peasant在英语中往往是贬义词,常表示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人”,在西方称“农民”为farmer。[5]

3.加强第二课堂的教学

英语中文化知识异常丰富,而课堂教学时间又相当有限,因此,我们可尝试开辟第二课堂的方式,丰富学生的知识文化,具体可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通过开设选修课程,教师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关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等优秀书刊。

第二,课余时间播放原汁原味的英语新闻、英语歌曲或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播放一些原版的影碟,既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又可对异国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方面有直观的感性认识。

第三,可以组织课外文化实践活动,深入到外商独资企业中去开展工作实习、实地调查,组织有外国人参加的英语晚会,创办以文化为主题的英语角,开展一些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英语演讲赛、英语文化知识竞赛、英语课本剧表演。

第四,邀请中外“英语通”以讲座形式向学生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增进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异同的了解与认识。

第五,向学生介绍各种英语节日,并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组织大家一起过节,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通过这些方法提升学生的文化层次和文化意识。

总之,在进行高职英语语言能力教学的同时,教师应适当地加强语言的跨文化意识的导入,使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来学习语言,激发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兴趣和敏感性。

参考文献:

[1]王宗炎.语言学与语言的运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15.

[2]宋更宇.从文化视角看中国式英语.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3).

[3]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背景知识渗透的重要性.中学生教育网.

第5篇:高中的语文常识范文

【关键词】专业知识素养;语文教师;农村中学

一、问题提出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知识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必备的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教育理论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四大方面。本文通过对宜春市部分农村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情况,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初中语文教师。分别在宜春市的宜丰、上高、高安三县选取多所农村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师。共发放问卷105份,有效问卷共100份,占回收问卷的95.3%。利用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

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在专家的指导下制定自编问卷并进行问卷调查,请调查对象对特定专业知识对教学发展的有用性进行评价,评价等级从“非常重要”到“非常不重要”共5级。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在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研究中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研究比较少。目前,我国中学语文教师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一般是通过自身的知识积累、高校的全日制培养、入职后的课余学习和教育培训。因此,逐渐形成了职前教育—上岗培养—实践锻炼—职后培训的教师专业知识培养模式。当前随着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发展,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从学科内容知识向学科理论和教师实践转化,极大拓宽了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来源的渠道。

(一)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来源情况的调查

农村中学的教育教学资源与城市中学的教学资源相比存在很大的缺陷,如教育经费短缺、教学设施和资源比较缺乏等问题,这严重影响教师专业知识的获取和知识素养的培养,降低了语文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因此,采用何种方式满足满足教师获取专业知识的诉求是影响教师教学的关键问题。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教育理论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几个方面。[2]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教师获取专业知识的来源主要有阅读专业书刊、同事间的日常交流、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反思、在职培训、教学观摩活动。结果显示:教师获取的专业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主次不分、知识不系统,不能满足教学活动的需要,不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二)知识来源对促进语文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分析

当前,教师的学科知识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语文学科知识的发展仍以教师的在职培训和业余学习为主要形式。本文认为获取语文学科知识的来源主要有语文专业课、语文教法课、各种专业书刊。通过问卷调查发现:61%的教师认为各种专业书刊对学科知识的发展非常重要;有27%的教师认为语文专业课对学科知识的发展非常重要;有11%的教师认为语文教法课对学科知识的发展非常重要。结果表明知识来源对语文学科重要的排序为:各种专业书刊、语文专业课、语文教法课。

(三)知识来源对促进教育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分析

获取教育理论知识的来源主要包括:教育见习和实习、自学专业书刊、自身教学经验与反思、和同事的日常交流、教学观摩活动几个方面。[3]通过问卷调查发现,64%的教师认为自学专业书刊、自身教学经验与反思对获取教育理论知识非常重要;有25%的教师认为和同事日常交流、教学观摩活动对获取教育理论知识非常重要;有11%的教师认为教育见习和实习对获取教育理论知识非常重要。结果表明教师知识来源对教育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的排序为:自学专业书刊、自身经验与反思、和同事的日常交流、教学观摩、教育见习和实习。

(四)不同来源知识对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分析

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教育理论知识、语文学科知识、语文学科教学法知识、语文课程知识几个方面。[4]语文学科知识是指基础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是中学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性知识,也是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来源。语文课程知识原本是学科知识转化而来的适合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所教的具体知识,

主要表现为语文素养目标知识。语文教学法知识是具有语文学科教学特色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知识,是中学语文教师成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教育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学科知识。[3]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45%的教师认为学科知识对教师专业知识非常重要;有25%的教师认为教育理论知识对教师专业知识非常重要;有23%的教师认为学科教学法知识对教师专业知识非常重要;有17%的教师认为课程知识对教师专业知识非常重要。结果表明:中学语文教师认为不同来源知识对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

四、建议

(一)加强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教育与引领

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应在教师教育和培训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知识教育与引领。在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教育与引领过程中主要工作应该是促进语文教师专业知识量的积累。同时在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教育中要突出不同学段语文教师对于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积累经验,勤于反思,加强同事交流,同时注重阅读专业书刊,通过以上途径促进自身专业知识的发展。同时建议学校的管理者采取措施为这些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

(二)建构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体系

中学语文教师教育课程中专业知识对于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师知识体系的建构对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和中国语文教育有重要的价值。但是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体系建构存在重要问题,集中表现为由于语文学科知识的建构比较困难而导致到目前为止语文教育领域没有统一的课程知识。由于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中的本体性知识建构存在问题,而导致其他相关条件性知识的建构也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所以,以学科知识和课程知识为核心的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体系的建构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当务之急,对于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建构语文教师专业知识评价体系

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对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该成为语文教师入职及在职评价的重要内容。由于现阶段没有建构起科学完善的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体系,所以语文教师专业知识评价体系的建构尚处于探索阶段。为完善语文教师专业教育体系,应该尽快建构语文教师专业知识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6):36.

[2]李琼.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教学专长的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13.

第6篇:高中的语文常识范文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显著。英语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21世纪迎来了全球化的浪潮,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密切。因此,跨文化交际已不再是少数外交家或外贸人员的专利。上自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国际交往活动。这种与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思想交流被称作跨文化交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受挫或失败,产生误解,甚至造成关系恶化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人把这一点归结为语言。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说不通,当然无法交际。但在许多情况下,交际受阻或失败不是由语言引起的,而是受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所影响。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sapir)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不同的语言因其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使用上自然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外语教学应注意文化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避免学生因文化差异而出错。

一、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语言交际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1.1恰当使用英语中不同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

1.2了解、区别英语中不同性别常用的名字和亲昵的称呼。

1.3了解英语国家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习俗。

1.4对别人的赞扬、请求等做出恰当的反应,并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赞扬、请求等意义。

2.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意识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解释,往往会产生误解。非语言交际以往多被看做是体态语的代名词,其实它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单纯的体态语。它还包括如服装、发式、化妆用品、行走姿势、装饰用品等等。《课程标准》对初中生提出以下非语言交际文化意识培养内容:

2.1了解英语交际中常用的体态语,如手势、表情等。

2.2了解英语国家正式和非正式场合服饰和穿戴习俗。

3.其它文化意识

3.1了解英语国家的饮食习俗。

3.2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等。

3.3了解常见动植物、自然现象在英语国家中可能具有的文化涵义。

3.4了解英语国家中传统的文化和体育活动、重要节日及主要的庆祝方式。

二、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则

文化的涵盖面非常的广,在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有效的原则。

1.阶段性原则

阶段性原则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生理、心理状况,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而逐步拓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则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实用性原则

了解文化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语言,最终是为了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应注意实用性原则。《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和了解外国文化的兴趣,进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3.对比原则

中西方文化间有共性也有差异或个性。文化上的共性一般较为容易理解,对于差异或个性,往往有一定困难,易于造成混淆和失误。因此,在教学中要坚持文化差异对比原则,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使其差异更为突出和明显,从而有利于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有助于文化意识的培养。

4.综合性原则

文化是综合体。在教学中,应将教材内容、日常交际、文化要素、文化共性、文化差异作“融会贯通”式的综合性导入,使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诸多方面从整体上有一个理性的把握。

三、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

1.诠释词汇中的文化涵义

语言中受文化影响最大的是词汇,因此词汇也是文化负载量最大的部分。英汉语言中都有

许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并正确运用词语。以牛津英语7b unit6 pets 为例,本单元讲述的是生活中的宠物,主要有狗、猫、金鱼等。在此,可以向学生介绍:任何民族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因此宠物文化也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中英两个民族都有养狗的习惯,但两个民族对狗的传统看法却不同。中国人一般在心理上鄙视这种动物,常常用它来形容坏人坏事;而英国人大多对狗有好感,把它当成朋友和可爱的人。中国人骂“狗仗人势”,英国人却说“love me, love my dog”;中国人用:“该死的狗”骂坏人,英国人却用lucky dog 指幸运的人,用“clever dog”指聪明的小孩、伶俐的小伙子。再如,牛津英语9a unit2 colour谈到了各种颜色,课文中对颜色也进行了一定的诠释,教师对此还可以就中英文在颜色上的差异做更多的解释。如:英语中“green with envy”和“green-eyed”等都表示“妒忌”。但汉语里表示“妒忌”的词语却是“眼红”或“得红眼病”,如果直译为“red-eyed”, 则表示“眼睛布满血丝”、“眼睛发红的”,并不表示“妒忌”。还有如:“see red” 表示“生气”、“发怒”等意思,“a blue monday”指“倒霉的星期一”等等。词汇体现了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别。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联系语言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词义。

2.剖析语言表达中的文化信息 口语交际方面,西方人简单直接,而中国人含蓄。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强烈的时间观念再加上本身直爽、果断的性格,西方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开门见山”。如:在英美国家,赞美别人和接受别人的赞美都是非常平常而且非常正常的事情。英美人听到别人赞美时,通常用“thank you”来回答。比如,别人说你的衣服漂亮,你就应该说“thank you”,而不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哪里哪里”,或“一般一般”,通过“自贬”而达到谦虚的目的。再比如,当我们在别人家里做客,主人问客人是否需要饮料时,按中国人的习惯我们一般会出于礼貌而客气的回绝一下,说:“别客气,不用了。”但中国的主人一般还是会给客人送来,客人也会接受。而西方人如果听到“no, thanks”,主人就不会给客人提供饮料了。另外,中西方人们打电话时的问答语也不同。在英语中,接电话的人先报自己的名字,或电话号码等;在汉语中,接电话的人习惯首先要弄清楚对方要干什么,要找谁,绝不会自己先报名字。

书面语交际方面,英语表达重结构、形式,常常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句子比较严谨。汉语对句子形式的要求没那么严格。英语最重要的句法结构是主谓结构。一个英语句子通常以一个主谓结构为主体,称之为“简单句”;多个主谓结构通过各种形式的连接便组成了“复合句”。如: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等。英语中还有许多的固定句式,如:牛津英语8bunit6 grammar中的“it is+adj.+to do sth.”、“it is+adj.+for sb.+to do sth.”、“it is+adj.+that从句”等等。汉语造句则很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语言上也带有很大的模糊性和多样性,但注重隐性连贯。

英语中有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和惯用语。例如:牛津英语8b unit6 charity walk 的第一课时comic strip 中有这么一句话:“i don’t think you will ever finish your walk.” 而汉语中我们要说:“我认为你永远不会完成你的行走。”同样的句式教材中还有多处。再比如:中英文对待否定疑问句的应答上也不同,如:“you didn’t finish your homework, did you?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要回答:“yes, i did.” 而不是:“no, i did.”

英语注重语法规则,有动词的时态、名词的单复数、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等等,但这些在汉语中却没有。英语与汉语之间语言表达的不同、句法结构的不同充分说明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思维方法不同。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认识并接受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意识。

3.挖掘阅读材料中的文化内涵

牛津英语教材选择的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若能有意识地挖掘文章中的这些内涵,并增加些背景知识,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而且还能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例如:牛津英语7a unit3 let’s celebrate的阅读材料是有关万圣节,那么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有意识让学生去查找有关万圣节的历史、文化、习惯方

面的知识,学生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搜集英语国家的其他盛大节日的内容如: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等的背景知识,并且可以由节日而延伸到西方国家人们的送礼方式。阅读材料中蕴含的文化有许许多多如:西方国家的饮食习惯、购物方式、服饰特点、居住状况等等。

此外,广泛涉猎、大量阅读,是扩大学生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文化差异的信息会体现在中外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哪怕一则简短的广告也会携带大量的文化信息。因此,平时教师要注意收集英语国家的报纸、电视节目预告单、菜单、商品说明、交通标志等材料,让学生阅读并用于课堂教学活动,是非常有效的。

4.通过课外活动拓展学生英语文化

适当、合理、有序的课外活动可以拓展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渠道,可以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拓展他们的英语文化知识。课外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歌曲往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心声,能代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格;组织学生排练英语情景短剧,使学生在反复排练中切身体会西方国家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和行为;搞生日聚会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参加聚会并赠送礼物,在活动中了解并比较中英文化待人接物方面的异同;在一些盛大节日到来之时,可以搞化妆晚会如:“halloween party”、“christmas party”等。通过课外活动的参与和体验,学生在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方面的能力能很快得到锻炼,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异国文化,体验文化差异,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

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多读、多看、多听英语材料如:各式各样的英文报纸、杂志、图书、音像资料等,在提高阅读、听说能力的同时,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

四、结束语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文化的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杜学增. 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9月

[2]平洪, 张国扬. 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1月

第7篇:高中的语文常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作文;摘要写作;英语价值

高中英语教学是高中教育中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锻炼和培养学生英语交流、思维能力的主要课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写作占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中英语作文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渐加重,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及成果备受重视。目前,有研究表明,摘要写作在高中英语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意义重大,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集中在摘要写作方法对于高中英语作文数学中的渗透、整合及实践意义的研究上。本文以我省市的60所高中及每所学校中的100名高中生为调查研究对象,并将60所学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经常规英语作文教学及摘要写作教学教授一年后,比较两组学校的高中生经不同教学方法教授后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省市的60所高中学校以及每所学校内随机抽取的100名学生。本文的研究时间是在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为期1年,教学共经历两个学期。

1.2方法

将我省市的60所高中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在每所学校内随机抽取1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将60所高中学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学校在英语作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学校则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应用摘要写作方法;经过一年的调查研究后比较两组学校的学生经不同教学方法教授后的效果。

1.3评价指标

本文中的高中英语作文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包括英语作文掌握程度、知识运用能力、写作思维水平,以上指标均根据我省市高中生英语作文知识评价标准进行标定。

1.4统计处理

对此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若结果比较时具有明显差异,且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照组学校在英语作文教学中应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学校则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利用摘要写作方法教学;经过一年的调查研究后比较两组学校英语作文的教学效果。具体见下表1:表1.比较两组学校高中生的英语作文教学效果从上表中的结果可以得出,实验组学校经摘要写作教学后,学生的英语作文掌握程度、知识运用能力、写作思维水平等评价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高中英语作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及灵活写作能力的一门基础学科,为学生进一步、更深层次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做铺垫。由于高中英语作文教学的活跃性及难度系数较大,因此为广大高中英语教师们带来更大的挑战。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方法是仅根据英语书本上的应用课文进行临摹,其英语作业思维仅停留在汉语作业写作的思维上,且二者常被混淆,致使学生对英语作文的掌握不扎实、对英语知识的运用不灵活,且缺乏对英语单词的整合、语法的运用,导致写作思维混乱,因此如何改善高中生对英语作业的掌握程度、提高英语知识的应用能力及培养其写作思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英语作文教学方法的不断改善和发展,摘要写作被广泛应用于学校的英语作文教学过程中。摘要写作方法是以写作目的、语法、关键词为写作核心,围绕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用所学到的英语单词结合语法串联成句。摘要写作教学方法可调动学生对英语作文写作的积极性,以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为分析摘要写作在高中英语写作数学中的教学效果,以我省市的60所高中学校及每所学校中的100名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并将60所学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经常规英语作文教学方法及摘要写作教学方法教授一年后,比较两组学校的教学效果。结果得出,摘要写作教学后,学生的英语作文掌握程度、知识运用能力、写作思维水平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教学的学生。因此得出结论,摘要写作方法在高中英语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重大,值得广泛应用于高中英语作文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梁玮.“过程写作”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讨,2013,9(2):78.

第8篇:高中的语文常识范文

【关键词】高考 英语作文 写作方法 技巧

高考英语作文着重考察高中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其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比例正在逐年增加。英语教师要立足于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在日常英语作文训练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对复杂英语长句的应用能力,使学生的英语作文在高考过程中更加出彩。教师也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词汇量的积累和相关语法知识的学习,以提升学生的整体写作质量。

一、高考英语作文写作特点

首先,高考英语作文更加贴近生活,着重考察学生对基础词汇量和语法知识的掌握和应用,难度相对较小。但其对词汇和英语语句表达的准确性要求比较高。

其次,纵观近年来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可以发现其题型基本同属于一类。都是通过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英语材料或图形,让学生对英语材料进行提炼总结,并结合英语材料对文章进行综合构思。

第三,英语高考作文并没有脱离教学大纲,其主要考察高中生在特定语言背景下对的英语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语法应用能力等。或者对学生应用英语词汇和语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察。

二、高考英语作文写作流程

英语作文在高考英语中所占比值比较大,学生要根据其分值对写作时间进行严格规定和划分。

首先,学生要根据英语材料或者图画中提供的信息,进行英语作文的审题工作,对写作题材和要点进行归纳和分析,进而对写作过程中涉及到的人称问题和时态问题进行确定。

其次,从英语材料或者图画中提炼出文章主题后,要对整篇英语文章的布局进行构思。

第三,文章整体布局构思结束之后,对文章中可能遇到的英语长句进行着重分析,并确保英语句子中词汇和语法应用的准确性,避免其应用不合理,影响英语作文整体质量。

第四,将英语作文中涉及到的重要语句在草稿纸上进行布排,并再次核对其语法结构和连贯性等,核对无误后,在试卷上作答。

学生要格外注重英语长句运用过程中的语法问题。确保英语作文写作过程中语法知识应用的准确性,避免文章中出现汉语式英语。同时,学生要学会灵活应用不同词汇或者句子表达相同的意思,力求英语语句表达方式的新颖性。也要注重英语作文写作过程中应用关联词,以提高英语作文整体质量。

例如,It has more disadvantages than advantages.It does us much harm.It is harmful to us.学生可以将其升级为:However,everything divides into two. Television can also be harmful to us.It can do harm to our health and make us lazy if we spend too much time watching television.

常用关联词:that is to say;above all;as a consequence;as has been noted等。

第五,对整篇英语作文进行检查,并注重书面工整和整洁,以获得阅卷教师的好感。

三、高考英语作文写作方法和技巧

1.写作方法。首先,教师要重视精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量。教师要在课堂中进行精读训练,让学生接触到各种体裁的英语文章和不同类型的英语句式。进而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模仿,将其应用到英语作文写作过程中,以拓展高中生的英语思维。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不断积累英语词汇,并对句型和句法的应用技巧进行掌握等。

其次,注重日常写作练习。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高考英语作文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大批量的训练过程中提炼有价值的词汇、句子和语法知识等,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掌握英语知识过程中的灵活度。进而通过高考范文练习,不断提升写作技能。

第三,注重专题训练。高考英语作文类型和体裁比较多样化。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专题作文训练,进而帮助学生对该类体裁英语作文进行全面把握,并对其涉及到的词汇和句子进行收集整理,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高考英语作文写作素材。

2.写作技巧。首先,议论文。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议论文进行合理布局。对往年高考作文进行总结,议论文一般由开头、中心和结尾三部分组成。开头要突出文章的主题,中心部分要对文章主题进行具体论述。结尾要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提出展望。

其次,看图作文。学生要明确把握看图作文中涉及到的相关要素。比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背景等。然后对写作题材进行确定,并应用正确的英语语句进行表述。进而对其进行议论或者综述。

四、结语

高考英语作文是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和学生要认识到英语作文在高考英语中的重要性,提高对其重视度,加强日常训练,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注重对相关英语知识的积累,以提升英语作文整体写作质量。

参考文献:

第9篇:高中的语文常识范文

【关键词】英美文化习惯 高中 英语教学 结合

语言学家拉多曾说:“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学好语言。”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因次,高中英语教学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加强英美文化习惯的灌输是非常重要的。

一、英美文化对高中教学的重要性

学习一门外语,广义上来说,就是学习哪个国家的文化,一方面是其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是以文化为载体的语言知识。高中英语学习,英美文化习惯和高中英语语言知识,两者同样重要。因此,高中英语学习必须要尽量多的学习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比如,过去中国人见面常常用“吃了吗?”打招呼,那是因为在中国长期以来吃饭是人们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但是如果这样与英美人打招呼,他们会以为这是在请他吃饭。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向学生讲授语言中蕴藏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仅可以有效克服传统英语教学内容的缺陷,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运用和掌握语言的能力。

二、英美文化对高中教学的作用

学习英语不能不注意中国和西方的差异文化,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常常发现毫无恶意的语言会使对方惊讶或愤怒,简单的一句话会使一方捧腹大笑,而另一方则全然不知其幽默所在。如果了解了这些不同的英美文化背景,就不会产生这些误会了。

英美文化除了对口语教学及交际至关重要外,对英语教学中的其他内容,如听力、阅读及翻译写作也有影响。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在听力训练上花费的工夫不少,但成果却不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英美文化了解太少。如与英美文化有关的材料,即使内容简单,有时也只是听明白了字面意思不能了解真正的内涵。

英美文化在英语阅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不了解英美文化背景,在英语学习中同样也会给阅读理解带来困难。最常见的就是一些典故和名人名句。中国人的典故多出自《论语》、《孟子》、唐宋诗词、四大名著及民间传说等等。而英美人用典故也多源于文学名著、民间传说及《圣经》、莎士比亚、名人演讲等等。

翻译及写作能力同样离不开英美文化知识。比如,汉语中常说“像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气壮如牛”,而英语则说“work like a horse”, “as strong as a horse”,用“马”代替了“牛”。原因是中国人向来用牛耕地劳作,而早期的英国人却用马来耕作,牛和马在生产过程中分别成为中国人和英国人的好帮手。由此可见,若想确切得学好翻译及写作,必须了解双方的文化知识。

三、英美文化习惯和高中英语教学的结合

在高中英语具体教学中,由于历来对于英美文化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了学生虽然在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分数,掌握了基本的语言知识,却不能真正流畅地运用这一语言,不能用英语深入、灵活、得体和有效地进行交际。如何改进这一状况,下面方法可以试一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英美文化的兴趣

学习语言是为了很好得使用它,语言运用不仅要准确,而且要得体,要能在具体的交际活动中正确地使用。外语学习者如果有一种使用目的语言进行交际的兴趣和需要,就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就能更主动地学习。英美文化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有助于调动教师授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激发起教师教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英语教学时,教师可以贯穿引导学生了解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与母语进行对比,使学生自觉意识到不规范语言产生的根源和避免方法,进而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

(二)加强教师对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教师对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渗透应该贯穿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各门课程中,做到随时遇到随时教授。新课标实施后,教材在编写上有了很大的改革,每一单元都有英、美等国家的文化背景介绍,并且在考试题目方面也有所增加。这样,学生学习英、美等国文化背景知识就变得非常重要了。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了解中西方文化,然后才能在教学中随时把各方面的知识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学生,使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下正确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顺利地进行交际,真正掌握英语。

(三)引导学生阅读体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章。

对于我国学生来说能够出国留学亲身体验异国文化毕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所以阅读就成了一条重要的了解文化背景的途径。中国经济信息的快速发展,阅读信息交流渠道极为方便。在教学中,使用一定比例的国外教材,在自编教材的练习中多使用真实材料,以便向学生提供广泛的语言和文化素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在阅读文学作品、报刊文章时,引导学生留心和积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社会习俗等知识。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外籍教师

当前学校都配有先进的语言实验室,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电脑、电影、电视等直观教具了解英美文化。另外,从学习外语的角度来讲,与讲本族语的人接触十分必要。因此,可充分利用外籍教师,通过与外教课上、课下的接触直接感受到文化的差异。

四、小结

综上所述,英美文化习惯是在英、美国家产生并延续下来的特定的历史文化,是英、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英语教学和学习意义重大,教师在授课的同时应随时渗透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和风俗习惯,这样学生才能够学到一门纯正的外语。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英美文化教学,那么通过教学双方的共同努力,就可以学生和教学结果产生双重效应,使英美文化习惯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贺然.英美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 .陕西教育,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