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数学导数笔记范文

高中数学导数笔记精选(九篇)

高中数学导数笔记

第1篇:高中数学导数笔记范文

首先,谈谈笔记记在哪里的问题。 

一本专用数学笔记本是不可少的,用来记录容量较大的内容。没有笔记本,到用时无处可查。有了专用笔记本,平时查阅方便,在复习时,可通过笔记回忆老师讲解的知识,突出复习重点。但是对一些零碎的、量少的内容可直接记在课本上,作些点、批、注、圈。挨门对户,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教材有进一步的理解。 

其次,应该教给学生记数学笔记的方法。 

有以下三点: 

1.预习笔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能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想,发现疑难问题。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做好预习笔记,就增强了学生听课的目的性,减少盲目性,就会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愉快,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预习的内容如下:(1)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2)新课的主要内容及数学思想方法;(3)做一些简单的习题;(4)预习时的体会及不理解的问题。如一名学生预习数列极限时,对某些内容不懂,记下来,笫二天可问老师。 

2.课堂笔记 

“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有的学生上课时听得清楚,而课后却糊涂起来,其原因在于“不记”;有的学生上课只顾抄老师的板书,死记结论公式,忽视了听讲,结果仍然所获甚微,其原因在于“不听”。听与记是学习的两方面,听是基础,切莫只记不听,记的内容包括记老师所讲和自己所想两点。课堂上,我要求学生着重记老师讲授的要点和提纲、补充的内容,自己没听懂的知识点、疑难点,以及老师的解题思路、方法分析和归纳总结等。如下一段课堂笔记值得借鉴: 

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1)正用:从左往右,2α→α。(2)反用:从右往左,它起的作用是化简。(3)变形用:由sin2α=2sinαcosα可得cosα= ;由cos2α=2cos2a-1=1-2sin2α可得1+cos2α=2cos2α、1-cos2α=2sin2α,它起的作用是把和差化成乘积。另外还可得cos2α= 、sin2α= ,它起的作用是降次。(4)推广——三倍角公式:sin3α=3sinα-4sin3α,cos3α=4cos3α-3cosα。 

此外,我还要求学生记“灵感”,学生上课时出现的想法先记在笔记本上,注意力还是要集中在老师的思路上,下课后再去深入思考。 

3.课后笔记 

课后笔记是课堂笔记的发展。(1)要求学生整理课堂笔记,把课堂上未记的内容补上,对课堂上记下来的问题深入思考。(2)要求学生反省课堂笔记,写出学习日记。如公式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记得牢,在解题时什么困难阻挠了前进、这部分知识与旧知识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实际应用,有什么新的体会等等。这样日积月累,学生逐步形成了学习经验,由“学会”变为“会学”。例如,一名学生学了公式|a|-|b|≤|a±b|≤|a|+|b|,能针对其特征,设某三角形的三边之长分别为|a|、|b|、|a±b|,由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满足这个不等式,可取一个形象的名字“三角形不等式”。(3)与参考书相结合,可摘录一些精华、典型题目和解法。例如三角函数中的诱导公式,有脍炙人口的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4)每隔一个阶段,学完一个章节,要将知识理顺,总结,系统化。 

比如学完“导数与微分”这一章,有一名学生针对公式较多,一时难于记忆,于是将这些公式适当分组。求导公式有18个,可以分成四组来记:(1)常数与幂函数的导数(2个);(2)指数与对数函数的导数(4个);(3)三角函数的导数(6个);(4)反三角函数的导数(6个)。求导法则有7个,可分为两组来记:(1)和差、积、商复合函数的导数(4个);(2)反函数、隐函数、幂指函数的导数(3个)。并且列出了表格。此名学生刚入学时成绩并不好,但他学习认真,并虚心接受老师教的学习方法。记数学笔记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精”,坚持了两年,自然能有此功夫。所谓“天道酬勤”,这名养成良好习惯的学生,成绩“一路飙升”,现已进入“优秀”的档次。 

最后,注意防止笔记的三点误区。 

第2篇:高中数学导数笔记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7―0056―01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记课堂笔记对知识巩固、阶段复有益处。记课堂笔记,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边听课边记录,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指导学生记好课堂笔记,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课堂笔记记的内容

1. 记数学课题。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有些内容只出示情境课题,如“买文具”、“寄书”、“货比三家”、“电影院”等等,不能较好地体现出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内容。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课堂教学时先引导学生总结出数学课题,之后指导学生将其标注在情境课题后面。如“买文具――认识小数”、“寄书――小数加减法”、“货比三家――比较小数的大小”、“电影院――两位数的乘法”等等。这样,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

2. 记重点概念。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较少出示完整的数学概念、公式,不利于学生完整地记忆概念、公式。教师对每一课的重点内容都会适当地进行板书,学生可把这部分内容记录下来,作为课后巩固、阶段复习的重要资料。如,“倍数与因数”这一单元,数学概念较多,如“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这些概念在数学教材中都没有出示,学生仅凭听讲不能做到准确理解并深刻记忆。所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要指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将本节课的概念补充完整,并摘抄在课堂笔记上,这样学生对概念模棱两可时就有据可查了,也便于复习时进行巩固记忆。

3. 记解题过程。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较少出示完整的解题过程,致使学生没有可以参考的规范解题格式。如,四年级上册教学“乘法结合律、分配律”时,教材中没有出示完整的解题过程。我指导学生选择典型题目,并将其解法完整地记在课堂笔记上,这样学生做题时就可以作为参考,进而明白如何规范解题。有时,课堂上可能会生成很多不同的分析解答,对于一些与众不同的分析、巧妙的解答,不妨引导学生记录下来。

二、记课堂笔记的时间

学习新知前,先让学生进行自学,并要求他们在课堂笔记上记下自己的思考和疑惑,以便上课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讲。一节课结束前,教师不妨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整理课堂笔记。这样做既能完善听课过程中未能完成的记录,又有利于学生系统梳理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教师还可以把记课堂笔记与写预习笔记结合起来,让预记笔记成为课堂笔记的“前奏”。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课后对课堂笔记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启发。

三、记课堂笔记应注意的三点

1. 要把握记课堂笔记的时间,切不可只顾记课堂笔记而影响了听课。有的学生习惯于“教师讲,自己记,复习背,考试模仿”的学习方式,一节课下来,他们的课堂笔记很是完整,却将最主要的教师讲解、需要自己思考和探索的环节忽视了,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2. 记课堂笔记要有选择。有些学生习惯于摘录一些杂志上的习题及其解法,很少涉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思想方法的提炼及解题策略的整理,也没有自己的钻研体会和思考,这样的课堂笔记发挥不出其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记课堂笔记时应该用简短精练的词语作为评注,把闪光的智慧用笔记下来,这对积累经验以及提升数学素养大有裨益。

第3篇:高中数学导数笔记范文

关键词:真实课堂;初中生;物理;笔记特点

一、问题提出

记笔记(note-taking)就是将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记录以促进理解和记忆的方法,是学生听课和阅读时普遍使用的学习策略。记笔记的过程是一个由感知转化为联想、分析、综合,再转化为文字表达的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是学习者在元认知的作用下,在资源管理策略的参与下,认知策略在学习活动中的体现形式。

自1925年起,Crawford最早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笔记进行研究到现在,国外许多教育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但这些研究多数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本实验选择在真实课堂条件下研究初二学生物理笔记的特点。两者不同之处:前者主要以大学生为被试,本实验以初中生为被试;前者学习材料主要来源于学生课程外,本实验就取自于学生当前的教科书;前者听课时间大约20分钟,本实验采用一节正常课时(45分钟);前者主要通过录像呈现授课,本实验以任课老师正常授课方式进行。

二、实验方法

(一)被试

随机选取江苏省镇江市某县级市区初级中学初二年级一个班的全体学生作为被试,共52人,均龄12.75岁。其中男生26名,女生26名。

(二)材料

师生所用课本为2007年苏教版初二物理教材(8年级上册),学习内容从绪言到第二章第四小节《2.4 升华和凝华》;一张A4空白纸(学生记笔记用);一份关于《2.4 升华和凝华》的测试卷,该试卷由两位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的高级教师共同拟定,并经过预测修订,包含回忆测试题4题,近迁移测试题2题,远迁移测试题2题。

(三)程序

1.步骤

实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该班物理任课教师在上第一节物理课时就要求每个学生上课时必须记笔记,并强调随时抽查笔记。此阶段持续到《2.3 熔化和凝固》这一节结束为止,共54天。这一阶段教师不对学生记笔记进行干预,目的是为了获取初二学生自发式记物理笔记特点的信息。第二阶段为笔记记录阶段,时间为一节正常课时(45分钟),听课内容为《2.4 升华和凝华》,教师仍以原来教学风格进行教学,学生在A4纸上记笔记,并强调不允许学生以任何形式在书上做任何笔记。课后回收笔记。第三个阶段是测试阶段,实验课结束后,休息10分钟,学生进入教室进行测验,测试时间为20分钟。同时采取措施保证学生之间没有交流,确保测验成绩的真实性。

2.计分

从四个维度对笔记作品属性细化评估:信息含量。参照Edwin(1977)的方法,将笔记内容划分为信息单元(包括概念、事实、一个命题句子等)。信息含量就是指笔记中的信息单元数。分为属于板书上的信息量和不属于板书上的信息量;笔记质量。自编《课堂笔记质量评分标准》,从五个方面对笔记质量进行评价。内容完整(新知识要点)、细节适当(对要点的补充说明)、重点突出(重点与非重点有区别)、层次分明(主次分明,有条理)和精加工(对知识的组织);笔记类型。传统型(用老师的原话记录并且没有层次性)、线型、矩阵型、推理型(本实验中指以流程图的方式来说明知识间的前后因果关系的笔记形式)和混合型(含两种以上类型);具体表征技术使用。如:特殊标志(画线、圈点、打勾、颜色、符号等)、图表、表示关系的连线或箭头、缩写、速写等。

(1)对笔记的信息含量计分。将教材信息、教师板书和学生笔记信息划分出信息单元,每一个或每一条以“1”分计分,计算信息量。

(2)对笔记质量计分。评分标准见表1。

(3)对笔记类型划分。分为传统型、线性、矩阵型、推理型和混合型。

(4)对表征技术的使用个数计分。对笔记中出现的表征技术的使用,按每一个以“1”分计算总分。

(5)对测试题计分。回忆测试题,每题正确计“1分”,错误计“0分”;近迁移和远迁移测试题,每题分两步,每对一步,就计“1分”,每题最高分“2分”。

以上计分,均有两位初中物理高级教师独立评估,对差别显著的地方,重新商议达成一致,并求出评分者信度。

4.数据处理。全部数据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一)笔记信息含量特点

经两位评分员的评估,确定本节教材的信息含量及教师板书的信息含量总数分别为45个和18个,学生笔记中信息含量得分见表2。且以上各项评估的信度在0.9以上。

由表2可知:笔记信息含量呈现两大特点:1.从均分上看,笔记信息总量主要来源于板书。笔记信息总量均分为22.17,约占教材信息量的50%,与教师板书相同信息约有70%。2.从标准差上看,笔记信息总量的差异主要来源于记录不属于板书的信息上。不属于板书信息量均分是6.29,而它的标准差却达6.518;属于板书信息量均分是15.88,而它的标准差却只有2.795。

(二)笔记质量的特点

此处各项评估者信度都在0.8以上。由图1可知:分布图略呈负偏态,即笔记质量总体得分偏高,分数集中在11分。由表3可知:笔记质量各属性得分存在两极现象:内容完整、重点突出和层次分明呈现天花板现象,几乎是满分;细节适当和精加工呈现地板现象,几乎是最低分(表中括号里的数前者为该项能得的最高分数值,后者为该项能得的最低分数值)。

(三)笔记类型使用的特点

此处评估者信度为0.965。使用传统型、线型、矩阵型、推理型及混合型(本实验中出现的是线型+推理型)笔记的人数依次为:11,38,0,1和2。经x2检验发现,笔记类型存在极其显著差异(68.769,P

(四)表征技术使用的特点

此处评估者信度为0.854。初二学生物理笔记表征技术类型使用特点上,使用较多的类型是:括号有249个(把某些信息放在括号里)、颜色有127个(用另种颜色的笔记某些信息)及箭头有68个(用箭头指明信息流向)。另外少数出现画线(在某些信息下划线)、圈点(在某些信息下标小圆点)、数字系列(用1,2,3……列出信息)和符号。但有一位学生表征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时,采用的是画图法,并结合箭头与颜色表征。个体使用表征技术数量上,大多数学生较少使用表征技术且个体差异较大。近25.0%的学生表征技术使用为0处,近45%的学生表征技术使用在1-3处之间,最多使用为15处(见图2)。

(五)笔记各属性的性别差异

由表4可知:男、女生在属于板书信息、笔记质量总分、内容完整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体上说:女生比男生掌握了更多的记笔记的方法和技巧,记笔记策略水平相对较高。

(六)笔记各属性的物理优中差学生差异

以最近一次物理考试成绩排序,将前十名学生界定为物理优生,中间十名学生界定为物理中等生,最后十名学生界定为物理差生。对三组学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优生与中等生之间除了在细节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其他笔记各属性都没有差异(P>0.05);中等生与差生之间在笔记各属性上都没有差异(P>0.05);优生与差生之间在信息总量、不属于板书信息和精加工上存在显著差异(P

四、分析与讨论

(一)初二学生物理笔记主要复制教师板书,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记笔记策略的辅导。

分析三中的(一)-(四)的结果,可以明显发现:在真实课堂条件下,初二学生物理笔记主要复制教师板书。这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板书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内容完整,重点突出并且层次分明,它所包含的信息量是教材信息量的40%,因此学生复制板书就能记录所需要的主要学习内容;二是初二学生记物理笔记的策略处于低水平状态。

精心设计板书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学生在模仿板书中获得了记笔记的一些技能,板书能为学生复习时提供主要的正确的知识内容;坏处是抑制了一些学生通过记笔记加工信息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板书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记笔记策略的辅导,尤其在不属于板书信息、细节适当、精加工、表征技术使用和选择适当的笔记类型上。

(二)辅导学生记物理笔记策略时,尤其要重视提高男生和差生的记笔记技能。

三中的(五)结果除可以说明女生比男生记笔记策略的水平高外,也可说明女生比男生更勤于记录信息。三中的(六)的结果说明学生记笔记策略水平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差生上,这可能是差生本身学习能力就差导致,也有可能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不认真记笔记或其他原因。因此,在辅导学生记物理笔记策略时,尤其要重视提高男生和差生的记笔记技能。辅导时还要对症下药,男生要克服懒惰思想,善于使用表征技术。差生要端正学习态度,同时提高记笔记技能。

五、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初二学生物理笔记的特点是:在笔记信息总量、属于板书信息量、笔记质量总分、内容完整、重点突出和层次分明上得分偏高;而在细节适当、精加工和表征技术使用上得分偏低;笔记类型主要是线型,其次为传统型;笔记特点存在性别和优差生的差异。

初二学生物理笔记主要复制板书,应重视对学生记笔记策略的辅导,尤其是男生和差生。

参考文献:

[1]Locke E A. An empirical study of lecture notetaking and college students.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77,7193-99.

第4篇:高中数学导数笔记范文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经验;实物;问题

对于小学生来说,熟悉的环境是最容易找到兴趣点的,也是确保高效数学课堂顺利实现的保障。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的课堂一直采取的是灌输式教学模式,一直都是照本宣科,导致很多学生根本看不到学习的乐趣,也不利于课程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与学生的生活有关系的情境、图片、实物等引入课堂,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同时,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构建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进行论述,以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

一、利用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教学

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者是已有的经验都有了了解,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经验来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对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以大幅度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巩固“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的内容时,为了构建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本节课的教学时,我选择了“超市购物”的教学活动,首先,引导学生自主为超市“进货”,自主在卡片上写上商品以及价格,之后,组织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购物者来进行购物活动。具体的规则如下:学生先自主选择一种商品,教师给出钱数,比如:某生选择了一个价值为3元的笔记本,教师出示的数字是10,也就是说,用10元买笔记本。售货员回答:10元能够买三个笔记本,找零1元;顾客回答:买四个笔记本,共花12元,再给售货员2元。可见,这样的活动不仅符合学生的认识,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展示应用能力,对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主动应用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也确保高效数学课堂顺利实现。

二、借助生活中的实物进行教学

借助实物教学是构建直观化数学课堂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之一。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立足于数学教材,要有意识地将生活中的一些实物带入课堂,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提高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时,为了将抽象的课堂形象化,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教学时,我将生活中的圆柱形铅笔、圆柱形水桶、圆柱形水杯等都带入课堂,并借助硬纸片制作了一个圆柱形,接着,引导学生自主结合教材对这些实物中相关的概念指出来,如,高、底面、侧面等。之后,我再借助制作的纸质圆柱体来一一向学生展示这些概念,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直观的思考对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形成也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借助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教学

生活问题的思考是减少数学课程枯燥感的有效活动之一,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一线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有效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这样不仅能够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例如,在教学“四则运算”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为了构建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在本节课的习题练习中,我引导学生练习了这样的习题,如:小明买了3个笔记本,每本3元钱,又买了4支钢笔,每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本笔记本价钱的2倍,______。

引导学生在这样熟悉的情境中自主地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比如,有学生提出: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还有学生提出:每支钢笔的价钱是多少?还有学生提出:笔记本一共花了多少钱?等等,组织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灵活应用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考能力,也为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做好保障工作。

总之,作为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有效地将枯燥的数学课堂生活化,要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已有经验,要有意识地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生活实物、与生活有关的问题带入课堂,为高效数学课堂的实现做好准备工作。

第5篇:高中数学导数笔记范文

在教学过程中,我感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很吃力,他们常常听不懂讲课或上课跟不上教师的思路,课后又看不懂教材,数学作业无从下手。尽管他们当中有一些学生学习很用功,但大多数学生学习效果较差。由于数学知识前后连接紧密,如果前面知识没有掌握好,会极大地影响后面的学习,跟不上进度的学生就渐渐地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通过认真观察,以及与学生的交流,我发现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由于这些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于应届初中毕业生,大部分初中数学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在理解力和学习能力方面与三年制高职生有较大的差距;二是学习内容发生了变化,进入高职学院后,数学课程内容繁多、教学进度快、难度大;三是他们还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

综合以上因素,他们进入高职院校后,一时无所适从,影响了课堂效果和学习成绩,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从心理上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

针对这些情况,高职数学教师的任务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必须要花费精力和时间去帮助这部分学生,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从心理上给予疏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在学习上,人的内在动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我在教学班级中发放了学习调查表,学生把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归结为:

(1)数学基础差,后面的内容不可能学好了

(2)自身缺乏数学头脑,天生不是学数学的料

(3)学习方法不当

摸清了这些情况后,教师可以对症下药。比如,在用到以前的数学知识时,可以提前给学生补习,增加课后辅导答疑时间,不让学生堆积问题。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学习一些生理心理学知识。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消极情绪下大脑有关的神经细胞会处于抑制状态,释放出抑制性的化学物质阻断脑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于是信息在大脑中的传输就中断了,人的学习能力自然会下降。所以,认为自身缺乏数学头脑,天生不是学数学的料的学生,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心理问题,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对这些学生教师应首先给予心理上的辅导,数学教师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2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抓起,提高课堂效率

五年制学生大多数还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当,影响了学生上课的效率。为了减少教学难度,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

学生要上好一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首先必须做好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五年制高职生来源于初中毕业生,学习基础和理解能力较弱,接受新知识要有一个缓慢的过程,但高职的教学内容多、速度快,所以课前预习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每一次课后,教师应给学生安排预习下次课的学习内容,并指出预习重点。讲授新内容前对布置预习的内容作简要的提问,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和对新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我们教师在讲授新内容的时候,做到有的放矢,学生的难点多讲,这样既可督促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同时又避免了学生上课时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

同时,教师在讲课前花几分钟检查学生们的课本、笔记本、草稿纸等是否已经准备好,在规定的预习部分处是否已适当做上了记号,以免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手忙脚乱地去寻找所需的学习用具,或对上课的内容没有一点思想准备,浪费了课上宝贵的时间。

(2)课上复习

由于进度快,学生课上所学的内容掌握得不扎实,课前复习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巩固所学过的有关知识。课上复习不应只限于教师的复述,要想办法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来复习。比如,可以通过思考提问或做课上练习等方式,一方面检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给一些学习不太用功的学生施加了压力,迫使他们养成课后复习的好习惯。

(3)督促学生认真听课,掌握听课的方法

五年制高职生在经历了九年的学校教育之后,似乎应该知道如何听课了,其实不然,常常是教师在讲台上辛辛苦苦地讲了一节课,台下学生却惘然地坐在那里,不知老师讲了什么,对简单的课上练习无从下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学生没有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

所以,教师不应如以往那样只注重自己的讲课,要时刻观察台下学生的状况,对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及时加以提醒,帮助他们集中精力听课,教师的督促作用在课堂上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对本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及难点要反复强调,教给学生听课的方法,指导他们上好每一节课。教师自身也要努力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的素养,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4)引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适当做笔记是听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好的笔记不仅起到提纲挈领,便于课后复习的作用,学生通过做笔记还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能将课上还没有弄清的问题记录下来,课后可以及时去解决。但是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记笔记的习惯,而有的学生是不会记笔记,一些学生将老师要求记的内容就杂乱无章地记在书上或草稿纸上,课后也不进行整理,没有系统性,也不易保存。针对此类情况,在教学中我要求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要准备一个专用笔记本记数学笔记,且要定期进行检查,评定等级,纳入平时的成绩中。对好的笔记,在班级内公开展览,为学生们树立学习的榜样。

对那些不会记笔记的学生,教师在讲课的同时,要指导学生记笔记。比如,我在讲不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时,由于题型较多,有些题型又容易与不定积分的换元法混淆,学生不易掌握。于是,我每讲一个例题,就把容易与之混淆的换元法题型写出来,引导学生们比较它们的区别,将它们不同的解题方法记下来。最后,我把分部积分法的五种例题归类,让学生记下它们的解题思路,便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总之,通过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逐渐地学生们就会养成上课记笔记的好习惯了,记录在他们脑子里的知识也会有理有章了。

3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要想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灵活地去解决今后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就必须进行课后的学习,这就要求每个学生具有自学的能力。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学生不习惯自学,他们以为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做了老师布置的作业题就算完成了任务;而有的学生由于看不懂内容,就知难而退了。所以,这些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今后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他们很难通过自身的努力进行知识的更新。#p#分页标题#e#

第6篇:高中数学导数笔记范文

[论文摘要]初一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因此,教师要从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上、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形式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以后,是要有一个时期的过度期,因为小学时接触的数学全都是以数字为主,但到中学以后就是代数式,是从具体到抽象的一个转变,即内容拓宽、知识深化,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特别是初一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为主,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法简单。许多学生适应不了这种转变,必将影响学习成绩。这也往往是初二阶段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因此,重视对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1.培养预习方法

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小学不习惯预习,初中学生预习很重要,指导学生应,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要有目的地去预习,使学生有的放矢。

2.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对每堂课的只是体系有清晰的认识过程;(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尤其要掌握数学思想。(5)听好课后小结。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可以说“听”是“思”的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尤其数学根本不做笔记,时间长了脑子一片空白,因此,数学课也要做好笔记:(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知识体系、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3)记小结时,教师用一些提纲或表格,当堂记着知识要点。

3.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教师指导在看书,笔记,慢慢琢磨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指导学生做到:(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课后要花大力气辅导,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4.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初一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结。我认为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教师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形式

1.讲授式

对新生讲清如何学习数学,提出数学学习常规要求,如介绍“怎样听课”、“如何学习概念”、“解题思维训练”等。尽快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

2.交流式

让学生相互交流,介绍各自的学习方法。可请本班、本年级或高年级的学生介绍数学学习方法、体会、经验。从而教师也了解了本班学生的学习方式,习惯,相互适应。再说学生们也互相容易接受,气氛活跃,不求大而全,只求有一得,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学习促进的作用。

3.辅导式

第7篇:高中数学导数笔记范文

一、 三角函数教学困难

1.概念记忆困难

虽说高中生已经具备了学习三角函数的基础,但很多学生对三角函数的概念还是一知半解,对各种诱导公式、转换公式的记忆相当模糊.初中的三角函数注重考查学生对有关公式的理解,而高中的三角函数更多的是考查学生对公式的应用和变形.高中的三角函数教学是从对简单函数的推导和变形开始的,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推导能力.如果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记忆上,却忽略对三角函数方程式和几何意义的理解,必然难以学好三角函数.

2.公式推理困难

在高中三角函数教学中,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诱导公式、和差角公式、二倍角公式、三倍角公式、和差化积公式、积化和差公式等一系列公式的推理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很多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难以确定具体的公式内容,自然也就难以学好三角函数.如此众多的公式要求学生准确快速地反应、记忆,必然是难以实现的,教师必须寻求高效的公式转换记忆策略.

3.综合运用困难

三角函数的知识已经渗透到高中数学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填空题、计算题还是简答题,都离不开它的帮助.笔者在长期的三角函数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难以意识到何时该用三角函数求解,特别是对于一些隐性的函数问题.此外,很多学生虽然意识到要用三角函数知识,却不清楚具体该用哪一类.高中数学对三角函数的考查往往是综合、全面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各类三角函数的概念、性质、诱导公式等.同时,三角函数与向量、几何图形、重要不等式、二次函数等知识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必须对学生实施综合的三角函数教学.

二、三角函数教学策略

1.巧施策略,深化学生记忆

对于三角函数的教学,首先要保证的是学生对各类三角函数的定义、公式的记忆.只有学生记得熟、记得准,在函数解题中才会更加得心应手.笔者相信,结合三角形的边角知识对学生进行三角函数定义的教学应该不是问题.笔者在此将对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进行总结,为学生提供巧妙的、深刻的记忆方法.

例如,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教学中,笔者常常假设一个任意角α,要求学生掌握这些诱导公式的记忆,如sin(2kπ)=sinα、tan(2kπ)=tanα等.对于此类公式的记忆,笔者提出:终边相同的角为同一三角函数.又如,sin(π+α)=-sinα、cos(-α)=cosα、sin(2π-α)=-sinα、sin(+α)=sinα等.因此,我们得到以下记忆规律.

①奇变偶不变:对于三角函数中的变角±α,当k为奇数时,需要变换函数类型;当k为偶数时,函数类型不变.

②符号看象限:诱导公式的正负号是视α为锐角时得到的函数值的正负而定.

③一全正,二正弦,三两切,四余弦:这是用来记忆各类三角函数在各个象限里的正负号规律.

此外,对于一系列复杂的三角函数公式(如:sinα=3sinα-4sin3α、sinαcosβ=等)、三角函数的半角公式、多倍角公式及和差化积公式等,我们必须实施推导教学,将各类三角函数公式的推导过程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遗忘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自主推导和验证,从而达到高效记忆的效果.

2.精选习题,三角函数解题技巧教学

第8篇:高中数学导数笔记范文

【关键词】元认知理论 口译教学 口译自我实践能力

目前我国优秀口译人员数量匮乏,口译队伍整体业务素质不高。《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已把口译课列为英语基本技能课程之一,并对口译课程作了如下描述:口译课是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英语基本技能课程。通过讲授口译基本理论、口译背景知识和训练口译的基本技巧,使学生掌握口译的基本理论和专题连续传译的技能,初步学会口译记忆方法、口头概述、口译笔记及公众演讲技巧,以求学生能较准确、流畅地进行汉英对译。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由此可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口译课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需要辅以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有限课时设置导致课堂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口译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口译自主学习是口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大部分口译教师仅仅注重课堂教学,忽视口译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学生口译自我实践能力的提高。大部分学生由于惰性则难以做到主动参与口语自主学习和自我实践,而部分对口译感兴趣的学生课下口译自我实践由于缺乏教师的科学指导,也往往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如何科学地指导学生口译自我实践、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是高校口译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元认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对教育实践尤其是学生自主学习产生了一定影响。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弗拉维尔(John Flavell)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元认知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他相关事情的知识”,以及“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根据弗拉维尔的观点,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部分组成,元认知知识是指个体关于自己学习能力的知识,它包括个体变量、任务变量和策略变量;元认知体验是指主体在从事认知活动时所产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且相应地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的目标。元认知策略大致被分为三种:(1)计划策略:学习者依据自身已经拥有的认知知识,对自己的学习制定一适合的计划;(2)监控策略:学习者对自身的学习进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随时进行监控,这些学习策略能够促使学习者关注自身理解方面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查找并改正;(3)调节策略:学习者对自身学习进程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学习情况对自己的学习计划、进程采用的策略进行调整。

在元认知理论的指导下,口译的自我实践亦可分为三个步骤:选择材料、练习过程以及测评调整。笔者作为一名高校口译教师,对执教班级学生的口译自我实践能力进行了有意识的培养,并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

一、材料准备阶段

“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成功的学生并不只是听课、作笔记和等待教师布置测查的材料,应是一个积极的而不是被动的学习者。在计划策略的指导下,教师应引导学生制定计划、制定目标,提供学习资料并帮助学生“量身定做”学习计划。对于口译自我实践来说,练习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因此,笔者从材料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用于口译练习等方面帮助学生进行口译练习材料的筛选,并定期在公共邮箱里,供学生选择使用。练习材料包括音频材料和文本材料两类,来源包括网络口译资源(奥巴马每周电台演讲、国家领导人中外记者招待会、《经济学人》等)、从不同口译教材中选择的文本或音频资源以及各类口译考试的真题模拟题,用于学生作听译和视译的练习。鉴于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对口译练习材料的难易程度进行了三个级别的划分,由学生根据对自己英语水平的评估来自行选择,并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变换和调整。这也从一定的程度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二、自我实践阶段

“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根据元认知策略中的监控策略,教师应引导学生监控自我实践过程,并结合课堂教学对学习方法进行针对性指导,如听力技巧、记忆技巧、口译笔记法技巧、演讲技巧、口译实战技巧等,并指导学生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主学习中。笔者是通过如下手段实现学生自我实践阶段的指导和监控的:

(一)听力和记忆练习

一般而言影响译员记忆的因素包括:没有真正听懂原语、注意力不够集中、对话题不熟悉。学生只有了解这三个影响记忆力的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自己进行记忆练习。通过听力和记忆课下练习,学生能找到影响口译记忆的原因,从而从听力理解、注意力和知识面等方面来加强口译记忆能力。

口译学习中常用的记忆练习有如下两种:一、形象化记忆。它指译员在头脑里把讲话人所说的内容形象化。此记忆法较适合对某种情形、环境、地理位置等的描述或介绍类口译材料的记忆。二、提纲式记忆。它指译员充分利用语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意义间的联系把源语讲话内容当作提纲或框架来处理。提纲式记忆常用于那些讲话内容相对有条理性、主次意思较清楚的讲话材料,如论证类、介绍类讲话等。对于口译初学者来说,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记忆练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为学生选取的是适合进行记忆练习的逻辑条理性较鲜明的讲话音频,并为学生提供记忆练习的方法和步骤,即原语复述、译入语复述和口译。用以下一段以时间为序的段落为例:

Beijing, the capita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the country’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The city’s long history dates back to very early times.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between 475 and 221 BC, it was the capital of the state of Yan. From the 12th century onward, Beijing was the capital of 4 feudal dynasties—the Jin, Yuan, Ming, and Qing. The last dynasty, the Qing, was overthrown during the Revolution of 1911.In the early 1920’s, Beijing became the cradle of China’s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 massive student movement against imperialism and feudalism, began here in 1919. This movement eventually led to 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1921. It was in Beijing on October1, 1949 that Chairman Mao Zedong proclaimed to the world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此类型段落或文章逻辑层次鲜明,适合口译初学者进行记忆练习。学生在不记笔记的前提下进行听入,第一遍用原语复述,第二遍用译入语复述,第三遍可进行口译。练习初期学生只能复述出少数内容,或者只是内容梗概,但随着此类练习的增多,能复述出的内容会逐渐增多,准确度会提高。记忆练习阶段初期,教师帮助选择材料是有必要的,但在学生记忆练习进行一段时间之后,便可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材料进行练习,这也符合元认知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的实质。

(二)笔记法练习

口译笔记是记忆的延伸或补充。对于口译工作者来说,完全依赖人脑的记忆能力是危险的,记笔记便显得十分重要。口译笔记的功能是:第一、具有辅助短时记忆的作用,避免遗忘漏失。第二、透过图像、版面与符号的交错运用,笔记具有语段逻辑分析与保存的功能,能将语篇的段落整理清楚并保存一段时间。

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和示范口译笔记的方法、原则、注意事项及介绍常用笔记符号之后,辅以大量的课下口译练习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口译笔记法。笔者在课堂上为学生演示了自己的口译笔记,并向学生推荐武汉大学出版的《英语口译笔记法实战指导》作为辅导用书。口译笔记中常用的一些符号和缩略语是学生需要掌握和记忆的,笔记符号如表示“上升、增加”,表示“下降、减少”,表示“因为”,表示“所以”,表示“优秀、重要”等,缩略语如CEO(首席执行官)、LCD(液晶显示屏)、FIFA(国际足球联盟)等,这些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不同段落的笔记示范来让学生逐渐掌握。此外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大量的课下笔记练习。

笔者对学生课下练习的要求是每周至少完成15张A4纸的笔记法练习,学生自我督促的同时,教师会于课堂进行不定期抽查和指导。在笔者的抽查中发现,学生在口译笔记练习中出现较多的问题包括:逻辑条理不明(不擅长使用表示逻辑的符号或对语言间的逻辑关系不敏感)、笔记内容过多从而影响脑记(脑记和笔记的比例应为7∶3为宜)、横写笔记(口译笔记宜采用竖写的方式)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课堂上进行了纠正和指导,从而使学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进行一段时间的教师指导之后,学生便逐渐具备了口译笔记练习的自我监控的能力,能随时对自身的学习进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进行监控,随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当这样笔记练习达到一定的数量的时候,不少学生发现自己的笔记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三)演讲技巧

口译,顾名思义,指的是译员依靠口头表达的方式来达成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因此掌握适当的演讲技巧对于口译员来说显得格外重要。一名成功的译员在很大程度上也必须是一名优秀的演讲者。然而在我国,英语演讲还远未在大学的英语专业教学中得到普及,口译学生的中英文演讲水平还都有待提高。

笔者在课堂上首先会强调演讲技巧对口译工作的重要性,并通过观摩、示范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演讲技巧,包括对音量、语速、音调的控制,对着装、站姿、眼神、手势的把握。为学生提供口译中常见的且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进行课内和课外的演讲练习,例如“全球化的利与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等,学生准备这类话题的演讲需要查阅大量的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词汇和中英文表达,这又在另一个层面帮助学生练习了口译实战中非常重要的“译前准备”环节;而两人一组的形式,一人演讲一人口译,既练习了演讲技巧又练习了笔记和口译,因此该练习模式可谓一举多得。在实际课堂中,该模式也因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非常受学生的欢迎。

(四)翻译技巧

除了基本的翻译基本功练习之外,口译中的翻译技巧还包括转换技巧、数字口译、名言俗语口译等,这些都是建立在大量的课外阅读和翻译练习基础上的。

以数字口译的课下练习为例。笔者为学生提供的练习方法之一是两人一组,一人随机写下10个数字(数字的位数从多到少不等,可到10数位),用中文或英文念出,对方在记下后用相反的语言译出,完成后自行核对答案打出分数。

由于口译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应将有限的时间用在对口译方法的讲授上和指导上,而市面上的口译课本则是以大篇幅的练习为主,并不适合完全用作口译的课堂讲授。但课本上口译练习题材和内容都非常丰富,包括了大量的对话口译、段落口译和篇章口译练习,并附有音频和参考答案。这些利用短暂的课堂时间是无法全部覆盖的,非常适合作为学生课下进行自学的材料,既能练习口译技巧,更能提高翻译技能。笔者为学生布置的是一周一个单元的练习任务,课堂会用部分时间进行抽查,直接放音频让学生做口译,并将其表现列入平时考核分数当中,从而有效地督促了学生的课下练习,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三、评估调节阶段

针对调节策略,教师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自我评估,并可采用定期答疑、定期问卷、模拟口译现场、推荐口译实习等方式帮助学生评估自主学习效果,并根据学习效果评估指导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进程和策略进行调整,矫正自己的学习行为,进一步完善学习效果。

口译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在口译现场真正充当一名口译员的角色,学生只有将自己置身于口译实战现场,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据此做出不断地调整,否则再多的练习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然而缺乏真正的口译实战演习是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口译课堂存在的弊端,其原因有很多:学校和教师缺乏与口译市场的沟通渠道,学生的口译水平有限难以应付真正的口译实战等。笔者所在的学校开设了《口译实习》这门实践课,旨在作为《口译基础》课程的辅助,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译实践能力。作为口译教师,一方面笔者在口译实习课中会通过模拟谈判、模拟口译现场、口译现场观摩的方式让学生对口译工作有所接触和体会,另一方面充分调动自身的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口译实习机会;此外,学生自己主动联系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两周的口译实习,并提交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虽然并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置身于口译现场进行口译实战,但这些都能让学生对口译工作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和体验,从而了解到自身的不足,能更进一步地调整口译的自我实践,以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口译教学不同于其他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仅凭课堂教学很难培养出真正的口译人才。高校口译教师必须改变思路,由传统意义上较为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尽快转变为学生口译学习的领路人,口译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在由元认知策略指导下的口译自我实践中,教师在计划、监控和调节这三个阶段均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帮助学生口译自我实践更加高效地进行。口译教师在提高专业技能和教学技巧之外,更应充分利用一切资源,例如因特网、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多媒体教室、语音室、教学软件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最大限度地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对资源进行有效地筛选、整合和传递,帮助学生进行课外口译自我实践。口译教师还应充分调动自身的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口译实习机会。口译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探索出传统口译课堂教学、学生课下自我实践与课外口译实习相结合的有特色的高校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美)弗拉维尔. 认知发展[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梅德明. 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口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梅德明. 英语口译实务(3级)[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

第9篇:高中数学导数笔记范文

一、培养良好的心理习惯

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学习愿望、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是学好数学的一个必要前提,数学不仅仅是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阶梯、基础,更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是一门工具学科,而且在社会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数学学科的重要性,再结合数学所表现出来的简洁性、和谐性、对称性、整齐性、奇异性与思变性给予人赏心悦目的美感,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兴趣。通过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地讲解、合情合理地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努力数学成绩是可以很快提高的,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二、培养探讨的习惯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堂上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客观性的提问,引发后进生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场景中,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讨论中积极采用小组制,把后进生合理分配到不同的小组,鼓励组内合作,展开讨论、交流,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活动起来;组间竞争,使后进生在其他小组成员的帮助下得到发展,实现转化,让他们讨论、争辩: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把感受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表现,发展个性:讨论后开展组间评价,使学生有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和自主评价的空间,这样的课堂组织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讨问题的习惯。

三、培养准确计算的习惯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掌握运算法则,抑制知识的负迁移,培养计算准确性的习惯。其次,要培养学生细心做题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做题,不急于求成,书写规范、准确,力求一次性准确完成。最后,要强化综合训练。教师不仅要选择知识点单一的题型训练,还要选择一些复杂的、涉及知识点多的综合题进行训练,强化综合计算能力,以避免学生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

四、培养自主思考的习惯

数学教师要尽量给学生较充裕的时间在课堂上自主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能够积极发问,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渠道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积极思考,主动质疑、主动发现、主动提问、主动探究。学习数学概念时,启发学生探究数学概念的形成,力争让学生在探究形成过程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知,对数学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正如陶行知所说的“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学习几何知识时,要利用画图开启学生的思维,教师在黑板上画好标准的图形,大家一起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关键处教师精要点拨,之后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认真画图,分析解题过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很可能遇到一些问题,提问时有的学生想得很幼稚、有的学生想得很离奇、有的学生想得很刁钻,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教师都要以表扬鼓励为主,这毕竟是学生们努力思考的结果。只要坚持努力思考,定会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创设宽松民主的氛围,使学生无拘无束地思维,更广泛、更深刻地追求“是什么”“为什么”的答案。在学习数学应用题时,采取科学猜想的练习形式,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启发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探索。形成“试算-归纳-猜想-论证”的学习模式。还应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图多用”的教学,拓展学生的思路。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指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和运用“引出问题-形成猜想-演绎结论-知识运用”等科学思维方式,养成“发现”规律的科学思维习惯。思维在于激活,自主发现的习惯在于数学教师的循循善诱,只要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就一定会自主思考发现问题并随时解决问题。

五、培养做笔记的习惯

做笔记是学习的重要方式。首先,做数学学习笔记要融入自己的思考,将自己的体会、疑点作出标记,随时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闪现出的想法及所悟记下来,笔记要记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与疑点,记带规律性的东西,而不是任啥都记;其次,做笔记不是为了保存资料,必须经常翻阅、整理、更新。翻阅笔记以求加深记忆和理解(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加强对重难疑点的思考;整理笔记以求对知识的整合与方法的归纳,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更新笔记以求新旧知识的衔接与重难点的转移,随着学习的进展与能力的提高重新确定思考内容。课堂笔记要做得尽量简洁,不能因做笔记影响听课和思考,有时可以直接把笔记做在教科书或资料上,写出学习的要点。

六、培养课后反思的习惯

课后反思自己的学习内容,知识掌握情况,作业完成准确度,等有利于知识的进一步吸收,构建知识体系,我的要求是:

(1)课后反思。每节课下课后利用课间时间花3-4分钟过电影似的反思再现本节课内容,若有疑难及时问同学、老师,知识不带帐。

(2)回家反思。每天放学回家后反思复习20分钟当天所学数学知识及前两天所学数学知识(家长签字,教师检查落实)

(3)解题后反思。对解题的结果和解题的方法进行反省,对解题中出现的已知观点、关键因素及同类问题的解法进行概括、推广,从而帮助学生从中提炼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并加以掌握,为以后解决新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使学生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是解题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反思要求三个方面:①检验结果、②讨论解法、③推广应用。

(4)考试后反思。反思自己的知识漏洞,及时补救,为继续学习扫清知识障碍,对于不懂的知识寻求同学、老师帮助,教师根据学生情况主动给予帮助。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不断探索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并坚持不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