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命美学的内涵范文

生命美学的内涵精选(九篇)

生命美学的内涵

第1篇:生命美学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红色文化;美育;精神内涵

每天我都能看到有许许多多南来北往的游客来到遵义会址,回顾历史、缅怀先烈,站在牌匾门前留影,记录着遵义会址最美的角度。

一、遵义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淀、创造而整合形成起来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类型。它蛰伏于近代,形成于“五四”以后,发展和成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容。红色文化在形式与内容上有着特定的物质载体与丰富的精神内涵。红色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体。物质文化中包括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等实物,可以说遵义的红色文化就是长征文化,也就是长征精神。

遵义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内涵,体现出老区人民精神的先进性,在能够加强党的建设服务的时候,能够在鼓舞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上,激励着“遵义”奋发向上,在斗志上发挥着作用。而精神文化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政治制度、政治信仰、政治作风、政治道德、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它包含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红色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是红色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汲取人类先进文化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支撑。红色文化也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蕴涵着党的政治意识;红色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开放性的文化;红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民族精神有着天然的内在关联。

二、遵义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特点

在黔北遵义有着富饶地域特色,也就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其红色文化的多元性和独特性,也是色彩斑斓的,在爱国主义的教育中尤显突出。这是一部活性的革命斗争史,是进行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宣传长征的文艺家们创作红色文艺作品的圣地,更是弘扬红色文化发展壮大的支柱和源泉。“红军山”的邓萍事迹、红军女战士与孩子的故事至今被当地人神话般的传说和传颂;娄山关红旗的飘扬以及“四渡赤水”的战略极大地影响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遵义人勇敢前进;“土城”女红军的事迹也成为我们建设红色文化示范基地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在遵义每一寸红色土壤里都孕育着每一种革命的精神,都记载着一段难忘的历史,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时代内涵和特定的社会背景。在遵义的革命和建设史上,就产生出了多种鼓舞人心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情怀。

今日的遵义人与革命后来人的精神为伍,以自强不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为荣;以廉洁自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为傲,这样的遵义精神其主要内涵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对党和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及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团结合作,严守纪律的革命精神。

这一红色文化资源反映出遵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化形态和价值体系,更彰显出革命红色圣地中中国共产党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追求。

三、遵义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

红色文化的内容即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是指在红色文化的内在构成要素,包括理想、信仰、思想、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体系和科学文化知识。而红色精神大致分三个历史时期:在1949年之前的革命精神,例如,遵义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日精神、西柏坡精神等;1949年之后的红色文化精神,其内涵已超越了革命主题,出现了“建设精神”或“创业精神”,例如,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1978年之后的改革创新精神、开放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红色文化蕴涵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思想观念和道德追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形势下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人民群众理想信念教育的优秀资源。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中,“红色文化”精神愈发凸显其作为主流价值的突出地位,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强大的持续精神动力,承担着引领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责任与使命,也可以把“红色文化”概括为革命战争年代中的“英雄人物、英雄事和革命军魂”。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红色精神的内涵愈益丰富,如,体现红色文化内涵的“红歌”在今天的遵义“红军山”上,杨柳街边的“红军街”长廊里传唱。

从当今的社会因素来看,红色革命圣地应当紧抓社会环境的“净化”,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要求,发展社会文化事业,全面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平。同时,引导人们在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从而形成全民美育的良好社会环境,并在红色文化的大熔炉里得到更多、更好的洗礼,为挖掘遵义的红色资源提供优良土壤,使广大的民众能为传承未来的“遵义”红色革命精神这一经久不衰的历史使命而奋斗终生!

参考文献:

[1]孙翠芳.红色旅游在中国的发展[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06).

[2]杨宇光,胡松,朱小理.红色资源的功能及其转化的必然性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作者简介:穆华,男,贵州遵义市,遵义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艺术理论、课程理论与教学法。

第2篇:生命美学的内涵范文

符号论美学是以更加直观的形式来进行艺术表达,以象征和符号的方式来表达艺术情感,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艺术的本质,对艺术创作和鉴赏理论进行了创新,用人类哲学文化来阐释艺术创作,引领着艺术创作的发展方向。而符号论美学的艺术鉴赏理论,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艺术与美,推动着美学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符号论美学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西方美学的发展过程当中,作为独树一帜的美学理论,符号论美学从独特的视角,“符号化”的表达,与神话、语言以及科学相互联系,更加形象的进行艺术表达,将思想和情感融入到作品当中去,实现艺术创作的自由和创新。符号论美学是按照直觉将进行艺术创作的事物“形式化”,形成符号。将艺术创作作为一种主观意识上的形式构建过程,能够充分地发挥想象力,极大的增加了艺术作品的创新性,有利于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符号论美学能够将艺术更加真实的进行表达。根据符号论美学理论,艺术真实性表达并不是局限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将其真实完整的展现出来。这不是创作,而是模仿。真正意义上的真实性表达是从符号形式上进行创作表达。通过形式真实的表达,来呈现真实的艺术作品,真正体现出符号论美学的内涵以及艺术创作的本质。

另外,符号论美学的审美鉴赏,让人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和体验艺术形式化创作的魅力。而艺术创作过程当中,艺术创作者将构成艺术作品的各种形式有机的组合,实现艺术形式化的创作,无论是从绘画的光影、线条,还是从音乐的节奏、旋律,或者还是诗歌的文字等艺术形式,将艺术更加完美的呈现,具有更高的审美鉴赏价值。符号论美学开拓了艺术创作的新领域,引领着艺术的发展方向。

二、符号论美学的艺术鉴赏

无论是卡西尔最初提出的符号论美学理论,还是经过苏珊?朗格创新推广的新理论,都对符号论美学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从艺术本质上进行分析,将艺术创作赋予了全新的概念和意义。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符号论美学已经成为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理论体系,而艺术鉴赏是最能阐释符号论美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对符号论美学的艺术鉴赏理论的解读,使符号论美学理论基础下的艺术创作能够更好的表达。

(一)艺术鉴赏的内涵

对符号论美学理论基础下的艺术创作进行鉴赏,需要从艺术内涵出发。苏珊?朗格认为,艺术鉴赏更深层的内涵,并不是固定的形式和可以进行逻辑解释的表达方式,而是无法通过语言和文字来进行理解和解释的。真正的“符号化”或是“形式化”的艺术创作,都是抽象进行的作品。无论是从光影、线条、节奏等表达方式的组合应用,还是情感的表达,都能更加强烈的激发美感,而不仅仅局限于形式当中。艺术是由各种形式的符号组合而成,而艺术本身也是人类的情感符号。人类为了抒发情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时,就以艺术创作作为情感符号,将情感完整的表达在艺术作品当中。符号论美学的艺术鉴赏的内涵,就在于“形式化”的情感表达。除此之外,符号论美学与现代科技以及各学科之间的结合实践,使其艺术内涵具有时代的气息,其艺术鉴赏具有更强的理论价值。

(二)艺术鉴赏的形式

艺术创作就是情感表达的“形式”,符号论美学将艺术表达更加“形式化”,把抽象的的艺术形式更加具象的表现出来。艺术形式作为生命形式当中的一部分,人的逻辑思维、情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艺术的表达。利用人类情感进行感知,对艺术形式当中的“形式”或是“符号”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并能进行准确的判断和预测。而艺术审美正是在此基础之上,参与到艺术创作当中的一种形式。通过情感的感知,将艺术鉴赏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上,以艺术表达来震撼人心。生命创造出情感,情感创造出艺术,艺术形式的表达是生命形式表达的重要一部分,是生命的投影。艺术创作就是利用抽象化的手段和方法,将艺术作品更加真实的展现出来。艺术的发展与进步与生命的成长是类似的过程。生命形式的艺术表达,是符号论美学的内涵。通过构造符号形式,创作艺术作品,表达生命情感。因此,符号论美学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第3篇:生命美学的内涵范文

教育必须是德性的。这意味着教育既要以德性培育为起点,也要以德性生成为目的,并且,德性的培育必须贯通于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每门课程以及所有活动。教育要做到这些方面,须明确地定位德性本身。

汉语中,德性一词最早见于《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1]50自孔子以降,君子主要指“以德取位”者,其基本行为准则是遵照道义行事,即按照“仁”的要求和“礼”的规范行事。《中庸》承此思路,要求“君子”必须以德性为尊、以道问学为实际努力。尊德性,既构成君子道问学的主体条件,更成为君子道问学的指南。

德性一词虽出现较早,但其后使用者寡,因为古人更有兴趣直观言说。但并不能以此认为中国古代缺乏德性思想和理论,恰恰相反,中国古代伦理尤其是儒家伦理,是地地道道追求至诚德性的伦理。至诚之德性,就是合性和尽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德性乃指卓越的品德。

德性的这一语义与西方相同。古希腊人认为,这些超越道德的德性,就是节制、勇敢、虔敬、爱、正义和智慧。但这些德性蕴含着相互矛盾和冲突的信念,为了消除各种德性之间的冲突,苏格拉底以终身努力来澄清这些德性的意义,由此提出“德性就是知识”的思想。柏拉图承继苏格拉底的未尽思考,探讨世界的两分结构,建立世界理念论,为确立德性奠定起形而上学的基础,并以此为出发点来确定一个人应该怎样生活的道路。亚里士多德继续向前,对德性做了更深入的考察,并赋予德性更具体的内涵:我们的德性既非生而固有,也非反乎本性,而是在我们本性的基础上后天获得并通过习惯而达于完美。[2]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性是后天育成的品德。并且,后天育成德性,只能顺其本性而展开,并通过习惯才臻于完美。所以,德性就是一种完美,其完美的内在规定性即是中道:“德性就是中道,是对中间的命中”。[3]所谓中道,乃凡事既不过度也无不足。

亚里士多德关于“德性乃育成”的光辉思想,却夹杂着如下混乱的认知:

第一,习惯强化与德性涵养,二者并无直接关联。并且,强化习惯往往不能涵养德性,因为德性张扬个性自由,在行为上追求尽性;但习惯却在许多时候阻碍个性张扬,抑制主体尽性。

第二,习惯是道德自律的行动呈现,涵养德性却是内在心灵、情感、精神、意志活动,它既需要品德奠基,更要提升品德。所以,涵养德性的重心,是提升和完善品德,善美人格是构成涵养德性的基本方式。

第三,涵养德性当然需要理性引导,但更需要活泼心灵、纯粹情感并以诗意盎然的理想与浪漫情怀为动力。所以,涵养德性的根本努力,是如何更大程度地释放充盈于生命之中的心商智慧和情商潜力。

以培育心商智慧和开商潜力的方式涵养德性,需要选择超越的方法。从根本上来看,道德求利,所以需要讲究权衡利害。权衡利害的实质,就是行为符合中道。以此观之,中道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方法。涵养德性的基本努力,是践行美德;而践行美德的方法就在于“乐道”方法。所谓“乐道”方法,就是使心灵愉悦与快乐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对“既不过度也无不及”的中道方法的突破和超越,方能生乐、方能在乐中实现乐道。所以,乐道方法才是涵养德性的根本方法。

二、德性的内涵成

在定义德性概念的基础上,了解德性的内涵构成,需要将其置于伦理这个大框架下来审视。

伦理,就本质言,是人在实际人际处境中寻求善意的生活,因而必然涉及利害。对利害的善意权衡与选择,就形成两种善意的生活形式,即道德生活的形式和美德生活的形式。要明确德性的内涵构成,就需要厘清德性与道德、美德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在实际的人际生活处境中,人基于善意生活的意愿而做趋利避害的选择,就形成道德。道德就是避害求利,它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92即面对利害情境而选择利己不损人或利己也利人,就是道德。在人之初,以善意生活为目的做趋利避害的选择,往往是被迫的行为,需要外部力量的规训与引导,这就是道德他律。当这种来自外部的规训和引导力量通过对人的持久浸润,日渐成为自觉的习惯时,人就具备了权衡利害的自律能力:自觉以善意生活的意愿为动力进行趋利避害的选择,就是道德自律。

道德自律的行为表现是习惯,道德自律的内聚形态是品德。品德既是个人道德努力的内聚成果,也是人追求美德生活的心灵-情感土壤;同时,品德既是道德达向行为自律的内在动力,也是人涵养德性的逻辑起点。概括地讲,品德乃是德性的基石。

德性对自身的内在要求,是对美德人格的建构。道德人格是品德的主体要求,美德人格是对道德人格的提升与完善。人的品德形成的实质,就是他作为一个文明人所必须具备的道德人格的完整形成。德性以品德为基石,是指德性必须在已经形成的道德人格的基础上提升道德人格,使之上升为美德人格。涵养德性对人格的塑造,首要任务是完善道德人格,然后在此基础上建构美德人格。

人格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态度、尊严、性格和个性,道德人格的具体呈现是理性和公正的道德态度,并以利己不损人或利己亦利人的道德方式自我育成道德尊严,生成中道的道德性格和相对自由的道德个性。与此不同,美德人格的具体呈现是超越利害和自我超拔的美德态度,并以无私奉献或自我牺牲的美德方式自我育成美德尊严,养成乐道的美德性格和绝对自由的美德个性。美德人格的动力机制是个性的自由向往,美德的牵引力是生存理想,即定位为什么而活的生活目标。

为什么而活的问题,自然牵引出良心来。概括地讲,德性的奠基内容是品德,德性的主体要求是美德人格,德性的心灵力量是良心。良心即是善美之心,它不仅为德性生成提供心灵动力,也构成德性向行为敞开的指南,即人要成为文明的人,不仅要善意地生活,更要善美地生活。善美生活的意愿由良心激励,善美生活的行为由良心鼓动。

良心不是天赋的心灵状态,天赋的心灵状态就是本然之心。对本然之心的善美体认所形成的心灵成果,就是良心;对本然之心予以善美体认的心灵方式,叫做致良心。致良心应以人性为原动力,以自由意志、灵魂和生命激情为导向,以去私欲的个性自由为取向,所形成的善美认知,就是良知。通过致良心而建构良知,需要同时接受三种力量的推动:心灵力量的推动、自由精神的牵引、善美经验的体认。这三种力量推动良知朝向生活,引导对利害的超越,形成良能。良能是一种善美能力,亦称为德性能力,它由心灵化的情操、存在信仰、伦理信念和美德判断力(包括理性判断和直观判断)组成。

概言之,品德、美德人格、良心良知良能、善美情操、存在信仰、伦理信念和美德判断力等要素构成了开放性生成的德性。如此内涵丰富的德性,其生成性的内在取向,是心灵的宁静和安泰;其生成性的外在取向,就是尊严和荣誉。

三、德性生成的一般方法

人要成为文明人,既要善意地生活,更要善美地生活。因为,善意地生活,可以使人成为一个人;善美地生活,才使人成为有尊严和爱的好人。人要有爱和尊严地生活,必须有德性。

德性对人的善美生活发挥两个基本功能:一是为人提供善意地过道德生活的自律力量;二是为人提供善美地追求美德生活的自由精神。

人天生具有德性的种子,但这种天赋的德性种子要成为人的德性品质、德性力量和德性精神,却需要培育。培育德性,可以通过他人、家庭、学校、社会而展开,但这只具有外部引导性和外部激励,其最终目的是帮助人获得德性的自觉,实现自我培育。从根本讲,德性是自我培育的成果。

自我培育德性的基本方式是涵养德性,其基本途径有三:一是阅读体验,即通过广泛的求知和对已知的重新体验,来自我育成美德判断能力,建构存在信仰和伦理生活的信念。二是反思性领悟,即对观念、思想、精神和身体行动予以反思性思考,来生成情操、激励良心、提升良知、强化良能。三是生活行为训练,即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趋利避害”或“趋害避利”的善意权衡与选择,以提升美德判断能力和纯化生活情操。

自我涵养德性的基本方法,是乐道方法,即升华心灵、提升精神、纯化情感的方法。升华心灵,就是强健自由意志,活泼灵魂,昂扬生命激情,使整个心灵充盈,始终处于善美的空灵状态和生气活泼状态。提升精神,就是活络观念、灵动思想、充盈智慧,使其视野开阔、体认高远、胸襟博大。纯化情感,就是排除各种利欲的污染,去尽实利或势利之杂质,使情感清澈澄明,流动舒卷,生机勃勃。

运用乐道方法涵养德性,其首要任务是强化和提升为人处事的至诚心和做人的尊严感。自我培育为人处事的至诚心,就是使自我之心柔热,即柔和热腾。只有当你为人处事其心柔热时,才至诚;也唯有当你为人处事柔热至诚时,你才在他人心中立起来。一个人在他人的心中站立起来,就是这个人的尊严。从根本论,人的尊严生成于他自己的柔热至诚之德性。其次是强健身心、完美性格。强健身心,就是持之以恒地锻炼身体、陶冶心灵、磨砺意志,训练勇敢、恒心、毅力和顽强的坚韧力、耐挫力、受压力、持守力;完美性格,就是自我培B活泼、开朗、健谈、敏捷、灵动、空阔、空灵的情感品格、思维品格、认知品格和关联、想象、整合、聪慧、创意等精神品格。其三是舒展性情、完美个性。舒展性情,就是不断完善个性,自我培育文雅、高雅、优雅的生活方式;完美个性,就是使自己的日常生活行动、处事方式、学习都充满创意性的个性色彩,实现生活的个性自由。

自我陶冶有性情地生活,是涵养德性的基本方式,这需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为人不虚假、不虚伪,真实、真诚、诚实,这就是惟心待人。惟心待人,就是柔热心待人和至诚心待人。二是做事不张扬、不浮夸、不弦耀,脚踏实地,尽其本分和本性,这就是惟心待事。惟心待事,就是以生命投入的方式去做该做和必做之事,以力求做得有创意、做得最好、做得自我快乐、做得人人称道。三是以的生命投入方式生活,这叫做惟心待己。因为生活永远是自己的,生命也始终是自己的,以自己的生命去经营自己的生活,这就是真性情的生活。

自我训练个性自由,这是涵养德性的根本方法。所谓个性自由,是指摆脱各种羁绊的自由。人的羁绊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心灵性羁绊、精神性羁绊和利欲性羁绊。心灵性羁绊主要源于自由意志羸弱、灵魂暧昧、生命激情萎缩困顿;但形成这种心灵状况的最终根源,是人的心灵缺乏自我觉悟。精神性羁绊主要源于认知封闭、观念陈旧或思想贫乏、视野狭窄、见识平庸,其最终根源是人的自我愚狂,即无知的愚昧和不知的狂妄,才是造成人精神性羁绊的根本原因。人的无知的愚昧和不知的狂妄,最终根源于人的心灵贫乏。因为,人的心灵觉悟需要开慧,开慧必以求知为启动力。当一个人处于愚狂状态,以不知或无知为荣时,往往会为利欲所虏掠,由此使利欲性羁绊成为基本的生活状貌。人的利欲主要有三,即、权欲和物欲。这三种利欲性羁绊表现为两种方式,即利欲无度的方式和利欲严重不足的方式。个性自由,就是自我训练能力摆脱如上利欲性羁绊,追求心灵、精神、情感和行动的个性和自由。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96.

第4篇:生命美学的内涵范文

音乐的形式并不是孤立于内涵之外的独立物,因为音乐基本要素能够与人类的审美心理相融合、相对应,它的本身就包含着情感等内容。例如:响亮的响度表示激动、狂欢、高兴、愤怒等等,轻柔的响度表示忧郁、优雅、温和、悲伤;大调表示愉快、优美、严肃等等,小调表示悲伤、紧张、厌恶;快的速度表示兴奋、激动不安、狂喜,慢速表示宁静、感伤、高贵、庄严;大三度表示愉快、增四度表示穷凶极恶、上行的1-2-3-4-5(大调)表示一种奔放积极自信、下行的5-4-3-2-1(小调)表示一种内向的痛苦情绪、沮丧、压抑、绝望……等等。音乐艺术美不仅表现在音乐音响美妙组合与变化中所构成的形式美,而且还同时表现在审美主体——作曲家、音乐表演者与听赏者赋予音乐并从音乐中体验到的精神内涵,这种内涵美也是音乐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与形式美共同构成了音乐美的基础本质。值得注意的是,音乐内涵美与音乐形式是不可分割的,音乐内涵美通过音乐形式展现出来。具体来说,音乐艺术内涵美又可分为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等几种形态。音乐崇高美体现的是审美主体在气势宏大、格调高昂的审美客体面前所感受到的伟大的精神内涵,从而产生的强烈情感反应与审美愉悦。

二、音乐艺术美的核心本质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自我确证

在人类的本质力量的自我确证中,对生命力和生活经验的确证成为音乐美的重要内容。苏珊•朗格曾说:“当你深入到艺术作品结构的研究之中时,你便会清楚地发现艺术结构与生命结构的相似之处……正是由于这两种结构之间的相似性,才使得一幅画,一支歌或一首诗与一件普通的事物区别开来——它们看上去像一种生命的形式”。的确,音乐艺术中包含了对生命的自我确证:节奏是构成音乐美最基本的要素。节奏象征着生命,因为人的脉搏、呼吸等生命特征都是有节奏的。同时人的生命存在就是一个有机曲线,而音乐中的旋律线也是一种抽象的有机线条。音乐美通过音乐音响引发人们的想象,使审美者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生命的秘密与生命的节奏,从而获得生命力的自我确证。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有着跌宕起伏的节奏和扣人心弦的旋律,乐曲富有生命力的节奏和旋律构成了对顽强生命力的讴歌,乐曲每一个跳动的音符,每一条旋律,甚至每一件乐器的形象,都能在人身上找到自己恰到好处的位置。欣赏者在欣赏乐曲时联想到人的生命存在,感动于贝多芬对生命的刚毅、挑战、坚强和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的同时,也产生了对人生的深思:生命是我们自己的,我们要勇于追求理想,勇于挑战命运……欣赏者在获得对生命力自我确证的同时被人类的本质力量深深感动,审美愉悦油然而生。音乐能够把不同类型的情感,如爱情、亲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能把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如道德实践、劳动实践、认识活动等通过音乐音响以间接的方式表现得鲜明、生动而形象,肯定现实中美好的事物,并能激起自身多种美感情态,获得内心的和谐。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五个乐章都带有充满生活情趣的小标题,整部交响曲仿佛是一部田园生活的回忆录。绘声绘色的音乐使人从标题和音乐内容中极易获得生活经验的自我确证,使鉴赏者在鉴赏活动中想起自己以及人类生活,将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审美客体---音乐作品之中,获得审美认同感与愉悦,精神达到高度自由的状态。

三、音乐艺术美的终极本质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意识形态

第5篇:生命美学的内涵范文

所谓让“朗读者自己”朗读,即朗读教学应回归学生主体,把朗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允许学生做个性化的朗读。

长期以来朗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严重失落,表现在:其一,许多教师受“知识本位”课程观的影响,一味追求朗读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忠实再现,因而导致学生主体体验的严重失语;其二,许多教师惯于用硬性指导代替学生体验,在读法上往往过于追求技巧性和统一化,这就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自主感悟的机会和创造性解读的权力,进而使朗读教学陷入了“千人一腔”的尴尬。这种主体性的失落使朗读教学失去了理应生成的教育意义。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于文意与己意的关系,学生要能够立足于主体所应有的高度,给以适中有度的把握:既不死读章句因而失去读书的意趣,又不主观臆度而破坏文本应有的风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主体性不断发挥、“人”与“文”逐渐走向视界融合的过程。此过程中,学生不是外在于作品的“阅读者”,而是拥有主体权利、主体意识积极参与的“解读者”;学生不是作家作品的“看客”,也不是所谓作家的“代言人”,而只是作为“朗读者自己”在参与语文教学生活。

也就是说,朗读是有主观性和个人色彩的,学生理应成为朗读的主体。因此,从学生主体看,阅读态度、阅读需求和阅读心理不同,阅读体会自然不同;从文本看,作品内涵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它不可能为每个读者提供一个统一的、单向的阅读路径。由此决定,不同的朗读者在朗读技巧方面的处理不可能雷同,因此,教师的朗读指导也理应顺乎“朗读者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思和旋律”,而不应强求整齐划一。

二、以文本为主体:吸引学生朗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其实语文文本的特殊性即在于此:

其一,它所呈现的不是客观、冷静、抽象的知识,而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和作家主体的生命精神,它内在的生命力使其本身呈现为一种开放的“召唤结构”,能够邀请欣赏者走入它的世界。

其二,作家生活世界、作品思想世界与学生心灵世界的对接、交融构成了一个圆融的生命空间,学生正是在此受到了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教育。语文文本的这种教育意义是独有的。

其三,正是由于文本主体的介入,学生才在教师引导下不断感受到来自作品深处的本质力量,而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的过程。

以文本为主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心需求,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以教学唐诗为例,单纯讲授有关字句、节奏、修辞等方面的创作知识,或许还不足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唐诗的音韵之美,但教学时如果能够穿透这些所谓“唐诗知识”的迷障,注重引导学生去倾听诗人的心声,捕捉其生命的行迹,效果自然大不相同。当李白的豪放、杜甫的老迈、白居易的沉郁经由教学真的在学生心目中得以活化时,琅琅的读书声里定会别有一番意趣。即便单纯从朗读技能训练的角度讲,由音节而求神气固然有它自己的道理,但从把握文本的主体意义入手而得诵读的旋律,未尝就不是上好的读书之法。

三、诵读涵咏:在诵读涵咏中得读书之乐

诵读即“反复朗读,熟读成诵”。从特征上看,朗读不但要有声而且要有情,诵读既为朗读的反复,理应在反复中以传情为本。涵咏则侧重于诵读时“有所思”的心态,强调的是“读者主体意识的参与”,在心理过程上因诵读而起,随诵读深入。诵读与涵咏虽各有发展的流脉但实不可分,诵读的过程其实也正是反复玩味的涵咏过程。二者连用并举,为的就是要达到目口耳脑并用、读思结合、主体意识积极参与的交流状态。只有这样,朗读教学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这正体现了新课标的科学性。

第6篇:生命美学的内涵范文

一、在中职诗歌鉴赏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语文课程是我国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其中蕴含着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与生命的传承息息相关。与此同时,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意义也决定了中职诗歌鉴赏课程必须要渗透生命教育。在九年义务教学基础的引导下,中职生的思想素质已经有了全面的提高。语文课程又是人本知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内容,尤其是诗歌内容渗透着丰富的含义,能够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意义。它还可以通过对生命价值的渗透,帮助学生感悟人生调动对生活的热情,充分展示生命的个性,在人格上获得发展。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渗透生命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十分必要,是回归语文文字本身的关键。

二、在中职诗歌鉴赏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科学方法

最好的教育是不着痕迹的教学,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涵养的教育。在中职诗歌鉴赏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就是在逐步强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原则,开展科学的教学方法。

(一)依托教材文本,唤醒学生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的培养是生命教育的起点,是个体在生命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生命的认识和观点。在中职诗歌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体验,挖掘教材中的文本知识,依托生命教育资源来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完整的生命意识。中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受到外界的影响,很容易造成学生对诗歌知识了解的差异性,教师必须要以教材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材内容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主题系列”,通过平时的教学,有意识地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这样,教学中以生命教育为话题的教学将变得更为系统,也能更深入地挖掘文本中所蕴含的生命价值。例如,《长歌行》一诗描绘了积极向上、努力奋发的进取思想,教师要在其中渗透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真正价值。

(二)提高教师素养,尊重学生生命价值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者,其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中职诗歌鉴赏教学的水平与教师的能力密切相关,教师一定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价值,能够挖掘学生内心深处对语文学科和生命的崇敬之情。对此,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的素质修为,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在教学中坚守真、善等美德,将教学与生命结合起来。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心怀生命,对学生负责,将学生看做亲人,采用全新的理念鼓舞学生,在教学中孕育人文情怀,尊重学生的生命意义。

(三)深入课堂教育,引导学生尊重生命

中职生已经具有自身的价值观,对生命也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感知生命、体会生命,把教材内容与生命内涵集中在一起,运用诗歌中的积极精神彰显优美的语言,利用富有感情的教育,升华学生对生命的认知,体味生命的价值。例如,在讲解诗歌《兵车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诗歌中的语句入手,让他们体味到其中蕴含的生命价值,将“爷娘妻子走相送”“边庭流血成海水”包含的对生命的惋惜讲解出来,让学生体会到诗歌中蕴藏的生命内涵。

(四)拓展延伸阅读,开阔学生思想眼界

中国诗歌博大精深,蕴含的意境悠远而又富有内涵,中职诗歌鉴赏教学要从深层次内涵入手,抓住教学的关键点,不断扩充学生的眼界和思路,有意识地补充加入新的知识点,将生命教育蕴含到生活之中。另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学习古代的诗歌,感受其中蕴含的生命价值,从而打开视野,开阔眼界,充实自我。

三、结语

第7篇:生命美学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现当代 文学教学 大学生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01-02

现当代文学是一门集知识传授与人文精神培养的学科。其作品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奇葩。现当代文学是用现代的文学语言表达现代思想情感及其心理的文学形式,极富学术魅力,诞生于“五四”前后。中国的现当代文学蕴含丰富的政治、历史、宗教、哲学等人文知识,为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素养方面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价值。现当代文学教学关注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是人文知识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力求在思想上、精神上以及审美情趣上对大学生进行综合性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1 人文精神的涵义分析及意义阐释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主要表现为对人的价值、尊严、命运的维护、追求与关切;珍视、热爱人类在文明发展历程中遗留下来的优秀的精神文化资源;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理想人格的塑造。“人文精神”一词起源于西方,起初译为“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新思潮: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个性,追求自由平等和现世生活中的幸福。广义是指一种文化传统,是在古希腊哲学系统中逐步培育出的一种精神,其内涵主要包括人性、理性和超越性。人性强调的是人道主义精神,是对人的存在价值的尊重与关怀。理性强调的是科学精神,指人类在思考中孜孜不倦地探寻真理。超越性在宗教层面上指出生命不息,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拷问不止。[1]

人文精神集中反映了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时代精神的全貌。在不同的时代,人文精神的内涵也与时俱进,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现代人文精神注重人的价值和精神,这就决定了它所追求的内容不仅限于外在的物质,而更多的是追求内在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人文精神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支持,对人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同时,人文精神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因此,着力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意义深远。

2 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大学教育提倡对人的价值追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对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二者的完美兼容,是重在体现人的全面价值的一种人文教育。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灵魂与核心,通过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得大学生能够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弘扬生命意识,彰显出个性与价值。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在大学教育中渗透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备时代主体精神的优秀人才。[2]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商品经济盛行,外界激烈的竞争环境严重冲击着人们内在精神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渐向世俗化与功利化转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明显下降。人文精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濒临消解。一些人面对诱惑不知该何去何从,道德意识薄弱,出现了狂热的拜金主义倾向。在生活中,精神极度空虚,缺乏崇高理想的支持,导致自身信仰的丧失。马加爵与药家鑫事件的出现,严重拷问着人们的灵魂,为一些人文意识淡薄,人文精神匮乏的人敲响了警钟,同时人文精神面临的危机也可见一斑。

大学生是国之栋梁,在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肩负着国家振兴的伟大使命。大学生人文精神素养缺失的现象,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一旦大学生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迷失了自我,将会造成价值失范以及信仰危机,最终将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下面,我们就造成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

首先是外界大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市场经济下,中外交流日益广泛,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物质性、实用性”与“功利性”的价值理念充斥在社会的角角落落,严重冲击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就业形势所带来的就业压力难免会让大学生们感到力不从心,功利心的驱使一时让大学生们难以抉择。过于功利化的价值衡量标准形成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重理轻文”的现象,有些人甚至认为文学只是用来供茶余饭后消遣的,使文学一度从“实用之学”的巅峰沦落至“无用之学”的深渊。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催生了世俗化与功利化的人群,使得人文学科得不到重视,导致了人文精神被冷落遗弃的现象。

其次是高校的教学理念对大学生的影响。高校的生存是由生源维持的,为了获得充足的生源,而学生选择学校看重的就是学校的就业率,因此,学校势必会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搭建好平台,以此吸引学生就读。以此为前提,高校在专业的设置上多倾向于应用型专业的开设,人文学科是作为辅助专业而开设的,学校对人文学科没有足够重视,学生也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人文学科的地位,造成很多学生对学习人文学科的兴趣不足,热情不高,之所以学只是为了多拿些学分。很大一部分学生读大学就是为了找到一份稳定的好工作,而学校投其所好倾向于安排实用性较强的热门专业与课程也是无可厚非的,所以出现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这种浅近功利的做法却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再次是教学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受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处于机械化的记忆、被动化的接受,不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人文内涵缺乏。人文学科的教学形式单一,政治说教的性质过重,缺少人文内涵的挖掘与延伸。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自我体验与感悟力的忽略。人文学科的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极具艺术美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珍贵的文化资源。人文学科的魅力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切身体验才能体会的,教师对学生自我体验与感悟力的忽视,是关闭了学生发现美的一扇窗口。在教学中,缺失活跃的课堂气氛。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生能够做到深入地理解知识,而把学生当成“靶子”进行单项的知识传输,其结果只能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从而使文学的教育功能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3 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重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人们具备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内在修养。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使得人们责任感缺失,道德水平滑坡;心理脆弱,承受能力不足;生命意识淡薄,人文素质降低。种种现象都显示出人文精神的缺失,面对这种现状,国民人文精神素养的培养就显得极为迫切。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重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一些文人,如张炜、韩少功等人曾与1994年前后,就人文精神展开了讨论,猛烈抨击了“价值失范、道德滑坡”的现象,并致力于人文精神的重塑。

现当代文学课程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应承担起人文精神建构的责任。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奠基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础之上,并吸纳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精髓,从而幻化出现当代文学的核心内涵,即“人的文学”。它体现的是对人的价值的追求,极富人道情怀。例如,周作人的作品,宣扬人道主义思想,抨击“非人的文学”。鲁迅先生鞭挞国民的劣根性,提出“立人”思想主张。梁实秋的作品展示的是光辉的“人性”,和梁实秋反映同一主题的还有沈从文先生在“希腊小庙”中供奉的“人性的真善美”。孙犁的作品推崇人性的自然与美好。莫言、余华的精彩作品,展示的是对生命与人性的哲思与拷问。他们的作品各有千秋,又同为人文精神的典范。现当代文学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主题上看,都可称得上是人文精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

3.1 现当代文学教学应立足课堂,多角度挖掘人文精神的内涵

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现实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人文精神就是通过文学作品体现的,因此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要多角度地对人文精神进行挖掘与渗透。

在教学理念上,转变旧的教学理念,将文化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进行迁移,注重引导学生掌握作品中所蕴含的各种文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首先从作家生平与时代背景中汲取养料。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作家创作的特殊环境。比如鲁迅小说中的“立人”思想,要结合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进行讲授,有助于学生对主题思想的理解。其次要结合现当代文学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中国的现当代文学的内容涵盖广、跨度大,折射了20世纪人们思想观念、价值情感以及生活状况的全貌。在对作品进行讲解时,势必会涉及到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从而拓展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3]

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挖掘作家身上以及作品中彰显出的人文精神。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尊重并热爱生命,树立崇高的生命意识,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命。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家及作品都是人文精神的典范和经典。

例如史铁生,身残志坚,面对突然的变故所带来的生命的残缺以及伴随着的虚无状态,他的态度不是躲避,而是用手中的笔与残缺和困境坚强搏斗,最终获得胜利,证明了人的意义以及存在的价值。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坚强的斗志以及普世的悲悯情怀。他根据切身经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以及生命的叩问,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极其有益的。他的《命若琴弦》,强调了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为一些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的人树立了榜样。

在教学方法上,应以教师为主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每一部文学作品都代表了作家独特的审美体验以及情感态度,对作品进行阅读就是在进行一场与作者及其作品中的人物进行的心灵交会,以他们的喜怒哀乐为喜怒哀乐,进而品味作品的深刻内涵。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多种教学设备,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容与形式。播放录音,可以让学生借助想象的力量去弥补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播放视频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观赏到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物的境遇。通过播放录音、视频等方式,可以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同时,教师又要注意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欣赏由现当代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如《骆驼祥子》《家》《芙蓉镇》等,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写出心得感受。

3.2 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要注重文学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高校要想肩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责任与使命,就必须赋予高校教育以“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传播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理性精神,净化学生心灵,健全学生人格。[4]

首先,学习经典,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现代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一个个光辉形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现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用作品中的经典重塑出当代的经典。教师要善于捕捉作品中表现出的爱国精神,民族情感以此唤起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抓住作品中的对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的弘扬,让学生懂得真善美,能够恰当地进行待人接物,从而培养起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其次,延伸经典,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观。一个人的内心是美好的,反映在行动上也是积极的,一个人一旦具备了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就会不由自主地以真善美的标准要求自己,提升自己。大学生具有一定审美体验,也都形成了一定的审美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审美观都是积极的,例如,有些人的审美就只注重外在而忽视内在。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的形成要求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多接触现当代文学的经典,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延伸现当代文学的经典,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再次,运用经典,铸造学生坚强的心理素质。人们都以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但是现实中大学生却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对工作力不从心,对生活迷茫困惑。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学经典,给了他们精神上的安慰。作品中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人物形象启迪着大学生自立自强,正视压力与挫折,为大学生走出困境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经典,努力铸造学生坚强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向困难低头,坚定信念不迷失,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进取心。

总之,现当代文学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它承担着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使命。深入挖掘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内涵,让学生从经典中汲取养料,重塑人文精神,是培养适合现代化建设的新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 赵磊.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2):156-158.

第8篇:生命美学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体育生态化 内涵 特征 功能

一、生态化的内涵界定

生态化理论主要以欧洲经验为基础,描述一种现代化的新模式:追求经济有效、社会公正和环境友好的发展。这是经济和环境的双赢模式,主张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脱钩。“从生态现代化概念演进的角度讲,就是要把“生态化”的内涵融入“现代化”概念中,摒弃人们原有的现代化观念中一些不合理的内容,如单纯追求工业化、城市化、增加福利、利用技术工具去征服自然等等。” [1]

二、体育生态化的界定

体育生态化就是以生态的视角看待体育现象,运用生态思维分析体育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开展体育实践。“体育生态化是对研究内容的动态表述,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客观实践的情况出发,采用动态描述更能体现问题的实质和发展方向。

所谓体育生态化是指体育和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关怀、共生共融、共同发展的过程。体育生态化的目的是通过在自然——社会环境中开展体育运动,展开多层次的交流与对话,提高人类的健康体格和人格,体现人类对自然——社会这一生态环境的关怀,建立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进而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2]从体育生态化的概念可以看出,“体育生态化的本意就是要求体育内部的和谐及体育与自然环境及其它社会关系之间的和谐。” [3]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体育生态化的目的就是构建和谐的体育,为和谐社会服务。

三、体育生态化的特点

1.生态性。从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看,“体育通过人类自身的行为,改变自身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使主体向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无论讲究内心体验,还是表现身体的外在形式都是为了达到愉悦身心、健美长寿的生命追求,健康表示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要求,娱乐体现完美的生命是体育的最终目的,也正是生态体育的内在表现。”[4]体育生态化就是要保持人自身的生理平衡、心理健康。

2.社会性。体育不单要塑造人们健康的身体,体现生态本性,还要保证人们的精神生态。

因此,优化体育的社会生态环境就尤为重要。体育需要淡化政治色彩,让体育远离政治。其次,要强化文化生态环境。要培育与现代竞技发展相适应的市场经济文化,从传统的等级观念转向平等竞争观念,从功利主义观念转向人文竞技观念。充分认识到法律、法规、文化的重要性,大力倡导公平竞争,努力维护社会信用。

3.持续性。从“更高、更快、更强”,到“更真、更善、更美”理念的转变。要在竞技体育活动中,拥有一个生态、和谐、永续的生存环境,提升人文精神内涵,真正实现世界各民族平等以及全人类的和谐发展,从而为全球竞技体育未来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体育生态化的功能

1.物化功能。体育生态化的物化功能是指让体育活动更符合环保的要求,如体育场所建设、体育器材设施的使用、体育活动的管理等,要做到不破坏自然环境,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浪费。

2.宣传功能。体育生态化的宣传功能是指利用人们对重大体育赛事及各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的热烈关注和积极参与,来借助体育宣传生态和谐观念。体育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活动甚至公共事件,其宣传功能是不可小视的。

3.教育功能。体育生态化的教育功能是指学校体育教育要把生态理念贯穿其中。体育的根本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促进其自然的身心和谐,体育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应以提高素质充实机体生命力为出发点。

4.审美功能。体育生态化的审美功能是指部分体育活动具有高度的表演性和可观赏性,这些体育活动所展现的自然人体之美、生命力之美,形象地传达了生态的美感。

5.生理——心理功能。体育生态化的生理——心理功能是指体育活动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人不仅能促进机体生命力的旺盛和活跃,而且能释放社会生活在心理上体验到自然生机的和谐律动。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了解和掌握体育生态化的概念、内涵、特点和功能,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体育内部的和谐及体育与自然环境及其它社会关系之间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陈涛 生态现代化视角下对皖南农村发展的实证研究——兼论当代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基本特征[J].现代经济探讨, 2008,(7) 。

[2] 吕庆祝 体育生态化研究与和谐体育的构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5。

第9篇:生命美学的内涵范文

中国民族音乐来源于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建立在民族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心理之上,是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相统一的体现,更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功能。每一个民族均具有自身独特的音乐与文化,作为人类古老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中国,其所具有的民族音乐形式更是承载着其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具有一定的美学品质。中国民族音乐中更是体现着传统思维模式与道德理念。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会左右着民族人民看待事物所应产生的一种思维习惯与审美趋向,这种思维模式是在长期的文化背景的熏陶下产生的,体现出文化现象的一种深层特质,作用于民族科学、伦理、哲学等等多个领域。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讲究“天道”与“人道”,注重“天人合一”。这种哲学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国古代民族音乐的构成与演化。在古代,民族音乐成为统治者安定社会,为其歌功颂德的工具。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年代,孔子所提倡的“礼”与“乐”,以及在政治上所提倡的“封土建邦”和在文化上所倡导的“制礼作乐”,其实质是在维护宗法血缘制度,安定社会秩序。中国民族音乐中极大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同时也是音乐美学领域中极具美学内涵的范畴。传统文化中的“和”是指一种哲学思想,讲究的是一种长短互补且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模式,在辩证思想中具备一定的和谐统一精神。这一独具特色的美学范畴极大提升了中国民族音乐中所具备的思想与人文内涵,也使中国民族音乐具备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音乐的美学品质。中国民族音乐中所具备的音声之和是指相互矛盾的事物中总会有相互统一的一面,中和是指各个组成部分均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各种声响均呈现出一种和谐之感。民族音乐中所体现出的这种和谐的审美思想是对民族音乐中所体现的思想与人文内涵的一种和谐表现。我们所熟知的音乐由多种元素构成,不同的声响,不同的音色,不同的思想情感中都会呈现出一种“和”的审美观。从音乐美学的角度看,中国民族音乐中所展现的是一种极具哲学的和谐美。中国民族音乐的内容多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文本进行体现,更多表现的是一种具有思想内涵的传统内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内容便是一种具有描述性的内容以及由音响来进行展现的具有逻辑性的内容。两种不同的展现方式体现在音乐中却是相一致的,均体现出一种具有幻化思想的多元内容。中国民族音乐同时具备一种体现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统一的艺术审美意境。这种基于感性的审美体验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体现,凝结出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中国民族音乐产生于民间,并广泛流传于社会中,其中凝结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我国社会历史与风俗人情,记载着民族历史。在我国民族音乐中总能展现人民大众对于传统音乐文化情怀的归属感,对于民族价值观念的一种审美认同感。此外,在民族音乐中能够感受到民族情感始终与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相互融合,重礼教、以乐从礼的观念在中国民族音乐美学中所展现的则是情感的表达与伦理道德,甚至是社会、政治合二为一,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民族音乐的社会功能。民族音乐除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经验之外,还能够产生一种民族情感的体验与反应。这样的反应过程所产生的民族感具有一定的民族独特规律,这样的规律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得以形成,通过民族音乐本体形态所反应出的一种民族精神能引发人们一定的民族意识,并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总之,在中国民族音乐中所具备的社会性使得民族音乐能够产生一定的社会凝聚力与向心力。

二、中国民族音乐中的意境美

中国民族音乐讲究一种意境美,正是这种独特的意境之美使得中国民族音乐具有一种虚实相生、阴阳相辅的意境,最为典型的便是二胡作品《二泉映月》,如泣如诉的旋律,时而静谧时而刚劲,在情景交融中赋予独特的美感。《二泉映月》中的主题音乐运用较简单的旋律音型将创作者在经历漫长人生之后所产生的人生感怀给予详细描述,其中既有凄凉、孤独又有一种符合大自然无形韵律的水融,使得听众在聆听到如此悲凉的旋律后对于自己的人生开始反思。此时表现出的便是中国民族音乐所独具的深刻的哲学涵义。民族音乐在独具一种美感时还会产生一种空灵之美,听众在对声音有着独特审美感受之时,会悟出一种深刻的哲理,并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审美内涵。中国民族音乐中的空灵之美是对老子“大音希声”审美观的正确诠释,老子在此处所指出的声音,并不只是一种无声之音,更是在讲音乐会创造一种悠远朦胧的意境,“虚”的意境之美中有“道”的存在,只有得“道”才是音乐的最高境界。正如琵琶曲《霸王卸甲》作品取材于楚汉垓下之战,将楚霸王项羽在交战中的失利以及别姬自刎的悲剧故事淋漓尽致的展现,运用中国民族音乐定的定音方式及定音技巧将作品中速度与力度及音响的更替变化进行重新创编,以期产生一种强烈的戏剧性效果。《霸王卸甲》一曲可看做是一种武曲,具有较强的写实性与叙事性,其中侧重表达了内在的情意,从全曲不同的段落中可看出不同的情绪,从多角度揭示了项羽的悲剧英雄形象。在将该作品的音乐本体特征进行详细剖析之后,会对其创作特点及创作意图有更为全面的理解,从而曲子的文化内涵能够跃然纸上,当演奏者运用中国民族乐器将该作品展现时,作品中不同寻常的故事便会变得更具一种美感,听众所能感受到的不仅是琵琶艺术的魅力更是民族音乐的美。中国传统音乐中所具备的意境美,其中带有一定的思想性。意境的本质特征便是生命的律动,在律动中展示生命的美。中国民族音乐虽然有别于西乐,不像西乐能够运用和声、复调等将音乐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中国民族音乐运用自身独特的表现方式将独具内涵的带有生命律动感的音乐展现在听众面前。如果说西方音乐是相对稳定的,那么中国民族音乐便是流动的,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从一种律动中感受到社会、人生中的真谛。在民族审美心理中会将对艺术意境的感知转化为一种特殊的审美体验。从《乐记》中“音由心生”的观点中可窥探一斑。在民族音乐的审美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内心的感受,注重自身的审美取向,并对音乐本质产生一种心理暗示,在心中产生一种心灵律动,真切感受民族音乐所带来的动人的生命旋律。民族音乐被广泛运用于多种场合,如庆祝典礼、宗教活动、祭祀活动等等,无论在何种场合中均能够召唤我们的情绪,引导人们去崇敬、去哀悼。它会使人兴奋,亦会使人悲伤,能够使人在斗志昂扬的状态中奋勇向前,同样会使人在悲伤中潸然泪下。人们在聆听过程中会产生对于此种音乐相应的情绪,能够将这种情绪转化为一种生命的韵律。

三、中国民族音乐中音乐本体的美学体现

中国民族音乐中具有一种审美体验,其中包含有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当中国人在聆听过程中往往会将民族音乐当做是一种具有较强生命力的对象来进行聆听,在欣赏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忘我的审美意境。许多传世的经典作品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其原因就在于作品中所产生的一种神韵与情态与生命息息相关。正如无数人在听到略带悲壮的国乐时会泪流满面,进而引发对生命的多重思考,这正是中国民族音乐本体形态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如琵琶曲《十面埋伏》,乐曲讲述了公元前2世纪楚汉在垓下之战中,汉军用十面埋伏的战争方法击败楚军的战争场面。该作品运用中国民族乐器将对战争情节的模仿做到了丝丝入扣。乐曲辉煌与雄伟的风格向听众还原了两军对峙的场面,向听众传达了啼泣无从的悲壮情感。该作品的第一部分将汉军在大战前所进行的演习进行详细描述,展现了汉军雄浑威武的阵容。曲子的开始部分通过模拟战鼓声及号角声将紧张的战争气氛进行描述,给人一种即将拉开战争序幕的紧张感。随着乐曲的进行战争的持续升温,最后到战争的结束,项王败阵,乌江自刎,此时的曲调令人肝肠寸断,将项羽在四面楚歌中所产生的心理活动予以细腻的刻画,并将项羽诀别虞姬时的悲泣心情深入刻画,在乐曲最终结束之时留下满地悲凉。从该作品的曲式结构及旋律调性的分析中可看出音乐中所富含的美学元素及情感价值,调式调性的转变在音乐中会始终与作品的情绪相关,在创作中旋律总是贴近生活,力图还原当时的战争场面,并能够在音乐的描绘中使人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变化与情绪转化,进而给听众呈现一种对于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整体感受。当作品在试图还原历史场景时,人们会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重温这段经典的历史,进而会产生对于历史人物的全新认识。中国民族音乐中的美学特质随着社会的发展也经历着无数变迁,在中国艺术史这一大的范畴中不断更新变迭。中国民族音乐的美学本质在于情志的表达。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使得西方艺术观念与美学思想开始传入,与我国艺术美学观念相互碰撞,中国民族音乐中的美学特质开始逐一发生改变。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转折变化后,中国艺术的美学特质从强调主观情志转变为强调对客观对象一种摹写与再现。在这样一种大的艺术氛围的改变状况下,中国民族音乐中的美学特征同样发生着改变,其本体音乐特征亦产生一些相应的变化。在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后,中国民族音乐越来越多的以自身传统文化为创作基础,中国民族音乐中多容纳多元音乐元素,较多的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立体化的美学特质。

四、结语